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北部黑潮地区浮游动物多样性

东海北部黑潮地区浮游动物多样性

一、东海北部黑潮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钟强强[1](2020)在《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文中指出天然存在的210Po-210Pb及234Th-238U核素对是评估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POC)输出通量的理想示踪剂。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是近些年兴起的评估手段,在我国海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大气沉降作为海洋中210Po和210Pb的重要源项,在先前评估POC输出通量时常常被忽视。本论文选取东海近岸的上海地区建立大气沉降观测站,通过长时间序列单次降雨事件中210Po、210Bi、210Pb和7Be观测分析,研究了核素大气沉降通量的变化模式和影响因素,其结果为东亚海区提供了210Po、210Pb和7Be的沉降通量平均值。基于南黄海、长江口外东海及西北太平洋的水体中210Po和210Pb观测结果,本文验证了黑潮海区及西太平洋具有高210Po和210Pb的特征,并系统性地厘清了东中国海区210Po和210Pb的分配和清除行为及源汇格局。最后本文利用234Th-238U和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对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真光层POC输出通量进行了评估,基于三个航次时间序列站水柱中210Po和210Pb的变化,本文发现颗粒态210Po的活度浓度异常升高与中层生物昼夜垂直迁移(DVM)行为有关。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大气沉降是近海210Po和210Pb的重要来源。东海近岸典型代表区域(上海,2016年7月-2018年4月)单次降雨中多核素(210Po-210Bi-210Pb及7Be)观测结果表明:雨水中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活度浓度随降雨量增大急剧降低,四种核素的湿清除过程与降雨的雨滴大小、云内清除和云下清除均有关;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湿沉降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四种核素湿沉降通量之间也具有高度相关性,证明了四种核素受相似的湿清除和沉降过程控制;四种核素湿沉降通量与降雨量之间相关性较弱,表明核素的沉降通量不仅受控于降雨量,而且也受其他天气因素和天气过程(台风、梅雨、寒潮事件的发生等)影响。基于极端降雨中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本文观察到210Po/210Pb、210Bi/210Pb和7Be/210Pb的活度比值异常现象,推测来自平流层或上对流层的较“老”的气团会入侵对流层并影响核素的大气沉降通量。综合前期文献,东亚近海区210Po、210Pb和7Be的年均大气沉降通量分别为18.6±4.2、309±182和(1.10±0.45)×103 Bq/m2/yr。在利用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评估东亚海域POC输出通量时,如果不考虑210Po的大气沉降贡献,将会导致评估结果偏低7-44%。(2)本文基于黄海(2015年8月)、长江口及东海(2016年7月和2017年5月)和西北太平洋(2018年5月)的四个航次海水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10Po和210Pb的活度浓度,综合前期文献数据,从较大空间尺度上绘制了西北太平洋及东中国海区海水中210Po和210Pb的分布。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在不同水体之间的大小顺序为:长江河水>黑潮及西北太平洋海水>近海/陆架区海水。根据东亚近海区210Po和210Pb大气沉降通量并通过构建210Po和210Pb的收支模型,表明大气输入项是东海海区210Pb最重要的来源,占210Pb所有来源的53.3%;210Po的直接大气沉降输入仅占210Po所有来源的3.4%,海水中原位210Pb的衰变生产和外海水输入是东海海区210Po最主要的两个来源,占比分别为48.4%和42.7%;河流输入的210Pb和210Po分别为各自所有来源的8.2%和5.5%。因此,本文认为针对远离河流影响的远海及大洋海区,运用210Po和210Pb进行示踪POC输出通量时,大气沉降贡献将会更加重要而不应该被忽略。通过对比,本文还发现外海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比河口和近岸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具有更高的比活度(Bq/kg-颗粒物)的210Po和210Pb,这表明外海生源颗粒物对210Po和210Pb的颗粒富集作用更显着。东中国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210Po和210Pb的分配系数(Kd)≥104 m L/g,说明海洋环境中210Po和210Pb对颗粒物具有很强的亲和能力;通过绘制Kd-210Po和Kd-210Pb与颗粒物上POC/TSM比值的关系图,本文发现随着颗粒物上有机碳含量的增加,Kd-210Po和Kd-210Pb均持续增加并且Kd-210Po与Kd-210Pb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变大,这一现象表明210Po和210Pb之间的分馏效应随颗粒物上POC含量的增加而加强;而Kd-210Po始终大于Kd-210Pb,表明210Po对POC具有更强的颗粒物亲和性和生物活性。(3)南海(SCS)北部陆坡海域秋季(2014年10月)、夏季(2015年6月)和春季(2017年3月)水柱中210Po、210Pb和234Th的活度分布表明南海北部水柱真光层存在明显的210Po-210Pb和234Th-238U活度不平衡。基于234Th法(春季10.7±11.1mmol/m2/d,n=7)和基于210Po法估算的POC输出通量(春季4.6±1.9 mmol/m2/d,n=8)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两种核素本身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所示踪过程的时间尺度有关。利用210Po示踪法时,基于Eppley模型估算的POC输出通量(年平均6.5±2.7 mmol/m2/d,n=16)高于基于Buesseler模型估算的POC输出通量(年平均4.0±2.4 mmol/m2/d,n=17)。南海北部陆坡海区POC输出通量(mmol/m2/d)的大小顺序为秋季>春季>夏季(Eppley法估算结果:8.8±2.7>6.3±2.2>4.9±2.0;Buesseler法估算结果:4.8±3.5>4.6±1.9>2.4±1.0),这反映生物碳泵过程存在显着的季节变化。210Po-210Pb和234Th-238U双示踪法估算得到南海北部陆坡海区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全年变化范围为1.0-31.2 mmol/m2/d,该结果与其他技术手段(如沉积物捕集器法)获得的POC输出通量结果比较接近。结合文献中报道的初级生产力数据,本文估算出南海真光层生物碳泵效率(f值)为12.5-17.7%。此外,本文发现白天水柱450 m层颗粒态210Po活度浓度异常升高与中层鱼的昼夜垂直迁移过程有关,这表明颗粒态210Po在示踪中层生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过程带来的碳通量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曲寒雪[2](2020)在《西北太平洋表层沉积物的放射虫组合特征及对水体环境的指示作用》文中指出放射虫是单细胞海洋原生动物,主要营浮游生活,分布广泛,多样性程度极高,是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采集自黄海和东海浅水陆架区、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以及赤道西太平洋的三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三区域放射虫进行调查分析,辅以从网络环境数据库提取的多年环境数据的年平均分析资料,以探究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组合与特定水体环境的关系。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黄海和东海陆架区的5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放射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潮分支流对研究区的放射虫种类组成和分布模式有重要影响。黄海陆架区放射虫丰度极低,有15个站位未发现任何放射虫。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陆架区放射虫可分为三个区域性组合,即东海北区放射虫组合、东海中区放射虫组合和东海南区放射虫组合。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海表层温度、海表层盐度和粉砂含量百分比是解释放射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底质和水文变量(p<0.05)。2.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包括南海、东海和菲律宾海)的4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放射虫进行研究,以探讨放射虫组合与表层水文环境的关联。根据Q型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区放射虫可分为北赤道暖流组合、北赤道暖流分叉点组合、黑潮-南海组合和黑潮-东海组合。冬季海表层温度、冬季海表层盐度和年平均硅酸盐浓度是影响放射虫种类组成的最显着环境变量,其中冬季海表层温度与放射虫种类组成的相关性最高。冬季海表层温度和冬季海表层盐度具有显着影响,这表明北赤道暖流-黑潮体系的季节性变化对放射虫的丰度特征和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3.对赤道西太平洋的9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以探究西太平洋暖池的放射虫。根据Q型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区的放射虫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的放射虫组合,即北区放射虫组合、南区放射虫组合和富筛盘藻放射虫组合。在富筛盘藻放射虫组合中,存在大量放射虫遗骸和硅藻碎片共存的现象。净初级生产力、海表层温度和磷酸盐浓度是解释西赤道太平洋寡营养低生产力条件下放射虫种类组成的重要环境变量。本工作主要创新点为:对于西北太平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基于严格的数理统计方法和丰富的环境数据库,首次探讨了黑潮分支流对东海和黄海浅水陆架区放射虫分布特征的影响,首次阐述了北赤道暖流-黑潮体系与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放射虫物种组成的内在联系,首次提出初级生产力是西太暖池西区放射虫物种组成的决定性因素。

