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科学家揭开细胞内蛋白质传递的真相

当地科学家揭开细胞内蛋白质传递的真相

一、本地科学家揭开细胞内蛋白质输送真相(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熊亮[2](2020)在《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人们既处于资本逻辑的强制下,也处在机器体系的程式里,更处于现代性的流变中。何谓现代性的流变?现代性如何流变?现代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各家不一。从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角度来探究现代性逻辑预设、反思与批判以及未来去向,可以深刻地阐释现代性的诸多元素嬗变的来龙去脉,而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为探究现代性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向度。18世纪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是对神的挑战;今天有人又说“机器是人”,这是对人的挑战,现代性就是在人与机器的关系里孕育了历史进步观念、历史整体性、自然范畴、工具理性以及主体性等特征,也正是诸多的特征特质让人们感受到今天仍然生活在现代性的流变框架里。因此,一部现代性的流变史,就是一部人与机器的关系史,探究人与机器的关系,既可以追溯现代性的发育生成,也可以反思现代性的二律背反,更可以探索现代性的未来旨趣。从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一部名着谈起,拉美特利的重要着作《人是机器》掀起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个历史直觉:西方人从神学转向人学,从中世纪的圣经故事转向近代工业革命的人—机器—自然的故事,在工业革命驱动背后的机器革命,告示了一种世界观转化“人是上帝儿子”转化为“人是机器”。“人是机器”现代性起源的解读:一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论本体论。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和建构的图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涵盖了“物”的开发和激活、资本的嬗变和转型、土地要素的改变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范式的显现。二是自然是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历史性作用,一种新观念已经进入现代意识,动力这个概念不具有政治意义,它不是控制人们的能力,而是征服自然的能力,“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是改变并利用自然创造新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分工与交换是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在斯密看来,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即市场、人人皆商人”的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技术能否普遍应用到社会,英国早期兴盛的成功奥秘就在于此。“人是机器”机器崇拜在这一时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它不仅展现了人类通过对象化劳动创造的工具征服和改造自然,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品,也揭开了被神学所遮蔽的自然界和人,更是人类从附魅的神性自然转向了祛魅的机械自然观,人类逐渐追求理性、崇尚秩序以及构建制度,追求一种确定性、精准性以及因果关系的进步。近代工业革命,在机器崇拜的视域下孕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性,激活人的欲望。二是人的主体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分离。三是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的方案。四是历史进步观念,历史发展的趋势。五是历史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由于理工工具的过度膨胀以及人类主体性的无穷欲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的忧患,现代性的忧患也就引发人类对现代性的诊断,开启了一种机器异化的历史哲学沉思。卢梭基于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的角度来诊断现代性,提出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是一种历史化进程。人的秉性是自然的、是趋善的,科学技术、理性机器泯灭了人天然的善与爱,给人类带上“伪善的面具”,遮蔽了人类相互之间的猜疑、斗争和奴役,腐化了人的心灵与斗志,给人类带来了惩戒,消解了人类美德的民族性、独特性和魅力性,助长人的闲适与骄逸,给人类带来了惰性,造就了人类时间的多余、多事和多败,科学进步每前进一步,人类道德就堕落一步。科学技术发明的“机器”所打造的社会状态都是人类带着“伪善的面具”去追求带着“枷锁的自由”,人类的行为和道德被对象化的工具所异化,人类失去了道德至善的禀赋,理性工具是产生异化的根源之所在,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二律背反。在黑格尔看来,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两大重要范畴,就是处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市民精神与国家精神以及历史特殊性与普遍性。现代世界的核心特征市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在市民社会里产生的,而扬弃这种背离主要是靠思辨的精神来进行调和。在微观的市民社会领域中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人性、欲望、财富、机器、劳动以及分工等范畴,在宏观的国家领域中也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普遍精神、普遍利益、自由、必然等范畴,对于现代性的发生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又要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异化劳动以及剩余价值论的分析,深刻地分析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中技术与现代性的关系,更为深刻的则是技术背后的资本力量对现代性产生的作用。资本就是现代性的本质以及内在的规定,通过对资本这一范畴的深刻剖析,认识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从而揭示现代性深刻的一对又一对二律背反范畴。从现代性本质的批判来看,《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内在否定性中的五种对立关系: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等。从货币史、交换史、工业史以及世界交往史来视角来考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规律,同时也澄明了在现代性过程中资本的内在紧张与外在竞争必然要回答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没有间断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作为对象化工具—机器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机器的便利同时,机器也在“酸蚀”着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一时期对“机器”的现代性批判旨趣:一是工具理性的批判,工具理性把“机器”作为工具肆意破坏自然,将自然“被宰制”的对象,带来了深刻的自然危机;工具理性把一切都加以量化、价值化,使得人的需求唯一性,导致“单向度”的人;工具理性将一切事实纯粹化,导致目的的“无意义”,侵蚀着人的心智。二是“机器”世界观的异化:人生活在流水线上,每天都要从事同一单调的工序,但是又不能造成工序任何一环节的错误,使得人失去了创造性,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压抑的状态。三是消费的异化从马克思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转向景观拜物教,景观打造的幻象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人们偏离消费本身。“机器”本身是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但是过于追求“机器”,“机器”权力逐渐主导并限制着人的生活,使得人失去生活的意义目的。“机器”形态、性质在发生着变化,人与“机器”之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性发生着流变,然而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并没有停止。智能化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认识论的转换发生了转换,由“人是机器”转向“机器是人”。进入“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的物性、主体性、理性主义、历史整体主义以及历史进步观念在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化,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化构建了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观。由于现代性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现代性场域里的唯物史范畴也在面临着质疑:生命、意识以及伦理道德是否只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分工、交换、无人车间是否在改变劳动价值论?自然是继续在被人征服,还是在与人日趋和谐?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在造福人类?工具理性是导致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异化理论是继续深化,还是走向终结?“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被筑堤愈加巩固,还是被掘墓走向终结?