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心身医学关系初探

中医与心身医学关系初探

一、中医与心身医学关系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特[1](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认为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胡晓菁[2](2020)在《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整理,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主要着作《万病回春》《寿世保元》进行研读和挖掘,并参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中医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较为系统地总结并探讨了龚廷贤的心身医学思想。龚廷贤的心身医学思想博采众长,是他立足于前人情志理论,并结合自身丰富临床实践经验而形成。《万病回春》为其早期着作,全书共八卷,涉及内外妇儿诸科,其论述精辟、辨证详明、治法切用。《寿世保元》为其晚年所着,全书共十卷,包含中医药基础理论,内外妇儿诸病,头面口齿诸病,民间单方验方,养生,急救,灸法等;内容广泛、资料详实,是龚廷贤多年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二书之中,心身疾病相关医论、病案共计304处,涉及心身疾病70种。本研究通过对书中心身疾病医论和医案的整理研究,总结归纳了病因、病机、诊断、心理治疗、情志调摄养护等方面的内容。第一,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繁多。不仅与内伤七情、先天体质、后天人格有关,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因素相关。这些复杂多样的病因,有时单独致病,有时又共同作用于人体,使人罹患心身疾病。第二,心身疾病的病变机制复杂。其病机变化的本质在于,情志异常干扰脏腑正常的气机升降,导致机体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心身疾病。书中涉及气、血、痰、火、脏腑等多个方面,其中脏腑病机又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第三,诊断方面,龚廷贤重视四诊合参,在此前提下重视脉诊,脉诊中又尤其看重气口脉。书中详细论述了气口脉象在七情致病时的不同变化,并由此辨证论治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第四,龚廷贤治疗心身疾病的方法多样,既有意疗、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又有药物治疗。二者结合,则可心身同治,事半功倍。其药物治疗以补益药为最多,结合运用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安神药、活血药等不同类型药物。所用方剂亦以补益见长,并依据病情之不同,采取专病专药。对于难以治疗的小儿心身疾病,则采取治母以疗子或母子同治的办法。第五,龚廷贤注重情志调摄与养护,以多种形式养神调神,使心身状态趋于平衡,以达预防心身疾病的目的。

刘宝莲[3](2020)在《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架构的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身医学是20世纪30年代,在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近代医学弊端日显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医学观。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其认识和理论被不断深化,但仍未臻完善。心身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心身疾病,是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的学科。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为挖掘佛医学心身医学思想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佛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医学理论和医学思想以古印度医方明的“四大”为代表的唯物论认识,以及药师佛的“三界唯心”认识为基础,蕴含着丰富的心身医学思想。佛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①佛医学的生命观。包括生命的种类观、身心灵一体的生命构成观、“十二因缘”的生命过程观以及“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②佛医学的心身观。包括对五蕴心身观,心身“一元论”、“二元论”等基本问题的阐释和辨正;③佛医诊断学中蕴含的心身医学思想。从佛医“百病由心造”的病因观,身病、心病、俱有病(烦恼病)的疾病观,根——尘——识三位一体的发病观以及“悟证论治”的诊疗观等方面加以论述;④佛医治疗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包括对佛医治疗身病、心病、心身疾病的治法和特色的论述。突出其重视心法治疗,疗心以治百病的核心特色;⑤佛医养生中的心身医学思想。突出佛医养生以养心为要,以身心健康、灵性充盈、涅盘解脱三个层次为目标和追求的思想特色;⑥佛医对医德与伦理的规范。体现佛医无私无畏、平等慈悲的崇高医德。这也是针对生物医学模式下出现的医生与病人分离、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提出来的探讨。佛医心身医学不仅有着系统的理论,也有科学的实践。近年来,国内外纷纷成立了以佛医为主体的医疗机构,为人们提供疾病救治、康复指导、心理疏导和临终关怀等服务。佛医的心身修证体系蕴含着超越的智慧,其理念对全世界的医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佛医学秉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对其心身医学思想进行现代化的诠释,总结出“九疗七明”这一套适合当代人身心灵调养的养生理论,可以为时下正兴起的大健康产业指明道路,开辟前景。佛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全人”观,其心身修证体系在心身疾病的诊治上具有独特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佛医的心身医学思想,不仅可以为心身医学的诊治体系打开新的视野,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可以为全人、全社会的健康增进福祉!

