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县煤不同质体地球化学特征

黄县煤不同质体地球化学特征

一、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ceral groups in the Huangxian Coal,China(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研究表明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金徽[2](2020)在《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产出模拟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煤中有机显微组分对煤层生物成因气生成的影响特征,不仅可以帮助深入理解煤层生物气形成机理,也为煤层生物气资源勘探与评价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论文选取淮南煤田肥煤和龙口盆地褐煤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地质概况和样品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浮沉方法分选出煤样中不同有机显微组分,并利用现代测试技术方法测试其有机质、元素地球化学及微结构特征。以原煤和有机显微组分为底物进行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分析有机显微组分与生物气生成的关系。获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获取了不同煤级镜质组(腐植组)和惰质组分离粒度和密度,分选出较高纯度的镜质组(腐植组)和惰质组单组分煤样;(2)原煤及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生成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生气速率快速升高且累积生气量增大期、速率平稳下降且累积产气量缓慢增长期和产气速率基本稳定生气量非常少期。同一煤阶煤镜质组(腐植组)的产气量最高、原煤次之、惰质组最少,不同煤阶煤对比,煤阶越低产气效果更佳。褐煤腐植组的生气速率高峰较原煤滞后,惰质组最低,而肥煤的显微组分煤样产气速率较同步。生物气气体组分以CH4和CO2为主,镜质组(腐植组)生成的甲烷浓度最大,原煤次之,惰质组最小。(3)通过线性拟合分析,不同煤阶煤的净产气量与有机质含量、H/C原子比、脂氢含量成正相关。前期产气速率与氯仿沥青“A”含量、脂氢含量、d002等参数成正相关,与脂肪结构参数、La、Lc参数成负相关。对于同煤阶煤显微组分的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官能团、微晶结构等参数的对比发现镜质组(腐植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结构中脂肪烃含量较多,而惰质组中含氢少的芳香结构较多,芳香层片在空间上排列更规则紧密,香环缩合度较大,镜质组(腐植组)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生物甲烷的产出。(4)不同煤阶煤样的甲烷产出量与有机H/C原子比密切相关,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大,H/C原子比降低,反应出煤样的产甲烷能力降低。

于丰宁[3](2020)在《常压快速升温过程中油页岩有机质演化及生烃特征》文中认为近年来,原位转化技术逐渐使油页岩资源大规模开采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选取了民和、准噶尔、黄县、梅河盆地的油页岩和煤在常压快速升温背景下,进行不同类型有机质热演化及生成产物研究,同时运用民和盆地油页岩揭示加热时间对有机质演化和生烃产物的影响,对不同类型油页岩原位开采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基于不同有机质类型和不同加热时间的样品加热产物表明,在加热初期I-II阶段(室温-300℃)主要产物为水和少量的气体;加热中期III-VI阶段(300℃-475℃)的产物为油和气;在加热后期VII-VIII阶段(475℃-520℃)只有少量的气体排出,但最终加热后的样品中还残留大量的碳,有机质的油气转化率在50%左右。在加热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油页岩和煤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其中不同类型的油页岩在加温过程中有机质丰度均逐渐降低的,而煤恰好相反,并在II加温阶段变化最大;煤与油页岩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藻类体等有机显微组分的荧光性逐渐消失,有机质生烃潜力逐渐减少,并在主要生油气阶段减少程度最大;在开放系统快速升温背景下,初期加热导致有机质基本处于未熟-低熟阶段,中期加热阶段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而在加热后期有机质则处于高熟-过熟阶段。不同加热时间的样品总体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基本可以表明在快速升温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排烃的关键因素。通过绘制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生排烃等判别图,表明民和油页岩主要含I型干酪根,黄县、准噶尔和梅河油页岩主要含II型干酪根,梅河的煤样品主要含III型干酪,生油能力依次减弱,300℃加热温度促进有机质进入生油窗,并在440-475℃左右达到最大排烃阶段,不同有机质类型排出的油气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别,加热时间的增加导致生烃高峰期向低温度区迁移,但是减少幅度不大。以民和的油页岩和梅河煤升温过程中的产物和有机质热演化趋势为实例,建立了开放体系快速升温背景下油页岩和煤的生烃模式图,从而丰富烃源岩生烃理论,将对油页岩的原位转化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王偲瑞[4](2020)在《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文中认为胶东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黄金产地也是全球金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胶西北地区赋存了胶东金成矿省约80%的黄金资源储量,其内金矿床的形成严格受控于断裂系统的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过程,且具有明显的时空群聚特征,但对群聚机理的研究极其薄弱。为此,论文针对金矿床群聚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方法技术,系统开展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系统的区域-矿床尺度调查和综合分析,识别了胶西北控矿断裂带结构,厘定了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演化历史,查明了控矿断裂带形成和演化与胶东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构造应力体制转换有关。