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城市体系与现代西方法律改革

中世纪欧洲城市体系与现代西方法律改革

一、中世纪欧洲城市制度与近代西方法律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次春雷[1](2020)在《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较为复杂,呈现出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窒息了古希腊罗马体育的薪火传承;另一方面又奠基了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雏形。破解这一“双重效应”谜题的钥匙主要有两把:一是中世纪前后欧洲精神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运动;二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历史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倍受学界争议,不仅使之成为一项经典课题,又是一项远未完成的任务。本文立足上述两方面影响,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线索如下:一、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之间关系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种关系实际是宗教与体育之间关系的一个特殊阶段或环节。其逻辑形态主要体现为: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之间具有的内在关联;古希腊崇拜健与美的宗教特质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与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基督教国教化之后,迫使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双双覆灭。二、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古代传统体育具有显性的压制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最为明显的方面,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共识。这种压制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所确立的灵肉二元分裂的基础性观念;促使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禁欲生活对体育活动的全面排斥;从而导致中世纪竞技体育全面衰退、学校体育领域空白、民间体育发展严重受阻的历史现实。三、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近现代体育具有隐性的奠基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二个方面,是隐蔽的方面、需要深入考察的方面,也是多数学者未曾系统剖析的方面。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是这一效应的精神基础;中世纪骑士比武大赛隐蔽传承着竞技体育的文化形态;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中世纪中后期城乡体育的崛起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促使中世纪体育观念再生。四、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蜕变促进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形成的“灵肉一致”观根本动摇了禁欲主义身体观;“灵肉一致”观的深化加速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并孕育了公民体育权;以及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五、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的历史运动主线;对体育所形成的“双重效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近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揭示宗教和现代体育之间依然普遍存在的现象与联系,这些启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史鉴意义。

稂建中[2](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张洋[3](2019)在《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的灵魂。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及城市的文化,实际上是以更综合、更系统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城市的文脉及其实质的问题。阿拉伯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布局、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等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伊斯兰哲学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城市这个被称为“文化容器”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依,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城市发展和变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端、发展、衰落和复兴的轨迹,不仅可以揭示中东城市建设与发展脉络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主导的这一基本规律,也从中看出伊斯兰阿拉伯文化是如何在城市得到发展、传承并重新焕发生机的。本文选取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市——开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开罗城市的塑造作用,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总结了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揭示了开罗城市能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原因,分析了开罗在文化传承中的经验教训、面临的未来挑战及其进行文化传承带给我们的启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文章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做了界定。正文部分,第一章通过对伊斯兰城市起源的追溯,介绍了伊斯兰城市的类型、城市形态的构成元素、城市的布局特点,并揭示了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即伊斯兰城市体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中世纪开罗的研究,主要涵盖从福斯塔特、阿斯卡莱、格塔伊尔作为阿拉伯帝国的行省都城,到开罗作为独立地方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首都的城市发展历程。本章研究了开罗的建筑特色和布局特点,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管理、经济和文化制度,城市的社会分层、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开罗的文化传统,分析了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以及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原因。第三章是对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开罗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奥斯曼帝国为开罗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导致了开罗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颓靡和文化创新上的停滞。与此同时,伊斯兰政治文化、建筑文化、护卫朝觐传统以及阿拉伯学术都在开罗得到了传承和延续,开罗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延续性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开罗的城市制度是典型的伊斯兰框架下的城市制度。第四章研究的历史时期从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到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二三革命”前,在这一时期开罗经历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以及殖民时期的城市化改造,开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新城与旧城相对而立的二元城市格局。在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之下,阿拉伯世界开始以开罗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和伊斯兰教改革、复兴思潮。本章在介绍了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分析了开罗能够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第五章介绍了当代开罗的发展建设,开罗在阿拉伯世界文化影响力的变化,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尝试进行了“文化传承系统”的建构,其次在该框架下,通过前面二至五章的介绍和梳理,分析了开罗千年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主体、传承的环境、传承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有:传承主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意识;传承环境上得益于开罗建成之时其它较早扎根文化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开罗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承内容上,吸收了各类文化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传承方式上,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并以街区为载体进行文脉的传承。劣势有:传承主体文化上的保守性,传承主体间文化上的断层;本地近代以前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本国当今持续下降的文化影响力、纷乱不安的地区局势和全球化浪潮裹挟的新殖民主义蔓延,构成了传承环境的不利方面;传承内容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本身宗派主义、专制主义、神权主义、蒙昧主义等积弊严重,面对新时代挑战创新乏力;传承方式上,资金困难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过分依赖外援,教育资源匮乏使城市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具有双刃剑作用。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要加强中国城市与其它城市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

