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促发展——太原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抓住机遇促发展——太原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抓住机遇 促进发展——太原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王颢霖[1](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张哲[2](2020)在《教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基于东亚儒家教育文化遗产申遗热的思考》文中指出随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展开,遗产的分类逐渐细化,学界开始提出教育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近年来在东亚地区掀起儒家教育文化遗产申遗的热潮,韩国书院率先申遗成功,日本方面也跃跃欲试,已经走在申遗的路上。中国方面早有呼吁此类遗产申遗的声音。中国儒家教育文化遗产的申遗可以正本清源,明确中国儒学在东亚历史中的定位,也可彰显出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审视东亚地区儒家教育文化遗产价值定位与申遗的历程,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我国儒家文化遗产的申遗与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则将进一步地加深对东亚儒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周怡帆[3](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徐锋[4](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蒋双江[5](2019)在《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及“申遗”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既是广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海上丝绸之路”中央赋予广西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工程。因此深入开展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对策的研究,不仅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阐述了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并在论述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申遗”的对策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期望能够为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提供参考。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的缘由、意义,并对相关概念予以说明解释。第一章把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分为汉墓群、城址、出土文物三类,并对重点墓群的禁山七星岭、望牛岭、风门岭、寮尾、母猪岭、九只岭等六处代表性墓群的空间位置、时代、墓葬形制和主要出土文物等做了阐述;第二章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做了梳理;第四章通过对比分析法,论述了合浦“申遗”的优、劣势;第五章根据合浦“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存在的优劣势,提出了政府加强行政管理力度,开展遗产宣传、扩大影响、与高校合作等方面的具体的建议、措施。

白洁[6](2018)在《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景观协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城镇化下古建筑周边环境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研究》(15BG097)的课题下研究完成。以山西省境内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已经成为旅游景区的文物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景观风貌,分析并总结得出文物建筑周边环境的景观模式。采用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调查问题、发现问题、解析问题的研究思路,以文物建筑的保护为研究宗旨,参考景观学和旅游管理学的部分理论知识对山西境内的若干处文物建筑旅游景点周边景观模式进行剖析。将周边环境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和现代景观三种类型,并展开分析它们所包含的各种要素,采用具体案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针对文物建筑的周边环境景观营造方法提出有效且合理的见解,同时为营造一个优质的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景观提出参考性建议,处理好文物建筑与其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问题。在商业化、城镇化、旅游业的不断侵蚀下,文物建筑周边环境问题重重,文物建筑与周边环境景观形成强烈的反差,影响文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本文的构思过程中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中对古建筑周边环境景观环境的保护举措和研究成果,结合身边的实际案例,将研究重心放在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这一问题集中、矛盾激烈的领域内,总结不同类型的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存在的情况,归纳存在的问题,依此来分析其协调性。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指出研究对象为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周边环境,并界定和区分了相关的概念,便于人们清楚的了解文章内容。其次,说明了为什么将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在和其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意义。另外,还对国内外颁布出台的相关法律条款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为后文中的案例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再次,通过归纳总结将选取的案例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即以太原晋祠和晋城青莲寺为例说明周边环境为自然景观的景区模式,以祁县乔家大院和大阳古镇汤帝庙为例分析周边环境为历史景观的景区模式,以芮城广仁王庙和应县木塔为例说明周边环境为现代景观的景区模式,客观总结案例的周边景观营造协调性情况;最后提出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周边环境营造应更加注重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同时防止多度的利用开发和商业化,反思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建设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文物建筑周边环境营造的方法和原则为其他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曹晓佩[7](2017)在《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文中指出席卷全球的遗产运动伴随着政治权力、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土楼相遇时,为洪坑——这个700年历史的传统客家村落带来了巨大的变迁。“遗产”的概念发生改变,归属权和主导权在“世遗”获得的过程中发生了从个体到国家的转移,而归属权的转移则指向了遗产的话语权,遗产地本土的自我表达淹没在“他者”所主导的话语中。由于政治话语与权力的干涉下地方社会的失语、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了遗产地社会的抗争和冲突。在商业利益的促使下,再造的“遗产”功能异化为旅游景观和展演的舞台;而遗产地村民在认同基础上自发的将“遗产”传承与复兴,则让原本失去生命力的地方文化又再次呈现希望。本论文主要从经济变迁、国家权力与地方的关系结构、国家话语与政治权力对遗产地的影响、遗产的功能异化与再生产等角度,探究遗产旅游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遗产地村落文化变迁的影响。第一章洪坑:一个客家土楼村落,主要探究了土楼这种建筑形式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产生并兴盛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的功能是什么;而这种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筑在当代,又是如何转变身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章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从经济角度记录并梳理了遗产地居民生计方式的现状;以及随着“世遗”标签的获得,以及旅游产业的介入,这种生计方式的变化;此外,遗产地经济生活的变化并非只来自于“世遗”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并非仅仅一种适应性的自我选择,还有政府的直接介入的影响。而这种经济生活的变化无论是对“世遗”旅游社会背景的适应性选择,还是政府的强加给予,都在实际上提高了遗产地村的生活质量,让遗产地村民因“世遗”而获得切实的利益。第三章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介绍了“世遗”成功申报后,遗产地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政府、公司和遗产地村民。