玲珑花岗岩于约166~149Ma侵位,之后沿拆离断层发生快速剥露和冷却,约130Ma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生早期金成矿作用,约120Ma的主期金成矿事件发育于拆离断层脆-韧性构造转换带之上脆性变形和热液蚀变叠加部位。区域断裂带控制了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次级断裂带控制了中型-小型金矿床的产出,各金矿床具有相似的矿化特征,受到相同的构造体制控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的过程。2、在厘清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运动学性质的基础上,建立断裂带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构造应力转移模拟,查明了断裂带构造活动引起高渗透率的区域分布在断裂带特定的部位,导致了金矿床空间群聚分布的规律。焦家金矿床内存在28个库伦破裂应力增大的区域,且已知金矿床与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高度一致性,金矿床储量(Q)与库伦破裂应力(ΔCFS)存在满足线性关系:Q=4.526×ΔCFS-83.27。该金矿床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了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导致在远离焦家主断裂的部位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发育小型金矿床(点)。3、胶西北金矿床内发育主断裂下盘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远离主断裂的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构造线框对金矿体形态进行数字化模拟分析,查明两种金矿体不同的几何学特征:蚀变岩型金矿体具有更高的U/V值,最高可达17.54198,成矿流体运移具管道流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具较低的W值,最低为0.718787,围岩渗透性更差。同一矿床内矿体具有从Ⅰ号蚀变岩型矿体主导的包含扁长状矿体到Ⅲ号石英脉矿体更加扁平状矿体的演化趋势。结合金品位地质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和控矿构造分析,指出寺庄金矿床内Ⅰ号矿体群整体向SW 200°侧伏,Ⅲ号矿体群和高品位富矿柱向NE 48°侧伏;不同矿体间成矿流体的输运方式和方位都发生了转变,焦家断裂带成矿早阶段左行逆断活动形成了 SW侧伏的Ⅰ号矿体群;成矿晚阶段断裂带的右行正断活动,形成Ⅲ号矿体群,并在Ⅰ号矿体内导致矿化叠加形成NE侧伏的富矿柱。4、通过显微图像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宏观网脉密度统计分析,获取了焦家断裂带下盘的断裂带不同部位的渗透率和微孔隙度参数。揭示蚀变岩金型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分别具有高渗透率(1×10-16m2~4×10-16m2)、高微孔隙度(46%~69%)和高渗透率(2×10-16m2~4.2×10-15m2)、低微孔隙度(19%~21%)的特征。不同矿化类型渗透率和微孔隙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矿体中流体输运方式的不同,蚀变岩型矿体中流体以管道流的形式高效率的输运。5、综合剖析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过程,指出玲珑花岗岩侵位后未冷却至围岩温度前,韧性构造活动和温度梯度差驱动了流体定向运移,在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育早期约130Ma的金矿化;而约120Ma发生的大规模金成矿事件,成矿流体输运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带脆性活动引起的流体势差。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带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通道,断裂带构造活动提供了驱动力,在主断裂带下盘的破碎带内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在远离主断裂的下盘高角度张性裂隙中热液充填形成石英脉型矿体。

刘宇[5](2019)在《煤镜质组结构演化对甲烷吸附的分子级作用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吸附态为煤层气(瓦斯)的主要赋存状态,煤吸附甲烷机理的研究对丰富煤层气成藏理论、指导煤层气高效开发、提升矿井瓦斯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煤中镜质组开展研究,旨在揭示煤化过程中煤镜质组吸附甲烷能力的演化机制,从分子层面阐明甲烷与镜质组大分子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选取自然演化序列、人工热模拟序列两套不同成熟度镜质组样品,利用实验测试方法表征煤镜质组分子结构演化、孔隙结构演化、甲烷吸附能力演化,借助于分子模拟技术探究镜质组大分子吸附甲烷的作用机理,以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以计算解释微观机理,从分子级层面阐明了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对甲烷吸附的作用机制。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与成果:(1)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实验定量表征了不同成熟度镜质组芳香环化学结构特征及定向性特征,揭示了镜质组芳香环的演化规律,发现了3×3芳香环在中高煤级煤芳香环演化过程中的“纽带”作用;基于核磁共振数据、X射线衍射等数据,利用分峰拟合法半定量表征了镜质组脂肪结构演化特征、微晶机构演化特征;综合芳香结构演化及脂肪结构演化,建立了新的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模式,将Ro,ran=0.5%Ro,ran=4.2%区间的镜质组结构演化划分为了五个阶段,进一步细化了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的演化特征及作用机制。(2)借助于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低温二氧化碳吸附实验等定量表征了自然演化序列样品、人工热演化序列样品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人工热模拟过程中微孔演化特征与自然演化过程中基本一致,而二者过程中介孔与宏孔演化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基于煤镜质组大分子三维结构模型利用“探针法”重构了微孔结构网络,并结合镜质组孔隙结构特征及分子结构特征,探究了镜质组中微孔的形成机理,发现了镜质组中微孔的形成与演化受控于镜质组大分子结构,阐明了煤化过程中微孔的“三段式”演化机制;(3)利用分子模拟技术,从微观上阐明了甲烷吸附机理。