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投资管控确保江苏段淮洪新河工程顺利实施

抓好投资管控确保江苏段淮洪新河工程顺利实施

一、抓好投资控制 确保江苏段怀洪新河工程顺利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娄巍立[1](2019)在《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文中提出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气候分界线,本研究以淮河安徽段为研究水域,于该水域分布的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置采样断面,开展水环境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并收集影响渔业资源的主要人类活动现状。本研究结果如下:1、水环境及水生生物本底调查结果:(1)水质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淮河安徽段总氮浓度均值为2.02 mg/L,氨氮浓度均值为0.21 mg/L,总磷浓度均值为0.21 mg/L,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为3.81 mg/L,叶绿素a浓度均值为12.71 mg/m3,水体透明度均值为30.28 cm。水体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体呈轻度富营养化。(2)浮游生物:本研究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165种,浮游植物物种数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占优,优势种以指示水体中营养到富营养状态的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24.67×105 ind./L,生物量均值为0.76 mg/L;浮游动物146种,其中原生动物52种,轮虫39种,枝角类28种,桡足类27种,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2154.41 ind./L,生物量均值为0.81 mg/L,整体上,浮游动物物种数和现存量均以小型浮游动物占优,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为中污染或重污染。(3)底栖动物: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3门79种,其中节肢动物门29种,环节动物门22种,软体动物门28种。底栖动物密度均值为204.30 ind./m2,生物量为66.03 g/m2,利用底栖动物Goodnight生物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为中污染或重污染。(4)渔业资源:本研究共采集渔业生物66种,其中鱼类59种,甲壳类7种,分别隶属于9目17科50属。鲤形目鱼类物种数及渔获重量百分比均最高。鱼类群落生态优势度以常规经济鱼类占优,小型野杂鱼类优势度较低,其中IRI指数较高物种主要为鲤、翘嘴鲌、鲫、鲢、秀丽白虾、光泽黄颡鱼、日本沼虾。2、淮河安徽段涉水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渔业捕捞,水产养殖,船舶通航,河道阻隔,工程建设等。(1)淮河安徽段人类活动包括:渔业捕捞,保护区内共发现7处捕捞网具,且存在非法捕捞现象;水产养殖,保护区内共发现4处养殖区域;船舶通航,保护区共涉及4个航道,分别为淮河干流航道、涡河航道、茨淮新河航道、浍河航道;工程建设,淮河干流共有21座桥梁、1座闸坝,保护区内共有15座桥梁、4处闸坝,涉及2个港区。(2)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其周边水域内包括渔业捕捞、人工养殖、船舶通航以及工程建设在内的人类活动,对淮河的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导致其出现了渔业资源量减少、物种多样性下降、水质恶化、栖息地破坏、产卵场和索饵场减少、生境破碎化等现象。(3)针对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类型,提出了全面禁捕、退渔转产,增殖放流,关键栖息地恢复,建设过鱼设施、重建洄游通道,污染物控制、绿色发展,码头整治、退返岸线,渔业生物救护、降低死亡率,动态监测、评估资源,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促进淮河生态系统的绿色、健康地发展。

何建新[2](2007)在《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环节,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投资效益的关注日益增强,投资主管部门需要审视政府的投资行为,以给公众一个交待。为了提高水利基建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探索开展公益性水利工程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进行了后评价,从方法和理论上对如何开展公益性水利工程后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简要评述了项目后评价的概念、特点,分析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难于广泛开展的原因。最后,介绍了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概况。(2)从项目决策、征地拆迁、勘察设计、资金以及物资落实五个方面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综合后评价,指出该工程前期工作准备充分,过程严谨,决策科学。同时也指出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方面还需根据工程实际从政策层面予以统筹考虑。(3)从项目施工准备、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项目同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工程竣工决算等方面对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项目实施阶段可借鉴的先进的经验及应当进一步解决的问题。(4)从机构设置、运行管理以及管理经费三个方面对工程生产运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管理运行体制适合,制度健全,手段先进,能够结合水管体制改革增强自身实力。(5)根据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运行初期已实际发生数据和以此为基础的预测数据为依据,对投资和效益进行分析计算,进行国民经济后评价,得出了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值。(6)运用综合对比分析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社会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促进了流域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效益显着。对项目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关建议。

