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度

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度

一、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慧[1](2021)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下的企业舆论与职工感知 ——以1992-2002年的山西机床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阳甜[2](2020)在《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研究(1949-1997)》文中研究表明自2017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多次强调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养老保险则是该表现之一,是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各国政府、人民都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其实,早在1948年8月,为发展解放区工业,以及保护劳动权益与发展职工福利事业,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或工厂集中的城市创办劳动保险。在该指示下,东北行政委员会汲取苏联经验,于1949年4月,制定并试行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养老补助金的领取方法、工龄的计算依据,以及劳动保险金的支配与管理问题,对解决各类城镇企业工人养老问题起到了真正作用,揭开了中国养老保险发展新篇章。在此基础上,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与发展,国家开始探索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51年2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100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做出了规定。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步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了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以及控制全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做好准备,在城镇,原有的以苏联为蓝本的养老保险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亟需改革。就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正处于理论准备与思想启蒙的关键时刻,刚刚打开国门,就恰巧迎来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改革浪潮,国家开始思考能否借鉴与学习西方的经验教训。于是,通过对国内形势和国外经验的考量,我国开始了一系列对养老保险探讨、抉择、实践摸索等过程。根据不同地区试验情况的利与弊,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归并了各地区不同调研、试点方法。这标志着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成了早期探索,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模式、制度和基本政策框架。至此,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1949-1997这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许多异常深刻的变化,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社会保险起着重要的“配套”作用。而作为社会保险重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在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力市场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等发展要求,伴随人口流动加大、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退休养老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等问题,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其探索的背后,是政府决策层、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们的思想交锋。又因研究该时期内我国养老保险思想的发展脉络,必须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下进行,因此,本文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为主线,又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主要覆盖群体是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故以城镇职工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时期内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内容的历史发展特点,本文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统包”阶段(1949-1976年);调整阶段(1977-1984年);社会统筹阶段(1985-1991年)、“统账结合”探索阶段(1992-1997年)。第一阶段先概述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缘起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工权益的维护。新中国成立后,因经济尚处恢复阶段,财政吃紧,为解决工人、职员“老有所养”问题,鼓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在总结解放区的劳动保险经验、教训,以及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后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以及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思想的指导下,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职工的需要,对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内容做了修缮和补充,覆盖面不断扩大。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原本不断完善的养老保险内容,使其丧失了社会互济功能。总体上,该阶段内,我国养老保险主要由国家包揽,具有“单位化”特征,且养老保险始终作为劳动保险的一部分而加以推进。第二个阶段基本上是对受“文革”影响而陷入停滞的养老保险思想的进一步恢复与发展。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的拨乱反正,我国逐渐确立了对外开放政策,并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以及为控制人口增长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而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受“文革”影响的劳动保险,并对养老保险进行了试点和探索。该阶段,主要探讨我国在重新对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分设养老保险的思想,同时针对过去劳动保险未覆盖人群的养老保险应该如何制定进行了讨论,并重新提出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想法。同时,基于人口层面,分别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此外,介绍了该阶段养老保险管理思想,包括立法思想、社会化管理理念等。因该阶段,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养老保险思想在市场化方向的努力与创新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理论认识不足;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第三个阶段为“社会统筹”阶段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行的养老保险的某些弊病逐渐显露出来;同时,为了解决企业之间退休费用负担苦乐不均的问题,以及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驱动下,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重要性愈发明显。故分析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理论性质,探讨了是否引入个人缴费机制,以及个人缴费比例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开征养老保险税进行统筹等。同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反思了退休费用计发基数问题,对劳动合同制工人和固定工的养老金是否应该合并进行分析,逐步确定了由单一转向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此外,对养老保险立法、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性进行了思考。该阶段,对养老保险理论认识得到提升,合理地探索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问题,充分认识到我国统筹模式应逐步过渡为“部分积累”式,并明确了“企业、个人、国家”的三方责任。第四个阶段主要是对“社会统筹”阶段养老保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实现。该阶段,在试点的经验基础上,探讨了对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调整的思想,并通过对调研、试点情况,分析了各地区不同模式的利弊,从而逐步确定并统一了全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与此同时,因20世纪9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劳动力跨企业、跨地区之间的流动增强,认识到提高统筹层次和扩大覆盖面的必要性,以及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提出了多元化投资路径、内部审计等思想;并逐步认识到向省级统筹发展的方向,以及建立单一的社会保险法规与统一的社会保险监管机构的重要性。论文最后,先论述了1997年“统账结合”模式统一以后,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新情况,包括“统账结合”模式统一之后的实施情况或存在的问题,包括争议、试点与推广;全国统筹模式的逐步实现;社会保险法规的正式出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化管理的落实等。后从整体上,对1949-1997年内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历史规律加以考察:一是总体上兼具渐变性与突变性;二是养老保险思想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辅相成;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养老保险政策理论的影响;四是养老保险“配套型”理念突出;五是养老保险管理分散化、复杂化;六是养老保险基金增殖无术。并揭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养老保险发展的一些重要启示:一要稳步渐进式推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二是要注重对国外养老保险理论的学习;三是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法制化监管;四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需要明确政府责任;五是法定退休年龄的设定有待进一步变通。