这有待于人类在智能化时代不断地验证,有待于人类在现代性的流变里反思着人类未来的三种抉择: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以及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不可否认的是“机器是人”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连串的机遇,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挑战。“机器是人”时代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一连串的机遇:一是生产过程的多样性、多元化以及闲暇性。二是交换形式的便捷性、跨时空性以及颠覆性。三是消费方式的瞬时性、多样性以及快捷性。四是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五是人类自身的改造。高科技可以把自身作为技术手段,使人类能用技术手段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自我进化的新手段。“机器是人”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是人机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与机器鸿沟在缩小。二是机器越来越智能化,自我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人的依赖性越来愈小。三是机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未来将会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如果人类一旦将全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交给机器,人类将一无是处,并且人的器官都将退化。四是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失去了对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关注,自然和外部世界成为机器主宰的对象,人类失去了对客体的反思。五是人类在智能手机、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时间将智能手机、电脑作为“身体的部件”,越来越沉浸在虚拟空间里生活,人类失去交往的意义。六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无视道德规则的底线,践踏人类生命,如基因编辑婴儿,是对人类行为规范底线的践踏,在深层次的好奇心就是一种权力。现代性场域里人、机器、社会以及国家的理论观念在发生着嬗变,也引发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面对现代性的流变,人类未来何处何从?德日进在《人类的未来》里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基督教方案,唯有在统一世界内在深处的顶峰上最终出现的一个自主集合中心,才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在仍然分崩离析的人类群体内部充分激起,维持并释放出期待的促进共识力量,也就是真正的超级爱,要有真正的大我。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方案,使人类个体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终结的地方隐约地看到集体思考和同情提升到某种状态,使每个个体从参与中得益,就足以激励人类个体并使其确定前进的方向。”在德日进的马克思主义方案里,可以看出个人进入到集体的思考和同情就是为了获得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人类社会处于马克思第二大形态“人对物的依赖”前提下,人类无法摆脱资本的逻辑和机器的体系,但是追求人类的历史进步、历史整体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自由精神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之所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对“机器是人”所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悲观者担忧人类会遭受对象化智能化机器的灭绝,人类会走向终结局面,乐观者认为智能化机器为人类减轻了劳动的负担,人类会实现全面解放。尽管如此,人类生产力还在发展,人类社会还在前进,人类探索自然、外部世界乃至发明创造智能化机器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案,不仅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指引了行动的方向,而且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贡献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成为人类在现代性前进路上的“明灯”。

侯琨[3](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表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刘冰玉[4](2019)在《三维转换视角下非虚构文学的翻译报告 ——以《追寻记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非虚构文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国外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引进比例也在不断攀升。非虚构文学与普通的小说写作不同,它是一种混合文学样式,以小说的技法来尽量客观、真实地再现事件和人物。然而,目前对非虚构文学作品翻译的探讨并不多,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为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应根据原文和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来做出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主要集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根据非虚构文学自身的特点,译者从三个层面探究了非虚构文学的翻译策略。对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译者主要讨论了词性的转换、语态的转换、句子的拆分与合并等翻译技巧。对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译者特别探讨了英语习语的翻译以及译文中汉语四字词语的运用,以保证文化内涵得以准确转换,避免产生曲解。对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译者运用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最后,译者认为非虚构文学文本有自己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从单一的维度出发,译者应注意三个维度的结合与平衡,实现最佳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此前未有基于三维转换视角探讨非虚构文学的翻译报告,本报告从三维转换视角出发,探讨非虚构文学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期为其他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三维转换理论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罗聪[5](2019)在《理性思维视角下高中生物(人教版)中科学史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开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核心素养作为新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理性思维作为科学思维的核心,是人类理性精神在思维中的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就是侧重于对其理性思维的培养。教材中引入的科学史内容,则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良好载体,分析科学史中的理性思维对教师运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把科学史和理性思维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首先,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梳理了大量的文献之后,参照相应的分析标准,在科学史分析方面设置了“科学史的数量”、“科学史的组织”和“呈现科学史信息的材料”三个一级分析维度;在理性思维分析方面,设置了“逻辑推理”、“模型建构、“数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四个一级分析维度。最终形成了符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史和理性思维的分析工具。其次,通过内容分析法,利用开发的分析工具,侧重对三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科学史和科学史所体现出的理性思维进行分析和梳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了以下结论:(1)从科学史的总数量来看,三本教材科学史总量约为60处,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科学史数量最多,其次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科学史数量最少的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并且远少于其他两本教材;(2)关于科学史的组织,从科学家的国籍和对科学家背景是否进行简单的描述两方面来看,三本必修教材所提及到的美国国籍的科学家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英国,我国国籍的科学家数量与美国国籍的科学家数量相差较远;另外,科学史中对科学家背景的描述较少,且集中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之中;(3)三本必修教材中呈现科学史信息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仅用文字来描述科学史,一种是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描述科学史,但大多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科学史内容,图片则多使用科学家的照片和实验模式图;(4)高中生物科学史中所涉及的理性思维方法大约有四大类:逻辑推理、模型与建模、数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的方法使用最多、最广,其中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在三本教材中均体现得最为丰富,而对于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的思维方法在三本教材中都涉及较少;(5)除了常用的分析与综合和比较两种理性思维方法之外,在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科学史中还侧重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模型构建思维能力的培养;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科学史中则是侧重于假说演绎和数学方法理性思维的培养;必修三《遗传与进化》科学史中仅侧重于分析与综合的运用。