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侵蚀区日本野生漆树栽培管理

红壤侵蚀区日本野生漆树栽培管理

一、日本野漆树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童俊,杨守坤,陈法志,陈志伟,翟敬华,徐冬云[1](2019)在《野漆树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漆树为漆树科漆属落叶乔木,是以采子产蜡为主的特用经济树种。总结了野漆树资源、育种、育苗、栽培及加工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应用现状与前景,以期为该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谢庭生,谢树春,赵玲[2](2018)在《红壤坡地栽植日本野漆树施用石灰效应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给日本野漆树适栽土壤条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栽植日本野漆树的红壤坡地上,就石灰的不同施用量对日本野漆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开展了小区试验,定期观测了日本野漆树的成活率、保存率、物候期、生长速度、病虫害情况、漆籽产量与质量。结果表明:与不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相比,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其存活率提高了4%14%,其保存率提高了4%18%;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其芽萌动期、展叶期、始花期均提早47 d,而其谢花期、初熟期、完熟期均晚34 d,而其始落叶期、终落叶期均晚1530 d;施用石灰的4年生树高增长4.416.2 cm,增幅为1.5%5.5%;其地径增粗0.410.56 cm,增幅为10.6%14.5%;其冠径增长1.310.1 cm,增幅为0.4%3.3%;漆树实际占有的体积(空间)增大828.41 313.9 cm3,增幅为24.15%38.3%;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其病虫害发生率低11.5%,其1级受害植株数占受害植株总数的比例高11.5%;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栽后第4年的结实率高8.1%,而其漆籽产量高19.2%;其含蜡率、木蜡融点分别提高9.5%、0.2℃。综合各项效应分析认为,日本野漆树栽植土壤的适宜p H值在5.5左右,在板页岩红壤上栽植日本野漆树需施用石灰,石灰的施用量宜为700 kg·hm-2。

孙颖,孙海林,雷小林[3](2017)在《野漆树观赏型优良种质选择》文中提出为了促进野漆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设置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8个指标构建选择模型,对江西省内收集的野漆树40份资源就其观赏用途进行选择,筛选出适宜发展的种质资源有1号、2号、4号、33号、60号、69号、70号、92号、94号、101号。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该树种。

杨静静[4](2011)在《野漆树轻型基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 (L.) O.Kuntze)属漆树科漆树属,是独特的木本油料树种,并广泛应用于生物质能源产业和园林绿化建设事业。本研究针对野漆树苗木的需求量大、繁殖困难等问题,以培育出大量的优质苗木为目标,尝试对野漆树轻型基质播种育苗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播种到苗期管理、再到造林的整体研究,以期为野漆树的工厂化苗木生产提供有效的育苗技术和理论,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为野漆树的扩大栽培、繁殖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江西宁都采集的野漆树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播种试验、水分控制试验、施肥试验和造林试验。播种试验以锯屑、树皮、谷壳和泥炭作为野漆树种子播种育苗的轻型基质原料,通过正交设计,研究4种基质不同配比对野漆树轻型基质苗的出苗率、苗高、地径、总根数及平均根长的影响,大田育苗作对照。水分控制试验设置1天、3天和5天共3个不同的浇水间隔处理,分别在第15天、第30天两次测量生长指标,研究浇水间隔对野漆树轻型基质苗的苗高、地径和复叶长度的影响。施肥试验按照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间隔的不同组合设置9个处理,研究施肥因素对野漆树轻型基质苗的苗高的影响。造林试验研究移栽造林后轻型基质苗与大田苗生长指标的差异,及一年生野漆树幼林的生长规律。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在播种试验的结果中发现,播种30天后,大田苗的出苗率为58.57%、苗高为0.39 mm、地径为3.75cm、总根数为3.96条、平均根长结果是2.54 cm,而混合轻型基质中表现最好的试验处理组,其相应指标的结果分别是89.27%、0.77cm、7.40 cm、5.47条、3.80 cm,都显着优于大田苗。由此初步证实,野漆树的轻型基质播种育苗比大田育苗发芽快,生长旺盛,进行野漆树的轻型基质育苗试验是可行的。(2)在播种试验的结果中发现,用工农业废料配制成混合基质,进行野漆树的播种育苗,效果良好。采用锯屑:树皮:谷壳:泥炭=1:5:5:2的配方,可以使出苗率达到89.27%,地径达到0.77 mm,苗高达到7.40 cm,总根数5.47条,平均根长是3.80 cm。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基质配方的正交试验结果还筛选出一个生产实用配方——锯屑:树皮:谷壳:泥炭=1:5:2:1,可在生产中加以实践。(3)在水分控制试验的结果中发现,浇水间隔分别为1天、3天和5天的不同试验处理对幼苗的生长影响显着,苗高、地径和叶片的生长需要适当水分的调控和制约。3天一次的浇水间隔最适合幼苗的生长。了解幼苗对水分的需求时间和需求量,就可以通过控制基质水分含量控制苗木的长势,延长苗木的蹲苗期,并可以促进植物体内营养的合成。(4)在施肥试验的结果中发现,在栽培基质中添加磷肥和氮肥能显着促进幼苗的生长。磷肥月施肥量在0.2-0.4 g/L之间是利于植株生长的;在磷肥月施用量为O.1 g/L的前提下,氮肥施用量在0.04 g/L与0.08 g/L之间明显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在月施用总量相同的前提下,磷肥分次施入的效果好于一次性施入的效果。苗期施肥对野漆树轻型基质苗的生长有极其显着的影响,可以有效地促进植株的生长。施肥应本着适量原则和多次、少量原则。(5)在造林试验的结果中发现,不同类型的苗木,其造林成活率存在差异,轻型基质苗的成活率为98%,而大田苗的成活率为97.5%;不同类型的苗木,其株高差异较大,轻型基质苗约为100.44 cm,而大田苗均值是94.86 cm;地径指标差异显着,大田苗的地径均值是4.64 mm,而轻基质苗是5.77 mm。与大田苗相比,轻型基质苗的生长量有明显的优势。(6)在造林试验的结果中发现,野漆树一年生幼林的生长曲线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6月份和8月份是野漆树一年内的两个快速生长期,其中8月份的净生长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综上,各项生长指标结果的分析表明,轻型基质苗的长势优于大田苗,能满足加工利用和造林绿化的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依据。

