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之眼:时尚与文化的冲突与协同

新闻之眼:时尚与文化的冲突与协同

一、新闻眼:时尚与文化的冲突与协同(论文文献综述)

薛世远[1](2020)在《基于社区“软”功能的广州石牌“城中村”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广州“城中村”改造,现实操作踟蹰不前,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各抒己见。总体梳理:大部分研究取向是引入外部力量对“城中村”改造,另一部分提出需以社会内力为主导的改造,即使他们几乎都反对只重物质层面的改造,其中城市有机更新理论似乎兼具二者所长。本研究选取典型广州石牌“城中村”,尝试注入社会学社区理论,挖掘“城中村”自身“内力”,探讨改造思路。研究初始即反映出遵从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其隐含、哪怕是仅存的“外力”也会产生石牌村历史、惯习、记忆等“城中村”地方社会心理与意识消除的倾向。基于“城中村”改造物质环境被设计学与社区理论所重叠关照,本文转向有机更新多元主体、多元要素、渐进层级三个面向理解,并引入社会学社区理论加以建构。将社区诸要素归纳为流动人口、建筑空间、非物质要素三大类,在没有较大外力作用下建立社区三类要素演化价值,审视三者间内在张力定义为社区“软”功能,其反思与批判机制则使杂糅代替杂乱——“杂糅社区”产生。石牌“城中村”即具有杂糅的双面性:人群、建筑空间、社区功能的混乱与融合共存,呈现为多样平等、共生、镜像互补、非线性衍生、镶嵌性网络等正面积极因子,体现于建筑、道路、生计业态三方面。若将石牌“城中村”改造为“杂糅社区”,通过社区功能、建筑景观空间、流线网络三大主要物质层面重构,使其转化为社区“软”功能所需要的新社区要素,促成“杂糅社区”石牌村社会网络平等权利、情感交流、生活方式三方面系统修复再生。此即“城中村”改造的自我良性循环和持续性“内力”改造机制。研究表明:社区“软”功能归纳社区诸要素丰富了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意涵,并以其批判与反思基因定意的“杂糅社区”提炼出“城中村”积极因子形成内力,其反身性激发出“城中村”自身内生力量为改造提供价值判断,“城中村”改造的本质就是村民主体系统生活方式网络的修复再生过程。

曾祥敏,张昱,周笑盈[2](2017)在《国际知名电视媒体新闻频道视觉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在形象就是商品、可视化日益凸显的时代,电视媒体频道系统形象设计日趋重要,聚焦CNN、BBC、FOX、AJ、RT、NHK等国际知名电视媒体的新闻频道视觉形象设计,从频道整体形象设计理念等几大要素着重具体对比分析,试图发现其一以贯之的整体设计规律和当代电视频道视觉形象设计的趋势。

郭习松[3](2015)在《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历了革命年代的萌芽与兴起,我国涉农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组织化大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涉农媒体集体遭遇“寒冬”,直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此后又连续11年下发“一号文件”,由此引发一股涉农媒体复兴热。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涉农新媒体大量涌现,涉农媒体分化融合趋势明显。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不少涉农媒体开始了艰苦的转型探索。其中,《南方农村报》开始了南农实验和媒体群整合,湖北涉农品牌电视频道——《垄上行》频道探索与涉农资本合作模式,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河北对农宣传协作体等涉农媒体以联盟形式展开探索,分化融合趋势明显。美国、新西兰、韩日等国家发展涉农媒体实践也呈现这一特点。只不过,这其中,既有硬件设施建设的问题,更有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等软性建设问题;涉农媒体是独立发展,还是借力官媒重新回归,都需要相关利益方作出博弈与让步。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智能手机有望成市场新宠的同时,怎样打造一套适合我国涉农媒体发展和涉农传播的有效机制,成为未来涉农媒体发展所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媒介生态学、发展传播学视角展开研究,选取当前最前沿的媒介探索为样本,从调查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现状与农村受众的使用状况入手,以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政策性事件为逻辑起点,重点关注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新媒体在农村区域的发展,采用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与业界观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一手资料揭示新媒体背景下涉农媒介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转型逻辑,探究农村社会转型与涉农媒体发展的互动与关联,提炼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因子与机制,进而采用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以媒体融合视角对涉农媒体的发展提出评估与预测,为业内和政府主管部门把握涉农传播新动向新趋势,更有效地把握新时期涉农传播的主要特点,以帮助改进新时期的涉农传播,打造更有效的涉农传播机制和更适合当前中国“三农”发展现状的传播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姜华[4](2013)在《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新闻文化成为中西方学者研讨的论题之一。西方学术界将新闻文化区分为新闻产品的文化意义(News Culture)以及新闻业的文化特征(Journalism Culture)两个层面。相比较而言,有关Journalism Culture的研究更为普遍。这个层面上的新闻文化指一系列特殊观念与惯例,它既可以指新闻业的价值观念,新闻记者的世界观与角色认同,也可以指报道方法、新闻生产惯例等实践,还可以指新闻故事、媒介产品。它更看重新闻业自身的独立性与自足性。因此,研究者常常用它来探讨专业主义、客观主义、专业主义角色认同甚至是新闻伦理。与此不同,国内的研究,大多采用文化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的理论框架对新闻文化(News Culture)进行研究。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很多学者将文化看作一种塑造和改变世界的价值观念。如果考虑马林诺夫斯基、梁漱溟等中外着名学者对文化三层次论(物质、制度、观念)的划分,作为价值观的文化显然属于观念层面。本文即是从文化的价值观念入手,将新闻文化(Journalism Culture)理解为新闻活动主体在新闻活动中创造或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指向,不同时代学者有关新闻活动的思想和观念改变了新闻业及新闻活动主体日常新闻实践的样貌,亦在笔者讨论之中。与以往新闻生产社会学中对新闻生产者的重视不同,此处所提及的新闻活动主体,不仅包含新闻生产者,也包含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消费者,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新闻文化。