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打运动“武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论散打运动“武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论散打运动“武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尹晓波[1](2019)在《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地区高校非专业学生及武术散打培训班学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武术是中国优良文化的主要的体现,散打作为其中的主要构成,在社会教育与体育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背景下,将武术散打运动引入校园体育教育中是非常合适的,很多高校以及中小学都将武术散打引入到学校选修课和必修课中,受到学生的欢迎,更多的社会健身场馆以及培训机构等都在推广武术散打兴趣培训课程。本研究主要以参加学校武术散打学习的北京地区高校非专业学生及武术散打培训班学员为研究调查对象,探讨武术散打运动者的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长期参与意愿间的关系。研究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共发出50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为490份,有效回收率达98%。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来进行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包含研究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以及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通过对调查对象中武术散打运动者基本资料的描述统计分析、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情况分析、武术散打运动者基本资料对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差异影响、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相关性以及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武术散打运动者在参与行为上差异显着;2、武术散打运动者在参与行为上影响显着。根据研究内容的结果与结论,对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相关单位和未来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

简文博[2](2019)在《基于知识图谱我国武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运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中,对武术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从研究机构及作者层面、基于文献研究内容展现的知识基础、热点前沿等方面,对研究结果做出讨论和对未来趋势加以分析。从文献的发表时间,我国武术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三个阶段的明显分布:最初形成期1992-2003年;快速发展期2004-2009年;线性成熟期2010-2017年。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规模及团体不断增大,为武术研究的力量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揭示研究知识基础的准确性,主要从文献共被引角度以及作者共被引角度进行探寻,发现武术研究的知识基础群落主要聚集在以下五个方面:对传统武术传承保护发展的研究知识群、对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关系研究的知识群、对武术教育教学研究的知识群、从文化视角剖析武术的知识群以及武术宏观发展指导的知识群。知识基础作为武术研究的根基,期刊文献、书籍文献价值仍然可以不断挖掘和梳理。通过从高被引文献的内容分析,关键词词频、关键词共现等角度对武术研究热点的挖掘发现武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武术文化、太极拳、竞技武术、武术教育、传统武术以及武术传播这六个主要研究热点领域。研究前沿的挖掘主要从三个阶段中对突现性关键词挖掘的角度:发现第一阶段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竞技武术和武术教学上;第二阶段前沿重点关注太极拳生理学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同时对竞技武术在竞赛规则、运动员技术动作,高水平训练等问题有深入拓展。第三阶段研究前沿主要关注对武术文化内涵精神、武术文化传播推广以及传统武术拳种挖掘整理保护等方面进行拓展。未来在研究方法上,会越来越重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同时不仅仅是体育院校,未来会有更多的机构和人员加入。从知识基础上看,知识基础会不断流动,并且武术研究基于的知识基础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围绕武术文化、武术教育、健康促进的研究还将继续不断地涌现。

项瑞根[3](2019)在《高校武术与民传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武术和散打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民族精神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培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能力对武术、散打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散打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视不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培养结构和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科研能力较薄弱,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武术散打项目出发,旨在研究本科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学生散打教学能力的构成,并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专门针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结构指标体系,再根据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武术散打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为他们下一步学习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为高校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提出理论指导。本文通过文献法、特尔菲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高校教学能力方面相关期刊文献和散打教学类书籍,再结合专家访谈中专家意见,初步构建出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对学生散打教学能力进行指标筛选,三轮专家调查后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同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确定出最终的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并结合特尔菲法得到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学生散打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更新慢。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不能满足专业特色发展的要求。培养结构和模式也较为单一,创新度不够,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国家单招考试入学,并且都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运动水平,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较好,但文化基础和科研能力较为薄弱。(3)通过三轮专家调查,最终确定出学生散打教学能力结构体系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能力、课中的教学实施能力、以及课后的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十二个二级指标,四十二个三级观测指标。(4)经过专家对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的筛选、确认、排序,得到散打教学实施能力所占权重最高为62.4%,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权重值为30.1%,最后是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权重值为7.5%,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作为观测点,通过三级指标的具体可操作达到对学生散打教学能力的定量评价。