唐丽,傅超凡,王森,袁德义,杨静静,张瑜[5](2010)在《野漆树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野漆树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作为优良的经济用材、控制水土流失及美化树种极具发展前途。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野漆树的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和分类,着重分析野漆树资源现状和研究趋势,对野漆树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开发野漆树资源的合理化建议。旨在拓宽野漆树产品市场,为人类和社会创造较高的经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罗坤水,欧阳英雄,林小凡[6](2009)在《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总结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江西林业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今后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的具体对策。

王甜[7](2009)在《甜槠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安徽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内的甜槠次生林,利用生态学原理、数量分析方法以及EXCEL、SPSS、MATLAB、MAPINFO等软件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甜槠林群落的结构和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面积关系、种群发展变化规律、甜槠种群分布格局、优势种种间关联、甜槠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板桥自然保护区的甜槠群落是以甜槠、褐叶青冈、马尾松及马银花等为优势种群的常绿落叶混交林,目前甜槠种群生长还处于稳定期,其优势种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不会由其它树种替代。但由于Ⅰ级幼苗的缺失和群落的自然演替,甜槠很可能由稳定型种群转为衰退型,而逐渐被其它优势种代替。2.甜槠林群落的总体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种-面积关系研究中发现,群落的物种数量随样地面积的变化用幂函数:y=0.3338x0.5881拟合种-面积曲线效果最佳。3.甜槠种群在各样地的分布大部分为集群分布,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和径级的增大,分布格局由集聚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这可能是由于竞争所致。4.甜槠林群落总体联结性表现为不显着负联结,所有种对中有50%表现为无联结,正连结种对数量稍多于负联结种对数量,但只有少数种对间存在显着联结性。5.甜槠在和其它优势种的竞争中,占绝对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竞争强度随着对象木的径级增加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变。甜槠与林分、种内、其它种、其它优势种、褐叶青冈之间的竞争指数与甜槠的径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均可用反函数模型:CI=A+B/S来拟合,且效果很好。

