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能耗的一般程序

评估能耗的一般程序

一、一个考核能源消耗的通用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王珊珊[1](2020)在《新巨龙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约束矛盾日渐凸显,国民经济所有能耗中,工业企业能耗量占比最大,能耗成本的高居不下与供需资源的紧张局面说明了工业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节能减排,同时也削弱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新巨龙公司在近几年的能源消耗上以电力为主,占总耗能的95%,能耗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提出,同时也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新巨龙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目的是通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合理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发挥节能增效的作用。本系统主要为实现新巨龙公司能耗有效管控而展开的设计。在系统整个研究过程中,深入现场了解业务场景,挖掘生产一线用户需求以及重要的数据信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鉴别、综合和建模后,为原始问题以及目标软件建立模型。根据模型,综合考虑软件开发技术以及框架,按照总体规划合理制定设计方案,设计完成符合新巨龙这种重点用能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系统。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运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配置以及实施方案。2.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与公司实际情况,梳理采集的计量点,确定目标系统各模块具备的功能以及整个软件架构设计,深入分析本次系统前后端开发使用的框架技术。3.在明确需求分析及实现哪些功能的基础上,对应用系统关系进行架构性设计,并展开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4.完成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并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验证。5.对本课题进行总结,分析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需要后续改进的方法和思路。本系统运用合理的计算方法,优化数据方案选择,实现对能源消耗情况的有效监督管理,从而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能耗能够做到精确化、精准化管控,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创新的管理思路为能源有效合理利用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

董长印[2](2020)在《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智能网联交通涵盖车联网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自动公路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以及车与交通管理设施/系统之间的通讯和信息交换,形成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化动态信息服务和网联车辆智能化自动驾驶的一体化智能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加强版的出行工具,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道路安全、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手段之一。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换道控制是引导更安全、更舒适、更节能、更环保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针对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换道控制研究框架,严重制约着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理论研究层面,论文研究的开展有助于加深理解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控制对高速公路瓶颈交通流影响机理,理解控制算法与策略对于换道控制效果的影响,并认识换道控制对于改善多车道高速公路瓶颈路段交通安全与通行能效率的作用。工程应用层面,论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快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升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管理水平,改善高速公路现存严峻的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依托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采用美国NGSIM数据库、各国交通经济等相关数据,从机理分析、策略对比、效果分析、技术应用、远景预测五方面出发,对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首先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模型和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其次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接着应用进化学习理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轨迹反馈控制框架,之后提出基于场论的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最后建立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模型和控制策略。根据高速公路下匝道交通流运行特征和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流程,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获取信息及换道决策过程,分析下匝道换道行为对瓶颈交通流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目标车道内换道间隙计算、预测、比选、执行等步骤,提出面向下匝道智能网联汽车的强制换道模型;提出多种分级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并对比分析不同策略控制下交通运行状态,求解特定环境下多车道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最优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其次,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下匝道换道行为进行建模。将完整的换道过程分为换道决策和换道执行两个步骤,分别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的换道决策模型,采用目标车道内多辆车和多个间隙构建决策树,针对下匝道换道行为对前后车辆的影响,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换道执行模型,对比不同换道模型对车辆行驶轨迹在速度和位置特征追踪效果方面的差异,并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不同设置场景,分析新型换道模型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控制的效果。第三,构建基于进化学习的下匝道换道轨迹反馈控制框架。对进化论与交通控制进行本质分析与对比研究,基于进化学习思想构建旨在解决数据数量和质量的换道控制框架。以基于机器学习的下匝道换道模型为智能网联环境仿真平台,采用多目标综合成本函数对目标轨迹数据库进行筛选并形成母本训练集,从新旧换道轨迹综合数据库中提取出子代数据集。分析换道控制区域长度、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等关键参数对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的影响,探究进化学习迭代次数和换道轨迹提取数量设置对拟合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控制效果。第四,提出基于场论的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提出五车交互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针对动力学场和行为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磁场,仿真分析基于叠加场力的换道行为评价效果,并与传统指标碰撞时间TTC对比分布效果。提出以百分比为判别条件的换道行为风险等级,评价不同下匝道换道路径控制策略的速度演化、场力分布、风险评估等特征,为最优控制策略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最后,提出面向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针对智能网联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特征进行经济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比常规高速公路环境建立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对世界典型18个国家及其组成的5个地区交通经济调查,收集与预测近中远期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各项成本参数,根据不同车-车/车-路控制方案,仿真分析各国各区域的智能网联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经济表现特征,对比不同控制方案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优势,为智能网联环境交通经济影响评价和控制策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陆远迅[3](2016)在《重庆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重庆市都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面临着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交通问题。