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多发炎性息肉X线表现及发展趋势

大肠多发炎性息肉X线表现及发展趋势

一、大肠多发炎性息肉的X线特征及发展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娜[1](2021)在《溃克灵改良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指结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呈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特点。临床多表现为易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尽管尚未完全了解UC的发病机理,但近期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存在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黏液胶体层变薄,杯状细胞合成和分泌黏蛋白及三叶因子减少等一系列肠黏膜物理屏障受损的现象。前期实验已表明,中药溃克灵改良方(KKL)对小鼠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它可以显着减少小鼠肠道溃疡数量和面积,并改善肠道黏膜炎症、充血和水肿等病理变化。本研究旨在观察KKL对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的可能疗效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6-7周大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C)、炎症对照组(DSS)、溃克灵改良方低剂量组(KKLL)、溃克灵改良方中剂量组(KKLM)及溃克灵改良方高剂量组(KKL H),每组10只。NC组自由饮水,其它四组给予4.0%DSS溶液自由饮用以制备小鼠结肠炎模型。同时,每日上午灌胃:NC组和DSS组予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进行灌胃,治疗组小鼠分别予不同浓度的KKL进行灌胃(KKLL组9.33g/kg、KKL M组18.65g/kg、KKL H组37.3g/kg溶液),灌胃持续7天。在此期间,每天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如:毛发的色泽、肛周状况、粪便特性、老鼠的精神状况以及是否死亡等),记录每天的体重,饮食及饮水量的变化。禁食12小时后,于实验第8天用异氟烷麻醉小鼠,并除去眼球取血。采集的小鼠血液室温静置2小时后离心取上清,ELISA法检测外周血D-乳酸(D-Lac)及内毒素(LPS)水平。断颈处死小鼠,解剖并收集整个结肠,测量终末结肠的长度。沿纵轴方向把结肠剪开,PBS洗去肠内粪便,剪取相同节段肠道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肠TFF3、MUC2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TFF3、MUC2、Zo-1、Occludin、Claudin-1 mRNA 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 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造模后的四组小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1),并伴有稀便和便血等现象,结肠黏膜可见充血、水肿及出血,肠管缩短,DAI均评分增加;造模后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TFF3、MUC2、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D-Lac和LPS水平升高(P<0.01),提示肠黏膜屏障功能被破坏。与DSS组相比,KKL M组和KKL H组小鼠体重、便血程度、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现象、DA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肠黏膜组织中TFF3、MUC2、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D-Lac和LPS较DSS组下调(P<0.05)。KKL L组与DSS组小鼠各方面相似,无明显差异性。结论:KKL对DSS模型小鼠肠黏膜的修复有一定的作用,可能与促进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及粘液相关蛋白TFF3、MUC2表达,从而促进受损区域的修复有关。

马俊洲[2](2021)在《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价,为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选择及依据。方法:入组病例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符合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68例(含剔除及脱落病例),分为观察组(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组)及对照组(美沙拉嗪组),每组34例,治疗8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改良的Mayo评分、Baron内镜下UC活动分级评分、ESR水平、CR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由于患者依从性等原因,治疗期间观察组剔除2例(未按试验方法用药),脱落5例(因疫情自行退出),对照组剔除3例(未按试验方法用药),脱落3例(因疫情自行退出),最终完成试验观察组27例、对照组28例,共5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病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综合疗效相比治疗前均取得满意疗效,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9%,完全缓解的患者为9人,有效的患者为16人,无效的患者2人。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为82.14%,完全缓解的患者为3人,有效的患者为20人,无效的患者5人,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3)两组改良的Mayo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4)比较两组Baron分级评分,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5)两组ESR和CRP的数值,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6)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两组相比治疗前均取得满意疗效,统计学有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89%,临床缓解的患者为2人,显效的患者为9人,有效的患者为13人,无效的患者3人。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57%,临床缓解的患者为1人,显效的患者为3人,有效的患者为18人,无效的患者6人,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7)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均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在腹痛、纳呆、腹胀、腰膝酸软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腹泻、黏液脓血便、形寒肢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一例胃部胀痛不适,经对症处理后改善,未影响后续治疗,对照组无人员不适。结论:对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优于单纯美沙拉嗪治疗,能有效提高综合疗效,降低Mayo疾病评分,改善黏膜愈合,负调节血清炎性指标水平,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具有可靠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机制研究与推广。

