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干栅制度的概况

我国历史上干栅制度的概况

一、干栏体系住居在我国历史存在的大体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邓继莹[1](2021)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桂北干栏风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桂北地区的传统村寨蕴含着我国西南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聚落及民居的风貌正日益丧失地域特色。如何协调传统风貌与现代化需求是亟待思考的命题,而了解传统聚落与民居风貌的本质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基于对命题及风貌本质的思考,文章借助类型学的方法将桂北干栏风貌梳理清晰,并更深入地解读风貌。文章采取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归纳对比、学科交叉、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桂北干栏风貌进行研究。类型学主张将事物剥离为表象与原型,因而寻找建筑学与类型学的交叉点,引入建筑类型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解读桂北传统干栏风貌。文章以建筑类型学中分类、元设计、主观因素分析三种研究方法为基础,将风貌特性分解为自然性、人文性与主观性,从三个特性出发进行深入剖析,使桂北干栏民居与聚落的风貌分解为原型、次原型与变体,并归纳成图示网络。梳理归纳桂北干栏风貌类型之后,逐一分析风貌自然性、人文性、主观性之间的特性关系、特性与类型之间关系,并表达为可视化图表。文章的主要创新点有:(1)运用建筑类型学作为理论工具,全面系统地解读“风貌”,并为聚落与民居的类型学研究提供新的类型学思路。(2)基于“风貌”特性,对桂北干栏建筑进行深入剖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乡村保护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最后通过对桂北干栏风貌的原型、次原型、变体进行特征提炼并用简单图示表达,得到了图示网络——“风”与“貌”的可视化图谱。同时,也得出了对桂北干栏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关系的结论:(1)桂北干栏民居与聚落的形态是风貌各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2)桂北干栏民居与聚落风貌的部分特性决定了风貌的原型、部分特性则促进风貌原型细分为次原型。(3)风貌的自然性、人文性与主观性对桂北干栏风貌的作用都是相互联系且相互牵制的。以上均是本研究对桂北干栏风貌进行梳理的结果,希望以上对桂北山区传统干栏风貌的深入分析能够为协调风貌与现代化需求、传统风貌良性演变策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张引[3](2021)在《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黎族是一个充满着南国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同时也蕴藏着瑰丽多姿的地域文化,黎族传统住居文化尤为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本文基于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研究的初衷,试图详尽记录与精准挖掘黎族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精髓。地域性传统建筑离不开其所在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作为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载体不仅对其形态特征流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黎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生成,因此对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无法回避其传统聚落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差异性较大,它是黎族先民在漫长历史迁徙和聚居繁衍中积累下来的地方风俗、民族性格及文化意识,结合传统聚落环境保护传统民居建筑能够继承千年文明的民居文化,推动南海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通过再生思维让黎族民居的设计精华在城市街道景观、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运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思路从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出发,拓展成了兼具传统聚落环境大局意识的再生设计思考。论述了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认知二者之间“矛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通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内容。历时十三年的田野调查凝练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类型及配属建筑设施,为后文的保护与再生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第二章着重阐述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理论,针对其场所精神把握、原生态保护原则、建筑意义重构和文化生态反哺等再生理论强调了黎族传统聚落保护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开始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变到黎族建筑遗产的传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以“原真性”为主要传承脉络展开论述,较为客观的阐述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之间的博弈关系。任何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分别从外和内两个角度的影响,本文在第四章围绕海南省多个黎族传统村落详细分析保护与再生的因果关系,以实际案例说明分析再生应用的实际情况,为后一章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进行铺垫。第五章整合了前文所做的理论和实际铺垫,将环境—生态—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设计学思维落到黎族传统民居的再生设计实处,通过美丽乡村、城市环境、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固了环境与建筑再生的关系。

朱玢蓉[4](2020)在《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平面空间与营造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武陵山区指武陵山及其支脉所在区域,连通渝、鄂、湘、黔,位于我国华中腹地,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武陵山区地形绵延起伏,气候湿润多雨,为适应当地地形和气候,土家族居民从“巢居”借鉴经验,创造吊脚楼民居。土家族吊脚楼融合了少数民族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传统文化,又因汉文化的影响而呈现礼制思想,兼具地域性与文化性。本文通过对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平面空间和营造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试图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土家族吊脚楼空间类型框架,并对其若干特征和要素进行了专题分析。论文选取了实地调研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面元素入手,对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类型、空间、尺度等方面作同一性和差异性的比较研究;阐明土家族的居住文化及地域因素给吊脚楼带来的影响;并从简单型民居建筑、庄园式民居建筑、公共建筑多角度切入,以试图剖析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居住文化的特征、平面组合与类型及其营造特征。全文共八章,分为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首先对土家族吊脚楼聚落进行分析,为吊脚楼单体建筑的研究作铺垫。再从吊脚楼单体建筑入手,从宏观上分析吊脚楼的基本特征,并对其类型进行系统划分与比较。第二部分(第四、五、六章)从土家族吊脚楼的平面要素入手,并重点对武陵山区土家族当地特色要素进行列举和说明,根据若干实际案例对武陵山区吊脚楼的平面形式、组合方式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第三部分(第七章)对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营造流程、选址要素、平面构建进行剖析,对土家族吊脚楼平面设计到营造的特色进行说明。第四部分(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展望以及创新点的论述。

张天文[5](2020)在《滇南边境贫困民族乡村住居精准化更新设计研究 ——以孟连县少数民族村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中国式扶贫已从过去的“粗放式”扶贫走向了精准扶贫。农村作为重点对象,其整体建设经历了不断的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农村土地改革走向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作为地域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集合地,改善民生需树立地域文化自信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这对贫困乡村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如何将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成为了乡村发展的热点问题。滇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位于中缅边境地带,经济发展落后,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要开展滇南边境地区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必须进行精准施策。在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满足贫困乡村人民的生活生产需要,同时延续地方特色文化和建立绿色文明乡村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出发,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住居学、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活化等相关理论,针对滇南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乡村进行“精准化”设计研究。本文以滇南边境贫困民族乡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别从就地改造、易地搬迁和城乡融合三个方面对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贫困乡村进行了住居更新设计、乡村整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论述。旨在从政策标准、技术措施和民族文化三个方面改善滇南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希望能够对少数民族贫困乡村的住居更新和乡村整体环境提升提供参考和建议。