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是改善道路网络交通运行状态、纠正交通违法行为、规范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应急指挥能力和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措施。为了满足重庆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及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对重庆市ITS规划建设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论文根据重庆市主要存在的交通问题分析了重庆市ITS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效益需求和风险需求,奠定了重庆市ITS体系框架构建的基础。然后,论文采用了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构建了重庆市ITS体系框架。在确定了重庆市ITS的用户主体、服务主体和8大用户服务领域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市ITS逻辑框架;并且基于逻辑框架构建了包含“重庆市智能交通监控指挥中心”、“七大基础系统”(即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事故事件检测系统、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七大应用平台”(即集成指挥平台、交通管理辅助决策平台、交通管理数据交换平台(公安网)、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交通信息分析研判平台、交通管理数据交换平台(智能交通专网)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三大接入系统”(即CCTV系统、卡口系统和RFID系统)的近期物理框架;并且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出了由感知层、应用层和服务层构成的中远期物理框架,该中远期物理框架可实现“人—车—路—环境—交通形态”五位一体的全过程、全样本、全时空交通指挥调度控制管理的目标,并且具有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利用价值、面向用户服务等特点,奠定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最后设计了通信系统,并阐述了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及相关标准规范。最后,论文在确定了重庆市ITS规划目标及其总体功能的基础上,采用了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简称TOPSIS)构建了重庆市ITS建设规划模型,并且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为重庆市ITS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支撑,避免经验决策。并以重庆市主城区ITS建设项目为范例验证了规划模型的可行性。

孙日近[4](2015)在《苏州某化纤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贯标研究》文中指出能源管理体系是对能源审计、能源计量、能效考核等一系列能源管理办法的综合,已在欧美等国得到成功的实践。我国于2012年12月31日发布最新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12)。该标准是指导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通用标准。但是在实践中,鉴于行业不同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缺少具体的贯标指导。本文以苏州某化纤企业为案例,对在化纤企业如何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以及如何贯彻标准要求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适用范围及其PDCA循环运作模式,对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三个基础环节—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和能量平衡简单叙述,进而讨论了贯标的实质。在案例研究中,首先介绍了某化纤企业的概况及主要生产工艺,并讨论能源管理体系策划阶段(plan)的三个重要环节。通过初始能源评审总结企业用能特点,进而确定企业的能源绩效参数及其基准值,制定企业的能源目标指标体系。其次对化纤企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在运行阶段(do)的着重点进行研究,识别主要用能环节的能源因素并制定改进措施,分配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并提出建议,划分能效考核范围并制定详细的能效考核制度,总结了企业在体系运行阶段的成效。最后在基于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了适用于企业的内部审核方法,并通过管理评审环节发现既有能源管理体系的问题。考虑到案例企业的实际情况,将能源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分析了能源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朱雯[5](2014)在《锂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 ——以四川某锂业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锂在高科技领域及传统工业领域中日益获得广泛的应用,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清洁生产是实现污染物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清洁生产对解决锂行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具体审核实践为基础对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企业四川某锂行业公司清洁生产审核进行了研究。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以清洁生产审核模式为中心,运用清洁生产理论,从原料、产品、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废弃物特性、员工素质、管理等方面对公司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针对每一个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无/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探寻如何将清洁生产理论和清洁生产审核通用程序与锂行业公司审核过程更好的结合,提出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使公司审核达到最佳绩效,同时达到减少或不产生废弃物的目的。本文对锂行业公司清洁生产审核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原有通用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和改进,建立了适用于锂行业公司的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和方法。2、通过宣传、现场实测、综合指数评价法、审核小组评价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公司清洁生产的总体水平,并分析判断公司现有的工艺流程、治污措施、运行设备、公司管理、员工素质、产品质量等清洁生产的水平。3、通过本次清洁生产审核,共筛选出清洁生产方案26个,其中无/低费方案19项、中/高费方案7项。审核期间共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7项,给公司每年带来经济效益239.8万元,7项中高费方案给企业每年带来经济效益2096.56万元,同时可减少新鲜水使用47万m3/a、降低煤耗2400t/a、降低电耗149.6万kw.h/a,减少SO2产生量18.9t/a、烟尘产生量70t/a、灰渣量446t/a,粉尘无组织排放量减少8.23t/a,酸雾排放量减少0.45t/a。随着企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的执行,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有效地评价锂行业公司清洁生产水平,有力地监督公司清洁生产情况,并为公司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作用,从而激励公司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技能,增加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朱兆虎[6](2011)在《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采暖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方面,集中供热是建筑采暖的主要方式,能耗分析评价是推动集中供热系统高效运行和节能降耗的技术政策措施,也是供热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本课题研究面向热源—热网—换热站—热用户的供热系统全过程能耗分析评价体系和能耗分析软件。主要内容与方法包括:(1)通过对集中供热系统热制备、输送、转换和热利用四个环节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燃煤热电联产、燃煤锅炉、城市高温热力管网、换热站、室外管网和采暖建筑能耗分析模型,该模型以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数据为基础,基于流量平衡和热量平衡原理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以能耗指标作为计算结果对上述六个方面进行能耗评价。(2)为了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客观的能耗评价,对集中供热系统能耗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评价体系的研究内容、规定性能耗分析指标、性能性能耗分析指标以及评价体系的组织形式。(3)基于"IAPWS-IF1997工业公式”,利用VC++6.0编程技术编写了1-5区水和蒸汽焓值计算程序,并通过与相关文献数据对比,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编制程序的正确性,实现了蒸汽焓值的精确计算,为燃煤热电联产和蒸汽管网的动态分析能耗模型的准确求解提供依据。