刘华健[3](2020)在《南海北部陆坡区浮游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认为浮游动物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生物量水平和类群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碳循环的输出效率。南海北部海域是中尺度涡的高发区域,中尺度涡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显着影响。本研究围绕南海北部陆坡海域进行了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航次的采样,通过浮游动物图像扫描ZooScan系统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水平、粒径和类群结构,结合物理水文、化学和生物参数讨论了影响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的因素。春季,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受到反气旋式暖涡的影响,根据遥感图像、实测温度和盐度结果将采样站位划分为暖涡内、暖涡边缘和暖涡外区域。浮游动物湿重、干重和碳生物量平均分别为43.32±20.44 mg m-3、3.39±2.14 mg m-3和1.36±0.83mg C m-3。暖涡内部浮游动物生物量显着低于暖涡边缘和暖涡外围(p<0.05)。浮游动物丰度和体积生物量平均分别为573.2±284.8 ind.m-3和92.2±38.9 mm3 m-3,水平分布与生物量分布基本一致,但暖涡内部和暖涡边缘差异不显着(p>0.05)。0.2-0.5 mm粒径丰度占绝对优势,平均比例64.9%,随粒径增加丰度比例逐渐降低。大粒径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贡献率较高,2-5 mm和1-2 mm粒径浮游动物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39.5%和33.3%。暖涡内部和暖涡外围浮游动物粒径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基于丰度结果,桡足类、夜光虫和被囊类浮游动物是三大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69.1%、7.0%和3.4%;基于体积生物量结果,桡足类、毛颚类和水母类浮游动物是三大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52.8%、17.1%和8.3%。暖涡内部和暖涡外围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小粒径浮游动物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但大粒径浮游动物中桡足类比例显着降低,毛颚类和水母类的贡献比例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小粒径浮游动物受暖涡影响更显着,而大粒径浮游动物则存在显着的昼夜变化。桡足类、端足类和介形类浮游动物均存在昼夜变化,但只有虾类浮游动物具有显着的昼夜差异(p<0.05)。夏季,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受到中尺度涡对的影响,结合遥感图像和实测结果将采样站位划分为暖涡区、锋面区、冷涡区和陆架区。浮游动物湿重和干重生物量平均分别为63.55±31.92 mg m-3和9.13±4.75 mg m-3。浮游动物丰度和体积生物量平均分别为1328.6±842.2 ind.m-3和156.3±100.6 mm3 m-3,水平分布差异大,暖涡区丰度和体积生物量最低,陆架区、锋面区和冷涡区均较高,并且在冷涡区和暖涡区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0.2-0.5 mm粒径丰度所占比例平均为72.4%,在锋面区和陆架区比例明显高于暖涡区;1-2 mm和2-5 mm粒径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高,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35.9%和31.3%。基于丰度结果,桡足类、卵和夜光虫浮游动物是三大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67.0%、4.5%和3.8%;基于体积生物量结果,桡足类、毛颚类和水母类浮游动物是三大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50.3%、14.5%和9.6%。ANOSIM分析表明陆架区和暖涡区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存在差异,小粒径浮游动物中桡足类明显占优,随着粒径增加比例降低,大粒径中毛颚类、水母类和虾类所占比例增加。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结果表明,丰度和体积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00米以浅水层,并且浅水层小粒径浮游动物比例高,深水层大粒径比例高。秋季,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湿重、干重和碳生物量平均分别为72.97±41.63 mg m-3、10.41±5.07 mg m-3和3.49±1.72 mg C m-3,水分分布高值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浮游动物丰度和体积生物量平均分别为662.5±259.9 ind.m-3和112.7±35.8 mm3 m-3,体积生物量在东南部较高。0.3-0.5 mm和0.5-1 mm粒径浮游动物丰度比例高,平均分别为57.1%和35.8%;1-2 mm和2-5 mm粒径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比例高,平均分别为33.2%和32.1%。基于丰度结果,桡足类、有孔虫和毛颚类浮游动物是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65.3%、8.0%和4.5%;基于体积生物量结果,桡足类、毛颚类和虾类浮游动物是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平均分别为37.6%、16.4%和8.5%。小粒径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随粒径增加比例降低,毛颚类、水母类和虾类比例增加。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结果显示,丰度和体积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00米以浅水层,浅水层小粒径浮游动物丰度和体积生物量比例高、深水层大粒径比例高。研究结果还表明浮游动物昼夜变化明显,浅水层浮游动物丰度和体积生物量为夜间高、白天低,而深水层则表现为夜间低、白天高的趋势,并且大粒径浮游动物昼夜变化更明显。桡足类、毛颚类和介形类浮游动物存在明显的昼夜差异,但只有虾类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在夜间显着高于白天(p<0.05)。总的来说,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和干重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夏季>春季,季节平均分别为58.65±33.16 mg m-3和7.35±5.06 mg m-3。浮游动物丰度和体积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夏季>秋季>春季,平均分别为872.2±645.0 ind.m-3和121.1±71.9 mm3 m-3。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季节变化不同,主要原因是物理过程的差异,进而引起浮游动物粒径组成和类群组成的季节差异。春季研究海域受到寡营养暖涡的影响,浮游动物水平最低;而夏季由于中尺度涡对将大量珠江冲淡水携带至该海域,小粒径浮游动物比例高、胶质类浮游动物比例高,秋季恰恰相反。

