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

一种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娜娜[1](2021)在《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多孔有机分子材料是多孔材料的一类,它们具有离散的分子结构,分子之间可通过超分子作用紧密地相连而组装成固态多孔结构。多孔有机笼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是一类离散的分子化合物,它们具有规则的三维骨架结构、永久的分子空腔和窗口、分子间堆积而形成的孔道、可观的比表面积以及结构的可修饰性,能够溶解于多种溶剂中,便于材料的可再回收利用和可再加工,这些特点赋予它们在吸附与分离、负载纳米粒子、识别探针以及能源储存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为了增加多孔有机笼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引入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基本构筑单元,并将它们应用到选择性荧光响应、非均相催化有机反应和气体选择性吸附等不同领域,对多孔有机笼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所取得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多孔有机笼得益于其明确的多孔结构,已经成为选择性地容纳各种各样的客体分子和超细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目标,并已用于催化各种有机反应。而由于缺乏这种多功能性的有机笼,基于有机笼和超细金属纳米粒子的两种不同催化活性位点来协同催化有机反应的材料几乎还没有被研究探索,因此,开发新型的多功能有机笼对基于有机笼的协同串联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5,5’-(苯并[c][1,2,5]噻二唑-4,7-二基)二异丁醛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合成了管状结构的多孔有机笼(MT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MTC1能够通过荧光性质选择性地识别二价钯离子,检测限达到38 ppb。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也表明有机笼与二价钯离子之间存在有效的络合作用。采用硼氢化钠还原含有MTC1和醋酸钯的溶液得到了负载在有机笼上尺寸约为1.9~3.1 nm的超细钯纳米粒子,且纳米粒子尺寸随着醋酸钯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增长的趋势。当醋酸钯与有机笼摩尔比为1:5时,得到的复合材料(Pd@MTC1-1/5)中的钯纳米粒子尺寸约为1.9±0.4nm。催化性能研究表明:MTC1本身能够光催化氧气分子产生超氧自由基并催化苯硼酸类化合物转化成苯酚类化合物;在硼氢化钠存在时,负载的超细钯纳米粒子能够催化4-硝基苯酚还原成4-氨基苯酚;它们的复合物Pd@MTC1-1/5又可以通过串联催化反应将4-硝基苯硼酸经过4-硝基苯酚中间体转化成4-氨基苯酚。另外,随着负载的钯纳米粒子尺寸的增大,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不同,并得到了 4,4’-二硝基-1,1’-联苯副产物,表明有机笼和负载的钯纳米粒子之间存在协同催化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也表明多功能有机笼可以用于识别金属离子、模板生长超细纳米粒子和与纳米粒子一起协同催化串联反应。(2)受多孔有机笼具有明确的多孔结构而能够克服非均相催化中均相催化剂因聚集而失活的问题,以及高氧化还原电位的多环芳烃(PAHs)又能够驱动许多光氧化还原反应的启发,本文通过1,6-芘-5,5’-二异苯甲醛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构建了一种新型含有芘基团的多孔有机笼(PyT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相邻PyTC1分子中的环己胺与芘单元之间存在C-H…π相互作用。对比PyTC1固体材料与其溶液状态的电子吸收光谱,芘发色团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现象。由于在晶体结构中未发现π-π相互作用,进而排除了J-聚集诱导的固体吸收红移现象。此外,有机笼三分之一结构的参照物PyTM和基本单元芘的单晶结构也发现了分子间存在C-H…π相互作用,并且对比样品的固体和溶液的电子吸收光谱,它们均存在吸收红移的现象。种种实验数据结合理论模拟数据揭示了弱的分子间C-H…π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红移。该研究工作完全不同于前人总结的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红移现象只归因于J-聚集。由于PyTC1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使得该材料能够高效快速地非均相可见光催化苯硼酸衍生物需氧羟基化的反应。(3)为了提高多孔有机笼结构与功能的附加值,多种化学后修饰合成有机笼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据我们所知,通过外部刺激来对多孔有机笼进行的后修饰合成却尚未被报道过。本文通过光致变色的二噻吩乙烯衍生物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构建了光响应性的多孔有机笼(PPO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有机笼外消旋体之间存在罕见的多重C-F…H-C氢键作用和范德华作用力,且可组装成超分子拓扑结构。基于二噻吩乙烯基的光响应性质,PPOC-1的溶液和薄膜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均表现出可逆的光致变色行为。此外,在紫外光照射下,氮气吸附实验揭示了晶态PPOC-1外消旋体的比表面积从495.0 m2 g-1下降到379.0 m2 g-1。更加有趣的是,将经紫外光照射后的PPOC-1外消旋体分散在1,4-二氧六环中加热处理后,核磁谱学数据表明有机笼分子结构恢复到初始状态,气体吸附数据也表明其孔隙结构恢复到光照之前的状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核磁谱学数据以及理论模拟数据,定量分析了 PPOC-1外消旋体中二噻吩乙烯基单元的光异构化比值。该研究工作通过引入光响应性分子开关和外部刺激创建了一种无损且精确的多孔有机笼后修饰合成方法。(4)因多孔有机笼具有固有的空腔和分子间组装成的孔隙结构而在选择性气体吸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有机笼在改善气体吸附量和选择性吸附方面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两种不同链长度的联苯四醛前驱体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分别构建了两种管状多孔有机笼(三联苯TPTC1和二联苯N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它们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这两种有机笼外消旋体结构具有相同数目和种类的N和O原子,却拥有不同尺寸的空腔结构。根据气体吸附实验和理想吸附溶液理论计算(IAST),表明它们均可用来选择性吸附甲烷、乙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但相对于三联苯TPTC1,联苯链长度越短的二联苯NC1因具有较小的孔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而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气体吸附量和吸附选择比以及较低的吸附热。

蒋军泽[2](2021)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教育部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倡导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强调完善和创新实验教学,倡导“教·学·评”一体化,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实施,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和发展“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的化学核心观念。笔者研究大量教学案例、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教师讲授化学实验、学生学习时,侧重于知识的讲授,对实验缺乏深度思考,化学实验课程未起到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深度学习”视野下化学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基于实验的化学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访谈法、课堂观察与实践法、课例研究与行动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人教版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实验,提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并在双流中学2016级、2019级进行实践,总结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建构教学模型。研究过程及结果从以下七个方面呈现。第一章,前言。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介绍深度学习理论,结合实践情况,对深度学习进行概念界定。本研究认为的深度学习是指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深度建构化学知识体系、达到高阶化学学科能力的学习过程,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厘清深度学习概念的基础上,介绍项目式学习方式、活动元设计思路、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过程等相关理论,指导实际教学。第三章,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进行分析。整理统计了教材正文、实验探究、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史话、科学视野、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等板块出现的化学实验。依据实验目的分为七类:(1)物质性质实验;(2)物质组成和结构实验;(3)物质制备实验;(4)物质分离和提纯实验;(5)物质检验实验;(6)反应原理实验;(7)基本操作实验。分析高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及其与实验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第四章,编制《中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和《中学化学教师关于深度学习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对双流中学、永安中学、棠湖外国语学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学段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测查,分析深度学习的现状。第五章,思考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化学教学实际,依据我国科学课程标准,从科学探究能力包含的八个要素进行分析,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第六章,对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建构不同类型实验的教学模型,主要从以下六个类别进行课例展示。