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的局限——读《读懂东亚着作》

文论的局限——读《读懂东亚着作》

一、文学理论的限度——读《解读东亚之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挺玺[1](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杜未未[2](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LEE W00NG[3](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刘金[4](2020)在《金学铁抗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朝鲜族作家、民族抗战斗士金学铁(本名洪性杰,1916-2001),经历过抗日战争、朝鲜战争的洗礼,目睹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冷战格局下的对立斗争,他是东亚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和平年代,他追忆往昔并以在场者的视角、纪实的描述,忠实地记录了这段惊心动魄的东亚近代史。金学铁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创作的小说、散文和传记文学作品,是建立在其亲身抗战体验基础上的记忆书写,实现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高度耦合,还原了朝鲜革命者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艰辛过程,描绘了中韩革命者联合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壮丽史实,被反复描写的朝鲜义勇队抗战叙事也成为金学铁抗日文学的独特印记。金学铁于1946年在韩国首尔登上文坛,1952年定居中国延边,一生坚持用朝鲜语进行文学创作,他的抗日文学书写在中国朝鲜族文坛和韩国文坛上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这些文字填补了中国朝鲜族抗日文学的空白,也是韩国最早的游击队文学。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在韩国的出版发行,引起了韩国学界对海外同胞文学和抗日文学的讨论和关注,为中韩文学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金学铁的抗日书写再现了朝鲜革命青年的抗战历程,而他个人及其所属的朝鲜义勇队的抗战活动也以纪录片的形式被搬上银幕,流亡海外的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家的革命事迹继而被更多的韩国民众知悉。通过梳理金学铁在东亚的活动轨迹和文学创作经历,不难发现其坎坷的生命体验与其文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出生便带着“亡国奴”枷锁的金学铁,成长在殖民地社会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速了金学铁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的觉醒以及反抗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坚定了他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心。其次,在中国的抗战活动进一步鼓舞了少年金学铁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和信心,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也为其文学作品增添了高洁傲岸的精神色彩。另外,抗战时期的战地文艺创作也为其正式走上文学道路提供了实践经验。解放后,回到韩国的金学铁以残缺的身躯进行文艺创作,正式从一名抗战军人转变为小说家、作家。但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立斗争,让金学铁被迫从韩国逃离到朝鲜,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了整个青春的他,无法对自己的国民身份实现认同。最终,他再次来到中国,离散生活的苦闷只能借助抗日记忆的书写进行排解。而金学铁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幽默和诙谐的源头,即千锤百炼中淬炼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以及现实主义精神。金学铁的抗日文学作品主题鲜明、体裁多样,普遍呈现出自传体叙事特点,作者以自我言说的叙事方式流露出对身份的思索和追认。例如,抗战回忆录《抗战别曲》记录了朝鲜义勇队成员“金学武”、“文正一”、“康秉学”等人的革命经历,金学铁以旁观者和记录者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诸多历史人物的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义勇队群像,是一部关于朝鲜义勇队的群体传记。而金学铁作为群像中的一员,对群体的肯定也的对自我的肯定,对他人的描写从侧面对自我形象进行弥补,也可以看作是“他传化的自传”。自传《最后的分队长》则是金学铁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总结性回顾,时间和空间跨度最大,完整的展示了一个殖民地少年成长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再到无产阶级作家的自我成长历程。自传体长篇小说《激情时代》以金学铁的成长经历为蓝本,是历史真实和文学想象的结合,通过对镜像自我“徐船长”的描写,重新审视和反思自我。同时,小说浓郁的民族色彩,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民族情感。从自传到自传体小说不仅丰富了自我形象,也表现出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精神需求。德国哲学家赫尔德曾说,“乡愁是最高贵的痛苦”。当离散成为生活常态之后,金学铁思念故土的苦闷也只能在文字中得以消解。金学铁抗日文学作品在内容、主题、情节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主题互涉,其文学叙事也与其他历史文本也呈现出广义的互文关系。具体来说,在金学铁的抗日文学作品中,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之间、散文之间以及不同文体的作品之间,通过作者的“自我改写”、“自我引用”等方式,实现了文本的交织和相互印证,产生了文本的互动和交叉,即,“内互文”关系。金学铁频繁引用自己之前发表过的作品,这种自我引用和重复并非自我抄袭,而是以自省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前文本,从而进一步强调在海外进行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的艰苦奋斗历程,以期引起东亚各国的更多关注。另一方面,金学铁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作家,记录历史、传递真相永远是他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的小说与同时代其他文本乃至与社会历史文化这个大文本之间也存在主题互涉,即“外互文”关系。小说的文学叙事与新闻报道的历史叙事在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互相回应,交织出文学化的历史现场。总之,“互文性”叙事贯穿于金学铁抗日文学作品的始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历史与虚构的界限,是作者对历史和记忆的重新审视和书写,多种文体的综合运用也使结构上呈现和谐的形式美感。金学铁抗日文学书写是对来华抗战的朝鲜革命者抗战经历的历史记录,以独特的叙事视角、真实的叙事内容,在东亚抗日叙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和重大历史文献价值。当记忆开始变得模糊,文字便成为保存记忆的最好方式。在中国的抗日斗争史和韩国的民族解放史上,朝鲜义勇队的名字因金学铁的抗日书写而开始变得清晰。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和发言人,金学铁实现了记录真实历史、展示朝鲜革命青年战斗面貌的承诺。他这一篇篇或短或长的文学作品承载着东亚人民的集体记忆和他的独特个体记忆,这些“证词”既是金学铁为自己也是为已故的战友发声,一方面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另一方面是避免海外革命者的功绩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金学铁的抗日文学为朝鲜革命者竖起了一座座文字的丰碑,也由此成为文化记忆的媒介和传递民族价值观、构建民族同一性的“记忆之场”。金学铁的抗日文学是东亚近代史的缩影并在一定意义上重构了反殖民斗争史。