刘伟[8](2008)在《日本野漆树漆蜡溶剂萃取及理化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属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是一种以采籽产蜡为主的特用经济树种。它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国、印度、泰国、韩国等温暖湿润的广大地区。日本野漆树漆籽一般比中国漆籽大0.5~1倍,产籽量高。野漆蜡系从野漆籽皮中提取的油脂,野漆蜡中含90%以上的脂肪酸甘油酯,其中棕榈酸含量达70%左右。其广泛应用于涂料、日用化学品、文化用品、电工电子技术、纺织印染、高级化妆品、医药等生产上,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日本野漆籽为实验材料,采用索氏提取法中的溶剂萃取法提取野漆蜡,探索其提取工艺,并对野漆蜡理化性质、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材料粉碎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三个因素,以萃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溶剂萃取野漆蜡工艺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溶剂萃取野漆蜡的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为:野漆蜡萃取溶剂为石油醚(30℃~60℃),籽皮粉碎度为18目,萃取温度为52℃,萃取时间为70min的操作条件为最优方案,野漆蜡萃取率高达57.8%以上。本方法中漆蜡萃取率高,产品色泽佳,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对不同溶剂萃取的野漆蜡白度值、熔点、皂化价、酸价和碘值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溶剂种类对野漆蜡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30℃~60℃)萃取的野漆蜡品质好,野漆蜡白度值最高,色泽最浅,呈奶白色;野漆蜡酸值最低,即游离脂肪酸含量低,节约野漆蜡精致的成本;皂化值最高说明野漆蜡中总脂肪酸含量较高,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各溶剂对野漆蜡熔点和碘值的影响很小。3.通过气相色谱分别对精致野漆蜡和不同溶剂萃取的野漆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野漆蜡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其中以石油醚萃取的野漆蜡棕榈酸含量最高,达77.86%;极性最高的丙酮与水混合液萃取的野漆蜡棕榈酸含量最低,为71%。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法分析结果得出石油醚(30℃~60℃)和乙醚萃取的野漆蜡峰数高达19个。不同溶剂萃取对野漆蜡脂肪酸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4.不同溶剂萃取的野漆蜡氧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溶剂萃取的野漆蜡白度值在贮藏期间随时间变化缓慢,野漆蜡白度值以石油醚最高。石油醚萃取的野漆蜡过氧化值最低,为4.97m mol/kg,在贮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增。正己烷、乙醚和丙酮萃取的野漆蜡过氧化值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

舒志群,李相玺,左长清,范明华[9](2000)在《日本野漆树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日本野漆树的生长习性、栽培历史及现状 ,并针对红壤侵蚀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分析和探讨了其适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及综合利用价值。

舒志群,李相玺,左长清,范明华[10](2000)在《红壤水土流失区日本野漆树的开发利用》文中提出通过分析日本野漆树的主要用途 ,结合江西省红壤水土流失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以木蜡生产为中心 ,以饲料加工为基点 ,形成多样化、系统化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并对其市场前景及规模化经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二、日本野漆树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野漆树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野漆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研究
2 资源研究
    2.1 分布
    2.2 育种
3 引种研究
4 繁育研究
5 栽培技术研究
6 加工利用研究
    6.1 漆酚
    6.2 漆蜡
        6.2.1 漆蜡理化性质
        6.2.2 漆蜡(油)的提取
    6.3 漆油
    6.4 漆粕
7 前景展望
    7.1 以木蜡为中心开发轻化电子产品
    7.2 开发医药保健产品挖掘药用价值
    7.3 利用漆饼渣生产标准饲料
    7.4 作为水土保持植物控制水土流失
    7.5 开发园林景观用途

(2)红壤坡地栽植日本野漆树施用石灰效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方法
        1.2.1 试验处理
        1.2.2 整地
        1.2.3 试验过程
        1.2.4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p H值、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
    2.2 物候期
    2.3 漆树生长速度
    2.4 病虫害发生情况
    2.5 漆籽产量与品质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3)野漆树观赏型优良种质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和栽培措施
    1.3 调查与观测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层次结构的建立
    2.2 选择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4)野漆树轻型基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漆树的生物学特性
        1.2.2 野漆树的经济价值
        1.2.3 野漆树的园林应用价值
        1.2.4 野漆树的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1.2.5 轻型基质育苗技术的基质配方研究进展
        1.2.7 轻型基质育苗技术的水分养分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播种试验方法
    2.3 水分控制试验方法
    2.4 施肥试验方法
    2.5 造林试验方法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播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基质对出苗率的影响
        3.1.2 不同基质对地径的影响
        3.1.3 不同基质对苗高的影响
        3.1.4 不同基质对总根数的影响
        3.1.5 不同基质对平均根长的影响
        3.1.6 小结
    3.2 水分控制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浇水间隔对苗高的影响
        3.2.2 不同浇水间隔对地径的影响
        3.2.3 不同浇水间隔对复叶长度的影响
        3.2.4 小结
    3.3 施肥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磷肥施用量对苗高的影响
        3.3.2 氮肥施用量对苗高的影响
        3.3.3 磷肥施肥间隔对苗高的影响
        3.3.4 小结
    3.4 造林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
        3.4.2 新造幼林年生长规律的研究
        3.4.3 小结
4 总结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图版

