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的引入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硼的引入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一、硼的引入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莹[1](2020)在《改性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水资源污染状况在世界各地均十分严峻,河流及湖泊作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被大量的工业及城市废水所污染。因此,对于污水的有效处理迫在眉睫。絮凝沉降法在目前水处理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多绿色、环保且性能优异的絮凝剂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以聚硅酸金属盐为基础,对其进行改性制得新型絮凝剂,并应用于饮用水原水的絮凝处理。本课题制备的两种絮凝剂分别为硼改性聚硅酸铝钛絮凝剂(B-PSATi)和聚硅酸铝-阳离子淀粉复合絮凝剂(PSAS-CS)。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钛、四硼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了B-PSATi絮凝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絮凝剂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该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得到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B-PSATi的活化pH为2.5;铝和钛与硅的摩尔比为0.6;铝与钛的摩尔比为8:2;硼与硅的摩尔比为0.05。同时考察了模拟水样的pH、絮凝剂的投加剂量等条件对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到絮凝剂适用的水样pH范围为79,絮凝剂的最佳投加剂量为0.5 mL/L。对絮凝后的水样进行测量,得到的最佳浊度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56%和98.08%。通过四硼酸钠的改性制得的B-PSATi絮凝剂显着提高了聚硅酸金属盐的絮凝性能,且使该絮凝剂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硅酸钠、硫酸铝、淀粉、阳离子醚化剂等为原料制备了PSAS-CS复合絮凝剂。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合Zeta电位分析了PSAS-CS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机理。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该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得到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制备PSAS-CS的活化pH为3;铝与硅的摩尔比为0.9;阳离子淀粉与硅的质量比为0.25。考察了模拟水样的pH、絮凝剂的投加剂量等条件对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到PSAS-CS絮凝剂适用的水样pH范围为59,最佳投加剂量为1.5 mL/L。在最佳条件下,PSAS-CS对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79%和98.07%。通过将阳离子淀粉与聚硅酸铝盐的复合制得的PSAS-CS复合絮凝剂兼具无机、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明显提高了聚硅酸金属盐的絮凝性能。

潘洪莹[2](2020)在《碳化硅/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质聚合物(简称“地聚物”)是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聚合而成的具有非晶态和准晶态特征的三维网络凝胶体,其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应用。然而,对于地聚物的研究开发,目前还不成熟,其中在力学性能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同时其耐高温性能以及吸波性能依旧缺乏实验研究与验证。碳化硅晶须(简称SiCw)是宽带隙半导体陶瓷纤维,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电导率和介电性能可调可控,因此开发SiCw增韧地聚物复合材料在高温结构、室内吸波材料和墙体防护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已有的研究分析表明,目前对于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方面,SiCw的分散和表面涂层对复合材料制备和界面调控起关键的作用,而引入界面涂层是否能有效提高地聚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尚未见报道;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很多关于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的研究,但更多的是针对军事国防安全方面的雷达吸波,而关于其在民用方面,包括室内吸波材料及墙体整体式结构式防护方面几乎没有,SiCw是制备吸波材料的重要组分,将SiCw应用到地聚物材料中对于其吸波性能是否有所改善仍待进行研究。本文在回顾了地聚物及纤维增韧地聚物复合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致密、均匀的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研究了SiCw在水介质中的分散行为,确定了其稳定分散条件;引入球磨分散工艺,制备了均匀且力学性能优越的SiCw/地聚物原料复合粉体;采用热处理和溶胶-凝胶法对SiCw进行了改性处理,进而分析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和吸波性能,研究SiCw在地聚物中的强韧化机理,揭示制备工艺-界面-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了SiCw掺量、分散工艺对SiCw/矿渣基地聚物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以及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SiCw和不同分散工艺对矿渣基地聚物早期水化反应程度、水化产物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量分散剂AMP-95并结合适当机械分散手段能够保证SiCw在水基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地聚物的抗折强度随着SiCw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其中,提高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最佳晶须掺量为1%,同比没掺晶须的试件提高了63%;将SiCw、矿渣以及适量分散剂在球磨分散的工艺下制成混合粉体能够保证地聚物复合材料室温力学性能最优的同时,也能避免晶须的二次团聚;由于SiCw的高比表面积,SiCw作为成核点加速了复合材料的水化反应,同时SiCw的分散效果越好,越能促进复合材料的水化反应。(2)研究了SiCw改性前后的微观组织形貌、表面的化学状态以及与涂层的界面化学键合性质。结果表明,采用热处理方式(800℃-1h)对SiCw表面进行轻度氧化后发现,晶须表面Si-O键增多,而表面Si-C、C-C键相对减少,O元素均匀地分布在了晶须的表面;以尿素和硼酸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并在850℃下成功地制备了BN涂层,得到的BN涂层为h-BN,厚度约为0.2μm;采用硝酸铝水解法制取铝溶胶来涂覆SiCw,分别在800℃和950℃下在晶须表面制备了γ-Al2O3和α-Al2O3涂层,γ-Al2O3涂层结构疏松,α-Al2O3涂层结构致密,两种涂层平均厚度为0.2~0.3μm;涂层与晶须之间的界面为化学结合,且均是通过桥氧联接的化学键结合。