洪坑这个传统的村落在转变为世遗后,村落原有的自治组织或宗族组织的关系结构被国家与地方的“二元关系”在权力格局所取代:地方政府获得遗产地实际上的主导权,而土楼旅游公司则是地方政府为了参与旅游而派生出来的产物,其利益与地方政府是一致的;而遗产地村民被边缘化成为遗产运作的参与者。第四章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随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程的展开,遗产地多元结构下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本章探究了“世遗”背景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遗产地主导权的转移,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下各方的分争与博弈,以及政府权力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第五章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探究了遗产在现代语境下被不同的利益群体根据自身的需求而被重新赋予更多含义和功能,遗产的概念发生着改变和扩展。当下土楼的“世遗”话语,是以国际权威机构所制定的通行的西方模式为标准,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主导的话语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利用权力的优势,根据各自的需要主导着遗产的话语阐释和当下社会中的功能;遗产地居民作为遗产原本的主人却在遗产的热潮中逐渐被推至边缘化,在遗产话语中处于失语状态。“世遗”还带来了遗产地功能的“异化”,呈现出文化的“项目化”、“碎片化”以及遗产与原来主体的“隔离化”的特征:村落原本的社区功能被弱化、被边缘化;此外遗产现实中的功能则越来越向着景观、展演、服务等旅游商业化的功能倾斜,呈现出“城市绅士化”现象。当然,遗产地的状况也并非一味的悲观负面,旅游对遗产地村民带来经济改善的同时,也在激活着村民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在村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增强下,地方本土文化开始产生复兴的迹象。结语部分论述了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以及作为遗产地的洪坑村传统村落关系的解构与“世遗”背景下村落内部关系的本土化重构。

刘柯瑾[8](201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管理行为研究 ——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真正源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致使传统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加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兴趣的转移,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缺乏自觉性,使得许多珍贵非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一工作量浩大、极其复杂并且长期的文化传承工程,不是任何个人和民间团体所能承担和胜任的,因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我国有近三十年对非遗的研究与实践,但目前为止仍未就政府管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议题形成权威系统的研究体系,虽偶有学者涉猎至此,多半只是浅尝辄止。本文从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角度进行方法论与分析范式的研究,就政府主导下保护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加深了本领域的理论深度。近年来,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保护及传承非遗的新形式登上历史舞台,是我国政府对非遗进行整体性、原真性保护的创新举措。在厘清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职能、指导原则及角色定位之后,笔者选取文化资源优渥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个案进行深入调研及实地走访,深入挖掘晋中政府在非遗保护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在积极吸取国内外非遗保护先进经验之后,笔者从非遗名录、传承空间、社会传承体系、保障制度几方面针对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际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李婧[9](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指出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杨永生,李永宠,刘伟[10](2015)在《中蒙俄文化廊道——“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万里茶道”》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自开辟以后半通半停,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彻底中断;欧洲商人的"地理大发现"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到达东方的同时,山西商人开辟"万里茶道"到达西方,说明晋商"万里茶道"与开创精神的重要世界地位。通过"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建设中蒙俄文化廊道,依托国际大通道,开展经贸文化旅游交流,展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翼",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在山西未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抓住机遇 促进发展——太原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 促进发展——太原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1.1.1 研究缘起
        1.1.2 方言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1.4.1 研究学术价值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附录七 :口述史(一)
附录八 :口述史(二)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武德史料研究
        1.2.2 武德现状研究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2.1 “武德”释义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及“申遗”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文物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方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相关概念说明
        (一)世界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
        (三)“申遗”
        (四)研究对象和空间
    四、相关动态研究
        (一)国内外学者对“申遗”问题的研究
        (二)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的研究
        (三)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考古学研究
        (四)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产品等研究
        (五)对合浦作为始发港的研究
第一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概况
    一、合浦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二、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及分类
        (一)城址与码头
        (二)汉墓群
        (三)合浦汉墓出土代表性文物
第二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一、推动了古代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
    二、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和北部湾贸易网络的形成
    三、对汉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合浦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一)合浦是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
        (二)合浦是中原文化南传的中心
    五、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六、提升了人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第三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历程及相关工作
    一、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历程
        (一)“申遗”历程
        (二)工作成效
    二、进一步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和规章制度
        (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法规逐渐健全和实施