丁明秀[5](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范小青[6](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提出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范娉婷[7](2020)在《伪满乡土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成立正式确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事实。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文学之一,在伪满文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探讨在伪满时期的具体语境下,乡土文学叙事在乡土“满洲”与现代国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力图揭示在殖民语境下,乡土文学在帝国主义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设想的现代性进程之间的妥协与抵抗、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性表述。本文在运用现有的殖民地文学理论的同时回归历史语境和具体文本,展示伪满乡土文学文本在揭露殖民地民众的现实苦难的同时也展现出伪满乡土文学所蕴含的“内在的殖民性”特征,并力图展现伪满乡土作家试图寻找可以超越以西方现代性话语为内核的替代性文本的努力和尝试。论文主体分成四章。第一章主要简述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的过程,“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以及日伪当局提出的“独立的满洲文学”的文艺政策都对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去重新看待伪满文坛发生的“乡土文学”之争,试图展示出伪满乡土作家围绕乡土文学展开的争论中所包含着的对满洲文学民族性、阶级性、主体性等问题的不同认识。第二章从身处东北沦陷区的不同民族、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作家以不同的认知视角和叙事策略去发现和塑造了迥然不同的满洲乡土景观为媒介来阐释满洲乡景叙事所蕴含的复杂价值。第三章通过伪满乡土文学作品对乡绅形象的多种描绘来展现乡绅阶层与乡土经济衰败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章试图阐释出伪满乡土文学的现代性,即伪满乡土作家通过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间伦理、实现乡土自治的想象,并从中显现出现代性祛魅的特质。

田语[8](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认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李雅茹[9](2020)在《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非具有作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作为着名作家,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在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文学理论着作,所阐述的文学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格非由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而来,对于先锋文学的利弊得失有清醒的认识,他努力克服先锋文学创作转型中的焦虑,努力寻找走出困境的新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走向了对“邀约论”文学观念的探寻与理论建构。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既是他作为作家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感悟,也是他作为理论家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是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的专题研究,力求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命题来进行具体考察和理论阐释。论文正文部分拟分三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邀约论”文学观念与格非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格非提出文学“邀约论”具有其针对性和理论语境,一方面是针对先锋文学特别是其缺陷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观念进行反思,包括对“文学终结论”的思考,对所谓“文学已死”的追问等。在此基础上,他以现代性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观念,包括对文学“抒情传统”“宏大叙事”和文学“真实观”等进行反观与重构,从而为提出“邀约论”文学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主要对“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多维度的理论阐释。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从创作方面来看,作家是用“整体性经验写作”发出“邀请”。这就需要处理好作家经验与他者的关系,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二是从文本方面来看,要通过文本的叙事策略及其功能来实现“邀约”。这就需要讲究文学作品的叙事策略,包括特殊的言说方式,各种叙事技巧和时间、空间观念等,从而以文本自身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的目光。三是从接受方面来看,文学这场盛宴还取决于读者的欣然“赴约”。这就需要对写作与读者的关系重新审视,要让读者真正成为作家和作品的“知音”,激发读者对文学盛宴的热情参与和阅读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的意义价值。第三章主要探讨“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邀约论”中包含着格非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成为他不断追求的文学理念。这种文学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实践,通过对他近期几部代表性作品的评析阐释,可以达到对其“邀约论”文学观念更深入的认识。