江苏省水利厅 提供[3](2006)在《绘就彩虹江淮间》文中研究指明“历尽沧桑与时进,三千入海伏金龙。”投资41.17亿元、全长163.5公里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经过江苏清浦、楚州、阜宁、滨海四县(区)。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主要包括: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

钱敏[4](2005)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不断探索治淮规律 努力开创治淮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表明

徐迎春[5](2004)在《皖北地区治水与经济发展》文中认为皖北地区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耕地3100万亩,人口2800万,涉及阜阳、宿州、淮北、蚌埠、淮南等6个市。这一地区历史上饱受洪、涝、旱灾之苦,长期摆脱不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坚持不懈的水利建设,“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文根据历史灾情资料,分析了皖北地区水旱灾害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认为水旱灾害是皖北地区长期处于落后面貌的重要原因。文章描述了皖北地区治水轨迹,总结了淮北平原治水的主要经验。特别是,文章回顾了淮北河网化产生的背景、河网化规划与实施情况,对这一重大治水活动进行了简要评价。本文以包浍河治理、风台县治水、怀洪新河工程为例,说明水利工程对减轻洪涝灾害、缓和省际间水事矛盾、解除贫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003年淮河水灾,使皖北地区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较2002年下降10%,粮食减产32%,也影响了全省的经济增长。文章分析了目前皖北地区的经济形势,剖析了皖北地区落后的原因。文章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以水利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文章将皖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对比,提出皖北地区的农业要做强、工业要有一个好的环境,首先要加快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做好防洪、除涝、灌溉、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 最后,文章总结了皖北地区治水的几点启示,认为治水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文章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抓住机遇,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二是实施区域差别政策,促进皖北地区发展。

钱敏[6](2004)在《抓住机遇 加快步伐 为全面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任务而努力奋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学文[7](2004)在《与时俱进 锐意改革 狠抓落实 努力使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提出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以及关于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总结交流五年来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部署近期的主要工作。会议在广东召开,主要是为了学习广东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特别是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创造了很多新鲜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对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刚才,陈雷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

钱敏[8](2004)在《加快治淮前期工作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 掀起治淮新高潮》文中研究说明

钱敏[9](2003)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 不断开创治淮工作新局面 在淮委2003年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文中研究指明 一、2002年工作回顾 2002年,是治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全委干部职工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在委新一届党组带领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高效的工作、创新的精神,积极实践治水新思路,治淮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治淮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成就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临淮岗洪水控

许夕保[10](2002)在《淮水听令呈吉祥 国泰民安夙愿偿——写在怀洪新河江苏段竣工验收之际》文中指出 淮安,原名淮阴,取“淮河安澜”、“淮水之阴”之意,可以说,因淮水而得名的淮安,起源于淮水,受害于淮水,同时也得利于淮水。淮安地处淮河下游,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直接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湖泊镶嵌其间,着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全市有80%的土地面积处在设计洪水位线以下,是名副其实的“洪水走廊”。淮安的兴衰,历来与淮河息息相关,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

二、抓好投资控制 确保江苏段怀洪新河工程顺利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投资控制 确保江苏段怀洪新河工程顺利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淮河安徽段生态环境概况
        1.1.1 淮河安徽段自然条件概况
        1.1.2 淮河安徽段生态环境相关研究进展
    1.2 淮河安徽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概况
        1.2.1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2.2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2.3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3 人类活动对渔业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点布设与采样时间
        2.1.2 样品采集
        2.1.3 研究方法
        2.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2.2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2.3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3 讨论
        2.3.1 水质现状
        2.3.2 浮游生物现状
        2.3.3 底栖动物现状
        2.3.4 渔业生物现状
第三章 淮河安徽段人类活动现状及其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1 人类活动现状
        3.1.1 渔业捕捞
        3.1.2 水产养殖
        3.1.3 船舶通航
        3.1.4 工程建设
    3.2 人类活动对渔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3.2.1 渔业捕捞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2.2 水产养殖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2.3 船舶通航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2.4 工程建设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获物物种组成及分布
    附表2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附表3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4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5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查渔获物组成
    附表6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附表7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8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9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获物组成
    附表10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附表11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12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
致谢