(4)基于图论理论,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拓扑结构,利用VC++6.0编程开发工具,开发了可视化的集中供热能耗分析系统,将集中供热管网图形数据、燃煤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房、换热站、室外管网以及热用户基础属性数据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输入,以实时监测或手动录入两种方式实现了上述几个方面实时运行数据的自动或手动录入,实现了能耗分析结果的自动存储,利用OnToolTip()函数实现了属性节点的重要能耗指标的实时显示,同时根据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拓扑结构实现了自动求解热源至末端任一节点所经历的管段,为管网各管段热损失能耗分析提供依据。(5)建立了与能耗分析模型相适应的参数与变量定义和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与集中供热SCADA系统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和供热系统能耗指标的实时分析。(6)基于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能耗分析系统同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数据交互,方便快捷的完成了供热管网线图、相关节点、管线属性以及能耗指标的存储。最后,以济南某集中供热系统为例,对集中供热能耗分析系统进行验证,能耗分析计算结果与供热系统实际能耗测试结果之间吻合较好,可应用于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为系统节能改造和运行调节提供依据。

包寒蕊[7](2012)在《基于非参数效率评价方法的油田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田这种典型的资源型企业是以石油资源的储备条件为前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产生活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资源的储量,无论我们是否已探明,都会随着开采而减少。由于需求日益增长和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的加剧,除了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和增加进口外,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仍不能松懈。考虑到石油的资源储备及油田的生命周期问题,对石油资源的开采和生产要讲求效率和可持续性。因此,油田的生产效率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和值得研究。本文针对油田生产效率问题,系统全面研究了关于效率评价的非参数方法以及能源和资源的效率评价问题。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非参数效率评价的相关方法,对这些方法的优越性与局限性进行比较,得到这些方法组合运用的顺序和结构来解决油田资源型企业的效率评价问题。2、在对资源型企业的效率评价时,虽然投入的多少是可以由人为决定的,但在人为确定投入水平下,获得的产出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对于资源型企业来讲,除了技术和管理上的不同的原因外,还由于存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和级差矿利理论的研究,给出了资源型企业生产的级差效率概念,并针对这一概念,分析总结了影响级差效率的I和II两类级差环境因素。3、本文运用Bootstrap技术对油田企业生产效率和Malmquist指数进行了可信度研究。对单纯DEA的结果进行了纠偏,并给出了置信区间,使被评价单元处于一个更宏观的范围内被评价,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打下了基础。4、使用两阶段模型对油田企业效率进行了因素分析,指明了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外部因素对效率影响的角度分析资源型企业的生产效率问题,避免了对投入指标的权重设置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同时也为无效企业的效率改进提供了外部参考。5、对于资源型企业,结合资源特性与生命周期特点分析Malmquist指数,研究了资源型企业全寿命期生产效率管理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参数效率评价方法、Malmquist指数及相关方法在相关管理工作中的指示作用和应用方法。

张小羽[8](2009)在《环境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煤炭企业调研》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环境保护问题也随着经济发展层出不穷,形势紧迫,政府与广大人民对其关注度日益增加。改善环境隐患,我们应该完善环境法律制度、攻关环保技术难题,更应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环境会计理论是推动组织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主要的应用体现。在环境会计的研究与运用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绩效评价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这方面,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失,这一问题又导致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所以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显的尤为紧迫。鉴于以上形势,作者在学习与汇总全球环境会计与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部分煤炭企业的实际,以环境会计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环境会计指标为主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设计考核模型,运用了适合于中国公司现实,操作性强、简便易用的综合考核办法,结合煤炭行业公司实例作出了具体实践评价,从而为中国公司环境保护效率考核体系的构建和进步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杨俊辉[9](2007)在《基于网络技术的摩擦学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摩擦学是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交叉学科。全世界约有1/3~1/2的能源消耗在各种形式的摩擦磨损上。按照国际摩擦学学会的估算,有效利用摩擦学知识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因此,摩擦学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摩擦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摩擦学理论、成果和数据资源。由于以往研究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摩擦学资源都分布在各地、各单位,离散、不统一、不完整,普遍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摩擦学各方面知识的需求急速增加,促使如何整合摩擦学数据资源,用有效的软件建设一个实用的摩擦学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一项极其迫切的任务。本文以科技部基础共享平台项目“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科学数据共享网—摩擦学数据资源共享网”为依托,研究建设基于网络的摩擦学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相关问题,开发应用软件、模块和专家系统,实现了摩擦学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经过在Internet上测试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创新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组制定的元数据规范基础上修订出摩擦学元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其是使摩擦学数据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2)在对摩擦学系统和其数据构成特点作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有序地设计了摩擦学数据资源结构,基本涵盖了摩擦学设计和摩擦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以国家新出台的网络管理条例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为依据,论证了数据知识来源的合法性,提出了摩擦学数据资源规避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方案。(4)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项目组提供的共享网网络数据库模板的基础上,完成了摩擦学数据资源武汉分中心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对院士专栏、专家系统、互动式摩擦学数据采集系统等新增模块的设计,扩展了共享网武汉服务器前台的应用功能。(5)在原有单机版摩擦学数据库的基础上,以VFP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采用SPT技术,成功开发出具有远程访问功能的C/S版摩擦学信息管理系统;(6)考虑到市场对润滑油设计知识巨大的需求,在网络版摩擦学信息管理系统上尝试开发了一款能够提供专家咨询功能的润滑油设计专家系统。(7)采用C/S模式,较好的解决了摩擦学信息管理系统和润滑油设计专家系统的系统安全性、系统程序的测试和发布等技术问题,提高了应用软件的质量。