1)在性质类实验教学中,以“氮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将教材中氮元素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以实验为载体,基于“教·学·评”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构建性质类实验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2)在制备类实验中,以“海带中碘的提取”为例,介绍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3)在反应原理实验中,以“酸碱中和滴定”为例,分别从“情境线”、“学生活动线”、“核心素养线”三线设计教学流程,总结定量实验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4)对于基本操作类实验,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依据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模式设计活动元,介绍此类实验的教学策略。5)在探究性实验中,以问题链的形式,探究“金属的腐蚀”,通过层层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涉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凝练探究性实验中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追问策略。6)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耗时长的实验,比如“浓硫酸的性质”、“氯气的性质”等,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实验教学情境、实验目标、实验操作、实验演示、有待解决的实验问题、实验结果、教师点评等做成系列微视频,结合学情,将微课合理的运用于教学中,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具象化。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本文以凸显思维方法、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为载体,采用三重表征、思维导图、创新实验、真实情景、概念转变、微课等方式,结合教材、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建构了性质类实验、制备类实验、反应原理实验、基础操作实验、探究性实验、不易操作实验六类教学模型。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长的过程,化学实验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探索,学生获取、加工、处理知识的能力也存在差异,笔者会不懈地研究化学实验教学,凝练和完善更适合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孙树全[3](2020)在《磷酸钙的相转变及其电化学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磷酸钙是骨和牙齿的主要无机组成。它们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HAP,Ca10(PO4)6(OH)2)、磷酸氢钙(DCPD,CaHPO4·2H2O)、磷酸八钙(OCP,Ca8(HPO4)2(PO4)4·5H2O)以及无定形磷酸钙(ACP)等,这些不同的组成作为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而磷酸钙的相转变作为其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磷酸钙的相转变过程中,结合水(H2O)被认为起到了关键作用。而结合H2O是否具有电化学活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此外,我们在探索磷酸钙相转变的过程中意外观测到了其电化学响应及电化学发光(ECL)现象,这为磷酸钙电化学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本论文旨在揭示磷酸钙的相转变过程及其电化学行为,并基于其电化学氧化及ECL特性开展在磷酸根和有机物中的分析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离子聚合物Nafion存在下磷酸钙的形成及转变路径,为理解磷酸钙参与的电化学研究提供认识基础。在Nafion存在下,钙源磷源比(Ca/P)的变化显示初始钙含量高(Ca/P=0.2 M/0.1 M)时,在磷酸钙形成初期,利于OCP的形成;磷源含量高(Ca/P=0.1 M/0.2 M)时,利于DCPD相的形成。母液在酸性条件下(p H 5),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DCPA;碱性条件下(p H 9和p H 12),Nafion可以抑制HAP相的形成,磷酸钙的形成过程将经历由DCPD经OCP和ACP向HAP转变,并观察到了Nafion形貌调控产生的棒状HAP。(2)发现了磷酸钙相转变过程中的电化学响应以及钙离子(Ca2+)存在下对其电化学氧化信号的影响,构建了对于磷酸根的直接电化学检测平台。通过分布组装,将ACP与OCP的混合物组装在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GCE)上,即得到Ca Ps/Nafion电极。在磷酸盐溶液中,Ca Ps/Nafion可以在1.0 V vs Ag/Ag Cl时出现明显的氧化峰。在1 m M Ca2+离子的存在下,磷酸根的浓度在0.1μM至10μM范围内直接正比于峰值高度。作为质子受体的磷酸根离子可以促进Ca Ps相转变过程中的结合H2O生成结合羟基(-OH),从而导致了磷酸根与Ca Ps/Nafion电化学行为之间的响应。此外,Ca2+离子的水合作用可以促进Ca Ps/Nafion相转变过程中的结合H2O的产生,从而为Ca Ps/Nafion电化学氧化行为对磷酸根的检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此外,基于Ca Ps/Nafion对磷酸根的检测也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其测试过程在潜在竞争离子如CO32-,NO3-、CH3COO-、SO42-、Cl-等的浓度低至10μM时不受影响。(3)以Nafion原位组装的DCPD为研究模型,发现了其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发光(ECL)现象,确定了此ECL现象来源于单线态氧(1O2)的光辐射。将Nafion修饰的GCE在Ca(NO3)2和NaH2PO4溶液中原位组装了纳米DCPD。在p H 7.4磷酸缓冲溶液中观察到了其产生于1.0 V vs Ag/Ag Cl的ECL现象。其在634 nm和1268 nm处的特征发射信号显示了1O2的产生。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光谱证实了电化学过程中发生了DCPD向HAP的相转变;而伴随电化学氧化峰才可以出现的ECL现象显示ECL源自于相转变过程中的中间体。这一发现为磷酸钙相转变的中间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方式。(4)构建了基于ACP相转变的ECL平台,发现并提出了有机物对其ECL现象的增强机理,并将其用于了有机物的检测。以在Nafion修饰的GCE电极表面上组装的ACP为研究平台(简称ACP/Nafion),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可以观察到其电化学氧化峰和ECL现象,并观察到1O2二聚体在634 nm处的特征光谱。有机分子如异丙醇(IPA)、草酸根(C2O42-)、L-赖氨酸等均可显着提高ACP/Nafion的ECL强度,并使之趋于稳定。电子自旋共振(ESR)检测证实,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这些有机物可以产生大量的烷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在1O2的生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ACP/Nafion ECL平台对IPA和L-赖氨酸进行了检测,IPA、L-赖氨酸的检测范围分别为1.0μM至1.0 m M和0.1μM至0.1 m M,检测限(LOD)分别为0.15μM和0.03μM。因此,本项工作不仅提出了有机分子对1O2 ECL的增强机制,而且也显示了基于这种来源广泛的无机材料在开发广泛适用的ECL检测平台的潜力。

卞阳阳[4](2020)在《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实验性强,但传统实验在概念理解以及学生思维提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大数据时代,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实验技术数字化实验,数字化实验最突出的特点是便携、实时、准确、直观、数据变化过程与实验过程同步进行,可将实验数据以数字或图像实时显示出来。数字化实验的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能拓展探究内容,提高效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很多学者老师研究了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而初中化学课堂中数字化实验应用的案例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数字化实验是否适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以及探索合适的应用途径。现阶段也强调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课程的设计上应该适应时代性,提供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需的化学知识、化学技能,体现其启蒙性、基础性。而数字化实验的数据处理以及图像分析对初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何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相融合,拓展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数字化实验的组成和特点、数字化实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第三部分笔者是通过问卷分别对教师以及学生关于数字化实验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教师的问卷从学校数字化实验设施的配备、教师对数字化实验的了解程度、数字化实验的操作方法、数字化实验对提升学生思维的效果等方面对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情况调查分析。学生的问卷主要是实践后对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查。第四部分是实践研究,这是本论文的重点。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合适的应用途径,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论述。第五部分是研究的结论与反思。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是可以应用的,并且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思维。在实施途径上可以参考以下思路:1、让学生感受到数字化实验这项新技术,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介绍数字化实验,多角度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现代科技的魅力。2、通过数字化实验解决抽象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字化实验的印象,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从定性认识转变为定量感知。3、通过数字化实验的实验探究课,让学生对数字化实验的曲线、图像的分析,提升其思维能力,数字化实验拓宽探究范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4、复习课中运用数字化实验,改变单调复习讲题模式的同时学生从数字化实验中收获新知。5、数字化实验运用到课外实践,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增强热爱钻研的精神。笔者通过实践过程中探索,也对数字化实验的应用提出建议,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也做出反思。