(3)研究了不同改性处理后的SiCw对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和常温时的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900℃高温后,只有SiC/GP和SiC/BN/GP这两组试样保持完整,且两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室温时的84.8%和92.7%,可见,未改性的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和经BN涂层改性后的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至少可耐600~900℃的高温;900℃处理后地聚物力学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地聚物的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逐渐分解,并生成片沸石等新的晶相产物;晶须的偏转、桥联和拔出作用是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理,经BN涂层改性后的SiCw对地聚物的增韧效果最好,原因是BN界面实现了载荷从基体向晶须的传递,从而促进了晶须拔出作用;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具备电磁波损耗能力,相对于纯地聚物,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在X波段下对电磁波的有效吸收带宽增加了0.26~1GHz;SiCw的不同改性处理也对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产生影响,SiC/BN/GP试样的吸波性能最好,在X波段下,其最低反射系数为-55.4dB,有效吸收带宽为4.11GHz,相对于未改性的SiC/GP,增加了0.74GHz。

温得成[3](2020)在《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地聚物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地聚物以活性硅铝酸盐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通过碱激发剂溶解出活性硅铝酸盐中的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通过缩聚反应形成聚合凝胶,通过脱水和干燥最终形成地聚物。本文研究了地聚物、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及其纤维增韧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反应机制;特别针对金刚石工具传统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烧结的局限性,利用地聚技术可以在非烧结情况下固化金刚石,有望为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提供更加环保和简捷的途径。在本研究中,首先以偏高岭石为主要固体原料,制备了不同碱激发剂模数的地聚物,通过时间与地聚合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JMAK模型,得到了地聚合反应的Avrami指数(n)和生长速率(k)。研究发现,偏高岭石基地聚合反应可描述为一维扩散控制的反应,地聚合反应遵循板层状的增长机理;当碱激发剂模数为1.30时地聚合反应的反应程度达到最大值65.1%。同时,表征了不同碱激发剂模数地聚物的性能,研究发现碱激发剂模数为1.30时地聚物28d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33.5MPa;地聚物的凝胶主要以PS([-Si-O-Al-O-]n)和PSS([-Si-O-Al-O-Si-O-]n)类型存在,且制备的地聚物中石英相会部分溶解在碱激发剂中,同时地聚物中会生成沸石相。因此,确定碱激发剂模数为1.30时地聚物的综合性能最佳。当固定碱激发剂模数为1.30,研究金刚石含量对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影响发现,当金刚石与固体原料的质量比为0.43时,制备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28d的抗压强度为31.8MPa,此时金刚石占复合材料的体积比为0.13。同时,金刚石与固体原料的质量比为0.43时,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中凝胶相对金刚石的包裹性能最佳,此时复合材料中沸石相的含量最高,能够为金刚石工具提供所需要的孔隙结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28d吸水率范围为22.4%-25.4%,说明不同金刚石含量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都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将不同金刚石含量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进行烧结后发现,复合材料中的各种物相在500℃以下具有优良的物相稳定性;此外,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体积稳定性,最大尺寸变化率为1.5%;通过研究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烧结机理发现,500℃的烧结只是引起地聚物中自由水和结构水的脱水反应;与此同时,地聚物在烧结过程中由于脱水反应引起孔隙结构扩大和裂纹的扩展,因此烧结后不同金刚石含量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强度下降。通过在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中掺入纤维进行了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研究发现,加入纤维后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引入硅灰石纤维相比,玻璃纤维对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提升更明显。硅灰石含量为5.0%时复合材料样品的28d抗折强度为11.2MPa;当玻璃纤维含量为7.5%时复合材料样品的28d抗折强度为17.9MPa,明显优于硅灰石的增韧效果;在纤维增韧的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中,发现玻璃纤维部分溶解在碱激发剂中,而硅灰石的纤维结构完整。此外,利用Griffith断裂理论研究了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纤维增韧机理,发现纤维的加入提高了地聚物的表面能,最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