新闻活动不仅是指传统的组织化的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活动,非组织化的个体性的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自然也包含在内。换言之,新闻是人们改变世界的一种力量,新闻文化则是人们凭借新闻形塑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展开对新闻文化的分析。从考察对象上看,本文所论“新闻文化”力求摆脱"News Culture"将探讨局限于新闻产品自身,轻视新闻业运作的诸多环节,尤其是结构性问题等弊端,又努力避免国外已有的‘"Journalism Culture"研究将其等同于新闻理念,陷入“媒体—社会”二元对立窠臼的不足。新闻是社会构建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新闻,作为一个行业的新闻业,并非孤立存在,它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必然打上不同时代的鲜明思想烙印,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闻文化特征。本文以“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为题,以自由主义思潮、民主思潮、民粹思潮和消费主义思潮四大社会思潮为纲,考察社会思潮影响下,新闻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新闻自由、新闻民主、新闻民粹主义以及新闻消费主义的形成、特征以及演变过程。本文认为,新闻自由是新闻民主的基础,同时变异的新闻自由又是新闻消费主义兴起的肇因;新闻业本身诸多理念体现了新闻民主,而新闻文化民主观的变异又导致新闻民粹主义的风行。本文期望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勾勒出新闻业理念的变迁与新闻组织及新闻从业者价值观念的变化。具体而言,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国内外有关新闻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二章新闻文化的自由观:新闻自由与自由主义思潮,论述了从良心自由到出版自由直至新闻自由的确立过程,进而阐述围绕新闻自由的价值展开的种种争论,最后分析了新闻自由在言论自由和结构自由两个层面存在的悖论。第三章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一):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思潮,通过对新闻民主观念的确立、作为新闻民主精英模式的新闻专业主义两个问题的考察,分析新闻专业主义与精英民主的关系。第四章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二):公共新闻、公民新闻与民主思潮,延续第三章的思路,探讨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民主以及公民新闻与监督式民主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新闻文化民主观的变异:新闻文化与民粹主义思潮,首先论述了新闻民粹主义兴起的两个理论渊源:政治民粹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进而分析了传统新闻业的新闻民粹主义及其表现,最后考察新媒体与新闻民粹主义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六章新闻文化自由观的变异:新闻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影响,首先论述了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进而从文化生产和对消费社会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了新闻消费主义,最后则阐述了传媒知识分子在新闻消费主义中的作用。第七章为余论,分析了建构一种自由与公正的新闻文化对当代新闻业发展的重要价值。新闻文化是一个晚近引起较大关注的论题,但是从价值观念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综合研究的尚不多见。本文以价值观入手,通过对自由主义、民主观念、民粹主义、消费主义四大社会思潮影响下新闻文化特征及其变异的分析,勾勒了新闻文化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轮廓。

王瑜[5](2012)在《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研究旨在系统地考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历史进程。通过建筑的物质化形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文环境,分析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背景、途径、特征与影响的史实,探讨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规律性,并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论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时期,从16世纪中叶至1840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初始时期;第二阶段为近代时期,从1840年至1949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49年至今,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的时期。古代时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局限于两个区域,一是澳门,自葡萄牙人1557年租借并定居澳门起,西式建筑逐渐传入澳门。二是清朝“广州十三行商”贸易时期的广州十三行,西方各国商馆的建设将西式建筑引入广州。古代时期传入岭南的西式建筑展示了完全不同于岭南的建筑文化,但受限于历史条件,西式建筑基本自成一体,传播与影响的范围有限,对岭南传统建筑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社会环境下,外来文化对岭南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等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区域广泛,从岭南的中心城市直至五邑、潮汕、梅州等侨乡,对岭南建筑的影响涉及城市建设、建筑类型、建筑形式、建筑技术等方面,同时,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外在的形式等物质层面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对岭南建筑的近代化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时期,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逐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岭南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已显示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20世纪60至80年代,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岭南传统庭院相结合的设计创作,使岭南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的现代建筑。