模拟结果表明:甲烷在微孔中呈现“充填式”吸附特征,而在介孔与宏孔中呈现“双层式”吸附特征;孔径、压力不同,甲烷吸附能力对温度的响应不同,整体上孔径越大、压力越小,温度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减小作用越明显;煤镜质组各化学基团对甲烷吸附作用较为复杂,其表面势能及空间展布形式均对甲烷吸附能力有较大影响;研究结合镜质组分子结构、孔隙结构,构建了煤镜质组复杂分子结构控制下、复杂孔隙网络中甲烷吸附计算模型,厘清了各因素对甲烷吸附的影响,明确了微孔是煤镜质组大分子与甲烷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甲烷吸附能力的主要贡献者;(4)综合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孔隙结构演化及甲烷吸附机理,探明了煤化过程中甲烷吸附能力的演化机制,从分子级层面揭示了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对甲烷吸附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的演化主导着甲烷吸附能力的演化,镜质组大分子一方面提供了产生甲烷吸附的作用势能,另一方面控制着甲烷吸附的主要场所(微孔),同时,在不同阶段,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特征的不同也导致着甲烷吸附能力演变机制的不同。该论文有图11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18篇。

李瑞红[6](2017)在《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文中指出胶东是全球重要的黄金产地,也是中国探明金资源量最多的地区,其中焦家金矿带已探明金资源量>1000吨,其内金矿床(体)严格受焦家断裂带及其下盘次级断裂/裂隙控制,构造控矿模式是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论文通过典型剖面构造-蚀变-矿化岩相填图、露头尺度构造解析、载金矿物黄铁矿微区原位技术和3D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区域→露头→矿物多尺度系统剖析金矿床(体)分布规律与不同级别、序次和型式的控矿构造的关系,以揭示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和巨量金活化富集的构造控制机理,构建其构造控矿模式,为新的勘查部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焦家断裂带空间结构可细分为断裂核(主断裂面、断层泥、片理化和糜棱岩化带)、破碎带(碎裂岩、构造热液脉群、密集节理和劈理带)和弱变形带(稀疏节理带)。(2)焦家断裂带经历了5期构造变形:D1主要表现为成矿前NE向韧性剪切带;D2为成矿前韧-脆性构造活化;D3为成矿期韧-脆性变形(伴随强烈的水岩反应和大规模金成矿作用);D4为成矿期脆性变形,主要表现为岩/矿石的脆性破裂和热液脉体(如石英-硫化物脉和方解石脉)的充填;D5为成矿后脆性变形。(3)识别出四类黄铁矿,可见金通常发育于黄铁矿脆性变形形成的裂隙和晶隙间或破裂-愈合的裂隙内,以裂隙金为主,兼有包裹体和晶隙金,并发育纳米金粒,可能是黄铁矿显微-超显微变形的位错中不可见金的再活化和再富集而形成。(4)断裂面擦痕所反映的断裂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具有复杂的二元结构,既有正断层活动特征,也有逆断层活动特征,兼有走滑分量。成矿期主体表现为张剪性构造控矿样式(NW向拉张兼有左行走滑分量),是成矿前的主要构造形迹在成矿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再活化而形成的。控矿构造应力场3D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成矿前主应变和剪应变的相对高值区,随着成矿期构造再活化或应变能释放是成矿流体聚集和成矿物质沉淀的有利部位。

孟银生[7](2016)在《胶东招平金矿带厚覆盖区深部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招平金矿带是我国胶东金矿集区规模最大的金成矿带,在长100余公里的金矿带内已发现金矿床10余处、探明金矿资源储量千余吨。然而,该金矿带厚覆盖区段的矿化信息难以获取,深部找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为此,论文基于不同级别控矿因素对应地质体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剖析了控矿断裂构造、赋矿蚀变花岗岩和矿化体的综合地球物理异常表征,结合多层次地球物理技术方法组合,厘定了矿化体、控矿因素与地球物理异常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招平金矿带主断裂构造发生变化处或者同次级断裂交汇处是有利金矿保存的位置,断裂带对应地质体重力、磁法高低值转换带,利用区域重力和航磁异常确定区域NE-NNE主/次断裂构造,圈定成矿远景区;主断裂下盘蚀变带控制了高品位金矿,蚀变带受招平断裂次级构造控制,表现为低磁、低密度、中高极化、低电阻率,通过高精度磁测、激电异常在平面上圈定次级控矿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和赋矿花岗岩体,进而圈定找矿靶区;招平金矿带主矿体产于近主断裂下盘的蚀变闪长玢岩和黄铁绢英岩内,含矿蚀变岩物性为低电阻率背景下的相对高阻,利用CSAMT测深方法预测覆盖区深部断裂、岩体和矿体,实现深部矿体定位预测。上述过程亦构建了热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2)郭家店重力负值异常区东西侧存在两个明显重力正负数值转换带:东侧对应招平断裂带,西侧为郭家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相应磁异常为正负异常转变带,推断出招平断裂带上的大磨曲家、白石夼、小民庄、半壁店和陡崖曹家五个金成矿远景区,进而利用磁场强度梯度变化带及激电方法推测出焦各庄、陡崖曹家和山后三处成矿有利区段。(3)招平金矿带覆盖区深部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主断裂破碎带偏向下盘花岗岩体内,其地球物理表征是电阻率低值区域内的局部高值。预测3处金矿靶区:JGZ-1.JGZ-2和BP-1靶区,其标高分别为900~-1200m、-450~-850m和-400~-800m,向NE侧伏。(4)构建的覆盖区深部矿体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能够定位预测深部矿体。