张欣[4](2015)在《开展幼儿武术散打教学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武术散打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各种竞技比赛开展情况较好,但是在普通大众中的普及和推广并不乐观。所以,开展幼儿武术散打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幼儿武术散打教学的开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武术散打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幼儿及家长的需求,可以很好的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中推广普及武术散打是可行的。在幼儿中开展散打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武术散打普及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武术散打的推广应该从幼儿抓起。武术散打在幼儿中的开展,必须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精简技术内容,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教练员的素质,强调武德教育和礼仪规范等,注重武术散打的教育功能的宣传。

陈其玉[5](2015)在《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散打,也称作散手,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具有体育性、对抗性、民族性的特点。在高校中广泛开展散打课程,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思想品格,还可以弘扬武术精神,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散打运动因其特有的优点被各地高校所接受,各高校纷纷开设散打课程,以此来适应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

张四方[6](2014)在《从散打与泰拳的对比研究析论散打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散打运动来源于生活是先民为了生存对抗大自然的结果。现代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现代泰拳是继承了传统泰拳文化并根据时代特征做出了符合现在社会需要的改进,其凌厉的比赛风格、超强的抗击打能力和血腥的比赛场面都深深的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爱好者的眼球。近些年泰拳运动在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快,散打与泰拳的对抗比赛越来越多。因此通过散打与泰拳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散打运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科学地制定散打运动训练方法、确立散打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散打与泰拳两种搏击项目的起源与发展、发展现状与推广传播、技术体系特征以及比赛规则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散打运动和泰拳运动是两种不同文化底蕴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搏击风格,一种内敛一种张扬。泰拳在观赏性和给观众带来的刺激感上要优于中国散打,但是散打所依附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明显比泰国文化悠远。(2)泰拳运动的技术训练体系的完备性要胜于散打运动,特别是体能和抗击打能力是散打运动的最大软肋,但泰拳运动技术动作单一化、动作的击打效果非常明显;散打的快摔技术可以明显的控制泰拳运动员的贴身进攻。(3)泰国政府对泰拳的发展非常重视,在泰国的高校甚至是中小学泰拳都是其学校的必修课,这种强制教育使泰拳的普及率节节攀升;泰拳比赛繁多一年近上千场打造了很多泰拳明星。(4)泰拳非常重视泰拳礼仪的继承与发扬,而近些年散打在发展中却严重忽略了对武德教育的重视,只是一味的向技战术倾斜,忽视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5)在比赛规则上泰拳运动的开放性要远远优于中国散打,在其规则下更能是双方运动员积极主动、敢打敢拼能够更大的增强双方的对抗程度。(6)散打与泰拳相比,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攻防技法没有全面的体现。针对当前武术散打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1)构建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体系内容;(2)加强武德教育,使散打运动更快的走进普通学校,完善散打的教育途径;(3)三管齐下发展散打(4)运用多种手段传播散打运动;(5)建立合理的训练体系;(5)完善散打运动的市场化、商业化。

杜远[7](2013)在《对女生选修散打课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校开设散打课,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大学生的身心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还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神,促进散打运动的普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女生参与散打运动的现状,分析影响她们选修散打运动的因素,为教学改革及推动散打运动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铁斐祎[8](2013)在《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特色和风格问题一直是散打运动发展至今的焦点问题。没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就不可能进入奥运会,失去中国特色就更不可能被世界人们所接受,形成和凸显中国特色是散打运动未来健康发展的耀眼光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的特色进行探析,主要从武术散打的技术特色、竞赛服装特色、竞赛礼仪特色和竞赛场地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试图通过与奥运会、武博会等重大赛事中的竞技格斗对抗项目进行比较,总结归纳武术散打项目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特色之处,力求找出散打运动与跆拳道、空手道、拳击、柔道等同类竞技项目在突出竞赛项目特色方面的差距,并为散打运动项目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散打发展三十余年中竞赛规则的几次改革变化对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散打运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和技术特征。