高家兴[4](2019)在《C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续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MC)是一种理想的热防护材料,相对于传统的脆性陶瓷隔热瓦材料,它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强韧化、高可靠性和良好的高温稳定性等优点,必将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重要的候选材料。本论文针对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对新型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的实际需求,系统研究了C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性能,提出了原位生长Si Cnw增强Cf/Si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多元Ta Si2基梯度化涂层,通过氧化烧蚀试验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Si OC陶瓷先驱体及Cf/Si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发现,采用分子设计理论,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作为结构单体,可以合成新型的Si OC陶瓷先驱体。当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比例为4:1时,陶瓷产率最高可达81.6%。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不同密度的Cf/Si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当浸渍裂解次数由一次增加至三次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由0.99MPa增加到3.21MPa,导热系数由50°C时的0.1566W·(m·K)-1上升至1200°C时的0.5643W·(m·K)-1,热膨胀系数由200°C时的2.458×10-6/°C上升至1200°C时的2.843×10-6/°C。在空气环境下,复合材料的失重率从33.3%降低至20.2%。提出了原位生长Si Cnw增强Cf/Si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甲基三氯硅烷为先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在碳纤维三维编织体表面原位生长了Si Cnw,揭示了Si Cnw的生长机制,制备了Cf/Si Cnw/Si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Cf/Si OC陶瓷基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均得到提高。当浸渍裂解次数由一次增加至三次时,Cf/Si Cnw/Si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从2.13MPa提升至6.16MPa。相同热环境下,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均增加。在空气环境下,复合材料的失重率从30.1%降低至18.7%。提出了在Si OC先驱体中引入Zr元素提高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新工艺。以聚甲基氢硅氧烷和正丙醇锆为原料,合成了Si Zr OC陶瓷先驱体,揭示了其聚合机理。结果表明,将Zr元素引入Si OC陶瓷体系中,提高了先驱体陶瓷的高温稳定性,同时陶瓷产率随着Zr/Si比的增加而增加。探究了温度对Si Zr OC陶瓷裂解行为的影响,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Si Zr OC陶瓷的高温稳定性增强。采用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 Zr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的Cf/Si Zr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当浸渍裂解次数由一次增加至四次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由24.70MPa增加到53.54MPa,热导率随浸渍-裂解次数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失重率从43.30%降低至11.32%。在Cf/Si Zr O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多元Ta Si2基梯度化抗氧化涂层,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涂层组分以硼硅酸玻璃为粘结剂,加入具有高发射率的Ta Si2和Mo Si2,同时加入Si C晶须增韧,经过1400°C高温烧结制备而成。静态氧化温度为1500°C,氧化时间为20min~120min。经过120min考核后,复合材料的失重率为7.43%,表明涂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氧-乙炔火焰烧蚀实验结果表明,当表面烧蚀温度分别为1400°C和1500°C,烧蚀时间1000s时,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分别为5.31×10-5g/(s·cm2)和5.60×10-5g/(s·cm2),线烧蚀率分别为1.3×10-4mm/s和4.1×10-4mm/s,涂层显示出优异的抗烧蚀性能。当表面烧蚀温度为1600°C时,涂层能承受住200s的烧蚀,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涂层表面的硼硅酸玻璃挥发严重,会出现大量的“烧蚀坑”,导致涂层表面的致密度下降。经1600°C/800s烧蚀后,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96×10-4g/(s·cm2)和4.7×10-3mm/s。

李曦光,李子宁,牛俊丽[5](2017)在《聚硅酸铝絮凝剂性能及稳定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絮凝性能优于聚合氯化铝,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聚硅酸铝盐絮凝剂性能的发展和稳定性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动向作了简要分析。

范若晨[6](2017)在《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微污染水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全国62个主要湖泊有39%的淡水水质不能满足正常饮用标准,而且微污染形式呈发展状态。目前,絮凝过程是水处理工艺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环节之一,絮凝剂是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化学试剂。所以研发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水处理效果好、具备优越性能的多元环保型复合水处理药剂是水处理领域内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本文采用共聚法制备了含硼聚硅酸金属盐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用制备的絮凝剂处理郑州大学新校区眉湖南边区域水源,改变制备的各种条件探究出其最佳处理工艺条件,将其与传统絮凝剂进行分析比较。将除浊率作为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分析得到各种絮凝剂的最优化条件:(1)含硼聚硅铝铁絮凝剂在n(B)/n(Si)=0.1,n(Al)/n(Si)=2.0,n(Fe)/n(Si)=0.2,pH=3.0,聚合时间130min,熟化时间1天,投加量10mL/L,快搅(200r/min)2分钟,慢搅(60r/min)12min,静置沉降15min时的最优化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除浊率高达99%以上;(2)含硼聚硅铝锌絮凝剂在n(B)/n(Si)=0.15,n(Al)/n(Si)=2.0,n(Zn)/n(Si)=3,pH=3.0,聚合时间90min,熟化时间1天,投加量12mL/L,快搅(160r/min)150s,慢搅(60r/min)12min,静置沉降20min的最优化条件下除浊率高达98%以上;(3)含硼聚硅铁镁絮凝剂在n(B)/n(Si)=0.15,n(Fe)/n(Si)=1.5,n(Mg)/n(Si)=1.5,pH=3.5,聚合时间75min,熟化时间1天,投加量10mL/L,快搅(200r/min)2分钟,慢搅(40r/min)12min,静置沉降15min的最优化条件下除浊率高达95%;(4)含硼聚硅锌镁絮凝剂在n(B)/n(Si)=0.15,n(Zn)/n(Si)=1.5,n(Mg)/n(Si)=2,pH=3.0,聚合时间45min,熟化时间0.5天,投加量10mL/L,快搅(150r/min)2分钟,慢搅(40r/min)12min,静置沉降15min的最优化条件下除浊率只能达到80%。