周颖[3](2016)在《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脉络与构建思路》文中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更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只有实现和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命脉,其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构建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既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结构性现实需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命题。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这明晰了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内容;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是现阶段协调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与宏观背景;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此基本理念为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构建、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为构建基本原则,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凝聚广大劳动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来的重要论述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导向价值。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深入剖析企业的盈利状况、收入分配格局、内部管理逻辑、外部经济行为导向等决定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的微观因素,还要系统梳理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法律规制、社会福利保障、劳动关系的角色认知等影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的宏观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顶层设计的宏观制度背景下,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等系列意见为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只有以此为制度环境与决策为依据,构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微观协调机制的运行效率与实施效果才能够稳定长久。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实践,对照中国劳动关系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其相关理论实践中的成果与经验,为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其次,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历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其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性特征,为研究提供脉络与方向。同时,深入解析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存在问题,以此问题为研究导向,深入探究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深层原因,为研究奠定理论前提与现实基础。第三,结合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特色,从相关社会制度、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方面系统梳理与总结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利条件,为研究提供制度分析框架、政策法律依据与具体实现路径。最后,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来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系列意见为指导思想,通过规范研究与案例实证,详细地阐述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所需要的必要措施与手段以及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对策与建议。

潘泰萍[4](2012)在《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我国因劳动者权益被侵害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急剧增长。统计数据表明,从1995年到2008年,我国劳动争议的案件数量从33030件增长到了693465件,10年间增长了20多倍。新世纪以后,由集体劳动争议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更是频繁发生。2007年广东接连发生由工资问题引发的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停工事件;2008年以重庆出租车司机停运为开端,在全国各地引发了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2009年以吉林通钢和河南林钢为代表的国有改制企业的职工停工,甚至伤人事件;2009年以来富士康“十二连跳”事件;2010年广东南海本田“停工”事件等等,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劳动关系矛盾的尖锐化,劳动争议的多发频发,致使我国局部地区的一些企业劳动关系发展态势趋于紧张。当前,集体协商制度被认为是在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化解我国当前劳动关系矛盾成本最小也最为有效的路径。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政府及工会的推动下,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劳动关系中劳动条件的形成以及劳资双方相关事务处理采取的模式。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分为个别调整模式和集体调整模式。个别调整模式主要是单个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条件及相关事务处理;集体调整模式主要是由劳动者形成集体力量与雇主交涉劳动条件等劳资相关事务。集体协商是集体调整模式的主要方式,集体协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否已经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型的广泛争论。一方面,虽然我国已出现了一些通过集体协商来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成功案例,但是,由于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还存在着诸如工会体制创新、集体协商法律的完善以及管理者认识不到位等障碍,集体协商的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一方面,劳动关系集体调整模式的最终形成需要宏观战略层面、中观集体谈判层面和微观工作场所层面的系统转型和相互支撑。因此,对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当前的劳动关系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当前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现状及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以有效化解和预防劳动关系矛盾,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视角对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索。