钞建峰,贾慧[4](2019)在《论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核心及其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身疾病发病率高而识别率低,正确辨识病因病机是中医干预心身疾病的关键所在,深入研究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核心及其演变,对提高中医诊治心身疾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对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应随时代而发展,不但要抓住心身疾病病因病机的核心,而且也要认识到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中医学对心身疾病病因的认识已经从单一性转向多源性、复杂性,对病机的认识也由整体性的基本病机转向核心病机基础上病变各个阶段的复杂演变和细化。这不仅体现了中医心身医学整体、联系、动态的特点,也符合临床实际需要。

钞建峰,贾慧[5](2019)在《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源远流长,不同的时代均有独特的特点,梳理其发展轨迹,弘扬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利于继承创新。通过文献整理,认为《易经》是心身医学思想的源头,《黄帝内经》初步建立了其理论学说,汉唐名家创心身疾病的辨证论治和经典之方,宋金元时期促进理论体系的形成,明清发展之广深,现代中医从复杂及细化方面进行了研究,还有待拓展和深入。

杨玉芳[6](2019)在《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养生理论之“身心和”思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整理、挖掘孙光荣教授中和养生思想内涵,对其以“身心和”思想为代表的中和养生思想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身心和”思想的内容进行临床应用探索。方法:本课题以国医大师孙光荣湖南工作室为支撑平台,以国医大师孙光荣提出的“养生十诀”中的“身心和”思想为核心,遴选、整理孙光荣教授中和养生思想的论述、音像和书写资料,以及其弟子、工作室成员出版的相关着作,发表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形成研究的基本资料,并结合临床案例探索孙光荣中和养生理念指导下的“身心和”思想实践体系的初步建立。综合运用传统阐述、归纳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梳理、汇整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并对比古今医家的养心理念,对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进行理论摸索,从而对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结论:1.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思想文化底蕴扎实,承袭“丹溪学派”和“东垣学派”,历史渊源深厚。孙光荣教授提倡的“身心和”思想与我国的医学经典论着《黄帝内经》中提倡的“形神统一观”、“七情学说”、“整体观”等理论相契合,认为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性,同时又对现代的健康观、医学模式有诸多现实意义,对指导治疗和预防身心疾病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2.孙光荣教授以“养生十诀”为代表的中和养生实践,将“身心和”理念简化为口诀,强调人体的身心和谐,与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相适应,方法应通俗易懂,便于人们掌握和运用,应当加以推广应用。3.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是中和养生思想的重要体现,认为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观察外在人的身体之变,还要重视人的内在心理之变,尤其要从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全面地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病变,通过病案举隅将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具体化,运用到临床实践,进一步说明“身心和”思想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蒙金含[7](2018)在《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文中认为陶渊明是一位特殊而伟大的诗人,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胸怀理想的士人、固穷守节的隐者、琴书自娱的诗人;在生活中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穷困潦倒时受到妻子埋怨,面对孩子又深感愧疚自责。后人把陶渊明看成一位鄙弃功名、恬淡自然的高士,却往往忽视了他在生活中的凡人角色和真实处境,甚至屏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身心交瘁的病人。陶渊明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患脚疾、店疾,这些身体疾患严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甚至一度因病“不复为文”。晋宋易代之际本身就是一个疯狂、血腥、病态的时代,陶渊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忧惧时局,嗟叹贫穷,忍受孤独,悲悼亲情,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角度看,这些消极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贴有多重身份标签,但陶渊明的本质是怀才不遇的“士”,这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政治上充满挫败感的陶渊明对个人的价值目标进行了转移,从复兴家业、兼济天下转向固穷守节,躬身田园,“逃禄归耕”就是这种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似乎做得很成功,他当时就成了着名的隐士,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和补偿;死后又成了伟大的诗人,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身后之名。但是,隐居只是陶渊明理想破灭的权宜之举,田园是其身心无处安放时的无奈归属。隐士或诗人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在现实中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他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位士人的“猛志”,面对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他更是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陶渊明的一生对现实充满了幽怨,但鱼骇鸟惊的政治环境让他不敢怨天尤人,哪怕是一声清脆的呐喊!重压之下他只能发出“人生实难”的无声叹息!这种幽怨而压抑的负面生存体验,是陶渊明致死的痼疾。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位身心俱痛的病人,他在阅读和创作中寄托情感,缓释痛苦、愉悦身心,心理得到平衡,人格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从疾病到健康的自我超越。他的自疗实践不但完美契合文学治病的艺术原理,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调适身心的健康遗产。

