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异常分离S-A方法中的边缘效应校正

地球化学异常分离S-A方法中的边缘效应校正

一、Edge Effect Correction in the S-A Method for Geochemical Anomaly Separation(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宇[1](2021)在《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前寒武纪构造热演化历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抑或全吉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其南侧为柴北缘早古生代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邻祁连微陆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是塔里木东南缘微小陆块之一,被认为是近于消亡的塔里木克拉通残片。前人的研究发现,这些微陆块同样保存着与超大陆汇聚及裂解有关的地质信息,对微陆块构造热演化历史的研究,不仅可以阐明微陆块与中国三大克拉通的亲缘性,还可以为刻画全球的构造演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所以,对微陆块的热演化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东段乌兰县北一带中元古代长英质片麻岩、混合岩、眼球状花岗片麻岩以及基性麻粒岩开展岩石学、岩相学、锆石U-Pb测年、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系统总结了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探讨了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元古代热演化历史、地壳演化历史、与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关系,以及与中国三大克拉通的亲缘性。锆石阴极发光、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研究显示,欧龙布鲁克微陆块长英质片麻岩及混合岩暗色体中发育的锆石均是由岩浆锆石核及变质或深熔作用边部构成,获得核部1500-1496 Ma的中元古代早期岩浆结晶年龄,测得边部1454-1443 Ma的变质或深熔年龄;锆石核部与边部的176Lu/177Hf值及εHf(t)值较为一致,推测锆石Hf同位素整体处于封闭系统下,边部的Hf同位素继承了核部的特征。长英质片麻岩锆石核部εHf(t)值介于-3.5至+3.9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为1.99-2.29Ga;混合岩暗色体锆石核部εHf(t)值介于-1.7至+2.8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为2.14-2.34Ga。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及基性麻粒岩具有岩浆或变质成因锆石,并获得了中元古代晚期1105-1104 Ma岩浆作用年龄和1092-1081Ma变质作用年龄;2件眼球状花岗片麻岩样品的εHf(t)值除一个点为正值以外,其它均为负值,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为1.90Ga-2.26Ga。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元古代早期ca.1.5 Ga长英质片麻岩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及石英等矿物组成;中元古代早期ca.1.5 Ga混合岩由暗色体和浅色体组成,浅色体呈似脉状、网脉状,且与暗色体呈互层状产出,显示出混合岩化特征,浅色体由石英、斜长石及钾长石等矿物组成,具有原位-短距离运移的半原位部分熔融特征;中元古代晚期ca.1.1 Ga基性麻粒岩主要呈包体的形式出露,主要是由斜长石、紫苏辉石及单斜辉石组成;中元古代晚期ca.1.1 Ga眼球状花岗片麻岩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矿物组成,眼球状钾长石斑晶是其典型标志。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中元古代早期ca.1.5 Ga长英质片麻岩及混合岩暗色体具有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的地化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轻稀土右倾、重稀土相对平坦、Eu负异常等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等元素,亏损Nb、Ta、Sr、P、Ti等元素;混合岩中浅色体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正Eu异常,亏损Th、Ti、Tb、Y,富集Sr等元素,与暗色体及长英质片麻岩有显着区别;中元古代晚期ca.1.1 Ga眼球状花岗片麻岩主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稀土曲线右倾,Eu负异常等特征,且富集K、Ba、Rb、Th,亏损Nb、Ta、Sr、P、Ti等元素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中元古代早期ca.1.5Ga长英质片麻岩原岩为I-型花岗岩,由下地壳铁镁质岩石在相对低的压力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中元古代早期ca.1.5Ga混合岩原岩可能与长英质片麻岩原岩具有相似的性质,由下地壳铁镁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中元古代晚期ca.1.1Ga眼球状花岗片麻岩的原岩为I-型花岗岩,由古元古代下地壳镁铁质岩石部分熔融而成,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通过与其他克拉通构造热事件对比分析认为,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元古代存在两期的构造热演化事件,分别为中元古代早期ca.1.5-1.45 Ga构造岩浆-变质/深熔作用事件和中元古代晚期ca.1.1Ga构造岩浆-变质事件,并且这两次事件分别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及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有关;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元古代地壳经历了早期ca.1.5-1.45 Ga的重熔再造和晚期ca.1.1Ga的重熔再造及增生过程;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塔里木克拉通及华北克拉通在中元古代早期之前具有相似的演化历史,具有很好的亲缘性,而在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与塔里木克拉通和华南克拉通具有很好的亲缘性,并且可能在Rodinia超大陆边缘,形成华南克拉通-柴达木微陆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祁连微陆块-塔里木克拉通联合大陆。

郑超杰[2](2021)在《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阿舍勒铜锌矿位于阿尔泰造山带西南缘阿舍勒盆地内,是典型的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前人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预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找矿成果。鉴于阿舍勒铜锌矿床具有埋藏深、开采难度大、采矿维护成本高等特点,伴随着矿山开采对探明资源储量不断消耗,深边部矿体品位下降,对阿舍勒铜锌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任务已迫在眉睫。本文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体系为指导,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矿区成矿地质规律及控矿地质要素;引入成分数据分析,对阿舍勒矿区外围原生晕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及奇异性理论分离、识别并提取地表原生晕弱异常;量化矿区控矿地质要素,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构建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借助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矿区外围开展找矿预测,并对预测结果予以评估;分析钻孔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评价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如下为本文取得的成果及认识。1.对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9个元素进行成分数据分析,还原元素真实空间分布;以稳健主成分方法探讨元素组合特征,得出(1)Cu-Zn-Co及(2)Pb-Mo-Ag-As-Au-Sb两组矿化组合,分别对应矿床喷流沉积及变质热液叠加改造两个成矿阶段。2.运用分形-多重分形方法分离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分布,提取研究区原生晕异常;对常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识别的弱异常,以局部奇异性理论识别、提取,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中隐藏的与成矿紧密相关的弱异常信息。3.对矿区成矿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以GIS信息系统为媒介、矿区见矿钻孔为参照,运用“距离分布法”,明确各类控矿地质要素与矿体间最佳缓冲距离,量化各类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地质要素信息,结合地表原生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构建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4.基于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运用三类监督学习算法,对研究区开展找矿预测;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并对各模型预测结果与矿区见矿钻孔相对应,得出三类机器学习模型找矿预测效果显着。由此,提出将三类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找矿预测模型。5.以机器学习综合找矿预测结果为主,辅以岩石地球化学弱异常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矿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度评价指标,在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外围圈定3类共9个找矿预测区,并分析钻孔原生晕数据进行深部找矿预测,验证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崔璨[3](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二叠纪末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一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不仅摧毁了海洋的生态系统,导致80%以上海洋生物消失,而且也对陆地生物造成了致命的打击,70%的陆地脊椎动物和绝大多数植物发生绝灭,同时伴随着煤层缺失、河流样式转变、土壤崩溃、大陆风化加强、野火泛滥等环境异常现象。长期以来,无论是海洋灭绝的机制、表现及过程,还是海洋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研究地相对比较详尽,但是对陆相记录的研究由于缺少连续地层和时间分辨率不高等原因而相对薄弱。在二叠纪末期驱动环境异常和生物灭绝的各种可能机制中,温度变化可能是造成海相和陆相生态系统共同崩溃的关键要素。在海相环境中可以利用牙形刺和腕足氧同位素温度计来定量恢复古温度,但陆相却一直缺少合适的载体和测温手段。近年来新兴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新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大龙口陆相剖面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发育良好,沉积连续,古生物资料详实,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大龙口剖面地层中含有的碳酸盐结核进行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固结模式等方面的分析,首次尝试对其使用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进行定量温度恢复。