高军[10](2007)在《建筑空间热分层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分层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提高热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同步实现建筑有效用能和有效改善人工环境的关键因素,因而成为建筑环境与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建筑空间热分层效应是空气运动过程中一种难以把握的复杂现象,如何有效地利用热分层尚缺乏可靠的数学仿真模型,还需要解决诸多的理论问题。在数学模型研究方面,本课题从热分层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首先,揭示了热分层作用下的湍流运动规律,改良了常规的高Re数湍流涡黏模式;其次,研究了热分层与室内负荷/能耗的关联性,从分布参数角度提出了一个预测热分层建筑室内负荷的简化数学模型—区域模型,最后针对气流湍流状况与热分层空间HVAC负荷的高度关联性、两者数学模型的良好互补性,进而提出了将湍流与区域模型耦合的数学仿真新方法。本课题首先指出了室内热分层湍流区别于常规各向同性湍流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着重研究了常规的充分湍流的EVM/EDM(Eddy viscosity model/Eddy diffusivity model)模型的不足,分别探讨了Reynolds应力和湍流热通量、湍流黏性系数及湍流Prandtl数的热分层修正方法,总结出了热浮力和剪切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热分层湍流机理,还简要讨论了室内不稳定热分层作用下的湍流现象。基于RNG(Renormalization group)湍流模式理论架构的严密性,本文从其对热分层的适应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必要改良,最后在RNG良好的理论框架内构建了一个改进模型—RNG k-ε-A模型。同时,对近壁区无因次速度、湍流参数分布计算方法进行了热分层适应性改良,提出了一个复合壁面函数。新湍流模型结合新壁面函数具有较高的可靠度和理想的经济性,能满足建筑热分层环境的准确的数值仿真和评价。基于目前“单点”热平衡的集总参数法掩盖热分层对建筑负荷/能耗影响的现实状况,本课题又从适度分布参数目标出发,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基于室内热分层的分区热、质平衡模型—热分层区域模型,明确了其中空气层温差换热系数的物理意义,给出了其与空气层湍流水平相关的新定义,解决了热分层条件下的室内负荷计算和能耗预测的问题。单一的湍流模型或区域模型计算应用缺乏完备的参数条件,因而不能有效地进行室内环境评价与建筑能量模拟,而CFD/NHT(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Numerical heat transfer)与区域模型之间恰好在计算条件上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高度的依赖性。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了将两个尺度数学模型耦合起来应用的新方法,研究了耦合模拟的数据传递、耦合方案等问题,为热分层建筑的环境与能量的有效预测、评价提供手段。以上述的数学模型研究为基本框架,本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模型验证工作,并采用所建数学模型对建筑空间的热分层效应进行了应用研究。在模型验证方面,本课题采用盐水模型和空气足尺实验对典型室内热分层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室内热分层规律的相关数据,有效验证了热分层的湍流数学模型。本课题还广泛应用文献中的热分层LES(Large eddy simulation)和实验数据对新建湍流模型进行了深入考核和验证。对区域模型的验证则采用了实验数据和CFD仿真结果相结合的办法,对其中的两个关键参数(空气层温差换热系数和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给出了准确的数值解析方法,有利地克服了区域模型的经验性。在应用研究方面,本课题首先采用新湍流模型对热分层的内波效应、污染物扩散效应及室内负荷折减效应进行了应用研究:建立了室内热分层物理稳定性的简化热力学判据,确定了内波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采用数值手段捕捉到了稳定热分层内波频率与横流产生的低频波;研究了室内热分层对污染物扩散影响;对空调的室内负荷折减系数进行了定义,通过数值手段计算了地板送风系统的室内负荷折减系数。上述应用研究为解决热分层湍流数值仿真的困难、深入认识热分层空间室内空气品质和挖掘热分层的节能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本课题采用区-场耦合模拟手段对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环境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了上部通风对空调区热环境及负荷的影响,并给出了高大空间上下热量迁移与空调区负荷的计算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热分层湍流的理论研究、湍流数学模型的改良与验证、热分层区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区-场耦合模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针对建筑空间热分层的应用研究,采用了理论、数值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突出意义在于建立起了室内热分层湍流规律与建筑能量、室内环境的内在关联性,提供了现代建筑环境与能量预测、评价的理论框架。

二、一个考核能源消耗的通用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考核能源消耗的通用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巨龙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相关标准
    2.2 理论和技术概述
    2.3 应用框架Spring Data JPA
    2.4 全新微服务框架Spring Boot
    2.5 基于内存的Key-Value数据库Redis
    2.6 IOC/AOP框架Spring Framework
    2.7 AJAX技术
    2.8 JSON
        2.8.1 概述
        2.8.2 JSON与XML对比
    2.9 VUE
        2.9.1 MVVM和数据双向绑定
        2.9.2 VUE组件化
        2.9.3 VUE生命周期
    2.10 MQTT协议
    2.11 ECharts
    2.1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能源平衡
    3.2 能源监测
    3.3 能源数据统计
        3.3.1 电能统计
        3.3.2 能耗报表
    3.4 能源调度与计划
    3.5 能耗预警
    3.6 数据维护
        3.6.1 电能表补录
        3.6.2 产量维护
        3.6.3 用户管理
    3.7 数据采集
    3.8 系统数据流图
    3.9 数据字典
    3.10 系统性能要求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整体架构
        4.2.1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4.2.2 网络架构设计
    4.3 系统安全性设计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4.1 整体功能模块设计
        4.4.2 能源平衡模块设计
        4.4.3 能源监测和数据统计模块设计
        4.4.4 能源调度与计划模块设计
        4.4.5 能耗预警模块设计
        4.4.6 数据维护模块设计
        4.4.7 数据采集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5.2 数据库物理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开发环境构建和工具类配置
        5.2.1 Redis Template工具类
        5.2.2 自定义序列化配置
        5.2.3 Redis Config配置
        5.2.4 JSON数据格式解析模块
    5.3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3.1 登录模块设计
        5.3.2 能源平衡设计
        5.3.3 能源监测设计
        5.3.4 能源数据统计设计
        5.3.5 能源调度与计划设计
        5.3.6 能耗预警设计
        5.3.7 数据维护设计
        5.3.8 数据采集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对象和目标
    6.2 测试策略
        6.2.1 测试环境
        6.2.2 现网实际测试环境
        6.2.3 测试对象质量评估
    6.3 总体评价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立题背景
        1.1.2 论文立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纵向控制模型
        1.2.2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横向控制模型
        1.2.3 高速公路瓶颈路段管理与控制技术
        1.2.4 人工智能在交通工程领域中应用
        1.2.5 交通安全分析与交通系统经济评价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目标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模型和控制策略
    2.1 研究动机与思路
    2.2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建模与效果分析
        2.2.1 智能网联汽车跟驰模型
        2.2.2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自由换道模型
        2.2.3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强制换道模型
    2.3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分级控制策略
        2.3.1 智能网联环境下匝道分级控制策略
        2.3.2 智能网联环境匝道控制策略评价指标
        2.3.3 智能网联环境仿真平台搭建与参数标定
    2.4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效果分析
        2.4.1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速度演化影响分析
        2.4.2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2.4.3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间隙选择影响分析
        2.4.4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综合费用影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行为建模