(2)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后评价概述
        1.1.1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1.1.2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和原则
        1.1.3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分类
        1.1.4 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开展
        1.1.5 我国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
    1.2 怀洪新河工程项目概况
        1.2.1 怀洪新河的区域位置
        1.2.2 怀洪新河的地位与作用
        1.2.3 安徽省怀洪新河的建设标准和主要内容
        1.2.4 安徽省怀洪新河的实施过程
        1.2.5 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工作依据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项目前期工作评价
    2.1 项目决策的评价
        2.1.1 70年代至停缓建期间建设情况
        2.1.2 项目筹备决策的评估
    2.2 征地拆迁工作的评估
        2.2.1 征地拆迁工作方法与实施过程
        2.2.2 资金管理
        2.2.3 结论
    2.3 勘察设计工作的评价
        2.3.1 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选择评价
        2.3.2 主要勘察设计方案及勘察设计质量评价
        2.3.3 项目重大设计变更评估
        2.3.4 勘察设计工作总体评价
        2.3.5 建议
    2.4 资金落实情况的评价
    2.5 物资落实情况的评价
    2.6 项目前期工作总体评价
第三章 项目实施阶段评价
    3.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
        3.1.1 准备工作评价
        3.1.2 监理单位选择方式评价
        3.1.3 施工单位的选择方式评价
    3.2 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和大型临时设施准备、物资供应评价
        3.2.1 施工交通评价
        3.2.2 施工供电评价
        3.2.3 施工供水与排水评价
        3.2.4 其它建设评价
    3.3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评价
        3.3.1 施工组织方式的评价
        3.3.2 项目成本目标控制评价
        3.3.3 项目工期目标评价
        3.3.4 项目质量情况的评价
    3.4 项目建设资金供应与使用情况评价
    3.5 项目同步建设的评价
        3.5.1 安徽省怀洪新河穿堤涵闸工程同步建设评价
        3.5.2 安徽省怀洪新河防汛道路工程同步建设评价
        3.5.3 安徽省怀洪新河影响处理工程同步建设评价
    3.6 项目竣工验收的评价
    3.7 工程竣工决算评价
    3.8 项目实施阶段总体评价
第四章 项目生产运行评价
    4.1 工程管理机构情况评价
    4.2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评价
        4.2.1 运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4.2.2 防洪、除涝运行管理评价
        4.2.3 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评价
    4.3 工程运行管理经费
    4.4 项目生产运行总体评价
第五章 经济评价
    5.1 概述
    5.2 评价依据
    5.3 国民经济评价
        5.3.1 主要参数
        5.3.2 工程投资和费用计算
        5.3.3 工程效益计算
        5.3.4 国民经济评价
        5.3.5 评价结论
    5.4 财务评价
第六章 社会影响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6.1 评价内容
    6.2 评价方法
    6.3 基于 FUZZY-AHP 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2 评价指标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
        6.3.3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6.3.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3.5 评价结果
    6.4 可持续性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评价结论
        7.1.1 项目前期工作及实施阶段评价
        7.1.2 生产运行评价
        7.1.3 经济评价
        7.1.4 社会影响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7.2 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4)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不断探索治淮规律 努力开创治淮工作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协调,扎实工作,2004年成绩显着
    (一)以怀洪新河续建工程总体竣工验收为标志,治淮工程建设全面加快
    (二)加强协调,落实责任,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三)落实“两个转变”,确保淮河安澜
    (四)开展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水资源管理呈现新局面
    (五)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流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审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七)深化改革,内部管理日臻完善
    (八)齐抓共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二、把握未来,勇于探索,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治淮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流域水行政管理水平
    (三)维护淮河健康生命,当好淮河代言人
    (四)加强淮河重大问题研究,探索治淮规律
三、团结奋进,努力开拓,全面做好2005年工作
    (一)刻苦攻坚,全面加快治淮工程建设步伐
    (二)加倍努力,完成“19+3”项治淮前期工作,抓好重要规划编制工作
    (三)强化手段,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四)精心组织,抓紧做好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有关工作
    (五)强化管理,继续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六)依法行政,认真履行流域机构职责
    (七)夯实基础,提高治淮科技水平
    (八)锐意改革,不断完善内部管理
    (九)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皖北地区治水与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水利建设目标
    1.2 区域经济与区域开发目标
    1.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4 “问题区域”与区域经济政策
    1.5 论文要点与不足之处
2 皖北地区水旱灾害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2.1 水旱灾害
    2.2 水旱灾害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 皖北地区的治水轨迹
    3.1 历代治水与农业开发
    3.2 1950年以来的治水实践
    3.3 水利投入情况
    3.4 皖北地区治水的主要经验
4 治水对促进地区发展的实例分析
    4.1 包浍河治理
    4.2 凤台治水经验
    4.3 怀洪新河工程
5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5.1 基本态势
    5.2 皖北地区落后的原因分析
6 皖北地区发展战略
    6.1 皖北地区的发展机遇
    6.2 各市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定位
    6.3 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选择
7 皖北地区治水措施
    7.1 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
    7.2 防洪
    7.3 除涝
    7.4 灌溉
    7.5 水资源
    7.6 水环境保护
8 结论
    8.1 皖北地区治水的几点启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皖北地区历史灾情
附录二:淮北河网化及其评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抓住机遇 加快步伐 为全面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任务而努力奋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团结拼搏,历经考验,2003年成绩显着
    (一)防汛抗洪取得重大胜利
    (二)治淮工作迎来重大机遇
    (三)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四)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进展顺利
    (六)流域管理成效显着
    (七)内部改革与管理成绩突出
    (八)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全面掀起新的治淮高潮
    (一)今后一个时期治淮主要任务和目标
    (二)创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治淮工作
    (三)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在质量和进度上满足加快治淮建设的需要
    (四)加强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五)切实提高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治淮规律
三、凝心聚力,求实创新,努力做好2004年工作
    (一)精心做好治淮前期工作
    (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步伐
    (三)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四)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关工作
    (五)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六)强化流域管理
    (七)加大改革力度
    (八)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推进水利现代化
    (九)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8)加快治淮前期工作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 掀起治淮新高潮(论文提纲范文)