富彦[3](2019)在《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基于常规小肠CTE的全肠道CT造影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索利用常规小肠CTE检查观察结直肠情况的效果,以评估其一站式观察全肠道情况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小肠CTE检查,采集图像并重建,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在重建图像上测量全肠道各组肠段的平均厚度及肠管直径,并观察充盈良好的肠段范围在其所在肠组全长的比例,然后进行评分,1分代表占比<30%,2分代表占比30%-50%,3分代表占比50%-80%,4分代表>80%,以评价利用常规小肠CTE检查一站式观察全肠道情况的可行性。结果:充盈后全肠道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肠壁厚度为1.41±0.3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全组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直径均大于2cm,大肠全组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直径均大于3cm,回肠及全组结直肠肠腔扩张度评分均大于3.0分,即充盈良好的肠段占其所在肠组的50%-80%。结论:常规小肠CTE技术对于观察全肠道肠壁以及回肠及结直肠肠腔内情况的性能优异,可用于对全肠道疾病的检查。第二部分基于改良肠道准备和完全肠道准备的全肠道CT造影对比研究目的:将行1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联合应用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的简易肠道准备的患者及行完全肠道准备的患者进行的全肠道CT造影检查进行对比,探究基于此简易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是否能在保证诊断性能的同时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度。方法:选择60名因明显胃肠道症状拟行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2组,第一组患者(30名)按结肠镜检查的清肠标准进行完全肠道准备(2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分次饮用),并记为FL组;第二组患者(30名)进行简易肠道准备(1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联合应用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并记为RL组,统计两组患者对于肠道准备过程的耐受情况;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肠道CT造影检查,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及病变检出工作,并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统计内镜、手术及病理学资料,将CTE检出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基于两种肠道准备的全肠道CT造影对各种肠道疾病的诊断性能的差异。结果:全部60名患者均成功完成清肠后的全肠道CT造影检查,并对肠道清洁过程的耐受情况进行了评分。其中52名经临床信息确认有阳性病变存在,所有病变均经内镜或手术后病理证实。对于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共检出24例,其中FL组检出11例,RL组检出13例,全肠道CT造影检查总体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00%、83.3%、80%及100%;FL组分别为100%、82.4%、81.3%及100%;RL组分别为100%、84.2%、78.6.3%及100%,两组之间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肠道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共检出24例,其中FL组检出13例,RL组检出11例,全肠道CT造影检查总体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41.3%、95.5%、92.8%及53.2%;FL组分别为39.4%、94.7%、92.8%及47.4%;RL组分别为43.3%、93.3%、92.8%及45.2%,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最大横泾≤6mm的病变,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SE、SP、PPV及NPV分别为12.5%、90%、55.6%及56.3%;FL组分别为17.4%、95.8%、80.0%及54.8%RL组分别为5.9%、88.0%、25.0%及57.9%。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最大横径>6mm的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SE、SP、PPV及NPV分别为90.5%、91.1%、82.6%及95.3%;FL组分别为90.0%、92.0%、81.8%及95.8%;RL组分别为90.1%、90.0%、83.3%及94.7%,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FL组及RL组患者对于肠道清洁过程的评分分别为2.70±1.37及4.33±1.06,两组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5.17)。结论:基于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对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性能无显着统计学差异,行简易肠道准备的患者对于清肠过程的耐受程度好于行完全肠道准备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全肠道CT造影的检查方法对于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及>6mm的肠道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性能,可为临床一站式观察全肠道疾病提供有力的帮助。

刘莹[4](2019)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学特点分析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超声、CT、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相关性,探讨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少接受过一次超声、CT或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45例XG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在45名XGC患者中,28名进行了超声检查,42名进行了CT检查,19名进行了MR检查。回顾性分析以下影像学特征:(1)胆囊结石的存在、(2)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范围>50%胆囊周径)、(3)胆囊壁最大厚度、(4)胆囊粘膜线连续性(连续或中断)、(5)胆囊腔缩窄、(6)胆囊壁内结节、(7)胆囊周围浸润情况、(8)胆囊内壁持续性强化、(9)胆囊周围肝床的早期强化,并将XGC影像学特点与各种病理参数相关联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声、CT及MRI三项检查中,XGC的统计学上均有意义的影像学表现为包括弥漫胆囊壁增厚(超声p<0.001、CT p<0.001、MRI P=0.001)、壁内结节(超声p<0.001、CT p<0.001、MRI p<0.001)、粘膜线连续(超声p=0.014、CT p=0.001、MRI P=0.01),超声和CT检查中有意义的为胆囊结石的嵌顿(超声p=0.007、CT p=0.003),CT和MRI检查中均有意义的是胆囊内壁持续性强化(CT p=0.017、MRI P=0.012)。将XGC的超声、CT和MR图像与切除的胆囊病理标本相关联,增厚的胆囊壁在显微镜下显示为泡沫细胞堆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壁内结节在镜下大多为黄色肉芽肿结构,富含泡沫细胞和炎性细胞,少数为坏死和/或微脓肿灶;影像学表现为粘膜线连续的患者中,显微镜下可见上皮层的完整保存,而表现为粘膜线中断者,在显微镜下可见上皮层的破坏缺失;在动态增强CT和MR图像上,肝床的早期增强区域面积对应炎症细胞的积累和各种程度的丰富纤维化,胆囊周围脂肪间隙的浸润也与丰富的纤维化和炎症细胞的累积相对应。结论:壁内结节的存在、胆囊结石粘连嵌顿、弥漫性胆囊壁增厚、粘膜线连续和胆囊内壁持续性强化,这五个影像学特征并存,高度提示XGC;XGC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点有显着相关性,了解这些关联有助于XGC的诊断;超声结合CT或MR之一是XGC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边向聪[5](2017)在《克罗恩病中医证型临床、镜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1)总结分析不同证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及小肠镜像分布特点,为克罗恩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2)评估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为克罗恩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部行单气囊小肠镜并且最终临床确诊克罗恩病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小肠镜报告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患病性别、年龄、疾病活动度、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小肠镜黏膜像的分布特点。