梁楚虞[6](2019)在《闽南官式大厝非常规衍变研究》文中指出闽南官式大厝中存在着非常规衍变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建筑适应环境的营造经验。事实上,非常规衍变现象在我国其他民居类型当中也普遍存在,然而关于这一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给予的关注很少。本文在研究中,首先探讨闽南官式大厝的常规拓变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深入解析其适应特殊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的非常规营造经验,最后讨论其遗产对待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采取一般的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方法以外,还应用了历史景观侦察、空间行为分析、图说解析表达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闽南官式大厝除了因为家庭规模需求、用地限制需求等而有常规的群落规模的增减拓变以外,由于受到了闽南周边或外域的干栏文化、土楼文化、洋楼文化等影响,出现了诸多的非常规衍变案例,比如“干栏式官式大厝”、“土楼式官式大厝”、“洋楼式官式大厝”等等,这些非常规的官式大厝中承载了闽南官式大厝与外域建筑文化之间的适应与交融经验,是弥足珍贵的遗产。此外,为了适应闽南各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传统官式大厝的建设催生出很多灵活变通经验,它们当中承载着宝贵的生态文化经验遗产。本文研究成果,突破了既往的常规视野,完善了闽南官式大厝在非常规领域的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研究,并且引发了闽南官式大厝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思考,也对官式大厝的现代化改造有一定理念启示,对我国其他传统民居的拓展和深入认识有一定参考价值。

韦玉姣[7](2019)在《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在大量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研究。文章无意于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照片、图纸和阐释,记录和展示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多样性,进而从一个连续的、历史的角度来诠释他们的演进及其背后的机制。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地理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的组成及特点,从而从空间角度勾勒出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整体图景。第二部分,选取典型地区的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进行剖析,分析干栏的功能布局、结构、造型、材料等,以获取其形态特点、异同及演化方式。壮族麻栏分别以南壮区和北壮区的典型建筑实例为代表,以掌握南壮麻栏和北壮麻栏之间是否有渊源关系,北壮麻栏如何演化以适应较为寒冷和坡度更陡的山区地理环境。侗族传统干栏分别以三江县南部具有汉文化背景的南寨村、和里村,以及三江县北部高定寨的典型建筑为代表进行分析,以掌握不同文化背景对干栏的影响。第三部分,分别对壮族、侗族六个传统村寨——南壮区的那坡县达文屯、南壮区的扶绥县坡只屯、北壮区的龙胜县龙脊村、三江县北部的侗族高定寨、三江县南部的侗族南寨村、和里村近20年来的演进,进行调研。论文对六个村寨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产业特点、政府在推进村寨发展中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村寨及建筑演变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掌握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方式及推动因素。研究表明,壮族和侗族虽相近但彼此之间的影响不大。汉族虽在侗族聚居区侗化,但仍保持汉文化传统,并吸收侗族建筑技艺的精华;侗族建筑不同程度地受汉族影响。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都有一个趋势:更加开放,接受外来建筑技术和材料,因防火和生产方式改变,楼居向半楼居、地居建筑发展,由木结构向砖木结合、砖混及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发展。研究还表明,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并有固定的一系列仪式活动的村寨或村寨联盟,大多拥有丰富的、代表本民族建筑艺术水平的村寨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多由本民族的匠师设计和建造,与环境和谐并体现民族特色。最后,论文提出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可为广西的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18万字,图表181个)

潘洌[8](2018)在《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产双重遗失的濒危状态,村落地域空间特征快速消失,急需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村落空间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原生态空间格局被破坏;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无序化,空间秩序失控;空间形态随意改变,致使村落风貌受到破坏;对村落空间只注重保护而对传承与发展方式研究较少;村民自我文化认同感低,外来者文化认知度差,使得传统村落及建筑传承与更新缺乏适宜哲理等。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与适用资源也改变了,作为活态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其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中以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空间”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方式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键。当前,在空间增量受限的条件下,就要求仔细反思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等矛盾共同体在传统村落及建筑(多为存量空间)多元时空格局里的共存关系并做好发展趋势预测,以便在从现代性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能从传统性中发现并重建自身的民族与区域认同感,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在新形势下寻找新方向,为地域聚落及建筑空间设计提供指引。研究选取广西全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理清其村落及建筑时空里蕴藏着的适宜朴素哲理为目标,从由上至下的宏观环境和由下至上的微观场景两头开始,在中观的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中进行意义整合,由此,建构出基于广西独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村落外部环境空间←→村落空间←→建筑空间←→内部空间←→家俱陈设的多元时空格局,建立起一个既适应宏观规划要求又符合微观自组织需求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概念提取、分类比较及图解构成的定性方法抽象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空间格局”、“空间意义”、“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之概念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再抽象(数目、体量、坐标、度数、质量等数据)来建立起能适应现代性发展与更新的传统空间模型;并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籍此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逆性的传统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就此,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提炼,解决现实问题,达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构想。