方方[4](2019)在《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文中认为在比较宗教领域,体育较少作为一个维度被纳入其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体育却与宗教关系密切。基督教对于近现代体育的勃发和国际传播作用突出,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无论在形态还是理论上都深受道教影响。从中古到近代,基督教、道教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体育的历史走向。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比较,不仅有助于解决近代的体育问题,还将为基督教和道教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认识论基础,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方法,试图从基督教与道教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两者之于体育的关系,以期对宗教学术研究有所禆益。全文分上下两编,共计六章。上编内容集中于中古时期,即前三章内容。下编内容集中于近代时期,即后三章内容。现将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中古时期基督教、道教视域中的体育。首先本章探讨了中世纪基督教与骑士体育、民间体育活动之间若即若离的张力关系。尽管中世纪各种体育活动不被正统教义与教会所认可,但却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教会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模糊与暧昧的态度,同时,中世纪基督教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张力与解释空间;其次分析了养生体育与道教关系,道教养生体育活动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养生体育实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修炼活动;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理论层面两大宗教关于体育活动认知的根本区别是身体观的差异,实践层面关涉到两大宗教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首先基督教身体观非常复杂,受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教会对体育活动的敌视态度出发点并非敌视人的身体,而是敌视“肉身的欲望”;其次道教修炼活动发展出的养生体育活动,是建立在道教自身的身体观念之上,即高度重视“肉身”的存在,并将肉身与精神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道教的身体观理论与实践表现出自身高度完整性与内部的自洽性,促使养生体育活动在自身内部发展。而基督教在身体观念上充满了内在的分歧,使基督教在整体上对身体运动采取了一种矛盾的功利主义态度。第三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对世俗世界所存在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态度,这种态度与基督教重视实践的传统结合,造成了它对体育活动否定与利用并存的复杂现实关系;其次由于道教养生体育是道教沟通神圣与世俗的重要载体,反映出道教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关系密切;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基督教和体育复杂的关系显示出自身对世俗世界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和谐关系则折射出道教在对待圣俗关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但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对异于自身教义之事物的封闭性。第四章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首先指出“强身基督徒”思想出现及其体育实践,标志着近代基督教开始接受体育活动,反映出近代基督教自身发生改变;其次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以适应时代变化,但与此同时道教自身却无法突破传统束缚,导致了养生体育和道教走上了分裂道路;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的内在灵活性与注重实践之传统,形成了对待新事物的开放性,使得体育运动与近代基督教发生了内在融通。而道教养生体育在接受近代科学时破坏了自古形成的养生体育与道教宗教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导致了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传统道教内在封闭性是导致此结果的要因。第五章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进入近代后,尽管仍存敌视体育运动和肉身的保守基督教派别,但在众多接受体育运动的新教派别中,肉身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古时代灵魂与肉体的紧张关系得到化解;随着养生体育与道教的分离,道教身体观发生了分裂,表现为世俗化的养生体育所代表的“世俗身体”和固守传统的修仙术为代表的“神性肉身”;对比二者,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大宗教对于近代新环境与新元素的吸收与处理能力,即是否具有开放性。此外,近代体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能否接纳与吸收体育科学,也反映出两大宗教身体观的理性化程度。第六章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近代英美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提倡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势,但仍主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拯救,而且也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是近代基督教根据世俗世界变化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一种手段;其次近代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折射出了道教传统上的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割裂;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接纳体育运动是其成功适应世俗世界变化的结果,在新教对中世纪天主教思想的改造过程中,基督教内在世俗化与理性化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由于道教传统与世俗世界过于接近,一旦世俗世界发生巨变,宗教目标往往难以做出有效调整,养生体育亦丧失了沟通神圣与世俗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现代启示。

陈佳丽[5](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指出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着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着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解德渤[6](2017)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学术命题,也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议题。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命题是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建设,没有健全的大学法人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府学关系。大学“行政化”、“高成本”、“强内耗”等问题不断蔓延,这都是由府学关系不顺畅所造成的,它在公立大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处理府学关系,根本宗旨是保护学术组织,终极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法人制度的演进史是大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世界大学法人制度发展经历了以“学者行会”为基本标识的“古典大学法人制度”、以“国家理性”为根本特征的“近代大学法人制度”和以“市场机制”为调控杠杆的“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古典大学法人制度最早在法律意义上认可并保障大学的“团体人格”,且以“特许状”的形式为大学自治提供了最原始的法律支持;民族国家的崛起将近代大学法人制度推上历史舞台,国家成为大学自治的“守护者”且表现形式各异;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大学与政府之间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这就是世界大学法人制度演进的基本脉络。我国现行的法人制度始于1986年的《民法通则》,至今已逾三十年。我国现行的大学法人制度始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但是,我国对法人制度以及大学法人制度的认识与实践都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历史地看,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历经“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法人”再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这就使得我国公立大学深深打上不同时期的制度烙印,从而大学法人制度也带有较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为:第一,法人身份的“单一性”,即“事业单位法人”并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公立高校的法律需求;第二,法人属性的“不完整性”,即我国公立大学所面临的是“私有余而公不足”的现实境遇;第三,法人地位的“外赋性”,即当前我国公立大学的法人地位是20世纪80年代初“简政放权”背景下的法律产物,从而并不具有法人权利内生的实质。这就导致了我国公立大学在“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框架下不健全的法人制度:“次级法人”的法律性质、“国家保障”的投入体制、“权力集中”的治理结构、“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公地悲剧”的财产制度、“政府主导”的评价制度以及“功能疲软”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问题集中暴露的是如何调整公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一根本难题。透过2015年《高等教育法》的修订,我们发现:政府对大学管理显现出从“行政管理”到“法人治理”的端倪,但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当前世界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对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就大陆法系而言,德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双重法人”、“公法社团”和“公法财团”三种,法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是“特殊公务法人”,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类型是“独立行政法人”框架下的“国立大学法人”,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方案设计的是“行政法人”。德国的“分类放权”、法国的“分层放权”以及在两国颇为流行的“行政合同”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而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改革历程与改革分歧使我们在是否缩减财政投入、是否扩大校长权力、是否迈向大学市场化等问题上须保持谨慎态度。就英美法系而言,英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特许状法人”、“议会法人”和“公司法人”三种,美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国家机构”、“公益信托”和“宪法自治大学”三种。英美多样化的大学法人类型设计以及大学与政府之间缓冲机构的设置对我国也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在“三角协调模型”的基础上建构出“天平杠杆模型”,以衡量不同大学法人类型的自治状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吸收。