2)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部完成单气囊小肠镜、最终临床确诊克罗恩病且同意在小肠镜完成1周内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2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单气囊小肠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及两种检查对该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1)腹痛为克罗恩病的常见症状。克罗恩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依次为: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困脾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气陷证。患病年龄及疾病活动度: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困脾证好发于青壮年且以活动期多见,肝郁脾虚证、脾虚气陷证好发老年患者,以缓解期居多。发病部位: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和脾虚气陷证患者好发于回结肠,而湿热蕴脾证、寒湿困脾证的发病部位以结肠为主。病变范围:肝郁脾虚证患者镜下以单发病灶多见,其他四种证型镜下皆表现为多发、跳跃性病灶。镜下黏膜像: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及肝郁脾虚证患者SBE镜下表现均以不规则溃疡多见,寒湿困脾证和脾虚气陷证患者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居多。2)28例克罗恩病患者中,单气囊小肠镜阳性诊断率为85.71%(24/28),多层螺旋CT阳性诊断率为75%(21/28),CT显像以肠壁增厚强化最多见(50.00%,14/28)。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克罗恩病的灵敏度为83.33%(20/24),特异度为75%(3/4),假阳性率为25%(1/4),假阴性率为16.67%(4/24),Kappa值为0.444(P<0.05)。结论:1)CD的中医证型以寒湿困脾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气陷证、气滞血瘀证5种证型为主,湿热蕴结证是克罗恩病的常见症;患者的性别、疾病活动度、病变部位及范围可以为CD的中医辨证提供指导;小肠镜下表现可作为中医辨证望诊的客观指标之一,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克罗恩病。2)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能够评估CD患者肠壁增厚及强化程度,准确定位管腔狭窄部位,及时发现肠系膜血管等肠外病变,并且可以部分评估疾病活动程度,与SBE诊断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可作为诊断CD的有效方法。肠道的充盈度是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

李建胜[6](2013)在《口服甘露醇MSCTE扫描在小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胃肠道中最长的一段肌性管道,它蜿蜒曲折,互相重叠,成人小肠长约5-7米,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的特殊解剖结构给病变的检查和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小肠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是早期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能观察小肠粘膜、小肠蠕动及明显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节段性病变和较小的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不高,也无法观察病变肠外浸润或肠外病变小肠浸润。小肠灌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重叠的肠曲显示清楚,有利于细微病变的显示,但SBE要插管,患者比较痛苦,且对于肠腔外病变、血管性病变的显示以及瘘道的显示差。电子小肠镜检查可对小肠病变进行诊断、活检及治疗,但小肠镜费用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检查费时。双囊电子小肠镜因为价格贵,且易滞留在肠腔狭窄处,以及只能观察其腔内情况,其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同样受到限制。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的胃肠出血和Crohn’s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存在较多禁忌及危险的并发症—内镜滞留。超声检查由于肠腔内气体干扰明显,通常超声显示不理想,不能清晰分辨,故在小肠病变方面应用较少。MR小肠造影是结合传统小肠造影的优点和磁共振形态学成像方面的优势的检查方法,但MR小肠造影检查存在较多禁忌,另外MR检查的时间相对较长。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及广泛应用,明显拓宽了小肠病变检查的范畴。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就是将常规腹部多层螺旋CT和小肠造影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查技术。该技术通过口服中性对比剂使小肠肠腔充盈,并经MSCT增强扫描,将图像进行后处理,使肠腔、肠壁、肠外系膜、腹腔内血管、后腹膜及腹内实质脏器多方位显示出来。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口服等渗甘露醇评价小肠扩张并讨论多层螺旋CT低张小肠造影联合增强扫描检查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第一章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比剂的优化研究目的通过对小肠充分扩张、充盈肠管方法的比较,探讨MSCTE合适的口服对比剂并进行优化。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无小肠病变的志愿者30名,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7岁-69岁。正常志愿者入选标准:①无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等疾病;②无全身性疾病病史;③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既往无过敏史。将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采取口服三种不同对比剂充盈小肠的方法,第一组10例,以等渗甘露醇为口服对比剂;第二组10例,以纯牛奶(含3%脂肪)为口服对比剂;第三组10例,以纯水为口服对比剂。2.CT检查方法2.1检查前设备及药品的准备2.1.1设备:西门子双源CT扫描仪;新沟通工作站;CT双筒高压注射器;图像的存档与传输系统;2.1.2主要药品:山莨菪碱注射液、20%甘露醇注射液、CT造影剂(碘海醇100ml,300mgI/ml)2.2检查前肠道准备首先预约检查时间,告知所有正常志愿者检查方法,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订CT增强扫描知情同意书。检查前三天禁止做任何消化道阳性对比剂(钡剂、碘剂)检查。检查前两日嘱患者低脂、低纤维、少渣饮食,前一日晚进无渣半流质饮食,并用硫酸镁或番泻叶进行肠道清洁,并饮水1500ml以上,部分便秘患者,可适当延长排空时间,至无排泄物为止,检查当日禁水禁食。2.3小肠充盈准备方法三组志愿者于检查前60分钟分4次饮完1500ml相应的对比剂,每次间隔约10分钟。小肠对比剂口服结束后嘱各组患者平卧于移动板车上,检查前5-10分钟,肌肉注射654-220mg,扫描前再次口服对比剂约300ml,准备CT检查。检查完后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及对该检查的耐受程度,并观察有无并发症。2.4CT检查技术2.4.1扫描范围:全腹部,自肝脏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2.4.2扫描参数:管电流:开启自动调制电流,参考mAs为300mAs,有效mAs为125~245mAs,平扫时相250-270mAs,增强时相340-380mAs;机器转速0.38s/转,准直1.2mm,螺距为0.8;层厚及层距均为7mm,有效层厚1.5mm,重建间隔1.0mm,平均扫描时间6-7s。2.4.3扫描方法:一次屏气自上而下完成全腹部平扫,增强扫描同样采用一次屏气自上而下完成,使用碘海醇注射液(浓度为300mgI/ml)作为对比剂,用量约60~80ml,采用CT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部表浅静脉注入,注射速度约3~3.5ml/s;之后再以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30ml,动脉期扫描运用人工智能触发软件,监测点取腹主动脉,触发阈值设置为100H u,当达到触发阈值时,自动启动扫描程序,完成动脉期扫描,间隔约30-40s后启动扫描程序,完成门脉期扫描。2.5图像后处理:将各组原始数据回顾性重建,层厚1.5mm,层间隔1.0mm,再将重建后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三维重建方法主要有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技术及CT血管造影。3.