结果表明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地温度波动频繁,温度范围在23~51℃。气候变冷时孢粉植物群开始展现三叠纪早期的面貌,而介形虫面貌的改变发生在越来越热的环境中,水龙兽的首现与持续变冷的气候有关。温度变化和生物群的变化相耦合,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粉组合、介形虫组合的转折界线均与温度快速转变期相关。两次有机碳同位素负偏与温度下降同时发生。温度升高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最终崩溃。大陆风化强度的变化也是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们以大龙口剖面的泥岩为材料,利用指示风化条件的几个指标,发现化学风化作用在二叠纪最晚期持续降低,在整体温暖的气候下,泛大陆东北部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在温度强烈波动变化期之后,研究区域早三叠世气候短暂转变为潮湿环境,随后再次进入干燥环境的低化学风化阶段,并对应有机碳同位素的强烈波动。早三叠世可能出现了间歇性强降雨,或许受到巨型季风加强的影响。在整个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地的气候状态非常不稳定,表现为多幕次的温度上升和下降,对风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陆相生物灭绝表现出多幕次阶段性的特征。大龙口剖面的记录表明,和传统认识不同,在灭绝之前至少有一次变冷和变暖事件,在最后的生物危机发生之前,陆地环境已经出现了异常。两次碳同位素异常、汞含量异常、多气囊异常花粉的出现、野火活动的加剧等,均是陆相生态系统逐步崩溃的证据。海洋和陆地的灭绝受到了温度的控制,相对于海洋,陆地对温度的响应更加敏感。温度可能是导致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崩溃表现形式差异的最直接因素。

汤谨晖[4](2020)在《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仁差火山断陷盆地处于NE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与EW向南岭成矿带东端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交汇部位。区内印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构造。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属国内重要的铀多金属矿聚集区之一。目前,在盆地中已发现多个U、Mo、Au、Ag等多金属矿床和一批矿化(点),成矿前景较好。以往盆地基础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几个已知矿床,矿床外围空白区较多,对许多基础地质问题未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地学信息,尚未利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这成为制约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拓展和找矿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盆地有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等资料,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在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全面梳理了铀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序列及矿床成因,建立了盆地成矿模式。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取成矿异常信息。根据找矿标志,构建矿床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MORPAS评价系统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应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特征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对各成矿单元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具体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简述如下:(1)在古应力要素研究基础上,恢复了盆地自中生代印支期至古近纪始新世的构造—沉积—岩浆演化序列。同时根据对盆地及周边节理在不同地层单元产状和切割关系筛分,认为盆地主要存在四期共轭节理。第四期节理集中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中,最大主应力轴轴向EW,呈现EW挤压及SN伸展的应力状态,盆地在该阶段以伸展断陷为主,与盆地铀主要成矿年龄阶段相对应。区内最关键控矿因素应为断裂构造,NNE向、NWW向、EW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因拉张作用形成的张裂区(带),是成矿流体最理想的存储空间(容矿构造),控制主要铀矿床(矿体)空间定位。(2)盆地次流纹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硅、铝过饱和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的流纹岩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源,次火山岩不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样品表现出来的结晶分异特征应是岩浆超浅层侵入过程中长英质矿物发生结晶的结果。对盆地基底文象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首次测得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179±1Ma和186±1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即燕山第一幕岩浆活动之产物。测年成果加深了对仁差盆地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也为粤东北地区在早侏罗世缺乏岩浆岩活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3)对典型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剖析,认为:差干多金属矿床应属再造富集而成的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深部主要矿体的展布范围,改变了前人对成矿单一“层控”的地质认识;麻楼矿床应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空间定位于次流纹斑岩内接蚀带边缘相(细斑次流纹斑岩)0~30m内,矿化分布在由挤压破碎产生的次级密集裂隙群带中;鹅石矿床应属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产于晚白垩世叶塘组上组上段顶部第三韵律(K32-Ⅲb)中的层凝灰岩、含砾凝灰岩中。盆地酸性火山岩应是铀物质来源的主体,另外因素是深部岩浆活动;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由大气降水和深源流体叠加作用而成。(4)通过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认为盆地火山岩主要是晚白垩世早期(K2)火山活动的产物。铀矿样品206Pb/238U年龄结果表明,成矿时代由晚白垩世晚期一直延续到新近纪上新世,应是多期多阶段成矿。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中“地质时代(旋回)—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的研究思路,厘定了盆地矿床的成矿系列,将盆地矿床归于晚三叠世—白垩纪(燕山旋回)下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依据矿床控矿因素及地质作用环境差异,将盆地4个矿床划分成差干式、麻楼式2个找矿模式。(5)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异常提取,盆地内共圈定伽玛综合异常晕圈10个(U-1~U-10),Ⅰ级水化远景区8个(Ⅰ-1~Ⅰ-8);对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地化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原理,确定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提取出Hg-Y-La组合、Bi-Sn-W-Be组合、Zn-Mo-Nb组合、Au-Pb组合、Cu-Zn组合综合异常;选用ETM+遥感影像7个高光谱波段对铁离子蚀变矿物、羟基蚀变矿物及硅化、中基性岩脉等异常信息分别进行识别提取。在上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信息提取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综合异常成果图件。(6)根据盆地成矿规律,结合多源地学信息提取结果,建立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找矿判别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与结构面关系、成矿特征等参数方面研究,建立盆地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利用MORPAS3.0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特征信息量叠加分析,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区内共圈定5个A级找矿靶区(编号:A1~A5)、3个B级找矿靶区(编号:B1~B3),对各找矿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

武国朋[5](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宁浅覆盖区钼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集宁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北缘重要的钼多金属矿产地之一,具有较大的钼多金属矿成矿潜力。然而,该区地表所覆盖的新生代玄武岩和碎屑沉积物对成矿信息具有屏蔽和衰减作用,对进一步找矿勘查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结合覆盖区的特点,基于研究区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建立了钼多金属矿找矿模型,综合地质、重磁、地球化学等多源地学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提取与成矿定量预测研究。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断裂构造解译基于1:20万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运用位场分离及边界识别方法开展断裂构造解译,结果将覆盖区隐伏断裂及深部断裂刻画出来。同时,借助t统计量分析定量评估断裂构造对矿床产出的最佳影响域为4 km。(2)中酸性岩浆岩圈定基于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及重磁场数据,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有监督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方法开展中酸性隐伏岩浆岩的圈定。通过t统计量及ROC曲线对以上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得,采用随机森林得到的推断岩体与出露中酸性岩体具有更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并可进一步帮助揭露隐伏花岗岩体的分布;(3)综合矿化异常提取基于专家知识获得的矿化指示元素(包括W、As、Bi、Hg、Sb、Cu、Mo、Ag、Pb、Zn、Au),在利用因子分析提取的矿化综合异常的基础上,采用能谱-面积(S-A)多重分形模型进一步将异常与背景分离,从而压制玄武岩覆盖层影响,同时突出弱缓地球化学异常;(4)基于机器学习的覆盖区矿产资源预测机器学习成矿预测中已知矿床(点)数量较少,导致预测结果准确率虽高,但实际意义指示不大。本文探索扩大负样本选取数量,然后对正样本过采样以平衡样本集,训练结果同时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及成功率。正例和无标记样例(即PU算法)学习仅利用正样本标签和无标记样本数据,避免创建负样本标签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尝试被引用到成矿预测,得到的预测结果优于传统有监督方法。多源找矿信息结果对比显示,基于过采样随机森林方法得到的成矿预测结果最优,基于此集宁地区圈定A级远景区6个,B级远景区2个,C级远景区3个,为研究区钼多金属矿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部署建议。(5)泉子沟远景区综合地球物理评价综合重磁电震等方法,对泉子沟覆盖层区域主要地质体及构造进行勘查,并评估其找矿潜力。重磁震联合建模结果显示,该区发现一隐伏断陷盆地及三个隐伏花岗岩体,其中中部花岗侵入岩具有低阻、高极化率及较高钼异常,因此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且已得到部分钻孔资料验证。