肖藏岩[8](2016)在《温压作用下低煤级煤分子结构演化及CO生成机理 ——以华北北部两个煤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煤炭安全开采中越来越多的煤矿发现CO超标的现象,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本文对崔家寨褐煤和林南仓气煤进行了50、150和250℃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实验,同时对生成的气体进行了检测;对实验前后的样品测定了元素组成,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固体碳核磁对煤大分子结构及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煤的大分子结构模型,进行了分子力学和动力学模拟,系统分析了实验样品在温压作用下分子结构的演化特征,揭示了CO的生成机制。取得的成果如下:(1)崔家寨煤矿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花园组,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煤岩显微组分以基质镜质体和丝质体为主,宏观裂隙发育,孔隙结构以大、中孔为主。林南仓煤矿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纪山西组和太原组,地质构造以正断层为主;煤岩显微组分以结构镜质体和丝质体为主,微裂隙发育,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2)CJZ样品在三个温度点下均为韧性变形;LNC样品在50和150℃条件下为脆性变形,在250℃条件下为韧性变形。两样品在三个温度点下均生成O2;在150和250℃条件下,生成CO气体。实验后分子结构中d002略有增加,La和Lc略减少;CJZ样品G峰在250℃条件下向高频率区域移动,LNC样品在150和250℃条件下向低频率区域移动,说明温压作用可能导致微晶结构单元的破裂,芳环结构发生改变。CJZ样品孔隙度、吸附孔孔容和扩散孔孔径降低,扩散孔孔容增加;LNC样品孔隙度、扩散孔孔容和孔径减小,而吸附孔孔容增加。(3)实验后CJZ样品脂肪侧链支链增多,同时可能形成环烷烃,含氧官能团中芳香C-O减少较多;LNC样品脂肪侧链可能形成长链结构,含氧官能团中C-O-C减少;芳香结构,两样品在150和250℃条件下可能发生芳环缩聚作用。并构建了实验前后两样品的大分子结构模型。(4)煤分子结构力学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相对原煤,CJZ样品的总能量减少,向稳定状态发展;LNC样品的总能量增加,向不稳定状态发展,说明LNC样品在温压作用下分子结构中活性键极易断裂、脱落;通过键长、键能分析认为,CO气体可能来源于煤中C=O的断裂、脱落,还可能来源于O2氧化自由基而生成CO的反应。(5)两煤矿的埋藏史曲线分别呈“W”和“V”形。依据两煤矿发现CO超标的不同情况,并结合地质演化史推定了崔家寨煤矿原生CO可能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燕山运动中期。LNC煤矿原生CO可能形成于三个时期,一是在三叠纪,印支期;二是侏罗纪,燕山早-中期;三是白垩纪,燕山末期。

李云波[9](2014)在《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动力学机制 ——以淮北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系统采集淮北矿区典型构造煤样品,以构煤中敏感元素的迁移聚集规律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发育特征和构造煤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分析构造煤中矿物的分布特征,借助ICP-MS、SEM-EDX、XRF和CVAFS等先进测试方法,测定并分析不同类型构造和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中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迁移聚集和散失规律,初步揭示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取得了如下结论:(1)依据构造煤结构和变形机制,将淮北矿区中的构造煤划分为6大类共9种,发现煤中矿物的分布、变形和迁移与构造煤变形有关,脆性变形煤中后生矿物的裂隙填充作用,碎斑煤中矿物的机械混合作用及剪切滑面上的压溶流变作用,是煤中矿物分布迁移的主要因素。(2)探讨了构造煤中后生矿物分布特征及构造控制。利用XRD和SEM-EDX等方法分析淮北矿区构造煤中矿物分布特征,发现随着构造煤变形程度的增加,矿物的颗粒形态发生了变化,从弱脆性变形煤中的有序分布向韧性变形煤的无序结构演化;与构造煤形成机制有关,脆性变形过程中发育的裂隙或破碎为矿物的形成和赋存提供了空间,韧性变形过程中煤体的变形及动力变质作用促使元素迁移聚集并为矿物的形成提供了化学条件。(3)系统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煤中元素的迁移聚集规律。分析不同类型构造煤中常量元素、有机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发现元素迁移聚集规律与构造煤变形程度有关,并在不同类型构造和构造部位分异,构造应力是促使元素迁移、聚集的驱动力。(4)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中敏感元素的构造控制机制。分析发现,西寺坡逆冲推覆断层为封闭的还原环境,上、下盘中元素的迁移、聚集和散失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其伴随的动力变质作用促使煤中元素从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迁移;断层中敏感元素以断层面为中心,向两盘呈规律性变化,随着构造煤变形程度增加,动力变质作用逐渐并成为控制煤中元素迁移的主要因素,并综合受到应力应变环境和机械混合作用影响。(5)依据造煤中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基本规律,建立了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的选取原则和方法,最终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构造中的应力敏感元素,为构造煤地球化学方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方法。(6)系统探讨了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应力敏感元素的迁移聚集过程分为迁移和聚集两个阶段,存在物理和化学两种途径,包括断裂填充、应力驱动、动热迁移、力化学驱动和机械混合流变等5种迁移聚集模式;分析认为构造煤的脆性和韧性变形机制及其伴随的动热效应是影响构造煤中元素重新分配的主要因素,构造应力为元素的再次迁移提供了动力和基础;构造煤的变质变形机制决定并控制了元素迁移的方式和途径;构造应力加速了元素迁移、聚集的速率,从而使元素随煤体变质变形发生动力分异。