比较自制的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与传统絮凝剂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自制的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各项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絮凝剂。同时比较四种制备好的新型絮凝剂的稳定性和絮凝效果,含硼聚硅铝铁贮存时间最长,且同等贮存条件下除浊率最高,存放一个月除浊率仍能达到80%,故为四者最佳。如果絮凝剂在配制好后一周内用完,那么含硼聚硅铝锌的絮凝效果近似含硼聚硅铝铁,贮存时间越长絮凝效果越差。含硼聚硅铁镁稳定性相较于前两者稍差,除浊率相差10%以内。含硼聚硅锌镁稳定性差,絮凝效果远远低于前三者,不适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李剑锋,刘信源,孙慧芳,程芳琴[7](2016)在《聚硅酸盐类絮凝剂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絮凝沉淀在水处理中广泛使用,其核心在于絮凝剂的性能。聚硅酸盐类絮凝剂作为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电中和能力和吸附桥架作用,其在除浊、除色和去除有机物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合论述了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种类与特性、探讨了絮凝剂制备的改性方法、归纳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聚硅酸盐类絮凝剂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应用提出展望。

郭雷,胡婵娟,张硌,高红莉,胡军周,李洪涛[8](2015)在《聚硅酸类絮凝剂稳定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絮凝沉淀法是在水处理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预处理方法,絮凝沉淀法的核心是絮凝剂种类。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作为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从不同种类金属离子的添加、保存条件的改善、稳定剂的应用、合成工艺的改进以及纳米技术的引进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当前聚硅酸类絮凝剂稳定性研究进展,就当前聚硅酸类絮凝剂稳定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近期聚硅酸类絮凝剂稳定性亟待开展研究工作,供聚硅酸类絮凝剂稳定性研究工作者参考。

孙烨,赵彬侠,孙圆媛,高敏,王蒙[9](2014)在《含硼聚硅酸铝锌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备了新型含硼聚硅酸铝锌(B-PSAZ)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絮凝剂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分析表明,硼离子的引入改善了絮凝剂的结构形态,增强了絮凝剂的吸附架桥和卷扫网捕作用,阻碍了胶粒的凝聚,从而提高了絮凝剂的稳定性.此外对B-PSAZ最优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条件为:硅酸钠的浓度0.5 mol·L-1、n(Al)/n(Si)=2.0、n(Zn)/n(Si)=3.0、n(B)/n(Si)=0.24.最后用B-PSAZ对H-酸模拟印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确定出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30 mL·L-1,pH值为11的条件下,B-PSAZ处理后的H-酸模拟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93.5%,COD去除率达到78.5%.

张琼[10](2014)在《黄磷炉渣制取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磷炉渣富含Si02和CaO,可作为二次资源用于生产硅、钙产品。本论文充分利用黄磷炉渣中的有效成份Si02,采用酸溶液分解黄磷炉渣,经溶解、聚合、活化得到聚硅酸,然后通过复合或接枝阳离子金属源调控产品聚凝性能而得到高性能的聚硅酸盐絮凝剂产品,并将其应用于滇池污染水的处理,研究其对滇池污染水的混凝性能,从而对黄磷炉渣进行合理资源化回收利用。首先,本论文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通过引入Al3+、Fe3+两种金属离子复合,研究了聚硅酸、聚硅酸铝、聚硅酸铁和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制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将其用于滇池污染水处理,考察了对滇池污染水浊度、COD、总磷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絮凝剂对滇池污染水具有不同的絮凝效果,对浊度均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聚硅酸溶液中引入A13+后制备的聚硅酸铝絮凝剂有利于总氮去除率的提高;在聚硅酸溶液中引入Fe3+后制备的聚硅酸铁有利于COD去除率的提高;同时引入Al3+、Fe3+复合后制备的聚硅酸铝铁有利于COD去除率的提高和总磷升高率的降低,聚硅酸铝铁的综合性能优于聚硅酸、聚硅酸铝和聚硅酸铁。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铝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黄磷炉渣20g、(Al+Fe)/Si摩尔比1:1、Al/Fe摩尔比1.5:1、聚合温度55℃、聚合时间80min、陈化温度55℃、陈化时间2h。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外观为黄绿色且透明粘稠状液体,对滇池污染水浊度、COD、总氮去除率分别达98.93%、85.50%、45.47%、总磷升高率为65.36%。其次,对影响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滇池污染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水处理条件和工艺参数,得出最佳絮凝条件为:聚硅酸铝铁加入量6mg/L、滇池污染水pH值为5、沉降温度室温(22℃C左右)、沉降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对浊度、COD、总氮去除率分别达98.52%、87.05%、48.99%、总磷升高率为64.60%。聚硅酸铝铁产品经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分析、比表面积分析和pH及电导率测试分析手段分析表明,聚硅酸铝铁不是简单的原料复配,而是以共聚形态络合生成铝铁硅聚合物,并且同时具有较强的电中和能力、吸附能力和架桥作用。本论文充分利用黄磷炉渣中含有的Si有价元素,生产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高效、无毒、对胶体颗粒具有良好絮凝效果、应用前景广阔的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产品,不仅是黄磷炉渣高附加值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消化固体污染物黄磷炉渣,降低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降低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生产成本,节约资源,达到以废治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工业化应用的目的,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硼的引入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硼的引入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2.1 无机絮凝剂