图像分析采用盲法原则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腹部影像诊断专家进行图像分析,诊断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评价指标包括:肠道的准备情况病人的耐受程度肠管充盈情况评价小肠充盈度评分,≥90%的小肠内见对比剂充盈,评4分;70一89%评3分;40-69%评2分;小于40%者为1分。同时根据小肠的分布重叠程度及长度情况分为:均匀型、致密型及离散型。观察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各段肠管的宽度、管壁的厚度、动脉期、门脉期的管壁CT值及管腔中对比剂CT值。4.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d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Oneway ANOVA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用LSD作多重比较;方差不齐时,用Welch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用Dunnett T3作多重比较。等级资料用平均秩次表示,用k-Independent Sample进行检验。三组小肠各段管壁CT值的比较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所有志愿者都同意并完成MSCTE及小肠CT增强检查,无明显不适感,无造影剂过敏反应。各组肠清洁度较高,残留的肠内容物较少。1.三组年龄和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在病人耐受性方面,各充盈法间无明显差异(P>0.05)。3.小肠的分布情况:均匀型(12)例,致密型(3)例离散型(15)例。4.小肠肠管扩张度三组之间作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甘露醇组扩张度好,纯牛奶组扩张度居中,纯水组扩张度稍差。5.三组均显示回肠扩张度最好,空肠其次,十二指肠扩张效果稍差。6.十二指肠、空肠管壁CT值与回肠管壁CT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管壁CT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三组组间动脉期、门脉期管壁CT值相比较,牛奶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纯水组与甘露醇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脉期管壁CT值与肠腔CT值进行比较,三组都有统计学差异,牛奶组对比最好。结论1、等渗甘露醇是较好的口服小肠对比剂。2、静脉对比剂(碘海醇)能使肠壁强化,增加管腔内与管壁间的密度差,有利于小肠病变的显示。第二章正常小肠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表现及正常值研究研究目的对经口服等渗甘露醇准备后的小肠进行MSCT扫描,总结其各种正常MSCTE表现。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无小肠病变的正常志愿者30名,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7岁~68岁。正常志愿者入选标准:①无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等疾病;②无全身性疾病病史;③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无过敏史。2.CT检查方法2.1检查前设备及药品的准备同第一章2.2检查前肠道准备同第一章2.3小肠充盈准备方法同第一章甘露醇组充盈方法2.4CT检查技术同第一章3.图像分析3.1肠道分组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三组。3.2观察指标肠壁厚度、肠壁分层、肠壁平扫及增强的CT值、空肠粘膜皱襞数和肠系膜血管影、肠系膜脂肪密度、肠系膜淋巴结和后腹膜淋巴结。上述指标均由两名消化道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放射科医师盲法阅读图像资料,得出一致结论。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d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Oneway ANOVA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用LSD作多重比较;方差不齐时,用Welch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用Dunnett T3作多重比较。无须比较的采用Max、Min、χ±Sd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正常小肠管壁厚度在1.34-2.54mm之间,平均值为2.06mm,标准差为0.26mm;对上述小肠各组段肠壁厚度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9,P=0.933)。2.正常小肠充盈肠管宽度为14.10-33.46mm,平均23.22mm,标准差4.86mm;充盈良好的小肠组段,其肠管宽度均在23mm左右;各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0,P=0.000)。3.正常小肠管壁平扫CT值为(27.75±3.80)Hu,各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76,P=0.001)。小肠管壁动脉期管壁强化总平均值(65.82±8.28)Hu,十二指肠、空肠的动脉期增强CT平均值要高于回肠;各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67,P=0.000)。小肠管壁门脉期肠壁强化总平均值(81.28±10.92)Hu,十二指肠、空肠的门脉期增强CT平均值高于回肠;各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0,P=0.005)。4.正常小肠管壁分层少见,在本组数据中只有十二指肠有3.75%出现肠壁分层现象,其余各段均为单层肠壁。5.正常空肠粘膜皱襞数为2.40±0.50n/cm;正常肠系膜血管影为2.70±0.64n/cm。6.正常肠系膜脂肪密度最低-114.71Hu,最高为-63.44Hu,平均-79.17Hu,标准差12.87Hu。结论正常小肠CT表现和测量指标为小肠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奠定了基础,可作为评价小肠的参考指标之一。第三章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研究目的通过口服等渗甘露醇用多层螺旋CT来评估小肠的扩张度,并联合增强扫描提高小肠病变的检出,探讨MSCTE检查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优越性。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在我院就诊病例中钡餐、CT检查、或临床检查怀疑小肠病变的而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患者,共4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15岁~68岁,平均年龄45.31±12.41岁,病程为7日-16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伴有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乏力、消瘦、腹部包块、体重减轻及大便隐血等症状。2.CT检查方法2.1检查前设备及药品的准备同第一章2.2检查前肠道准备同第一章2.3小肠充盈准备方法同第一章甘露醇组充盈方法2.4CT检查技术同第二章3.图像分析指标对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0、容积成像技术(VRT)、CT血管造影(CTA)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病变部位、小肠肠壁增厚、小肠肠腔狭窄、小肠梗阻、小肠套叠、肠壁分层征、病变纵经、病变横经、病灶平均CT值、肠系膜脂肪密度、肠系膜血管影、肠系膜淋巴结。在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以上分析指标,定量资料:横径测量取轴位或MPR重建图像,纵径测量取MPR重建图像。由两名放射科主治医师完成所有定量资料的测量。由两名在消化道疾病影像诊断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盲法阅读图像资料获取所有定性分析资料。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无须比较的用Max/Min、χ±Sd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一般情况患者大多愿意接受MSCTE检查,并成功完成,其中3例怀疑小肠梗阻患者末能口服等渗甘露醇,其他服用后均感口感微甜,无其它不适。肠道准备充分,充盈度基本满意,病变周围肠段充盈良好,符合诊断要求。43例疑为小肠病变的患者中小肠肿瘤性病变共15例,间质瘤5例,淋巴瘤6例,十二指肠腺癌2例,网膜、小肠转移2例。小肠炎症性病变共20例,Crohn’s病(CD)8例,肠结核5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3例,小肠纤维粘连伴血管增生1例,Meckel憩室并出血1例,空回肠慢性溃疡伴多发炎性息肉2例。其余的是小肠淋巴管扩张1例,小肠淀粉样变性伴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小肠机械性梗阻3例,正常1例。因该部分病例样本少且较分散,不进一步征象分析。其中37例为手术、内窥镜或活检病理证实,另6例为临床综合诊断结果。2.