王东[9](2017)在《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广州府北靠南岭走廊,南临茫茫大海,多样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民族(民系)分布,多元的经济形态,发达的宗族文化等因素孕育了众多的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体系。本文基于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借鉴审美文化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以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划分出审美文化圈区划,勾勒出其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指导,搭建研究框架,探索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地域形态特征的多样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进一步推进岭南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以及传统聚落史、建筑美学、传统建筑修缮设计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首先,针对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空间布局、景观类型展开分析,揭示其中的地域形态特征。明清广州府的水乡地区发育最早,是传统广府村落的典型代表,形成水乡村落格局。明代以降形成的广客交融型村落多“五位四灵”的环境格局。近代侨乡村落环境格局多样化特征显着,有水乡格局、靠山临田格局,临田临交通格局等。瑶族村落以“后有靠山,前有梯田”的环境格局为主。传统广府村落以“梳式布局”为原型,衍化为多种布局形态,突出“绕水”、“围岗”、“沿涌”、“综合”的形态布局。广客交融型村落突出村落的“围合性”布局。侨乡村落突出“规整的网状”布局。瑶族村落以“排列和自由”布局为主。从村落景观要素来看,传统广府村落的景观要素主要有榕茵社坛、小桥流水、水口园林、河涌植被、驳岸水埠、田园风光。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主要体现在客家围村景观与广府梳式布局的村落景观的相互交融上。侨乡村落的建筑景观突出表现在西式建筑与传统广府建筑的融合上。瑶族村落以“高山-村寨-梯田-河谷”的垂直景观形态为特色。其次,通过分析明清广州府的经济基础、宗族意识、文化习俗与村落的类型、住居模式、文化空间形成的关系,阐明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农商一体的经济结构孕育了岭南特有的水乡传统广府村落。在多山地、丘陵的广客交融型村落以农耕经济为主,村落规模小、形态简单。近代侨乡村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侨汇经济的支撑。少数民族聚居区存在游耕和山地稻作农业,促成了散居、大杂居小聚居的村落形态。受宗族意识的深刻影响,形成聚族而居的住居模式,在布局上表现为组团性、差序性,规整性、防御性特征。文化习俗对村落空间影响深刻,多神信仰致使村落庙宇众多,南越时期至民国不同年代的民俗遗迹“堆叠”于村落建筑中,“文房四宝”的耕读精神指导景观空间布局,村落空间中的这些文化习俗体现了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再次,通过对传统村落蕴含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审美理想的分析,就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建筑装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量,揭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中的人文艺术品格。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美学特征涉及自然、人文、生活三方面,其审美品格包含“整体和合,直观体悟”的审美思维,“崇尚自然,以水为宗”的审美趣味,“尚静隐逸,诗画桑梓”的审美境界。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表征了包括务实享乐的审美情趣、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崇文重教的价值追求、诗意乐生的审美境界在内的人文精神。作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游艺与粤乐包含了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杜佳[10](2017)在《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对喀斯特山区的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多是从某一民族角度进行,或是地理学学科角度对喀斯特地域宏观的聚落分布有所关注,对以贵州喀斯特山区作为地理单元,对该地区民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系统性的研究罕有关注。课题从地理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角度,站在地理学的视角来考察喀斯特地理特征与聚落形态的关系,结合历史长河的演变来理解民族聚落的发展,引入传统聚落空间形态量化分析方法来解读具体村落空间;运用质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对喀斯特地理条件、文化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防御特性等方面的认识,对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的分布、选址、边界形态、聚落空间结构特征、民居建筑等进行总结与归纳;进一步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区黔中地区的屯堡聚落和布依族传统乡村聚落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对上述两个族群的传统乡村聚落从形成演变、宏观分布、村落形态到建筑空间进行层层剖析,特征提取。并对形态特征形成的因素及机制进行分析与梳理;在其中加入公共空间图斑、建筑朝向、建筑密度、住居单元等的量化分析,量化数据便于聚落间比较研究、特征提取及数据库的建立,同时支撑质性分析展开;进一步将汉族移民族群聚落屯堡与其母源地江南汉族传统乡村聚落进行比较,廓清其传承与变迁,梳理其在喀斯特地域的演变;将屯堡聚落与世居族群布依族乡村聚落进行比较,提取出它们聚落形态中的地域共性。这两项比较研究分别从溯源与平行的角度,更加清楚地辨别与理解喀斯特地域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同时使我们在各种形态表征中,找出哪些形态要素主要受喀斯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哪些形态要素不易因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研究过程中,还配合了典型村落样本的解剖,使得研究更加生动透彻。最后对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的近年分布演变、聚落演化模式、聚落边界扩张的特征和机制、内部空间及民居的演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喀斯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发展策略建议。结论部分对上述形态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喀斯特山区乡村聚落分布的总体特征、选址特征、聚落边界特征、聚落空间结构特征、民居空间特征;屯堡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布依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贵州喀斯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当代演变特征。以及基于这些结论进一步提出喀斯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影响因素与各种形态表征之间的关系,聚落形态形成、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二、干栏体系住居在我国历史存在的大体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栏体系住居在我国历史存在的大体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筑类型学的桂北干栏风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建筑类型学研究综述
        1.2.2 桂北传统干栏研究综述
        1.2.3 传统建筑、街区与聚落风貌研究综述
        1.2.4 综合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3.4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类型学、原型与桂北干栏风貌
    2.1 建筑类型学与原型
        2.1.1 建筑类型学概念
        2.1.2 建筑类型学中的原型概念
        2.1.3 原型的研究方法
    2.2 桂北干栏风貌与原型
        2.2.1 桂北干栏原型分析
        2.2.2 桂北干栏原型的提取
    2.3 桂北干栏风貌的研究方法
        2.3.1 桂北干栏风貌类型的研究方法
        2.3.2 桂北干栏风貌特性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2.3.3 桂北干栏风貌类型与特性关系的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桂北干栏风貌的自然性
    3.1 气候对风貌的影响
        3.1.1 气温、太阳辐射量及降雨量
        3.1.2 风力
    3.2 地形对风貌的影响
        3.2.1 民居剖面分化
        3.2.2 聚落布局差异
    3.3 水对风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桂北干栏风貌的人文性
    4.1 生活习惯对风貌的影响
        4.1.1 民居体型分化
        4.1.2 聚落结构差异
    4.2 经济技术对风貌的影响
        4.2.1 民居的空间扩张与空间变异
        4.2.2 民居特征空间弱化
        4.2.3 民居结构变化
        4.2.4 聚落的扩张与紧凑
    4.3 人口流动对风貌的影响
    4.4 政策法规对风貌的影响
        4.4.1 自治制度
        4.4.2 防火改造政策
        4.4.3 旅游振兴政策
        4.4.4 土地制度
    4.5 交通变迁对风貌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桂北干栏风貌的主观性
    5.1 原住民视角下的桂北干栏风貌
        5.1.1 原住民视角下的桂北干栏风貌原型
        5.1.2 原住民视角下的桂北干栏风貌次原型
        5.1.3 原住民视角下的桂北干栏风貌的变体
    5.2 游客视角下的桂北干栏风貌
    5.3 管理者视角下的桂北干栏民居风貌
        5.3.1 政府视角下的桂北干栏民居风貌
        5.3.2 旅游公司视角下的桂北干栏民居风貌
    5.4 建筑学者与设计师视角下的桂北干栏风貌
    5.5 主观性视角下的桂北干栏设计策略
        5.5.1 空间构成策略
        5.5.2 材料的更新策略
        5.5.3 乡土记忆传达策略
        5.5.4 案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桂北干栏风貌的类型及特性总结
    6.1 桂北干栏风貌类型总结