    3.1 研究动机与思路
    3.2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微观仿真平台
        3.2.1 智能网联汽车纵向控制模型
        3.2.2 基于随机森林的换道决策过程
        3.2.3 基于神经网络的换道执行过程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仿真研究框架
        3.3.1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建模研究框架
        3.3.2 NGSIM数据库车辆轨迹数据提取与分析
        3.3.3 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指标
        3.3.4 智能网联环境计算机仿真场景设计
    3.4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模型评价与影响分析
        3.4.1 换道模型标定及不同换道模型控制效果对比
        3.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行驶速度演化分析
        3.4.3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3.4.4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3.5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3.5.1 跟驰模型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3.5.2 延迟时间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3.5.3 下匝道车辆比例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3.5.4 碰撞时间阈值对交通安全评价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进化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
    4.1 研究动机与思路
    4.2 进化学习与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控制框架
        4.2.1 进化学习与交通控制
        4.2.2 基于进化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框架
    4.3 交通流数据采集与仿真场景设置
        4.3.1 智能网联环境交通流跟驰模型与换道模型
        4.3.2 NGSIM数据库车辆轨迹数据提取与分析
        4.3.3 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仿真场景设置与实施流程
    4.4 进化学习控制下智能网联环境混合交通流系统评价
        4.4.1 换道模型标定及不同换道模型控制效果对比
        4.4.2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速度演化特征分析
        4.4.3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通行能力特征分析
        4.4.4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4.5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中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4.5.1 车头时距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4.5.2 TTC阈值对交通安全评价影响分析
        4.5.3 进化学习迭代次数对拟合精度与计算效率影响分析
        4.5.4 车辆轨迹提取数量对拟合精度与计算效率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行为安全评价
    5.1 研究动机与思路
    5.2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
        5.2.1 场论思想与车辆换道行为
        5.2.2 智能网联环境下驾驶安全场分类
        5.2.3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
    5.3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与换道控制策略
        5.3.1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
        5.3.2 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策略
        5.3.3 智能网联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5.4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策略安全评价
        5.4.1 下匝道瓶颈处速度与磁场力分析
        5.4.2 换道比例与风险等级分布特征
        5.4.3 换道行为对跟随车辆影响分析
        5.4.4 换道行为对当前车辆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能网联环境下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经济评价模型
    6.1 研究动机与思路
    6.2 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
        6.2.1 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通式
        6.2.2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时间成本
        6.2.3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能耗成本
        6.2.4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道路建设成本
        6.2.5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设备设施成本
    6.3 经济数据采集与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
        6.3.1 智能网联环境下综合经济评价模型研究框架
        6.3.2 智能网联环境下经济数据预测与采集
        6.3.3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交通流仿真平台
        6.3.4 智能网联环境高速公路瓶颈路段场景设置
    6.4 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系统经济指标分析
        6.4.1 同质交通流下速度与通行能力特性
        6.4.2 不同国家交通系统单一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6.4.3 不同国家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对比分析
        6.4.4 不同地区交通系统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6.5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6.5.1 主线与匝道流量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6.5.2 电动汽车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6.5.3 高载客率车辆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6.5.4 CACC退化ACC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6.6 5G通讯技术对交通系统经济影响分析
        6.6.1 5G通讯特征简介
        6.6.2 5G通讯技术对智能网联环境影响分析
        6.6.3 5G通讯技术对交通系统经济影响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重庆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行业背景
    1.2 研究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ITS体系框架研究现状
        1.3.2 国内ITS体系框架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ITS建设规划模型研究现状
        1.3.4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重庆市ITS需求分析
        1.4.2 重庆市ITS的体系框架
        1.4.3 重庆市ITS建设规划模型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庆市ITS需求分析
    2.1 重庆市主要存在的交通问题
    2.2 重庆市ITS功能需求
        2.2.1 交通管理功能
        2.2.2 交通监测功能
        2.2.3 交通数据管理功能
        2.2.4 交通决策支持功能
        2.2.5 交通信息服务功能
    2.3 重庆市ITS性能需求
        2.3.1 安全可靠性
        2.3.2 实用先进性
        2.3.3 开放扩展性
        2.3.4 准确有效性
    2.4 重庆市ITS效益需求
        2.4.1 安全效益需求
        2.4.2 社会经济效益需求
        2.4.3 环境效益需求
    2.5 重庆市ITS风险需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需求分析的重庆市ITS体系框架研究
    3.1 ITS体系框架概述
        3.1.1 用户服务
        3.1.2 逻辑框架
        3.1.3 物理框架
        3.1.4 标准化
    3.2 重庆市ITS体系框架总体设计
        3.2.1 设计原则
        3.2.2 设计流程
        3.2.3 设计思路
    3.3 重庆市ITS用户服务内容
        3.3.1 重庆市ITS用户主体
        3.3.2 重庆市ITS服务主体
        3.3.3 重庆市ITS服务领域
    3.4 重庆市ITS逻辑框架
    3.5 重庆市ITS物理框架
        3.5.1 近期物理框架
        3.5.2 中远期物理框架
