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生产

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生产

一、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的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戴成珂[1](2016)在《CSP生产30CrMo钢表面脱碳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CSP工艺(即:紧凑式热带生产工艺)具有流程短,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流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被推广用于生产各种中高碳钢产品。为了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研究CSP生产中高碳钢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钢CSP工艺生产的30CrMo钢为对象,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加热气氛对30CrMo钢表面脱碳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加热温度范围为1000-1150℃,保温时间为15-60min,加热气氛为16.5%CO2,0.8%O2,13%H2O,69.7%N2的情况下,30CrMo钢的脱碳层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再又增大的趋势,1050℃为30CrMo钢的脱碳敏感温度。保温时间越长,脱碳层越厚。以CSP均热炉内气氛为基础,改变O2,CO2,H2O的含量都会对30Cr Mo钢的脱碳有不同的影响。在15.8%CO2+0.83%O2+83.3%N2、16.5%CO2+0.8%O2+13%H2O+69.7%N2、14.3%H2O+85.7%N2三种混合气氛中加热,14.3%H2O+85.7%N2混合气氛能够有效降低30Cr Mo钢脱碳层厚度。利用菲克第二定律建立脱碳动力学模型,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基础建立脱碳热力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加热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都会使理论脱碳层厚度增加。修正脱碳计算模型要考虑氧化对脱碳层的烧损。

韩蓉[2](2016)在《S7工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7耐冲击工具钢于高强度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耐磨损性,具有一定的高硬化性、抗软化性以及优异的抗机械疲劳性能等特点。实际生产中发现:S7钢经轧制、锻造后空冷,常规退火后易得到片状珠光体与网状渗碳体组织,这种组织硬而脆,不仅难以切削加工,在后续淬火过程中也容易变形和开裂。本文通过正火预处理及缓冷退火、等温退火、亚温退火等工艺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SEM、 TEM、能谱分析等分析表征方法,研究了不同退火参数对S7钢碳化物球化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不同退火工艺对硬度的影响。本论文工作对S7钢的生产工艺优化和提升产品质量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S7钢原始退火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组织不均匀,硬度较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球化退火工艺改善组织;2.奥氏体化温度是S7钢的球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经840℃奥氏体化,采用缓冷退火或等温退火工艺均能使S7钢实现完全球化。相比而言,等温退火工艺可使碳化物分布更均匀,效果更好。S7钢经740℃-780℃亚温退火不能实现组织的完全球化。3.正火预处理+退火均能实现完全球化,但正火温度升高至960℃后组织均匀程度有所降低,至1000℃晶粒粗化明显。S7钢经940℃正火+缓冷或等温退火工艺,在退火奥氏体化温度为820℃时改善效果显着。940℃正火+760℃亚温退火工艺只需耗时约10h,可得到硬度值为216HB,球化完全的退火组织。4.TEM碳化物标定及Thermo-Calc计算结果表明:S7钢中的主要碳化物类型有M3C、M23C6、MC、M6C和M7C3。5.结合工厂生产实际和研究结果,推荐退火工艺为840℃(±20℃)等温退火,此时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0.61μm;940℃正火+820℃(±20℃)等温退火,此时碳化物颗粒度较细小。

姚永国,康斌[3](2004)在《T11A~T13A盘条控制脱碳层的加热工艺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使攀钢T11A~T13A碳素工具钢盘条的脱碳层深度满足GB/T12 98 1986标准的要求 ,根据T11A~T13A碳素工具钢的特点及攀钢的生产工艺 ,对初轧均热坑、轨梁推钢式加热炉及线材的步进式加热炉制定了相应的加热工艺 ,生产出的T11A~T13A碳素工具钢盘条的脱碳层全部满足GB/T12 98 1986标准的要求。

唐诗全[4](2003)在《首例转炉冶炼高碳工具钢在攀钢获得成功》文中提出

唐诗全[5](2003)在《攀钢转炉成功冶炼高碳工具钢》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国内外首例转炉冶炼碳含量超过1.0%的碳素工具钢种──T11A、T12A,已在攀枝花钢铁公司试制成功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近日,攀钢公司组织专家对攀钢钢研院、线材厂、炼钢厂和轨梁厂承担的《碳素工具钢生产工艺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技术鉴定。?