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应在改革理念、改革方案以及具体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刻思考。在改革理念上,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理应正视并超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新国家主义思潮;理应坚持以尊重大陆法系传统为主,汲取英美法系精髓为辅的法律取向;理应秉承以政治论为前提、以认识论为根本的教育哲学。在改革方案上,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具有三种备选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私法人化”,这是一种妥协现实的改革方案,故不宜采纳;第二种方案是“公法人化”,这是一种呼声最高的改革方案,可以作为优选方案;第三种方案是“特殊法人”,试图在公与私之间作出调和,这种改革方案因浓郁的理想色彩而难以实现,所以也不宜采纳。如此说来,我国应在“公法人制度”的整体框架下构建一个结构相对完整、具有中国特色、运行顺畅有效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穿越复杂的世界大学法人丛林,结合我国法人制度改革动向,我国公立大学可采特殊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捐助法人以及企业非营利法人等四种法人类型。无论从法理上分析,还是在学理上剖析,抑或在实践中考量,我国军事类院校适宜采取“特殊机关法人”身份,中央部属院校适合采取“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公办地方本科院校适合采取“捐助法人”身份,公办高职高专院校适合采取“企业非营利法人”身份。这种法人分类方式不仅符应了世界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而且在契合我国法人分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制度革新,这四种大学法人所享有的法人权利渐次增大。但在法人身份选择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理应坚持“自主选择”、“合理引导”、“积极试点”的原则。应该说,不同的公立大学法人类型体现为不同的法律性质,折射出相应的治理结构、投入体制、人事制度、财产制度、评价制度以及监督机制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突破原有事业单位法人的体制性积弊,而且可以对事业单位法人进行规范性矫正,更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奠定法律基础。因此,把法人制度这一古老的世界命题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议题有机结合起来,这将是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积极尝试,这一尝试必将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制度能量,从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依法治校背景下最具有根本意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姚宇华[7](2017)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组织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不断发展,大学组织逐步由一个封闭性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需遵循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其中外部逻辑须通过内部逻辑发挥作用。外部逻辑主要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相关,内部逻辑则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相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社会变迁,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Ⅱ逐步兴起和发展。作为对理论与实践的回应,论文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进行研究。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遵循提出问题、构建分析框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和结论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理想类型法、历史研究法、组织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需要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动力或原因进行分析。依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和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论文构建了“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就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动力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环境作为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须通过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就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的协同演化方式而言,主要存在自组织的协同演化和他组织的协同演化两种方式。论文以此为分析框架,对国外大学组织模式的历史变迁、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变革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进行了考察。从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看,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相继产生和形成了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T-u型)、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R-U型)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E-U型)三种经典的大学组织模式。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原因或动力看,外部动力表现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内部动力表现为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知识生产模式0、知识生产模式Ⅰ和知识生产模式Ⅱ等三种知识生产形式。总的来说,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是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论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模式变革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MIT自创建以来,在组织模式上先后产生和发展了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等三种组织模式。通过对其变革动力进行的分析表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在美国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MIT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通过对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特征与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历史变迁而言,自清末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相继经历了近代大学组织模式、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等发展阶段。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断裂性和稳定性、移植性和模仿性以及强制性和激进式并重的变革方式等。通过国际和历史比较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组织行动者地位不平等、组织目标外部逻辑彰显、组织技术适切性较为缺乏、组织结构科层化以及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等。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和知识生产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无序与有序相互交织的社会发展路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程度和层次较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在知识生产层面,在独特社会形态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政治权力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理性主义知识观缺失、知识生产体制化滞后及知识型结构模式失衡等特征。总的来说,在我国独特的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他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基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综合借鉴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未来的变革,论文从策略和模式设计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而言,应从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等层面采取相应策略。同时,在当今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I向模式II转型的背景下,论文从组织行动者、组织目标、组织技术、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等要素对未来我国大学组织模式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组织行动者来看,应处理好大学外部行动者和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从“政事一体化”走向“政事分开”,改进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制定和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保障教师地位及提升学生地位等。从组织目标来看,应加强各种目标之间的融合性、平衡目标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提升目标的多样性和个性等。对组织技术而言,应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革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在组织结构上,应分别对行政组织结构和学术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行政组织结构来说,应建立一种“学校—学院—系”三级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点是对学校层次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建立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大学治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术组织结构而言,应在对政府层面的学科分类目录进行相应调整的前提下,借鉴西方一流大学学院设置经验,重视学科属性差异性。在学院设置上,建构一种由基础性学科和实用性学科学院组成的学院结构。