竞赛规则是技术发展的指南针,对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新规则下武术散打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并对新规则下武术散打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奥运项目的跆拳道、拳击、柔道、摔跤和非奥运项目泰拳、巴西柔术、俄罗斯桑搏以其承载独特的民族文化、鲜明的项目特色享誉世界,受到世界广大搏击爱好者的青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将武术散打与这些同类竞技项目在技术、礼仪、服装、场地等方面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了武术散打在一些方面与同类竞技项目具有较多的雷同性,不利于项目特色突出,并深入探析存在差距的原因,同时总结、归纳了同类竞技项目对形成和突出散打项目特色的可借鉴之处。通过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2011新规则下武术散打技术更加简单实用,摔法得到限制,有助于拳腿技术的发挥和运用,尤其是腿法技术,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但新规则下武术散打的技术特色正在逐渐淡化,特别是一些特色技术正悄然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利于散打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积极发挥散打规则对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细化得分标准,鼓励一些散打特色技术和难度动作的运用。二、快摔技术是武术散打区别于世界其它搏击术的重要标示。新规则下快摔技术得到很到程度的限制,尤其是近身搂抱快摔,不利于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建议对武士道散打比赛快摔技术进行深一步地强化、细化,有重点地发展接腿快摔。三、拳、腿、摔三位一体,全面均衡发展的技术体系与其它搏击术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雷同性,不利于武术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建议在继续发扬武术散打“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风格的同时,发挥规则的导向作用,弱化拳法的进攻和得分能力,积极引导腿法和摔法的运用。四、武术散打技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技法全面,极具民族技法特色和文化特色。拳、腿、摔技术与世界其它搏击术相比,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个性鲜明。无论是在技法要求上,还是发力路线上都与他们有很大的区别。五、现行规则下武术散打比赛技法手段单一,不利于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体现。建议在体育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国民理应做到对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回归传统,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武术技法,充分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六、与奥运会竞技格斗对抗项目相比,武术散打技术缺乏规定性、标准化,不利于武术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建议进一步完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围绕散打项目特色,对技术的规定性、击打部位、进攻部位等进行细化、精化,提高武术散打技术的标准化。七、“擂台”形式比赛场地体现了中国人“尚智不尚勇”、“和谐辩证统一的文化理念和武术散打技法灵巧的特点,是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重要标示。八、特色的竞赛服装应有助于实现武术散打进军奥运会的战略目标;应有助于彰显武术文化魅力,提高国家形象;特色的竞赛服装应有助于传统技术的运用,突显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建议散打服饰的款式、色彩和图纹应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武术散打服饰应体现段位晋升要求“打练结合”。九、与跆拳道、柔道、泰拳等格斗对抗项目相比,武术散打竞赛礼仪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比较单调、缺乏规范性、系统性,不利于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形成。建议从思想层方面,重视和加强对散打运动员武德教育和培养;发挥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实现武术散打礼仪的规范性、日常化、标准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武术散打礼仪的内容体系。

朱华亮[9](2012)在《文化强国背景下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灵魂和血脉,是该民族自我确认、自我阐释、自我表达的符号系统,表征这个民族共有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作为集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华武术的研究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当今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为丰富和发展武术文化的内涵、为完善和充实中国传统文明、为达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对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研究具备重要的意义。鉴于武术道德规范主要解决的是武术人在整个的生活处世、授武与习武、用武与施武等一系列的武术活动中如何处理好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的问题,应以武术师生关系、习武者与其他习武者的关系、习武者与非习武者的关系三种基本关系范畴和这三种基本关系下所分属的理想层次、原则层次、规则层次三个基本层次相结合,这就有望构建一个相对完整、有序、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在参阅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界定武术道德规范的概念,探讨提出构建当代武术道德规范的方法和途径,并对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紧紧围绕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原则,提出了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武术道德规范一经形成,就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它作为一定武术社会或阶级的普遍武术道德要求,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们的武术道德关系,直到支配习武人群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处于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的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就是最佳的手段之一。对于武德的研究来说,因为约束的群体具有特殊的格杀技术,对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隐患的一面。那么如何约束控制习武者的隐患性,唯一可以的方法就是通过武术道德来规范。可是传统武术道德规范和内涵要想完全为当代武术界服务,就必须构建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所以,如何构建一套符合当今社会适用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王路[10](2012)在《长春市普通高校散打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散打运动是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发展为竞技体育,是一种能够提高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项目。散打运动进入高校的时间并不长,尽管近几年高校对散打运动的普及状况逐年提高,但发展速度并不乐观,对散打课程的研究也比较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长春市10所普通高校的散打运动开展情况、教师水平、课程设置、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对散打了解较多,知识普及程度较好,但是大学生对真正的武术并不了解;长春市普通高校的散打教师学历较高,但科研能力、竞争力、创新能力较差,有待提高;散打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学时较少,期末考核形式有待改进;普通高校的武术散打专用室内场馆、器材不够完善,领导对散打运动没有充分重视;各高校对课余时间开展有关散打活动情况较差,导致散打运动的技能普及较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建议:招聘优秀人才,对在职的散打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大散打运动文化的宣传力度,与社会企业合作,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扩建完善武术散打专用场地、器械等设施,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上课环境。