(5)野漆树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野漆树的概述
2 研究现状
    2.1 野漆树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2 野漆树的栽培技术研究
    2.3 漆树品种及选优研究
    2.4 野漆树产品研究
        2.4.1 生漆
        2.4.2漆蜡
        2.4.3 漆 (蜡) 油
        2.4.4 漆籽糟粕成分
    2.5 漆籽加工工艺研究
3 野漆树资源开发利用及发展前景
    3.1 以木蜡为中心开发轻化电子产品
    3.2 开发医药保健产品挖掘药用价值
    3.3 利用漆饼渣生产标准饲料
    3.4 作为水土保持植物控制水土流失
    3.5 其他利用途径
4 研究展望

(6)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
    1.1 引种与推广成绩显着
    1.2 确定了主要用材树种的优良种源
    1.3 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子园
    1.4 开展了优树子代测定和杉木优良家系区域试验工作
    1.5 无性繁殖和无性系育种成效显着
    1.6 建立了一批选育、繁育试验基地
2 问题
    2.1 林木良种的质量与数量赶不上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
    2.2 没有长期改良计划
    2.3 投资少, 投资比例与方向有待改善
3 对策
    3.1 加速现有种子园的改造与提高
    3.2 大力开展控制杂交, 创造优良组合和选择机会, 为多世代改良提供育种群体
    3.3 积极开展乡土造林树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尽快建立乡土阔叶树种的良种采种基地
    3.4 完善和提高良种繁育技术
    3.5 重视育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3.6 建立育种群体, 研究多世代育种和育种策略
    3.7 加大林木育种研究的资金投入