李金虎[5](2020)在《基于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特性及抑制途径研究》文中认为煤体的热侵过程也称为低温热解过程。煤体的热侵现象广泛存在于煤火传播、岩浆侵蚀、火区密闭及低阶煤烘焙干燥等过程中,发生热侵后的煤体在经历长时间的低温热解状态后被发现自燃危险性明显增强,热侵煤体的煤自然发火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孔隙和水分等物理结构变化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然而煤在热的作用下不仅会导致物理结构的变化,同时还会引起煤中键能较小的含氧官能团的受热分解并伴随活性位点的产生,这一分解过程对热侵煤体氧化特性的影响还鲜有谈及。基于此,本文以热侵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煤样的受热分解过程以及受热分解后煤样的氧化过程,开展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过程的系统研究,以期揭示热侵煤体的煤自燃过程和氧化反应机理并针对性的提出热侵煤体的高效抑制方法。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与经典程序升温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热侵前后煤样的物化结构和自燃特性变化。研究表明,煤样热侵的过程不仅会造成煤中大孔的坍塌破坏从而导致煤体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明显降低,同时还会导致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结构的受热分解。煤样的低温热解对低温氧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含氧官能团受热分解产生活性位点的氧化是导致煤样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生成量高于其低温热解过程以及热侵后煤体自燃危险性明显高于原煤的主要原因。通过煤样热解后的恒温氧化实验分析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氧化特性。研究表明,煤中含氧官能团受热分解产生的活性位点能够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稳定存在并积累,一旦与氧气接触,即使在常温条件下也能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的同时产生大量的CO和CO2等气体产物,这一反应过程同时直观证明了活性位点的存在。此外,原始煤样中同样存在少量原生活性位点,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氧化过程应包含原生活性位点和次生活性位点的氧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性位点的常温氧化观点,认为活性位点的常温氧化是导致热侵煤体自热甚至不可控自燃的初始热量来源。鉴于活性位点的重要性,通过煤样的恒温热解实验分析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产生规律和产生动力学特性。开展了不同因素条件下煤样的低温热解实验研究,通过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推导了含氧官能团受热分解过程中活性位点的产生规律。将多因素条件下煤样受热分解过程与热解后恒温氧化过程气体的产生规律进行对比,得到两个反应过程中CO和CO2的产生规律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均符合复合指数型衰减规律。根据热解过程气体产生规律,采用等转化率的方法进行两种气体产物生成动力学参数的求解;基于TGA热分析技术,采用Coats-Redfern法得到了煤样低温热解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四组煤样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9.33 k J/mol、45.79 k J/mol、70.60 k J/mol和126.65 k J/mol。气体产生规律及气体产生动力学结果表明羧基官能团的受热分解产生CO2的过程在活性位点的产生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羧基官能团的受热分解过程对活性位点产生的重要影响,进一步开展了不同羧基官能团形态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研究。利用离子交换法向煤中引入碱金属元素,将煤中羧基官能团转化为羧酸碱金属结构,实验研究了煤中羧酸结构和羧酸碱金属结构对活性位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羧酸结构,煤中羧酸碱金属结构受热分解的活化能更低,在受热分解过程中能够明显促进活性位点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煤样在常温氧化过程中的强烈氧化放热。其中,变质程度较低的碱处理煤样(40 g乌兰煤样)热解后常温环境下能够在12 min内自发升温14 oC。因此,煤中羧酸碱金属盐结构的存在明显增加了热侵煤体的自燃危险性,酸洗的方式可以将煤中的羧酸盐结构转变为羧酸从而抑制煤样活性位点的产生和煤的氧化过程。为进一步揭示活性位点的本质及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分析仪及原位电子顺磁共振仪分析了煤样在升温热解及氧化过程中官能团和自由基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伴随含氧官能团的受热分解产生的活性位点为烷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被氧化而转化为含氧官能团,因此建立了煤样低温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和自由基活性位点之间的转化关系。受限于煤中烷基结构的稳定性,烷基结构无法在低温条件下通过直接氧化产生含氧官能团,需首先经历失氢活化转化为烷基自由基的过程。利用量子化学的手段对自由基的氧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烷基自由基的氧化过程为0级无势垒反应,活性自由基自发的氧化和热释放特性在宏观上体现为煤的常温氧化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活性位点常温氧化的机理分析,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明了热侵煤体的煤自燃机理。基于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分析了活性位点的抑制途径,提出了从减少活性位点的产生和降低已产生的活性位点浓度两个方向对热侵煤体煤自燃过程进行阻化。根据活性位点的常温氧化特性针对性的确立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抑制效果的评价方法和主要定量评价参考指标,并直观比较了所选择的四种活性位点抑制剂的阻化效果:酸性阻化剂HCl>金属螯合剂CA>碳中心自由基捕捉剂HP-136>含氧自由基抑制剂IR1010。结果表明,抑制活性位点产生比减少已产生的活性位点的阻化效果更为显着。本论文有图91幅,表34个,参考文献205篇

聂简琪[6](2020)在《纤维载体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及在病毒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由于其剪切力低、贴附面积大、可低密度接种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贴壁细胞的培养。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缺少合适的缩小模型用于前期工艺优化,并且存在设备结构复杂、细胞分布不均、通气易产生泡沫等问题,因而限制了其在生物制品领域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创新研发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缩小模型(tube-fixed-bed bioreactor,TFB反应器)以及新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Xcell反应器)。通过对Xcell反应器结构优化以及操作方式优化,使固定床中细胞分布均匀;设计新型的“瀑布式”传氧策略实现Xcell反应器无泡通气。通过优化TFB反应器与Xcell反应器中Vero细胞的培养工艺,并分析含血清培养与无血清培养下Vero细胞的生长与代谢,验证了Vero细胞培养工艺从TFB反应器规模放大至Xcell反应器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TFB反应器与Xcell反应器的固定床生物反应器scale-down/scale-up平台。基于该平台,快速完成了Vero细胞源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扩增工艺的优化以及工艺放大,为PRV疫苗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验证了该平台适用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导向的无血清Vero细胞源PRV扩增工艺的研发。研究成果为我国细胞源病毒疫苗生产工艺的快速研发以及生产规模放大提供了新方法和新工艺。主要研究结论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缩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基于TubeSpin反应器、片状载体、新型支架,建立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缩小模型——迷你固定床生物反应器(TFB反应器)。验证了TFB反应器的Vero细胞培养性能,相对于微载体悬浮培养,TFB反应器获得的细胞密度高,且更适用于低密度接种以及无血清培养。进一步通过CHO细胞与293T细胞的培养,验证了TFB反应器可作为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缩小模型用于贴壁细胞的培养。(2)新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验证。为了解决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结构复杂、细胞分布不均、通气易产生泡沫等问题,结合TFB反应器的测试数据以及反应器放大/缩小准则,研发了新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Xcell反应器(1-L与5-L)。创新设计了结构简单且新颖的“瀑布式”传氧方式实现无泡通气。该反应器的体积传质系数(kLa)满足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混合时间与搅拌罐式反应器(stirred tank reactor,STR)相当,可提供良好的氧传质性能以及混合性能;采用“悬浮接种”技术使得反应器种子细胞捕获能力良好且细胞在反应器中分布均匀。通过生物学验证,TFB反应器与Xcell反应器中Vero细胞的生长曲线与葡萄糖消耗速率(glucose consumption rate,GCR)展现出一致,实现了Vero细胞培养从TFB反应器放大至Xcell反应器。从而建立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scale-down/scale-up平台,用于快速地完成细胞培养工艺的优化以及工艺放大。(3)新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在PRV疫苗生产中的应用。基于固定床生物反应器scale-down/scale-up平台,首先利用TFB反应器对Vero细胞源PRV扩增工艺参数(感染时间(time of infection,TOI)、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收获方式)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工艺成功放大至Xcell 1-L反应器与Xcell 5-L反应器中,建立了基于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PRV扩增工艺(含血清工艺、无血清工艺、含血清低密度接种工艺、无血清低密度接种工艺)。相对于当前商业化PRV疫苗的转瓶工艺,本研究的PRV扩增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稳定、安全性高。基于固定床生物反应器scale-down/scale-up平台,快速高效地完成了PRV扩增工艺的研发,研究结果为PRV疫苗的工艺研发与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其他细胞源疫苗的快速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4)QbD导向的无血清PRV扩增工艺的研发。以收获培养基中的PRV滴度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CQA),利用鱼骨图分析与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对基于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无血清PRV扩增的过程工艺进行分析。其中培养基、初始细胞密度、TOI以及MOI四个参数的风险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得分较高,确定为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利用TFB反应器对商业化的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基进行筛选,并对剩下的三个关键工艺参数实施DoE(design of experiment)实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确定了PRV扩增工艺的设计空间以及鲁棒性设置点。在TFB反应器中对鲁棒性设置点进行验证后并成功放大至Xcell 1-L反应器中。结合QbD理念与固定床生物反应器scale-down/scale-up平台,可快速高效地完成质量稳定的病毒生产工艺的研发。