钟强强[6](2020)在《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天然存在的210Po-210Pb及234Th-238U核素对是评估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POC)输出通量的理想示踪剂。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是近些年兴起的评估手段,在我国海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大气沉降作为海洋中210Po和210Pb的重要源项,在先前评估POC输出通量时常常被忽视。本论文选取东海近岸的上海地区建立大气沉降观测站,通过长时间序列单次降雨事件中210Po、210Bi、210Pb和7Be观测分析,研究了核素大气沉降通量的变化模式和影响因素,其结果为东亚海区提供了210Po、210Pb和7Be的沉降通量平均值。基于南黄海、长江口外东海及西北太平洋的水体中210Po和210Pb观测结果,本文验证了黑潮海区及西太平洋具有高210Po和210Pb的特征,并系统性地厘清了东中国海区210Po和210Pb的分配和清除行为及源汇格局。最后本文利用234Th-238U和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对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真光层POC输出通量进行了评估,基于三个航次时间序列站水柱中210Po和210Pb的变化,本文发现颗粒态210Po的活度浓度异常升高与中层生物昼夜垂直迁移(DVM)行为有关。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大气沉降是近海210Po和210Pb的重要来源。东海近岸典型代表区域(上海,2016年7月-2018年4月)单次降雨中多核素(210Po-210Bi-210Pb及7Be)观测结果表明:雨水中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活度浓度随降雨量增大急剧降低,四种核素的湿清除过程与降雨的雨滴大小、云内清除和云下清除均有关;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湿沉降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四种核素湿沉降通量之间也具有高度相关性,证明了四种核素受相似的湿清除和沉降过程控制;四种核素湿沉降通量与降雨量之间相关性较弱,表明核素的沉降通量不仅受控于降雨量,而且也受其他天气因素和天气过程(台风、梅雨、寒潮事件的发生等)影响。基于极端降雨中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本文观察到210Po/210Pb、210Bi/210Pb和7Be/210Pb的活度比值异常现象,推测来自平流层或上对流层的较“老”的气团会入侵对流层并影响核素的大气沉降通量。综合前期文献,东亚近海区210Po、210Pb和7Be的年均大气沉降通量分别为18.6±4.2、309±182和(1.10±0.45)×103 Bq/m2/yr。在利用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评估东亚海域POC输出通量时,如果不考虑210Po的大气沉降贡献,将会导致评估结果偏低7-44%。(2)本文基于黄海(2015年8月)、长江口及东海(2016年7月和2017年5月)和西北太平洋(2018年5月)的四个航次海水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10Po和210Pb的活度浓度,综合前期文献数据,从较大空间尺度上绘制了西北太平洋及东中国海区海水中210Po和210Pb的分布。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在不同水体之间的大小顺序为:长江河水>黑潮及西北太平洋海水>近海/陆架区海水。根据东亚近海区210Po和210Pb大气沉降通量并通过构建210Po和210Pb的收支模型,表明大气输入项是东海海区210Pb最重要的来源,占210Pb所有来源的53.3%;210Po的直接大气沉降输入仅占210Po所有来源的3.4%,海水中原位210Pb的衰变生产和外海水输入是东海海区210Po最主要的两个来源,占比分别为48.4%和42.7%;河流输入的210Pb和210Po分别为各自所有来源的8.2%和5.5%。因此,本文认为针对远离河流影响的远海及大洋海区,运用210Po和210Pb进行示踪POC输出通量时,大气沉降贡献将会更加重要而不应该被忽略。通过对比,本文还发现外海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比河口和近岸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具有更高的比活度(Bq/kg-颗粒物)的210Po和210Pb,这表明外海生源颗粒物对210Po和210Pb的颗粒富集作用更显着。东中国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210Po和210Pb的分配系数(Kd)≥104 m L/g,说明海洋环境中210Po和210Pb对颗粒物具有很强的亲和能力;通过绘制Kd-210Po和Kd-210Pb与颗粒物上POC/TSM比值的关系图,本文发现随着颗粒物上有机碳含量的增加,Kd-210Po和Kd-210Pb均持续增加并且Kd-210Po与Kd-210Pb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变大,这一现象表明210Po和210Pb之间的分馏效应随颗粒物上POC含量的增加而加强;而Kd-210Po始终大于Kd-210Pb,表明210Po对POC具有更强的颗粒物亲和性和生物活性。(3)南海(SCS)北部陆坡海域秋季(2014年10月)、夏季(2015年6月)和春季(2017年3月)水柱中210Po、210Pb和234Th的活度分布表明南海北部水柱真光层存在明显的210Po-210Pb和234Th-238U活度不平衡。基于234Th法(春季10.7±11.1mmol/m2/d,n=7)和基于210Po法估算的POC输出通量(春季4.6±1.9 mmol/m2/d,n=8)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两种核素本身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所示踪过程的时间尺度有关。利用210Po示踪法时,基于Eppley模型估算的POC输出通量(年平均6.5±2.7 mmol/m2/d,n=16)高于基于Buesseler模型估算的POC输出通量(年平均4.0±2.4 mmol/m2/d,n=17)。南海北部陆坡海区POC输出通量(mmol/m2/d)的大小顺序为秋季>春季>夏季(Eppley法估算结果:8.8±2.7>6.3±2.2>4.9±2.0;Buesseler法估算结果:4.8±3.5>4.6±1.9>2.4±1.0),这反映生物碳泵过程存在显着的季节变化。210Po-210Pb和234Th-238U双示踪法估算得到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全年变化范围为1.0-31.2 mmol/m2/d,该结果与其他技术手段(如沉积物捕集器法)获得的POC输出通量结果比较接近。结合文献中报道的初级生产力数据,本文估算出南海真光层生物碳泵效率(f值)为12.5-17.7%。此外,本文发现白天水柱450 m层颗粒态210Po活度浓度异常升高与中层鱼的昼夜垂直迁移过程有关,这表明颗粒态210Po在示踪中层生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过程带来的碳通量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张雯淇[7](2020)在《长三角大气颗粒物中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δ15N,δ18O和Δ17O)示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硝酸盐(NO3-)是我国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利于细颗粒物的形成,影响气候系统与人类健康。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吨来自人为源和自然源的NOx被排放到大气中。我国近年来的减排政策未能有效控制NOx过量排放的问题,这使得大气中硝酸盐对灰霾的形成和颗粒物爆发增长的贡献更加重要。NOx的循环及氧化是大气化学过程中重要的反应机制,与大气中主要氧化剂O3和OH的浓度密切相关。因此厘清大气中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及NOx的来源对大气氧化能力和区域空气质量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δ15N,δ18O和Δ17O)对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和来源解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三氧同位素(16O,17O和δ18O)测试方法发展不成熟,目前对于大气硝酸盐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较少,其中更加缺乏硝酸盐形成机制日变化规律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反硝化细菌-金管高温裂解方法用于测试大气硝酸盐的氮同位素(15N)和三氧同位素。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两个主要城市,南京和杭州,分别采集了冬季灰霾过程中高时间分辨率(3h/样品)和全年常规分辨率(24h/样品)的PM2.5样品。根据硝酸盐的多元同位素(δ15NO3-,δ18NO3-和Δ17NO3-)观测结果,对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和NOx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大气硝酸盐同位素测试方法优化、系统改装后,N2O模式下对0.8μg N硝酸盐的δ15N和δ18O测试精度均好于0.5‰,N2-O2模式下对δ15N和Δ17O的测试精度分别为0.27‰和0.22‰,单个样品的测试最快可以在13 min之内完成。与高时间分辨率(3h/样品)的样品相比,RACM(Region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Mechanism)模型对常规分辨率(24h/样品)样品中NO3-的形成机制和Δ17NO3-的模拟效果更好。南京和杭州硝酸盐的主要生成途径为NO2+OH和N2O5水解途径,DMS/HC(Dimethyl sulfide,DMS或Hydrocarbon,HC)途径的贡献可以忽略。南京冬季Δ17NO3-(23.4‰~39.3‰)具有白天低、夜间高的日变化规律。灰霾期间Δ17NO3-受到积累的硝酸盐的影响,仅能代表灰霾期间NO3-形成机制的平均水平。降水过程清除大量大气污染物后,Δ17NO3-有较为显着的变化,揭示了雨后硝酸盐形成的主要途径(NO2+OH途径)。南京冬季52±25%的硝酸盐通过NO2+OH途径生成,NO2+OH途径(57±8%)和N2O5水解途径(66±24%)分别为白天和夜间硝酸盐生成的主要途径。杭州Δ17NO3-和δ15NO3-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0‰~37.9‰和-2.9‰~19.4‰,具有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差异。全年平均有59±29%的NO3-以N2O5水解途径生成。NO2+OH途径和N2O5水解途径贡献最高的季节分别为夏季(64±27%)和春季(74±22%)。NO2与HNO3间的平衡分馏是硝酸盐形成过程中氮同位素分馏的主要组成部分(69%~97%)。NOx-NO2间的同位素差异对夏季NOx来源解析结果的影响最大。交通源是杭州地区NOx最主要的来源(27±16%)。南京和杭州冬季NOx的来源以燃源煤为主(>30%),土壤源的贡献最低,而夏季土壤源的贡献较为重要(~30%)。G20峰会(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对长江三角洲NOx的排放结构有所改变。