    3.6 重庆市ITS通信系统
        3.6.1 通信系统结构
        3.6.2 对外通信网络系统结构
    3.7 重庆市ITS标准体系
        3.7.1 标准化建设思路
        3.7.2 ITS相关标准规范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庆市ITS建设规划模型研究
    4.1 ITS规划目标
        4.1.1 规划总体目标
        4.1.2 规划具体目标
    4.2 ITS总体功能
    4.3 ITS规划模型常用构建方法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3.3 神经网络分析法
        4.3.4 灰色关联度排序法
        4.3.5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
        4.3.6 采用TOPSIS法必要性分析
    4.4 TOPSIS法规划建设模型
        4.4.1 方案集
        4.4.2 评价指标
        4.4.3 TOPSIS法规划模型构建过程
    4.5 层次分析法权重赋值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庆市主城区ITS建设规划应用示范
    5.1 重庆市主城区ITS升级改造工程规划目标
        5.1.1 规划总体目标
        5.1.2 近期规划具体目标
    5.2 建设项目及投资匡算
    5.3 层次分析法权重赋值
        5.3.1 指标权重赋值层次结构模型
        5.3.2 单层次间相对权重
        5.3.3 组合层次相对权重
    5.4 TOPSIS法确定ITS项目建设时序
        5.4.1 决策矩阵
        5.4.2 规范化决策矩阵
        5.4.3 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5.4.4 方案集A1的理想方案与负理想方案
        5.4.5 计算相对贴近度
        5.4.6 ITS项目方案集的建设时序
    5.5 层次分析法确定ITS项目建设时序
        5.5.1 层次结构模型
        5.5.2 单层次相对权重
        5.5.3 组合层次相对权重
        5.5.4 ITS项目方案集的建设时序
    5.6 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4)苏州某化纤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贯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及相关理论介绍
    2.1 能源管理体系概述
        2.1.1 能源管理体系的背景和概念
        2.1.2 能源管理体系适用范围
        2.1.3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2.2 能源管理基础内容
        2.2.1 能源计量
        2.2.2 能源统计
        2.2.3 能量平衡
    2.3 贯标
        2.3.1 贯标的概念
        2.3.2 能源标准化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纤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企业简介
        3.1.1 企业概况
        3.1.2 主要生产工艺
    3.2 体系建立过程
        3.2.1 启动阶段
        3.2.2 策划阶段
    3.3 化纤企业能源评审
        3.3.1 能源评审流程
        3.3.2 使用能源的结构分析
        3.3.3 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
        3.3.4 识别对企业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备设施、系统和过程
    3.4 能源绩效参数及基准值的选择
        3.4.1 能源绩效参数
        3.4.2 能源基准
    3.5 能源目标指标体系的制定
        3.5.1 能源目标
        3.5.2 能源目标指标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能源管理体系全过程控制
    4.1 能源因素的识别和改进措施
        4.1.1 能源因素的识别
        4.1.2 改进措施
    4.2 能源计量管理
        4.2.1 计量器具管理
        4.2.2 计量人员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
    4.3 能效考核管理
        4.3.1 考核部门责任划分
        4.3.2 能效考核方法
    4.4 能源采购管理
        4.4.1 用能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
        4.4.2 能源采购
    4.5 体系运行成效
        4.5.1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4.5.2 化纤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
    5.1 保持动态的管理过程
        5.1.1 内部审核
        5.1.2 管理评审
    5.2 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
        5.2.1 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关系
        5.2.2 改进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5)锂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 ——以四川某锂业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清洁生产简介
        2.1.1 清洁生产基本概念
        2.1.2 目标
    2.2 清洁生产审核
        2.2.1 基本概念
        2.2.2 主要内容
    2.3 国外清洁生产研究现状
        2.3.1 发展阶段
        2.3.2 现状
    2.4 国内清洁生产研究现状
        2.4.1 发展阶段及现状
        2.4.2 现状
    2.5 锂行业清洁生产研究
        2.5.1 锂行业的发展现状
        2.5.2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必要性
        2.5.3 锂行业清洁生产潜力与障碍分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审核准备
        3.2.2 现场实测
        3.2.3 综合评价
        3.2.4 方案筛选
4 实证研究
    4.1 清洁生产预审核
        4.1.1 企业生产现状
        4.1.2 产排污现状分析
        4.1.3 预审核阶段发现的问题
    4.2 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估
        4.2.1 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评估
        4.2.2 建立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4.2.3 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估
        4.2.4 确定审核重点
        4.2.5 设置清洁生产审核目标
        4.2.6 提出和实施方案
    4.3 清洁生产审核
        4.3.1 焙烧车间审核
        4.3.2 物料损失及废弃物产生原因
        4.3.3 进一步实施无/低费方案
    4.4 清洁生产方案产生与筛选
        4.4.1 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
        4.4.2 方案筛选
    4.5 可行性分析
        4.5.1 技术评估
        4.5.2 环境评估
        4.5.3 经济评估
        4.5.4 方案的最终确定
    4.6 方案实施
        4.6.1 汇总已实施无/低费方案成果
        4.6.2 已实施方案对企业的影响
    4.7 持续清洁生产
        4.7.1 清洁生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4.7.2 清洁生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4.7.3 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6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存在问题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水和蒸汽焓值的计算
    2.1 引言
    2.2 IAPWS-IF97计算公式简介
    2.3 边界方程
    2.4 各区水和蒸汽焓值的计算公式
    2.5 程序开发
    2.6 程序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模型
    3.1 引言
    3.2 供热系统各环节能源消耗
    3.3 能耗分析指标
    3.4 能耗分析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中供热能耗分析系统的开发
    4.1 引言
    4.2 软件功能介绍
    4.3 集中供热能耗分析系统关键编程技术
    4.4 集中供热能耗分析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中供热能耗评价体系
    5.1 引言
    5.2 集中供热系统能评价体系的内容
    5.3 集中供热能耗分析指标评价
    5.4 集中供热评价体系组织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软件测试
    6.1 引言
    6.2 实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7)基于非参数效率评价方法的油田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非参数DEA 方法相关研究
        1.2.2 DEA 方法统计检验相关研究
        1.2.3 资源型行业效率评价相关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非参数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2.1 数据包络分析(DEA)
        2.1.1 DEA 方法基本原理与模型
        2.1.2 DEA 方法与效率