王勇[8](2018)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医药学和易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华夏先民以独特视角和整体思维模式观察自身和自然后在同一时期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了梳理明清时期易学哲理与思维给予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探究诸医家在该时期对医易关系的深刻阐释及见解,总结这一时期“援易入医”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当今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方法,在系统搜集和整理历代“援易入医”相关古籍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文献为抓手,以学术思想分析为着力点,采取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思路,主要对他们的医易思想认识、中医理论发挥及临床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勾勒出了医易关系的基本面貌,系统梳理了“援易入医”的发展脉络,系统搜集整理了“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分析了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主要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达到高潮之际,诸医家在医易方面继承前贤,开创新知,将《周易》的易理卦象、象思维、易思维等理论运用到中医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之中,对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气化、脏象、命门等学说阐发,医学流派发展及中医思维创新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发展。本研究课题也进一步证明,“援易入医”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易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医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援易入医”的医易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在学习研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笔者认为,当今要想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源头,审视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概念元素,以促进中医哲学、思辨模式的丰富与发展,以期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找到有益的启示,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重要借鉴。

平海兵[9](2016)在《佛教医学和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比较中医和佛教医学生命种类观、生命起源观及生命过程观。2探讨比较中医和佛教医学心身医学生理观。3探讨比较中医和佛教医学心身医学病理观,主要包括病因观、诊断治疗观。4探析佛教医学心身医学对中医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方法:本论文属于中医和佛教医学交叉学科文献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包含对中医和佛教医学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的文献分析和理论比较。结果: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而言,中医和佛教医学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注重心身关系,因此本论文侧重于从心身医学思想的角度去比较二者的异同。建立在佛教教理上的佛教医学和中医的生命观是其蕴含的心身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本论文首先对佛教医学和中医的生命观进行简要比较。生命观的比较主要从生命种类观、生命起源观以及生命过程观等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比较发现:从生命种类的划分而言,《黄帝内经》和佛教都把“心”的因素作为划分生命种类的重要标准,即动物类生命有心知、植物类生命无心知,有情生命有情识识、无情生命无情识。当然,《黄帝内经》和佛教对生命种类描述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从生命起源观的角度而言,《黄帝内经》和佛教都明确指出了父精母血或父母精气对于生命出生的重要性,不同之处在于,佛教更强调了识(即阿赖耶识)对于生命出生的独特作用。中医和佛教医学都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生命必然会由盛转虚而终。佛教和《黄帝内经》在描述生命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佛教认为人生命的本识或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恒常存在的,有生、老、病、死的只是每一世的身心而已。在比较佛教医学和中医的生命观基础上,本论文着眼于中医和佛教医学心身医学思想的生理观和病理观两个方面的比较。生理观的比较主要探讨各自心理与躯体(身)的特质和关系。通过比较发现,中医的“形与神俱观”和佛教医学的“五蕴心身观”有如下相同之处:中医和佛教医学都认为生命包含身与心两方面,中医称形与神,佛教医学称色蕴与受、想、行、识蕴,佛教经典有时甚至也同样采用形和神的称谓来描述生命;都认为每一个生命的产生都和父精母血有关;二者都认为身是心的基础,中医认为神、魂、魄、意、志等是建立在五脏、血气、荣卫的功能活动基础上的,佛教医学认为受蕴、想蕴、行蕴是建立在识蕴基础之上的,而识蕴的产生又是以色蕴为条件(缘)产生的。