陈剑[8](2020)在《月海玄武岩陨石、遥感与岩浆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月海玄武岩代表月幔部分熔融并喷发到月球表面的玄武质岩浆,尽管在月壳中所占的比例极小(<1%),其成岩过程与时空分布间接记录了月幔储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相关的玄武质岩浆演化过程。目前对于月球玄武质岩浆演化历史的约束主要来自月海玄武岩样品的岩石学研究成果,但由于返回样品来自月球正面的小范围区域,其中所收集的玄武岩难以代表全月表面的玄武质岩浆作用类型,喷出式的月海火山活动与侵入式的玄武质深成岩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样品的支持。玄武质月球陨石作为月海玄武岩样品的重要补充,其矿物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等特性不仅可以完善我们从返回样品中获得的对月球玄武质岩浆演化的认知,其对月球表面的随机取样也有助于我们将月球玄武质样品中的信息与全月遥感联系起来。玄武质月岩样品与陨石作为月面真值能让遥感数据得到适当的校正,并拓展到尚未获得样品的月表区域,使我们能够通过轨道遥感数据解译全月表面的玄武质岩浆作用。遥感研究中揭示的月海玄武岩岩浆演化规律存在多样性与复杂性,有待系统的遥感分析与样品/陨石岩石学机制的解译。因此,对月球玄武质岩浆演化的最佳认识,应是来自样品/陨石和遥感数据的综合研究。玄武质样品/陨石的实验室精细研究成果与轨道遥感的大尺度月海单元观测结果之间仍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可能与现有月球样品采集范围的局限性以及玄武质月球陨石的缺乏有关,而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发现的玄武质月球陨石与新发布的月球轨道遥感数据产品为通过陨石分析与遥感探测联合研究月球玄武质岩浆演化提供了契机。本文对4块玄武质月球陨石(NWA4734、NWA10597、NWA10985与Swayyah 001)开展了矿物学、地球化学与岩石学分析,通过结构、矿物模式、矿物成分、主量与微量元素成分的对比研究了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玄武质月球陨石之间可能的成对关系。NWA4734、NWA 10597与LAP月海玄武岩陨石具有相似的结晶年龄,可能起源于同一期次的火山喷发事件,但冷却结晶的速率有所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矿物粒径分布特征与多种石英相。NWA4734与NWA10597具有相似的冲击变质程度,它们对应的熔岩流可能来源于月表同一个区域并且在固化之后经历了相同的撞击事件。NWA10985中大部分岩屑的类型(橄榄辉长岩、斜长辉长岩、辉长岩等)、矿物模式以及矿物成分与NWA 773族陨石极为相似,其中主体岩屑(辉长岩岩屑)的矿物成分也与NWA 773族陨石的矿物成分演化趋势相符,但其全岩成分与NWA 773族陨石的全岩成分演化趋势不符,代表着特殊的岩浆演化过程。这些陨石代表了月球玄武质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NWA 10985与NWA773族中的不同岩屑展现了月壳岩浆房的演化:早期富Mg橄榄石与辉石的下沉在岩浆房底部形成橄榄二辉岩/橄榄辉长岩堆晶,部分早期熔体喷发至月表形成橄榄石斑晶玄武岩,后期斜长石的上浮在岩浆房顶部形成斜长辉长岩堆晶,晚期残余熔体形成高度演化的辉长岩/亚铁辉长岩,部分晚期熔体喷发至月表形成镁铁质(黑色)火山玻璃。辉长岩与亚铁辉长石的成分不一致性可能指示着开放的岩浆体系:岩浆房演化过程中补充了成分更原始的岩浆,发育振荡环带的辉石支持来自原始成分岩浆的贡献。Swayyah 001的结构展现了某个月壳岩浆房固化的图景:早期的近似平衡结晶形成粒径相仿的富Mg辉石与斜长石,即辉长岩堆晶,晚期的残余熔体收缩为富Mg辉长岩堆晶间隙的富Fe熔体囊,冷却速率加快的熔体囊中形成具有成分环带的镁铁质矿物与晚期填隙物。NWA4734、NWA 10597与LAP月海玄武岩陨石则代表着月球玄武质岩浆演化的最终(上涌、喷发)阶段。这些月海玄武岩的结晶条件(如液相线温度)与高度演化的成分特征指示着铬铁矿、橄榄石等早期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很可能也对应着某种形式的岩浆房中早期的密度分离作用。离开岩浆房后上涌、喷发的熔岩流中快速冷凝结晶使得橄榄石、辉石等主要矿物成分高度演化,EPMA定量元素成像获得的海量数据呈现了镁铁质矿物的三个演化阶段:富Mg橄榄石与辉石的成分演化、橄榄石被熔体再吸收形成辉石导致辉石生长速率的上升、辉石稳定场收缩导致生长速率陡降而富Fe橄榄石重新出现于结晶序列中。这些月海玄武岩中晚期填隙物的结构展现了硅酸盐液相不混溶机制在高度分异的月球玄武质岩浆演化中的作用。玄武质深成岩浆活动与月海火山喷发活动之间的成因联系表明,月球样品中揭示的岩浆作用类型的时间规律(深成岩普遍古老,火山岩普遍年轻)属于撞击通量变化造成的偏差,古老的火山岩由于早期高通量的撞击作用而无法保存,年轻的深成岩由于缺乏大型撞击事件的挖掘而难以出露。在月海玄武岩样品与陨石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过程的文献调研与归纳总结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月海熔岩流单元的玄武岩遥感分类策略,结合研究过程中汇编的月海熔岩流单元模式年龄研究成果,本文编制了月海玄武岩时空结构分布图,并根据成对玄武质月球陨石的全岩成分与年代学信息,追溯了这些月球样品可能的月表熔岩流单元源区。NWA4734、NWA 10597与LAP月海玄武岩陨石可能来自风暴洋、雨海、澄海或岛海中的年轻熔岩流单元,这些年轻月海玄武岩可能在撞击翻耕作用下与风暴洋KREEP地体的非月海物质发生了混合,进而发育出表面富Th的玄武质月壤层。NWA10985与NWA773族的月表源区由其中喷发相(玄武岩岩屑)进行约束,很可能来自风暴洋与雨海中毗邻非月海溅射物的年轻熔岩流与爆发式火山活动区域。虽然结晶年龄未知,但根据化学成分的匹配结果,Swayyah001可能来自与风暴洋内年轻(32亿年~21.7亿年)熔岩流单元相关的深成岩体。作为深成岩样品,Swayyah001具有不同于KREEP的ITE成分特征,但对应的熔岩流在上涌或在月表流动时可能吸收同化了 KREEP质的非月海成分。通过玄武质月球陨石与月海玄武岩单元遥感的联合研究,本文将月球样品/陨石中观测到的岩石学特征迁移至遥感研究中以解释轨道观测中发现的月表矿物学与地球化学演化规律。月海玄武岩单元成分演化趋势中,年轻单元趋向于SiO2不饱和与FeO富集的特征可能与玄武质岩浆演化晚期的硅酸盐液相不混溶机制有关,年轻的高Fe月海玄武岩单元通常也产出于富Si的非月海火山附近,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具有较高TiO2含量的年轻玄武岩单元无法通过低钛母岩浆的高度分离结晶演化产生,因此风暴洋/雨海中年轻中高钛玄武岩单元的母岩浆起源需要来自岩浆洋晚期富集钛铁矿堆晶的贡献,这些晚期堆晶的熔融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年轻玄武岩单元中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尽管月表年轻玄武岩单元均位于风暴洋KREEP地体内,但KREEP并不是触发月球年轻玄武质火山作用和造成不相容元素富集的必要条件。年轻熔岩流单元中Th等不相容元素含量也与非月海物质的混染(熔岩流同化、撞击翻耕等)作用有关。根据不同成分橄榄石在月海玄武岩中富集的机制差异,年轻月海玄武岩单元中富集铁橄榄石的光谱与矿物学特征对应着玄武质岩浆演化晚期辉石稳定场的收缩或三斜铁辉石的分解产物。岩石化学指数在遥感数据中的应用也支持年轻月海玄武岩单元具有更高的岩浆分异程度。本文开展的玄武质月球陨石与月海玄武岩单元遥感的联合研究,建立了玄武质深成岩浆活动与月球溢流式/爆发式火山喷发活动之间的联系,为理解月海玄武岩成岩过程、玄武质岩浆作用与演化规律贡献了新的认识,也为我国未来月球探测(例如嫦娥五号~嫦娥八号)任务中返回样品、着陆区就位、巡视探测以及遥感观测数据的集成性研究积累了经验。

张士红[9](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川滇裂谷系中段之会理-东川拗拉槽西端,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如何充分利用海量多源地学空间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挖掘内在的、深层次的找矿预测信息,提高找矿预测效果是当前成矿预测的重要研究方向。论文在收集、整理四川会理地区多源地学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机器学习算法在目标类型矿床找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探讨了系统样本集构建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方法流程,圈定了 5处找矿远景区。研究工作对于创新矿产预测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会理地区拉拉式铜矿勘查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综合“拉拉式”铜矿成矿地质条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和航磁数据的分布模式及其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关系,筛选出河口群地层、基性岩体临近度、Cu元素含量、主成份分析第二主分量和航磁△T化极异常5个重要预测变量,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开展证据权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隐层感知机模型的成矿预测性能对比研究。(2)构建了—套系统、规范的样本数据集,为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奠定了基础。以研究区内代表性矿床勘探所获取的矿体平面投影范围网格化单元为中心,通过样本扩充,得到1468个矿化窗口样本;与随机获取的同等数量的非矿窗口样本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可用于深度学习的样本数据集。研究表明利用代表性矿床勘探获取的矿体范围构建样本集,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可行的,模型也更有针对性,对特定类型的找矿预测工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引入集成学习的思想,结合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创新性地提出了“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Random Samples Integrating CNN,RSI-CNN)成矿预测技术。并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了从基本预测要素数据处理、矿化与非矿窗口样本集形成和随机组合,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成矿预测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在数据层面增加了训练样本的多样性,在模型层面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稳定性。(4)使用最大值和均值基学习器组合策略,依据成矿有利度,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嵩枝坝、落凼—红泥坡、打厂坡西、黎洪、吊井洞等5片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的铜矿找矿勘探提供了决策依据。

林阿兵[10](2020)在《中国东北部岩石圈地幔性质及其形成过程》文中研究说明在克拉通区,大陆岩石圈地幔是由刚性的、以橄榄岩为主的根部组成。它不仅能够保护上覆地壳免受软流圈地幔对流的破坏,还在壳-幔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可以初步富集成矿物质的长久储集层。而在环克拉通区(如造山带)和跨岩石圈深大断裂区,岩石圈地幔根通常受到强烈的改造以及部分甚至全部的破坏。因而,限制其对构造岩浆过程的响应对理解地壳生长和大陆稳定、保存和转化至关重要。火山作用携带的幔源捕虏体是研究深部地幔最直接的样品,它们往往保留了原始的岩相学特征和化学成分记录,从而能够提供关于岩石圈地幔组成、结构及成因等方面最可靠的信息。中国东北部是由华北克拉通东北角和兴蒙造山带东南缘两个不同但毗邻的构造单元组成的复合拼贴区,是研究影响不同构造单元岩石圈地幔深部过程差异以及克拉通和环克拉通潜在成因联系的理想场所。此外,横跨在该拼贴区的着名跨岩石圈深大断裂(即郯庐断裂带)加剧了岩石圈地幔的改造强度,从而增加了岩石圈演化的复杂程度,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跨岩石圈深大断裂破译其邻区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改造过程。本论文选取中国东北部作为研究区域,以辉南、蛟河和辽源等三个地点中-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橄榄岩捕虏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邻区类似的研究资料,探讨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岩石圈地幔性质及内部动力学过程,包括:(1)华北克拉通边缘岩石圈演化的精炼模型;(2)兴蒙造山带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异地起源;(3)郯庐断裂带区域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改造。得到的主要认识如下:(1)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大陆北部边缘岩石圈地幔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在华北克拉通东北角的辉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幔源捕虏体为尖晶石橄榄岩,可分为两组。第一组橄榄岩具有原生粒状结构,由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组成。其全岩和斜方辉石中Al2O3较低(分别为0.53–1.06 wt.%和2.10–3.21 wt.%),具有较高含量的橄榄石(79–96%),全岩Mg O(44.8–47.9 wt.%)和Mg#(90.1–90.7),表明它们来源于适度难熔的岩石圈地幔。在该组橄榄岩中,单斜辉石显示LREE富集型和上凸的REE配分形态,普遍存在指示石榴石分解的尖晶石-辉石交织连晶结构,并且伴随着某些斜方辉石在较窄的Mg#范围内Al2O3变化较大,以及某些单斜辉石具有较低HREE的特征。