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国,赵阔[1](2021)在《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类型与经验——以21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跨学科知识生产在当代知识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对近20年间164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案例剖析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跨学科性表现在知识生产过程与知识生产主体两方面。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类型包括理论与概念的跨学科借鉴融合、研究成果的跨学科应用与转化。知识生产主体的跨学科性则表现在研究者自身的教育与工作经历,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既包括共时空多学科团队合作、多中心跨机构协同创新等组织方式,也包括研究者个体跨时空的思维对话和跨域跨界流动。跨学科知识生产是共时空与跨时空、组织制度构建与人的跨界流动交叠并行的创新过程,与跨学科组织建设相比,跨学科思维和跨学科合作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重大创新的跨学科实践与发生机制是复杂多样的,不仅可能表现在理论视角的相互融合与借鉴,还可能表现为理论与应用的交互作用,是多重交叉中"量的积累"后的"质的飞跃"。

于冰[2](2021)在《诺贝尔物理奖成果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文中提出

赵淼[3](2021)在《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诺贝尔科学奖大国经验的探究》文中认为

李文,康乐[4](2021)在《21世纪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科研过程的特征分析》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日本诺奖出现"井喷现象",探究其背后原因将会对我国高校科研提供重要参考。文章分析了21世纪日本诺奖得主科研过程的社会背景和政府资助情况,其共性包括日本的"科技立国"发展战略和对高校稳定的经费投入对诺奖出现的经济保障、日本诺奖得主赴美科研与就职本国研究机构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进一步分析发现,紧密的科研传承体系、果断调整科研方向的勇气、自由的研究空间和充分的自主权、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临机应变的态度、打破常规的研究方法、产官学合作模式,是他们取得诺贝尔奖科研成果的关键。

刘露露[5](2021)在《诺贝尔文学奖2010-2020年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出版研究》文中指出

朱芬[6](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彭拥军,刘冬旭[7](2021)在《世界着名实验室“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谱系》文中研究表明被誉为世界物理学圣地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号称美国现代高科技摇篮的贝尔实验室和助推日本迈入诺贝尔奖获奖大国的物理学精英苗圃仁科研究室,都积极倡导原创性研究,其实验室的科学家不断斩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些着名实验室特别注重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实现学术传承和研究创新:首先,作为人才高峰的学术大师以高瞻远瞩的学术领导力和享誉国际的学术声望吸引已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学术潜质的人才来实验室工作,构筑坚实的人才高地,并以此奠定人才高峰与人才高地良性互动的基础。其次,实验室自由愉悦的组织环境、风格不同的正式与非正式沙龙,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这种科研文化能够激发研究灵感,使实验室保持领先的优势地位。最后,老师对学生的研究引领和学术提携能有效实现学术传承,而大师们自觉的举贤让能有效地鼓励后学晚进努力超越前辈先进,实现良性的新陈代谢,使实验室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始终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朱安远[8](2020)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诺贝尔演讲概览》文中指出诺贝尔奖得主莅临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周活动是其终身荣耀和应尽义务,非特殊情况均悉数欣然前往出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大主要活动内容是发表诺贝尔演讲、光临诺奖颁奖典礼并受奖、出席诺贝尔晚宴或做晚宴致辞。在斯德哥尔摩或奥斯陆(仅限诺和奖得主)发表诺贝尔演讲是所有诺奖得主需要履行的唯一义务(非强制性)。文章详细阐明了诺经奖得主发表诺贝尔演讲的基本信息,论述了诺经奖得主出席颁奖典礼和诺贝尔晚宴或做晚宴致辞的相关情况,论及了诺和奖的有关问题。