二、论散打运动“武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散打运动“武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地区高校非专业学生及武术散打培训班学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武术及散打发展相关研究
        2.1.1 中国武术发展概述研究
        2.1.2 武术散打发展相关研究
    2.2 运动参与动机相关研究
        2.2.1 参与动机的相关理论研究
        2.2.2 运动参与动机相关研究
    2.3 有关运动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2.3.1 有关运动满意度的现状研究
        2.3.2 运动长期参与意愿的现状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的描述统计分析
        4.1.1 武术散打运动者性别情况调查分析
        4.1.2 武术散打运动者婚姻情况调查分析
        4.1.3 武术散打运动者年龄情况调查分析
        4.1.4 武术散打运动者教育程度情况调查分析
        4.1.5 武术散打运动者职业情况调查分析
        4.1.6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运动年限情况分析
        4.1.7 武术散打运动者每周练习次数情况分析
        4.1.8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运动主要的信息来源情况分析
        4.1.9 武术散打运动者选择武术散打道馆或练习场所的原因情况分析
    4.2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情况分析
        4.2.1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情况分析
        4.2.2 武术散打运动者运动满意度情况分析
        4.2.3 武术散打运动者长期参与意愿情况分析
    4.3 武术散打运动者基本资料在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上的差异性分析
        4.3.1 武术散打运动者性别在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上的差异性分析
        4.3.2 武术散打运动者年龄在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上的差异性分析
        4.3.3 武术散打运动者教育程度在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上的的差异性分析
    4.4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4.4.1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和影响运动满意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4.2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和长期参与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4.4.3 武术散打运动者运动满意度与长期参与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4.4.4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与长期参与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4.5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
        4.5.1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与运动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4.5.2 武术散打运动者运动满意度对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
        4.5.3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对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武术散打运动者在参与行为上差异显着
        5.1.2 武术散打运动者在参与行为影响显着
    5.2 建议
        5.2.1 对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相关单位的建议
        5.2.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附录 《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 和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知识图谱我国武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述
        1.3.2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回顾
        1.3.3 科学知识图谱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3.4 体育领域应用科学知识图谱现状
        1.3.5 科学知识图谱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6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假设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难点
2 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工具的介绍
    2.2 数据来源
        2.2.1 检索数据库及检索方式
        2.2.2 数据库选择
3 我国武术研究文献主体特征分析
    3.1 武术研究领域文献的特征分布(1992-2017 年)
        3.1.1 第一阶段作者及机构共现分布特征
        3.1.2 第二阶段作者及机构共现分布特征
        3.1.3 第三阶段作者及机构共现分布特征
    3.2 小结
4 武术研究的知识基础分析
    4.1 知识基础的概念界定
    4.2 文献共被引分析
        4.2.1 早期开拓性文献分析
        4.2.2 高被引文献分析
        4.2.3 高中心性论文分析
        4.2.4 高被引书籍分析
    4.3 作者共被引分析
        4.3.1 早期研究开拓者分析
        4.3.2 高被引作者分析
    4.4 小结
5 我国武术研究的热点及前沿
    5.1 研究热点分析
        5.1.1 高被引文献内容分析
        5.1.2 基于科学发现关键词指标分析
        5.1.3 关键词共现分析
    5.2 研究前沿分析
        5.2.1 突现关键词分析
        5.2.2 研究前沿小结
6 对结果的讨论
    6.1 对数据库和研究方法的讨论
    6.2 对研究者和机构的讨论
    6.3 对知识基础的讨论
    6.4 对研究热点的讨论
    6.5 对研究前沿的讨论
    6.6 对未来研究趋势的讨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之处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3)高校武术与民传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能力
        1.1.2 教学能力