王可新[10](2010)在《低煤级储层三相态含气量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低煤级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含气量测试不准的事实,本论文围绕低煤级储层水溶气、吸附气、游离气三相态含气量预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地开展了低煤级煤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等温吸附实验,揭示了低煤级储层在煤岩组成、含水性、孔隙性、吸附性等有别于中、高煤级储层的特有表现形式;首次开展了低煤级煤层水甲烷溶解度物理模拟,揭示了甲烷在煤层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矿化度、游离CO2含量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甲烷在煤层水中的溶解机理;基于煤的视密度、真密度、压汞及三轴压缩力学试验,物理模拟了围压下低煤级煤的变形特征;首次构建了储层条件下低煤级储层游离气、吸附气、水溶气的耦合关系及其含量预测的理论与方法。以海拉尔盆地褐煤储层为例,预测了煤层埋深2000m以浅的三相态含气量。本论文为丰富我国煤层气地质理论、开发我国低煤级煤层气资源奠定了基础。

二、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ceral groups in the Huangxian Coal,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ceral groups in the Huangxian Coal,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3.1 沉积相分析
    3.2 层序地层分析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4.1 样品选取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产出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样品性质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样品采集及其特征
3 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3.1 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3.2 煤有机显微组分分离特征分析
    3.3 煤有机显微组分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4 小结
4 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模拟生成实验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 生物气模拟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对生物气生成的影响特征
    5.1 有机显微组分对净产气量生成的影响
    5.2 有机显微组分对产气速率的影响
    5.3 有机显微组分对气体组分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常压快速升温过程中油页岩有机质演化及生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技术关键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样品及测试分析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民和盆地
        2.1.2 准噶尔盆地
        2.1.3 龙口黄县盆地
        2.1.4 梅河盆地
    2.2 样品特征
        2.2.1 民和盆地
        2.2.2 准噶尔盆地
        2.2.3 龙口黄县盆地
        2.2.4 梅河盆地
    2.3 测试分析
第3章 热模拟产物特征
    3.1 温度对生烃模拟的影响(M1、Z1、X1、H1)
        3.1.1 产油水特征
        3.1.2 产气特征
        3.1.3 半焦特征
    3.2 不同加热时长对生烃产物的影响(M2、H2)
        3.2.1 产油水特征
        3.2.2 产气特征
        3.2.3 半焦特征
第4章 油页岩变化特征
    4.1 油页岩工业特征的变化(M2、H2)
        4.1.1 发热量
        4.1.2 灰分、挥发分
    4.2 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
        4.2.1 温度的影响(M1、Z1、X1、H1)
        4.2.2 加热时长的影响(M2、H2)
    4.3 有机质成熟度
        4.3.1 T_(max)
        4.3.2 PI
        4.3.3 R_o
        4.3.4 有机碳同位素
    4.4 有机显微组分特征
第5章 有机质热演化规律及生烃模式
    5.1 不同加热阶段的低温产物
    5.2 有机物的热演化
    5.3 有机质生烃潜力的演变
    5.4 热模拟生烃演化模式
    5.5 油页岩原位转化的意义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构造-流体成矿学研究现状
        1.1.1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1.1.2 成矿流体动力学研究趋势
    1.2 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现状
        1.2.1 胶西北控矿构造体制
        1.2.2 胶西北金成矿作用
        1.2.3 胶西北金成矿动力学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1.5.1 论文结构
        1.5.2 实物工作量
2 区域与矿床地质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区域成矿背景
        2.1.2 金成矿年代学
    2.2 控矿构造体制
        2.2.1 玲珑变质核杂岩
        2.2.2 玲珑变质核杂岩形成剥露历史
    2.3 控矿断裂带结构构造
        2.3.1 主控矿NE-NNE向构造
        2.3.2 E-W向基底构造
        2.3.3 NW-NNW向构造
    2.4 金矿床地质
        2.4.1 三山岛金矿床
        2.4.2 三山岛金矿床
        2.4.3 寺庄金矿床
        2.4.4 夏甸金矿床
        2.4.5 大尹格庄金矿床
    2.5 金矿化样式
        2.5.1 矿化样式
        2.5.2 蚀变-矿化空间结构
    2.6 控矿构造解析
        2.6.1 成矿前韧性剪切活动
        2.6.2 成矿前韧-脆性剪切活动
        2.6.3 成矿期压剪性构造活动
        2.6.4 成矿期张剪性构造活动
        2.6.5 成矿后剪性活动
    2.7 小结
3 区域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与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3.1 断裂带活动与高渗透率区域
        3.1.1 高渗透率区域和金矿床空间分布