        (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三大遗产点项目建设
        (三)积极开展基础研究
第四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意义与可能性
    一、“申遗”的意义
        (一)政治意义
        (二)经济意义
        (三)人文意义
    二、“申遗”的优势
        (一)依托国家战略的优势
        (二)位于北部湾的区域优势
        (三)高度真实性和完整性优势
        (四)人文优势
    三、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着环境被破坏的问题
        (二)基础实证材料不充分
        (三)配套设施建设与事业经费不足
        (四)尚未形成“官民一体”的共识
        (五)政府层面管理不规范
        (六)基层人才不足
        (七)宣传不到位
第五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对策
    一、推进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及周围环境改善
    二、夯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
    三、努力争取更多的“申遗”资金
    四、发动相关利益者支持参与“申遗”
        (一)获得利益相关者支持
        (二)获得遗产区居民支持
    五、以国家政策与法律为依托,规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六、提升人员培训交流工作
        (一)加强人员培训
        (二)实施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
        (三)强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遗产保护工程相结合
    七、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工作
        (一)国内外专家学者会议交流
        (二)“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友好城市
        (三)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
    八、制定合理的“申遗”宣传策略与计划
        (一)发动全民参与
        (二)扩宽遗产宣传渠道
        (三)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景观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及其产业转型
        1.1.2 《西安宣言》对研究周边环境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概述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
        2.1.2 周边环境的概念
        2.1.3 协调性的概念
    2.2 周边环境的重要性
        2.2.1 自身的脆弱性
        2.2.2 对文物建筑本体的保护
        2.2.3 美学价值
        2.2.4 宣传作用
    2.3 研究范围的界定原则
        2.3.1 国际上文物建筑周边环境范围界定原则和方法
        2.3.2 国内文物建筑周边环境范围界定原则和方法
    2.4 案例选择及分类
        2.4.1 周边环境的分类
        2.4.2 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周边环境为自然景观的景区模式
    3.1 定义
    3.2 晋祠案例分析
        3.2.1 概况
        3.2.2 主要价值构成要素
        3.2.3 保护与利用情况
        3.2.4 景观协调性研究
    3.3 晋城青莲寺案例分析
        3.3.1 概况
        3.3.2 主要价值构成要素
        3.3.3 保护与利用情况
        3.3.4 景观协调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周边环境为历史景观的景区模式
    4.1 定义
    4.2 乔家大院案例
        4.2.1 概况
        4.2.2 主要价值构成要素
        4.2.3 保护与利用情况
        4.2.4 景观协调性研究
    4.3 大阳汤帝庙案例分析
        4.3.1 概况
        4.3.2 主要价值构成要素
        4.3.3 保护与利用情况
        4.3.4 景观协调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周边环境为现代景观的景区模式
    5.1 定义
    5.2 广仁王庙
        5.2.1 概况
        5.2.2 主要价值构成要素
        5.2.3 保护与利用情况
        5.2.4 景观协调性研究
    5.3 应县木塔案例分析
        5.3.1 概况
        5.3.2 主要构成要素
        5.3.3 保护与利用情况
        5.3.4 景观协调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周边环境设计的原则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标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四、田野情况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洪坑: 一个客家土楼村落
    第一节 永定土楼形成、兴盛的历史背景
        一、因地制宜: 生土夯筑的建筑
        二、统治薄弱多匪患: 聚族而居、防御功能
        三、闽南与闽西: 土楼起源之争
        四、烟草行业下永定土楼的兴盛
    第二节 “世遗”视野下的洪坑村
        一、洪坑村概况
        二、从村落到“世遗”
第二章 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遗产地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
        一、农业
        二、旅游行业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遗产地的经济扶持
        一、景区门票分成
        二、提高留村村民的就业机会
        三、村落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改造
第三章 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主导者: 遗产地的政府运作
        一、世遗土楼的管理机构
        二、世遗土楼的保护与管理
        三、世遗土楼的旅游开发
    第二节 景区经营者:土楼旅游公司
        一、土楼旅游公司的成立与发展过程
        二、遗产地的景区开发
    第三节 参与者:遗产地的居民
        一、人口的外迁与回流
        二、村落生活空间的重构
第四章 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
    第一节 村民与政府
        一、村民的迁出与安置问题
        二、门票分红的矛盾
        三、手工烟与烟草专卖的冲突
    第二节 村民与旅游公司
        一、世遗楼的商业经营
        二、闲置的风情街
        三、村民三轮车载客问题
    第三节 洪坑村民之间
    第四节 六联村的抗议:遗产地周边村落
第五章 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
    第一节 国家视野下的世遗土楼
    第二节 地方政府话语下的世遗土楼
    第三节 活态与失真:“世遗”土楼的异化
        一、遗产地居民的隔离化与边缘化
        二、商品化的文化再造:景观与展演
    第四节 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结语
    一、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
    二、传统村落的解构
    三、遗产地村落关系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申报文本》(部分)
    附录二: 《永定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部分)
    附录三: 《永定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部分)
    附录四: 《2008-2020年福建省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部分)
    附录五: 《关于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意见》
    附录六: 《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情况汇报》(部分)
    附录七: 2014年-2016年《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部分)
后记
主要科研成果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管理行为研究 ——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二)我国政府主导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地方政府
        (三)政府管理行为
        (四)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
    二、理论基础
        (一)文化生态理论
        (二)文化资源理论
        (三)文化产业理论
        (四)正外部性理论
        (五)责任政府理论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晋中文化生态分析
        (一)晋中文化生态和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二)晋中文化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
        (三)晋中文化生态的地理环境
        (四)晋中文化生态的人文内涵