论文着重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型的现状和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现实选择和今后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最终目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然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与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着重介绍和阐述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理论框架——劳动关系策略选择模型。第三章归纳和总结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划分了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初期三个阶段,依照劳动关系策略选择模型,分别对每个阶段的外部环境、劳动关系系统三个层面的状况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四章分析了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对推动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引致性因素分析。主要从经济环境、公共政策、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背景和原因,论证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必然性。第五、六、七章依照劳动关系策略选择模型,分别从宏观战略层面、中观集体谈判层面、微观工作场所层面系统分析了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现状和障碍,是本论文的核心和重点。第五章从战略层面,分析了作为劳动关系的三方,政府、企业和工会所采取的战略对于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形成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第六章从功能层面,分析了我国集体协商的推行现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七章从工作场所层面,通过企业在工作场所中采用的大量实践,反映了微观层面中国目前劳动关系的关键特征,即管理层享有绝对权力来决定公司内部的劳动实践。第八章为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在前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最终目标和当前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为,一是按照经济发展的阶段,将建国后至新世纪初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历史演进分成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初期、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四个阶段,通过对各种引致性因素,主要包括公共政策、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的特征和价值观的变化等进行全面分析,分别归纳和总结了各阶段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类型,形成的原因及主要特征,拓宽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研究视角。二是运用策略选择理论对建国以来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在策略选择理论分析劳动关系调整的三级制度框架下,分别对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劳动关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战略层面——管理层、劳工和政府组织的战略取向,功能层面——集体谈判的发展,工作场所层面——员工参与管理的现状。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各阶段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形成的原因和主要特征。运用劳动关系策略选择理论对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进行研究,是对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理论研究的一种崭新的尝试。三是对当前中国劳动关系调整结构的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这种定量研究既包括历史纵向的动态研究,也包括静态研究。定量研究聚焦于中间层级的集体谈判层面和基层的工作场所层面,因为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正在向集体调整模式转变,所以集体谈判层面的定量研究是重点。对集体谈判的影响因素和集体谈判效果的定量研究在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四是在前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最终目标和当前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是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有益探索。

刘天喜,夏雪[5](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生政策的演进过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关注民生始终是浙江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的民生政策主要围绕着发展经济展开,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基础上,浙江民生政策着手解决人民迫切需要的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在物质资料比较丰富的基础上,浙江民生政策以保障民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为目标,开始进行全面综合的民生建设。

吕经纬[6](2004)在《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文中研究说明全员劳动合同制是一项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的基础工作。

孙淑芬,高明航,徐斌,李燕芳,宋润栓,韩凤芝,郝志功,杨海丽,郝素利,李永年,张晓莉[7](2002)在《第三十章 变革进程中的人力资源》文中提出第一节WTO与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孙淑芬加入WTO后,外资企业将大量流入我国,与我国本土企业进行资源争夺战。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相当管理经验的外国企业强有力的挑战,他们正在世界上广泛网罗人才,竭力将全球顶尖人才吸引到自己的国家及企业。我国企业除了在资金、技术方面要与外资企业抗衡外,还要应付外企对我国人力资源的争夺。所以本土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因此,企业如何整合人力资源,让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一问题值得探究。

罗露华[8](1999)在《银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难点与完善》文中研究说明 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尤其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此项改革的政策性强,干扰因素多,改革的难度很大,少数职工尚未真正认同它。究其原因在于对全员劳动合同制认识不足,缺乏心理承受力。同时也存在着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着力解决。一、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过程

赵继光[9](1998)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是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文中研究表明

罗靖邦[10](1996)在《加速改革 创造条件 力争尽早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作者认为,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文章论述了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需具备的条件。并提出地勘单位要加大改革力度,创造条件,尽早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设想和要求。