        6.1.1 桂北干栏民居风貌类型总结
        6.1.2 桂北干栏聚落风貌类型总结
    6.2 桂北干栏风貌特性间关系分析
        6.2.1 特性关系
        6.2.2 影响因素关系
    6.3 桂北干栏风貌特性与类型关系分析
        6.3.1 人文性与类型
        6.3.2 自然性与类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3)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内外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的研究
        二、2000-2020年涉及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海南黎族传统民居遗产
        二、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之本源
        三、再生性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四、研究地域范围的思考
        五、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
        一、黎族概况
        二、黎族民居演化发展概述
        三、黎族原始聚落选址分析
        小结
    第二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类型
        一、船型屋式民居
        二、金字屋式民居
        三、干栏屋式民居
        四、砖瓦房式民居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形制构造、工匠技艺及配属建筑设施
        一、民居营建主要材料
        二、传统民居附属建筑
        三、形制构造的工匠技艺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形式特征成因
    第五节 海南黎族传统原生态民居演化的恒常与变异
第二章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理论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场所精神
    第二节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第三节 再生中的建筑意义重构与模式转换
        一、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中的再生
        二、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以外的再生
    第四节 生态学环境中的文化反哺
        一、传统聚落体现的生态文化思想
        二、生态营建环境智慧的当代价值
        三、生态与环境文化的反哺环链:传承与再生
第三章 黎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脉络
        一、民居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二、传承中的再生来源
    第二节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关系博弈
        一、民居“形”与“意”的保护与再生设计对立
        二、保护与人本自然再生设计延续融合
        三、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共生关系
    第三节 黎族传统聚落原生态民居的保护方式研究
    第四节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形态转译与再生研究
        一、多源复合的形态
        二、再生评估机制
        三、再生的美学策略——建筑体验中的深层知觉
第四章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因果关系
    第一节 白查村黎族民居的十五年沿革与流变
        一、原址聚落发展阶段
        二、整村迁离生活阶段
    第二节 俄查村黎族民居生态掘进
    第三节 洪水村黎族民居文化传承双重性
    第四节 初保村民居保护与再生支点
    第五节 中廖村民居再生的美丽乡村范式
    第六节 什寒村民居建筑语言碎片与再生诊断
    第七节 传统黎族聚落经济模式对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民居再生设计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环境反哺生态再生
    第三节 文化生态环境再生的重要维度
    第四节 生态文化再生与适应
    第五节 设计学视角下的黎族民居再生内涵与外延
        一、功能优化提升与打破单一固定形态
        二、再生设计带动返璞归真
        三、再生建筑的生态美创新
    第六节 环境中的再生应用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三、槟榔谷文旅项目中的再生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海南黎族船型屋测绘图与再生设计
    附录2: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保护复原图
    附录3:海南黎族船型屋再生设计(效果图)实践方案

(4)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平面空间与营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聚落特点
    2.1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情况
        2.1.1 武陵山区的地理情况及历史情况
        2.1.2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起源与演变
        2.1.3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聚落分布
    2.2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聚落形式
        2.2.1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聚落选址特点
        2.2.2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聚落空间组织类型
        2.2.3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聚落居住空间形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形式与类型
    3.1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特点
        3.1.1 架木为寨的建筑形式
        3.1.2 随地高下的架空特点
    3.2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的类型划分
        3.2.1 按基地选址分
        3.2.2 按平面布局分
        3.2.3 按空间组织分
        3.2.4 按结构构架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平面要素
    4.1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基本要素
        4.1.1 堂屋
        4.1.2 天井
        4.1.3 火塘
        4.1.4 次间
        4.1.5 阁楼
        4.1.6 屋顶
    4.2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特色要素
        4.2.1 龛子与转角楼
        4.2.2 罳檐与鸦雀口
        4.2.3 六合门与八字门
        4.2.4 磨角屋与将军柱
        4.2.5 冲天楼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陵山区土家族民居建筑
    5.1 武陵山区土家族民居建筑平面形式
        5.1.1 座子屋
        5.1.2 钥匙头
        5.1.3 撮箕口
        5.1.4 四合水
        5.1.5 店居型
    5.2 武陵山区土家族民居建筑平面组合
        5.2.1 吊脚楼民居的建筑平面组合方式
        5.2.2 吊脚楼民居的建筑空间组织规律
        5.2.3 大型吊脚楼民居平面案例及分析
        5.2.4 吊脚楼民居平面组织影响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土家族公共建筑
    6.1 武陵山区的祭祀建筑
        6.1.1 武陵山区祭祀建筑的基本情况
        6.1.2 武陵山区祭祀建筑的平面形式
    6.2 武陵山区的书院建筑
        6.2.1 武陵山区书院建筑的基本情况
        6.2.2 武陵山区书院建筑的平面形式
    6.3 武陵山区的会馆建筑
        6.3.1 武陵山区会馆建筑的基本情况
        6.3.2 武陵山区会馆建筑的平面形式
    6.4 风雨桥
    6.5 牌坊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平面营造
    7.1 营造流程
    7.2 选址造屋
        7.2.1 选屋址
        7.2.2 造屋场
    7.3 平面构建
        7.3.1 定法稷
        7.3.2 布平面
        7.3.3 绘侧样
        7.3.4 安磉凳
    7.4 细部构造
        7.4.1 柱的营造
        7.4.2 地面营造
        7.4.3 板壁营造
        7.4.4 门窗营造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比较分析
        8.1.1 文化环境特征
        8.1.2 建筑类型特征
    8.2 特色与价值总结
        8.2.1 平面空间与营造技艺特色
        8.2.2 平面空间与营造技艺价值
    8.3 研究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论文图表来源
附录B: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发表论文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设计项目与科研活动

(5)滇南边境贫困民族乡村住居精准化更新设计研究 ——以孟连县少数民族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有关民居建筑的研究动态
        1.3.2 有关乡村聚落的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政策与理论研究解读
    2.1 相关概念与政策解析
        2.1.1 滇南边境地区