小肠肿瘤性病变的MSCTE影像学表现2.1小肠肿瘤性病变累及最多的是十二指肠,占整个病例组的50%,最少累及的为全小肠及小肠下段联合结肠占3%,空肠,占19%,回肠占28%。2.2小肠肿瘤性病变CT征象显示最多的为小肠肠壁增厚(80.00%),最少的为小肠套叠和小肠梗阻(6.67%)。2.3小肠肿瘤性病灶的CT测量结果小肠肿瘤性病变病灶平扫期平均CT值为43.83±6.61Hu,增强动脉期平均CT值为66.80±10.43Hu,增强门脉期平均CT值为72.53±8.85Hu。小肠肿瘤性病变病灶增强动脉期CT值较平扫CT值平均增高35.15±3.99Hu;增强门脉期CT值较平扫CT值平均增高46.65±6.71Hu;增强门脉期CT值较增强动脉期CT值平均增高11.98±2.30Hu。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F=9.567,P=0.000,提示小肠肿瘤在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剂增强门脉期之间,CT值存在明显差异,CT值依次升高。小肠肿瘤性病变病灶CT纵径平均值为65.89±29.01mm,横径为44.47±16.70mm。小肠肿瘤性病变肠系膜脂肪密度为-83.40±21.51Hu,肠系膜血管影2.46±0.79n/cm。3.小肠炎症性病变的MSCTE表现3.1小肠炎症性病变累及较多的是回肠和回盲部,分别占37%和33%,最少的为十二指肠占8%,空肠占10%,全小肠累及,占12%。3.2小肠炎症性病变CT检查征象出现最多的为小肠管壁增厚及肠壁分层(55.00%).其余征象均低于50.00%。3.3小肠炎症性病灶的CT测量结果小肠炎症性病变病灶平扫期平均CT值为35.66±7.64Hu,增强动脉期平均CT值为63.73±13.15Hu,增强门脉期平均CT值为100.13±21.11Hu。小肠炎症性病变病灶增强动脉期CT值较平扫CT值平均增高43.45±11.35Hu;增强门脉期CT值较平扫CT值平均增高59.13±15.60Hu;增强门脉期CT值较增强动脉期CT值平均增高39.23±6.57Hu。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F=14.651,P=0.000,提示小肠炎症在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剂增、门脉期之间,CT值存在明显差异,CT值依次升高。小肠炎症性病变病灶CT测量的纵径平均值为117.85mm,横径为9.73mm。小肠炎症性病变肠系膜脂肪密度最高为-29.65Hu,最低为-110.45Hu,平均80.16Hu。结论口服甘露醇CT扫描有利于小肠结构及形态的显示,有利于小肠病变的定位及定性,对小肠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做为小肠病变检查的选择之一。

李谊[7](2011)在《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多发性颅面骨骨折{包括探讨鼻内镜下眶内下壁(鼻颌筛)复合骨折;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修复上颌骨(窦)后外侧壁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探讨对游离髁状突快速有效的寻找方法和治疗方法;探讨鼻内镜下高密度多聚乙烯(Medpor)植入板和瑞士可吸收固定材料在眼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恢复患者正常面容及功能。方法对不同部位的颅面骨骨折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洗镜器术中冲洗鼻内镜,以利视野清晰)采取不同的手术微创及美容切口或局部疤痕切口并用钛板钛网或快速固定材料等固定方法,以修复颅面骨骨折或矫正眼球内陷等;应用医用耳脑胶(EC)对于颅颌面碎骨片进行复位和固定等。结果患者术后外形全部得到明显改善;双眼眶及面部对称,眼球凹陷在2mm以内;上下咬合关系正常,张口无受限;术后无感染,种植物无排异、无移位,患者面部饱满、自然。医用耳脑胶胶膜与创面镶嵌紧密,粘接后红细胞不能通过,有良好的止血和骨组织粘接固定作用,但数日后胶膜在体内可被降解吸收。结论对不同的颅面骨骨折在鼻内镜引导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整形美容效果,对骨折病人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洗镜器术中冲洗鼻内镜,鼻内镜手术过程中不必进进出出,这样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医用耳脑胶对于颅面碎骨片能进行很好的复位和固定;Medpor植入板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瑞士可吸收固定材料适用于颅颌面部骨折和重建的治疗,包括鼻筛部和面部诸骨的粉碎性骨折,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易塑形、可血管化等诸多优点,其最终代谢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明显优于其他材料。尤其在鼻内镜引导下手术,更能使骨折断端达到完美的结合,并能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鼻内镜引导下的下颌骨髁状突游离骨折的寻找和复位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寻找方法和治疗方法;鼻内窥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修复上颌骨(窦)后外侧壁骨折术式简单易行,疗效显着,安全性好,本术式解决了目前困扰整形医生在治疗上颌骨后外侧壁骨折的困惑。

丁元升[8](2011)在《HNPCC家系筛查及HNPCC家系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建立该HNPCC家系完整的家系成员档案,并绘制家系图谱。根据该HNPCC家系中HNPCC患者、HNPCC家系“健康成员”中hMSH2和hMLH1蛋白表达情况,制定该HNPCC家系成员个体化的随访方案。为课题下一步对hMSH2或/和hMLH1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及“健康成员”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检测做出前期筛选。方法:1.HNPCC家系筛查:对课题组先期筛查所得HNPCC家系采用电话、信访,当面询问等方式进行随访,进一步完善家系调查,以先证者为核心绘制出至少包含两代的HNPCC家系图谱,进行系谱分析,并建立家系成员档案。2. hMLH1和hMSH2蛋白检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HNPCC组肿瘤组织、HNPCC家系“健康成员”组电子肠镜所取得肠黏膜组织进行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1.该家系成员共有105人,先证者直系亲属共76人(含先证者本人),其中15人已死亡,因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死亡8人,非该疾病死亡7人;76人中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患者17人,男性患者11人,女性患者6人,至流调结束该HNPCC家系中患者存活10人。本家系中,病理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共15例。其平均发病年龄为51.5岁,年龄范围为26-64岁,发病年龄<50岁的患者4人,占总患者人数的26.7%。在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上,部位明确的15个结直肠癌癌灶中,10发生在右半结肠,5例发生在左半结肠,分别占总人数的66.7%、33.3%。病理类型上管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7例、混合癌5例,分别占患者总人数的20.0%、46.7%、33.3%。分化程度上高分化3例、中分化4例、低分化癌8例,分别占患者总人数的20.0%、26.7%、53.3%。此外,该家系HNPCC患者中,1例为异时性多发癌(Ⅲ34),该患者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后7个月发现肺癌(除外转移)。在肠外恶性肿瘤方面其中胃癌1例(Ⅱ7)、子宫内膜癌4例(Ⅱ13、Ⅲ9、Ⅲ21、Ⅲ31),各占肠外恶性肿瘤总例数的20%、80%。2.该家系中HNPCC组有5人hMLH1蛋白表达阴性,4人hMSH2蛋白表达阴性。该家系“健康成员”中,4人hMLH1蛋白表达阴性,2人hMSH2蛋白表达阴性。各实验组尚未发现hMLH1和hMSH2两种蛋白在同一病例中均为阴性表达者。结论:1.该家系符合阿姆斯特丹Ⅱ诊断标准中的五条,是一典型的HNPCC大家系。2.该家系HNPCC患者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阴性在癌灶部位和病理分化上差异性显着,蛋白的阴性表达与癌灶的部位和病理分化程度高度相关性。而在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Dukes分期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 hMLH1/hMSH2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对该家系患者及其成员确定合理可行、科学的随访方案。