同时应加大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就组织权力而言,应坚持以“善治”为指导的权力分配目标、自治和共治统一的权力分配原则和集权与分权统一的权力分配方式以及建构一种“纵向分权”的权力分配模式。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关注了大学组织的“外适应”和“内适应”问题。在大学组织的分析视角上,实现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整合。因此对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马培培[8](2017)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教育,对于培养社会精英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现代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的规模大扩张对精英教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在扩张之前的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全部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承载高深知识和养成健全心智的精英,而当扩张之后尤其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以后,精英教育萎缩成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极小的部分,而不再是全部。随之,平等主义的冲击对大学精英主义价值观造成威胁;与此同时,规模的急剧扩张瓦解了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总之,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面临被抛弃和被放逐的命运。为了在平等和优秀之间、规模与质量之间实现两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妥协成为一种权衡之策,虽然表面上看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实质上并非如此,新的问题由此产生。通过对现状的考察可以看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发国家中,出现了精英教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势,表现在精英教育培养类型的多样化、教育目的的多样化与实践形态的多样化三个方面。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与规模扩张相伴相生的必然现象,也作为精英内涵多样化的自然延伸,为缓解精英教育的危机,更好地发展精英教育指明了航向。但是,从更加深远和广阔的视角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多样化并不是精英教育发展最为理想的归宿,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应该遵循三个主要的发展理念。首先应在多样化的趋势下重新关照自身发展的整体性;其次,大众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应从妥协性的共存关系向共生关系发展;最后,精英教育的发展应遵循变革与传统相统一的观念。基于对先发型大众化国家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及出路的分析,反思我国的精英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考虑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出路:一是强化精英教育的意识、纠正对精英教育理解的误区;二是通过适度规划和自由竞争促进系统分层和功能分化;三是促进精英教育实践形态的多样化;四是加强实践形态之间的关联度,发挥精英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五是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方面应具有基本共识。

李海龙[9](2016)在《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文中研究说明通常人们认为大学兴起在西方是一个既成事实,其生命从公元11世纪之后展开。表面上看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独立的学术机构史,知识与学者是这部历史的主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对大学兴起的解释方式了。然而,相对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学理念、制度、机构、仪式和运作体系而言,最初的大学为什么诞生自西方的中世纪,又如何兴起并传遍世界?西欧的大学是怎样实现“中世纪的凯旋”,又如何成为全世界高等学府效仿的对象?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清楚。大学的历史不是一部单纯的机构史或组织史,而是一部西方文明史的缩影,需要从更深的理论层面去探寻其兴起过程。由此,大学的兴起不能仅从中世纪的历史断层中寻找,而是应该将其置于西方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中,从文明的根源去探究大学的兴起。从文明的视角寻找大学为何兴起在西方,需要从文明的源头寻找依据,从西方智识生活的开展方式去梳理大学何以诞生的脉络,最终与中世纪诞生的大学实现联通。只有将大学何以兴起的原因在西方文明演变的过程找到,大学的轮廓才是清晰的。大学兴起在西方是文明的宿命,西方文明深藏着推动大学破土而出的理性基因,但其产生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大学出现在12世纪而不是其他时间,诞生在某个城市而不是另一个城市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此外,大学产生后的命运也是不稳定的,随着经院哲学的兴衰,大学也经历了高峰与低谷。在教派纷争的时代大批学府陨落,走向了“冰河时期”。论文的主体部分由4章组成。第1章分析古希腊精神与大学兴起的历史渊源,从西方文明的起点古希腊开始,梳理智识生活的起点,研究古希腊哲学对西方认识论传统形成的意义,并且从古希腊学园中探究大学的源头。第2章是古罗马文明对大学的孕育,探讨从古希腊到罗马的文明转型与融合,罗马帝国的崛起与基督教普及如何左右西方智识生活的演进,以及古希腊—罗马文明如何融合在一起,为大学提供知识生产和教育上的基础。第3章研究中世纪大学如何诞生与扩散,从人们对中世纪历史黑暗和盛世的两个层面分析大学诞生前的历史环境,深入分析12世纪文艺复兴是如何同翻译运动、教皇革命结合起来影响大学产生的。中世纪时经院哲学对大学的影响也不应忽视,经院哲学作为西方知识史的方法论革命造就了大学的兴起,然而因为其后期的僵化保守也使得大学退化,走向了历史性的衰退。第4章是对大学兴起西方的总体回顾,总结出大学在中世纪凯旋为世界带去了怎样的影响,具体梳理了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在中世纪诞生大学的具体原因,并探讨了大学的欧洲性和世界性是如何呈现在世人面前,以及大学是怎样成为世界都接纳的普世价值的。作为研究的结论,以1、2、3、4章的历史梳理为基础,论文在结语中阐明了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的原因:(1)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2)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3)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汤谦繁[10](2016)在《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历史研究》文中提出所有现代国家都在追求一种完满的现代性,大学是现代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宏观上认识大学问题的基础;而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说“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一面肯定了现代性之成就,一面以“未竟”的目标作为理想价值的尺度将整个现代性的历史与现实置于批判之中。现代性之“未竟”且非完满性,决定了追溯大学现实性历史——现代大学何以产生,它受哪些因素影响——的必要性:视角注定是多样化的,本论文即是以文化民族性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现代性起源及相关问题的一次尝试。现代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我们今天建设的现代性主要是民族国家形成后的产物,但是它的根源则要到更久远的历史中寻找。与此相应,我们以19世纪初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建立为界,将大学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即大学现代性的酝酿阶段和大学现代性的构建阶段。由此本文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研究目标:一是梳理大学现代性形成的文化起源,二是阐述文化民族性与民族国家大学现代性构建;宏观的历史回溯与微观的现实考察方法兼顾,以期阐明文化民族性对大学发展的作用及其限度。本文研究内容如下:一、文化民族性定义与内涵。文化民族性是一国文化的特殊状态,民族国家是它的存在本体,民族文化及其传统是它的存在基础,民族国家及其人民的生存需要是它的价值内涵。文化民族性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包含现实的因素,具有稳定性、复合性、超越性和相对性的特征。文化当然是影响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文化作用于大学有一定限度,它很容易受到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文化自身、进而文化作用于大学关系的变化。这种由于多重因素或情境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状况就是文化民族性。二、文化民族性与现代大学历史基础。西方文化有两大源头,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一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它们也理所当然是理解文化民族性、现代大学及其作用关系的重要基础。(一)古典文化与高等教育。本文所指的古典文化就是古希腊与罗马文化。古希腊文化特征突出表现在它的哲学思想上。古希腊哲学家与学派之多、思想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但无论是古希腊早期关注自然现象的自然哲学,还是中、后期以人为中心的古典哲学,都以理性精神为内核。这种理性精神在西方社会流传了下来,在中世纪和近现代表现为不同形式与内容。古典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西方文化的源头,通过不断复兴或再创造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向现代性文化演进。教育上,古典时代的哲学与文化还没有区分开来,哲学就是哲学家智慧的生活方式,其中不少哲学学派通过开办学园传授他们的哲学与理智生活方式,其中一些学园被看作是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同的哲学学派哲学主张不同,教育内容自然有差异,最终亚里士多德为充分发展人的理性,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四艺”和智者学派的“三艺”结合成“自由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使古典文化获得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普遍教育形式,即“自由教育”(二)基督教文化与中世纪大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化不同,中世纪文化就是一种信仰文化,这是由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特征决定的;在中世纪,教会是文化与教育的承载机构,因此所有的文化或教育活动都要为基督教信仰生活服务,这实际上决定了中世纪文化与教育的成就与限度;对于大学而言,它在教会的努力下建立起来,并从形成一开始就受到教会控制。中世纪大学一般分为文、法、医、神四个学院,神学院在大学居于统治地位,文学院提供经过改造的“自由七艺”作为法、医、神三个学院教育的基础,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和世俗社会统治精英;但中世纪信仰文化并不必然排斥理性,经由教父与经院哲学家的共同努力,神学与古典时代理性知识不断结合,不仅推动了基督教文化的发展,还为科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的萌芽。从中世纪到现代,中间有一个过渡阶段,即我们通常说的近代。在近代,新的因素在增长,但旧的因素还没有消失:世俗政权与教会之间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前者的变化,但却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政治制度框架;罗马教皇与教会因腐败、堕落而威信扫地并没有改变人们宗教信仰的热情;经院哲学的衰落及与之相应宗教哲学的发展并没有超出基督教哲学传统;统一的罗马天主教的分裂也只不过是让位于路德派、加尔文派、安立甘派等更加“民族化”的新教派。由此可见,基督教依然是影响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却逐渐退居到纯粹的信仰领域,文化与大学发展开始更多受制于世俗国家及其需要。在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三大文化运动之后,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变革直接导致了大学科学化、民族化与民主化运动展开,现代大学的种子已然在近代文化的土壤中播下。四、文化民族性与现代大学。19世纪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意味着宗教从国家公共政治领域退场,近代开始的大学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化——进程中的最后一重障碍被清除了;各民族国家都在致力于建设自己现代大学,但受制于不同的文化民族性,不同民族国家在大学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民族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形成了不同的大学发展模式。最后以英国、德国文化民族性与大学互相作用关系的情况为案例,分述文化民族性与大学现代性构建之间的关系。