吴艳虹[7](2020)在《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学科中具体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体现的是化学学科特有的功能和价值。“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教学研究有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对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有较大的帮助。初中是学生化学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化学学习、“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基础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的“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发展进阶模型理论作为的指导,进行了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现状调查、教学策略的凝练、教学设计的开发、前后测试题的设计等一系列工作,达到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发展的目的。本研究涉及的六个教学案例分别来自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五个一级主题,具体分别是: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水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燃烧和灭火。通过本次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本研究中采用的四个教学策略:丰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类型和层次、注重变量控制思想的落实、建立观点—结论—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生活问题和化学问题的相互转化思路皆有利于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化学学科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发展。(2)以“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发展进阶模型为指导的教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发展。经过对学生在六次案例实施前后测成绩、三次月考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化学学科能力都优于接受常规教学的对照班学生,其中实验班学生的一级能力要素:迁移创新能力及二级能力要素:辨识记忆、分析解释、简单设计、创新思维的能力都高于对照班且与对照班成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在三次月考、期末考中班级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且第二次月考和第三次月考的成绩与对照班形成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在三次月考和期末考中的实验探究题班级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并与对照班形成显着性差异。由此可见,本研究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教学实践是有效的。

秦毅[8](2020)在《光功能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功能材料是指在外场作用下,利用材料本身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原理,去实现对入射光信号的探测、调制以及能量或频率转换作用的光学材料的统称。由于在能源、环保、军事、健康、电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光功能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光功能分子是构成光功能材料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光致变色分子和光敏分子是典型的光功能分子。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通过将光功能分子如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二芳基乙烯、光敏作用的卟啉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等引入超分子体系中,构筑了多种光功能超分子组装体系。这些光功能超分子组装体系在一些方面显示出比单独的光功能小分子化合物更加优异的性质,并在分子识别、光催化、光控手性调节、生物应用等方面展现出广阔潜能。然而,这些已经报道的光功能超分子组装体系仍然面临着结构单一、性能不可控等不足,因此,如何发展性能光可控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以及利用光功能基元砌块构筑新的复杂超分子结构还仍然是挑战。基于上述问题,结合本课题组在功能化配位组装体系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将围绕新型光功能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展开,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构筑了一系列性能光可控的金属有机大环,并探索它们在分子墨水、光动力疗法等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利用光功能基元砌块构筑了一系列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超分子配位组装体系,并进一步对这些超分子配位组装体系的性质以及功能进行探索与研究。该论文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配位组装的结构库,还将光功能基元与配位组装的优势协同发挥,实现“1+1>2”的目的。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综述了具有刺激响应性质的超分子配位组装体系以及光功能超分子配位组装体系的研究进展,随后提出课题。第二章在这部分工作中,实现了两类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的成功构筑。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实现了荧光淬灭型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将Ir配合物发光基元与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二芳基乙烯基元进行自组装构筑了具有光控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行为的杂金属有机大环,实现了对Ir配合物发光的调节,并将其应用于可擦写分子墨水。在第二部分中,实现了荧光增强型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将荧光二芳基乙烯配体和120°铂受体进行自组装构筑了一系列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金属有机大环,开环体金属有机大环不发光,闭环体金属有机大环展现出明亮的荧光,并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ΦF=0.5),打破了以往大多数配位键导致组装体系荧光淬灭的局限性,实现在光照下原位产生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金属有机大环。第三章在这部分工作中,利用配位键自组装策略构筑了一个同时包含卟啉光敏剂和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开关的双态金属有机大环。该金属有机大环具有优秀的光致变色性质,且由于卟啉和二芳基乙烯之间光控的能量转移,实现了光控的单线态氧的产生。当二芳基乙烯处于开环体时,其能够有效地产生单线态氧;二芳基乙烯在紫外光照后变为闭环体时,卟啉与二芳基乙烯发生能量转移,导致闭环态金属有机大环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大大下降。为了研究金属有机大环在生物体系应用的可能性,将该金属有机大环包裹在两亲聚合物mPEG-DSPE(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中形成纳米粒子,研究表明开环体的O-NPs比闭环体的C-NPs具有更高的单线态氧产生效率。进一步的细胞和动物实验都表明O-NPs比C-NPs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这得益于O-NPs更强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因而,在分立的配位键组装体系当中实现了光控的单线态氧的产生,并将其应用于光控的肿瘤杀伤。第四章在这部分工作中,利用配位键自组装首次成功构筑了一系列多金属三叶草形金属有机大环并初步研究了它们在光动力疗法上的应用。将含有六个吡啶的钌配合物作为中心配体,双吡啶钌配合物作为外围配体,120°铂化合物作为连接子,以适当的比例组装,基于熵驱动和最大位点占据原则,制备得到扭曲的三环结构,其形状类似三叶草。通过简单的更换外围配体,得到了五个不同的杂金属三环体系,包含的金属种类最多可以达到三种,并利用1H NMR、31P NMR、二维核磁以及时间飞行质谱确认了三环结构的形成。由于构筑基元钌、铱等过渡金属配合物是典型的光敏基元,这些多环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质并能够有效产生单线态氧。进一步地,选择同时兼具最长发射波长和最强单线态氧产生能力的配体组装制备三环,并用两亲聚合物mPEG-DSPE、PLGA将其包裹形成纳米粒子。细胞实验表明该纳米粒子主要积累在溶酶体中,且在光照下表现出一定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第五章在这部分工作中,利用电荷分离策略高效地构筑了一系列扭曲的多环结构,包括单环、双环、三环和四环。将含有六个吡啶的钌配合物作为中心配体,对苯二甲酸二钠盐作为外围配体,90°铂化合物作为连接子,以适当比例组装即可以接近定量的产率得到扭曲的三环结构。需要指出的是该电荷分离策略可以排除体系中存在小环和寡聚物的可能,为多环结构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将中心配体换成马鞍形的、含有八个吡啶的环状分子,利用上述策略,成功构筑了扭曲的四环结构。此外,通过改变中心配体,可以容易地制备单环和双环。这些多环结构得到1H NMR、31P NMR、二维核磁以及时间飞行质谱的确认。进一步地,利用逐步手性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三环配体的两种手性异构体,并进一步自组装,成功构筑了手性三环。