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西方建筑多元化的思潮传入,以及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岭南建筑逐渐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论文探讨了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选择世界着名建筑师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广州体育馆,以及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进行解析。分析指出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更直接与直观地将西方多元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传入。然而,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需要以辩证与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总结与揭示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基本规律,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以及建筑文化趋同的现象。因此,岭南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筑创作立足于岭南,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养分,探索岭南建筑文化核心精神的现代表达。

林牧茵[6](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郑春艳[7](2012)在《环境与资源:省级卫视战略定位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省级卫视是我国电视媒体中竞争最为激烈的群体,省级卫视要生存发展比其他电视媒体更为迫切的需要准确的定位,然而实际是我国省级卫视在经历了多次改版定位潮之后仍然是高度同质同时高度竞争,那么这些省级卫视定位战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省级卫视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本文正是以省级卫视定位问题为研究主题。在对以往省级卫视定位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战略管理理论中定位理论、资源理论为理论框架,运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环境、战略、资源(核心能力)三个环节系统研究省级卫视应该如何进行战略定位。基于现存统计数据的分析,深入分析我国电视产业环境下,省级卫视要如何进行定位;以迈克·波特战略定位维度(竞争优势、竞争范围)为分析框架,在对31家省级卫视定位现状进行分类,呈现省级卫视战略定位结构性的特点,进而分析这些特点将如何影响我国卫视的战略选择;运用巴尼的VRIO分析框架,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呈现强势的省级卫视如何积累和培育各自的核心能力,进而找到省级卫视成功实施战略定位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宏观政策不明朗,微观管制从紧的政策环境、寡占Ⅳ型产业环境,决定了我国省级卫视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基于内容的差异化战略是唯一出路。其次是我国卫视群体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带来了省级卫视在战略选择上的局限性:成本领先战略在我国缺失;在实现差异化优势的过程中,我国卫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特殊性,除极少数卫视采用聚焦战略外,绝大多数卫视采取主题概念驱动下的差异化战略。与此同时多数卫视尚处在战略盲群阶段。大量省级卫视按照相同的路径追逐同种类型的竞争优势,以及大量战略盲群卫视的复制狂欢,加剧竞争,削弱了差异化优势,在这样的结构环境下,实力较弱卫视要想成功定位,更应该有效的选择竞争范围,而不是贪多求大,在还未形成区域或类型节目资源垄断实力的情况下,盲目向全国市场扩张。最后,卫视要想脱离同质竞争,核心能力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内容原创上,卫视要想获得战略定位成功,必须省视自身所累积和培育的资源和能力的价值性和稀缺性问题,要么能够进行多样化的内容原创,要么能够在某个细分市场上享有内容上的垄断优势。

李素红[8](2011)在《《绿洲》1957-2000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4年10月,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一个特属群体——兵团人在西部中国逐渐壮大。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特殊群体在屯垦戍边的实践过程中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绿洲》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自1957年创刊迄今,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了3个时期的发展,见证了新疆兵团政治经济在各时期的发展轨迹,也建构着兵团的文学史乃至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历史。本文首次对《绿洲》1957年创刊至2000年这一时间段所有文学现象、文学事件及涌现出的重要作家作品、代表性的文学评论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探查了当代西部文学思潮的复杂演进及其时代文化语境演变给新疆兵团文学带来的复杂影响,为兵团及新疆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杨娟[9](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邓庄[10](2010)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 ——以佛山报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进程和重要标志,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报业的生成、发展以及当前发生的变革,正是以走向城市化、现代化的中国为框架展开的。在报纸的发展历程中,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是以无处不在的方式渗透在报纸的各个方面;报纸也不仅仅是城市化、现代化的镜像,它参与了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佛山的报纸和城市化的分析,来把握社会发展和媒介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把握新闻信息与社会现实之间所构成的多层次复合关系,多角度地反映传媒的社会价值。