(7)甜槠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种群的概念
        1.2.2 植物种群统计学的研究
        1.2.3 植物种群结构研究
        1.2.4 植物种群动态的研究
        1.2.5 现阶段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板桥自然保护区研究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群落组成
    2.3 样方的设置和调查方法
    2.4 各样地及各种群的基本量化指标统计
第三章 甜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乔木层种
    3.1 概述
        3.1.1 物种多样性
        3.1.2 种-面积关系
    3.2 研究方法
        3.2.1 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3.2.1.1 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和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3.2.1.2 各样甜槠重要值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
        3.2.1.3 乔木层种-面积关系的研究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甜槠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结果分析
        3.3.2 各样方甜槠重要值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分析
        3.3.3 种-面积关系的研究结果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甜槠种群结构和生命表分析
    4.1 种群生命表概述
    4.2 研究方法
        4.2.1 年龄结构分析
        4.2.2 种群结构动态量化方法
        4.2.3 生命表的编制
        4.2.4 生存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径级结构分析
        4.3.2 种群结构动态的量化分析
        4.3.3 静态生命表
        4.3.3.1 生命表的绘制
        4.3.3.2 根据生命表的甜槠种群标准生存曲线和死亡曲线
        4.3.3.3 甜槠的生存分析表
    4.4 结论
第五章 甜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5.1 空间分布格局概述
    5.2 种群分布格局研究方法
    5.3 甜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甜槠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种间联结研究
    6.1 种间联结概述
    6.2 研究方法
        6.2.1 数据处理
        6.2.2 多物种种间联结显着性检验
        6.2.3 成对物种的联结性检验
        6.2.4 种对间的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
    6.3 研究结果分析
        6.3.1 多物种种间联的整体相关性
        6.3.2 成对种间联结测定结果的分析
    6.4 结论
第七章 甜槠群落竞争研究
    7.1 植物竞争关系概述
    7.2 研究方法
        7.2.1 甜林优势树种间的种间竞争研究方法
        7.2.2 甜槠种内竞争及甜槠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研究方法
        7.2.2.1 单木竞争模型
        7.2.2.2 对象木和竞争木的选取及距离的测量方法
    7.3 结果分析
        7.3.1 甜林优势树种间的种间竞争结果分析
        7.3.1.1 竞争系数的结果分析
        7.3.1.2 优势种种间的竞争结果判定
        7.3.2 甜槠种内竞争及甜槠与其他种之间的竞争结果分析
        7.3.2.1 甜槠种内竞争及甜槠与其他种之间竞争大小的分析
        7.3.2.2 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关系及其预测结果
    7.4 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日本野漆树漆蜡溶剂萃取及理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日本野漆树资源概况
        1.1.1 日本野漆树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
        1.1.2 日本野漆树的分布及引种情况
        1.1.3 日本野漆树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1.2 漆籽资源概况
        1.2.1 漆籽的资源现状
        1.2.2 漆籽营养成分其作用
    1.3 漆蜡研究及其应用
        1.3.1 漆蜡的化学特征值及其意义
        1.3.2 漆蜡的理化特性
        1.3.3 漆蜡的化学组成
        1.3.4 漆蜡提取方法的研究
        1.3.5 漆蜡的用途及开发利用研究
    1.4 本项目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验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实验材料处理及物理指标测定
        2.4.2 溶剂萃取野漆蜡的单因素试验
        2.4.3 野漆蜡提取最佳浸提条件的正交实验
        2.4.4 野漆蜡理化特性测定方法
        2.4.5 野漆蜡的气相色谱分析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实验材料物理指标测定结果
    3.2 日本野漆蜡的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3.2.1 不同溶剂对野漆蜡提取率的影响
        3.2.2 不同粉碎度对野漆蜡提取率的影响
        3.2.3 不同浸提次数对野漆蜡提取率的影响
        3.2.4 不同温度对野漆蜡提取率的影响
        3.2.5 不同时间对野漆蜡提取率的影响
        3.2.6 野漆蜡提取最佳浸提条件的正交实验及正交优化实验结果
        3.2.7 小结与讨论
    3.3 溶剂对野漆蜡理化特性的影响
        3.3.1 溶剂对野漆蜡白度值的影响
        3.3.2 溶剂对野漆蜡熔点值的影响
        3.3.3 溶剂对野漆蜡酸值的影响
        3.3.4 溶剂对野漆蜡皂化值的影响
        3.3.5 溶剂对野漆蜡碘值的影响
        3.3.6 小结与讨论
    3.4 溶剂对野漆蜡化学组分的影响
        3.4.1 精制日本木蜡脂肪酸的测定与分析
        3.4.2 溶剂对野漆蜡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溶剂萃取野漆蜡的程序升温气相色谱图差异
        3.4.4 小结与讨论
    3.5 不同溶剂提取的野漆蜡氧化稳定性比较
        3.5.1 野漆蜡白度值的变化差异
        3.5.2 野漆蜡过氧化值的变化
        3.5.3 小结与讨论
4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日本野漆树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日本野漆树的生长习性
2 栽培历史及现状
3 栽培管理技术[1, 2]
    3.1 栽培技术
    3.2 抚育管理技术
    3.3 采收
4 综合利用价值

(10)红壤水土流失区日本野漆树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利用途径[1~3]
    1.1 以木蜡为中心, 开发轻化电子产品
    1.2 开发医药保健产品, 挖掘药用价值
    1.3 利用漆饼渣, 生产标准饲料
    1.4 作为水土保持植物, 控制水土流失
    1.5 其他利用途径
2 市场前景及规模化经营分析
3 结论

四、日本野漆树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野漆树研究进展[J]. 童俊,杨守坤,陈法志,陈志伟,翟敬华,徐冬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2]红壤坡地栽植日本野漆树施用石灰效应试验[J]. 谢庭生,谢树春,赵玲. 经济林研究, 2018(03)
  • [3]野漆树观赏型优良种质选择[J]. 孙颖,孙海林,雷小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17(04)
  • [4]野漆树轻型基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D]. 杨静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5]野漆树研究综述[J]. 唐丽,傅超凡,王森,袁德义,杨静静,张瑜. 中国园艺文摘, 2010(09)
  • [6]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罗坤水,欧阳英雄,林小凡. 江西林业科技, 2009(04)
  • [7]甜槠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的研究[D]. 王甜.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 [8]日本野漆树漆蜡溶剂萃取及理化特性的研究[D]. 刘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03)
  • [9]日本野漆树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J]. 舒志群,李相玺,左长清,范明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0(06)
  • [10]红壤水土流失区日本野漆树的开发利用[J]. 舒志群,李相玺,左长清,范明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00(03)

标签:;  ;  ;  ;  ;  

红壤侵蚀区日本野生漆树栽培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