相比之下,第二组橄榄岩显示残碎斑状结构到原生粒状结构,由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含有极少的尖晶石-辉石交织连晶。它们具有较高的全岩和斜方辉石Al2O3(分别为1.48–3.23 wt.%和3.02–4.65 wt.%),较低含量的橄榄石(64–83%),Mg O(38.6–44.5%)和全岩Mg#(87.6–90.1),可能代表饱满的岩石圈地幔。此外,第二组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主要显示LREE亏损型和勺形的REE配分形态,含少量LREE富集型和上凸的REE配分形态。这些结果表明在高熔/岩比下,饱满地幔与类似新生代玄武岩的熔体相互作用消除了它们起源于石榴石相稳定域的大部分特征,而在低熔/岩比下与残余熔体或流体反应的难熔橄榄岩则保留了石榴石先前存在的证据。然而,这两组橄榄岩具有相似的平衡温度(即923–977°C和881–1110°C),并与橄榄石Mg#没有相关性,表明它们共存于同一深度范围内。总体而言,在影响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多次俯冲事件中,如果部分拆沉的古老难熔岩石圈在伸展作用驱动的软流圈上涌期间与饱满地幔一起重新增生,则这些观测结果才能最好协调。(2)揭示了环克拉通区兴蒙造山带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异地起源性质在兴蒙造山带东南缘的蛟河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幔源捕虏体为尖晶石橄榄岩,主要由二辉橄榄岩组成,含少量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比方辉橄榄岩具有更高的全岩Al2O3(分别为2.27–3.46 wt.%和0.84–1.02 wt.%),但二者都显示富集的全岩Fe O(高达9.54 wt.%),表明它们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再富集作用,这一特征与华北克拉通东北角(辉南、长白山和宽甸)和兴蒙造山带东南缘(双辽、伊通和汪清)的橄榄岩捕虏体类似,却不同于兴蒙造山带西北部(阿巴嘎、哈拉哈、诺敏和科洛)的岩石圈地幔。此外,二辉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具有较高的HREE(2.79–5.11ppm),Ti/Eu(3882–6864),V/Sc(3.8–4.6),以及变化较大的87Sr/86Sr(0.7021–0.7040)和较低的平均氧逸度(?O2=FMQ-1.90;相对于铁橄榄石-磁铁矿-石英缓冲对),而方辉橄榄岩与其具有不同的特征(HREE:0.94–2.11 ppm;Ti/Eu:163–2044;V/Sc:2.6–3.5;87Sr/86Sr:0.7032–0.7036;?O2=FMQ-1.24)。斜方辉石-橄榄石矿物间V的分配与二辉石REE温度计的组合进一步证实了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在?O2上的差异,表明了这种组合或许能得到定量的?O2估计。这些结果显示方辉橄榄岩可能起源于残留且高度亏损的地幔源区,与小体积的氧化性熔体相互作用形成,而二辉橄榄岩可能是通过还原的硅酸盐熔体向原岩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单斜辉石±尖晶石所形成。此外,蛟河方辉橄榄岩中硫化物主要是富Cu–Ni的硫化物组合,以间隙型为主,而辉南橄榄岩(第一组)中主要为贫Cu硫化物,以包裹体形式为主,这反映了影响两个地区岩石圈地幔的过程不同。尽管如此,蛟河方辉橄榄岩具有高达1.76 Ga的古元古代Re亏损年龄,这与辉南(1.92 Ga)及穿越兴蒙造山带其它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最小形成年龄相似。结合独特的碰撞构造背景,本文推测蛟河岩石圈地幔与辉南地区被改造的克拉通型地幔具有成因联系,并在显生宙的板块汇聚期间被迁移到了现今的位置。在较年轻的碰撞环境中(如兴蒙造山带),古老的、漂浮的和不同程度改造的克拉通型地幔的残存是一种全球现象。这种背景可能是成矿的热点,通过并置合适的路径(岩石圈尺度的不连续面),将成矿物质输送和聚集到具有古老的、受多期(俯冲-)交代改造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的矿床中。(3)揭示了横越不同构造单元跨岩石圈深大断裂区地幔的交代特征在郯庐断裂带附近的辽源地区,白垩纪玄武岩携带的幔源捕虏体为富含长石的异剥橄榄岩。大多数样品显示强烈变形和重结晶的特点,部分样品保留了单斜辉石替换斜方辉石的证据,结合单斜辉石具有较低的Ti/Eu(692–4425),以及单斜辉石中Ca/Al、(La/Yb)N和Zr/Hf随Ti/Eu的减小而增加的特征,表明样品经历了硅不饱和的、碳酸盐化的熔体交代作用,由此异剥橄榄岩中矿物对所含(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Mg#[100×Mg/(Mg+Fetotal)摩尔]的变化可以通过不同熔/岩比的相互作用来重现。此外,本文认为含水交代矿物(如角闪石和云母)最终分解产生富钾(K2O高达9.84 wt.%)长石。相比之下,样品中不平衡的显微结构(如筛状结构,斜方辉石被单斜辉石的替换结构)以及保存在样品中不均匀的成分特征(如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中变化较大的Mg#)被认为是晚期交代事件的重要支持依据。结合其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的研究资料,这些结果指示可能发生在晚白垩-早第三纪的伸展阶段深部碳酸盐化的熔体交代作用,它被认为是郯庐断裂带沿线南北方向玄武质岩浆作用的前兆。因此,郯庐断裂带区域(以及其他地方)异剥橄榄岩化监测了与岩石圈的减薄甚至去克拉通化作用有关的碳酸盐化熔体的迁移和活化。综合来看,华北克拉通东北边缘区橄榄岩捕虏体反映适度难熔与饱满地幔并存于同一深度范围内,进而揭示岩石圈地幔发生了部分拆沉-重新增生-交代改造等一系列复杂的深部过程,可能与古亚洲洋的闭合以及古太平洋俯冲板块的折返有关。相比之下,在环克拉通区兴蒙造山带陆下的岩石圈地幔在很大程度上是外来成因,由此在碰撞和薄皮构造作用下相邻克拉通区的岩石圈地幔迁移到了造山带。最后,横越克拉通及其外围环克拉通的跨岩石圈断裂区岩石圈地幔代表了经历过最强烈改造。结果表明,这种深大断裂为深部熔/流体的渗透提供了通道,可能会造成岩石圈地幔Fe的富集以及碳酸盐化的熔体交代作用。因此,中国东北部克拉通和环克拉通岩石圈地幔虽然详细地显示了不同的演化过程,但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与横越不同构造单元跨岩石圈深大断裂有关的岩石圈地幔享有相似的交代特征。

二、Edge Effect Correction in the S-A Method for Geochemical Anomaly Separ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dge Effect Correction in the S-A Method for Geochemical Anomaly Separ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前寒武纪构造热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超大陆旋回
        1.1.2 塔里木克拉通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3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思路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1.3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塔里木克拉通
    2.2 塔里木东南缘微小陆块群
        2.2.1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
        2.2.2 阿拉善微陆块
        2.2.3 祁连微陆块
        2.2.4 柴达木微陆块
第3章 岩石学特征
    3.1 长英质片麻岩
    3.2 混合岩
    3.3 基性麻粒岩
    3.4 花岗片麻岩
    3.5 小结
第4章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4.1 分析方法
        4.1.1 锆石U-Pb分析方法
        4.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4.2 锆石U-Pb定年结果
        4.2.1 中元古代早期长英质片麻岩
        4.2.2 中元古代早期混合岩
        4.2.3 中元古代晚期基性麻粒岩
        4.2.4 中元古代晚期眼球状花岗片麻岩
    4.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
        4.3.1 长英质片麻岩
        4.3.2 混合岩暗色体
        4.3.3 眼球状花岗片麻岩
    4.4 小结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5.1 分析方法
    5.2 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
        5.2.2 微量元素
    5.3 岩石成因
        5.3.1 长英质片麻岩成因
        5.3.2 混合岩成因
        5.3.3 眼球状花岗片麻岩成因
    5.4 小结
第6章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演化历史及地质意义
    6.1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元古代构造热事件
    6.2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元古代地壳演化
    6.3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元古代演化历史及与超大陆聚散的关系
    6.4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与中国三大克拉通亲缘性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机器学习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1.5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 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理概况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1.5 区域矿产
    2.2 矿区地质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构造
        2.2.3 矿区火山活动与岩浆岩
        2.2.4 矿区围岩蚀变
第3 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识别
    3.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
        3.1.1 成分数据分析
        3.1.2 分形-多重分形理论
    3.2 原生晕样品采集及数据分析
        3.2.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3.2.2 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学特征
    3.3 研究区单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3.3.1 原生晕数据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3.4 研究区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3.4.1 基于ilr变换的稳健主成分分析
        3.4.2 基于ilr变换的连续二值分离技术
    3.5 综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提取
第4 章 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4.1 成矿规律研究
        4.1.1 矿床成因浅析
        4.1.2 地层控矿规律
        4.1.3 构造控矿规律
        4.1.4 岩体控矿规律
        4.1.5 岩体-地层接触带控矿规律
        4.1.6 矿化蚀变带
        4.1.7 古火山机构
    4.2 成矿地质信息提取方法
        4.2.1 距离分布法
        4.2.2 地质成矿要素提取流程
    4.3 成矿地质要素定量提取
        4.3.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4.3.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4.3.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4.3.4 岩体-地层接触带与成矿的关系
        4.3.5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4.3.6 古火山机构与成矿的关系
        4.3.7 定量分析结果
    4.4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