祖聪慧[9](2020)在《光和Cu(Ⅰ)协同催化1-萘胺衍生物C4-H键的磺酰胺化反应》文中提出本文开发了一种可见光和铜(Ⅰ)协同催化的1-萘胺衍生物C4-H键的磺酰胺化反应。该反应选用二苯磺酰亚胺(HNSI)为胺化试剂,曙红Y(EosinY)作为光催化剂,PhI(OAc)2作为氧化剂,在二氯甲烷中,室温下日光灯照射反应6小时,成功得到了 1-萘胺衍生物C4位磺酰胺的目标化合物(Scheme 1)。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和官能团兼容性,无需外加酸或碱等添加剂,条件温和。此外,目标化合物在简单条件下即可脱磺化,得到二胺基萘化合物。向反应中加入自由基捕捉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或2,2,6,6-四甲基哌啶-N-氧化物(TEMPO)时,该反应无法顺利进行,通过HRMS成功检测到了 BHT分别与1-萘胺衍生物以及二苯磺酰亚胺加成产物,这些结果表明该反应可能经历了一个自由基过程。此外,使用氘代水作为氘代试剂,在标准条件下并没有得到氘代1-萘胺衍生物或者磺酰胺化产物,所以推测该反应的C-H键活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彭湘君[10](2020)在《N-功能化鎓盐的光促选择性氧化反应与抗肿瘤活性氮杂环骨架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已上市的小分子药物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药物至少包含一个含氮杂环。由于氮杂环类化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多样化的生物活性,因此它们显得极为重要。围绕含氮杂环骨架化合物的高效构筑,本论文一是研究以氧气为终端氧化剂,N-功能化的鎓盐在可见光促进下进行选择性氧化反应构建了吡咯、吡啶、异喹啉酮、喹诺酮等一系列结构多样性的氮功能化杂环;二是研究了两类过渡金属催化下的反应,即Pd催化异氰插入和Cu催化吲哚偶联,分别成功构建了咪唑并噻唑和双吲哚酮类氮杂环衍生物,经过体外抗肿瘤筛选后,发现部分化合物对一些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构建新型抗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库具有参考价值和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吡啶π-体系能量低和化学选择性差的特性导致将其直接功能化受到限制,可将吡啶环的氮原子衍生化制备成吡啶鎓盐卤化物,使其显示出丰富多样的反应活性。本章中,在可见光诱导和空气条件下,吡啶鎓盐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转化:(1)吡啶盐在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2+2]氧化环加成、开环和再环化,将六元环的吡啶衍生物转化为五元环的吡咯衍生物。这种全新的吡啶环C-C键断裂和再环化策略在室温下就能得到缩环产物。(2)另一种转化是四甲氧基苯基卟啉钴(CoTMPP)催化N-苄基吡啶盐类底物原位生成苄基自由基,然后发生拉登堡重排(Ladenburg rearrangement)迁移到吡啶环的4位上,协同氧化形成4-酰基吡啶化合物。吡啶盐的缩环和重排反应成功的关键是光催化剂、底物和光源的选择,并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对这两个反应的机理进行了佐证。这两种全新的原子经济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方法对发展含氮杂环芳烃反应,并为其进一步转化和应用做了很好的拓展研究。第二章:研究了(异)喹啉鎓盐在温和的光催化条件下,高效便捷地实现了不同区域碳原子的sp2氧化反应:(1)(异)喹啉盐卤化物自身为光敏剂,在可见光诱导和有机碱1,4-二叠氮双环[2.2.2]辛烷(DABCO)作用下,鎓盐底物上与氮原子相邻的区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异)喹啉酮类似物;(2)不更改其他反应条件,只需添加Ru(bpy)3Cl2催化剂,喹啉盐底物的氧化反应位点从C2位切换到C4位,形成4-喹诺酮衍生物。这两种转化避免使用过量的氧化剂、底物适用范围广、原子经济性高,利用自由基方式引发含氮鎓盐底物不同区域的sp2C羰基化,从而完成了将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引入氮杂环骨架的氧化过程。第三章:异腈和硫代酰胺以Pd(OAc)2为催化剂,“一锅两步法”串联双环化方式将三分子异腈插入到两分子硫代酰胺中,合成了咪唑并[1,2-c]噻唑类似物。该反应使用过渡金属Pd催化构建C-C键或C-杂键,只需要廉价易得的反应原料,操作简单,就能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获得新型的双杂环化合物。用MTT法测试了所有产物对MGC-803(人胃癌)、HepG2(人肝癌)、T-24(人膀胱癌)、SK-OV-3(人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活性,发现3c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并用HepG2凋亡率、周期阻滞、活性氧(ROS)和Ca2+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第四章:在TBHP为氧化剂,吗啉为碱的条件下,氧化亚铜催化吲哚去芳构化和氧化偶联构建了含有季碳中心的3,3’-双吲哚啉-2-酮骨架。该反应具有高效的化学区域选择性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原料简单廉价,反应条件温和。该吲哚功能化反应同时还具有对吲哚类似物C2位进行选择性氧化的特点。筛选了产物对SCG-7901(人胃癌)、HepG2(人肝癌)、Ishikawa(子宫内膜癌)、MDA-MB-468和MDA-MB-435(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发现2r具有明显的抑制HepG2增殖作用,并用细胞凋亡、TUNEL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发现2r是以剂量依赖抑制HepG2增殖。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多孔有机大环化合物
    1.2 多孔氢键基有机框架化合物
    1.3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
        1.3.1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设计
        1.3.2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合成
        1.3.3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拓扑结构
        1.3.4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 实验试剂
        2.1.1 试剂的纯化方法
        2.1.2 所用试剂的名称、纯度及生产厂家
    2.2 实验仪器
3 多功能有机笼的合成及其纳米粒子复合物串联催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测试说明
        3.2.2 合成路线
        3.2.3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表征
        3.3.2 选择性荧光响应性质研究
        3.3.3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性质研究
        3.3.4 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性质研究
        3.3.5 超细纳米粒子复合物催化串联反应性质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芘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分子间作用诱导吸收红移和催化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测试说明
        4.2.2 理论模拟计算
        4.2.3 合成路线
        4.2.4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晶体结构表征
        4.3.2 谱学性质表征
        4.3.3 光催化性质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二噻吩乙烯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可逆调节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测试说明
        5.2.2 吸附选择性计算
        5.2.3 理论模拟计算
        5.2.4 合成路线
        5.2.5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晶体结构表征
        5.3.2 光致调控谱学性质研究
        5.3.3 光致调控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联苯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测试说明
        6.2.2 吸附选择性计算
        6.2.3 合成路线
        6.2.4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晶体结构表征
        6.3.2 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6.3.3 选择性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的实施
        1.1.2 落实核心素养是培养高阶思维的过程
        1.1.3 深度学习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1.4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1.1.5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验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高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1.3.2 实验反馈与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学习习惯
        1.3.3 实验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4 构建实验教学模型,有助于指导教学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1 文献查阅情况
        1.4.2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1.4.3 化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1.4.4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1.4.5 引导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1.4.6 国外对深度学习的研究
        1.4.7 小结
    1.5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法
        1.7.2 调查访谈法
        1.7.3 课堂观察与实践法
        1.7.4 课例研究与行动研究法
        1.7.5 归纳总结法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1.2 深度学习
        2.1.3 化学实验
        2.1.4 教·学·评一体化
        2.1.5 大单元教学设计
        2.1.6 项目式学习
        2.1.7 活动元教学
        2.1.8 问题链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自主学习理论
        2.2.2 探究式学习理论
        2.2.3 元认知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2.2.5 行动主义理论
    2.3 本研究中的概念界定
3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分析
    3.1 新课标对实验能力的要求
    3.2 高中化学实验的分布
        3.2.1 必修1
        3.2.2 必修2
        3.2.3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3.2.4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3.2.5 小结
    3.3 高中化学实验的分类
        3.3.1 物质性质实验
        3.3.2 物质组成和结构实验
        3.3.3 物质制备实验
        3.3.4 物质分离和提纯实验
        3.3.5 物质检验实验
        3.3.6 化学反应原理实验
        3.3.7 基本操作实验
    3.4 高中化学实验的特征
        3.4.1 探究性