        1.1.3 散打教学能力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研究
        1.2.2 武术馆校武术散打项目开展研究
        1.2.3 关于教学能力内涵的研究
        1.2.4 关于高校散打教学能力内涵的研究
        1.2.5 关于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1.3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
        2.2.4 数理统计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3.1.1 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2 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能力课程开展现状
        3.1.3 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
    3.2 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构建
        3.2.1 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第一轮指标初选
        3.2.3 第一轮指标筛选
        3.2.4 第二轮专家调查指标确认
        3.2.5 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一致性检验(肯德尔和谐系数
        3.2.6 散打教学能力指标权重分析
        3.2.7 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权重体系的确定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当前高校散打教学现状
    1.1、高校散打教学发展比较迅速
    1.2、高校散打课程的教学地位尴尬
2、高校散打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散打教学模式单一
    2.2、高校专业散打教师少, 缺少专业师资力量
    2.3、对散打文化传播力度小
    2.4、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2.5、缺少教学设施
3、解决高校散打教学问题的策略
    3.1、对高校散打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解决单一教学模式
    3.2、加强高校的散打师资力量的建设
    3.3、高校要加强对散打运动的宣传力度
    3.4、提高各部门的重视程度, 强化体育设施建设
4、结束语

(6)从散打与泰拳的对比研究析论散打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散打与泰拳及其它世界流行搏击术的比较研究
    2.2 散打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对比分析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专家访谈法
4 散打运动与泰拳运动的立体化多方面比较研究
    4.1 散打运动与泰拳运动的文化历史起源与发展背景
        4.1.1 散打运动的文化起源与发展背景
        4.1.2 泰拳运动的历史文化起源与发展背景
    4.2 散打与泰拳的现阶段发展状况与推广模式的比较研究
        4.2.1 散打运动与泰拳运动的现阶段发展状况
        4.2.2 散打运动与泰拳运动的推广模式
    4.3 散打与泰拳的比赛规则进行比较研究
    4.4 散打与泰拳的技术体系特征比较
        4.4.1 散打的技术体系特征
        4.4.2 泰拳的技术体系特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构建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体系内容
        5.2.2 加强学校散打的教育途径,加强武德的教育,完善德艺双修
        5.2.3 三管齐下发展散打
        5.2.4 运用多种手段传播散打运动
        5.2.5 建立合理的训练体系
        5.2.6 完善散打运动的市场化、商业化
参考文献
致谢

(7)对女生选修散打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情况
    2.2 女大学生对散打运动的认知情况
    2.3 女大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学习动机
    2.4 大学生对散打课教学要素的评价情况
        2.4.1 随着终身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高等学校成了终身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奥运会的增光计划。
        2.4.2 学生对散打的场地、器械等硬件设施满意率达到最高。
        2.4.3 教学内容与教法各异, 理论传授匮乏。
    2.5 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对策
        2.5.1 转变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内核,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5.2 转变观念, 突出武术散打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2.5.3 加强武术散打理论课教学时数, 规范理论教学内容
        2.5.4 加强武术散打教师的业务培训, 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
        2.5.5 构建合理、科学的适合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教学体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8)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述评与总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访谈法
        2.2.4 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散打技法特色的研究
        3.1.1 从散打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探讨武术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
        3.1.2 竞技武术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的历史渊源分析
        3.1.3 新、旧规则下散打拳腿摔技术整体应用及发展趋势的调研分析
        3.1.3.1 我国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结构分析
        3.1.3.2 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成功率及得分手段分析
        3.1.3.3 裁判员“喊停”次数情况对比分析
        3.1.3.4 新规则下我国武术散打技术发展趋势探析
        3.1.4 武术散打与奥运会有关竞技格斗对抗项目的对比研究
        3.1.4.1 武术散打与跆拳道项目比较分析
        3.1.4.2 武术散打与拳击项目的比较分析
        3.1.4.3 武术散打与摔跤项目的比较分析
        3.1.4.4 武术散打与柔道项目的比较分析
        3.1.5 武术散打与武博会有关竞技对抗项目的对比研究
        3.1.5.1 武术散打与泰拳项目的比较分析
        3.1.5.2 武术散打与空手道项目的比较分析
        3.1.5.3 武术散打与桑搏项目的比较分析
        3.1.5.4 武术散打与巴西柔术的比较分析
        3.1.6 奥运会、武博会竞技格斗对抗项目对武术散打突出技术特色的启示
        3.1.6.1 技术应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1.6.2 充分发挥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凸显技术优势和特色
        3.1.6.3 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彰显个性,体现项目技术特色
        3.1.7 我国武术散打技法特色的总结
        3.1.7.1 尚巧轻力、灵巧多变的技法特色
        3.1.7.2 奇妙的攻防变换体现散打技法攻防合一的技法特色
        3.1.7.3 快摔技术是武术散打的重要标示,独具特色