大众传媒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并对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而城市化为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提供了广泛的信息需求和受众需求,大众传媒在都市这个空间里获得了存在的可能和发展的动力,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大众传媒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城市化的进程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体制的更新,社会利益的重组与价值观念的嬗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动的都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媒介系统完成了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而得到转型,传媒转型是传媒对都市社会转型和传媒社会环境因子的全面适应和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型成为报纸的基本生存状态,报纸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发展,体现出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趋势,进而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分化的过程,随着社会分化、文化分化的加剧,在我们的媒体中普遍出现了传播分化、传播失衡的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社会整合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趋势,时代对报纸提出新的角色与功能,报纸要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工具,成为促进社会冲突与问题的解决,帮助社会实现调解和跨阶层沟通的整合工具,报纸的这一转型也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城市社会转型时期,观念和文化层面面临着多重复杂的矛盾冲突,渗透着对人文精神的挑战和冲击,而构建良性的城市文化,即建立在多元的文化生态、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水准、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基础上的城市风貌,成为顺利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保证。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必须积极参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建构,在满足市民文化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提升城市文化,构建多层面的城市文化传播体系。

二、新闻眼:时尚与文化的冲突与协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眼:时尚与文化的冲突与协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社区“软”功能的广州石牌“城中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外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城市更新中的社区
    2.1 城市有机更新的核心面向
        2.1.1 多元主体参与
        2.1.2 生活要素融合
        2.1.3 渐进梯度层级
    2.2 社区“软”功能
        2.2.1 社区要素归纳
        2.2.2 社区“软”功能及现实性
        2.2.3 社区“软”功能培育
    2.3 “杂糅社区”
        2.3.1“杂糅社区”
        2.3.2 “杂糅社区”的特性
第3章 “杂糅”社区—石牌“城中村”
    3.1 石牌村的“杂糅”变迁
    3.2 “杂糅社区”的双面景象
        3.2.1 人群流动混杂与融合
        3.2.2 社区功能紊乱与诉求
        3.2.3 杂乱与新造的建筑景观
    3.3 “杂糅”系统再考量
        3.3.1 道路交通
        3.3.2 建筑空间体验
        3.3.3 生计与业态
第4章 石牌“城中村”改造—“杂糅”社区营造
    4.1 社区功能重构
        4.1.1 商业功能重构—业态整合升级
        4.1.2 文化功能重构—多元交融的岭南文化
        4.1.3 生活功能重构—复合功能的生活空间
    4.2 建筑景观空间重构
        4.2.1 内生性改造取向
        4.2.2 空间补偿和新功能发掘
        4.2.3 高层空间的专业化和复合化
        4.2.4 次级地面
        4.2.5 公共步行系统
        4.2.6 社区绿化空间
        4.2.7 安全卫生系统
    4.3 编织流线网络
        4.3.1 重构路网框架
        4.3.2 社区内循环公交系统
        4.3.3 步行街区网路与游憩空间
第5章 “杂糅社区”石牌村社会网络修复
    5.1 平等权利网络
    5.2 共生情感交流网络
    5.3 培育生活方式网络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国际知名电视媒体新闻频道视觉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频道视觉形象设计及意义
二、国际知名媒体新闻频道视觉形象设计对比分析
    1. 电视频道标识
    2. 电视频道呼号
    3. 频道标识片
    4. 频道形象宣传片
    5. 新媒体形象推广片
    6. 栏目形象设计
    7. 频道导视
    8. 频道演播室设计
三、频道视觉形象包装的发展趋势
    1. 统一形象构建理念
    2. 注重可视化体验
    3. 从平面空间扩展到立体维度
    4. 多媒体、新技术形象设计手段的融合运用
    5. 彰显个性形象
    6. 与多终端媒体平台形成互动
    7. 专业化的视觉设计包装团队

(3)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1.1 研究的学术价值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基本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理论基点及相关理论支撑
2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及角色演进
    2.1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
        2.1.1 萌芽与兴起
        2.1.2 建国后组织化大发展
        2.1.3 改革开放后兴衰三步走
        2.1.4 近十年分化融合明显
    2.2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与内容走向
        2.2.1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
        2.2.2 涉农媒体报道内容的主要走向
    2.3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2.3.1 涉农媒体的功能体现
        2.3.2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特殊影响
3 我国涉农媒体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困境
    3.1 我国涉农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现状
        3.1.1 农村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以中部三县市为例