        2.1.3 DEA 模型有效性的经济含义
    2.2 交叉DEA 方法
    2.3 基于DEA 的Malmquist 指数方法
    2.4 Bootstrap 技术
        2.4.1 Bootstrap 基本原理
        2.4.2 Bootstrap-DEA 方法研究
    2.5 两阶段方法研究
        2.5.1 两阶段方法的统计基础
        2.5.2 典型两阶段方法
    2.6 DEA 系列方法的组合及流程介绍
        2.6.1 基本DEA 过程
        2.6.2 交叉DEA 过程
        2.6.3 Bootstap-DEA 过程
        2.6.4 Malmquist 过程
        2.6.5 Bootstrap-Malmquist 过程
        2.6.6 注意事项
第三章 石油行业及相关特性研究
    3.1 资源定义及相关内涵
        3.1.1 自然资源的基本内涵及其类型
        3.1.2 矿产资源的内涵及主要类型
    3.2 资源型企业概述
    3.3 石油行业
        3.3.1 石油行业分类
        3.3.2 石油行业业务介绍
    3.4 级差地租与级差矿利
    3.5 油田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5.1 级差效率
        3.5.2 级差环境因素I
        3.5.3 级差环境因素II
    3.6 影响油田生产效率的环境变量的确定
        3.6.1 确定油田生产效率环境指标体系的原则
        3.6.2 影响油田生产效率的环境变量的确定
第四章 非参数方法的油田生产效率评价
    4.1 油田生产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4.1.1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方法研究
        4.1.2 油田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4.2 DEA 油田效率评价
        4.2.1 油田投入产出指标分析
        4.2.2 对油田生产效率的DEA 评价
        4.2.3 对油田生产效率的交叉DEA 评价
        4.2.4 基于Bootstrap 的DEA 可信度分析
    4.3 油田效率的Malmquist 指数分析
        4.3.1 油田生产率动态分析
        4.3.2 油田生产率Bootstrap-Malmquist 指数分析
    4.4 油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油田生产效率评价的启示及建议
    5.1 油田开发生命周期及特点
    5.2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5.2.1 油田生产效率的DEA 与交叉DEA 结果分析
        5.2.2 油田生产效率的Bootstrap-DEA 结果分析
        5.2.3 油田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5.2.4 油田生产效率的Malmquist 指数及Bt-Malmquist 结果分析
    5.3 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的启示
    5.4 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的作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内容与成果回顾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环境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煤炭企业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动机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
    1.6 研究不足
2 国内外环境会计相关文献分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际组织的环境会计研究
        2.1.2 美国的环境会计研究
        2.1.3 英国的环境会计研究
        2.1.4 加拿大的环境会计研究
        2.1.5 日本的环境会计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3.1 环境绩效的概念
    3.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3.2.1 环境会计理论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3 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会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结合
4 问卷调查与分析
    4.1 煤炭企业环保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4.2 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问卷设计
        4.2.2 收回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5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
    5.1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5.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释义
        5.2.1 基本指标
        5.2.2 评议指标
6 企业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
    6.1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程序
    6.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方法
        6.2.1 基本指标评价方法
        6.2.2 评议指标评价方法
        6.2.3 综合评价方法
        6.2.4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适用范围
    6.3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使用
        6.3.1 基础指标数据
        6.3.2 环境绩效评价方法在煤炭企业的具体应用
7 结论
    7.1 论文研究成果
    7.2 研究性建议
        7.2.1 外部治理机制的建设
        7.2.2 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
        7.2.3 深入开展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后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9)基于网络技术的摩擦学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依据及意义
    1.2 摩擦学与摩擦学设计数据资源
        1.2.1 摩擦学研究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
        1.2.2 摩擦学设计的特征及意义
        1.2.3 建设摩擦学设计数据资源网络数据库的意义
    1.3 国内外摩擦学网络数据库建设概况
        1.3.1 摩擦学网络数据库建设概况
        1.3.2 基于网络的摩擦学设计专家系统
    1.4 摩擦学知识资源及网络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采集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
    2.1 摩擦学元数据采集标准
        2.1.1 主要参考标准
        2.1.2 内容与适用范围
        2.1.3 基本术语
        2.1.4 元数据元素特征
        2.1.5 资源集合元数据实例填写
        2.1.6 资源对象元数据说明
        2.1.7 标识符说明
        2.1.8 人员/机构信息说明
        2.1.9 数据资源格式说明
    2.2 摩擦学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2.2.1 摩擦学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2.2.2 数据生产设施与条件的保障
        2.2.3 数据生产的组织管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摩擦学资源数据结构设计
    3.1 摩擦学数据资源的数据结构设计
        3.1.1 摩擦学数据资源的特点与数据结构设计
        3.1.2 摩擦学数据资源结构
        3.1.3 整合后摩擦学数据内容概述
    3.2 关于资源共享数据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摩擦学网络数据库的建设
    4.1 共享网开发软件的选取
    4.2 共享网系统体系结构
    4.3 共享网后台SQL Server数据库表设计
        4.3.1 数据库表概述
        4.3.2 资源集合元数据表
    4.4 共享网武汉服务器前台主要功能实现
        4.4.1 首页导航
        4.4.2 二级页面、三级页面
        4.4.3 注册登录模块
        4.4.4 元数据树结构
        4.4.5 检索功能
        4.4.6 网站其它功能
    4.5 共享网武汉服务器后台主要功能实现
        4.5.1 元数据模块
        4.5.2 新闻管理模块
        4.5.3 用户管理模块
    4.6 共享网新增项目
        4.6.1 院士专栏
        4.6.2 专家系统
        4.6.3 互动式摩擦学数据采集系统模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版摩擦学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5.1 系统需求分析
        5.1.1 功能需求
        5.1.2 功能分析
    5.2 系统配置和特点
        5.2.1 硬件配置
        5.2.2 软件配置
        5.2.3 系统特点
    5.3 系统基本设计思想
    5.4 系统主要模块
        5.4.1 系统整体模块设计
        5.4.2 摩擦学设计主要模块及其功能设计
    5.5 典型模块运行流程
        5.5.1 系统管理流程
        5.5.2 查询模块流程
    5.6 数据结构设计
        5.6.1 逻辑结构设计
        5.6.2 物理结构设计