        4.4.1 铜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4.4.2 矿床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4.4.3 统计单元的赋值
第5 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5.1 基于监督学习的矿产资源预测
        5.1.1 训练、测试样本集特征
        5.1.2 支持向量机模型
        5.1.3 随机森林模型
        5.1.4 加权K最近邻模型(KKNN)
    5.2 定量预测模型综合评价
第6 章 异常评价及深部找矿研究
    6.1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异常与原生晕弱异常对比研究
        6.1.1 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性评估
        6.1.2 综合异常对比研究
        6.1.3 研究区找矿预测区圈定
    6.2 深部原生晕找矿研究
        6.2.1 钻孔原生晕样品采集及分析
        6.2.2 钻孔原生晕数据多元统计分析
        6.2.3 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6.2.4 钻孔原生晕深部找矿预测
第7 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阿舍勒铜矿区断裂特征简表
附录2 矿区次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表
附录3 断裂要素与矿点缓冲距离参数
附录4 SVM模型核函数超参数优化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二叠纪陆相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背景
        1.2.1 二叠纪末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标志性事件
        1.2.2 气候温度变化的记录
    1.3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二章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
    2.1 团簇同位素的基本概念
        2.1.1 团簇同位素的定义
        2.1.2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原理
        2.1.3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的计算
    2.2 前处理
        2.2.1 酸解
        2.2.2 CO_2净化
    2.3 Δ_(47)的测量
    2.4 Δ_(47)的校正
        2.4.1 非线性关系的校正
        2.4.2 绝对参考系的建立
        2.4.3 酸分馏效应的校正
    2.5 污染监控
    2.6 温度转换公式
    2.7 用碳酸盐建立参考系的实践
        2.7.1 实验流程
        2.7.2 实验结果和讨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3.1 古构造背景
    3.2 地层发育情况
    3.3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的界定
    3.4 地层分层与岩性描述
第四章 自生碳酸盐结核形成环境
    4.1 陆相自生碳酸盐
        4.1.1 渗流带碳酸盐
        4.1.2 潜流带碳酸盐
    4.2 大龙口结核分类
    4.3 结核沉积环境
    4.4 结核后期成岩作用评估
第五章 陆相自生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温度
    5.1 测试方法
        5.1.1 测试流程
        5.1.2 绝对参考系的建立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3 数据分析
        5.3.1 数据相关性与可信度
        5.3.2 固相重排对T(Δ_(47))结果的影响
    5.4 团簇同位素温度的环境意义
第六章 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的古温度变化记录
    6.1 古温度变化规律
    6.2 低温转折界面与有机碳同位素负偏起始界面的耦合
    6.3 灭绝间隔内温度变化和生物危机的关系
    6.4 陆相灭绝期间气候波动和环境恶化
第七章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内部风化作用变化
    7.1 引言
    7.2 方法
        7.2.1 材料和测试方法
        7.2.2 化学风化定量指标
    7.3 结果
        7.3.1 源区指标
        7.3.2 风化指标
    7.4 讨论
        7.4.1 研究剖面源区一致性
        7.4.2 二叠纪最末期干旱度增加
        7.4.3 气候变化驱动力讨论
        7.4.4 不同地区化学风化强度变化
第八章 二叠纪末陆相环境变化及灭绝机制讨论
    8.1 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气候变化的多幕性
    8.2 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阶段性
    8.3 温度对海陆灭绝模式差异的控制作用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2.4 区域地质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航空伽玛场特征
        2.3.2 重力场、磁场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1 铀、氡地球化学特征
        2.4.2 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遥感特征
    2.6 区域矿产特征
3 研究区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3.1 地层
        3.1.1 寒武系(?)
        3.1.2 泥盆—石炭系(D_(2+3)—C_1)
        3.1.3 白垩系上统(K_2)
        3.1.4 古近系(E)
        3.1.5 第四系(Q)
    3.2 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裂构造
        3.2.3 火山构造
    3.3 岩浆岩
        3.3.1 侵入岩
        3.3.2 火山岩
        3.3.3 次火山岩
    3.4 变质岩
        3.4.1 区域变质岩
        3.4.2 动力变质岩
    3.5 仁差盆地形成演化及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
        3.5.1 盆地形成演化特征
        3.5.2 盆地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4.1 差干多金属矿床
        4.1.1 矿床地质特征
        4.1.2 矿体地质
        4.1.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1.4 控矿因素分析
    4.2 麻楼矿床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矿体地质
        4.2.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2.4 控矿因素分析
    4.3 鹅石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矿体地质
        4.3.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3.4 控矿因素分析
5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5.1 铀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5.1.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5.1.2 成岩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5.1.3 矿床成矿系列厘定
    5.2 成矿要素
    5.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5.3.1 成矿物质来源
        5.3.2 成矿流体来源
        5.3.3 铀的迁移与沉淀
        5.3.4 成矿模式
6 多源地学信息提取
    6.1 地球物理特征及信息提取
        6.1.1 放射性伽玛场特征
        6.1.2 异常信息提取
    6.2 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1 非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2 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6.3.2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
        6.3.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4 遥感硅化信息提取
        6.3.5 多源地学信息优化组合
7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与远景评价
    7.1 成矿潜力分析
        7.1.1 区域成矿潜力分析
        7.1.2 主要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7.2 地质模型建立
        7.2.1 找矿标志
        7.2.2 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7.3 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
    7.4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选择
    7.5 预测模型地质单元划分
    7.6 预测模型的变量选取及赋值
        7.6.1 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7.6.2 区域成矿特征变量的选取及赋值
        7.6.3 综合信息分析
    7.7 找矿靶区圈定及远景评价
        7.7.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7.7.2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8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5)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宁浅覆盖区钼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区域矿产预测的研究现状
        1.2.2 机器学习在矿产勘查中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2 研究区区域地质
    2.1 区域地层
        2.1.1 太古宇
        2.1.2 古生界
        2.1.3 中生界
        2.1.4 新生界
    2.2 区域岩浆岩
        2.2.1 侵入岩
        2.2.2 火山岩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地球物理
        2.4.1 岩石地球物理特征
        2.4.2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典型矿床与找矿预测模型
        2.6.1 区域金属矿产
        2.6.2 主要成矿类型
        2.6.3 控矿要素
        2.6.4 找矿预测模型
3 机器学习
    3.1 无监督学习
        3.1.1 主成分分析
        3.1.2 因子分析
    3.2 有监督学习
        3.2.1 支持向量机
        3.2.2 随机森林
    3.3 半监督学习
    3.4 性能评估
4 覆盖区成矿要素提取与预测
    4.1 断裂构造解译
        4.1.1 重磁场处理方法
        4.1.2 重磁构造推断
        4.1.3 矿床点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关系分析
    4.2 中酸性隐伏岩浆岩圈定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4.2.3 基于有监督方法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4.2.4 中酸性岩体推断结果评价
    4.3 覆盖区矿化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综合信息提取
