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立体建模与体分析教学方法研究

3D立体建模与体分析教学方法研究

一、三维实体造型形体分析教学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良[1](2020)在《高职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的三维化改革》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三维CAD技术的发展,传统装备制造领域的设计思路、工作流程都在发生改变。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适应地区产业发展趋势,在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中引入三维CAD软件,重点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流程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三维化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王本寰[2](2020)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产业转型结构的升级,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方向快速发展。加工制造产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给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中职学校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贴近现代企业岗位能力实际需求,培养满足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机械制图》作为加工制造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核心地位。《机械制图》通过图样准确表达工程零件、机械设备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重要技术手段,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但是,由于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存在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脱离企业实际需要,忽视学生心智认知与实践经验,过分强调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忽视工程实践的训练操作,教师照本宣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空间想象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实践能力缺乏有效训练,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满足不了新时代智能制造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对机械设计加工类人才能力的新需求,本文提出将三维CAD技术融入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新型融合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将原有基于二维设计思想的传统《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CAD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机融合重组及优化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需求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本论文从中职学生的心智规律和经验水平入手,改变先从画法几何到三视图,由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图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学生经验世界的生活案例,顺应中职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时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三维CAD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构建工作过程,帮助学生容易实现“由物得图”、“由图想物”的思维转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变学生不愿思考、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满足企业需求的具备读图、制图能力的新型技能人才。

乔勇[3](2020)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进行相应的变化,寻求能支撑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这一概念就是“项目”。项目课程是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在诉求,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项目教学适合以工作过程来设定课程的框架,符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可解决中职项目课程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职院校开展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已有多年。但是目前中等职业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项目课程缺乏实际产品的针对性,导致了教学脱离生产实际,教育的职业性不显着;课程资源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性,导致了课程资源的质量不高,相关资源的复用率不高;课程实施环节缺乏教学理念的探索,导致了授课环节的逻辑过程不合理,理论及实践教学成效不佳。课程成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评估,导致了课程的持续开设及改进不够等问题。如何立足于地方产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开发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如何建设课程资源以保障课程实施的顺利开展,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开展企业人员、其他专业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作式课程开发工作,进而夯实校企合作、促进不同专业间合作。以上诸多问题的深度挖掘成为中职项目课程研究的聚焦点及目标点。从实践中寻求解决之策,研究以嘉兴地区某中职院校开设的《童车设计与制作》(简称《童车》)项目课程开发为例,从课程开发的前期分析、主题确定、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及成效的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1)强化多方协同模式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组建由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校内本专业及跨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各有侧重的开展相关工作;(2)课程主题确定的逻辑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核心工作是对选定的工程项目进行工作领域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化处理,从而形成课程的知识体系;(3)课程资源开发注重规范及全面性。包括编写校本教材、创设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文本性教学资源力求做到规范编写;教学环境应力求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程实践情景,使学生真实感受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以“构思”、多轮“设计—实现”、“运作”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开展工程项目的教学研究,从而更有成效的培养工程技术性人才。(5)建立课程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的选择工程项目,即关注工程项目涵盖的知识容量、难易程度及所需的周期长短等;(2)关注工程实践教学氛围的营造。调整传统教室内讲授模式为工作室内研讨模式,紧紧围绕以工程项目研发为主线的研发式教学;(3)重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这需要从学校层面、企业层面进行协作,以此稳步开展教师深入企业的实习工作。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超,班岚,迟欢,张卫[5](2021)在《三维建模和3D打印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形体分析和零件表达,三维建模和3D打印被引入教学过程。首先,采用SolidWorks建模动态演示组合体形体分析过程,发放组合模型进行练习,进一步理解形体分析过程;其次,利用SolidWorks剖切面的功能,尝试选择不同的剖切方法和剖切面位置,通过优化剖切方式、剖切位置,进而归纳零件表达的方法;最后,发放剖切后的3D打印模型,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对该教学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短期有效提高学生掌握程度;长期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班的成绩和对照班级逐渐增大,到第10次课时,班级评价成绩差距达到14.3%。

曾小义,黎泽伟,孙正圆[6](2018)在《Inventor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将Inventor软件强大的参数建模及演示功能应用于辅助讲解机械制图课程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谢建华,叶云霞,袁盼盼[7](2018)在《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技术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广泛应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在工程设计和科研领域已经成为提升产品质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引入三维实体造型技术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三维实体造型技术与组合体的画法、机件表达方案的选择、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等"工程制图"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了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表明,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引入到"工程制图"教学中,改善了地方高等学校的教学条件,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工程制图"的教学质量。