        1.2.2 有机絮凝剂
        1.2.3 微生物絮凝剂
        1.2.4 复合絮凝剂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硼改性聚硅酸铝钛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及水样
        2.2.1 絮凝剂的制备
        2.2.2 模拟水样的配制
        2.2.3 絮凝烧杯实验
    2.3 絮凝评价标准
        2.3.1 浊度(Turbidity)的测量
        2.3.2 色度(Color)的测量
    2.4 絮凝剂的表征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4.2 能谱(EDS)分析
        2.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5 B-PSATi絮凝剂的结构表征
        2.5.1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2.5.2 X射线衍射分析
    2.6 B-PSATi絮凝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2.6.1 活化pH对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影响
        2.6.2 铝和钛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2.6.3 铝与钛的物质的量之比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2.6.4 硼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2.7 絮凝条件的优化
        2.7.1 模拟水样pH的影响
        2.7.2 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2.8 絮凝实验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硅酸铝-阳离子淀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及水样
        3.2.1 絮凝剂的制备
        3.2.2 模拟水样的配制
        3.2.3 絮凝烧杯实验
    3.3 絮凝评价标准
    3.4 絮凝剂的表征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3.4.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4.4 Zeta电位分析
    3.5 PSAS-CS复合絮凝剂的结构表征
        3.5.1 扫描电镜分析
        3.5.2 红外光谱分析
        3.5.3 X射线衍射分析
        3.5.4 Zeta电位分析
    3.6 PSAS-CS复合絮凝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3.6.1 活化pH对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影响
        3.6.2 制备温度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3.6.3 铝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3.6.4 阳离子淀粉与硅的质量之比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3.7 絮凝条件的优化
        3.7.1 模拟水样pH的影响
        3.7.2 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3.8 絮凝实验
        3.8.1 絮凝对比实验
        3.8.2 对实际水样的絮凝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碳化硅/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聚合物力学性能
    1.3 SiCw分散工艺研究现状
    1.4 SiCw/地聚合物复合材料增韧机理
        1.4.1 晶须对基体局部应力状态的影响
        1.4.2 晶须与基体结晶行为之间的关系
    1.5 SiCw/地质聚合物的界面研究现状
        1.5.1 物理相容性
        1.5.2 化学相容性
        1.5.3 晶须性能
        1.5.4 界面的调控
    1.6 地聚合物吸波性能
        1.6.1 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
        1.6.2 吸波剂填充型吸波建材研究进展
    1.7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8 研究意义、思路与内容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思路
        1.8.3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原材料
        2.2.1 矿渣
        2.2.2 粉煤灰
        2.2.3 偏高岭土
        2.2.4 钠水玻璃
        2.2.5 SiCw
    2.3 制备工艺
        2.3.1 SiCw在水介质中的分散
        2.3.2 SiCw/地聚物原料粉体球磨工艺
        2.3.3 溶胶-凝胶工艺
        2.3.4 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2.4 微结构与物相分析
        2.4.1 形貌与微结构
        2.4.2 物相组成
        2.4.3 化学态及成分
    2.5 材料性能测试
        2.5.1 沉降实验
        2.5.2 弯曲强度
        2.5.3 反应热测试
        2.5.4 热重分析和热收缩变形测量
        2.5.5 吸波性能
第3章 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室温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SiCw掺量对复合材料室温性能的影响
        3.2.1 SiCw预分散处理
        3.2.2 SiCw的最佳掺量
    3.3 不同分散工艺对复合材料室温性能的影响
        3.3.1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晶须分散效果
        3.3.2 复合材料早期水化反应及微观形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
    4.1 引言
    4.2 二氧化硅涂层
    4.3 氮化硼涂层
        4.3.1 SiCw表面BN涂层的微观形貌分析
        4.3.2 SiCw表面BN涂层成分分析
        4.3.3 SiCw表面BN涂层物相分析
    4.4 氧化铝涂层
    4.5 SiCw/涂层界面结合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基体材料复配研究
    5.3 SiCw/地聚物的高温性能
        5.3.1 SiCw改性前后对地聚物复合材料抗折强度的影响
        5.3.2 SiCw改性前后对地聚物复合材料水化反应的影响
        5.3.3 SiCw改性前后对地聚物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5.3.4 热重分析和高温后地聚物的收缩变形
        5.3.5 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