        3.4.2 严谨性
        3.4.3 自主性
        3.4.4 开放性
        3.4.5 趣味性
        3.4.6 综合性
4 问卷调查
    4.1 调查对象
    4.2 问卷调查内容
    4.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1 调查概况
        4.3.2 各题频次统计
        4.3.3 相关性分析
        4.3.4 交叉分析
    4.4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1 调查概况
        4.4.2 各题频次统计
        4.4.3 相关性分析
5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5.1 实验中的“想当然”
    5.2 某些实验现象不易观察
    5.3 实验活动的开展缺乏效率
    5.4 实验问题缺乏挑战性
    5.5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
    5.6 缺乏反馈评价意识
6 策略与课例
    6.1 性质类实验教学
        6.1.1 教学策略与模型
        6.1.2 教学案例——氮及其化合物
    6.2 制备类实验教学
        6.2.1 教学策略与模型
        6.2.2 教学案例——海带中碘的提取
    6.3 反应原理实验教学
        6.3.1 教学策略与模型
        6.3.2 教学案例——酸碱中和滴定
    6.4 基本操作类实验教学
        6.4.1 教学策略与模型
        6.4.2 教学案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5 探究性实验教学
        6.5.1 教学策略与模型
        6.5.2 教学案例——金属的腐蚀
    6.6 其他实验教学策略模型
        6.6.1 课堂中难以操作的实验教学
        6.6.2 物质组成结构实验
        6.6.3 物质分离提纯实验
        6.6.4 物质检验实验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1 中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中学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1-4 课时
附录4 《金属的腐蚀》学案设计

(3)磷酸钙的相转变及其电化学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磷酸钙的种类及稳定性
        1.2.1 几种重要的正磷酸钙
        1.2.2 磷酸钙的稳定性
    1.3 聚合物参与的磷酸钙相转变
        1.3.1 磷酸钙相转变概述
        1.3.2 聚合物对磷酸钙相转变的影响
        1.3.3 水在磷酸钙相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4 磷酸钙参与的电化学研究
        1.4.1 磷酸钙的质子传导及应用
        1.4.2 磷酸钙参与的电化学传感器
    1.5 电致单线态氧的产生
        1.5.1 活性氧及水的电化学氧化基础
        1.5.2 单线态氧的产生及检测
        1.5.3 电化学法产生单线态氧
    1.6 本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离子聚合物Nafion存在下磷酸钙的形成和相转变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药品
        2.2.2 仪器设备
        2.2.3 Nafion存在下磷酸钙的制备
        2.2.4 Nafion存在下制备的磷酸钙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Nafion浓度对磷酸钙形成的影响
        2.3.2 Nafion存在下,钙磷比对磷酸钙形成的影响
        2.3.3 Nafion存在下,初始p H对磷酸钙形成的影响
        2.3.4 Nafion影响下磷酸钙相转变机制的探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磷酸钙相转变的磷酸根直接电化学法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药品
        3.2.2 仪器设备
        3.2.3 电化学分析测试
        3.2.4 CaPs/Nafion修饰电极的制备
        3.2.5 CaPs/Nafion的表征
        3.2.6 实际水样中的磷酸根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aPs/Nafion在含磷溶液中的相转变
        3.3.2 基于CaPs/Nafion电化学检测磷酸根的条件优化
        3.3.3 Ca~(2+)离子对CaPs/Nafion循环伏安过程的影响
        3.3.4 基于CaPs/Nafion的磷酸根分析
        3.3.5 实际样品中的磷酸根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Nafion膜组装的纳米磷酸氢钙的电化学发光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药品
        4.2.2 仪器设备
        4.2.3 纳米DCPD/Nafion和DCPD/MWCNT/Nafion在玻碳电极上的制备
        4.2.4 纳米DCPD/Nafion和DCPD/MWCNT/Nafion的表征
        4.2.5 电化学和ECL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4.2.6 ECL光谱测定装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CPD/Nafion和DCPD/MWCNT/Nafion的制备
        4.3.2 DCPD/Nafion和DCPD/MWCNT/Nafion的表征
        4.3.3 DCPD/Nafion和DCPD/MWCNT/Nafion的电化学和ECL性质
        4.3.4 DCPD/Nafion和DCPD/MWCNT/Nafion的ECL机理初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机分子增强的无定形磷酸钙的电化学发光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药品
        5.2.2 仪器设备
        5.2.3 ACP/Nafion修饰电极的制备
        5.2.4 ACP/Nafion的表征
        5.2.5 电子自旋共振测试
        5.2.6 电化学、ECL测试及ECL光谱测定
        5.2.7 ACP/Nafion的ECL效率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CP/Nafion的相转变
        5.3.2 IPA对ACP/Nafion ECL的影响
        5.3.3 IPA对ACP/Nafion的ECL增强机理
        5.3.4 其他有机物对ACP/Nafion ECL的影响
        5.3.5 基于ACP/Nafion ECL对IPA和L-赖氨酸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顺应命题方向的趋势
        1.2.2 顺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1.2.3 优化学生化学学习的需要
    1.3 研究的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第2章 理论研究
    2.1 数字化实验简介
    2.2
    2.3 中学化学实验相关理论
第3章 数字化实验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3.1 关于教师对数字化实验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3.2 关于学生对数字化实验认可程度的调查研究
    3.3 教师访谈
    3.4 数字化实验应用调查结果
第4章 实践研究
    4.1 研究的准备
    4.2 教学实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字化实验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对数字化实验应用感受的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大纲(教师篇)
致谢

(5)基于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特性及抑制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热侵对煤体物化特性和自燃特性的影响
    2.1 煤样选择与实验装置
    2.2 煤样热侵前后的物理特性分析
    2.3 煤样热侵前后的化学特性分析
    2.4 热侵过程对煤炭自燃特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高温和常温氧化特性
    3.1 原煤煤样的恒温氧化实验
    3.2 多因素条件下热解后煤样的高温氧化实验
    3.3 多因素条件下热解后煤样的常温氧化实验
    3.4 煤样氮气干燥后的常温氧化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产生规律及产生动力学分析
    4.1 多因素条件下煤样的恒温热解实验
    4.2 基于CO和 CO_2热解产生量的活性位点产生规律
    4.3 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分析
    4.4 活性位点产生的热动力学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羧酸碱金属盐结构对活性位点产生的影响研究
    5.1 实验研究方法和煤样的预处理过程
    5.2 碱处理对煤样化学结构的影响
    5.3 碱处理煤样的恒温热解及常温氧化实验
    5.4 羧酸碱金属结构对活性位点产生的影响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活性位点的本质及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研究
    6.1 煤样低温热解/氧化过程中的官能团演化规律
    6.2 煤样低温热解/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演化规律
    6.3 活性位点本质及其与含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6.4 活性位点常温氧化的机理分析
    6.5 基于活性位点常温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
    6.6 本章小结
7 活性位点的抑制途径及热侵煤体高效阻化技术
    7.1 活性位点的抑制途径分析
    7.2 活性位点抑制剂的选择及阻化作用机理
    7.3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抑制剂阻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4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抑制剂的阻化效果研究
    7.5 活性位点抑制剂对常规煤体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纤维载体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及在病毒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贴壁细胞大规模培养
        1.1.1 细胞贴壁原理
        1.1.2 转瓶培养与细胞工厂培养
        1.1.3 反应器培养
    1.2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1.2.1 研究现状
        1.2.2 体积与贴附面积
        1.2.3 低密度接种
        1.2.4 低剪切力
        1.2.5 灌流培养以及换液
        1.2.6 细胞计数
        1.2.7 急需解决的问题
    1.3 无血清细胞培养
    1.4 QbD理念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1.5 PRV疫苗简介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缩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FB反应器的设计