最后,采用教育实验法,选取必修一中经典的科学史内容,探索运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设计,以设计的教学案例,选取高一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开展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出:(1)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科学史都适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选取其中比较经典的科学史,并适当整合科学史素材,使其理性思维表现更为明显;(2)可采用“角色扮演法”、“故事线索法”和“科学家的故事”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也可用一些阅读性的科学史做导入材料或者衔接教学各个环节;(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严谨性。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丰富,能够充分地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科学家在科学探究中的理性思维,从而运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受益于科学史的价值。

曾建银[6](2019)在《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心肌损伤修复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冠状动脉疾病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国民的健康和经济,由于成年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瘢痕组织将会替代梗死后的心肌组织,导致左心室功能降低和心脏结构的重塑。尽管药理学、心内冠脉介入和心脏外科手术水平的医学进展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急性期死亡率,但目前的治疗尚未能提供理想的心肌细胞再生策略;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s)具有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相似的全能性,但iPSC不涉及伦理,其来源广泛,为科学家探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近些年ESC来源外泌体(exosome)与心肌修复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多,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旁分泌发挥其作用,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联系的载体,其中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细胞间信使和表观遗传调节因子,发挥生物学功能。由于iPSC诱导技术完善、无免疫源性、其多向分化的能力而被普遍应用于心肌修复的手段。iPSC的多能性将能够从任何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外泌体,并允许对退行性疾病进行广泛的治疗,通过个性化iPSC生物学的无细胞临床实施来转化精确医学。本研究设想 iPSC 来源的外泌体(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derived iPSC-Exo)在受损的心肌细胞中是否同样有着抗细胞凋亡、坏死、重塑、纤维化、促血管生成及促进心肌修复的作用。[研究目的]1.从iPSC无血清培养上清液中提取外泌体及其鉴定;2.构建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体外实验模型,探索iPSC-Exo对受损的H9C2细胞的疗效;3.构建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完整的分析、评价体系,为探索iPSC-Ex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疗效提供动物模型基础。[实验方法]1.使用超高速离心方法从iPSC无血清的培养基上清液中提取出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特征;纳米颗粒追踪技术对外泌体的粒径进行测量;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上的标记蛋白分子CD9、CD63、CD81以及TSG101是否表达。2.H9C2经一定浓度及作用时间的过氧化氢溶液损伤后将细胞培养上清液收集,检测乳酸脱氢酶升高,表明模型制备成功;细胞活力检测实验:检测受损H9C2经iPSC-Exo干预后H9C2细胞的活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PSC-Exo干预受损H9C2细胞后Caspase3、Bax、Bcl-2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3.SD大鼠,随机分三组,手术气管切开插管后,于大鼠左侧第4肋间横切口开胸,直视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室前壁心肌梗死,观察数分钟后心肌内注射iPSC-Exo;观察心梗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心电图检查;术后数小时内ST段抬高作为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标志;术后3小时肌钙蛋白的升高;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及术后4周予以大鼠心脏超声检查;4周后处死大鼠,病理切片后予以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免疫荧光评估iPSC-Exo组疗效(抗凋亡、新生血管形成)。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运用SPSS(22.0)及GraphPad Prism 6.0进行数据统计,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果]1.iPSC-Exo的提取和鉴定1.1采用聚乙二醇-8000(PEG-8000)沉淀法可以稳定的分离出iPSC-Exo,再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获得iPSC-Exo,经鉴定后符合外泌体的理化特性,可用于后续实验;2.H9C2心肌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的建立及iPSC-Exo的疗效分析2.1 H202干预H9C2心肌细胞可做为理想的心肌梗死体外实验模型;2.2 iPSC-Exo能够增强H9C2心肌细胞对H202作用的抵抗;2.3 iPSC-Exo处理能够减少H20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2.4 iPSC-Exo减少H9C2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途径介导的凋亡有关。3.SD大鼠AMI模型的建立及iPSC-Exo的疗效评估3.1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组织学等方法证实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可成功建立AMI模型;3.2 iPSC-Exo能够改善AMI后大鼠心功能;3.3 iPSC-Exo能够减少AMI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3.4 iPSC-Exo能够增加AMI大鼠心肌组织内新生血管;[研究结论]一.聚乙二醇-8000沉淀法可以稳定的分离出iPSC-Exo,再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获得iPSC-Exo,经鉴定后符合外泌体的理化特性。二.H202干预H9C2心肌细胞可做为理想的心肌梗死体外实验模型;iPSC-Exo能够增强H9C2心肌细胞对H202作用的抵抗,细胞活力增强及减少H9C2心肌细胞凋亡;三.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可成功建立AMI模型;iPSC-Exo能够改善AMI后大鼠心功能、减少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增加心肌组织内新生血管。四.iPSC-Exo可以作为心肌损伤修复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林镇跃[7](2018)在《珊瑚共生的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响应海洋变化的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珊瑚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使全球珊瑚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我们对珊瑚共生的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但这对于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或者海洋极端事件下珊瑚礁白化和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以典型的丛生盔型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作为研究模型,基于实验模拟和海洋自然环境样品的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组学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共生珊瑚应对海洋变化有关的适应生物学基础问题。通过对丛生盔型珊瑚的形态研究,加深了对其“共生”和“钙化”生物性质的认识。为研究珊瑚与虫黄藻之间的动态共生关系,开发了一种Taqman PCR方法运用于虫黄藻的分型和检测分析。首次对典型丛生盔型珊瑚进行组学分析,进一步扩展了对其遗传基础的研究,揭示了珊瑚与虫黄藻在维生素、辅酶因子和氨基酸等合成代谢及营养支持上的互惠机制;发现了丛生盔型珊瑚在转录因子、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生物矿化基因家族的扩张机制。