        3.1.2 农民工群体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
    3.2 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发展困境
        3.2.1 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局限性
        3.2.2 涉农媒体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 我国涉农媒体破解困境的发展探索
    4.1 涉农报媒的探索
        4.1.1 新闻回归与分众传播
        4.1.2 经营管理上,走出政策襁褓
    4.2 涉农广播电视的探索
        4.2.1 广播探索协作体运作
        4.2.2 涉农电视的探索
    4.3 涉农网络媒体的探索
        4.3.1 传统涉农媒体网站与新兴电子商务网站共融发展
        4.3.2 手机报(APP)为涉农移媒体动传播探路
5 媒体融合趋势下,我国涉农媒体未来走向
    5.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5.1.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相关理论
        5.1.2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
    5.2 涉农媒体融合及全媒体传播实践
        5.2.1 国外涉农媒体传播全媒体特点明显
        5.2.2 国外涉农媒体发展带来的启示
        5.2.3 我国涉农媒体全媒体传播现状与探索
结语
附表1 全国主要涉农报媒一览
附表2 涉农期刊
附表3 全国主要涉农电视台节目(频道)一览
附表4 中国农业网站ALEXA综合排名(数据更新时间:2015-3-22 09:41)
附表5 改革开放以来“一号文件”内容一览
附表6 新西兰农业新闻集团有限公司(Rural Press Limited)的9大农业报刊杂志
附表7 默多克在新西兰开办的主要涉农报刊
附表8 中部农民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附表9 武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4)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主要概念及理论借鉴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闻文化的自由观:新闻自由与自由主义思潮
    第一节 从良心自由到出版自由
        一、出版自由的奠基:良心自由及其发端
        二、神学视野中的出版自由观:约翰·弥尔顿及其《论出版自由》
        三、出版(言论)自由的世俗化:约翰·洛克与本尼迪克特·斯宾诺莎
        四、自由与秩序:出版自由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新闻自由观念的形成及其价值
        一、从“liberty of the press”到“freedom of the press”:新闻自由权利观念的流变
        二、功利主义还是社会契约:关于新闻自由的争论
    第三节 自由的悖论:新闻业言论自由角色与结构自由角色之冲突
        一、言论角色是公民权利在新闻业的延伸
        二、言论自由角色与结构自由角色的内在冲突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一):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思潮
    第一节 为民主的新闻:一个新闻传统价值观的确立
        一、公开议政:新闻介入民主
        二、为大众发声:劳工报刊争取民主的努力
        三、独立新闻业的兴起:新闻民主价值观的逐步确立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民主的精英模式
        一、精英民主:新闻专业主义生成的政治环境
        二、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民主意涵
        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精英式新闻民主的运行机制分析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二):公共新闻、公民新闻与民主思潮
    第一节 公共新闻:新闻民主的参与模式
        一、公共新闻及其不满
        二、公共新闻的思想起源
        三、公共新闻与传统新闻的观念冲突
    第二节 公民新闻:新闻民主的监督模式
        一、何谓公民新闻
        二、公民是谁:公民新闻的公民观
        三、以监督为核心:公民新闻的民主表现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闻文化民主观的变异:新闻民粹主义与民粹思潮
    第一节 新闻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一)——政治民粹主义
    第二节 新闻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二)——文化民粹主义
    第三节 传统新闻业与新闻民粹主义
        一、新闻民粹主义:政治民粹与文化民粹的融合
        二、拉丁美洲新闻业:“民粹核心区”的新闻民粹主义
        三、欧美等国的新闻民粹——从传统民粹主义到市场民粹主义
    第四节 新媒体与新闻民粹主义
        一、新媒体的特性使其成为民粹思潮产生的土壤
        二、公民新闻、社会动员与民粹主义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新闻文化自由观的变异:新闻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影响
    第一节 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一):文化生产的视角
        一、霍克海默、阿多诺与“文化工业”
        二、当代新闻生产的消费主义表现
    第三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二):对消费社会的影响
        一、“消费偶像”与消费社会
        二、景观社会与符号世界
    第四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三):传媒知识分子的作用
        一、知识分子与媒介的关系
        二、消费时代媒介知识分子的角色特征
        三、媒介知识分子的身份重建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余论:建构一种自由与公平的新闻文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缘起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的释义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岭南建筑文化研究概述
        1.3.2 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研究
        1.3.3 建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二章 文化传播与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1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理论
        2.1.1 文化与传播
        2.1.2 文化传播的特征
        2.1.3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