陈怡翔[4](2020)在《基于粒径理论的南海和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食物网中的关键环节,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全球海域包括东海、南海均面临着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本文基于ZooSCAN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获得的中型浮游动物粒径和大类鉴定数据,对南海北部冬季以及东海南部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粒径结构和营养结构的时空分布展开研究,探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在南海北部,中型浮游动物样品采集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冲淡水和冷涡-上升流系统均是高生产力的区域(净初级生产>400 mg C m-2 day-1),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为495.52 mg m-3和348.34 mg m-3)和粒径谱截距(分别为5.63和4.93)较高。由于南海北部环境动态变化较强,粒径谱斜率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冲淡水和陆架区域,粒径谱斜率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珠江冲淡水和黑潮水入侵区域浮游动物群落内肉食者与植/杂食者生物量比值较高(分别为0.76和0.52),其原因分别是肉食性浮游动物在充足食物供应下大量生长和来自西太平洋的大型肉食性个体的侵入。群落中肉食性浮游动物比例提高会增加能量在群落内部的损耗,不利于能量往更高营养级的传递。在东海南部内陆架,中型浮游动物样品分别采集于2019年1月、4月、7月和10月。春夏季节浮游植物旺发,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为1515.54 mg m-3和1484.05 mg m-3)高于秋冬季节(分别为282.68 mg m-3和84.81 mg m-3)。春夏季小型植/杂食性浮游动物个体快速生长,为肉食性浮游动物提供充足食物。春夏季肉食性浮游动物与植/杂食性浮游动物生物量之比(分别为1.09和1.35)高于秋冬季节(分别为0.33和0.57),群落内植/杂食性浮游动物所受下行控制较强。肉食性浮游动物对植/杂食性浮游动物的下行控制强度一定程度上可指示环境营养水平。浮游动物粒径多样性的提高有利于其利用粒径更为宽泛的食物(主要为浮游植物),提高了对浮游植物的利用效率,其结果是加强了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下行控制。GAMMs分析表明相比群落平均ESD这一指标,粒径多样性更能解释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下行控制强度的变化。基于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粒径谱、粒径多样性和ESD等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在东海浮游动物群落对高营养级的承载力在远海区域要高于近岸区域,在春夏季节要高于秋冬季节。

赵越[5](2019)在《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之一,有害藻华的发生不仅与陆源营养物质过量输入有关,也受到该海域复杂的水文、动力环境调控。以往研究认为,黑潮东海底层近岸分支(Nearshore Kuroshio Branch Current,NKBC,以下简称黑潮东海分支)会影响到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可能改变海域水文条件、水体结构和营养盐结构,进而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状况,乃至有害藻华的发生过程。然而,目前对于黑潮分支调控有害藻华的过程和机理认识不足。本研究通过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执行期间的野外调查,系统调查了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及其与黑潮分支的关系,得到以下科学认识。1.调查分析了黄、东海海域微型与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的丰度、分布状况及其季节变化特征,查清了几种典型有害藻华藻种在黄、东海海域的分布情况,明确了原绿球藻对东海黑潮分支输入的指示意义。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20142015年间采自黄、东海的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样品(粒径<20?m),结果表明各浮游植物类群存在不同的分布特点。微型真核藻类(Photosynthetic nanoeukaryotes)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微微型真核藻类(Photosynthetic picoeukaryotes)在近岸和外海均有高值分布区,但其类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别。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在近岸和外海同样都有高值分布区,可能由不同生态型的聚球藻形成。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Pro)主要分布在东海,在黑潮主干区丰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黄、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在夏季更为明显。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等典型赤潮藻种主要分布在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尤以春季丰度最高,是有害藻华的高发时段。研究发现春季东海区原绿球藻的分布状况与黑潮东海分支路径基本一致,在近岸海域也有较高丰度的原绿球藻分布,表明黑潮东海分支能够将藻种从外海输入到长江口邻近海域。2.系统调查了黑潮东海分支的季节变异状况及其对长江口邻近海域微型与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潜在影响,发现春季是黑潮东海分支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的重要时段。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了周年逐月调查,水文数据(温度、盐度)和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的结果显示,黑潮东海分支自春季(3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底部出现,夏季(6月)强度最高,秋季减弱,冬季基本消失。原绿球藻和暗型聚球藻丰度的逐月动态特征与黑潮东海分支的强弱变化具有相关性和同步性。通过对比浮游植物和水团的关系,结合对台湾暖流影响过程的认识,确认了黑潮东海分支对长江口邻近海的影响在春季最为突出,初步揭示了黑潮东海分支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大规模有害藻华发生过程的潜在影响。3.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该海域甲藻赤潮发生过程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2015年长江口邻近海域的东海原甲藻在4月中旬即形成赤潮,比往年明显提前,同时伴有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p.)赤潮,赤潮规模较往年明显偏小。米氏凯伦藻和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均未形成大规模的赤潮。调查期间,东海原甲藻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暴发时的温度约为14—18℃,明显低于往年东海原甲藻赤潮暴发时的海水温度。东海原甲藻赤潮的提前发生,应当与2015年黑潮东海分支较早出现并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关。黑潮东海分支的年际变异会对有害藻华发生过程、时间和规模等产生影响。本研究围绕黑潮东海分支与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关系开展了系统调查和研究,揭示了原绿球藻对黑潮东海分支入侵的指示意义,以及黑潮东海分支向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区输送藻种的作用,探讨了黑潮分支的变异及其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甲藻赤潮发生过程的调控作用及机理。相关成果可望为今后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机理研究和预警预测提供依据。