比较北部湾海水环流的富营养化状况及珊瑚种群的基因转录水平,经鉴定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胁迫反应和共生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这些可能与珊瑚种群对慢性富营养化压力的耐受机理有关。基因表达分析还表明“珊瑚—虫黄藻”的柔性相互作用可以对溶解无机碳(DIC)通量的预算进行协同调控,重新分配珊瑚光合作用和生物钙化的产出以应对海洋环境pH的波动。基于短期海洋酸化(OA)实验的蛋白组研究表明,珊瑚具有维持生物体酸碱平衡、能量和共生系统稳态的内在机制,但是OA压力仍然会对珊瑚的免疫系统和应激防御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引发敏感珊瑚的白化。另外微生物组分析指出OA对珊瑚微生物群落和功能造成很大的干扰,将影响珊瑚宿主的健康和共生系统的适应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对珊瑚礁的共生生物学及其应对海洋变化的分子适应机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见解,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陈凡,钱前,王台,董爱武,漆小泉,左建儒,杨淑华,林荣呈,萧浪涛,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8](2018)在《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提出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重大成果频出,具体表现在中国植物学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平稳上升。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成果精彩纷呈,如新型广谱抗病机制的发现、水稻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及机制和疫霉菌诱发病害成灾机制研究等。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评选中,有两项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入选。水稻生物学、进化与基因组学和激素生物学等领域学科发展突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从事高等植物与代谢途径调控分子网络研究和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的李家洋院士的研究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荣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一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开创性贡献标志着中国植物科学在该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居于引领和卓越地位。该文对2017年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植物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全面追踪和报道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王晓鸣[9](2017)在《海南特有种华石斛菌根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典型的菌根植物。菌根共生真菌已被证实是其人工栽培、引种驯化、资源再生及保护的关键限制性因子。附生兰科植物约占兰科植物种数的69%。然而与地生兰科植物相比,附生兰科植物的菌根共生研究相对缺乏。石斛属植物Dendrobium是附生兰科植物的第二大类群,集观赏和药用价值为一体,其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华石斛(Dendrobiumsinense Tang et Wang),海南特有濒危种,仅分布于海南岛中西部山区。研究华石斛的菌根生物学是有效利用其共生真菌资源的前提,在维持物种多样性和园艺栽培、药用生产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还缺乏对其菌根生物学的系统研究。本课题开展华石斛D.sinens 的菌根生物学研究,从菌根内生真菌多样性、菌根形态与结构、种子室内共生萌发、共生体系的建立和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等方面,讨论菌根共生关系的多样性、专一性和共生机制。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理解华石斛菌根共生的内在机制,也可为附生兰科植物资源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案例。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华石斛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探索华石斛的2个偏好性附生树种(碎叶蒲桃、毛棉杜鹃)、2个非偏好性附生树种(碟斗青冈、竹叶松)与华石斛根部菌根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从36棵附生树上的华石斛根部中,共分离得到421株内生真菌,鉴定得到56个 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71 株类丝核菌归属于 7 个 OTUs,均属于胶膜菌科 Tulasnellaceae;炭角菌科 Xylariaceae 真菌(25 OTUs,RF=27.79%)是华石斛根部内生真菌的最优势类群,木霉属Trichoderma、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炭角菌属Xylari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是优势属;(2)分离自华石斛根部的菌根内生真菌群落,其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受到附生树种的强烈影响;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分析都表明,附生在碎叶蒲桃Syzygium buxilium上的华石斛根部菌根内生真菌多样性程度最高;(3)群落成分分析表明,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真菌是附生在碎叶蒲桃和毛绵杜鹃上华石斛根部的优势类群,在另外两种附生树上则不常见;(4)说明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能够反映华石斛的附生偏好性,为附生树种导致附生兰科植物菌根内生真菌的差异提供了证据。2.华石斛菌根的形态与结构通过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以华石斛野生植株和菌根化组培苗为对比,观察华石斛菌根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菌根真菌侵入方式及在菌根内的分布和消长状况。结果发现:(1)华石斛根的横切面包括根被、皮层和中柱,外皮层分布有通道细胞;野生菌根与组培苗根的基本结构无明显区别,主要差异在于根中是否有入侵的真菌;(2)华石斛菌根是典型的附生兰科植物菌根,菌根真菌通过通道细胞侵入皮层细胞,菌丝的不断入侵和消解为华石斛生长提供营养,可同时观察到丝状菌丝、菌丝团和菌丝团残片3种不同形态的菌丝;(3)供试的7个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菌株能与华石斛建立共生关系,是真正的菌根真菌;(4)菌根化组培材料的菌根真菌总侵染率以及丝状菌丝与菌丝团的侵染率,都显着高于野生菌根材料,但是菌丝团残片的侵染率显着低于野生菌根材料,说明在组培条件下,菌根真菌更容易侵染华石斛营养根。3.华石斛种子的室内共生萌发以野生华石斛种子为材料,与已被确认是华石斛真正的菌根真菌的7个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菌株,在燕麦培养基上进行室内共生萌发试验。结果发现:(1)播种16周后,非共生萌发的华石斛种子停留在阶段1-2,7个供试菌株均能成功侵染华石斛种子,并且不同程度地促进种子萌发;(2)除了 Tul-07以外,供试菌株均能促进种子进入阶段3或以上的萌发进程,其中,Tul-06处理的种子总是率先进入更高阶段,Tul-01与Tul-04处理的种子进入了阶段4,只有Tul-06与Tul-03处理的种子进入了阶段5;(3)总萌发率TGR、萌发率指数GRI和生长指数GI的分析结果表明,胶膜菌属Tulasnella sp.菌株Tul-06对华石斛的种子萌发与原球茎发育表现出最显着的促进效果,Tul-03次之,Tul-07的促进效果最差;(4)说明在室内条件下,华石斛种子能够与胶膜菌科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并且不存在严格的专一性,菌株Tul-06能同时显着促进种子萌发与原球茎发育,说明也不存在阶段专一性。4.华石斛菌苗共生体系的建立建立华石斛组培苗与菌根内生真菌共生体系,对比混接内生细菌对菌苗共生体系的影响,筛选促生真菌菌株和促生“真菌+细菌”组合。结果发现:(1)改良DE培养基上的组培苗与菌根内生真菌的共生关系更和谐,是合适的共生培养基;(2)以基本生物量鲜重、分蘖和生根为指标,筛选出8个促生真菌菌株: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 sp.菌株 Tul-02、Tul-05、Tul-07,镰刀菌属Fusari m sp.菌株 Fus-01、乳孔菌属Theleporus sp.菌株 The-01 和木霉属Trichoderma sp.菌株 Tri-01、Tri-02、Tri-03,其中,Tul-07和Tri-01能够极显着地促进华石斛组培苗生长;(3)8株促生内生真菌与3株促生内生细菌平板对峙时,24种组合中筛选出10个非拮抗组合;菌苗共生培养后,筛选出4 个促生组合 Tul-05+Bac-01、Tul-07+Bac-01、Fus-01+Ser-01 和 Tri-01+Bac-01;(4)最优促生组合Tul-07+Bac-01和Tri-01+Bac-01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华石斛吸收矿质元素(N、P、K、B、Fe、Mn)、提高光合性能(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调节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并且分别在部分指标上表现出协同效应;(5)说明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的双重混合接种可以促进兰科植物的生长,细菌菌株Bac-01(韦氏芽孢杆菌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可能是华石斛的菌根促生细菌MHB,并且对合作真菌没有表现出严格的专一性。5.