        (五)晋中文化生态的价值评价
第二章 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外部冲击要素分析
        (一)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二、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历朝历代有政府保护非遗的优良传统
        (二)非遗保护工作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
        (三)非遗保护工作需要政府最大化调动社会资源
        (四)非遗保护工作是政府文化职能的体现
        (五)非遗保护工作关乎国家文化安全
    三、政府主导下保护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非遗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二)保护非遗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行为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政府职能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主导下非遗保护的历程
        (二)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中的职能
        (三)地方政府职能在非遗保护模式中的具体体现
    二、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指导原则
        (一)人本原则
        (二)整体保护原则
        (三)就地保护原则
        (四)活态性原则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原则
    三、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一)制度设计
        (二)价值扞卫
        (三)合作推进
        (四)机构效能整合
        (五)绩效评估
        (六)保护利用创新探索
        (七)信息化建设
        (八)资源整合
第四章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晋中文化生态保护现状评估
        (一)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现状
        (二)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传承人保护现状
        (三)晋中地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
    二、地方政府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对象单一,缺乏整体性保护观念
        (二)保护方式单一,缺乏活态性保护理念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观念
        (四)队伍建设薄弱,缺乏人才培养意识
        (五)财力支持不足,缺乏协调发展的观念
第五章 晋中政府在非物质文遗保护中存在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管理方面
        (一)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二)专业化行政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
        (三)行政运营及监测体制构建不完善
    二、社会资源整合方面
        (一)税收负担过重
        (二)贷款障碍较多
        (三)建设资金短缺
        (四)市场信息不畅
        (五)行业监管缺失
    三、人才培养方面
        (一)生产技工体系断层严重
        (二)行业内收入普遍较低
        (三)缺乏长期保障机制,人员流动频繁
    四、财政保障标准方面
        (一)政府财政支持基数小且增长缓慢
        (二)预算管理领域编制较粗,缺乏科学理性支撑
        (三)资金拨付和执行监管渠道不畅
第六章 国内外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一、国外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一)日本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二)韩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三)法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四)意大利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二、国内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一)台湾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二)云南省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三)内蒙古地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第七章 对晋中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建设支撑系统,整合资源突出重点
        (一)晋中政府综合布局的原则和目标
        (二)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中观支撑系统的构建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建议
        (一)政府管理方面行为建议
        (二)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分类保护建议
        (三)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建议
        (四)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生产性保护建议
        (五)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传承空间保护建议
    四、非遗名录项目传承空间中的自然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五、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体系建立建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参与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媒体宣传
    六、制度保障建议
        (一)法律保障
        (二)管理机制保障
        (三)人才培养机制
        (四)社会组织保障
        (五)资金保障
        (六)技术保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保护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件二: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附录三: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中蒙俄文化廊道——“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万里茶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万里茶道”起源之历史考察
    1.丝绸之路的半通半停
    2.丝绸之路的彻底中断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3.“万里茶道”的北上拓展——山西商人的“地理大发现”
二、中蒙俄文化廊道之世纪动脉
    1.世纪动脉的提出
    2.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成功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推进
    3.“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建设中蒙俄文化廊道
三、中蒙俄文化廊道之当代功能
    1.规划研究先行
    2.高铁互联互通
    3.文化交流密切
    4.旅游经贸往来

四、抓住机遇 促进发展——太原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教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基于东亚儒家教育文化遗产申遗热的思考[J]. 张哲. 中国文化遗产, 2020(06)
  • [3]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4]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及“申遗”对策研究[D]. 蒋双江.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景观协调性研究[D]. 白洁.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1)
  • [7]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D]. 曹晓佩. 厦门大学, 2017(02)
  •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管理行为研究 ——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D]. 刘柯瑾.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6)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10]中蒙俄文化廊道——“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万里茶道”[J]. 杨永生,李永宠,刘伟. 经济问题, 2015(04)

标签:;  ;  ;  ;  ;  

抓住机遇促发展——太原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