中医的“形与神俱观”和佛教医学的“五蕴心身观”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医和佛教医学心身医学生理观在心的内涵、种类以及起源上的解读有别,中医的“神”的含义是涵盖身、心两方面的,这一点和佛教医学有很大的区别,佛教医学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等四蕴、眼识、耳识、鼻识、口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只是指心,和身(色蕴)在内涵上完全不同。关于心的种类,中医除了提出五神理论和七情学说,佛教医学则有“八识”之说。关于心的起源,中医认为阴阳两精相结合产生了神,佛教医学把五蕴身心比喻为“宅”,而“宅主”则是“本识”,即五蕴身心都是本识籍外缘(条件)而出生的。二者对心身关系的解读不同,中医认为神以及魂、魄、意、志分别为五脏所藏,还提出神、魂、魄、意、志以血、营、脉、气、精为舍的理论,佛教医学则认为每一个生命的心(即识蕴等四蕴)以身(包括眼、耳、鼻、舌以及眼、耳、鼻、舌之外的身体部分)为基础产生后,是和身并行运作,而且识蕴等四蕴在睡着无梦、晕倒等五种情况下是不存在的,待这五种情况消失后再行出生。和中医最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生命那个不生不灭的心(即入胎识)是不生不灭的。中医“形与神俱观”和佛教医学“五蕴心身观”对心身关系的主从关系的解读也不同。中医认为形神关系本质上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形体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但从神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层面来看的话,“神”在形神关系里面又居于主导地位,即神为形之主。佛教医学则认为,在心身关系之中,心是主导是非常确定的,佛教“三界唯心”的理论明确的做了表达。生理观的比较主要探讨心身疾病病因、诊断治疗两个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中医与佛教医学心身医学病因观有如下相同点:二者皆强调心理因素在导致躯体疾病中的主要作用,具有心身医学病因观的内在特质。而且,佛教医学也强调躯体疾病的表现形式就是四大不调和,这一思想与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非常近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两者都是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待人体的疾病表现形式。二者都强调欲望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中医和佛教医学在心身医学病因观上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医在强调心理异常(神的异常)可能造成躯体生理病变(形的病变)的同时,也认为躯体异常(形的异常)可以导致心理方面的变化,佛教医学则没有类似的详细说明。意业之业报致病是佛教医学有别于中医的比较独特的心身医学病因观。通过比较发现,中医与佛教医学心身医学诊断治疗观有如下异同点:二者在心身疾病的诊断方面都强调心理方面的因素,所不同在于,中医对诊断时需要考量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叙述比佛教医学更具体,中医的心身疾病的诊断方法也比佛教医学更明确。在心身疾病治疗方面,中医治神为先,佛教医学以心治心,都强调心理方面的因素,所不同之处在于,佛教医学对心的治疗的理论相对比中医更深广些、治疗方法相对比中医更具体些。另外,中医和佛教医学都有使用咒的方式治病。中医有运用药物治疗心身疾病之心理异常的情况,佛教医学似乎没有类似用药物治疗心身疾病之心理异常的情形。结论:从历史的角度讲,佛教医学和中医之间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二者一直在互相影响和借鉴。从心身医学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而言,中医和佛教医学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注重心身关系、重视心的作用,但因为各种原因,中医在理论研究、临床诊断治疗、疾病预防、养生保健过程中,身心同诊同治特别是心理调治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和生命本身的生理心理并存并重的特质不相对称。在心理因素(如心理压力、压抑等)导致躯体病变乃至身心皆苦的医学和人文现象日渐增多的时代大背景下,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学术观的角度,我们可以借鉴佛教医学对心理、心理致病、心理治病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将人的心理和社会生命真正纳入中医医学本体研究,可以开启中医医学研究的新角度。“身心二元论”是佛教医学的哲学基础,也是佛教医学重视身心同治、治心为主的理论基础。站在“身心二元论”的角度,挖掘、整理中医典籍中的心身关系理论,吸收包括佛教医学在内的多种医学学科的心身医学思想,以顺应现代医学的多理论整合之大趋势,并以心身并重的理念重构中医生理病理理论体系,把心身并重的理念一以贯之于中医辩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之中。

柳红良,赵志付[10](2015)在《各年龄段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评析及中医刚柔治疗》文中认为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评析尤为重要。赵志付教授本着"心身同治"的理念,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着。赵教授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各个年龄段引起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尽相同,临床上应遵循"心身同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身疾病,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疏导,同时应用中药刚柔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的心理社会特点、生理特点以及中医刚柔治疗,用以体现"因人、因时治宜"的中医理念。