代鲁平[6](2016)在《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从中国近海到邻近西太平洋》文中指出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其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环流具有很好地指示作用。我国近海陆架宽广,作为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受太平洋西边界流的影响显着。邻近的西太平洋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海流系统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在该海域开展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ZooScan系统),利用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方法,研究了我国黄海海域、东海海域以及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上层至深层(3000m)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旨在为从中国近海到西太平洋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大尺度的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在黄海海域,利用2013年8月至9月采集的样品,基于ZooScan系统推算得到浮游动物混合样品的总体积生物量,所得结果与传统方法测量得到的总干重、总含碳量和总含氮量具有极显着的相关关系;并且,基于ZooScan技术得到的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和类群信息,对南黄海夏季浮游动物群落划分的结果与历史研究的结果相一致,验证了ZooScan系统用于浮游动物混合样品中由体型参数估算生物量的可行性,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ZooScan技术开展了我国黄海、东海以及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上层至深层(3000m)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在黄海和东海,利用2014年秋季(10月至11月)获取的中型浮游生物网的样品,共鉴定浮游动物类群17个,包括桡足类(Copepoda)、磷虾类(Euphausiacea)、毛颚类(Chaetognatha)、水母类(Medusa)、被囊类(Tunicata)、介形类(Ostracoda)、端足类(Amphipoda)、腹足类(Gastropoda)、多毛类(Polychaeta)、仔稚鱼(Fish larvae)、无节幼体(Nauplius)、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枝角类(Cladocera)、有孔虫(Foraminifera)、放射虫(Radiolaria)、鱼卵类(Fish eggs)和其它浮游动物等。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范围为571.4—65995.1 ind.m-3,平均为6988.0±11008.1 ind.m-3,其中,桡足类、夜光虫和被囊类是三大优势类群。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62.7—13050.2 mm3 m-3,平均为1468.3±2364.8mm3 m-3,其中,桡足类、水母类和毛颚类是三大优势类群。根据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结果,黄海、东海的浮游动物可划分为四个群落:黄海群落、黄、东海交汇群落、东海近岸群落和东海陆架群落,其分布主要受到不同水团、海水温度、纬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黄海和东海海域四个群落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斜率均较-1平缓,说明我国黄海、东海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斜率在黄海群落和黄、东海交汇群落均为-0.66,在东海近岸群落和东海陆架群落均为-0.72,说明黄海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较东海海域具有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截距在四个群落的大小顺序依次为:东海近岸群落>东海陆架群落>黄、东海交汇群落>黄海群落,表明较小粒径级浮游动物的生产力在东海近岸群落最高,在黄海群落最低。在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上层(0—200m),分别于2012年冬季(11月至12月)和2014年秋季(10月至11月)对海域进行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类群13个,包括桡足类、磷虾类、毛颚类、水母类、被囊类、介形类、端足类、腹足类、莹虾类(Luciferida)、多毛类、仔稚鱼、无节幼体和其它浮游动物等。冬季,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范围为35.1—456.8 ind.m-3,平均为206.6±128.6 ind.m-3,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4.3—231.7 mm3 m-3,平均为55.2±55.5mm3 m-3。桡足类、被囊类和毛颚类在丰度和体积生物量方面均为三大优势类群。根据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结果,浮游动物可划分为四个群落:北赤道流群落、赤道逆流群落、黑潮群落和棉兰老涡群落,其分布主要受到不同海流的影响。秋季,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范围为51.7—505.1 ind.m-3,平均为181.9±113.5 ind.m-3,其中,桡足类、介形类和毛颚类为三大优势类群。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4.1—138.1 mm3 m-3,平均为46.2±38.0 mm3 m-3,其中,桡足类、毛颚类和磷虾类是三大优势类群。根据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结果,浮游动物可划分为两个群落:大洋北部群落和大洋南部群落。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上层(0—200m)的浮游动物群落的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斜率均大于或接近于-1,说明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上层的浮游动物群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且具有能量传递效率高的特征。浮游动物群落的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斜率在冬季群落(北赤道流群落、赤道逆流群落、黑潮群落和棉兰老涡群落)较秋季群落(大洋北部群落和大洋南部群落)更为平缓,说明冬季的浮游动物群落具有更高的能量传递效率,但秋季的浮游动物群落更为稳定。根据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截距的大小顺序,冬季,较小粒径级浮游动物的生产力在赤道逆流群落最高,在北赤道流群落最低;秋季,较小粒径级浮游动物的生产力在大洋南部群落高于大洋北部群落。在西太平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布方面(0—3000m),根据2014年秋季(8月至10月)的调查结果,共鉴定浮游动物类群13个,包括桡足类、磷虾类、毛颚类、水母类、被囊类、介形类、端足类、腹足类、多毛类、仔稚鱼、无节幼体、有孔虫和其它浮游动物等。浮游动物类群组成随深度增加具有较大变化。浮游动物的丰度和体积生物量均随水深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丰度随水深增加而降低的模式符合幂函数回归模型,而体积生物量随水深增加而降低的模式符合指数函数回归模型。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斜率随水深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随水深增加,大个体的浮游动物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根据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结果,浮游动物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三个群落,其基本对应于光学分层,即海洋光合作用带、中层带和深层带。在西太平洋海域垂直方向上,浮游动物群落的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斜率均大于-1,说明西太平洋的浮游动物群落在垂直分布上(0—3000m)处于一个能量传递效率高的状态。浮游动物标准化生物量谱的斜率在海洋光合作用带群落最为陡峭,在海洋深层带群落最为平缓,而截距在海洋光合作用带群落最高,在海洋深层带群落最低,说明海洋光合作用带的浮游动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但其能量传递效率较低,而海洋深层带的浮游动物群落具有相对较低的生产力和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

陈洪举,刘光兴,黄有松[7](2015)在《黄、东海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黄、东海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特征,本文利用2006—2009年在黄海和东海进行的4个季节的断面调查所获得的大中型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浮游动物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特别是黑潮流系对黄、东海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季节共记录到浮游动物种类850个、浮游幼虫37类,合计种类887个。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存在显着的季节变化,但4个季节的生物多样性平面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即黄海<东海近岸<东海外海。在黄海,多样性的纬向梯度较小而趋于均匀;而在东海,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变化梯度很大,呈现从外海到近岸、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趋势。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随黑潮流系影响的减弱而逐渐降低。黄海和东海的浮游动物群落存在显着差异。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的出现是黑潮流系对暖水种输运的结果。