        2.1.4 文化传播的驱动机制
        2.1.5 跨文化传播理论
    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2.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前提条件
        2.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2.2.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性
    2.3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之开端
    3.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3.1.1 海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3.1.2 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
    3.2 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
        3.2.1 古代佛教与佛教建筑的传入
        3.2.2 古代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建筑的传入
        3.2.3 古代西方宗教与宗教建筑的传入
    3.3 古代西方建筑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开端
    3.4 澳门:古代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前沿阵地
        3.4.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背景
        3.4.2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的传播与影响
        3.4.3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特点
    3.5 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广州十三行
        3.5.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广州十三行传播的背景
        3.5.2 古代传入广州十三行的西式建筑
        3.5.3 古代广州十三行西式建筑的特点
    3.6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与特征
        3.6.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3.6.2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征
    3.7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
    4.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社会背景
        4.1.1 近代岭南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4.1.2 近代岭南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4.1.3 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4.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4.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的引进
        4.3.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主导下的沙面租界建设
        4.3.2 西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对城市发展与新区建设的影响
    4.4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跨文化传播
        4.4.1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跨文化传播的因素
        4.4.2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4.5 近代岭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形成与特征
        4.5.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对骑楼建筑的影响
        4.5.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五邑地区的碉楼建筑
        4.5.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主导下中西结合的教会学校建筑
    4.6 外来建筑文化对近代岭南公园与陵园的影响
        4.6.1 西方古典园林对近代广州公园的影响
        4.6.2 西方古典园林影响之下的广州近代陵园
    4.7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点
        4.7.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方式
        4.7.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主要推动力
        4.7.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4.8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
    5.1 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
        5.1.1 外来建筑文化传播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5.1.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5.2 历史背景下前苏联建筑的影响
        5.2.1 苏联建筑流行的背景
        5.2.2 苏联建筑在岭南的影响
    5.3 香港在岭南现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5.3.1 粤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5.3.2 香港建筑文化的特征
        5.3.3 香港建筑文化的影响
    5.4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5.4.1 岭南现代建筑萌芽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5.4.2 现代主义建筑对广州外贸工程建筑的影响
        5.4.3 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5.4.4 新形势下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5.5 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传播与实践的领军人物
        5.5.1 岭南现代建筑的倡导者夏昌世
        5.5.2 岭南现代建筑的实践者佘畯南