二、中医与心身医学关系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与心身医学关系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作者简介
    1.2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简介
    1.3 时代背景
        1.3.1 政治背景
        1.3.2 经济背景
        1.3.3 学术背景
2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理论研究
        2.2.2 数据统计分析
    2.3 研究意义
        2.3.1 文献研究意义
        2.3.2 临床指导意义
3 病因学思想
    3.1 先天因素
    3.2 人格因素
        3.2.1 性格忧郁
        3.2.2 性悍易怒
    3.3 情志因素
        3.3.1 突发的情绪变化
        3.3.2 强烈的情志刺激
        3.3.3 持久的不良情绪
    3.4 社会因素
        3.4.1 读书勤政
        3.4.2 考场应试
    3.5 经济因素
        3.5.1 贫富差异
        3.5.2 贫富转化
    3.6 病因总结
4 病机学思想
    4.1 气的失常
        4.1.1 正气虚损
        4.1.2 气机紊乱
    4.2 血的失常
        4.2.1 血虚
        4.2.2 血行受阻
        4.2.3 血液妄行
    4.3 痰饮致病
        4.3.1 痰迷心窍
        4.3.2 痰气相兼
    4.4 火热内生
        4.4.1 情志过极化火
        4.4.2 阴虚火旺
    4.5 脏腑病机
        4.5.1 心相关病机
        4.5.2 肝相关病机
        4.5.3 脾胃相关病机
        4.5.4 肺相关病机
    4.6 病机总结
5 诊断学思想
    5.1 四诊合参
    5.2 重视脉诊
    5.3 诊断总结
6 心理治疗
    6.1 意疗
        6.1.1 语言疏导法
        6.1.2 移情易性法
        6.1.3 暗示诱导法
    6.2 行为疗法
        6.2.1 习以平惊法
        6.2.2 厌恶矫正法
    6.3 药物治疗
        6.3.1 用药规律统计
        6.3.2 专病专药
    6.4 小儿心身疾病的药物治疗
        6.4.1 治疗前提:母病及子
        6.4.2 治疗特色
    6.5 心理治疗总结
7 情志养护
    7.1 心理养生法则
        7.1.1 修德养神
        7.1.2 节欲守神
        7.1.3 静以养神
        7.1.4 怡情畅神
        7.1.5 调息养神
    7.2 妇女心理养生特色
        7.2.1 妊娠期养护
        7.2.2 产前养护
        7.2.3 产后养护
    7.3 饮食养护
        7.3.1 节制食量
        7.3.2 控制滋味
    7.4 情志养护总结
8 结论
9 结语
    9.1 创新之处
    9.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架构的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心身医学概述
    第一节 心身医学思想历史源流
    第二节 心身医学基本概念
    第三节 心身医学研究范畴及基本内容
        1. 现象学研究
        2. 心理生物学研究
        2.1 心理生理学
        2.2 精神神经生理学
        2.3 精神内分泌学
        2.4 精神免疫学
        3. 理论研究
        3.1 心身观
        3.2 心身疾病
        4. 临床研究
    第四节 心身医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1.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
        2. 整合医学
第二章 佛医学心身医学思想
    第一节 佛医学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点
    第二节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相关问题探讨
        1. 佛医学的生命观
        1.1 生命的种类
        1.2 生命的构成要素
        1.3 十二因缘——生命的过程观
        1.4 “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
        2. 佛医学心身观
        2.1 五蕴心身观
        2.2 佛医心身观“一元论”、“二元论”辨正
    第三节 佛医诊断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1. 佛医病因观
        2. 佛医疾病观
        3. 根、尘、识——佛医学发病观
        4. 佛医诊断方法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第四节 佛医治疗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1. 身病的治疗
        2. 心病的治疗
        3. 佛医治疗心身疾病
    第五节 佛医养生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第六节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佛医医德与伦理
第三章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当代价值
    第一节 佛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对西方心理学、医学的影响
    第三节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与大健康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论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核心及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心身疾病的病因
    1. 五志七情因素
    2.多源复杂因素
心身疾病的病机
    1.基本病机
    2. 阶段性病机
小结

(5)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易经》天人合一观是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源头
2 《黄帝内经》初步建立心身医学思想的理论学说
    2.1 “形神合一”是核心思想
    2.2 阐发情志治病病机及发病因素
    2.3 确立基本治疗原则
3 汉唐名家创心身疾病的辨治与经典之方
4 宋金元促进中医心身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4.1 七情理论的提出
    4.2 发微病因病机
    4.3 百病皆生于郁
5 中医心身医学思想发展之广深阶段
    5.1 神分魂魄, 三郁分治
    5.2 木郁达之, 从肝论治
    5.3 病分情志, 医案有类
6 现代中医心身医学的研究及发展