孙鲁峰,柯昶,徐兆礼,阙江龙,田丰歌[8](2013)在《上升流和水团对浙江中部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中部近海上升流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上升流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季节共鉴定浮游动物64种,桡足类占主要优势,包括5个生态类群,分别是暖温带近海种、暖温带外海种、亚热带近海种、亚热带外海种和热带大洋种。在种类数组成上,春季以暖温带近海种为主,夏季则是亚热带近海种和亚热带外海种居多,秋季也是亚热带种居多,其中夏季暖温带种种类数要高于春季和秋季,这一现象与同时期东黄海沿海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上升流将一些在海洋底部度夏的暖温种带至海洋表面造成的。此外,3个季节生态类群都是以近海种为主,表明沿岸流是影响这一海域的最主要的水团。在丰度组成上,4月暖温带近海种占总丰度的98.79%,7月暖温带近海种也是组成丰度的重要部分,10月则是亚热带近海种丰度最高。丰度组成所反映的规律与种类数组成规律一致。上升流的存在导致夏季近海暖温带种大量出现,是影响这一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组成的重要因素;受长江径流和椒江径流的影响,近海种成为主要生态类群,是这一海域浮游动物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特征。

王晓[9](2012)在《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次级生产者,在海洋生物链(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在海区的分布受到水温、盐度、海流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在食物链中受到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的影响,对浮游动物进行研究是了解特定海区生态系统功能与动力学的基础。本论文基于2006年以来的多次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南黄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南黄海海樽类浮游动物主要种类的时空分布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的季节更替以及夏季不同的水文现象对鱼类浮游生物分布的影响;黄海冷水团内部结构对栖息于其中的浮游动物分布格的影响;冬季黄海暖流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及暖水种分布的影响及黄海暖流发生前后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2006-2007年4个季度月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191种,浮游幼体34种,刺胞动物和甲壳动物是浮游动物种类数最多的类群。夏季多样性指数最低,秋季最高。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水文现象密切相关。夏季多样性最低,与冷水团水域多样性指数较低有关;秋季,随着冷水团的缩小,多样性明显升高,且多样性高值区与沿岸流及长江冲淡水影响区相吻合,在东北部黄海暖流影响区多样性指数也较高;冬季多样性最高区恰好是黄海暖流侵入区;春季在黄海暖流残留水影响区浮游动物多样性也较高。春季,随着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冬季丰度最低;秋季胶质性浮游动物生物量很低,致使总生物量最低。不同网型获取的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及多样性都存在差异。大网严重低估粒径较小浮游动物的丰度;两种网型生物量的差别要小于丰度;中网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大网,但Margalef丰富度指数低于大网。系统研究了南黄海海樽类的季节变化特征。梭形纽鳃樽冬、春、夏季在南黄海出现,秋季完全消失。夏季,较高的水温和较低的叶绿素a浓度可能是其最终消失的主要原因;冬季的重新出现与处于强盛期的黄海暖流及东海外陆架的种群有关;小齿海樽夏、秋季出现,秋季成为浮游动物优势种,这可能与长期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是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数据与研究数据的支持。2006-2007年4个季度月鱼类浮游生物的调查共记录鱼类浮游生物10目58种,其中鳀科种类最多。随着季节的变化,优势鱼类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随之变化。如冬季,冷水性的玉筋鱼数量最多,而夏季则是暖水性的多鳞鱚数量最多。夏季,不同的水文现象如浅海陆架锋、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等对主要种类,如鳀鱼和多鳞鱚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有显着影响。黄海冷水团对浮游动物的分布产生明显影响。夏季,黄海冷水团为主要的浮游动物种类如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磷虾等提供躲避高温的场所,同时其内部结构可能对浮游动物的分布格局产生影响,如内部暖中心可能会阻止中华哲水蚤种群向深水扩展,而自北向南的冷水冷中心可能对太平洋磷虾种群向岸的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冬季,黄海暖流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暖水种分布及昼夜垂直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黄海暖流侵入区及影响海区,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低;暖水种主要分布在黄海暖流影响区;在黄海暖流处于强盛期前,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明显,但处于强盛期后,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消失。水文特征的变化可能引起浮游动物分布格局的变化。1959年春季和2007年春季,中华哲水蚤分布格局相似,但夏季却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可能与两年春季不同的水文特征,如青岛冷水团的范围和强度、海洋锋的分布以及长江冲淡水强度的变化等变化有关。

刘镇盛[10](2012)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2006年7~8月(夏季)、2006年12月~2007年2月(冬季)、2007年4~5月(春季)和2007年10~12月(秋季)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150个站位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同步调查的其他生物、水文和化学资料,研究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落对低氧(Hypoxia)区特殊生境的适应及变化,探讨浮游动物水母类、桡足类、端足类、磷虾类和毛颚动物优势类群及关键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力求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对浮游动物主要类群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四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60种,隶属7个门,246属,此外,还有54类浮游幼体。浮游动物群落有水螅水母类(Hydromedusae),管水母类(Siphonophora),真水母类(Scyphomedusae),栉水母类(Ctenophora),浮游多毛类(Polychaeta),枝角类(Cladocera),桡足类(Copepoda),介形类(Ostracoda),等足类(Isopoda),糠虾类(Mysida),涟虫类(Cumacea),端足类(Amphipoda),磷虾类(Euphausiacea),十足类(Decapoda),毛颚动物(Chaetognatha),有尾类(Appendiculata),海樽类(Thaliacea),浮游软体动物(Pelagic mollusca)18个类群。在浮游动物群落中,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水母类、端足类列第二、第三优势类群。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呈现明显季节变化,浮游动物优势种有明显季节演替现象。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有明显时空变化。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夏季最高,达378.1±376.63ind/m3,冬季最低,仅15.5ind/m3,春季高于秋季,分别为321.8±535.1ind/m3和158.7±160.4ind/m3。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春季最高,为368±565mg/m3,冬季最低,为65±120mg/m3,夏季高于秋季,分别为334±294mg/m3和180±176mg/m3。丰度的平面分布特征:春、夏、秋季长江口出现高值区,从近岸往外海丰度逐渐下降;冬季,研究海域丰度分布均匀。生物量的平面分布特征:春、夏季长江口出现高值区,从近岸往外海生物量逐渐下降;秋季,从近岸往外海生物量呈上升趋势;冬季,舟山群岛东侧海域出现高值区,其它海域分布均匀。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与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大体一致。长江口海域桡足类分类学多样性研究表明,桡足类分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桡足类多样性指数(H’)秋季出现四季的峰值,冬季最低。显然,桡足类分类多样性指数与传统计算的多样性指数(H’)存在明显差异,但分类多样性指数能更合理解释浮游动物桡足类的物种多样性。Pearson’s相关分析表明,浮游动物主要与盐度、水温、叶绿素a、溶解氧和悬浮颗粒物等相关(P<0.001或0.01)。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BIOENV相关分析表明:春季,盐度和悬浮颗粒物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Global R=0.821, p<0.01);夏季,盐度、水深、悬浮颗粒物和pH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Global R=0.659, p<0.01);秋季,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Global R=0.815, p<0.01);冬季,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Global R=0.500, p<0.01)。综合Pearson’s和BIOENV相关分析结果,影响长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水温、悬浮颗粒物、溶解氧和叶绿素a。浮游动物主要类群研究表明,水母类和磷虾类丰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桡足类丰度与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其丰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高于秋季,桡足类的种类数量出现上升趋势,强暖水性种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和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已成为长江口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表明暖水种针刺拟哲水蚤和精致真刺水蚤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端足类和毛颚动物的种类数和丰度的变化特征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秋季高于春季。长江口海域肥胖软箭虫的丰度和出现频率明显上升,丰度高值区分布往北移动,是肥胖软箭虫对海洋环境变暖的响应。本文首次对长江口外低氧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氧区与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低氧区桡足类物种数明显低于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低氧区高于邻近海域,主要与低氧区表层浮游植物高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有关。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多样性指数、种群丰富度、种类数与底层溶解氧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