        5.5.3 岭南现代建筑的探索者莫伯治
    5.6 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5.6.1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5.6.2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探索
        5.6.3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住宅设计
    5.7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特点
        5.7.1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5.7.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
        5.7.3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5.8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6.1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背景
        6.1.1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概况
        6.1.2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进程
    6.2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途径
    6.3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及其特点
        6.3.1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6.3.2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作品的主要特点
    6.4 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启示
    6.5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代表作品解析
        6.5.1 广州体育馆
        6.5.2 广州大剧院
    6.6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
    7.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基本范式
        7.1.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与影响机制
        7.1.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中的调适与融合
        7.1.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文化优势规律
        7.1.4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增值创新
    7.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发展范式
        7.2.1 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多元化
        7.2.2 全球化语境下建筑文化的趋同
        7.2.3 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和谐共生
    7.3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五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一 孕育萌芽
        二 理论思潮
        三 理念更新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 学院的创建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一 新教传教运动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二 个案考察
        三 群体贡献
    小结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小结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一 提供借鉴样板
        二 共享教育方法
        三 建立基本学制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一 模式探讨
        二 人才培养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小结
结语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参考文献
    一 主要中文着作
    二 主要中文论文
    三 主要档案资料
    四 其他主要资料
    五 主要西文文献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后记

(7)环境与资源:省级卫视战略定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相关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省级卫视战略定位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省级卫视战略定位的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省级卫视产业结构因素分析
    第三节 省级卫视竞争环境的“五力模型”整合分析
    第四节 内容创新的差异化战略是卫视未来发展出路
第五章 省级卫视战略定位选择分析
    第一节 省级卫视战略定位概况
    第二节 成本领先战略的缺失
    第三节 综合频道框架下的卫视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锁定细分市场的目标集中战略
    第五节 省级卫视中的战略盲群
    第六节 省级卫视战略定位选择的结构性分布
第六章 核心能力—卫视定位的战略性资源的分析
    第一节 湖南卫视—组织创新驱动下的持续竞争优势
    第二节 安徽卫视—双向营销推动下的竞争优势建构
    第三节 江苏卫视—内容原创支撑下的频道崛起
    第四节 东方卫视—独特地域资源建构竞争优势
    第五节 两类战略定位卫视的核心能力对比分析
第七章 结论
    一、环境决定基于内容创新的差异化战略是省级卫视未来发展出路
    二、综合频道框架下的卫视战略定位呈现出极大的特殊性
    三、战略定位取决于内容原创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8)《绿洲》1957-2000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的《绿洲》
    第一节 特殊群体的诞生与“新文艺”模式的西部延展:《绿洲》创刊的历史语境
        (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
        (二) 新疆兵团独特的社会构成
        (三) 兵团创建之初的文艺发展状况
    第二节 旋生旋灭:《绿洲》的试刊与停刊(1957 年1-3 期)
        (一) 新疆解放初期的文学刊物
        (二) 张仲瀚:“要有生产精神食粮的绿洲”
        (三) 《绿洲》试刊与兵团作家队伍中的第一代
        (四) 头题小说与“铸剑为犁”
        (五) 《绿洲》的停刊