二、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研究(1949-199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的厘定
    四、研究思路、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五、主要资料来源
    六、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统包”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49-1976)
    第一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的缘起
        一、关于劳动保险基金的责任主体与缴费标准
        二、关于养老补助金的领取资格
        三、关于养老金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初创阶段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1950-195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所体现的养老保险思想
        二、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的修正
        三、鼓励年老体弱职工退休的思想
    第三节 发展与停滞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58-1976)
        一、职工养老退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退职老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
        三、养老保险“单位”模式的出现
    第四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的特点
        一、劳动保险条例适用范围逐渐增大
        二、是一种较高福利性的“单位”保险
        三、养老保险仅是作为劳动保险的一部分进行一揽子推进
        四、退休费用统筹思想从有到无
第二章 调整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77-1984)
    第一节 调整过去养老保险制度的思想
        一、再次分设“双轨制”的养老保险思想
        二、退休费用“统筹”思想的重新提出
        三、对过去劳动保险未覆盖企业与人员退休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基于人口层面的养老保险思想
        一、对计划生育中实行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
        二、人口老龄化加速下实行养老保险的预备性认识
    第三节 关于养老保险的管理问题
        一、关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财务处理问题
        二、关于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问题
        三、对西方养老保险管理思想的学习探讨
    第四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特点
        一、对养老保险的理论认识不足
        二、覆盖面窄,制度不统一
        三、养老退休福利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平衡
第三章 “社会统筹”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85-1991)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思想
        一、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认识
        二、强调个人缴费责任的思想
        三、开征养老保险税的思想
        四、由单一向多层次养老保险转变的思想
    第二节 退休养老费计发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问题
        二、关于养老金与物价挂钩的思想
        三、关于实行弹性退休年龄的思想
    第三节 “部分积累”式的统筹思想
        一、逐步过渡为“部分积累”的思想
        二、关于“两项基金”合并问题
        三、关于社会统筹计提标准问题
    第四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监管思想
        一、养老保险立法思想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思想
        三、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思想
    第五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特点
        一、对养老保险理论的认识得到深化
        二、对养老基金的收支问题进行了合理探索
        三、明确了养老保险的多方责任与多层次结构体系
        四、对退休费用统筹模式进行了反思
第四章 “统账结合”探索阶段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1992-1997)
    第一节 “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模式思想
        一、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思想
        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思想
    第二节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面的思考
        一、人口流动中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思考
        二、扩大统筹覆盖面的思想
        三、提升统筹层次的思想
    第三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监管思想
        一、建立单一社会保险法的思想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思想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思想
    第四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特点
        一、实现了养老保险范围的广覆盖
        二、明确了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
        三、缺乏单一的社会保险法规
        四、由分散走向相对统一
第五章 “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新进展
    第一节 “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模式的定型
        一、“统账结合”模式的争议、试点与推广
        二、逐步迈向全国统筹
    第二节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完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出台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实现入市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化管理逐步落实
结语与启示
    一、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评述
        (一)养老保险总体上兼具渐进性与突变性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养老保险之间相辅相成
        (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养老保险政策理论的影响
        (四)养老保险“配套型”理念突出
        (五)养老保险管理分散化、复杂化
        (六)养老保险基金增殖无术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养老保险的启示
        (一)稳步渐进式推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注重对国外养老保险理论的学习
        (三)养老保险法制化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需要明确政府责任
        (五)法定退休年龄的设定有待进一步变通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A:养老保险统一前的格局
附录B: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养老保险相关国际研讨会一览表
附录C:1949-1997 年我国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文件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脉络与构建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主要学派及发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和谐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2.1 马克思劳动异化的思想