一、治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治淮工程建设管理成效显着
    (二)前期工作进度明显加快
        1、19项治淮骨干工程前期工作快速推进
        2、灾后重建前期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二、落实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精神,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抓紧抓好前期工作,在质量和进度上满足加快治淮建设的需要
        1、狠抓灾后重建前期工作,满足灾民过冬和工程度汛要求
        2、继续做好治淮骨干工程前期工作
        3、统筹做好《若干意见》中需提前建设的3项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安排
    (二)深化基建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1、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2、打破地方保护,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
        3、抓紧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争取工程及早开工
        4、抓紧在建工程扫尾,切实做好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加强协调监督,确保治淮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1、强化政府监督,严格质量管理
        2、严格监管,确保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3、及时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确保治淮工程顺利实施
        4、进一步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共同推进工程建设

四、抓好投资控制 确保江苏段怀洪新河工程顺利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D]. 娄巍立.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安徽省怀洪新河工程项目后评价[D]. 何建新. 河海大学, 2007(05)
  • [3]绘就彩虹江淮间[N]. 江苏省水利厅 提供. 中国水利报, 2006
  • [4]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不断探索治淮规律 努力开创治淮工作新局面[J]. 钱敏. 治淮, 2005(02)
  • [5]皖北地区治水与经济发展[D]. 徐迎春. 安徽大学, 2004(02)
  • [6]抓住机遇 加快步伐 为全面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任务而努力奋斗[J]. 钱敏. 治淮, 2004(03)
  • [7]与时俱进 锐意改革 狠抓落实 努力使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周学文.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4(01)
  • [8]加快治淮前期工作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 掀起治淮新高潮[J]. 钱敏. 治淮, 2004(01)
  • [9]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 不断开创治淮工作新局面 在淮委2003年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 钱敏. 治淮, 2003(02)
  • [10]淮水听令呈吉祥 国泰民安夙愿偿——写在怀洪新河江苏段竣工验收之际[J]. 许夕保. 治淮, 2002(01)

标签:;  ;  ;  ;  ;  

抓好投资管控确保江苏段淮洪新河工程顺利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