刘国敏[8](2016)在《《家具设计》课程中模型制作的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在设计的过程中,模型制作提供给设计师想象、创作的空间,与设计过程中二维平面对形态的描绘相比,它能够提供更精确、更直观的感受,是立体的形态表现,是设计过程中对方案进行探讨、推敲、评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型具有立体,真实的效果,从多视点观察、审视家具的造型,找出不足和问题,以便进一步加以解决、完善设计。

周哲通[9](2016)在《机械制图课程探讨》文中指出本次研究提出了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了证明该指导的思想具有可操作性,本次研究还结合教学案例说明了这套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法,如果教学过程中采用该方法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活动,就能全面提高机械制图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好掌握机械制图知识,也能让学生所掌握的制图知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王文娟[10](2016)在《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与CAXA融合教学中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学中,传统教学法制约着老师与学生的发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既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与技能,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等,以适应社会需求。CAXA实体设计软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D辅助设计软件,它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在三维空间进行构思、布局和创意。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三维实体设计软件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三维实体造型形体分析教学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实体造型形体分析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的三维化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新构建制图课程体系
二、优选课程教学内容
三、序化教学实施流程
四、开发助学软件,拓展教学手段
五、三维软件引入工程图学课程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一)坐标体系不一致
    (二)关于Solidworks工程图中剖切线的处理
    (三)关于剖视图中筋板的处理
    (四)图学课程与三维软件之间的呼应与协调
六、结语

(2)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机械制图
        二、三维CAD
        三、融合式教学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4MAT教学模式
第三章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与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
        一、培养机械类人才技能的支撑作用
        二、在课程体系中发挥桥梁的作用
    第二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三、教学过程欠缺对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四、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五、教学评价忽视学生的差异发展
第四章 《机械制图》融入三维CAD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意义
        一、助推教学模式创新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可行性
        一、三维CAD软件简洁、高效、易学
        二、融入三维CAD技术符合学科知识逻辑性
        三、融入三维CAD技术可实现知识结构转换
第五章 《机械制图》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二、机械制图为主,三维CAD为辅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方法
        一、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丰富教学手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演示法
        四、转变教学思维——引入三维建模思维
        五、创新教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第六章 《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 CAD 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
    第一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教学实践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第二节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实施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问卷提纲
附录三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设计
附录四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设计
附录五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六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效果访谈提纲
致谢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3 概念的界定
        1.3.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1.3.2 项目课程
        1.3.3 基于CDIO模式的中职项目课程开发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2.1 课程开发必要性分析
        2.1.1 提升创新设计型人才培养质量
        2.1.2 培养地方产业紧缺技能型人才
        2.1.3 提升专业化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2.2 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2.2.1 宏观政策支持
        2.2.2 地方企业配合
        2.2.3 学校制度支持
    2.3 成立课程开发团队
第三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的确定
    3.1 课程内容确定的过程
    3.2 童车项目合理性分析
        3.2.1 基于学习兴趣的考虑
        3.2.2 基于知识领域的考虑
        3.2.3 基于难易程度的考虑
    3.3 童车工作任务的分析
        3.3.1 童车就业岗位及工作领域分析
        3.3.2 童车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3.4 童车课程目标的确定
        3.4.1 校内师资及设备分析
        3.4.2 学生认知特点分析
        3.4.3 教学化重构确定课程内容
第四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资源开发
    4.1 课程标准开发
        4.1.1 课程的定位及设计思路
        4.1.2 课程目标
        4.1.3 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
        4.1.4 教学实施建议
    4.2 校本教材开发
        4.2.1 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4.2.2 《童车》校本教材的开发
    4.3 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开发
        4.3.1 其它辅助资源建设内容及思路
        4.3.2 《童车》辅助资源的建设
第五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与评价
    5.1 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5.1.1 明确课程实施方案
        5.1.2 明确教学评价方案
    5.2 课程实施的过程
        5.2.1 构思阶段(C)
        5.2.2 设计阶段(D)
        5.2.3 实现阶段(I)
        5.2.4 运作阶段(O)
    5.3 教学成效评价
        5.3.1 教学过程性考核
        5.3.2 教学阶段性及终结性考核
第六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保障建设
    6.1 课程的师资保障
        6.1.1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
        6.1.2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6.1.3 确定任课教师梯队
    6.2 课程的教学环境保障
        6.2.1 理论教学环境
        6.2.2 实践教学环境
    6.3 课程的教学设备保障
        6.3.1 教学设备配备原则
        6.3.2 《童车》教学设备配备
第七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成效评估
    7.1 明确课程的评估指标
        7.1.1 课程评估原则
        7.1.2 课程评估指标
    7.2 课程成效评估过程
        7.2.1 设计调查问卷
        7.2.2 调查过程及数据收集
    7.3 数据分析及结论
        7.3.1 主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7.3.2 客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及不足
        8.1.1 研究的结论
        8.1.2 研究的不足
    8.2 未来研究展望
        8.2.1 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培养
        8.2.2 教学项目容量的合理规划
        8.2.3 地方典型企业的有效参与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三维建模和3D打印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课程组成
3 三维建模和3D打印在形体分析中的应用
    3.1 组合体形体分析
    3.2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
4 三维建模和3D打印在零件表达中的应用
5 三维建模和3D打印制图课堂组建
6 课堂效果评价
7 结论