        4.3.3 基于S-A多重分形模型的综合信息提取
5 基于机器学习的覆盖区矿产资源预测
    5.1 训练模型的构建
    5.2 基于有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模型
        5.2.1 基于有监督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
        5.2.2 基于过采样有监督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
    5.3 基于PU半监督算法的多源找矿模型
    5.4 多源找矿信息结果对比评价
    5.5 成矿远景区圈定以及级别划分
6 泉子沟成矿远景区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6.1 泉子沟地质及矿床地质
    6.2 重磁构造分析
    6.3 二维反射地震
    6.4 重磁震联合二度半建模
    6.5 泉子沟找矿潜力评估
7 结论
    7.1 主要认识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地球碳循环
        1.1.2 海洋生物碳泵
    1.2 POC输出通量的测定方法
    1.3 海洋环境中利用~(234)Th-~(238)U和~(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示踪POC输出通量
        1.3.1 海洋环境中的~(234)Th-~(238)U和~(210)Po-~(210)Pb的分布及活度不平衡现象
        1.3.2 ~(234)Th-~(238)U和~(210)Po-~(210)Pb核素对示踪海洋POC输出通量的相关研究进展
    1.4 核素大气沉降通量研究的重要性
    1.5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6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东海近岸区域——上海地区
        2.1.2 东中国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
        2.1.3 南海及北部陆坡区
    2.2 研究方法
        2.2.1 主要仪器装置和化学试剂
        2.2.2 ~(210)Po和~(210)Bi镍片自沉积法的条件优化
        2.2.3 雨水样品中~(210)Po-~(210)Bi-~(210)Pb及~7Be的联合分析流程
        2.2.4 海水样品中~(210)Po、~(210)Pb及~(234)Th的联合分析流程
第三章 东海近岸降雨过程中的典型核素(~(210)Po、~(210)Bi、~(210)Pb和~7Be)及其示踪意义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雨水中~(210)Po、~(210)Bi、~(210)Pb及~7Be活度浓度
        3.3.2 ~(210)Po/~(210)Pb、~(210)Bi/~(210)Pb及~7Be/~(210)Pb的活度比值
    3.4 讨论
        3.4.1 ~(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清除过程及影响因素
        3.4.2 ~(210)Po、~(210)Bi、~(210)Pb及~7Be湿沉降过程:通量大小及影响因素
        3.4.3 利用~(210)Po/~(210)Pb、~(210)Bi/~(210)Pb及~7Be/~(210)Pb活度比值捕捉平流层入侵现象
        3.4.4 东亚地区及海区~(210)Po、~(210)Bi、~(210)Pb及~7Be大气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
        3.4.5 ~(210)Pb大气沉降通量的变化对评估东亚海区POC输出通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太平洋及东中国海~(210)Po和~(210)Pb的分布、分配、分馏行为及源汇格局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表层海水TSM和 POC浓度分布
        4.3.2 表层海水~(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分布
    4.4 讨论
        4.4.1 ~(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分布的特征
        4.4.2 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组成对~(210)Po及~(210)Pb分配系数的影响
        4.4.3 ~(210)Po和~(210)Pb的源汇格局及收支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示踪剂法(~(234)Th-~(210)Po)示踪南海北部POC输出通量及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行为
    5.1 引言
    5.2 航次概况
    5.3 结果
        5.3.1 秋季航次水文参数、POC及~(210)Po和~(210)Pb浓度的垂向分布
        5.3.2 夏季航次水文参数、POC及~(210)Po和~(210)Pb浓度的垂向分布
        5.3.3 春季航次水文参数、POC、~(210)Po、~(210)Pb和~(234)Th浓度的垂向分布
        5.3.4 ~(210)Po、~(210)Pb昼夜变化与渔业声学回波影像结果
    5.4 讨论
        5.4.1 海水中溶解态~(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异常升高的可能原因
        5.4.2 真光层~(234)Th、~(210)Pb和~(210)Po的清除速率及迁出通量
        5.4.3 基于~(210)Po和~(234)Th估算真光层POC输出通量
        5.4.4 对比~(210)Po和~(234)Th法估算的南海真光层POC输出通量
        5.4.5 不同方法估算的南海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对比
        5.4.6 颗粒态~(210)Po与中层生物(鱼)昼夜垂直迁移活动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长三角大气颗粒物中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δ15N,δ18O和Δ17O)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意义
    1.2 大气细颗粒物中的NO_3~-
        1.2.1 大气NO_3~-的研究意义
        1.2.2 大气NO_3~-的形成机制
    1.3 NO_x的来源
    1.4 NO_3~-的稳定同位素
        1.4.1 同位素概述
        1.4.2 NO_3~-的氧同位素
        1.4.3 NO_3~-的氮同位素
    1.5 同位素用于NO_3~-形成机制和来源组成的研究现状
        1.5.1 大气NO_3~-三氧同位素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
        1.5.2 利用氧同位素分析NO_3~-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
        1.5.3 氮同位素用于NO_x来源解析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PM_(2.5)样品采集
        2.1.1 南京北郊高时间分辨率采样
        2.1.2 杭州主城区常规采样
    2.2 实验分析
        2.2.1 实验仪器介绍
        2.2.2 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测定
        2.2.3 稳定同位素的测定
        2.2.4 辅助数据的获取途径
    2.3 模型介绍
        2.3.1 RACM箱式模型介绍
        2.3.2 贝叶斯模型介绍
第3章 大气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测试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3.1 反硝化细菌用于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测试方法的优化
        3.1.1 反硝化细菌法还原硝酸盐的原理
        3.1.2 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的预处理步骤
        3.1.3 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方法的优化
        3.1.4 质量保证与控制
    3.2 硝酸盐三氧同位素测试方法的优化
        3.2.1 金管高温裂解N_2O方法测试三氧同位素的原理
        3.2.2 设备改装和系统设计
        3.2.3 金管高温裂解N_2O方法的优化
        3.2.4 质量保证与控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解析方法的比较
    4.1 NO_3~-形成机制的解析方法
        4.1.1 RACM模拟方法
        4.1.2 基于Δ~(17)NO_3~-观测结果的计算方法
        4.1.3 基于δ~(18)NO_3~-测试结果的计算方法
    4.2 高时间分辨率样品对三种计算方法的验证
        4.2.1 O_3氧化NO_2比例(α)计算结果的对比
        4.2.2 硝酸盐形成机制解析结果的对比
        4.2.3 利用南京冬季Δ~(17)NO_3~-的观测值验证NO_3~-反应途径的解析结果
    4.3 常规分辨率样品对三种计算方法的验证
        4.3.1 O_3氧化NO_2比例(α)计算结果的对比
        4.3.2 硝酸盐形成机制解析结果的对比
        4.3.3 利用杭州Δ~(17)NO_3~-的观测值验证NO_3~-反应途径的解析结果
    4.4 硝酸盐形成机制计算方法的优化
    4.5 不同时间分辨率的样品在NO_3~-形成机制中的差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京冬季硝酸盐形成机制的日变化及NO_x来源的研究
    5.1 采样期间污染物浓度及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5.2 灰霾过程中硝酸盐的积累效应
    5.3 降水事件中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的变化
    5.4 南京冬季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的变化
    5.5 南京冬季NO_x来源的研究
        5.5.1 NO_3~-形成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
        5.5.2 南京冬季NO_x的来源解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杭州NO_3~-形成机制与NO_x来源季节变化的研究
    6.1 采样期间的气象要素与同位素观测结果
    6.2 NO_3~-形成机制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6.3 杭州地区的NO_x来源解析
        6.3.1 硝酸盐形成过程中氮同位素分馏的季节变化
        6.3.2 杭州NO_x来源的季节变化
        6.3.3 G20 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对NO_x来源的影响
    6.4 杭州与南京冬季硝酸盐形成机制与NO_x来源的差异
        6.4.1 杭州与南京冬季硝酸盐形成机制的差异
        6.4.2 杭州与南京冬季NO_x来源组成的差异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月海玄武岩陨石、遥感与岩浆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月海玄武岩起源
        1.1.2 月海玄武岩研究历史
        1.1.3 玄武质岩浆对月球内部成分结构的指示
        1.1.4 月海玄武岩样品与遥感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玄武岩样品
        1.2.2 玄武质月球陨石
        1.2.3 全月玄武岩遥感
        1.2.4 现状总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第五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月海玄武岩样品分析与遥感探测方法
    第一节 玄武岩样品分析方法
        2.1.1 岩相学
        2.1.2 矿物学
        2.1.3 全岩化学
    第二节 月海玄武岩遥感探测方法
        2.2.1 化学成分
        2.2.2 矿物学
        2.2.3 熔岩流单元与玄武岩分类
        2.2.4 年代学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
        2.3.1 样品来源与加工