周海祥[9](2010)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痔是一古老的、人类所特有的疾病,发生在直肠下端和肛门部位,是最常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成年人发病率约为59%。男、女皆可发病,患者常表现为便血、肛门异物感、肛门有物脱出、伴或不伴肛门坠胀、瘙痒、潮湿或肿痛不适等症状,日久可导致严重贫血,脱出物嵌顿坏死,则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以混合痔最为常见,约占痔患者的百分之六十六。对痔的本质的认识一直处于不断探索、更新、深入当中,相应地,痔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手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于痔的本质,肛垫下移学说是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学说之一,即肛垫是直肠、肛门正常解剖的一部分,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团块,因此不主张见痔就治的做法,而只有当有出血、脱垂、疼痛、嵌顿等症状时,才需要治疗,同时对痔的治疗目的也做出了规定:即痔治疗目的是为了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从而使痔的治疗有了全新的概念,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痔才需要治疗,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痔治疗的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痔的主要症状,而非根治,解除痔的症状较改变痔体的大小更有意义,应视为治疗效果的标准。痔的微痛、微创治疗是肛肠科治疗的大趋势,因此研究、探索集安全、快速、有效、痛苦小于一身的痔疗法是肛肠界同仁一致追求的目标。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曾经是临床应用最广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操作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但该术式术后疼痛剧烈、创面愈合慢、住院时间长,可能产生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及可能影响肛门的精细控便、排便能力,且对患者耐受力要求较高,年老、体弱、合并重症患者无法耐受。近几十年来,很多肛肠同仁对该术式加以改良,如有保留齿线法、有闭合或开放式、有加注射法等等。尽管这些术式较单纯外剥内扎有了很多改进,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之不足。受中医枯痔钉和铜针留置疗法思想的共同启发,李东冰教授首先于1998年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Copper ion electric chemical therapy,以下简称CIECT)治疗内痔取得成功。经过不断探索,研制了专用的电极针和相关的治疗参数。此后,常宝志等教授经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验证了CIECT)治疗内痔方面疗效显着,无治疗禁忌症,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随后许多专家也开始对该疗法进行了研究及应用,一致认为:CIECT)在治疗内痔方面,具有疗效佳、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特点,符合痔的最新治疗观念。此后随着CIECT应用中发现的问题,李东冰教授又不间断地对铜离子电化学治理仪做了进一步改进,使得治疗时间大幅度缩短。自2003年起,我们将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逐步广泛应用于治疗发病率更高的混合痔患者,方法是首先将混合痔肛门缘以外外痔部分手术切除,但保留混合痔肛门缘以上部分的全部或大部分皮肤,内痔部分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验证了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配合外痔切除手术(以下简称CIECT加外切术)治疗混合痔可以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同时发现:由于在治疗的同时保护了肛管,从而避免了肛门狭窄等严重后果,并逐步形成了“内痔内治,外痔外治,轻视肛缘、重视肛管”的治疗混合痔的新理论。为了更加系统、更加客观地评价这种治疗混合痔的疗法,我们将CIECT加外切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混合痔采用队列研究,通过统计学分析,判断CIECT加外切术在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的优劣差异,同时为上述理论提供更为详实的临床依据。目的:痔的传统手术方法——外剥内扎术的缺点是:术后疼痛剧烈、创面愈合慢、住院时间长及可能产生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且对患者耐受力要求很高,年老、体弱、合并重症患者通常无法耐受。患者或术者也因惧怕手术风险而在治疗时却步。CIECT适宜治疗Ⅰ、Ⅱ度内痔,对Ⅲ、Ⅳ度内痔也有一定的疗效。该疗法具有痛苦小、预后佳、并发症少、无禁忌症等优点。本研究拟比较CIECT加外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内痔部分为Ⅱ度的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客观评价CIECT疗效及其与外痔切除配合治疗混合痔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以及可行性。尝试为痔患者找到更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就诊于西苑医院及二龙路医院并愿意接受住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选取内痔部分为Ⅱ度的混合痔患者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1例,采用CIECT加外切术,对照组101例,采用外剥内扎术,前者内痔部分采用CIECT,外痔部分予以切除,后者采用外剥内扎术。通过观察治疗后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术后24小时和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指数、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情况,并观察术后伤口出血、术后伤口水肿、术后尿潴留、术后肛门狭窄、术后肛门控便能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观察患者住院时间和总的治疗费用等指标,并且随访1年,以观察1年期的中期疗效,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CIECT加外切术组与外剥内扎术组的疗效相当(P>0.05),两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也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24h疼痛指数、术后第一次排便疼痛指数、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方面,CIECT加外切术组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P<0.05);在术后出血、术后伤口水肿、术后肛门狭窄等方面,CIECT加外切术组少于外剥内扎组;在住院时间、影响工作方面及治疗费用方面,铜离子加外切术组也优于外剥内扎组。而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着性差别(P>0.05)。在术后控便力方面:术后4个月内CIECT加外切术组优于外剥内扎组(P<0.05),1年后外剥内扎组部分患者控便力有所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粪便外溢,尚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采用CIECT加外切术治疗内痔部分为Ⅱ度的混合痔患者,在保证疗效前提下,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安全、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无禁忌症等优点。适于大量推广应用。

韩晓光[10](2006)在《痔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特性与中医证候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痔(hemorrhoid)是临床常见疾病,对其认识尽管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但目前就痔的本质认识仍存在很大争议。在迄今为止有关痔的研究中以痔血管、痔组织病理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对于目前公认的肛垫学说的形成影响较大。而针对痔组织里血液的研究较少,但痔组织血液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构成痔的因素,因此,运用临床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手段,对痔患者血液指标,尤其是痔组织里血液指标进行研究,有可能为痔的成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血液实验室指标也可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和量化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通过对痔血的血气特性研究,并同时性与体循环血的血液流变学等特性对比,探讨痔患者体循环和痔血等特性变化规律及该规律与中医证侯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入院痔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四型。