二、中世纪欧洲城市制度与近代西方法律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世纪欧洲城市制度与近代西方法律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的相关概念
    一、中世纪的概说与界定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概念
    三、体育的概念
    四、中世纪体育概观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的发生
    二、古希腊的宗教特质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
    三、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及其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
    四、基督教国教化与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的覆灭
第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古代传统体育的全面压制
    一、中世纪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
    二、基督教禁欲主义与中世纪禁欲生活
    三、中世纪基督教迫使竞技体育全面衰退
    四、中世纪基督教导致学校体育领域空白
    五、中世纪民间体育的艰难萌生与发展受阻
第四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隐性奠基
    一、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
    二、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
    三、骑士比武大赛对竞技体育的隐蔽传承
    四、中世纪中后期民间体育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人文主义思潮
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历史蜕变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一、“灵肉一致”观对禁欲主义身体观的根本动摇
    二、“灵肉一致”观的深化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三、宗教改革对民族意识及其公民体育权的孕育
    四、宗教改革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
第六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双重影响的启示及其现代延续
    一、中世纪基督教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
    二、基督教形而上学对顾拜旦奥林匹克思想的影响
    三、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联的现代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2)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写作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四、关于本文“伊斯兰城市”、“文化”和“开罗”的界定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一节 伊斯兰城市文明的出现和发展
        一、伊斯兰教与城市的关系
        二、伊斯兰城市的源起和类型
    第二节 中世纪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和布局
        一、伊斯兰城市形态的典型元素
        二、伊斯兰城市布局特点
    第三节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
        一、伊斯兰城市体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
        二、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世纪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一节 中世纪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从福斯塔特到开罗
        二、法蒂玛王朝时期开罗的建立和发展
        三、阿尤布王朝时期对开罗的扩建
        四、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开罗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开罗城市形态和布局对伊斯兰文化的体现
        一、伊斯兰开罗的建筑特色
        二、伊斯兰开罗的布局特点
    第三节 开罗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制度
        一、管理制度
        二、经济制度
        三、文化制度
    第四节 开罗的城市社会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一、城市的社会分层体现伊斯兰价值观
        二、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
    第五节 开罗城市的传统文化
        一、官方节庆文化
        二、民俗文化
        三、民间信仰文化
        四、民间政治文化
    第六节 中世纪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一、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和贡献
        二、中世纪开罗传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有利条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奥斯曼统治下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挑战
        三、开罗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制度的传承
        一、对多层次城市管理制度的传承
        二、对城市社团制度的传承
        三、对瓦克夫制度的传承
        四、对开罗城市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社会结构的传承
        一、开罗社会结构的一脉相承
        二、开罗乌里玛的社会协调功能
        三、社会结构的延续性及其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一、对伊斯兰政治文化的传承
        二、对伊斯兰建筑文化的传承
        三、对伊斯兰朝觐文化的传承
        四、对阿拉伯学术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开罗的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第一节 开罗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一、拿破仑入侵时期开罗的发展
        二、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与开罗城市发展
        三、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
        四、殖民时期的开罗城市发展进程
    第二节 近代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开罗在“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传承与创新
        三、开罗成为伊斯兰改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心
    第三节 近代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刺激因素
        二、社会变革因素
        三、文化主体因素
        四、传播条件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开罗城市在新时期的发展
        一、纳赛尔时期城市规划的开启
        二、萨达特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三、穆巴拉克时期开罗全面的新城建设
    第二节 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一、20 世纪70年代前
        二、20 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三、新世纪的影响力
    第三节 当代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一、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
        二、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三、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
        四、开罗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研究——“伊斯兰的开罗”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器物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制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观念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罗文化传承系统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系统构建
        一、文化传承系统构建及原则
        二、开罗文化传承主体分析
        三、开罗文化传承环境分析
        四、开罗文化传承内容分析
        五、开罗文化传承方式分析
    第二节 开罗的文化传承系统评价
        一、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
        二、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劣势
    第三节 开罗城市文化传承的启示
        一、城市现代化发展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前提
        二、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