        3.1.2 岩石破碎和库伦破裂应力
    3.2 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3.2.1 焦家断裂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3.2.2 寺庄金矿床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3.2.3 结果分析
    3.3 讨论
        3.3.1 基底构造带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
        3.3.2 胶西北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成矿流体输运与金矿化几何学结构
    4.1 矿体几何学结构
        4.1.1 矿体几何学参数
        4.1.2 寺庄金矿床矿体特征
        4.1.3 寺庄金矿床几何学结构
    4.2 矿体和富矿柱侧伏规律
        4.2.1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4.2.2 半变异函数图像和金品位分布
    4.3 讨论
        4.3.1 矿体自仿射结构和流体输运
        4.3.2 侧伏规律和控矿断层运动学
    4.4 本章小结
5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与金矿化类型
    5.1 断裂带空间结构
        5.1.1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5.1.2 控矿构造动力学分析
        5.1.3 构造应力场分析
    5.2 断裂带渗透性模型
        5.2.1 矿石构造和显微特征
        5.2.2 网脉渗透率和微孔隙度
        5.2.3 矿化类型和流体输运方式
    5.3 本章小结
6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6.1 物质-能量输运动力学
        6.1.1 流体密度变化
        6.1.2 流体超压
        6.1.3 围岩渗透率
        6.1.4 流体输运和水岩反应过程
    6.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
        6.2.1 控矿构造演化与成矿动力学
        6.2.2 断裂带成矿作用
    6.3 勘查模型和找矿方向
        6.3.1 构造应力转移与靶区预测
        6.3.2 多元信息勘查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认识
        7.1.1 胶西北金成矿系统控矿构造时空结构
        7.1.2 控矿断裂带运动学控制金矿体产出状态
        7.1.3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控制矿化类型和强度
        7.1.4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与金矿床群聚机理
    7.2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7.2.1 玲珑变质核杂岩四维演化模型
        7.2.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模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煤镜质组结构演化对甲烷吸附的分子级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流程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2 实验样品
    2.1 热模拟实验与人工热演化样品
    2.2 自然演化样品
3 煤镜质组分子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3.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3.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3.3 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模式
    3.4 小结
4 煤镜质组孔隙特征及其演化
    4.1 实验方法
    4.2 煤镜质组中微孔演化模式及微孔形成机理
    4.3 煤镜质组介孔与宏孔演化特征
    4.4 煤镜质组孔隙成因及演化机制
    4.5 小结
5 甲烷与煤镜质组的相互作用机理
    5.1 模型与计算
    5.2 孔隙孔径对甲烷吸附的影响机制
    5.3 不同化学基团对甲烷吸附的影响机制
    5.4 小结
6 煤化过程中甲烷吸附能力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6.1 甲烷吸附能力演化特征
    6.2 煤镜质组中甲烷吸附机理
    6.3 煤化过程中甲烷吸附能力演化机制及其地质应用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认识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文献综述及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3 焦家断裂带构造变形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2.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1.2.2 典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2.3 焦家断裂带时空结构
        1.2.4 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
        1.2.5 构造控矿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3.2 野外地质调研
        1.3.3 岩相学与矿相学观察
        1.3.4 显微-超显微构造和岩石EBSD组构测试
        1.3.5 载金黄铁矿微区原位测试
        1.3.6 构造-成岩年代学
        1.3.7 有限元数值模拟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量
        1.4.1 论文结构
        1.4.2 实物工作量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岩浆岩
    2.3 区域构造格架与演化
        2.3.1 区域构造格架
        2.3.2 成矿前区域主要构造事件
        2.3.3 成矿期体制转换构造事件
        2.3.4 成矿后构造活动史
3 典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3.1 赋矿围岩
        3.1.1 前寒武基底变质岩