Ⅰ型(风伤肠络)14例;Ⅱ型(湿热下注)18例;Ⅲ型(气滞血瘀)13例:Ⅳ型(脾虚气陷)16例。抽取静脉血做血液流变学和凝血三项及血气分析检查,术中取痔核血行血气分析检查,筛选指标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其中各项检查均在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执行。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要求的61例痔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21岁~83岁(46.3岁±14.9岁)。四组证型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从体循环血方面研究:四型在静脉血氧分压(PO2TC),静脉血酸碱度(PHTC),静脉血液流变学结果,凝血功能(PT,AT,APTT)四个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四型之间两两进行比较:Ⅱ型和Ⅳ型在静脉血氧分压(PO2TC)和静脉血液流变学结果两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Ⅲ型在凝血功能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与其他三型在上述指标方面具有的差异较其他型之间多。2、从局部痔血方面研究:四型在痔血血氧分压(PO2TC)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TC)差异显着(P<0.05);但在痔血酸碱度(PHTC)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痔血与体循环静脉血在酸碱度(PHTC),血氧分压(PO2TC)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TC)指标方面比较时具有差异(P<0.05)。 结论:1.痔血即痔核组织里血液,在血气分析方面有以下特性:酸碱度(PHTC)95%参考值范围为(7.22~7.75);血氧分压(PO2TC)95%参考值范围(67.5~157.4)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TC)95%参考值范围为(18.2~49.9)mmHg。本研究证实在血气分析方面痔血异于体循环静脉血。 2.就血液方面研究,痔趋于一种局部血液病变,与体循环情况无明显相关性,尤其在中医辨证治疗方面研究局部痔血意义大于研究全身血液变化。 3.基于上述结论2可解释临床上治疗痔局部用药或手术效果优于单纯全

二、大肠多发炎性息肉的X线特征及发展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肠多发炎性息肉的X线特征及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溃克灵改良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认识概况
        1.1 UC定义及流行病学
        1.2 病因病机
        1.3 诊断标准
        1.4 西医治疗方案
    二、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认识概况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分型
        2.4 治疗
    三、肠黏膜屏障与UC
        3.1 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3.2 肠粘液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试剂及实验仪器
        1.3 试剂配制
    二、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UC小鼠模型建立及给药
        2.3 观察指标及取样
        2.4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
        2.5 病理组织学观察
        2.6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UC2和TFF3蛋白的表达
        2.7 Western-blot方法检测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
        2.8 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FF3、MUC2、ZO-1、Occludin和Claudin-1mRNA的表达
        2.9 检测小鼠血清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
    三、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变化
        3.2 体重变化
        3.3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
        3.4 肠管长度变化
        3.5 组织病理学评分
        3.6 免疫组化结果
        3.7 Western-blot结果
        3.8 RT-PCR结果
        3.9 ELISA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件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论基础
    1.中医对UC的认识
        1.1 UC病名的历史渊源
        1.2 UC的病因病机
        1.3 UC的辨证分型
        1.4 UC的中医治法
    2.西医对UC的认识
        2.1 西医对UC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UC的西医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研究方案
        1.1 病源选择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病情评估标准
        1.5 病例纳入标准
        1.6 病例排除标准
        1.7 病例剔除标准
        1.8 病例脱落及处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项目
        2.4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两组综合疗效评价
        3.3 两组改良的Mayo评分比较
        3.4 Baron内镜下UC活动分级评分
        3.5 治疗前后ESR、CRP水平
        3.6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7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3.8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择证依据
        4.2 选方研究
        4.3 疗效评价及意义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非侵入性检查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基于常规小肠CTE的全肠道CT造影可行性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CT检查设备
        1.3 相关药品
        1.4 检查前准备
        1.5 小肠CTE扫描技术
        1.6 图像后处理
        1.7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3.1 肠道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
        3.2 肠道疾病的特点及CT征象
        3.3 基于常规小肠CTE技术的全肠道CT造影可行性分析
    4.小结
二、基于改良肠道准备和完全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对比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CT检查设备
        1.3 相关药品
        1.4 检查前准备
        1.5 全肠道CT造影扫描技术
        1.6 图像后处理
        1.7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病变检出情况及诊断性能分析
        2.3 患者对于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
    3.讨论
        3.1 改良肠道准备方法清肠药物的选择
        3.2 全肠道CT造影病变检出性能分析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肠道CT造影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学特点分析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和方法
3 结果
    3.1 影像学检查结果
    3.2 病理学结果
    3.3 统计结果