        2.3.2 TFB反应器细胞吸附动力学测定
        2.3.3 TFB反应器片状载体浓度的优化
        2.3.4 TFB反应器接种密度的优化
        2.3.5 TFB反应器换液策略的优化
        2.3.6 培养瓶对Vero细胞无血清驯化的影响
        2.3.7 TFB反应器无血清培养
        2.3.8 TFB反应器培养与微载体悬浮培养对比
        2.3.9 静态培养与动态培养对比
        2.3.10 TFB反应器细胞最大载量
        2.3.11 TFB反应器普适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验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cell反应器的设计(1-L和5-L)
        3.3.2 kLa的测定
        3.3.3 混合时间的测定
        3.3.4 Xcell反应器生物学验证
        3.3.5 Xcell反应器细胞密度检测
        3.3.6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scale-down/scale-up平台
        3.3.7 Xcell反应器核心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在PRV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血清PRV扩增工艺
        4.3.2 无血清PRV扩增工艺
        4.3.3 低密度接种PRV扩增工艺(含血清与无血清)
        4.3.4 无血清PRV扩增工艺与含血清PRV扩增工艺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QbD导向的无血清PRV扩增工艺的研发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软件
        5.2.3 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风险分析
        5.3.2 无血清培养基筛选
        5.3.3 模型分析
        5.3.4 确定设计空间以及鲁棒性设置点
        5.3.5 设计空间的验证
        5.3.6 规模放大验证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1.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学生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1.2.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培养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1.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2 理论基础
        2.2.1 化学学科能力要素及表现指标
        2.2.2 基于“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发展进阶模型教学设计
        2.2.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设计
第3章 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 调查对象的选择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习理解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3.3.2 应用实践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3.3.3 迁移创新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第4章 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4.1 丰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类型和层次
    4.2 注重变量控制思想的落实
    4.3 建立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4.4 构建生活问题和化学问题相互转化的思路方法
第5章 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5.1 案例一“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5.1.1 教学设计
        5.1.2 相关试题设计
        5.1.3 数据分析
        5.1.4 学生访谈结果
    5.2 案例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5.2.1 教学设计
        5.2.2 试题设计
        5.2.3 数据分析
        5.2.4 学生访谈结果
    5.3 案例三“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5.3.1 教学设计
        5.3.2 试题设计
        5.3.3 数据分析
        5.3.4 学生访谈结果
    5.4 案例四“水的组成”
        5.4.1 教学设计
        5.4.2 试题设计
        5.4.3 数据分析
        5.4.4 学生访谈结果
    5.5 案例五“质量守恒定律”
        5.5.1 教学设计
        5.5.2 试题设计
        5.5.3 数据分析
        5.5.4 学生访谈结果
    5.6 案例六“燃烧和灭火”
        5.6.1 教学设计
        5.6.2 试题设计
        5.6.3 数据分析
        5.6.4 学生访谈结果
    5.7 阶段性测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附录3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前后测试题
    附录4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教学设计
    附录5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前后测试题
    附录6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设计
    附录7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前后测试题
    附录8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附录9 “水的组成”前后测试题
    附录10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附录11 “质量守恒定律”前后测试题
    附录12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附录13 “燃烧和灭火”前后测试题
    附录14 学生成绩汇总
    附录15 第一次月考试卷
    附录16 第二次月考试卷
    附录17 第三次月考试卷
    附录18 期末试卷
致谢

(8)光功能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具有刺激响应性质的配位组装体系
        1.2.1 光响应型配位组装体系
        1.2.2 温度响应型配位组装体系
        1.2.3 化学响应型配位组装体系
        1.2.4 多刺激响应型配位组装体系
    第三节:光功能配位组装体系的应用
        1.3.1 分子识别
        1.3.2 光催化
        1.3.3 拓扑结构转化
        1.3.4 手性调控
        1.3.5 生物应用
    第四节: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组装基元的合成
        2.2.1 含有Ir配合物的吡啶配体 2-1 的合成
        2.2.2 含有二芳基乙烯基元的铂配体 2-2 的合成
        2.2.3 含有荧光二芳基乙烯的吡啶配体 2-11, 2-13, 2-11c和 2-13c的合成
    第三节: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的合成与表征
        2.3.1 荧光淬灭型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 2-14 的合成与表征
        2.3.2 荧光增强型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 2-15 和 2-16 的合成与表征
    第四节: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的性质研究
        2.4.1 荧光淬灭型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 2-14 的性质研究
        2.4.2 荧光增强型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 2-15 和 2-16 的性质研究
    第五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光控单线态氧产生的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合成部分
        3.2.1 含有卟啉的双吡啶给体 3-4 的合成
        3.2.2 金属有机大环 3-5 和 3-7 的合成与表征
    第三节:光控单线态氧产生的金属有机大环的性质研究
        3.3.1 模型金属有机大环 3-7 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3.3.2 金属有机大环 3-5 的光致变色以及在溶液中光控单线态氧产生的性质研究
        3.3.3 包裹金属有机大环 3-5 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
        3.3.4 聚合物纳米粒子在PDT上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叶草形多金属三环体系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组装基元的合成与表征
        4.2.1 中心配体 4-2 的合成
        4.2.2 外围吡啶配体 4-4、2-1、4-6、4-9 和 4-12 的合成
    第三节:多金属三环的合成和表征
        4.3.1 多金属三环的合成
        4.3.2 多金属三环的表征
        4.3.3 模型单环的合成
        4.3.4 模型单环的表征
        4.3.5 三环和单环的DOSY比较
    第四节:配体和多金属三环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4.4.1 配体的紫外和荧光性质测试
        4.4.2 三环的紫外和荧光性质测试
        4.4.3 配体和三环产生单线态氧的性质测试
    第五节:多金属三环的生物应用研究
        4.5.1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4.5.2 纳米粒子在细胞层次抗癌效果研究
    第六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利用电荷分离策略高效构筑扭曲的多环体系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组装基元的合成
        5.2.1 单环配体 5-4 的合成
        5.2.2 双环配体 5-7 的合成
        5.2.3 三环配体 5-9 的合成
        5.2.4 四环配体 5-12 的合成
    第三节:多环结构的合成和表征
        5.3.1 单环 5-14 的合成和表征
        5.3.2 双环 5-15 的合成和表征
        5.3.3 三环 5-16 的合成和表征
        5.3.4 三环 5-17 的合成和表征
        5.3.5 四环 5-18 的合成和表征
    第四节:利用电荷分离策略构筑多环体系的合成研究
        5.4.1 吡啶配体选择
        5.4.2 羧酸盐配体选择
        5.4.3 配体及多环结构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测试
    第五节:手性多环结构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5.5.1 手性多环结构的合成