        3.1.2 中生代花岗岩
    3.2 断裂带构造系统
        3.2.1 EW向基底构造
        3.2.2 NNE-NE向构造
        3.2.3 NNW-NW向构造
    3.3 金矿体特征
        3.3.1 新城金矿床
        3.3.2 焦家金矿床
        3.3.3 寺庄金矿床
        3.3.4 平里店金矿床
    3.4 蚀变-矿化类型
        3.4.1 主要蚀变类型
        3.4.2 主要矿化类型
        3.4.3 成矿流体特征
        3.4.4 蚀变-矿化岩石地球化学
4 断裂带构造变形
    4.1 断裂带分段结构
        4.1.1 焦家金矿床
        4.1.2 新城金矿床
        4.1.3 寺庄金矿床
    4.2 构造岩类型
        4.2.1 断层泥/角砾岩
        4.2.2 糜棱岩
        4.2.3 碎裂岩
        4.2.4 构造热液脉
    4.3 显微-超显微构造特征与变形环境
        4.3.1 主要矿物变形特征
        4.3.2 显微构造变形环境
    4.4 断裂带构造变形历史
        4.4.1 成矿前D_1韧性变形
        4.4.2 成矿前D_2韧-脆性变形
        4.4.3 成矿期D_3韧-脆性变形
        4.4.4 成矿期D_4脆性变形
        4.4.5 成矿后D_5脆性变形
5 构造控矿模式与数值模拟
    5.1 断裂带金成矿系统
        5.1.1 时间结构
        5.1.2 空间结构
        5.1.3 物质结构
        5.1.4 能量结构
    5.2 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
    5.3 有限元数值模拟
        5.3.1 数值模拟地质原理
        5.3.2 断裂带 3D模型
        5.3.3 参数设置与网格划分
        5.3.4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5.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6 讨论
    6.1 构造-蚀变-矿化分带机理
        6.1.1 构造变形与渗透结构
        6.1.2 水岩反应和交代作用
        6.1.3 构造活化与充填作用
    6.2 断裂带中金的富集机制
        6.2.1 金的络合物富集
        6.2.2 金-铋-硫族化合物捕获富集
    6.3 区域构造体制转换与焦家金矿带构造变形
        6.3.1 构造体制转换
        6.3.2 焦家金矿带构造变形
    6.4 存在问题与工作展望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胶东招平金矿带厚覆盖区深部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与工作量
        1.5.1 论文结构
        1.5.2 完成工作量
2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
        2.1.3 区域岩浆岩
    2.2 矿床地质
        2.2.1 矿区控矿构造系统
        2.2.2 矿床类型与主要特征
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3.1 找矿标志
        3.1.1 区域NE-NNE断裂带与找矿标志
        3.1.2 破碎蚀变带与找矿标志
        3.1.3 硫化物带与找矿标志
    3.2 多层次技术方法组合
        3.2.1 重力
        3.2.2 高精度磁法
        3.2.3 激发极化法
        3.2.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
    3.3 勘查模型
        3.3.1 蚀变岩型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3.3.2 石英脉型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4 区域重磁异常与成矿远景区
    4.1 区域重力与磁场异常
        4.1.1 区域重力异常
        4.1.2 航磁异常
    4.2 重磁异常与金矿化关系
        4.2.1 地质体重磁物性特征
        4.2.2 金矿化和航磁及重力异常的关系
    4.3 区域金成矿远景预测
5 电磁综合测量与找矿靶区圈定
    5.1 地质体电磁物性特征
    5.2 高精度磁测
    5.3 激电异常
    5.4 找矿靶区
        5.4.1 大磨曲家金矿床
        5.4.2 白石夼金矿床
        5.4.3 小民庄金矿床
        5.4.4 后瞳-半壁店金矿床
        5.4.5 陡崖曹家金矿床
    5.5 本章小结
6 CSAMT测量与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6.1 含矿地质体电阻率特征
    6.2 CSAMT测量
        6.2.1 含金断裂带
        6.2.2 综合研究
    6.3 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6.3.1 焦各庄金矿床
        6.3.2 陡崖曹家金矿床
        6.3.3 北泊-山后金矿床
7 结论
    7.1 主要认识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温压作用下低煤级煤分子结构演化及CO生成机理 ——以华北北部两个煤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流程与主要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样品与实验方法
    2.1 分析测试方法
    2.2 数据处理
    2.3 地质背景
    2.4 样品基本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温压作用下煤样结构变化及生气特征
    3.1 变形特征
    3.2 实验前后元素组成对比
    3.3 实验前后微晶结构变化
    3.4 孔裂隙特征
    3.5 气体生成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温压作用下煤分子结构演化
    4.1 实验前后煤表面元素演化特征(XPS)
    4.2 实验前后煤结构基团演化特征(FTIR)
    4.3 实验前后煤官能团演化特征(13C-NMR)
    4.4 讨论
    4.5 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煤结构演化机理与CO生成
    5.1 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5.2 分子结构裂解机理
    5.3 CO生成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原生CO生成与赋存机制
    6.1 地质演化史恢复