        2.1.1 马克思关于劳资对立思想
        2.1.2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资对立
    2.2 列宁关于劳资双方纪律约束与权益保障的思想
        2.2.1 列宁关于劳动组织纪律论述
        2.2.2 列宁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论述
    2.3 毛泽东生产劳动的思想
        2.3.1 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领导的论述
        2.3.2 毛泽东关于工业经济基础的论述
    2.4 邓小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善劳动关系的思想
        2.4.1 邓小平关于两权分离的论述
        2.4.2 邓小平改善劳动关系的论述
    2.5 江泽民依靠工人阶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想
        2.5.1 江泽民依靠工人阶级的论述
        2.5.2 江泽民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论述
    2.6 胡锦涛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和谐的思想
        2.6.1 胡锦涛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2.6.2 胡锦涛关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论述
        2.6.3 胡锦涛关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论述
    2.7 习近平深化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想
        2.7.1 习近平关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论述
        2.7.2 习近平关于建立以人为本和谐劳动关系的论述
第3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相关问题概述
    3.1 劳动关系概述
        3.1.1 劳动关系的含义
        3.1.2 劳动关系的性质
    3.2 和谐劳动关系概述
        3.2.1 和谐劳动关系的定义
        3.2.2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
        3.2.3 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
    3.3 中国国有企业概述
        3.3.1 中国国有企业的内涵
        3.3.2 中国国有企业的特征
        3.3.3 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特色
    4.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4.1.1 坚持劳动价值论
        4.1.2 坚持利益共享观
        4.1.3 坚持公平分配原则
    4.2“以人为本”的价值规范
        4.2.1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
        4.2.2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4.2.3 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升
    4.3 政企合作的和谐发展体制
        4.3.1 政府引导的重要保障
        4.3.2 劳资均衡的基础条件
        4.3.3 集体协商的重要机制
第5章 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借鉴
    5.1 美国劳动关系的政策实践
        5.1.1 劳动条件的立法规制
        5.1.2 劳动关系主体的立法规制
        5.1.3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的法律机制
    5.2 日本劳动关系的政策实践
        5.2.1“丰田模式”的日本传统劳动关系
        5.2.2“新J型企业”的劳动关系
    5.3 拉美国家劳动关系的政策实践
        5.3.1 国家干预主义的劳动关系
        5.3.2 新自由主义的劳动政策与“灵活模式”
        5.3.3 拉美国家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第6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6.1 中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
        6.1.1 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6.1.2 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6.2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现状
        6.2.1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平稳
        6.2.2 劳动关系调整走向法治化
        6.2.3 劳动关系建立受市场调节
        6.2.4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形成
    6.3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6.3.1 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合理
        6.3.2 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
        6.3.3 国有企业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健全
        6.3.4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制度不适用
        6.3.5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矛盾趋于活跃
    6.4 影响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因素
        6.4.1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缺乏有效退出机制
        6.4.2 国有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失衡
        6.4.3 国有企业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制约
        6.4.4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角色的认知分化
第7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7.1 调动国有企业主观能动性,实现政府调节职能
        7.1.1 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7.1.2 建立公平分配劳动关系,完善合理奖惩制度
        7.1.3 建立全体收益共赢机制,发展和谐企业文化
    7.2 充分发挥工会维权作用,有效维护劳动者权益
        7.2.1 坚守工会调节职责,有效维护职工权益
        7.2.2 转变工会角色,完善职工利益保障机制
        7.2.3 推动工会体制创新,实现工会干部职业化
    7.3 建立健全三方协商机制,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7.3.1 创新构建体制机制,健全相关立法政策
        7.3.2 完善矛盾调节机制,加强三方机制建设
        7.3.3 实施集体协商制度,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劳动关系研究的演进
        1.2.2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2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理论基础
    2.1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相关概念
        2.1.1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界定
        2.1.2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涵义
        2.1.3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参与主体
    2.2 研究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研究的策略选择理论