        5.5.2 手性多环结构的性质研究
    第六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实验部分
    第一节:实验通则
    第二节:光控发光的金属有机大环的合成
        6.2.1 化合物 2-1 的合成
        6.2.2 化合物 2-4 的合成
        6.2.3 化合物 2-5 的合成
        6.2.4 化合物 2-7 的合成
        6.2.5 化合物 2-2 的合成
        6.2.6 化合物 2-10 的合成
        6.2.7 化合物 2-11 的合成
        6.2.8 化合物 2-13 的合成
        6.2.9 化合物 2-11c的合成
        6.2.10 化合物 2-13c的合成
        6.2.11 超分子金属大环 2-14 的合成
        6.2.12 超分子金属大环 2-15 的合成
        6.2.13 超分子金属大环 2-15c的合成
        6.2.14 超分子金属大环 2-16 的合成
        6.2.15 超分子金属大环 2-16c的合成
    第三节:光控单线态氧产生的金属有机大环的合成
        6.3.1 化合物 3-4 的合成
        6.3.2 超分子金属大环 3-5 的合成
        6.3.3 超分子金属大环 3-7 的合成
    第四节:多金属三环的合成
        6.4.1 化合物 4-1 的合成
        6.4.2 化合物 4-2 的合成
        6.4.3 化合物 4-4 的合成
        6.4.4 化合物 4-6 的合成
        6.4.5 化合物 4-9 的合成
        6.4.6 化合物 4-12 的合成
        6.4.7 超分子金属大环 4-14 的合成
        6.4.8 超分子金属大环 4-15 的合成
        6.4.9 超分子金属大环 4-16 的合成
        6.4.10 超分子金属大环 4-17 的合成
        6.4.11 超分子金属大环 4-18 的合成
        6.4.12 超分子金属大环 4-19 的合成
        6.4.13 超分子金属大环 4-20 的合成
        6.4.14 超分子金属大环 4-21 的合成
        6.4.15 超分子金属大环 4-22 的合成
        6.4.16 超分子金属大环 4-23 的合成
    第五节:多环体系的合成
        6.5.1 化合物 5-1 的合成
        6.5.2 化合物 5-3 的合成
        6.5.3 化合物 5-4 的合成
        6.5.4 化合物 5-7 的合成
        6.5.5 化合物 5-9 的合成
        6.5.6 化合物 5-12 的合成
        6.5.7 超分子金属大环 5-14 的合成
        6.5.8 超分子金属大环 5-15 的合成
        6.5.9 超分子金属大环 5-16 的合成
        6.5.10 超分子金属大环 5-17 的合成
        6.5.11 超分子金属大环 5-18 的合成
第七章 全文总结
附录
    附图
    Table 1. Crystal data and structure refinement for 2-1
    Table 2. Crystal data and structure refinement for 4-4
    Table 3. Crystal data and structure refinement for 4-6
    Table 4. Crystal data and structure refinement for 4-12
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光和Cu(Ⅰ)协同催化1-萘胺衍生物C4-H键的磺酰胺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芳烃C-H键胺基化反应的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芳烃C-H键胺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酰胺作为胺基化试剂
        1.2.2 芳胺、杂芳胺作为胺化试剂
        1.2.3 烷基胺作为胺化试剂
        1.2.4 其他胺化试剂
    1.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可见光和 Cu(Ⅰ)协同催化的 1-萘胺衍生物 C4-H 键的磺酰胺化
    2.1 引言
    2.2 课题引入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底物拓展
        2.3.3 实验拓展
        2.3.4 机理探究
        2.3.5 机理提出
    2.4 实验部分
        2.4.1 仪器与试剂
        2.4.2 底物制备
        2.4.3 可见光与Cu(Ⅰ)协同催化的萘胺C4位磺酰胺化的一般过程
        2.4.4 水解实验
        2.4.5 产物鉴定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图
硕士期间待发表文章
致谢

(10)N-功能化鎓盐的光促选择性氧化反应与抗肿瘤活性氮杂环骨架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可见光促进吡啶盐的选择性氧化反应
    1.1 研究背景
        1.1.1 吡啶鎓盐参与的环加成反应
        1.1.2 吡啶鎓盐的拉登堡重排(Ladenburg rearrangement)
        1.1.3 吡啶鎓盐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
        1.1.4 吡啶鎓盐类自由基受体
    1.2 可见光促进和氧气介导的吡啶鎓盐重排反应
        1.2.1 合成3-吡咯甲醛化合物
        1.2.1.1 研究思路
        1.2.1.2 反应条件优化
        1.2.1.3 底物的普适性
        1.2.1.4 机理研究实验
        1.2.1.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
        1.2.2 合成4-酰基吡啶化合物
        1.2.2.1 反应条件优化
        1.2.2.2 底物适用范围
        1.2.2.3 机理探究
        1.2.2.4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
    1.3 本章小结
    1.4 实验部分
        1.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4.2 实验步骤
        1.4.3 机理验证实验
        1.4.4 光谱实验
        1.4.5 循环伏安法实验
        1.4.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方法
        1.4.7 产物的结构表征
        1.4.8 PathI中所有优化结构的基态能量和笛卡尔坐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可见光诱导(异)喹啉盐Sp2C羰基化的需氧氧化反应
    2.1 研究背景
        2.1.1 (异)喹啉鎓盐参与的环加成反应
        2.1.2 (异)喹啉鎓盐不同反应位点的功能化反应
    2.2 可见光诱导异喹啉盐和喹啉盐的区域性羰基化反应
        2.2.1 合成异喹啉酮类化合物
        2.2.1.1 研究思路
        2.2.1.2 反应条件优化
        2.2.1.3 底物的普适性
        2.2.1.4 机理研究实验
        2.2.2 合成喹诺酮类化合物
        2.2.2.1 反应条件优化
        2.2.2.2 底物适用范围
        2.2.2.3 机理探究
    2.3 本章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4.2 实验步骤
        2.4.3 机理验证实验
        2.4.4 产物的结构表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钯催化异腈三插入反应:一锅法串联合成咪唑并[1,2-c]噻唑类似物
    3.1 研究背景
        3.1.1 异腈多组分串联反应
        3.1.2 异腈参与的自由基反应
        3.1.3 异腈插入反应
    3.2 钯催化异腈与硫代苯甲酰胺一锅法合成咪唑并[1,2-c]噻唑化合物
        3.2.1 合成咪唑并[1,2-c]噻唑化合物
        3.2.1.1 研究思路
        3.2.1.2 反应条件优化
        3.2.1.3 底物的普适性
        3.2.1.4 机理实验
        3.2.2 体外抗肿瘤实验
        3.2.2.1 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研究
        3.2.2.2 人肝癌细胞(HepG2)周期分析
        3.2.2.3 人肝癌细胞(HepG2)内活性氧(ROS)变化
        3.2.2.4 人肝癌细胞(HepG2)内钙离子(Ca~(2+))浓度变化
    3.3 本章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4.2 实验步骤
        3.4.3 产物的结构表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铜催化吲哚去芳构化及氧化构建3,3'-双吲哚酮骨架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吲哚区域选择性C-H官能化反应
        4.1.2 吲哚去芳构化反应
        4.1.3 吲哚参与的自由基反应
    4.2 铜催化吲哚二聚合成3,3'-双吲哚-2-酮化合物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
        4.2.1 合成3,3′-双吲哚-2-酮化合物
        4.2.1.1 研究思路
        4.2.1.2 反应条件优化
        4.2.1.3 底物的普适性
        4.2.1.4 机理实验
        4.2.2 体外抗肿瘤实验
        4.2.2.1 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研究
        4.2.2.2 人肝癌细胞(HepG2)Tunel染色分析
        4.2.2.3 人肝癌细胞(HepG2)周期分析
    4.3 本章小结
    4.4 实验部分
        4.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4.2 实验步骤
        4.4.3 产物的结构表征
    参考文献
总结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孙娜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 蒋军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3]磷酸钙的相转变及其电化学分析应用研究[D]. 孙树全. 江南大学, 2020(03)
  • [4]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卞阳阳. 西南大学, 2020(05)
  • [5]基于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特性及抑制途径研究[D]. 李金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纤维载体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及在病毒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应用[D]. 聂简琪. 江南大学, 2020(01)
  • [7]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研究[D]. 吴艳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8]光功能金属有机大环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D]. 秦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光和Cu(Ⅰ)协同催化1-萘胺衍生物C4-H键的磺酰胺化反应[D]. 祖聪慧. 郑州大学, 2020(02)
  • [10]N-功能化鎓盐的光促选择性氧化反应与抗肿瘤活性氮杂环骨架的构建研究[D]. 彭湘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一种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