华石斛共生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以不同接菌处理的华石斛共生苗为对比,观察干旱条件下的植株形态变化,比较分析相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1)华石斛组培苗植株的根部形态与结构发生变化:叶绿素减少、产生假根毛(Rhizoids)、根被组织增加2-3层细胞等;(2)华石斛植株的光合性能指标(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大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高低与植株抗旱能力呈正相关,膜透性指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大小与植株抗旱能力呈负相关;(3)说明干旱胁迫能使华石斛根部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抑制植株的光合性能,损害细胞膜透性,导致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而且胁迫时间越长,效果就越明显;(4)单接真菌处理Tul-07与Tri-01只能显着提高华石斛共生苗的鲜重增长,不能显着提高抗旱能力,“真菌+细菌”混接组合Tul-07+Bac-01和Tri-01+Bac-01处理能显着提高华石斛共生苗的抗旱能力;(5)相关生理指标分析表明:2个混接组合Tul-07+Bac-01和Tri-01+Bac-01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干旱胁迫对华石斛植株光合性能的抑制,降低细胞膜透性指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累积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说明潜在的菌根促生细菌MHB菌株Bac-01(韦氏芽孢杆菌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 能够协助菌根内生真菌提高华石斛组培苗的抗旱能力。

冷冰冰[10](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二、本地科学家揭开细胞内蛋白质输送真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地科学家揭开细胞内蛋白质输送真相(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现代性流变及相关研究的意义
        一、现代性、流变的概念及多维度
        (一)现代性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二)流变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三)现代性的流变及其相关因素
        二、现代性流变运动与“机器”变革的关系
        三、现代性流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一)关于“人是机器”论断研究
        (二)现代性与“机器”关系研究
        (三)关于“机器是人”论断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研究
        (二)关于人与机器异化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机器是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
        (四)简评
    第三节 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范围、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的范围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人是机器”,近代工业革命时代的一个历史直觉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世界观
        二、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解读
        一、“物”的开发和激活
        二、资本的嬗变和转型
        三、土地要素的改变
        四、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法国战斗唯物主义思想的投射
        一、“彻底而又坚决”的无神论世界观
        二、“从自然中把握自然”的机械自然观
    第四节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由神学转向人为中心、自然为本
        一、人为中心的属性及地位
        二、自然为本源的法则及规律
第二章 “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
    第一节 弗朗西斯.培根关于新自然科学四种范畴的诠释
        一、自然:被人改造的质料
        二、自然性:主体把握客体的逻各斯范畴
        三、自然法:统治宇宙万物的规则秩序
        四、新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拷问确证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二、科学技术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关系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精神财富的关联
    第三节 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解读:自然
        一、自然范畴的历史嬗变
        二、工具理性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三、征服自然的理想状态与现代性起源的关联
第三章 “人是机器”催生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第一节 物化的机器与分工关系
        一、劳动分工的缘由
        二、劳动分工与机器的关系
        三、劳动分工的结果及论断
    第二节 英国早期兴盛: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
        一、早期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科学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二、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要素: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第三节 机器崇拜时代的开始及现代性特征的生成
        一、机器崇拜的缘由
        二、机器崇拜的表现
        三、现代性发育生成的特征原则
第四章 卢梭:从自然人到文明人——关于历史化的忧患
    第一节 卢梭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历史化的进程:由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
        二、忧患历史化的工具:农业和冶金术的使用
        三、忧患历史化的思维:理性对人的束缚与异化
        四、忧患历史化的终点:自然的“回环闭合”运动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导致人性道德的异化
        一、追问科学技术的溯源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异化的表现
        三、科学技术导致人类道德异化的结果
    第三节 现代性的本质:二律背反
第五章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中“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其内容
        一、黑格尔哲学的自然异化
        二、黑格尔哲学异化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黑格尔晚期重要着作:《法哲学原理》中的现代性诊断
        一、现代性的起点:市民社会的分析与批判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超越与意志定在
        三、现代性的诊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背离
    第三节 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
        一、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合理性
        二、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扬弃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机异化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生成:从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
        一、异化的开端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批判精神
        二、异化劳动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成熟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解剖了人机关系的本质
        一、机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作用
        二、机器与资本范畴的关系
        三、机器、劳动以及人的关系
        四、人机关系的异化问题
        五、人机关系与私有制的批判
    第三节 现代性:《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
        二、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
        三、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
        四、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
        五、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
    第四节 马克思之后对“机器”的现代性诊断与反思
第七章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
    第一节 20世纪图灵测试一种大胆的设想:“机器是人”
        一、人工智能发端的前奏:两大测试实验
        二、人工智能“三阶段说”及其特征
    第二节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的经济哲学表征
        一、人工智能与工业产业的再升级
        二、人工智能与新型的社会分工
        三、人工智能与重新定义世界的思维方式
第八章 由“机器是人”引发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一个形上学问题:生命的原理与机器的原理能否重叠?