    5.4 SiCw/地聚物复合材料吸波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地聚物概述
        1.1.1 地聚物概念
        1.1.2 地聚物反应机理
        1.1.3 地聚物性能的影响因素
        1.1.4 地聚物研究现状
    1.2 金刚石工具
        1.2.1 金刚石工具概念
        1.2.2 金刚石工具的构成
        1.2.3 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工具性能的影响
        1.2.4 金刚石工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
        2.1.1 偏高岭石
        2.1.2 碱激发剂
        2.1.3 金刚石
        2.1.4 硅灰石
        2.1.5 玻璃纤维
    2.2 地聚物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2.3 样品表征
        2.3.1 力学性能分析
        2.3.2 密度和吸水率分析
        2.3.3 体积稳定性分析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3.7 差热-热重分析
3 地聚物制备及聚合反应动力学
    3.1 引言
    3.2 地聚物制备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地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
        3.3.2 抗压强度
        3.3.3 XRD和 SEM-EDS分析
        3.3.4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3.5 地聚物密度分析
    3.4 小结
4 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抗压强度
        4.3.2 XRD和 SEM分析
        4.3.3 吸水率
        4.3.4 差热-热重分析和热学性能
    4.4 小结
5 地聚物复合材料增韧实验及效果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抗折强度
        5.3.2 XRD和 SEM分析
        5.3.3 纤维增韧机理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C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Si(M)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SiOC陶瓷的结构
        1.2.2 SiOC陶瓷先驱体
        1.2.3 Si(M)OC陶瓷先驱体
        1.2.4 Si(M)OC陶瓷的表征手段
    1.3 C_f/Si(M)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陶瓷基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制备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SiOC和 SiZrOC陶瓷先驱体及陶瓷的合成工艺
        2.1.3 C_f/SiCnw复合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2.1.4 C_f/SiCnw/SiOC及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2 测试与表征
        2.2.1 化学组成及微观组织测试
        2.2.2 物理性能测试及表征
        2.2.3 力学性能测试及表征
        2.2.4 抗氧化性能测试及表征
第3章 C_f/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SiOC陶瓷先驱体的合成及表征
        3.2.1 催化剂对SiOC陶瓷先驱体合成的影响
        3.2.2 单体比例对SiOC先驱体陶瓷化学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3.3 SiOC陶瓷的合成及表征
        3.3.1 裂解温度对SiOC陶瓷化学组成的影响
        3.3.2 裂解温度对SiOC陶瓷产物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
        3.3.3 SiC纳米颗粒及纳米线的原位生长
    3.4 C_f/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
    3.5 C_f/SiCnw/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组织
        3.5.1 SiCnw/C_f复合增强体的可控制备
        3.5.2 SiCnw增强C_f/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
    3.6 C_f/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3.6.1 C_f/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6.2 C_f/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3.6.3 C_f/Si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稳定性
    4.1 引言
    4.2 SiZrOC陶瓷先驱体的合成及表征
        4.2.1 SiZrOC陶瓷先驱体的分子结构设计
        4.2.2 SiZrOC陶瓷先驱体及其干凝胶的制备
        4.2.3 SiZrOC陶瓷先驱体聚合物的表征
    4.3 SiZrOC陶瓷的合成及表征
        4.3.1 Zr含量对SiZrOC先驱体聚合物陶瓷产率的影响
        4.3.2 SiZrOC陶瓷先驱体的结构演变
        4.3.3 裂解温度对SiZrOC陶瓷结构的影响
    4.4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组成研究
        4.4.1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4.4.2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4.5 C_f/Si Zr 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5.1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5.2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研究
        4.5.3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TaSi_2基涂层的制备及抗氧化烧蚀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TaSi_2基抗氧化涂层的制备
        5.2.1 抗氧化涂层设计原则
        5.2.2 抗氧化涂层结构设计
        5.2.3 抗氧化涂层成分的选择
        5.2.4 多元抗氧化梯度化涂层的制备
    5.3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静态氧化行为
    5.4 C_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氧乙炔烧蚀行为
        5.4.1 表面烧蚀温度对复合材料氧化烧蚀行为的影响
        5.4.2 烧蚀时间对复合材料氧化烧蚀行为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聚硅酸铝絮凝剂性能及稳定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1 聚硅酸絮凝剂
    1.2 聚硅酸单种金属盐絮凝剂
    1.3 聚硅酸多金属盐絮凝剂