        2.1.2 精准扶贫
        2.1.3 乡村振兴
        2.1.4 精准化设计
    2.2 相关理论解析
        2.2.1 人居环境科学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住居学与住居文化
        2.2.4 传统村落保护
        2.2.5 乡村旅游与乡村活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南边境贫困乡村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气候特征
        3.1.2 地形地貌
        3.1.3 环境资源
    3.2 贫困乡村振兴发展实例
        3.2.1 澜沧县勐根村老达保寨
        3.2.2 孟连县娜允村贺雅一组
        3.2.3 西盟县博航佤族生态村
    3.3 贫困乡村村落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南边境贫困乡村环境提升设计策略
    4.1 政策标准与实情
    4.2 贫困乡村精准化更新策略
        4.2.1 就地改造
        4.2.2 易地搬迁
        4.2.3 城乡融合
    4.3 建筑单体
        4.3.1 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
        4.3.2 内部尺度优化设计
        4.3.3 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
        4.3.4 房屋抗震设计
    4.4 地区特色文化的体现
        4.4.1 民族元素的延续
        4.4.2 自然环境的融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孟连县贫困民族村落精准化设计实践
    5.1 孟连县洪安村新寨组就地改造设计
        5.1.1 村寨概况
        5.1.2 就地改造思考
        5.1.3 单体建筑更新
        5.1.4 基础设施及配套设置
    5.2 孟连县南抗村富尼新寨易地搬迁设计
        5.2.1 项目概况
        5.2.2 易地搬迁选址
        5.2.3 单体建筑设计
        5.2.4 整体规划
    5.3 孟连县贺雅一组城乡一体化联结
        5.3.1 村寨概况
        5.3.2 开发优势分析
        5.3.3 城乡一体化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政策落实
    6.2 技术措施
    6.3 管理细化
    6.4 民族文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表格索引

(6)闽南官式大厝非常规衍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缘起与意义
        1.1.1 课题的缘起
        1.1.2 课题的意义
        1.1.3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闽南官式大厝的常规模式及其拓变
    2.1 “官式大厝”概念
    2.2 闽南官式大厝的基本模式
    2.3 闽南官式大厝的常规变化
    2.4 闽南官式大厝适应特殊环境的非常规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干栏文化与闽南官式大厝非常规衍变
    3.1 干栏建筑文化及其在闽南的遗存
        3.1.1 干栏建筑定义
        3.1.2 干栏建筑在闽南的发展
    3.2 干栏式官式大厝的出现与分布
    3.3 干栏式官式大厝的内部空间与居家生活特点
    3.4 干栏式官式大厝的外观造型与场地适应性
    3.5 干栏式官式大厝的结构与材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楼文化与闽南官式大厝非常规衍变
    4.1 土楼文化及其对闽南的影响
    4.2 土楼院内围合的官式大厝
        4.2.1 土楼围合的单体官式大厝
        4.2.2 土楼围合的官式大厝聚落
    4.3 官式大厝与土楼附属建筑
        4.3.1 官式大厝与土楼分置
        4.3.2 官式大厝与土楼融合
    4.4 官式大厝规制中的土楼生长
        4.4.1 土楼作官式大厝顶落
        4.4.2 土楼作官式大厝后落
        4.4.3 土楼作官式大厝护厝
    4.5 官式大厝与红砖土楼
        4.5.1 官式大厝与闽南红砖工艺
        4.5.2 红砖土楼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洋楼文化与闽南官式大厝非常规衍变
    5.1 闽南与东南亚建筑文化交流
        5.1.1 闽南传统建筑在东南亚的影响
        5.1.2 归国华侨与闽南传统建筑体系变革
    5.2 洋楼与官式大厝结合形式的涌现
        5.2.1 返乡华侨与洋楼的大量涌现
        5.2.2 洋楼与官式大厝的形式结合
    5.3 洋楼与官式大厝结合形式的各种变化
        5.3.1 丰富的变化
        5.3.2 变化的原因
    5.4 洋楼化官式大厝平面布局的矛盾理念
    5.5 洋楼化官式大厝立面造型的自由创意
    5.6 洋楼化官式大厝结构形式的复合交杂
    5.7 骑楼建设与官式大厝的非常规变化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环境与闽南官式大厝非常规衍变
    6.1 自然因素变化与官式大厝变异
    6.2 山地适应与官式大厝变异
    6.3 水体考量与官式大厝异变
    6.4 地方材料应用与官式大厝变化
    6.5 受灾后的灵活处理
    6.6 在非闽南地区的异变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相关启示
    7.1 非常规官式大厝遗产价值及其保护
        7.1.1 非常规官式大厝遗产的价值
        7.1.2 非常规官式大厝遗产的保护
    7.2 官式大厝的非常规现代化
    7.3 我国非常规民居遗产研究展望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遗产保护国际公约列表
附录B 中国大陆民居分类主要相关文献列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村寨的定义与性质
        1.1.1 村寨的定义
        1.1.2 村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3 寨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4 解放后广西村寨性质的概括
        1.1.5 本文所研究壮、侗族传统传统村寨的界定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3 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1.3.1 国外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2 国外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研究
        1.3.3 国内关于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4 国内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及其背景方面的研究
        1.3.5 国内关于壮、侗族的传统村寨建筑与及其演进的研究
        1.3.6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本文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借鉴的理论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1.5.1 借鉴的理论
        1.5.2 采用的方法
        1.5.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
    2.1 广西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概括
        2.1.2 地形
        2.1.3 河流与海港
        2.1.4 气候和物产
    2.2 民族渊源——岭南骆越、西瓯的后裔
        2.2.1 古代广西的世居先民——百越支系之(西)瓯、骆(越)民族
        2.2.2 发展中的壮、侗族先民——封建社会的蛮、俚、乌浒、僚、峒
    2.3 封建王朝开发及广西社会制度变迁对壮、侗族的影响
        2.3.0 秦汉以后的郡县制对壮、侗族的影响
        2.3.1 壮、侗族现代身份的确立
        2.3.2 唐至五代时期羁縻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3 宋至清的土司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4 民国广西省县制及“三位一体”基层行政组织对壮、侗族的影响
        2.3.5 新中国的自治区、市、县及自治县对壮、侗族的影响
    2.4 壮、侗族分布格局
    2.5 壮、侗族的传统经济形态与社会组织
        2.5.1 传统经济形态
        2.5.2 传统社会组织
        2.5.3 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6 教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民族文化
        2.6.1 教育
        2.6.2 生活习俗
        2.6.3 民族文化
        2.6.4 宗教信仰
第三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
    3.1 壮、侗族村寨的地理类型
        3.1.1 盆地平峒型村寨
        3.1.2 山区河谷型村寨
        3.1.3 山区弄场型村寨
        3.1.4 高山型村寨
        3.1.5 小结
    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空间形态
        3.2.1 散布型
        3.2.2 线型
        3.2.3 组团聚集型
        3.2.4 小结
    3.3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公共空间
        3.3.1 以室外场地为中心的壮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3.3.2 以具有象征意义的鼓楼为标志的侗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第四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
    4.1 壮、侗族干栏民居的历史背景
    4.2 壮族的传统麻栏
        4.2.1 壮族麻栏的类型
        4.2.2 南壮大叉手麻栏
        4.2.3 北壮穿斗结构麻栏
        小结