张慧(Helena H Zhang)[9](2020)在《优质论文之计量特征及学科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评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二者无法相互替代。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价是一种质性判断,属于定性评价,理应通过同行评议来进行,但在同行评议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评审人员主观因素和人际因素影响、评审过程缺乏客观有效性且效率低下等问题,限制了同行评议的进一步发展。对学术论文的数量评价则属于定量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引文分析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实践则为科研评估工作。定量化的研究可以摆脱定性评价中人为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制于量化测度的选择以至过度依赖甚或滥用,且部分造成了学术工作中不端行为的产生。为打破科研评价中片面、过度、扭曲依赖SCI相关指标的局面,教育部和科技部于2020年2月20日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此文件的发布积极推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并结合相关研究,本文研究尝试综合考虑学术论文质与量的测评,基本研究思路为在预先保证学术论文品质的前提下,选取优质论文数据集对其量化特征以及学科间差异进行探究。出于此目的,本文将研究聚焦于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论文集上,优质论文包含两部分,分别为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关键论文和关键论文集,关键论文用于优质论文计量特征的挖掘及学科适用性的探讨,关键论文集则用于更大范围优质论文集上计量特征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比较。研究所涉及学科包括诺贝尔奖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和经济学。本文最具特色研究为方法论部分构建的优质论文中的两种特殊计量模式——“天鹅群”模式和“伴随睡美人”模式,并在不同优质论文数据集中对这两个模式进行了实证探索,主要结论为:(1)“天鹅群”模式在诺贝尔奖四个学科优质论文中均可适用,且所占比例最低在30%左右,在关键论文中整体占比要高于关键论文集。同“睡美人”模型,“天鹅群”模式也是聚焦于人类科学历史上重要发现的计量模式的研究,且存在比例远高于“睡美人”;(2)依据“天鹅群”指数可将“天鹅群”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在各学科关键论文集中,“类型2”的“天鹅群”实例占比最多,其次为“类型3”,在各学科关键论文中的此结果略有差异;(3)在诺贝尔奖四个学科中,“伴随睡美人”模式在经济学和物理学中出现比例较高,化学和生物医学中则相对很低,且“伴随睡美人”实例中存在“获奖者聚集”现象。(4)区别于单纯定量挖掘“睡美人”文献的研究,“伴随睡美人”模式可作为一种综合论文质与量测评的挖掘“睡美人”文献的方法加以应用;(5)随优质论文数据集扩大,其论文品质有所下降,即关键论文集论文品质不如关键论文优质。研究结果表明,在降低论文品质之后“天鹅群”模式和“伴随睡美人”模式比例也有所下降。本文研究为综合论文质与量测评研究的初步探索,且研究思路有别于已有相关研究的思路,希望本文内容的探索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启发,本文挖掘的优质论文计量特征可为未来定量化评价论文品质的相关研究及科研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贺晨旭[10](2020)在《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标志我国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阶段。“新课标”定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诺贝尔奖是当代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文学、生理学或医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代表着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研究成果。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都引领生物学的发展,对培育高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在人本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开展两方面研究:一是理论研究,即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进行研究。二是实践研究: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挖掘诺贝尔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归纳汇总生物课本中涉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及化学奖的章节,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确定研究对象,接着运用实验研究法开展教学实践,即在实验组开展融入诺贝尔相关内容的教学,在对照组依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后使用统计分析法处理数据,结合访谈结果形成结论。关于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平均分依次相差1.44、1.84、0.32、0.40,P值分别为0.049、0.014、0.639、0.361,生命观念、科学思维P值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科学探究、社会责任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此外,实验组在生命观念第4题,科学思维第6题、第7题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10%以上,甚至超过20%;在社会责任第14题和第15题高于对照组10%以上。关于访谈结果:对学习成绩提高的学生围绕学习成绩提高原因、诺贝尔奖教学对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有何帮助三方面进行访谈,得出:诺贝尔奖教学增加了学习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了归纳总结、假说演绎等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形成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正确的科学观。综上,作者认为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恰当地融入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内容,对培育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在课堂中合理利用诺贝尔奖研究成果能丰富学生的生物学概念,完善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融入诺贝尔奖研究过程能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假说与演绎等科学思维;除此之外,讲述诺贝尔奖的研究意义及其相关实践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的形成。

二、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论文提纲范文)

(1)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类型与经验——以21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跨学科性的多重表现
    (一)跨学科知识生产的两种类型
        1.理论与概念的跨学科借鉴融合
        2.研究成果的跨学科应用与转化
    (二)知识生产主体的跨学科性
        1.研究者自身的跨学科教育与工作经历
        2.研究者的家庭社会关系
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
    (一)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
        1.共时空、多学科的团队合作
        2.多中心、跨机构的协同创新
    (二)研究者的自主探索与空间流动
        1.跨时空的理论对话与思想传承
        2.研究者自身的跨界流动
四、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经验与启示