2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机理及合成
    2.1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机理
    2.2 聚硅酸铝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3 聚硅酸铝絮凝剂的形态分布
4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性能及在处理水中的残留铝研究
    4.1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性能研究
    4.2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在处理水中的残留铝研究
5 聚硅酸铝絮凝剂稳定性的研究
    5.1 p H值对聚硅酸铝稳定性的影响
    5.2 Si O2浓度对聚硅酸铝稳定性的影响
    5.3 引入不同的酸化剂对聚硅酸铝稳定性的影响
    5.4 温度对聚硅酸铝稳定性的影响
    5.5 PSAC、PASS的稳定性研究
    5.6 加入稳定剂对聚硅酸铝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6 展望

(6)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微污染水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河流/湖泊水源的污染现状及特点
    1.2 絮凝剂的作用及重要地位
    1.3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絮凝剂的分类及特点
        1.3.2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课题的主要内容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水样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水样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2.1 聚硅酸的制备方法
        2.2.2 含硼聚硅酸的制备方法
        2.2.3 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2.2.4 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2.2.5 絮凝实验(水力条件)
    2.3 实验技术路线
3 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在微污染饮用水源中的应用研究
    3.1 硼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的实验优化
        3.1.1 单因素分析法
        3.1.2 正交试验法
        3.1.3 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
    3.2 硼聚硅酸铝锌絮凝剂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的实验优化
        3.2.1 单因素分析法
        3.2.2 正交试验法
        3.2.3 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
    3.3 硼聚硅酸铁镁絮凝剂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的实验优化
        3.3.1 单因素分析法
        3.3.2 正交试验法
        3.3.3 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
    3.4 硼聚硅酸锌镁絮凝剂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的实验优化
        3.4.1 单因素分析法
        3.4.2 正交试验法
        3.4.3 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
4 与传统絮凝剂的对比研究
    4.1 稳定性与絮凝效果对比
        4.1.1 硼聚硅铝铁与传统絮凝剂的比较
        4.1.2 硼聚硅铝锌与传统絮凝剂的比较
        4.1.3 硼聚硅铁镁与传统絮凝剂的比较
        4.1.4 硼聚硅锌镁与传统絮凝剂的比较
        4.1.5 含硼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之间的比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聚硅酸盐类絮凝剂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种类与特性
    1.1 含一元金属离子的聚硅酸盐
    1.2 含二元金属离子的聚硅酸盐
    1.3 含多元金属离子的聚硅酸盐
2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改性
    2.1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剂
        2.1.1 PAM改性剂
        2.1.2 PDMDAAC改性剂
    2.2 天然高分子有机物改性剂
    2.3 其他改性剂
3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4 结语与展望

(8)聚硅酸类絮凝剂稳定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通过加入金属离子提高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稳定性
2 通过储存条件改善提高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稳定性
3 通过反应条件的改变提高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稳定性
4 通过加入其它阻凝剂来提高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稳定性
5 其它方式
6 稳定性研究存在问题及建议

(9)含硼聚硅酸铝锌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1.2 絮凝剂的制备
        (1) 聚硅酸的制备
        (2) 聚硅酸铝锌 (PSAZ) 絮凝剂的制备
        (3) 硼聚硅酸铝锌 (B-PSAZ) 絮凝剂的制备
        (4) 硼聚硅酸铝铁 (B-PSAF) 絮凝剂的制备
    1.3 絮凝剂性能评价
    1.4 絮凝剂的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备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1.1 硅酸钠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1.2 n (Al) /n (Si)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1.3 n (Zn) /n (Si)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1.4 n (B) /n (Si)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1.5 废水的p 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1.6 B-PSAZ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1.7 聚硅酸铝锌PSAZ和硼聚硅酸铝锌B-PSAZ絮凝剂稳定性对比实验
        2.1.8 液态B-PSAZ絮凝剂和粉末B-PSAZ絮凝剂对H-酸废水处理效果的对比
    2.2 B-PSAZ絮凝剂的表征及分析
        2.2.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2.2.2 红外光谱分析
        2.2.3 扫描电镜分析