    4.3 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
        4.3.1 侗族的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
        4.3.2 侗族传统干栏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处理
        4.3.3 侗族传统干栏实例
    4.4 壮、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的比较
        4.4.1 观念和文化上的差异
        4.4.2 结构上的差异
        4.4.3 屋面曲线的做法
    4.5 壮、侗族民居的建造过程
第五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5.1 壮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1.1 农业型壮族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实例
        5.1.2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的演进——以北壮区龙脊古壮寨为例
        5.1.3 壮族村寨演进小结
    5.2 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2.1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高定寨
        5.2.2 农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和里村、南寨村
    5.3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5.3.1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特点的比较
        5.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特点的比较
        5.3.3 壮侗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结语:研究成果、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一、研究成果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第三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与公共空间
        4、第四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民居
        5、第五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二、创新点
    三、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8)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传统与现代时空分离的危机
        1.1.2 传统与现代时空压缩的混乱
        1.1.3 传统与现代时空同质的单一
        1.1.4 传统与现代时空转换的失语
        1.1.5 传统与现代时空一体的要求
    1.2 概念释义
        1.2.1 广西
        1.2.2 传统村落及建筑
        1.2.3 传统空间
        1.2.4 传承与更新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1.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寻根:理清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中蕴藏着的朴素哲理
        1.4.2 回归:建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框架
        1.4.3 出发:形成广西传统村落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1.4.4 融合:探索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特性的传承与更新方法与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调查
        1.5.2 分类方法
        1.5.3 比较方法
        1.5.4 图解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内容
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建构
    2.1 传承与更新框架的理论建构
        2.1.1 框架建构的意义
        2.1.2 框架建构的方式
    2.2 目标建构:诗意栖居环境
    2.3 根基建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叠加
    2.4 主线建构:理清空间意义脉络
        2.4.1 空间意义传承与更新的重要性
        2.4.2 意义生成的过程性——片段性存在
        2.4.3 意义认知的多样性——开放性关系
        2.4.4 意义存在的等级性——等级性位置
    2.5 节点建构: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
        2.5.1 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5.2 空间要素的框架构成
    2.6 关系建构: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
        2.6.1 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6.2 空间结构的框架构成
    2.7 形态建构: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
        2.7.1 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7.2 空间形态的框架构成
    2.8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
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3.1 广西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3.2.1 山地传统村落地理空间格局
        3.2.2 滨水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望得见水
        3.2.3 平原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珍惜土地
        3.2.4 村落及建筑的气候地理空间格局:气候印记
    3.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民族文化共存格局
        3.3.1 保持文化原生态格局:民族村落建筑地理空间分布
        3.3.2 延续文化交融的格局: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3.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政治经济多元共存格局
        3.4.1 土地制度多元化共存
        3.4.2 政治身份多元化共存
        3.4.3 产业空间多元化共生
    3.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场景空间格局
        3.5.1 人的场景空间
        3.5.2 自然场景空间
    3.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建构
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意义的理清
    4.1 传统空间的使用意义激活
        4.1.1 提高空间使用度
        4.1.2 改善空间舒适度
        4.1.3 增强空间复合度
    4.2 传统空间的安全意义转换
        4.2.1 唤醒空间归属感
        4.2.2 强化空间领域感
        4.2.3 营造空间威慑感
    4.3 传统空间的社交意义升级
        4.3.1 升级空间参与度
        4.3.2 升级仪式空间认同度
    4.4 传统空间的景观意义发掘
        4.4.1 调动三种景观感受方式
        4.4.2 营造风景园林式村落空间
        4.4.3 营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
        4.4.4 营造“三美”聚落及建筑空间
    4.5 仪式空间的精神意义提升
        4.5.1 延续民俗性
        4.5.2 重识风水性
        4.5.3 提升冥想性
    4.6 空间意义的价值性转换
        4.6.1 时空价值认定
        4.6.2 创作升值
        4.6.3 体验转换
        4.6.4 商业利用
    4.7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的意义脉络建构
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要素的再构
    5.1 空间核心的建构
        5.1.1 寻找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
        5.1.2 呼应自然地理空间核心
        5.1.3 保留场景空间的核心形式
        5.1.4 重建村落空间中心
        5.1.5 建筑空间核心再生
        5.1.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2 空间边界的重构
        5.2.1 空间边界的定义
        5.2.2 尊重自然边界
        5.2.3 重建“顶”边界
        5.2.4 重新定义“墙”边界
        5.2.5 重造流动的地形
        5.2.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边界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3 空间领域的解构
        5.3.1 空间领域的定义
        5.3.2 保留自然领域
        5.3.3 再现场景氛围
        5.3.4 营造村落建筑丰富的领域层次
        5.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领域的传承与更新框架
6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结构的营造
    6.1 营造复合的空间路径
        6.1.1 空间路径的特性
        6.1.2 顺应自然隐性路径
        6.1.3 穿越空间的场景路径