        3.1.7.4 内容丰富全面呈现出散打复杂、深邃的技法特色
        3.1.7.5 攻、防立体化彰显出散打注重整体性的技法特色
        3.1.8 奥运会、武博会同类竞技格斗项目对散打技术特色的启发与对策
        3.1.8.1 实行散打技术的标准化重点体现散打运动的中国特色
        3.1.8.2 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回归传统,发现传统,体现民族特色
        3.1.8.3 完善、细化竞赛规则,开放技法,突出技术优势
        3.1.8.4 细化、精化技术内容,强化散打技术特色与风格
        3.1.8.5 发挥规则导向作用,挖掘传统技法,充分体现民族特色
        3.1.8.6 改革护具,采用分指手套,丰富技法,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
        3.1.8.7 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符合奥林匹克竞技特点,注重培养个性
    3.2 武术散打竞赛场地的特色分析
        3.2.1 场地发展历史沿革
        3.2.2 “擂台”形式的比赛场地现代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重要标示
    3.3 武术散打竞赛服装的特色分析
        3.3.1 竞赛服装对突出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作用与意义
        3.3.2 跆拳道竞赛服装的特色
        3.3.3 柔道竞赛服装的特色
        3.3.4 空手道竞赛服装的特色
        3.3.5 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竞赛服装的特色对武术散打服装特色的启示
    3.4 竞赛礼仪的特色分析
        3.4.1 跆拳道竞赛礼仪特色的分析
        3.4.1.1 跆拳道的尚礼文化与价值导向
        3.4.1.2 礼仪规范践行“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
        3.4.2 泰拳竞赛礼仪特色的分析
        3.4.2.1 浓郁宗教色彩下的泰拳礼仪文化
        3.4.2.2 泰拳竞赛礼仪的文化民族性和形式规范性
        3.4.3 柔道竞赛礼仪特色的分析
        3.4.3.1 礼仪规范性
        3.4.3.2 竞赛礼仪对民族精神文化特色——武士道精神
        3.4.4 跆拳道、泰拳、柔道对武术散打礼仪特色的启示
        3.4.4.1 从思想层方面,重视和加强对散打运动员武德教育和培养
        3.4.4.2 发挥规则的导向作用,实现散打礼仪的规范性、日常化、标准化
        3.4.4.3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武术散打礼仪的内容体系
    3.5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9)文化强国背景下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任务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武德的概念
        3.1.2 武术道德规范的概念与特征
        3.1.3 武术道德规范的功能
        3.1.4 武术道德体系构建的人文意义
        3.1.5 当前我国约定成俗的武德存在的问题
        3.1.6 武术道德规范体系蕴含的推动社会进步因子
    3.2 研究分析
        3.2.1 文化强国背景下武德体系的框架构件的确定
        3.2.2 构建文化强国背景下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3.2.3 文化强国背景下武德体系框架的构建
        3.2.4 文化强国背景下武术道德体系构建的核心因子
        3.2.5 尚武精神是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集中体现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长春市普通高校散打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专家访谈法:
3 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研究与分析
    3.1 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现状
        3.1.1 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开展的情况
        3.1.2 长春市普通高校学生对散打运动和散打课的理解
    3.2 长春市普通高校散打课任课教师的现状分析
        3.2.1 散打教师学历与师资结构
        3.2.2 散打教师综合素质
        3.2.3 散打教师教学目的与教学思想
        3.2.4 散打教师教学方式与方法
    3.3 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场地器材等设施现状的分析
    3.4 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
        3.4.1 对散打运动的认识有误区
        3.4.2 缺乏对学生的武德教育
        3.4.3 缺少高水平的散打教师
        3.4.4 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3.4.5 缺少教学设施
    3.5 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的对策研究
        3.5.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5.2 提高散打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3.5.3 明确教学目的,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3.5.4 注重培育学生的武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5.5 提高各级领导重视程度,完善设施
        3.5.6 积极加强散打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四、论散打运动“武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术散打运动者参与动机、运动满意度和长期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地区高校非专业学生及武术散打培训班学员为例[D]. 尹晓波.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2]基于知识图谱我国武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 简文博.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3]高校武术与民传专业学生散打教学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项瑞根.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开展幼儿武术散打教学之研究[A]. 张欣. 中华武术研究2015年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上), 2015
  • [5]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分析[J]. 陈其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20)
  • [6]从散打与泰拳的对比研究析论散打的发展[D]. 张四方. 武汉体育学院, 2014(01)
  • [7]对女生选修散打课的研究[J]. 杜远. 科技信息, 2013(21)
  • [8]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D]. 铁斐祎.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9]文化强国背景下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研究[D]. 朱华亮. 河南师范大学, 2012(12)
  • [10]长春市普通高校散打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 王路.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论散打运动“武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