    第三节 “大跃进”变“东风”:《绿洲》第一次复刊(1959 年2 月—1961 年6 月)
        (一) 面向全国发行的《绿洲》
        (二) 新英雄人物的塑造
        (三) 洋雨早期的叙事诗
        (四) 《援朝.阿克列姆》
        (五) “跃进”声中的另一类讲述
        (六) 对赵斌“以质胜量”的批判
        (七) 对沈凯“牧场短调”的批判
        (八) 《绿洲》的二度停刊
    小结
第二章 “新时期前期”的《绿洲》
    第一节 “复出”于“新城”:1981 年——1983 年的《绿洲》
        (一) 石河子文艺圈的形成
        (二) 石河子的《绿洲》(1981 年-1983 年)
        (三) “复出作家”的创作:陈艰的“真实观”
        (四) “爱情小说”与《美的畅想》
        (五) “绿风”诗卷
    第二节 重整旗鼓:1984 年——1989 年的《绿洲》
        (一) 兵团文联体制的建立
        (二) 兵团文联的《绿洲》
        (三) “中国西部开发者文学”
        (四) “复出作家”的创作:朱定的“新闻眼”
        (五) 青年作者的培养与“三王一段”
        (六) 对“兵团文学”的讨论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后期”的《绿洲》
    第一节 开疆扩土:1990 年——1995 年的《绿洲》
        (一) 孟丁山:政治家办刊
        (二) 对《来自兵团内部报告》的批评
        (三) 来自上层的“文化焦虑”
        (四) “绿洲之星”
        (五) “寻找自己的绿洲”
    第二节 打造“名刊”:1995 年——2000 年《绿洲》
        (一) 虞翔鸣:荟萃名家提升品位
        (二) 乡土意识的引进与青年小说家的培养
        (三) 散文话语空间的多元化呈现
        (四) 兵团知青的兵团叙事
        (五) 兵团“土着”的兵团叙事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说明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三、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 ——以佛山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城市化与大众传媒
    第一节 城市化的内涵和意义
        一、城市化的内涵
        二、城市化与现代化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大众传媒
        一、大众传媒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
        二、城市化对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第二章 佛山的城市化进程与报业发展
    第一节 佛山的城市化进程与报业发展历程
        一、佛山的城市化进程分析
        二、佛山的报业发展历程分析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佛山报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城市化与佛山报业发展空间
        二、城市化与佛山报业竞争格局
第三章 城市化与传媒转型
    第一节 城市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
        一、城市社会转型
        二、城市传媒转型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佛山报业的转型
        一、佛山报纸角色与功能的转型
        二、佛山报纸内容和形态的转型
    第三节 佛山传媒的媒介融合转型
        一、媒介融合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跨媒介集团成立的动因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报道模式创新
        四、跨媒介发展的功能和意义
        五、媒介融合的问题与趋势
第四章 城市社会分化与传媒整合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与传播分化
        一、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分化的加剧
        二、社会分化趋势下的传播分化
        三、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一、佛山报纸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分析
        二、大众传媒与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保障
    第三节 民生新闻与城市和谐社会建设
        一、城市化与民生新闻的兴盛
        二、民生新闻与城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五章 城市文化建构与传媒提升
    第一节 城市文化与大众传媒
        一、城市文化构建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城市文化构建中的传媒力量
    第二节 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的整合提升
        一、媒介空间与地域文化认同
        二、媒介责任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媒介建构与多元文化需求满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四、新闻眼:时尚与文化的冲突与协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社区“软”功能的广州石牌“城中村”改造研究[D]. 薛世远.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2]国际知名电视媒体新闻频道视觉形象研究[J]. 曾祥敏,张昱,周笑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4)
  • [3]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D]. 郭习松. 武汉大学, 2015(07)
  • [4]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D]. 姜华. 复旦大学, 2013(02)
  • [5]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王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6]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7]环境与资源:省级卫视战略定位问题研究[D]. 郑春艳. 南京大学, 2012(03)
  • [8]《绿洲》1957-2000研究[D]. 李素红. 新疆大学, 2011(12)
  • [9]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10]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 ——以佛山报业为例[D]. 邓庄. 武汉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新闻之眼:时尚与文化的冲突与协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