        三、注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四、以城市为载体加强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互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开罗历史发展年表
附录二:大开罗地区高等学校列表
附录三:1947-2016 年大开罗地区人口统计

(4)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上篇
    第一章 两大宗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第一节 基督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基督教视域中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基督教与中古骑士体育
        三、基督教与中古民间体育活动
        第二节 道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道教视域中养生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养生体育活动及其特点
        三、古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宗教性质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对体育观念影响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中古基督教体育观念所体现出的身体观
        二、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历史渊源
        三、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争议
        第二节 古代道教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古代道教养生体育中的身体观念
        二、道教身体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中古基督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
        二、体育观所折射出圣与俗的复杂关系
        第二节 古代道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道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及养生体育的地位
        二、道教的世俗化与养生体育的特殊角色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探讨
    古代部分小节
下篇
    第四章 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新体育观念的出现
        二、近代英美基督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三、近代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关系变化的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变化及与道教关系的改变
        一、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科学化思想的出现
        二、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展状况与困境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的变化
        二、影响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变化因素的比较
    第五章 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身体观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特点及原因
        第二节 近代道教身体观念的变化
        一、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的比较
        二、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原因的比较
    第六章 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之比较
        二、实践层面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媒介与知识
        1.1.2 理解媒介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1.2.5 结论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研究限定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视角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明清译着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2.2.1 耶稣会士:译着传教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2.3 小结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3.1 本章概说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3.4 小结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4.1 本章概说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4.2.1 报刊之新景象
        4.2.2 报刊中的卫生
        4.2.3 知识之新呈现
    4.3 小结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5.1 本章概说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5.5 小结
6 结论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6)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大学自主”: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
        二、“十字路口”: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该何去何从
        三、“名不副实”: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挑战
        四、“积极讯号”: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改革契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法人制度:一个有待廓清的基本问题
        二、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学术论争
        三、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共识
        四、研究空间:公立大学法人制度如何突破
    第三节 研究问题
        一、问题聚焦
        二、研究价值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大学法人制度的历史图景
    第一节 “特许状”:古典大学法人制度
        一、“团体性”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外部特征
        二、“自治性”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内在气质
        三、“特许状”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基本标识
    第二节 “国家理性”:近代大学法人制度
        一、“大不列颠式”大学法人制度
        二、“拿破仑式”大学法人制度
        三、“洪堡式”大学法人制度
        四、“美利坚式”大学法人制度
        五、近代四种大学法人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市场机制”:现代大学法人制度
        一、逻辑前提:高等教育市场的“不完全性”
        二、历史转折: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开拓
        三、典型案例:美国市场机制下的大学法人制度
第三章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考察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没有法人地位”(1949-1984)
        二、“事业单位法人”(1985-2010)
        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2011-至今)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法人身份的“单一性”
        二、法人属性的“不完整性”
        三、法人地位的“外赋性”
    第三节 “事业单位法人”制度框架下的公立大学
        一、“次级法人”的法律地位
        二、“国家保障”的投入体制
        三、“权力集中”的治理结构
        四、“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
        五、“公地悲剧”的财产制度
        六、“国家主导”的评价制度
        七、“功能疲软”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高等教育法》修订前后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一、1998年《高等教育法》中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二、2015年《高等教育法》中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三、《高等教育法》修订的法人制度成果与未竟任务
第四章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境外模式
    第一节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德法经验与中国启示
        一、多元法人类型:德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二、特殊公务法人:法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三、德国和法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启示
    第二节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英美经验与中国启示
        一、公共法人:英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二、学术法人:美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三、英国和美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启示
    第三节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探索及其启发
        一、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二、行政法人: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三、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几个启示
第五章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下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
        二、新国家主义思潮下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思想根基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法律取向
        一、大陆法系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二、英美法系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法律抉择