二、东海北部黑潮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海北部黑潮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地球碳循环
        1.1.2 海洋生物碳泵
    1.2 POC输出通量的测定方法
    1.3 海洋环境中利用~(234)Th-~(238)U和~(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法示踪POC输出通量
        1.3.1 海洋环境中的~(234)Th-~(238)U和~(210)Po-~(210)Pb的分布及活度不平衡现象
        1.3.2 ~(234)Th-~(238)U和~(210)Po-~(210)Pb核素对示踪海洋POC输出通量的相关研究进展
    1.4 核素大气沉降通量研究的重要性
    1.5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6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东海近岸区域——上海地区
        2.1.2 东中国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
        2.1.3 南海及北部陆坡区
    2.2 研究方法
        2.2.1 主要仪器装置和化学试剂
        2.2.2 ~(210)Po和~(210)Bi镍片自沉积法的条件优化
        2.2.3 雨水样品中~(210)Po-~(210)Bi-~(210)Pb及~7Be的联合分析流程
        2.2.4 海水样品中~(210)Po、~(210)Pb及~(234)Th的联合分析流程
第三章 东海近岸降雨过程中的典型核素(~(210)Po、~(210)Bi、~(210)Pb和~7Be)及其示踪意义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雨水中~(210)Po、~(210)Bi、~(210)Pb及~7Be活度浓度
        3.3.2 ~(210)Po/~(210)Pb、~(210)Bi/~(210)Pb及~7Be/~(210)Pb的活度比值
    3.4 讨论
        3.4.1 ~(210)Po、~(210)Bi、~(210)Pb及~7Be的清除过程及影响因素
        3.4.2 ~(210)Po、~(210)Bi、~(210)Pb及~7Be湿沉降过程:通量大小及影响因素
        3.4.3 利用~(210)Po/~(210)Pb、~(210)Bi/~(210)Pb及~7Be/~(210)Pb活度比值捕捉平流层入侵现象
        3.4.4 东亚地区及海区~(210)Po、~(210)Bi、~(210)Pb及~7Be大气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
        3.4.5 ~(210)Pb大气沉降通量的变化对评估东亚海区POC输出通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太平洋及东中国海~(210)Po和~(210)Pb的分布、分配、分馏行为及源汇格局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表层海水TSM和 POC浓度分布
        4.3.2 表层海水~(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分布
    4.4 讨论
        4.4.1 ~(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分布的特征
        4.4.2 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组成对~(210)Po及~(210)Pb分配系数的影响
        4.4.3 ~(210)Po和~(210)Pb的源汇格局及收支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示踪剂法(~(234)Th-~(210)Po)示踪南海北部POC输出通量及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行为
    5.1 引言
    5.2 航次概况
    5.3 结果
        5.3.1 秋季航次水文参数、POC及~(210)Po和~(210)Pb浓度的垂向分布
        5.3.2 夏季航次水文参数、POC及~(210)Po和~(210)Pb浓度的垂向分布
        5.3.3 春季航次水文参数、POC、~(210)Po、~(210)Pb和~(234)Th浓度的垂向分布
        5.3.4 ~(210)Po、~(210)Pb昼夜变化与渔业声学回波影像结果
    5.4 讨论
        5.4.1 海水中溶解态~(210)Po和~(210)Pb活度浓度异常升高的可能原因
        5.4.2 真光层~(234)Th、~(210)Pb和~(210)Po的清除速率及迁出通量
        5.4.3 基于~(210)Po和~(234)Th估算真光层POC输出通量
        5.4.4 对比~(210)Po和~(234)Th法估算的南海真光层POC输出通量
        5.4.5 不同方法估算的南海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对比
        5.4.6 颗粒态~(210)Po与中层生物(鱼)昼夜垂直迁移活动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2)西北太平洋表层沉积物的放射虫组合特征及对水体环境的指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放射虫简介
    1.2 放射虫生态学研究发展史
        1.2.1 国际发展史
        1.2.2 国内发展史
    1.3 西北太平洋放射虫研究现状
        1.3.1 东海和黄海陆架区放射虫的研究报道
        1.3.2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黑潮影响区域放射虫的研究报道
        1.3.3 西太暖池区西部放射虫的相关研究
    1.4 影响放射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1.4.1 深度
        1.4.2 温度
        1.4.3 盐度
        1.4.4 初级生产力
        1.4.5 叶绿素a
        1.4.6 营养盐(硝酸盐和磷酸盐)
        1.4.7 硅酸盐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环境数据库在表层沉积物放射虫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放射虫为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Matlab主程序
    2.3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放射虫研究实例验证
    2.4 小结
第3章 东海和黄海陆架区放射虫种类特征及对黑潮分支流的指示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概况
        3.1.2 水文特征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2 底质和水文环境资料
        3.2.3 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东海与黄海陆架区全部站位放射虫丰度特征(n=59)
        3.3.2 东海与黄海陆架区简化站位放射虫丰度特征(n=24,inds.≥100)
    3.4 讨论
        3.4.1 东海与黄海陆架区放射虫低丰度特征
        3.4.2 东海与黄海陆架区简化站位放射虫组合特征及与水文和底质环境的关系
    3.5 小结
第4章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的放射虫组合及与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概况
        4.1.2 水文特征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2 放射虫分类标准
        4.2.3 环境数据
        4.2.4 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
    4.3 结果
        4.3.1 放射虫丰度和多样性
        4.3.2 群聚结构分析
        4.3.3 放射虫组合与环境因子
    4.4 讨论
        4.4.1 放射虫丰度与多样性
        4.4.2 放射虫与环境因子的关联
    4.5 小结
第5章 西赤道太平洋的放射虫组合及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关系
    5.1 研究区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5.2.2 环境数据库
        5.2.3 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
    5.3 结果
        5.3.1 放射虫丰度特征与群聚结构
        5.3.2 放射虫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富筛盘藻组合中的放射虫
        5.4.2 北区组合与南区组合中的放射虫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南海北部陆坡区浮游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浮游动物的生态学地位
    1.2 浮游动物研究现状
        1.2.1 浮游动物类群结构
        1.2.2 浮游动物粒径结构
        1.2.3 浮游动物垂直分布与昼夜变化
        1.2.4 中尺度涡浮游动物
        1.2.5 南海浮游动物研究现状
    1.3 研究海域概况
    1.4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春季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站位设置与样品采集
        2.1.2 环境参数获取
        2.1.3 样品分析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环境条件
        2.2.2 浮游动物的粒径组成
        2.2.3 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
        2.2.4 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
        2.2.5 浮游动物的昼夜变化
    2.3 讨论
        2.3.1 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2.3.2 反气旋涡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2.3.3 浮游动物的昼夜变化