        一、智能化机器具有生命吗?
        二、智能化机器会有意识吗?
        三、智能化机器要伦理道德吗?
    第二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二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消失了吗?
        一、智能化机器取代人劳动的表现与担忧
        二、智能化时代“无人工厂”与劳动价值论
        三、智能化时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会消失吗?
    第三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三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一、异化理论及其在智能化时代的嬗变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第九章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的关系反思
    第一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延异
        一、智能化机器显现人类遗忘缺陷的记忆
        二、智能化机器“检查”一切具体的资源
        三、智能化机器的外化表现得以澄明并被解蔽
    第二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断裂
        一、智能化机器使得主体性人的理性能力完全“短路”
        二、智能化机器与人在时空发生断裂的表现
        三、智能化机器与人对真理的认知
    第三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重塑
第十章 “机器是人”命题背后关于人类的遭遇、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类的未来忧思
    第一节 智能化时代现代性的转换、遭遇、发展及隐忧
        一、历史进步与历史整体性观念
        二、自然是继续被人征服,还是与人日趋和谐?
        三、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造福于人类?
        四、工具理性是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
        五、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
    第二节 人类面对智能化机器未来的三种抉择
        一、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
        二、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
        三、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
    第三节 “机器是人”视野中的人类未来
结语
    一、现代性流变的总体轮廓:概念范畴的反思
    二、现代性流变的核心轴线:人机关系的嬗变
    三、现代性流变的风险危机:终结论的沉思
    四、现代性流变的未来去向:人类面临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4)三维转换视角下非虚构文学的翻译报告 ——以《追寻记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of In Pursuit of Memory
    1.2 Project significance
    1.3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2 Studies on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Non-Fiction Literature
    2.1 Studies on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2.1.1 Development of Eco-translatology
        2.1.2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2.2 Studies on non-fiction literature
        2.2.1 Development of non-fiction literature
        2.2.2 Characteristics of non-fiction literature
    2.3 Translation of non-fiction litera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ree-dimensionaltransformation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paration
    3.2 Translation
    3.3 Revision and the final translation
Chapter4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4.1 Linguistic-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4.1.1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4.1.2 Conversion of voice
        4.1.3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of sentences
    4.2 Cultural-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4.2.1 Free translation of idioms
        4.2.2 Use of Chinese four-letter words
    4.3 Communicativ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4.3.1 Addition
        4.3.2 Literal translation
        4.3.3 Free translation for dialogue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in gains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port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ppendixⅡ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5)理性思维视角下高中生物(人教版)中科学史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理性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1.1.2 科学史是生物学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对科学史研究概况
        1.2.2 国内外理性思维研究概况
        1.2.3 科学史中理性思维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生物科学史
        2.1.1 生物科学史的概念
        2.1.2 生物科学史的内涵与特征
        2.1.3 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2.2 理性思维
        2.2.1 理性思维的概念
        2.2.2 生物学课程中理性思维的形式与方法
        2.2.3 理性思维的教育价值
    2.3 生物科学史是培养理性思维的良好载体
    2.4 科学史的学习理论基础
        2.4.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3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立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的划分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
        3.2.3 分析维度的建立
    3.3 科学史研究结果分析
        3.3.1 教材中生命科学史数量分析
        3.3.2 教材中生命科学史的类型和组织方式分析
        3.3.3 教材中呈现生命科学史信息的材料分析
    3.4 教材中生命科学史对理性思维方法体现的统计与分析
        3.4.1 三本必修教材科学史中理性思维方法的梳理
        3.4.2 三本必修教材科学史中理性思维方法数据统计分析
4 运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策略和设计
    4.1 教学内容与策略
        4.1.1 课标相关要求
        4.1.2 教学内容的选择
        4.1.3 教学模式的选择:“6+1”教学模式
    4.2 教学设计案例
        4.2.1 案例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4.2.2 案例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探索过程
        4.2.3 案例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5 应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方法的实践研究
    5.1 教学对象的选择
    5.2 实验变量
    5.3 前后测试卷编制