(4)21世纪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科研过程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日本诺奖得主科研过程的特征分析
    (一)日本诺奖得主科研过程的社会背景
    (二)日本诺奖得主科研过程中的政府资助
    (三)日本诺奖得主科研活动的特点分析
        1.21世纪日本诺奖得主的科研背景
        2.21世纪日本诺奖得主的科研经历的特征分析
三、结语

(6)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世界着名实验室“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创成果:成就研究圣地和诺奖“孵化器”的基石
    (一)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科学研究的圣地
    (二)美国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
    (三)日本仁科研究室:物理学的精英苗圃
二、合作成长:促成人才高峰与人才高地良性互动的教育基点
    (一)形成聚集效应:促进人才高地与人才高峰在互动中的良性生长
    (二)催化研究灵感:实现大师高峰作用与人才“高原效应”的协同作用
三、传承中创新:实现科学研究继承与超越的看家法宝
    (一)学术传承:实验室作育菁莪谱系的脉动
    (二)学术超越:大师优良科研特质的赓续
四、世界着名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培养引领团队发展的学术大师
    (二)营造激发团体研究灵感的学术氛围
    (三)树立以追求真理为志业的学术理想

(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诺贝尔演讲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 诺经奖颁奖概况
2 诺经奖得主参与诺贝尔周活动情况概览
3 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两地诺奖颁奖的差异及其他
4 双料诺奖得主参与诺贝尔周活动简况
5 自查自纠、补充完善及其他
6 结束语

(9)优质论文之计量特征及学科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述评:学术论文质与量之不同测评研究
    2.1 学术论文的同行评议研究
    2.2 学术论文的计量分析研究
    2.3 综合学术论文质与量测评的研究
第3章 方法论
    3.1 优质论文的界定及相关概念
    3.2 基础模型:“天鹅”模型
    3.3 特殊引文模式:从“天鹅”到“天鹅群”(Swan Group)
    3.4 伴随引文模式:“天鹅群”中的“伴随睡美人”(Associated-Sleeping-Beauty)
    3.5 研究数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优质论文中“天鹅群”探索
    4.1 诺贝尔奖物理学学科关键论文中的“天鹅群”
    4.2 诺贝尔奖化学学科关键论文中的“天鹅群”
    4.3 诺贝尔奖生物医学学科关键论文中的“天鹅群”
    4.4 诺贝尔奖经济学学科关键论文中的“天鹅群”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质论文中“睡美人”及“伴随睡美人”探索
    5.1 “睡美人”测度
    5.2 实证研究:关键论文中的“睡美人”及“伴随睡美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优质论文计量特征的学科比较:关键论文集中“天鹅群”及“伴随睡美人”探索
    6.1 诺贝尔奖不同学科关键论文集基础数据概况
    6.2 诺贝尔奖不同学科关键论文集的“天鹅群”模式探索
    6.3 诺贝尔奖不同学科关键论文集中“睡美人”及“伴随睡美人”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优质论文计量特征的学科差异分析
    7.2 本文小结与主要贡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1.2.2 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4 诺贝尔奖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结合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验研究法
        1.4.4 访谈法
        1.4.5 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诺贝尔奖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布鲁纳认知发现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3.1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3.1.1 生命观念
        3.1.2 科学思维
        3.1.3 科学探究
        3.1.4 社会责任
    3.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
    3.3 高中生物课本中涉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
第4章 实践研究数据分析
    4.1 学生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3 调查结果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方式
        4.2.3 访谈结果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
第5章 融入诺贝尔奖的教学案例与分析
    5.1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5.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5.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5.4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类型与经验——以21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例[J]. 李立国,赵阔. 大学教育科学, 2021(05)
  • [2]诺贝尔物理奖成果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 于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诺贝尔科学奖大国经验的探究[D]. 赵淼.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4]21世纪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科研过程的特征分析[J]. 李文,康乐. 中国高校科技, 2021(06)
  • [5]诺贝尔文学奖2010-2020年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出版研究[D]. 刘露露.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6]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世界着名实验室“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谱系[J]. 彭拥军,刘冬旭.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1(01)
  • [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诺贝尔演讲概览[J].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20(31)
  • [9]优质论文之计量特征及学科差异研究[D]. 张慧(Helena H Zhang). 南京大学, 2020(09)
  • [10]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 贺晨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