        6.1.4 营造连续的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
        6.1.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6.2 营造多变的空间方向
        6.2.1 空间方向坐标系的定义
        6.2.2 顺应自然方向
        6.2.3 复合多种方向需求
        6.2.4 继承村落及建筑方向设置
        6.2.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方向框架建构
    6.3 营造丰富的空间距离感
        6.3.1 空间距离的定义
        6.3.2 与自然保持生态距离
        6.3.3 保持多变的场景距离感
        6.3.4 营造空间的距离等级
        6.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距离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7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寻找
    7.1 空间形态的特性
        7.1.1 符号性
        7.1.2 完形性
        7.1.3 图地性
    7.2 找寻空间形态原型
        7.2.1 重构矩形空间
        7.2.2 寻找三角形空间
        7.2.3 拓扑圆形空间
        7.2.4 保持自由形空间
    7.3 找寻空间形态的演变方式
        7.3.1 拓扑变形
        7.3.2 重复叠加或削减
        7.3.3 自组织集聚与扩散
    7.4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框架
8 结语与展望: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8.1 结语
    8.2 理想空间
    8.3 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9)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总览
        1.2.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研究现状
        1.2.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专题性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畴
        1.4.1 空间范畴
        1.4.2 时间界定
    1.5 关键概念与研究框架
        1.5.1 关键概念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与演变
    2.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
        2.1.1 传统村落的物质形态构成
        2.1.2 传统村落的社会内涵构成
        2.1.3 传统村落的精神价值构成
    2.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空间划定
        2.2.1 文化圈理论
        2.2.2 传统村落文化圈划定要素
        2.2.3 传统村落审美文化圈区划类型与层级
    2.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时间理路
        2.3.1 万邦时代南越族群的村落文化滥觞(先秦时期)
        2.3.2 移民迁徙融合与广府聚居区的形成(秦-宋元)
        2.3.3 民系交汇背景下的广客杂居村落演绎(明-民国)
        2.3.4 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侨乡村落拓展(清中后期-1949 年)
    2.4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演变规律
        2.4.1 文化圈中心和边缘的演变机制
        2.4.2 文化圈之间的时空演变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地域形态特征
    3.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
        3.1.1 传统广府村落环境格局
        3.1.2 广客交融型村落环境格局
        3.1.3 广府侨乡村落环境格局
        3.1.4 瑶族村落环境格局
    3.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
        3.2.1 原型:梳式布局
        3.2.2 传统广府村落布局
        3.2.3 广客交融型村落布局
        3.2.4 广府侨乡村落布局
        3.2.5 瑶族村落布局
    3.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景观要素
        3.3.1 传统广府村落景观要素
        3.3.2 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要素
        3.3.3 广府侨乡村落景观要素
        3.3.4 瑶族村落景观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
    4.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类型与经济形态
        4.1.1 农商一体的传统广府村落
        4.1.2 农耕为主的的广客交融型村落
        4.1.3 依赖侨汇的广府侨乡村落
        4.1.4 倚重农耕的瑶族村落
    4.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住居与宗族意识
        4.2.1 组团形态体现宗族文化
        4.2.2 差序格局反映宗族制度
        4.2.3 规划营建依赖宗族力量
        4.2.4 防御体系彰显宗族防卫意识
    4.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空间与社会习俗
        4.3.1 村落环境空间反映民间信仰
        4.3.2 村落文化空间承载民俗遗迹
        4.3.3 村落景观空间表征耕读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品格
    5.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人文艺术品格的内涵
        5.1.1 传统村落差异化的民族心理
        5.1.2 传统村落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5.1.3 传统村落的整体和象征思维
        5.1.4 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5.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审美特征
        5.2.1 景观集称文化在明清广州府乡村的演变
        5.2.2 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景题特征
        5.2.3 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审美意蕴
    5.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5.3.1 精细实用的审美情趣
        5.3.2 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
        5.3.3 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
        5.3.4 诗意乐生的审美追求
    5.4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品格
        5.4.1 游艺: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
        5.4.2 粤乐: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与解析
        1.2.1 喀斯特山区
        1.2.2 传统乡村聚落
        1.2.3 聚落形态
    1.3. 研究对象
        1.3.1 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
        1.3.2 喀斯特典型区域——黔中屯堡及布依族乡村聚落
    1.4 国内外聚落形态研究综述
        1.4.1 文献的检索与统计
        1.4.2 国内聚落形态研究的主要阶段
        1.4.3 国内外聚落形态研究的内容及进展
        1.4.4 喀斯特地区聚落研究综述
        1.4.5 黔中屯堡聚落的相关研究
        1.4.6 黔中布依族聚落的相关研究
        1.4.7 研究进展的启示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地域适应相关理论
        1.5.2 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
    1.6 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的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 喀斯特环境特征与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
    2.1 喀斯特及其环境特征
        2.1.1 喀斯特的概念
        2.1.2 喀斯特的分布及环境特征
    2.2 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形成背景
        2.2.1 自然地理与聚落形态
        2.2.2 喀斯特文化及意识形态与聚落形态
        2.2.3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产方式与聚落形态
        2.2.4 防御需求与乡村聚落形态
        2.2.5 社会结构与聚落形态
        2.2.6 土地信仰与尊崇自然的风水观念
    2.3 喀斯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分布特征
        2.3.1 与喀斯特地理自然环境同构
        2.3.2 与民族分布密切相关
        2.3.2.1 明代前贵州民族分布——夷多汉少
        2.3.2.2 明代后贵州民族分布——汉族大量移民,以“通道”为依托重组民族分布
        2.3.3 小结:喀斯特地理和民族影响叠加的聚落分布格局
    2.4 喀斯特乡村聚落选址特征
        2.4.1 盆地(峰林盆地、峰从盆地、丘原盆地)——背山面坝
        2.4.2 谷地(峰从山谷、宽谷河段、峡谷)——谷底延展