    5.4 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5.4.1 前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5.4.2 后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5.4.3 后测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反思
    6.1 研究结论
        6.1.1 科学史方面
        6.1.2 科学史对理性思维方法的体现方面
        6.1.3 教学方法的选择
        6.1.4 教学建议
        6.1.5 科学史编排的建议
    6.2 案例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心肌损伤修复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提取和鉴定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2.1 iPSC的诱导、培养及上清液的收取
        2.2 iPSC-Exo 的提取
        2.3 iPSC-Exo的鉴定
    3. 结果
        3.1 iPSC-Exo的透射电镜观察和粒径测算
        3.2 iPSC-Exo的Western Blot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9C2心肌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的建立及iPSC-Exo的疗效分析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2.1 H_2O_2溶液作用浓度的配制
        2.2 H9C2细胞的培养
        2.3 H9C2心肌损伤模型的建立
        2.4 iPSC-Exo对受损的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5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D大鼠AMI模型的建立及iPSC-Exo的疗效评估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2.1 大鼠AMI模型的构建
        2.2 心电图检查
        2.3 心肌酶检测
        2.4 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2.5 组织学检测
    3. 结果
        3.1 SD大鼠的手术存活率
        3.2 AMI模型建立成功的判别及iPSC-Exo的疗效评估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珊瑚共生的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响应海洋变化的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及研究进展
        1.1.1 珊瑚礁的古生代
        1.1.2 珊瑚分类与网状演化
        1.1.3 珊瑚礁三角区域
        1.1.4 造礁珊瑚的有性和无性繁殖
        1.1.5 珊瑚与虫黄藻的共生
        1.1.6 珊瑚的光合作用
        1.1.7 珊瑚钙化
        1.1.8 珊瑚礁的白化机理
        1.1.9 珊瑚礁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
        1.1.10 珊瑚礁的修复及珊瑚礁管理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丛生盔型珊瑚共生体及骨骼的形态研究
    2.1 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3.1 丛生盔型珊瑚的表型及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2.3.2 丛生盔型珊瑚骨骼显微结构及金属元素形态特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虫黄藻种群的特异性分型鉴定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珊瑚和虫黄藻收集
        3.2.2 游离虫黄藻的培养测试
        3.2.3 DNA提取
        3.2.4 Pax和ITS基因的扩增
        3.2.5 引物-探针的设计和PCR程序
        3.2.6 引物-探针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测试
        3.2.7 标准曲线和样品检测实施
    3.3 结果
        3.3.1 引物-探针的设计
        3.3.2 Taqman 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
        3.3.3 TaqMan PCR检测可行性分析
        3.3.4 游离虫黄藻群落数量的计算
        3.3.5 珊瑚内共生虫黄藻相对丰度的计算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转录组揭示珊瑚和虫黄藻的代谢互惠机制及慢性富营养化耐受通路
    4.1 背景
    4.2 材料和方法
        4.2.0 生态环境与实验设计
        4.2.1 珊瑚收集、鉴定和伦理声明
        4.2.2 水质参数分析
        4.2.3 转录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4.2.4 BLAST珊瑚和虫黄藻的基因组
        4.2.5 基因注释、基因本体与代谢通路分析
        4.2.6 基因定量与差异表达分析
        4.2.7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4.3 结果
        4.3.1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4.3.2 解析珊瑚宿主及共生虫黄藻转录组
        4.3.3 海南东、西海水环流珊瑚的转录组谱
        4.3.4 珊瑚宿主及共生虫黄藻转录组的功能富集分析
        4.3.5 珊瑚与共生虫黄藻代谢通路的互惠
        4.3.6 近缘珊瑚物种的基因家族的比较分析
        4.3.7 珊瑚钙化蛋白galaxin家族的基因扩张
    4.4 讨论
        4.4.1 珊瑚对慢性富营养化耐受的分子机理
        4.4.2 珊瑚与共生虫黄藻之间的代谢互惠
        4.4.3 丛生盔型珊瑚的转录组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基因表达谱解析“珊瑚—虫黄藻”的柔性相互作用
    5.1 背景
    5.2 材料和方法
        5.2.1 珊瑚物种及实验设置
        5.2.2 R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5.2.3 珊瑚宿主和共生虫黄藻基因的鉴定
        5.2.4 基因注释及差异表达分析
        5.2.5 定量PCR基因表达验证
    5.3 结果
        5.3.1 转录组构成与现有珊瑚基因组资源的相关性分析
        5.3.2 “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的能源和营养动态响应
        5.3.3 pH波动对DIC流动通路的调节
        5.3.4 pH响应中所涉及的转录功能特征
        5.3.5 CSD和BTB/POZ介导的酸应激反应的负调节作用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海洋酸化对珊瑚共生系统的生物功能的影响
    6.1 背景
    6.2 材料和方法
        6.2.0 实验珊瑚和实验设计
        6.2.1 DNA及蛋白的提取
        6.2.2 胰酶酶解
        6.2.3 TMT标记
        6.2.4 HPLC分级
        6.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6.2.6 数据库搜索
        6.2.7 16S/ITS测序及OTU注释分析
        6.2.8 GeoChip分析
    6.3 结果
        6.3.1 蛋白质组分析和物种分类
        6.3.2 蛋白质组的OA响应
        6.3.3 OA变化引起的代谢通路重塑
        6.3.4 DIC预算有关的“珊瑚—藻类”相互作用
        6.3.5 OA引发微生物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6.3.6 基于16S/ITS测序解析OA对珊瑚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3.7 基于GeoChip进一步解析微生物功能的转变
    6.4 讨论
        6.4.1 OA诱导的分子响应机制
        6.4.2 细胞内DIC的利用动态
        6.4.3 微生物对珊瑚共生系统的适应力贡献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致谢

(8)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生物学
    1.1 水稻育性及作物育种
    1.2 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2 激素生物学
    2.1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2.2 脱落酸
    2.3 茉莉素与水杨酸
    2.4 油菜素内酯
    2.5 其它植物激素