(6)Inventor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Autodesk Inventor简介
2 开拓机械制图教学创新性
    2.1 模型不再是死的, 可以动起来, 就像玩拼图
    2.2 三维数值模型造型越来越生动, 立体感强
    2.3 三维设计把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展现在丰富多彩的三维图形中
    2.4 数字模型方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快捷改动
3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1 便捷、高效地实现“二维-三维-二维”转换的教学
    3.2 运用视图功能, 理解基本视图线框含义
    3.3 利用观察功能, 提升对复杂形体的识图能力
    3.4 运用投影功能生成二维工程图, 增强学生绘图能力
    3.5 装配爆炸图, 辅助学生读懂装配图
4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4.1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4.2 培养学生三维建模能力
5 结语

(7)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技术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应用的课程教学背景
    (一) “工程制图”课程特点
    (二) “工程制图”教学现状
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一) 辅助组合体投影的教学
    (二) 辅助机件表达方案的教学
    (三) 辅助装配图的教学
    (四) 建立虚拟教学资源库
三、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四、结论

(8)《家具设计》课程中模型制作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具设计》课程中模型教学法的优点
二、模型教学法在《家具设计》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1. 设计推敲的重要过程
    2. 空间概念培养的重要环节
三、模型教学法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9)机械制图课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 建立全新的三维立体制图工程的教学框架
    2.1 三维立体制图工程的教学内涵
    2.2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融合
    2.3 强化形体的描述与构件训练
        2.3.1 引导学生应用形体分析法表达形体形状
        2.3.2 在形体分析法中融入线面分析法
        2.3.3 重视形体扫描过程,应用软件构件形体
3 三维立体制图工程的教学实践
    3.1 培养学生了解形体分析法制图的意识
    3.2 引导学生学会线面结合分析应用技术
        3.2.1 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3.2.2 引导学生学会标注尺寸及语言的规范
        3.2.3 引导学生掌握综合机械制图应用技能
    3.3 强化学生三维立体制图综合能力
5 总结

(10)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与CAXA融合教学中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CAXA实体设计技术
    1. CAXA实体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可进行模型演示
    2. 建立CAXA机械制图三维实体模型库
二、 CAXA实体设计技术在教学中具有的优势
    1. CAXA实体设计技术让模型更具象化
    2. CAXA实体设计技术让模型更便于修改、 新建
    3. CAXA实体设计技术让模型利于携带
三、 CAXA实体设计技术对学生学习的促进
    1. 引入CAXA实体设计,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引入CAXA实体设计,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引入CAXA实体设计, 可为学生对该软件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三维实体造型形体分析教学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的三维化改革[J]. 张良.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12)
  • [2]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D]. 王本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D]. 乔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三维建模和3D打印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A]. 张超,班岚,迟欢,张卫. “两化”教学模式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探究和实践专题论文集, 2021
  • [6]Inventor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曾小义,黎泽伟,孙正圆.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5)
  • [7]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技术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J]. 谢建华,叶云霞,袁盼盼.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8(01)
  • [8]《家具设计》课程中模型制作的教学研究[J]. 刘国敏. 新丝路(下旬), 2016(12)
  • [9]机械制图课程探讨[J]. 周哲通.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10]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与CAXA融合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 王文娟.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6(07)

标签:;  ;  ;  ;  ;  

3D立体建模与体分析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