        2.2.1 外部引致性因素分析
        2.2.2 三个层面的产业关系活动
        2.2.3 绩效产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历史演变
    3.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行政调节型”调整模式
        3.1.1 建国初期的外部环境分析
        3.1.2 三个层面劳动关系活动的系统分析
        3.1.3 “国家行政调节型”调整模式的特点
    3.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多元并存”调整模式
        3.2.1 改革开放后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
        3.2.2 三个层面劳动关系活动的系统分析
        3.2.3 “多元并存”调整模式的特点
    3.3 市场经济初期的“个别调整”模式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外部环境的变化
        3.3.2 三个层面劳动关系活动的系统分析
        3.3.3 “个别调整”模式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4 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4.1 经济环境的变化
        4.1.1 经济持续增长
        4.1.2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4.1.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4.2 公共政策的变化
        4.2.1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4.2.2 强调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密集出台
    4.3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4.3.1 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
        4.3.2 劳动力供给呈现“橄榄型”
        4.3.3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
    4.4 社会环境的变化
        4.4.1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取向突显
        4.4.2 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加大
    4.5 本章小结
5 战略层面:参与主体战略取向的推动和阻碍作用
    5.1 政府的推动战略
        5.1.1 政府“积极推动”的战略定位
        5.1.2 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
    5.2 工会的推动战略
        5.2.1 “工会维权观”的理论支撑
        5.2.2 “两个普遍”的现实推动
    5.3 企业的消极规避战略
        5.3.1 “劳动成本最小化”经营战略的现实阻碍
        5.3.2 对集体协商“消极规避”战略的现实阻碍
    5.4 本章小结
6 功能层面:集体谈判的推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6.1 集体协商的涵义与特点
        6.1.1 集体协商的涵义
        6.1.2 集体协商的特点
    6.2 集体协商的推行现状
        6.2.1 基于企业视角的现状分析
        6.2.2 基于员工视角的现状分析
    6.3 集体协商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6.3.1 集体协商推行的形式化
        6.3.2 集体协商内容的单一化
        6.3.3 集体协商结构的分散化
        6.3.4 企业工会作用有待加强
    6.4 集体协商推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4.1 法律法规的低层次和不完备
        6.4.2 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存在缺陷
        6.4.3 工会存在体制性障碍
        6.4.4 雇主组织“缺位”
    6.5 本章小结
7 工作场所层面:员工参与管理的现状与阻力
    7.1 工作场所员工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
        7.1.1 员工的间接参与管理
        7.1.2 员工的直接参与管理
    7.2 工作场所员工参与管理的现状
        7.2.1 员工参与管理的动态分析
        7.2.2 员工参与管理的静态分析
    7.3 工作场所员工参与管理的阻力
        7.3.1 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匮乏
        7.3.2 企业对员工参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7.3.3 工作场所劳动关系的“企业主导”
    7.4 本章小结
8 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8.1 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启示
        8.1.1 西方发达国家代表性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8.1.2 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启示
    8.2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最终目标和现实选择
        8.2.1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最终目标
        8.2.2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现实选择
    8.3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8.3.1 推动工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8.3.2 探索集体协商的不同模式
        8.3.3 积极拓展员工参与方式
        8.3.4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2:员工调查问卷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四、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下的企业舆论与职工感知 ——以1992-2002年的山西机床厂为例[D]. 赵晓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研究(1949-1997)[D]. 阳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3]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脉络与构建思路[D]. 周颖. 吉林大学, 2016(08)
  • [4]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研究[D]. 潘泰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7)
  • [5]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生政策的演进过程[J]. 刘天喜,夏雪.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2(02)
  • [6]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J]. 吕经纬.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4(S1)
  • [7]第三十章 变革进程中的人力资源[A]. 孙淑芬,高明航,徐斌,李燕芳,宋润栓,韩凤芝,郝志功,杨海丽,郝素利,李永年,张晓莉. 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 2002
  • [8]银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难点与完善[J]. 罗露华. 创业者, 1999(07)
  • [9]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是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J]. 赵继光. 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 1998(01)
  • [10]加速改革 创造条件 力争尽早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J]. 罗靖邦.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1996(10)

标签:;  ;  ;  ;  ;  

扎实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