    3.4 影像学与病理学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克罗恩病中医证型临床、镜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克罗恩病中医证型的临床及镜下特点
    (一)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检查仪器及药品
        3.检查方法
        4.质量控制
        5.统计学处理
        6.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结果
        1.纳入病例临床资料
        2.SBE检查情况
        3.CD的中医辨证分型
        4.CD各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特点
        5.CD各中医证型的镜下分布特点
    (三)讨论
第二部分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一)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检查仪器及药品
        3.检查方法
        4.质量控制
        5.统计学处理
        6.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结果
        1.病例纳入情况
        2.SBE检出结果
        3.MSCTE完成情况
        4.MSCTE与SBE检出结果比较
        5.MSCTE对CD的诊断价值
    (三)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口服甘露醇MSCTE扫描在小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比剂的优化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正常小肠MSCTE表现及正常值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功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件

(7)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和附表清单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鼻内镜下眼眶骨折微创治疗观察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眼眶骨折分类探讨
        二、眶内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三、眶内侧壁复合骨折晚期整复治疗
        四、眶外壁骨折晚期手术治疗
        五、枪击或弹药爆炸所致的眶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六、眶内下壁战伤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七、眶上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八、眶下壁复合骨折微创治疗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鼻内镜下下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髁状突冠突游离骨折微创治疗
        二、泪前隐窝入路微创治疗上颌骨后外侧壁骨折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鼻内镜下修复颅面骨骨折所用材料临床探讨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眼眶骨折眼球缺失后眼窝凹陷修复材料的应用
        二、Medpor修复材料在爆裂型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三、瑞士快速吸收固定材料在颅面骨折中应用
        四、瑞士快速吸收固定材料在眼眶骨折中应用
        五、医用耳脑胶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结果
    讨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观察成果
附件
致谢

(8)HNPCC家系筛查及HNPCC家系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对象、实验仪器及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判定
    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3.1 该家系的临床病理特征
    3.2 两组hMLH1和hMSH2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
    3.3 HNPCC组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阴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痔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1 痔的本质的认识
    2 痔的概念、分类及分度
    3 痔的中西医治疗
临床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诊疗标准
        2.1 病例选择标准
        2.2 疗效判定标准
        2.3 并发症判定标准
        2.4 复发判定标准
        2.5 其它
    3 结果
    4 讨论及体会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痔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特性与中医证候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痔病因学研究
        1.1 痔的血管病因学说
        1.2 肛垫学说
    2、与痔有关的血液方面研究
        2.1 痔出血症状研究
        2.2 从血液检验指标研究痔进展
    3、痔现代临床研究
        3.1 痔的临床分类
        3.2 内痔分度
        3.3 痔临床常见症状
    4、痔的中医辨证分型
    5、与本研究有关的三大检验技术
        5.1 血液流变学
        5.2 血气分析学
        5.3 凝血功能检测学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操作步骤方法
        1.3 检验仪器
        1.4 统计方法
    2、统计分析
        2.1 各证型在一般情况方面具有可比性
        2.2 体循环血液指标4组(型)之间比较
        2.3 体循环血证型两组(型)之间比较
        2.4 痔血的相关数据
        2.5 痔血与静脉血
        2.6 痔血血气指标4组(型)之间比较
    3、讨论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大肠多发炎性息肉的X线特征及发展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溃克灵改良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D]. 杨金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D]. 马俊洲.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D]. 富彦.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学特点分析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D]. 刘莹.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5]克罗恩病中医证型临床、镜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D]. 边向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口服甘露醇MSCTE扫描在小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建胜.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7]颅面骨骨折鼻内镜下微创修复的临床观察[D]. 李谊. 郑州大学, 2011(10)
  • [8]HNPCC家系筛查及HNPCC家系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分析[D]. 丁元升.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9]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周海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1)
  • [10]痔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特性与中医证候关系的初步研究[D]. 韩晓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大肠多发炎性息肉X线表现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