崔京宪[10](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二、文学理论的限度——读《解读东亚之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理论的限度——读《解读东亚之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小结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一)经济“统制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新国民运动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小结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一、“歌诗体”的复兴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一、平剧(京剧)改革
        二、秦腔改革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小结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小结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结语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金学铁抗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金学铁抗日文学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金学铁的生命体验与抗日文学创作
    第一节 殖民地生活体验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跨国抗战体验与战地文艺创作
    第三节 离散生命体验与抗日记忆书写
    第四节 生命体验对其文学思想的形塑
第三章 记忆·叙事·认同:自传体叙事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抗战别曲》:群像塑造与群体认同
        一、英雄叙事与群像塑造
        二、群像解读与群体认同
    第二节 《最后的分队长》:双重身份建构与自我认同
        一、从“皇国臣民”到抗战军人的身份转变
        二、作家身份的建构与自我认同
    第三节 《激情时代》:“镜像自我”与民族认同
        一、主体性建构与“镜像自我”
        二、民族想象与民族认同
    第四节 金学铁的自传体叙事策略及其现代性
第四章 对话历史·烛照时代的互文性叙事
    第一节 内互文性:“自我改写”与“自我引用”
        一、主题重复与“自我改写”
        二、情节续写与“自我引用”
    第二节 外互文性: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互文
        一、抗战现场的历史叙事:《朝鲜义勇队通讯》
        二、文学叙事的互文改写:《激情时代》
    第三节 互文性叙事的艺术效果
        一、互文性叙事策略的选择动因
        二、叙事功能及审美效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5)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理由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一)童谣
        (二)儿歌
        (三)儿童诗
    二、童话
        (一)童话与教育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三)借鉴中改写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三、儿童小说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四、儿童剧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一、深重的苦难
        (一)生活的困苦
        (二)精神的创伤
        (三)生命的消亡
    二、激烈的抗争
        (一)反抗者的旗帜
        (二)抗争中的和声
        (三)黑暗里的低吟
    三、满洲的颂歌
        (一)悬赏征文
        (二)献纳文体
    四、艺术特色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结语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6)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伪满乡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殖民语境与伪满乡土文学
        (一)伪满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品格
        (二)伪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
    二、研究综述
        (一)被冷落与被否定的时期
        (二)去污名化的自我正名时期
        (三)多元化、立体化的研究时期
    三、研究对象、意义与框架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
        一、伪满文艺政策与伪满乡土文学
        二、左翼文学启蒙与伪满乡土文学
        三、“独立色彩”与“乡土文艺”
    第二节 重述“乡土文学”之争
        一、满洲文坛的几次论争
        二、“乡土文学”论争始末
        三、“文艺大众化”与“乡土文学”之争
    小结
第二章 同时而异质的乡景叙事
    第一节 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乡土景观
        一、荒凉、原始的乡土景观
        二、作为自然风景的“满洲人”
    第二节 革命视域下的乡景叙事
        一、阶级对立视角下的乡景叙事
        二、城乡对立视角下的景观叙事
        三、怒吼与抗争的“满洲”形象
    小结
第三章 乡绅叙事与乡土之熵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与乡绅叙事
        一、启蒙主义视域下的乡绅形象
        二、左翼革命文学视域下的乡土暴君
    第二节 殖民语境与乡绅阶层蜕变
        一、享乐主义的俘虏
        二、殖民教育与“多余人”
        三、“帝国神圣”与殖民权力附庸
    小结
第四章 “国民性”批判与伪满乡土文学现代性
    第一节 “满人题材”与满洲文学
        一、满人印象与满洲记行
        二、“像”与“不像”的五族协和
        三、国民性改造与东亚现代性
    第二节 重建民间伦理与现代性祛魅
        一、殖民语境与“国民性批判”之困
        二、重申“忠诚”与“正义”
        三、“封闭”空间叙事与现代性祛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9)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第一章 文学创作转型中的文学“邀约论”
    一、“邀约论”与先锋文学创作的转型
        (一)先锋文学创作的外部焦虑
        (二)先锋文学创作的先天缺陷
        (三)从先锋文学创作到“邀约论”的构想
    二、“邀约论”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
        (一)关于“文学终结论”的思考
        (二)基于“文学已死”的追问
        (三)对于忽视“现代文学”的警觉
    三、“邀约论”与传统文学观念的革新
        (一)对“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反观
        (二)对“宏大叙事”的消解
        (三)对“真实观”的改造
第二章 “邀约论”文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一、写作的“邀请”:“整体性经验写作”
        (一)写作是对经验的召唤和选择
        (二)写作要处理好经验与他者的关系
        (三)写作要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
    二、文本的“邀约”:叙事策略及其功能
        (一)特殊的言说方式:典故
        (二)叙事的停顿与省略
        (三)叙事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三、读者的“赴约”:“知音”的寻觅
        (一)对写作与读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二)对“知音”读者的期待
第三章 “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
    一、“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
        (一)文学具有矫正、反省的力量
        (二)文学对现实进行“内在超越”
    二、“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一——《望春风》
        (一)从审视乡村与人的“存在”到精神返乡
        (二)通过“重返时间”完成“内在超越”
    三、“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二——《月落荒寺》
        (一)文学可以带来反思性视角
        (二)文学借描写“真实的生活”提供真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格非主要作品年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文学理论的限度——读《解读东亚之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3]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4]金学铁抗日文学研究[D]. 刘金. 山东大学, 2020(05)
  • [5]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7]伪满乡土文学研究[D]. 范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8]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9]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D]. 李雅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文论的局限——读《读懂东亚着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