宋建国[6](2002)在《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的生产》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攀枝花钢铁公司线材厂开发锉刀用T11A~T13A线材的概况;重点介绍了该产品加热、轧制及控制冷却工艺的情况。实践表明,该产品工艺选择合理,质量稳定,因而获得用户好评。

二、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的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的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CSP生产30CrMo钢表面脱碳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CSP工艺的发展及特点
        1.2.1 CSP工艺概述
        1.2.2 国内CSP工艺发展状况
    1.3 中高碳钢的概述
        1.3.1 中高碳钢的发展现状
        1.3.2 30CrMo钢简介
        1.3.3 表面脱碳对中高碳钢的影响
    1.4 碳钢表面脱碳理论
        1.4.1 脱碳的机理
        1.4.2 脱碳的影响因素
        1.4.3 CSP工艺对于脱碳层厚度的控制
    1.5 脱碳层的测定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脱碳的实验室模拟
    2.1 试验材料和方案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案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备
        2.2.2 脱碳层的测定方法
        2.2.3 试验步骤
第三章 加热工艺对脱碳层厚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3.1 加热温度对 30CrMo钢脱碳层厚度的影响
    3.2 保温时间对 30CrMo钢脱碳层厚度的影响
    3.3 加热气氛对 30CrMo钢脱碳层厚度的影响
        3.3.1 O_2含量对脱碳层厚度的影响
        3.3.2 CO_2含量对脱碳层厚度的影响
        3.3.3 H_2O含量对脱碳层厚度的影响
        3.3.4 气体成分对脱碳层厚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钢表面脱碳理论研究
    4.1 表面脱碳的动力学分析
    4.2 表面脱碳的热力学分析
    4.3 脱碳层厚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及计算
        4.3.1 加热温度对脱碳层的厚度影响分析
        4.3.2 保温时间对脱碳层厚度的影响分析
    4.4 氧化与脱碳的关系
    4.5 脱碳计算模型的修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Ellingham图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S7工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工具钢概况
        1.2.1 工具钢的分类
        1.2.2 工具钢的性能要求
        1.2.3 工具钢的研究现状
    1.3 S7工具钢概况
        1.3.1 S7工具钢的基本特点
        1.3.2 S7工具钢的基本参数
        1.3.3 S7工具钢的研究现状
    1.4 球化退火工艺的研究现状分析
        1.4.1 常用球化退火工艺及应用
        1.4.2 珠光体的球化过程
    1.5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工艺
        2.1.1 试验材料
        2.1.2 热处理工艺
    2.2 试样分析和表征方法
        2.2.1 硬度
        2.2.2 显微组织分析
        2.2.3 碳化物的统计方法
        2.2.4 Thermo-calc预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处理对S7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钢原始状态情况
    3.3 正火处理后S7钢的组织和硬度
        3.3.1 正火处理的目的
        3.3.2 显微组织
        3.3.3 硬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球化退火对S7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缓冷退火对S7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2.1 显微组织
        4.2.2 缓冷退火处理后硬度
    4.3 等温退火对S7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3.1 显微组织
        4.3.2 等温退火处理后硬度
    4.4 亚温退火对S7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4.1 显微组织
        4.4.2 亚温退火处理后硬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化物球化机理分析与讨论
    5.1 碳化物球化机理研究
        5.1.1 球化机理分析
        5.1.2 球状碳化物的形成过程
    5.2 不同温度下珠光体片层的溶解情况
    5.3 碳化物统计情况
        5.3.1 缓冷退火工艺碳化物统计
        5.3.2 等温退火工艺碳化物统计
        5.3.3 亚温退火工艺碳化物统计
    5.4 S7钢中的碳化物类型
        5.4.1 S7钢的Thermo-Calc预测分析
        5.4.2 S7钢的碳化物类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与发表的文章

(3)T11A~T13A盘条控制脱碳层的加热工艺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加热工艺制度的确定
    2.1 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
    2.2 炉型及气氛
3 生产及使用情况
4 结语

(6)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的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坯料检查
3 加热和轧制工艺
    3.1 坯料的加热制度
    3.2 线材轧制
4 控制冷却工艺
5 结语

四、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的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CSP生产30CrMo钢表面脱碳行为的研究[D]. 戴成珂.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6)
  • [2]S7工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研究[D]. 韩蓉. 云南大学, 2016(02)
  • [3]T11A~T13A盘条控制脱碳层的加热工艺制定[J]. 姚永国,康斌. 四川冶金, 2004(04)
  • [4]首例转炉冶炼高碳工具钢在攀钢获得成功[J]. 唐诗全. 钢铁, 2003(09)
  • [5]攀钢转炉成功冶炼高碳工具钢[N]. 唐诗全. 中国冶金报, 2003
  • [6]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的生产[J]. 宋建国. 轧钢, 2002(06)

标签:;  ;  ;  

碳素工具钢T11A~T13A线材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