(6)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养生理论之“身心和”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孙光荣教授简介个人简介
第二部分 孙光荣教授中和养生思想
    1 学术渊源
    2 基本内容
        2.1 中和养生总则
        2.2 中和养生要诀
        2.3 中和养生六层级
        2.4 中和养生重点
        2.5 养生十诀内容
    3 优势特色
    4 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实践
    1 古代名医身心共养学术源流
        1.1 嵇康注重养形神
        1.2 葛洪持道德之心
        1.3 陶弘景长于清心
        1.4 孙思邈善养心性
        1.5 张介宾倡身心观
    2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含义
        2.1 养生第一要养心,心态平和万事安
        2.2 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
        2.3 过度贪求必招损,获取一分十赔偿
        2.4 淡然面对浮与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3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特色
        3.1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理论渊源
        3.1.1 形神统一观
        3.1.2 五脏情志论
        3.1.3 心身医学
        3.2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现实意义
        3.2.1 关于健康观思考
        3.2.2 关于医学模式思考
        3.2.3 关于诊断学思考
        3.2.4 关于养生学思考
第四部分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临床应用
    1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在骨科临床应用举隅
    2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在内科临床应用举隅
    3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举隅
    4 孙光荣教授“身心和”思想在妇科临床应用举隅
        4.1 妇科病案 1
        4.2 妇科病案 2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医师规》
致谢