    第三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教育哲学
        一、政治论框架下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二、认识论框架下的建立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教育哲学
第六章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改革方案
        一、私法人化:一种妥协现实的改革方案
        二、公法人化:一种呼声颇高的改革方案
        三、特殊法人化:一种充满理想的改革方案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法人分类
        一、世界公立大学法人分类的“天平杠杆模型”
        二、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法人类型的变化及其逻辑
        三、我国公立大学的四种法人分类及其证成
    第三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制度构想
        一、治理结构
        二、投入体制
        三、人事制度
        四、财产制度
        五、评价制度
        六、监督机制
    第四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实践进路
        一、南方科技大学法人制度的贡献及其局限
        二、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实践路线
    第五节 未来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改革前瞻
        一、“巨型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二、“虚拟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三、“混合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四、“合作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第七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2.1.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2.1.2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
    2.2 理论基础
        2.2.1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
        2.2.2 知识社会学理论
        2.2.3 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大学组织分析内部和外部视角的整合
        2.3.2 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2.3.3 知识生产模式演变及分析维度
        2.3.4 大学菱形组织模式的构建
        2.3.5 分析框架:“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模型
3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3.1 知识生产模式0与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
        3.1.1 中世纪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3.1.2 知识生产模式0的特征与变革
        3.1.3 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与变革(T-U型)
    3.2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
        3.2.1 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3.2.2 第一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Ⅰ的形成与发展
        3.2.3 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与变革(R-U型)
    3.3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探索
        3.3.1 转变中的景观:知识价值社会的变迁
        3.3.2 第二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Ⅱ的产生与发展
        3.3.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探索(E-U型)
4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4.1 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4.1.1 组织行动者
        4.1.2 组织目标
        4.1.3 组织技术
        4.1.4 组织结构
        4.1.5 组织权力
    4.2 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4.2.1 组织行动者
        4.2.2 组织目标
        4.2.3 组织技术
        4.2.4 组织结构
        4.2.5 组织权力
    4.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探索
        4.3.1 组织行动者
        4.3.2 组织目标
        4.3.3 组织技术
        4.3.4 组织结构
        4.3.5 组织权力
    4.4 MIT组织模式变革的案例分析
        4.4.1 社会变迁下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4.4.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关系
5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特殊性分析
    5.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透视
        5.1.1 近代大学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5.1.2 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5.1.3 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发展
    5.2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5.2.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
        5.2.2 中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5.3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5.3.1 社会层面:独特的社会形态
        5.3.2 知识生产层面:政治权力规划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6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审思
    6.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
        6.1.1 社会层面:构建以“善治”为目标的“治理型”社会
        6.1.2 知识生产层面:重构知识生产模式
        6.1.3 大学组织层面:优化变革理念与方式
    6.2 中国未来大学组织模式的具体设计
        6.2.1 组织行动者
        6.2.2 组织目标
        6.2.3 组织技术
        6.2.4 组织结构
        6.2.5 组织权力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 规模扩张进程中发展精英教育具有必要性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遭遇发展危机
        (三)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面临困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精英教育内涵研究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三)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 精英
        (二) 精英教育
        (三)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五、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演变
    第一节 古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一、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源起
        二、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变迁
        三、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特征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近代精英教育的变迁
        一、大学:与生俱来的精英教育机构
        二、近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变迁
        三、近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特征
    第三节 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一、现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形态
        二、美国、欧洲以及东亚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三、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特征及其趋势
第二章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精英教育发展的危机
    第一节 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一、规模扩张对精英教育质量观的冲击
        二、规模扩张对传统精英教育形式的挑战
        三、规模扩张使精英教育地位逐渐式微
    第二节 平等与优秀的冲突
        一、优秀的获得与平等的牺牲
        二、平等的承诺与优秀的丧失
        三、规模扩张进程中两种价值观冲突导致的精英教育危机
    第三节 精英与大众的妥协
        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区隔
        二、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妥协
        三、妥协与精英教育的危机
        四、重塑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章 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第一节 精英内涵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一、精英内涵的演变及类型的多样化
        二、精英教育选拔对象的多样化:以美国为例
        三、一个突出的个案:哈佛大学学生选拔类型的多样化
        四、精英教育选拔对象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先发国家的普遍趋势
    第二节 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一、精英教育目的及其多样化
        二、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以欧洲为例
        三、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三节 实践形态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一、精英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