        2.4.3 洼地(峰林洼地、峰从洼地)——一(数)洼一聚落
        2.4.4 山地半坡——依山就势
        2.4.5 喀斯特洞穴——洞内人家
    2.5 喀斯特山区地形与聚落边界形态
        2.5.1 喀斯特山区民族聚落边界形态量化分析
        2.5.2 喀斯特山地民族聚落边界形态分类
        2.5.3 小结
    2.6 喀斯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
        2.6.1 中心集聚型
        2.6.2 无中心集聚型
        2.6.3 松散开放型
        2.6.4 路网结构
    2.7 喀斯特民居建筑形态
        2.7.1 干栏式特征突出
        2.7.2 喀斯特石材的广泛应用
3 黔中屯堡空间形态
    3.1 黔中“屯堡”及“屯堡人”概况
    3.2 “屯堡人”族群源流辨析
    3.3 屯堡人族群特征
        3.3.1 屯堡生产方式——农、商、手工业复合产业模式
        3.3.2 屯堡社会组织结构
        3.3.3 屯堡人宗教信仰和习俗
        3.3.4 屯堡族群特征小结
    3.4 黔中屯堡聚落的选址
        3.4.1 体系布局——军事、屯田与地理共同影响
        3.4.2 单个聚落选址
    3.5 屯堡聚落规模及边界形态分析
        3.5.1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及边界形态
        3.5.2 屯堡聚落边界物质空间特征
        3.5.3 形成原因分析
    3.6 屯堡聚落内部空间要素构成及结构特征
        3.6.1 结构特征一——中心集聚
        3.6.2 结构特征二——多层次防御体系
        3.6.3 结构特征三——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及建筑
    3.7 聚落空间形态量化分析
        3.7.1 建筑密度及容积率
        3.7.2 公共空间分维值
    3.8 黔中屯堡民居
        3.8.1 住居单元尺度
        3.8.2 屯堡民居平面布局特征
        3.8.3 屯堡民居空间形态特征
    3.9 实例分析:鲍家屯——典型军屯在喀斯特地域的演变
        3.9.1 鲍家屯概况
        3.9.2 特殊政治任务、自然地理恶劣及民族关系紧张的建屯背景
        3.9.3 生存——选址的考量
        3.9.4 防御——营房式布局与中轴对称格局
        3.9.5 开拓——古水利设施的修建与环境改造
        3.9.6 演变——从军屯到民屯
        3.9.6.1 中轴线上公共空间的演变
        3.9.6.2 民间防御的加强——栅门与碉楼修建
        3.9.7 自组织机制——军事移民集体主义与宗族力量的共同作用
4 黔中布依族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
    4.1 黔中布依族概况
    4.2 布依族源流辨析
    4.3 布依族民族文化及民族性格
        4.3.1 布依族生产方式
        4.3.2 布依族社会组织结构
        4.3.3 布依族宗教信仰和习俗
        4.3.4 布依族人特征小结
    4.4 黔中布依族聚落的选址
        4.4.1 总体分布特征——逐水而居
        4.4.2 单个聚落选址
    4.5 黔中布依族乡村聚落边界形态量化分析
        4.5.1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及边界形态
        4.5.2 黔中布依族乡村聚落边界物质空间特征
        4.5.3 形成原因分析
    4.6 布依族聚落内部空间要素构成及结构特征
        4.6.1 结构特征一——无中心集聚
        4.6.2 结构特征二——注重防御
        4.6.3 结构特征三——与地形同构的道路系统
        4.6.4 其它空间要素
    4.7 聚落空间形态量化分析
        4.7.1 建筑密度及容积率
        4.7.2 公共空间分维值
        4.7.3 聚落建筑朝向
    4.8 黔中布依族民居
        4.8.1 黔中布依族建筑源流辨析
        4.8.2 黔中布依族民居布局特征
        4.8.3 黔中布依族民居外部形态特征
    4.9 实例:高荡村——生存与适应的喀斯特山地聚落营建
        4.9.1 高荡村概况
        4.9.2 选址——避乱与生存的考量
        4.9.2.1 选址特征
        4.9.2.2 环境容量的考虑
        4.9.2.3 避乱与防御
        4.9.3 营建——生活与严密防御
        4.9.3.1 点状防御——小屯营盘
        4.9.3.2 线性防御空间——边界与巷道
        4.9.3.3 面状防御空间——栅门与居住分区
        4.9.3.4 撤退与避难——大屯营盘
        4.9.4 适应地域——木干栏到石干栏的演变
5 从比较研究看喀斯特地域特征形成
    5.1 黔中屯堡与江南聚落空间的神似与形似
        5.1.1 相似的聚落选址的风水观念
        5.1.2 重视聚落形态的文化象征
        5.1.3 空间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5.1.4 相似的宗教信仰空间
        5.1.5 合院式民居
        5.1.6 装饰精美、文化性突出
    5.2 屯堡聚落空间在喀斯特地域的适应性演变
        5.2.1 选址的适应与环境的融合
        5.2.2 就地取材降低成本、运用石材适应地域环境
        5.2.3 聚落结构更加集约紧凑
        5.2.4 民居格局的适应性调整
        5.2.5 防御体系的不断强化
        5.2.6 小结
    5.3 从屯堡与布依族聚落比较研究
        5.3.1 二者的喀斯特地域共性
        5.3.2 二者聚落形态的不同
    5.4 比较分析结论
    5.5 屯堡与布依族融合的特殊案例——镇山村
        5.5.1 镇山村概况
        5.5.2 注重生存与防御的选址
        5.5.3 镇山村空间形态量化分析
        5.5.4 兼具屯堡特征和布依族特征的聚落空间形态
        5.5.5 体现汉族和布依族文化的公共空间
        5.5.6 汉族合院式民居和布依族干栏式民居的创新
6 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的当代演变
    6.1 演变阶段概述
        6.1.1 民国时期
        6.1.2 1949年——1982年
        6.1.3 1982年至今
    6.2 近年喀斯特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的演变
    6.3 喀斯特乡村聚落的近年演变模式
        6.3.1 衰退型
        6.3.2 稳定更新型
        6.3.3 快速扩张型
        6.3.3.1 边界演变的趋势——指状拓展
        6.3.3.2 原因分析
        6.3.4 就地城镇化
    6.4 传统乡村聚落内部空间形态演化
        6.4.1 空间形态演化的量化分析
        6.4.2 民居建筑的当代演变
        6.4.3 公共空间的再生与新建
    6.5 喀斯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发展策略建议
        6.5.1 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宏观空间布局策略
        6.5.2 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中观形态保护与发展建议
        6.5.3 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微观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建议
        6.5.3.1 保护建议
        6.5.3.2 发展建议
        6.5.4 其它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6.6 小结
7 结论
    7.1 贵州喀斯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结论
        7.1.1 总体分布特征
        7.1.2 喀斯特山地乡村聚落的选址特征结论
        7.1.3 喀斯特山地乡村聚落的边界形态特征结论
        7.1.4 喀斯特山区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结论
        7.1.5 喀斯特山区乡村聚落民居空间形态结论
    7.2 黔中屯堡聚落形态特征结论
    7.3 黔中布依族聚落形态特征结论
    7.4 贵州喀斯特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当代演变特征结论
    7.5 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
    7.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走访聚落及调研深度一览表
附录2: 村庄建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各户房屋建设历史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干栏体系住居在我国历史存在的大体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类型学的桂北干栏风貌研究[D]. 邓继莹. 广西大学, 2021(12)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张引. 西安美术学院, 2021(01)
  • [4]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平面空间与营造特征研究[D]. 朱玢蓉.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滇南边境贫困民族乡村住居精准化更新设计研究 ——以孟连县少数民族村落为例[D]. 张天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闽南官式大厝非常规衍变研究[D]. 梁楚虞. 华侨大学, 2019(01)
  • [7]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D]. 韦玉姣. 东南大学, 2019(05)
  • [8]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D]. 潘洌. 重庆大学, 2018(04)
  • [9]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10]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D]. 杜佳. 浙江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我国历史上干栅制度的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