(7)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陶渊明的魅力
        二、陶渊明的魔力
        三、偶然与必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疾病的多维解读
        二、疾病的文化治疗
        三、疾病的文学治疗
        四、疾病视域中的陶渊明个案研究
        五、陶渊明研究的开放视野
        六、陶渊明诗文的文本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传记研究法
        二、社会历史研究法
        三、精神分析研究法
        四、接受美学研究法
第一章 疾病和文学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诠释
        一、个体疾病的文化诠释
        二、疾病的政治隐喻
        三、疾外之疾:士人称疾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魏晋的社会病
        一、政治病
        二、文化病
        三、自然疾疫
    第三节 疾病作家与文学治疗
        一、病蚌产珠: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二、文学治疗的艺术原理
        三、文学治疗的对象和模式
第二章 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的历史形象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自塑的心理动机
        一、自述血统的心理诉求
        二、陶诗的双重自我与身心境况
        三、酷贫寒士:陶渊明苦痛的根源
    第二节 消失的病人:陶渊明的偶像生成
        一、偶像的基础:从隐士到诗人的自我设计
        二、隐逸偶像的生成
        三、文学偶像的确立
    第三节 丹渥与枯槁:陶渊明的两种历史肖像
        一、颜如丹渥:绘画中的陶渊明
        二、枯槁憔悴: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
第三章 陶渊明文学中的身心疾病
    第一节 忧惧时局
        一、魏晋士人的忧惧
        二、鱼骇鸟惊:陶渊明的政治处境
        三、达人善觉,逃禄归耕
    第二节 嗟叹贫穷
        一、贫士的处境和心态
        二、因贫入仕的陶渊明
        三、陶渊明诗文的贫困主题
    第三节 诉说病痛
        一、陶渊明疾病的历史记录
        二、陶渊明的多重病痛
        三、幽怨—陶渊明致死的痼疾
    第四节 忍受孤独
        一、孤独:焦虑时代的病症
        二、陶渊明孤独的文学书写
        三、陶渊明孤独的成因
    第五节 悲悼亲情
        一、无怙无恃,孤弱穷民
        二、室无莱妇,十愿十悲
        三、屡失手足,痛入心扉
第四章 陶渊明“文学自疗”的多维解读
    第一节 境由心造:陶渊明的哲学解困
        一、儒:陶渊明的精神食粮
        二、道:陶渊明的心灵药方
        三、佛:陶渊明的人境灵光
    第二节 复返自然:陶渊明的生态疗救
        一、陶渊明的自然之思
        二、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自然实践
        三、桃源幻境:陶渊明的精神生态
    第三节 酒中深味: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一、饮酒:闲愁的化解
        二、止酒:身心的矛盾
        三、述酒:美酒叙事与政治隐喻
    第四节 琴书消忧:陶渊明的精神寄托
        一、无弦之痛:陶渊明抚琴的奥秘
        二、欣然忘食:陶渊明的阅读治疗
第五章 疾病与健康:陶渊明的生命透视
    第一节 陶渊明的自我超越
    第二节 两个王国的风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周易》简介
    1.1 《周易》年代与作者
    1.2 《易经》的结构与组成
        1.2.1 卦画符号系统
        1.2.2 卦爻辞文字系统
    1.3 《易传》的结构与组成
        1.3.1 《彖》
        1.3.2 《象》
        1.3.3 《系辞》
        1.3.4 《说卦》
        1.3.5 《序卦》
        1.3.6 《杂卦》
        1.3.7 《文言》
    1.4 图书文化
        1.4.1 八卦图
        1.4.2 河图洛书
        1.4.3 太极图
2 “医易关系”研究概况
    2.1 “医易关系”概述
    2.2 “医易关系”观点研究综述
        2.2.1 医易同源说
        2.2.2 医易会通说
        2.2.3 医易两分说
        2.2.4 医源于易说
        2.2.5 易源于医说
    2.3 “援易入医”研究的现实意义
3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的探索与实践
    3.1 “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魏晋隋唐时期
        3.1.4 宋金元时期
    3.2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学术背景
        3.2.1 明清时期易学发展概况
        3.2.2 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3.2.3 医学从业环境的改善
        3.2.4 道教文化的兴盛
    3.3 主要代表人物探索与实践
        3.3.1 李时珍
        3.3.2 孙一奎
        3.3.3 赵献可
        3.3.4 张介宾
        3.3.5 黄元御
        3.3.6 陈修园
        3.3.7 唐宗海
        3.3.8 罗定昌
        3.3.9 邵同珍
        3.3.10 其他医家
4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4.1 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4.1.1 象数思维
        4.1.2 变易思维
        4.1.3 整体思维
    4.2 对中医学派的影响
        4.2.1 温补学派
        4.2.2 温病学派
    4.3 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4.3.1 阴阳学说
        4.3.2 脏象学说
        4.3.3 气化学说
        4.3.4 命门学说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9)佛教医学和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研究
2 对佛教的研究定位以及相关概念阐释
    2.1 对佛教的研究定位
    2.2 佛教相关概念阐释
3 中医与佛教之文化渊源
4 中医和佛教医学心身医学思想研究现状
    4.1 心身医学思想概述
    4.2 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现状
        4.2.1 关于《黄帝内经》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4.2.2 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研究
        4.2.3 关于中医心身疾病诊断研究
        4.2.4 关于中医心身疾病治疗研究
    4.3 我国近年佛教医学研究现状
        4.3.1 关于佛教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4.3.2 关于佛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
        4.3.3 关于佛教医学的病因观
        4.3.4 关于佛教医学的临床治疗
        4.3.5 关于佛教医学的养生保健
        4.3.6 佛教医学心身医学思想研究现状
5 中医与佛教医学生命观比较
    5.1 生命种类观比较
    5.2 生命起源观比较
    5.3 生命过程观比较
6 中医和佛教医学之心身医学生理观比较
    6.1 中医之心身医学生理观
    6.2 佛教医学之心身医学生理观
    6.3 中医和佛教医学心身医学生理观之异同
7 中医和佛教医学之心身医学病理观比较
    7.1 中医与佛教医学心身疾病病因观之比较
        7.1.1 中医之心身疾病病因观
        7.1.2 佛教医学之心身疾病病因观
        7.1.3 中医与佛教医学心身疾病病因观之异同
    7.2 中医与佛教医学心身疾病诊断治疗观比较
        7.2.1 中医心身疾病诊断治疗观
        7.2.2 佛教医学心身疾病诊断治疗观
        7.2.3 中医与佛教医学心身疾病诊断治疗观之异同
8 分析与讨论
    8.1 理论实践错位及原因
    8.2 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各年龄段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评析及中医刚柔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少年时期心身疾病
    1.1 心理社会特点
    1.2 生理特点
    1.3 中医刚柔治疗
2 中年时期心身疾病
    2.1 心理社会特点
    2.2 生理特点
    2.3 中医刚柔治疗
3 老年时期心身疾病
    3.1 心理社会特点
    3.2 生理特点
    3.3 中医刚柔治疗
4 总结

四、中医与心身医学关系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D]. 胡晓菁.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架构的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D]. 刘宝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论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核心及其演变[J]. 钞建峰,贾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2)
  • [5]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探析[J]. 钞建峰,贾慧.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7)
  • [6]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养生理论之“身心和”思想的研究[D]. 杨玉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
  • [7]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D]. 蒙金含. 厦门大学, 2018(12)
  • [8]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D]. 王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佛教医学和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比较研究[D]. 平海兵.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各年龄段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评析及中医刚柔治疗[J]. 柳红良,赵志付.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06)

标签:;  ;  ;  ;  ;  

中医与心身医学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