3结论

(10)黄磷炉渣制取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黄磷炉渣概述
    1.2 絮凝剂概述
        1.2.1 絮凝剂定义和分类
        1.2.2 无机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2.2.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1.2.2.2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1.2.2.3 聚硅酸盐类无机絮凝剂
        1.2.2.3.1 聚硅酸絮凝剂
        1.2.2.3.2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
        1.2.2.3.3 聚硅酸铁盐絮凝剂
        1.2.2.3.4 聚硅酸铝铁复合絮凝剂
        1.2.2.3.5 其他无机絮凝剂
        1.2.3 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重要地位
    1.3 滇池水体处理研究进展
        1.3.1 滇池水体现状
        1.3.2 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原料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3 实验装置
    2.2 工艺流程图
    2.3 实验方法
        2.3.1 活化硅酸制备的实验方法
        2.3.2 聚硅酸铝絮凝剂制备的实验方法
        2.3.3 聚硅酸铁絮凝剂制备的实验方法
        2.3.4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制备的实验方法
        2.3.5 絮凝实验(水力条件)
    2.4 分析方法
        2.4.1 水质浊度的分析
        2.4.2 水质COD的分析
        2.4.3 水质总磷含量的分析
        2.4.4 水质总氮含量的分析
第三章 黄磷炉渣制备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试验研究
    3.1 黄磷炉渣制备聚硅酸的试验研究
        3.1.1 聚硅酸制备的聚合原理
        3.1.2 聚硅酸制备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3.1.2.1 不同浸取酸和碱的影响
        3.1.2.2 分解聚合温度的影响
        3.1.2.3 分解聚合时间的影响
        3.1.2.4 硝酸浓度的影响
        3.1.2.5 液固比的影响
        3.1.2.6 活化温度的影响
        3.1.2.7 活化时间的影响
        3.1.2.8 搅拌速度的影响
        3.1.2.9 正交实验
        3.1.2.10 验证实验
    3.2 黄磷炉渣制备聚硅酸铝的试验研究
        3.2.1 聚硅酸铝制备的聚合原理
        3.2.2 聚硅酸铝制备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3.2.2.1 Al/Si摩尔比的影响
        3.2.2.2 聚合温度的影响
        3.2.2.3 聚合时间的影响
        3.2.2.4 陈化温度的影响
        3.2.2.5 陈化时间的影响
        3.2.2.6 重现性实验
    3.3 黄磷炉渣制备聚硅酸铁的试验研究
        3.3.1 聚硅酸铁制备的实验原理
        3.3.2 聚硅酸铁制备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3.3.2.1 Fe/Si摩尔比的影响
        3.3.2.2 聚合温度的影响
        3.3.2.3 聚合时间的影响
        3.3.2.4 陈化温度的影响
        3.3.2.5 陈化时间的影响
        3.3.2.6 重现性实验
    3.4 黄磷炉渣制备聚硅酸铝铁的试验研究
        3.4.1 聚硅酸铝铁制备的制备原理
        3.4.2 聚硅酸铝铁制备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3.4.2.1 (Al+Fe)/Si摩尔比的影响
        3.4.2.2 Al/Fe摩尔比的影响
        3.4.2.3 聚合温度的影响
        3.4.2.4 聚合时间的影响
        3.4.2.5 重现性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滇池污水的试验研究
    4.1 絮凝原理
        4.1.1 压缩双电层机理
        4.1.2 吸附电中和作用
        4.1.3 吸附架桥作用
        4.1.4 卷扫(网铺)作用
    4.2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絮凝剂加入量的影响
        4.2.2 絮凝处pH的影响
        4.2.3 沉降温度的影响
        4.2.4 沉降时间的影响
        4.2.5 重现性实验
    4.3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不同废水体系的实验研究
        4.3.1 聚硅酸铝铁对造纸黑液的影响
        4.3.2 聚硅酸铝铁对制氨废水的影响
    4.4 聚硅酸铝铁产品的微观结构表征
        4.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4.4.2 扫描电镜分析(SEM)
        4.4.3 粒度分析
        4.4.4 比表面积分析(BET)
        4.4.5 电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本课题的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硼的引入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玉莹.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0)
  • [2]碳化硅/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与性能研究[D]. 潘洪莹. 深圳大学, 2020(10)
  • [3]地聚物-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温得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Cf/Si(Zr)OC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 高家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聚硅酸铝絮凝剂性能及稳定性研究进展[A]. 李曦光,李子宁,牛俊丽. 环境工程2017增刊2, 2017
  • [6]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微污染水源中的应用[D]. 范若晨. 郑州大学, 2017(11)
  • [7]聚硅酸盐类絮凝剂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剑锋,刘信源,孙慧芳,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2016(07)
  • [8]聚硅酸类絮凝剂稳定性研究进展[J]. 郭雷,胡婵娟,张硌,高红莉,胡军周,李洪涛. 化工管理, 2015(31)
  • [9]含硼聚硅酸铝锌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J]. 孙烨,赵彬侠,孙圆媛,高敏,王蒙. 环境化学, 2014(07)
  • [10]黄磷炉渣制取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研究[D]. 张琼.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硼的引入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