        二、非独立机构的精英教育实践形态
        三、一种精英教育实践形态发展的趋同化取向:从集中到分散
第四章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的反思
    第一节 精英教育的发展应关照基于多样性之上的整体性
        一、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多样化的必然性
        二、多样性的利弊之争
        三、精英教育的发展应重新关照整体
    第二节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应从共存走向共生
        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何以共存
        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何以共生
        三、启示
    第三节 精英教育发展应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寻求平衡
        一、传统之于精英教育
        二、变革之于精英教育
        三、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寻求平衡的可能性
        四、传统与变革之间取得平衡的路径: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相统一
第五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一、清末精英教育的肇始与存在的问题
        二、民国时期精英教育变革的经验
        三、建国后精英教育发展遭致双重断裂
        四、改革开放后精英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第二节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精英教育意识的淡薄和观念的误区
        二、高等教育机构的同质化导致精英教育的承担主体不明确
        三、精英人才培养的异化
    第三节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出路
        一、强化精英教育的意识、纠正对精英教育理解的误区
        二、通过适度规划和自由竞争促进系统分层和功能分化
        三、促进精英教育实践形态的多样化
        四、加强实践形态之间的关联度,发挥精英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五、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方面应具有基本共识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9)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文明的宿命:大学兴起于西方的必然性
        (二) 历史的偶然:大学兴起于西方的随机性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 对于中世纪大学组织的研究
        (三) 对于科学史的研究
        (四) 宗教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方法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希腊精神与大学的源始
    第一节 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考察
        一、走上起跑线: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与地理基础
        二、借鉴与融合:古希腊对东方文明智识成果的引入
        三、从地理到心灵的通约:古希腊智识活动的萌芽
        四、城邦政制:古典教育发源与延续的场所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与西方认识论传统
        一、古希腊知识的认知内涵
        二、怀疑论中的精神世界革命
        三、教育哲学的发源及其延续
        四、古希腊哲学对历史的启蒙
    第三节 柏拉图学园与中世纪大学的精神纽带
        一、学园的源起与历史影响
        二、学园对科学的启蒙与制度化影响
        三、柏拉图学园与人文气质的传承
        四、从学园到大学的精神轮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罗马文明与大学的孕育
    第一节 大转型——从古希腊到古罗马
        一、文明继承与转向:从希腊化到罗马化
        二、理念转型:知识的革命性发展
        三、教育的转型:专业教育的诞生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普及
        一、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智识文化的传承
        二、罗马帝国的衰落与智识生活的动荡
        三、基督教的兴起与文明火种的保存
        四、基督教的普及:信仰与理性的交融
    第三节 古罗马文明与中世纪大学的知识准备
        一、法律传统与法学知识的积累
        二、翻译运动与知识回流
        三、罗马-基督教知识制度的演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扩散
    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世纪抑或中古盛世
        一、格局纷乱的西欧大地
        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兴衰
        三、西欧文明的复苏与重建
    第二节 12世纪文艺复兴与大学的产生
        一、制度与理念碰撞下的复兴
        二、全面复兴下大学的生存环境
        三、最早的中世纪大学的诞生
        四、早期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化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衰
        一、大学的知识演进与规范化
        二、经院哲学推动下的知识革命
        三、中世纪大学演进的转折
        四、中世纪大学的衰落与近代大学的复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洲大学的凯旋及其世界意义
    第一节 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中世纪?
        一、自由与制度:地域经纬线上的大学
        二、渐进与突变:时间状态中的大学
        三、浮士德现象:宗教与城市张力中的大学
    第二节 大学的欧洲性与世界性
        一、大学的欧洲性格
        二、世界文明浇灌下的大学
        三、欧洲大学的世界传播
    第三节 作为普世价值的大学文明
        一、大学文明的历史根基
        二、科学与社会交汇中的大学文明
        三、作为精神寄托的大学文明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二、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
    三、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文化民族性
        二、文化民族性相关研究
        三、大学文化学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民族性:定义、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文化概念及其民族性解读
    第二节 民族性:概念、生成及表现
        一、民族性概念
        二、民族性生成
        三、民族性表现
    第三节 文化民族性
        一、文化民族性的生成
        二、文化民族性的内涵
        三、文化民族性的特征
第三章 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历史基础:古典文化与高等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
        一、自然哲学
        二、古典哲学
    第二节 理性精神
        一、自然的发现
        二、人的发现
        三、信仰模式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高等教育
第四章 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历史基础:基督教文化与中世纪大学
    第一节 中世纪文化特征
    第二节 中世纪早期的高等教育
    第三节 文化复兴与中世纪大学
        一、中世纪文化复兴
        二、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的发展
        三、中世纪大学形成
第五章 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萌芽
    第一节 近代文化与大学
        一、文艺复兴与大学
        二、宗教改革与大学
        三、科学革命与大学
    第二节 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的萌芽
        一、大学的民族化
        二、大学的科学化
        三、大学的民主化
第六章 文化民族性与现代大学:英国大学的演进
    第一节 英国文化发展模式的形成
    第二节 英国现代大学体系的形成
        一、古典大学的演进
        二、伦敦大学的建立
        三、城市学院的兴起
        四、高等技术学院的建立
    第三节 绅士文化对英国大学的影响
        一、绅士文化的构成因素
        二、绅士文化的形成
        三、绅士文化的特点
        四、绅士文化对英国大学的影响
第七章 文化民族性与现代大学:德国大学的崛起
    第一节 德国大学的传统
        一、哈勒大学
        二、哥廷根大学
        三、哈勒、哥廷根大学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德国文化的成就
        一、伊拉斯谟与人文主义
        二、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三、开普勒与自然科学
        四、莱布尼茨与启蒙哲学
        五、康德与古典主义哲学
        六、赫尔德与浪漫主义运动
    第四节 教育国的诞生
    第五节 普法战争的刺激
    第六节 克里斯玛人物的作用
        一、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
        二、施莱尔马赫
        三、洪堡
        四、费希特
    第七节 德国大学的崛起及影响
结语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不足
    四、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译着
    二、中文着作
    三、英文着作
    四、中文期刊
    五、学位论文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中世纪欧洲城市制度与近代西方法律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 次春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D]. 张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D]. 方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6]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D]. 解德渤. 厦门大学, 2017(01)
  • [7]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D]. 姚宇华. 武汉大学, 2017(06)
  • [8]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D]. 马培培.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D]. 李海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10]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历史研究[D]. 汤谦繁.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中世纪欧洲城市体系与现代西方法律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