        5.6.3 主要打印报表设计
    5.7 接口设计
        5.7.1 外部接口
        5.7.2 内部接口
    5.8 系统主要功能编码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网络的润滑油选用专家系统设计
    6.1 专家系统概述
        6.1.1 专家系统的发展与优越性
        6.1.2 润滑油选用专家系统一般结构
        6.1.3 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
    6.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6.3 润滑油选用专家系统知识库内容及其建设
        6.3.1 知识库主要内容
        6.3.2 知识库的建设
    6.4 专家系统推理机及其流程图
        6.4.1 推理方式的选择
        6.4.2 系统推理机工作流程
    6.5 专家系统功能实现
        6.5.1 专家系统界面的设计
        6.5.2 系统主要推理程序的编写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网络摩擦学设计专家系统安全性测试和发布
    7.1 系统安全性及其解决方案
        7.1.1 早期系统常见的安全性隐患
        7.1.2 摩擦学设计专家系统安全性实现方案
    7.2 系统测试
        7.2.1 单元测试
        7.2.2 综合测试
    7.3 系统发布
        7.3.1 建立主菜单和目录树
        7.3.2 系统主程序的设计
        7.3.3 制作发布安装包
    7.4 系统维护及用户手册编制
        7.4.1 系统维护
        7.4.2 用户手册编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主要成果、结论和展望
    8.1 全文主要成果和结论
    8.2 对本课题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建筑空间热分层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建筑空间热分层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现状
        1.2.1 分层流的稳定性与波动理论
        1.2.2 热分层作用下的湍流模型
        1.2.3 热分层与负荷/能耗关联性
        1.2.4 基于热分层的气流-建筑能量双尺度耦合仿真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室内热分层湍流运动的机理
    2.1 热分层湍流的基本理论
    2.2 稳定热分层对Reynolds 应力及热通量的修正
    2.3 稳定热分层对湍流黏滞系数的影响
    2.4 稳定热分层对湍流Prandtl 数的影响
    2.5 不稳定热分层的湍流效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内热分层湍流模型的改良研究
    3.1 RNG 湍流模型基本特点
    3.2 RNG 湍流模型对热分层低Re 数流动的适应性
        3.2.1 湍流普朗特数Prt 的适应性
        3.2.2 湍流涡黏微分方程的适应性
        3.2.3 近壁边界层模型的适应性
    3.3 RNG 湍流模型的改良
    3.4 复合壁面函数的提出
        3.4.1 Kim-Choudhury 二层壁面函数
        3.4.2 改良的复合壁面函数
    3.5 RNG 新湍流模型数值测试和考核
        3.5.1 不稳定热分层效应—自由羽流
        3.5.2 稳定热分层效应—通道水流
        3.5.3 复杂热分层效应—方腔混合对流
    3.6 复合壁面函数的数值测试和考核
        3.6.1 自然对流
        3.6.2 强迫对流
        3.6.3 混合对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室内热分层现象的实验研究
    4.1 室内热分层对流的模型实验
        4.1.1 盐水模型实验的基本理论
        4.1.2 盐水模型实验相似性的举例分析
        4.1.3 热分层运动的盐水实验方法
        4.1.4 密度(热)分层规律的实验研究
        4.1.5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4.1.6 盐水实验方法的局限性
    4.2 室内热分层对流的足尺实验
        4.2.1 空气实验台及实验工况
        4.2.2 热分层状况测试方法
        4.2.3 热分层空间通风量的测试
        4.2.4 热源主导作用下的热分层
        4.2.5 壁面对流热和热源共同作用下的热分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RNG-A 湍流模型及复合壁面函数的验证
    5.1 湍流模型数值计算方法
    5.2 基于盐水模型实验数据的验证
    5.3 基于空气实验数据的验证
    5.4 基于大涡模拟的验证
    5.5 基于经典热分层湍流实验的验证
        5.5.1 AR=5 的热分层过渡态低 Ra 数流动
        5.5.2 AR=1/2 的双跨空间热分层高 Ra 流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RNG-A 新模型的室内热分层效应研究
    6.1 室内热分层的物理稳定性及内波预测
        6.1.1 物理稳定性判定条件及内波频率
        6.1.2 室内热分层内波频率的数值预测
        6.1.3 横流作用下的室内流动稳定性
    6.2 室内热分层作用下的污染物扩散
    6.3 室内热分层作用下的负荷折减率
        6.3.1 地板送风系统室内负荷的计算问题
        6.3.2 地板送风系统室内负荷折减系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热分层环境的区域模型法
    7.1 室内区域模型及热分层适应性
        7.1.1 简单解析模型
        7.1.2 压力基准区域模型
        7.1.3 温度基准区域模型
    7.2 热分层建筑空间的区域模型
        7.2.1 子模型1—动量射流及羽流
        7.2.2 子模型2—近壁面边界层流动
        7.2.3 子模型3—自然通风流动
        7.2.4 子模型4—表面热平衡计算
        7.2.5 子模型5—区域热量、质量平衡计算
        7.2.6 程序与求解方法
    7.3 热分层区域模型的经验参数测试
        7.3.1 区域数量的影响
        7.3.2 区间温差换热系数cb 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建筑热分层环境区域模型的验证
    8.1 小空间热分层的实验验证与 CFD 辅助验证
        8.1.1 实验房间及工况介绍
        8.1.2 区域模型与CFD 的计算
        8.1.3 区域模型与实验及 CFD 数据的比较
    8.2 区域模型的 CFD 数值验证法
        8.2.1 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解析
        8.2.2 空气层温差换热系数的新定义及其数值解析
    8.3 高大空间区域模型的数值验证
        8.3.1 数值验证的算例
        8.3.2 算例A 的验证与分析
        8.3.3 算例B 的验证与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热分层建筑空间区-场耦合模拟理论与方法
    9.1 区-场耦合模拟的基本思想
    9.2 区-场耦合模拟的耦合方案
    9.3 区-场耦合模拟的传递数据
        9.3.1 CFD 输出的两个换热参数的计算方法
        9.3.2 对流换热系数负值的避免
    9.4 区-场耦合模拟的流程和实现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区-场耦合模拟的测试与实施
    10.1 数据传递方法的测试
    10.2 边界层流态的测试
    10.3 区-场耦合模拟的举例实施
        10.3.1 算例介绍
        10.3.2 区-场耦合模拟结果及分析
    10.4 耦合计算对初始参数的敏感性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高大建筑空间区-场耦合模拟的应用研究
    11.1 上部自然通风对分层空调热环境的影响
    11.2 上部自然通风进口高度设计
    11.3 高大空间的热量迁移与空调区得热
    11.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一个考核能源消耗的通用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巨龙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珊珊.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2]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D]. 董长印. 东南大学, 2020
  • [3]重庆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 陆远迅.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4]苏州某化纤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贯标研究[D]. 孙日近.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3)
  • [5]锂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 ——以四川某锂业企业为例[D]. 朱雯.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7)
  • [6]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D]. 朱兆虎. 山东建筑大学, 2011(08)
  • [7]基于非参数效率评价方法的油田效率评价研究[D]. 包寒蕊. 天津大学, 2012(01)
  • [8]环境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煤炭企业调研[D]. 张小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07)
  • [9]基于网络技术的摩擦学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D]. 杨俊辉.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07(01)
  • [10]建筑空间热分层理论及应用研究[D]. 高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评估能耗的一般程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