        2.3.4 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
    2.4 小结
第3章 夏季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2.1 环境条件
        3.2.2 浮游动物的粒径组成
        3.2.3 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
        3.2.4 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
        3.2.5 浮游动物的昼夜变化
    3.3 讨论
        3.3.1 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3.3.2 跨陆架-陆坡输送
        3.3.3 中尺度涡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秋季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2.1 环境条件
        4.2.2 浮游动物的粒径组成
        4.2.3 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
        4.2.4 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
        4.2.5 浮游动物的昼夜变化
    4.3 讨论
        4.3.1 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4.3.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昼夜变化
    4.4 小结
第5章 南海北部陆坡海域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2 浮游动物类群组成的季节对比
        5.2.1 浮游动物的粒径组成
        5.2.2 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
    5.3 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对比
    5.4 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对比
    5.5 浮游动物体积生物量的季节对比
    5.6 讨论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粒径理论的南海和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1 绪论
    1.1 浮游动物群落研究意义
    1.2 浮游动物粒径结构与营养结构研究进展
        1.2.1 浮游动物粒径结构研究
        1.2.2 浮游动物营养结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意义
        1.3.1 南海北部和东海近海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南海北部
        2.1.2 东海南部近海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站位和样品采集
        2.2.2 环境资料获取
        2.2.3 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定量分析方法
        2.2.4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南海北部海域环境特征及浮游动物群落粒径结构和营养结构
        3.1.1 环境特征
        3.1.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3.2 东海南部近海海域环境特征及浮游动物群落粒径结构和营养结构
        3.2.1 环境特征的季节变化
        3.2.2 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季节变化
        3.2.3 GAMs和 GAMMs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4.1 南海北部海域浮游动物粒径结构对环境的响应
        4.1.1 南海北部海域环境分区的形成机制
        4.1.2 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珠江冲淡水的响应
        4.1.3 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黑潮水入侵的响应机制
        4.1.4 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冷涡的响应
    4.2 东海南部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对环境响应的季节变化规律
        4.2.1 春季浮游动物群落对环境的响应
        4.2.2 夏季浮游动物群落对环境的响应
        4.2.3 秋季浮游动物群落对环境的响应
        4.2.4 冬季浮游动物群落对环境的响应
    4.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下行控制强度的影响
    4.4 冬季南海北部与东海近海浮游动物群落对比
    4.5 结论
        4.5.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4.5.2 创新性发现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附录
    参加学术会议和科研培训班情况
    参加海上调查情况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5)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及其生态学意义
        1.1.1 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类群组成
        1.1.2 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研究方法
        1.1.3 海洋中浮游植物的分布状况与生态学意义
    1.2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发生情况及其危害效应
        1.2.1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发生情况概述
        1.2.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及其危害效应
        1.2.3 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主要因素
    1.3 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影响
        1.3.1 黄、东海海域环流概况
        1.3.2 黑潮及其东海分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调查海域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海域
    2.2 采样方法
    2.3 样品分析
        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2 流式分析法
        2.3.3 形态学分析
    2.4 水团分析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状况及其与黑潮分支的关系
    3.1 调查结果
        3.1.1 调查海域的温度和盐度状况
        3.1.2 微型与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丰度与分布状况
        3.1.3 主要有害藻华原因种的丰度与分布状况
        3.1.4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分布及其与水团的关系
        3.1.5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聚类分析
    3.2 讨论
        3.2.1 黑潮东海分支对黄、东海海域的影响
        3.2.2 黄、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3.2.3 黄、东海浮游植物分布特点
        3.2.4 原绿球藻对黑潮东海分支的指示意义
    3.3 小结
第4章 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动态变化及其与黑潮东海分支变异的关系
    4.1 调查结果
        4.1.1 长江口邻近海域温度和盐度的动态变化
        4.1.2 长江口邻近海域黑潮东海分支的动态变化
        4.1.3 长江口邻近海域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的动态变化
        4.1.4 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动态变化
        4.1.5 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与温度、盐度和水团的关系
    4.2 讨论
        4.2.1 长江口邻近海域黑潮东海分支的季节变异
        4.2.2 黑潮东海分支的季节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4.2.3 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
        4.2.4 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在有害藻华监测预警中的意义
    4.3 小结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从中国近海到邻近西太平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浮游动物的生态学地位
    1.2 西太平洋海域的重要性
    1.3 浮游动物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黄、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第一节ZooScan用于群落结构研究的方法验证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1.4 小结
    第二节 黄海、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第三章 西太平洋浮游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太平洋浮游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文章发表情况