    6.2 CO生成及地质控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动力学机制 ——以淮北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与含煤地层
    2.2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2.3 矿井构造特征及构造煤发育
    2.4 矿区沉积环境
3 淮北矿区构造煤发育特征及分类
    3.1 构造煤样品采集
    3.2 构造煤分类
    3.3 宏观变形特征
    3.4 微观变形特征
    3.5 构造煤结构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构造煤中矿物的变化规律
    4.1 构造煤中的矿物
    4.2 构造煤中矿物形貌特征
    4.3 矿物分布与应力-应变环境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构造煤元素迁移及聚集规律
    5.1 构造煤元素测定原理及方法
    5.2 构造煤中元素分布特征
    5.3 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的分布规律及构造控制
    6.1 逆冲推覆构造对煤中元素迁移的控制
    6.2 矿井构造对煤中元素迁移的控制
    6.3 不同类型构造煤中敏感元素的动态响应特征
    6.4 构造不同部位敏感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
    6.5 应力敏感元素的筛选和确定
    6.6 应力敏感元素定值问题
    6.7 本章小结
7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7.1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的地质控制
    7.2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模式
    7.3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的构造控制
    7.4 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7.5 构造煤应力敏感元素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实例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
    一、系统划分淮北南部矿区构造煤类型,初步探讨构造煤变形对煤中矿物分布的影响
    二、初步揭示了构造煤中后生矿物分布特征及构造控制
    三、系统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煤中元素的迁移聚集规律
    四、揭示了不同类型构造中敏感元素分异的构造控制机理
    五、建立了构造煤元素分异的 5 种模式及分异过程的迁移与聚集两个阶段和物理与化学两种路径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低煤级储层三相态含气量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概述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2 地质背景
    2.1 我国低煤级煤分布
    2.2 我国低煤级煤层气地质特征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2.4 煤质特征
    2.5 煤岩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吸附态甲烷含量物理模拟研究
    3.1 吸附理论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成果
    3.4 V_(L,daf)、P_(L,daf) 与 R_(o,max) 的关系
    3.5 显微煤岩组分与朗格缪尔常数的关系
    3.6 R_(o,max)、V_(L,daf) 与 M_e 的关系
    3.7 温度与朗格缪尔体积的关系
    3.8 小结
4 水溶态甲烷含量物理模拟研究
    4.1 实验方法
    4.2 实验成果
    4.3 温压条件对甲烷溶解度的影响
    4.4 煤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对甲烷溶解性的影响
    4.5 甲烷溶解机理探讨
    4.6 小结
5 游离态甲烷含量物理模拟研究
    5.1 实验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孔隙度特征
    5.4 孔径分布特征
    5.5 孔隙形态
    5.6 煤岩体力学性质
    5.7 小结
6 三相态甲烷含量数值模拟研究
    6.1 煤层气含量的测试方法
    6.2 含气量的数值模拟
    6.3 三相态含气量耦合研究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ceral groups in the Huangxian Coal,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产出模拟实验研究[D]. 金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常压快速升温过程中油页岩有机质演化及生烃特征[D]. 于丰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4]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D]. 王偲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煤镜质组结构演化对甲烷吸附的分子级作用机理[D]. 刘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D]. 李瑞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7]胶东招平金矿带厚覆盖区深部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D]. 孟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5)
  • [8]温压作用下低煤级煤分子结构演化及CO生成机理 ——以华北北部两个煤样为例[D]. 肖藏岩.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9]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动力学机制 ——以淮北矿区为例[D]. 李云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10]低煤级储层三相态含气量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D]. 王可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黄县煤不同质体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