        2.3.2 偏光显微镜成像与显微拉曼光谱测试
        2.3.3 EPMA分析
        2.3.4 化学处理与ICP-MS/OES测试方法
        2.3.5 月海玄武岩时空结构制图与玄武岩陨石月表溯源
第三章 玄武质月球陨石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分析
    第一节 月海玄武岩陨石NWA 4734和NWA 10597
        3.1.1 矿物学与岩石学
        3.1.2 冲击变质特征
        3.1.3 全岩成分特征
    第二节 辉长质角砾岩陨石NWA 10985
        3.2.1 岩屑、矿物学与冲击变质特征
        3.2.2 岩屑与玻璃成分特征
    第三节 橄榄辉长岩陨石Swayyah 001
        3.3.1 矿物学、岩石学与冲击变质特征
        3.3.2 全岩成分特征
第四章 月海玄武岩时空结构制图
    第一节 月表熔岩流单元化学成分、矿物学与年代学分布
        4.1.1 月海玄武岩单元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类型分布
        4.1.2 月海玄武岩单元矿物学特征
        4.1.3 月海玄武岩单元模式年龄
    第二节 玄武质月球陨石成对关系及其月表源区
        4.2.1 NWA 4734、NWA 10597与LAP月海玄武岩陨石
        4.2.2 NWA 10985与NWA 773族
        4.2.3 Swayyah 001
第五章 月海玄武岩岩浆演化
    第一节 玄武质月球陨石成岩过程
        5.1.1 NWA 4734、NWA 10597与LAP月海玄武岩陨石母岩浆演化
        5.1.2 NWA 10985、NWA 773族与月壳岩浆房演化
        5.1.3 Swayyah 001成岩过程
    第二节 月海玄武岩单元岩浆演化
        5.2.1 月海玄武岩单元成分演化
        5.2.2 月海玄武岩单元矿物学特征起源与岩浆分异程度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附图表
    附录A 彩图
    附录B NWA 4734与NWA 10597矿物学、化学成分与月表熔岩流源区数据
    附录C NWA 10985与Swayyah 001矿物学、化学成分与月表源区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1.2.2 机器学习及其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1.2.3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质
3 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3.1 矿床地质特征
        3.1.1 矿床规模
        3.1.2 赋矿层位与岩性
        3.1.3 构造对矿体的控制
        3.1.4 基性侵入岩体对成矿的意义
        3.1.5 矿体与矿石特征
    3.2 矿床成因与控矿要素分析
4 综合数据处理及异常分析
    4.1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提取
        4.1.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4.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3 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4.1.4 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4.2 地球物理异常分析及提取
        4.2.1 地球物理方法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
        4.2.2 岩(矿)石磁性特征
        4.2.3 航磁异常处理
        4.2.4 航磁异常分布特征
    4.3 小结
5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
    5.1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5.2 ROC曲线
    5.3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5.4 小结
6 经典算法综合信息集成与成矿预测
    6.1 训练样本
    6.2 预测变量
    6.3 证据权方法
        6.3.1 证据权方法原理
        6.3.2 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6.4 多层感知机
        6.4.1 多层感知机原理
        6.4.2 多层感知机建模
        6.4.3 多层感知机成矿潜力制图
    6.5 支持向量机
        6.5.1 支持向量机原理
        6.5.2 支持向量机建模
        6.5.3 支持向量机成矿潜力制图
    6.6 随机森林
        6.6.1 随机森林原理
        6.6.2 随机森林建模
        6.6.3 预测变量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分析
        6.6.4 随机森林成矿潜力制图
    6.7 模型性能评价
    6.8 成矿潜力分析
    6.9 小结
7 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
    7.1 深度学习发展历程
    7.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7.3 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
    7.4 数据
        7.4.1 预测变量
        7.4.2 样本扩充
        7.4.3 集成学习模型
    7.5 结果与讨论
        7.5.1 训练单元选择的有效性
        7.5.2 性能评价
        7.5.3 模型集成
        7.5.4 成矿潜力分析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主要成果
        8.1.2 创新点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10)中国东北部岩石圈地幔性质及其形成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岩石圈地幔概述
        1.2.2 华北岩石圈减薄及地幔属性转变
        1.2.3 东北微陆块拼合及地幔性质差异
    1.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地质概况
    2.2 兴蒙造山带火山活动
    2.3 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
第三章 测试方法
    3.1 样品制备
    3.2 显微拍照及成分面扫
    3.3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3.4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5 矿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3.5.1 EPMA分析
        3.5.2 LA-ICP-MS分析
    3.6 单斜辉石原位Sr同位素分析
    3.7 全岩Re-Os同位素和铂族元素分析
第四章 华北克拉通边缘岩石圈演化的精炼模型
    4.1 引言
    4.2 岩相学
    4.3 分析结果
        4.3.1 全岩主量
        4.3.2 矿物主量元素
        4.3.3 单斜辉石微量元素
        4.3.4 平衡温度
    4.4 讨论
        4.4.1 辉南岩石圈地幔的亏损过程vs.再富集作用
        4.4.2 难熔vs.饱满岩石圈地幔多样性的交代效应
        4.4.2.1 隐性和隐含交代印记
        4.4.2.2 交代介质和矿物学效应
        4.4.3 华北边缘岩石圈地幔破坏和置换的精炼模型
        4.4.3.1 裂谷作用产生的石榴石假晶和减压
        4.4.3.2 辉南地区两种不同岩石圈地幔源的共存
        4.4.3.3 难熔岩石圈的拆沉与饱满软流圈地幔的再增生
    4.5 小结
第五章 兴蒙造山带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异地起源
    5.1 引言
    5.2 岩相学
    5.3 分析结果
        5.3.1 全岩主量
        5.3.2 矿物主量元素
        5.3.3 矿物微量元素
        5.3.4 单斜辉石原位Sr同位素组成
        5.3.5 硫化物岩相学及主量元素组成
        5.3.6 铂族元素(PGE)和Re
        5.3.7 Re–Os同位素体系
        5.3.8 平衡温度
        5.3.9 氧逸度
    5.4 讨论
        5.4.1 蛟河岩石圈的地幔结构
        5.4.2 蛟河岩石圈地幔的热-氧逸度演化
        5.4.3 矿物间V-Sc-Ti体系:氧逸度、温度和化学成分的效应及V氧逸度指示剂
        5.4.4 二辉橄榄岩:由还原的软流圈硅酸盐熔体再富集作用的产物
        5.4.5 方辉橄榄岩:与氧化性、硅不饱和的熔体反应的产物
        5.4.6 区域富Fe的岩石圈地幔:来自克拉通破坏的残留
        5.4.7 蛟河岩石圈地幔的成因和演化:来自PGE-~(187)Os/~(188)Os体系的启示
        5.4.8 辉南和蛟河岩石圈地幔的年龄:来自Re-Os同位素的启示
        5.4.9 非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壳-幔解耦:来自蛟河地区的启示
        5.4.10 对碰撞带成矿作用的启示
    5.5 小结
第六章 郯庐断裂带区域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改造
    6.1 引言
    6.2 岩相学
    6.3 分析结果
        6.3.1 主量元素
        6.3.2 微量元素
        6.3.3 寄主玄武岩的全岩主微量
        6.3.4 温度估计
        6.3.5 辉石对Mg#
    6.4 讨论
        6.4.1 长石和玻璃的成因
        6.4.2 辽源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改造
        6.4.2.1 辽源异剥橄榄岩的成因:堆晶成因vs.交代成因
        6.4.2.2 郯庐断裂带沿线隐性、显性和隐含交代作用
        6.4.2.3 层析柱过程vs.完全的平衡
        6.4.2.4 与小体积含CO_2-H_2O的硅酸盐熔体相互作用的证据
        6.4.3 尖晶石筛状结构的形成
        6.4.4 矿物对Mg-Fe分配:可能反映不同熔/岩比相互作用的产物
        6.4.5 深大断裂带的异剥橄榄岩化作用及其广泛的意义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认识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四、Edge Effect Correction in the S-A Method for Geochemical Anomaly Separ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前寒武纪构造热演化历史[D]. 王春宇.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D]. 郑超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D]. 崔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汤谨晖. 东华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宁浅覆盖区钼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评价[D]. 武国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D]. 钟强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7]长三角大气颗粒物中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δ15N,δ18O和Δ17O)示踪研究[D]. 张雯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8]月海玄武岩陨石、遥感与岩浆演化研究[D]. 陈剑. 山东大学, 2020(12)
  • [9]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D]. 张士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中国东北部岩石圈地幔性质及其形成过程[D]. 林阿兵.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地球化学异常分离S-A方法中的边缘效应校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