(7)黄、东海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2.1水文环境特征
    2.2种类组成
    2.3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
3讨论

(8)上升流和水团对浙江中部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区域和取样方法
    1.2 浮游动物生态适应性的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2.2 各浮游动物种类的生态类群
        (1) 暖温带近海种
        (2) 暖温带外海种
        (3) 亚热带近海种
        (4) 亚热带外海种
    2.3 不同水体各生态适应类群种类数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
    2.4 不同水体各生态适应类群丰度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
3 讨论
    3.1 种类不同季节的生态类群特征
    3.2 不同生态类群种类数与上升流的关系
    3.3 生态类群种类数与水团的关系
    3.4 不同季节总丰度的生态类群组成
    3.5 生态类群丰度与上升流的关系
    3.6 生态类群丰度与水团的关系

(9)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国外浮游动物研究进展
        1.1 浮游动物取样设备及研究设备进展
        1.2 海洋浮游动物研究展望
        1.3 海樽类浮游动物研究
        1.4 全球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与国际海洋浮游动物研讨会
    2 国内浮游动物研究发展动态与研究现状
    3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其影响因素
    1 南黄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及多样性分布的研究
        1.1 站位设置
        1.2 调查方法
        1.3 浮游动物分析方法
        1.3.1 丰度和生物量
        1.3.2 浮游动物各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3 优势种
        1.3.4 浮游动物多样性
        1.4 结果
        1.4.1 水温、盐度分布
        1.4.2 种类组成
        1.4.3 南黄海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4.4 南黄海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5 讨论
        1.5.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1.5.2 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
        1.5.3 浮游动物多样性
        1.6 小结
    2 南黄海不同网型对浮游动物的取样效率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站位设置
        2.1.2 样品采集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的影响
        2.2.2 不同取样网型对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丰度的影响
        2.3.2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
        2.3.3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南黄海两大浮游类群——海樽类及鱼类浮游生物研究
    1 海樽类浮游动物
        1.1 梭形纽鳃樽 (Salpa fusiformis)
        1.1.1 材料与方法
        1.1.2 梭形纽鳃樽丰度的季节性变化
        1.1.3 梭形纽鳃樽秋季消失原因的可能性分析
        1.1.4 冬季梭形纽鳃樽重新出现的原因分析
        1.1.5 冬、春季梭形纽鳃樽种群发展
        1.2 小齿海樽 (Doliolum denticulatum)
        1.2.1 小齿海樽在南黄海的季节性分布
        1.2.2 小齿海樽在南黄海季节性出现原因分析
        1.3 海樽类其他种类
        1.3.1 贝环纽鳃樽 (Cyclosalpa bakeri)
        1.3.2 软拟海樽 (Dolioletta gegenbauri)
        1.4 小结
    2. 鱼类浮游生物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站位设置
        2.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2.2 2006-2007 年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
        2.3 鱼类浮游生物主要种类季节变化
        2.4 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4.1 种类组成
        2.4.2 夏季鱼卵、仔稚鱼丰度水平分布
        2.4.3 夏季主要种类对水温、盐度的适应
        2.4.4 夏季主要鱼类浮游生物的分布格局
        2.5 讨论
        2.5.1 南黄海鱼类浮游生物种类组成
        2.5.2 南黄海鱼类浮游生物主要种类季节变化
        2.5.3 夏季水文现象对主要鱼类浮游生物分布的影响
        2.5.4 夏季鱼卵、仔稚鱼分布高值区的饵料基础
        2.6 小结
第四章 南黄海物理海洋特征对浮游动物分布及行为的影响
    1 黄海冷水团内部结构对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格局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站位设置
        1.1.2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1.2 结果
        1.2.1 水温分布
        1.2.2 冷水团水域中华哲水蚤丰度水平分布
        1.2.3 冷水团水域太平洋磷虾丰度水平分布
        1.2.4 冷水团水域纺锤水蚤丰度水平分布
        1.2.5 冷水团水域其他主要浮游动物种类丰度水平分布
        1.3 讨论
        1.4 小结
    2 黄海暖流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2.1 网采浮游动物
        2.2.2 黄海暖流随时间的演变
        2.2.3 体积后向散射强度
        2.3 讨论
        2.3.1 浮游动物生物量
        2.3.2 浮游动物垂直移动
        2.4 小结
    3 春、夏季南黄海中华哲水蚤分布格局的变化及与水文条件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站位设置
        3.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水文条件
        3.2.2 中华哲水蚤丰度的水平分布
        3.3 讨论
        3.3.1 中华哲水蚤丰度的变化
        3.3.2 中华哲水蚤分布格局与水文特征的关系
        3.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致谢
个人简历

(10)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1. 国际浮游动物研究进展
        1.1 浮游动物生境、种群的分布和扩散动力学研究
        1.2 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1.3 浮游动物的实验生态和现场受控生态研究
        1.4 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1.5 深海区、南北极海区、低氧区等极端特殊生境的浮游动物研究
        1.6 浮游动物研究方法进展
        1.6.1 浮游动物现场调查采样、水下影像观测等研究方法
        1.6.2 生态模型和分析技术方法等进展
    2. 国内浮游动物的研究现状
        2.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种群生态学研究
        2.2 长江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特征
        3.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3.1.1 水文特征
        3.1.2 水化学特征
        3.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生物资源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海域
        1.2 样品采集
        1.3 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4.1 单变量分析
        1.4.2 多变量分析
    2. 结果和讨论
        2.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特征
        2.1.1 水文特征
        2.1.2 水化学特征
        2.1.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叶绿素 a 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2.1.4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环境主成分分析
        2.1.5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环境各因子间的相关性
        2.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和季节变化
        2.2.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类群组成
        2.2.2 浮游动物类群组成的季节变化
        2.3 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分布及季节变化
        2.3.1 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及季节变化
        2.3.2 浮游动物丰度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2.4 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2.4.1 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研究
        2.4.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2.4.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2.5 浮游动物桡足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2.5.1 长江口海域桡足类分类多样性指数与分类差异指数
        2.5.2 长江口海域桡足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与分类差异变异指数
        2.6 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2.6.1 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2.6.2 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7 本研究结果与历史资料比对分析
        2.7.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变化与历史资料比较
        2.7.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与历史资料的比较
        2.7.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丰度与其它海域的比较
    3. 结论
第三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主要类群组成与时空分布
    1.研究概述
    2.结果
        2.1 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2.2 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2.3 端足类的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2.4 磷虾类的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2.5 毛颚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长江口海域低氧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研究
    1.研究概述
    2.结果
        2.1 长江口低氧区水体环境
        2.2 长江口低氧区浮游动物群落种类组成
        2.3 长江口低氧区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分布特征
        2.4 长江口低氧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2.5 长江口低氧区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3.讨论
    4.结论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1. 论文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东海北部黑潮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素大气沉降过程及其对上层海洋POC输出通量研究的启示[D]. 钟强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2]西北太平洋表层沉积物的放射虫组合特征及对水体环境的指示作用[D]. 曲寒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3]南海北部陆坡区浮游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 刘华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4]基于粒径理论的南海和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 陈怡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化的影响研究[D]. 赵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
  • [6]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从中国近海到邻近西太平洋[D]. 代鲁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6(07)
  • [7]黄、东海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J]. 陈洪举,刘光兴,黄有松.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 [8]上升流和水团对浙江中部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J]. 孙鲁峰,柯昶,徐兆礼,阙江龙,田丰歌. 生态学报, 2013(06)
  • [9]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影响的研究[D]. 王晓.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10]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D]. 刘镇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标签:;  ;  ;  ;  

东海北部黑潮地区浮游动物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