    2.6 植物激素互作与调控网络
3 逆境生物学
    3.1 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3.1.1 抗性与基因沉默
        3.1.2 抗性相关的转录调控
        3.1.3 抗性相关的信号转导
    3.2 病原侵染及宿主细胞防御机制
    3.3 环境胁迫的应答调控
        3.3.1 温度胁迫
        3.3.2 盐碱和干旱胁迫
    3.4 营养转运与胁迫适应
        3.4.1 磷的转运与胁迫适应
        3.4.2 钾的转运与胁迫适应
        3.4.3 其它营养元素
4 发育、代谢与生殖生物学
    4.1 植物发育生物学
    4.2 植物代谢生物学
    4.3 植物生殖生物学
5 蛋白质组学
6 光合作用与光形态建成
    6.1 叶绿体发育与光合作用
    6.2 光形态建成和信号转导
7 表观遗传调控
    7.1 组蛋白修饰
    7.2 染色质组装与重塑
    7.3 DNA甲基化与非编码RNA
8 细胞骨架与囊泡运输
    8.1 细胞骨架系统及其调控
    8.2 囊泡运输
9 植物系统进化
    9.1 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9.2 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
1 0 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9)海南特有种华石斛菌根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附生兰科植物菌根研究综述
        1.1.1 兰科菌根的概况
        1.1.2 附生兰科植物的概况
        1.1.3 附生兰菌根的特点
        1.1.4 附生兰菌根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1.5 附生兰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1.1.6 附生兰菌根内生真菌的专一性
        1.1.7 附生兰的真菌营养模式
        1.1.8 附生兰菌根共生的分子机制
    1.2 华石斛研究综述
        1.2.1 生物学特性与分布
        1.2.2 种群生态学研究
        1.2.3 传粉生物学研究
        1.2.4 天然药用产物研究
        1.2.5 菌根内生微生物研究
        1.2.6 保育策略研究
    1.3 课题选择
        1.3.1 选材依据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样地
        1.4.1 海南岛概况
        1.4.2 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况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与特色
2 华石斛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策略
        2.1.2 真菌分离
        2.1.3 真菌鉴定
        2.1.4 系统发育分析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根内生真菌分离率
        2.2.2 菌根内生真菌鉴定
        2.2.3 α-多样性与群落成分
    2.3 讨论
        2.3.1 菌根内生真菌群落成分
        2.3.2 附生树种对真菌群落成分的影响
    2.4 小结
3 华石斛菌根的形态与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根材料
        3.1.2 石蜡切片制作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根部结构
        3.2.2 真菌菌丝的入侵与消解
        3.2.3 菌根皮层中的菌丝形态
    3.3 讨论
        3.3.1 根部的结构与特点
        3.3.2 真菌菌丝的入侵与消解
        3.3.3 生长条件对菌根侵染的影响
    3.4 小结
4 华石斛种子的室内共生萌发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种子与菌株材料
        4.1.2 室内共生萌发
        4.1.3 共生检测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子萌发动态
        4.2.2 种子萌发率指数
        4.2.3 原球茎生长指数
    4.3 讨论
        4.3.1 室内种子共生萌发
        4.3.2 共生萌发的营养供应
        4.3.3 有效菌株的专一性
    4.4 小结
5 华石斛菌苗共生体系的建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组培苗与菌株材料
        5.1.2 促生真菌初筛
        5.1.3 非拮抗组合筛选
        5.1.4 非拮抗组合与组培苗共培养
        5.1.5 共生检测
        5.1.6 生理指标测定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促生真菌初筛
        5.2.2 非拮抗组合
        5.2.3 促生组合筛选
        5.2.4 促生效果比较
        5.2.5 促生机制分析
        5.2.6 共生检测
    5.3 讨论
        5.3.1 菌苗共生体系建立成功的关键因素
        5.3.2 真菌对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
        5.3.3 细菌对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
        5.3.4 真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5.3.5 混合接种对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
    5.4 小结
6 华石斛共生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组培苗与菌株材料
        6.1.2 PEG模拟干旱胁迫
        6.1.3 菌苗共生培养
        6.1.4 根部形态与结构
        6.1.5 共生检测
        6.1.6 生理指标测定
        6.1.7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根部形态与结构的变化
        6.2.2 抗旱能力比较
        6.2.3 基本生物量分析
        6.2.4 光合性能分析
        6.2.5 渗透调节物质分析
        6.2.6 膜透性与抗氧化酶系统分析
    6.3 讨论
        6.3.1 兰科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结构响应
        6.3.2 兰科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6.3.3 共生菌对兰科植物抗旱性的影响
    6.4 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华石斛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7.1.2 华石斛菌根共生真菌的专一性
        7.1.3 共生苗对内生细菌与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7.2 建议与展望
        7.2.1 附生兰科植物的菌根营养模式
        7.2.2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识别机制
        7.2.3 兰科菌根真菌与菌根促生细菌的互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培养基配方)
    附录2 (附表)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本地科学家揭开细胞内蛋白质输送真相(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D]. 熊亮.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三维转换视角下非虚构文学的翻译报告 ——以《追寻记忆》为例[D]. 刘冰玉. 燕山大学, 2019(06)
  • [5]理性思维视角下高中生物(人教版)中科学史内容分析[D]. 罗聪. 河南大学, 2019(01)
  • [6]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心肌损伤修复的疗效研究[D]. 曾建银.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7]珊瑚共生的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响应海洋变化的组学研究[D]. 林镇跃. 厦门大学, 2018(06)
  • [8]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陈凡,钱前,王台,董爱武,漆小泉,左建儒,杨淑华,林荣呈,萧浪涛,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 植物学报, 2018(04)
  • [9]海南特有种华石斛菌根生物学研究[D]. 王晓鸣. 海南大学, 2017(08)
  • [10]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当地科学家揭开细胞内蛋白质传递的真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