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FCC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21世纪FCC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一、21世纪FCC催化剂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杜鹏鹏,徐婕,韩信有,张红星,赵欣乔[1](2021)在《重劣质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技术研究》文中指出C2-C4的轻质烯烃是石油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传统生产路线主要是通过蒸汽裂解得到,随着世界原油重劣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旺盛的产品需求,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技术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反应器设计、操作条件优化、选择性催化剂开发以及技术指标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介绍,侧重于反应器研发的FDFCC以及国外MAXOFIN工艺,采用了双提升管反应器系统,日本HS-FCC工艺完成了下行式进料反应器的开发,PetroFCC工艺通过待生剂再循环首次将剂油比提高至15-30,DCC-I操作条件更为苛刻,美国SCC工艺采用了轻质油品回炼的理念,实现丙烯富产。此外,预提升技术、高效雾化喷嘴、气固快分技术以及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也是近些年技术研发的重点。

栗静文[2](2021)在《双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用于燃油脱硫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史亚琪[3](2021)在《气-固微型流化床流型及压差波动信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气-固微型流化床结合了传统气-固流化床和微型反应器的优势,具有传递性能优、壁面通量高和过程安全可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中。由于气-固两相流动本身的多态性和复杂性,准确和定量描述气-固微型流化床内的气-固流动状态,是实现对该类反应器设计和优化的基础。本文对床径为3 mm~20 mm的气-固微型流化床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取得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了A类和B类两种类型颗粒的流化特性,研究了床几何结构、操作条件、物相性质等因素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固微型流化床中的床层压降特性与颗粒类型密切相关。固定床阶段,A类颗粒与壁面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导致实验压降值偏离计算值更大;流化床阶段,B类颗粒在床层内表现出了更高的气泡聚并和破裂程度,加剧了颗粒间的碰撞,增加了能量损失,形成了较高的实验压降。在影响最小流化速度的因素中,床内径与静态床层高度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综合考察各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预测微型流化床最小流化速度的无量纲经验关联式。(2)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并结合可视化技术研究了气-固微型流化床中A类颗粒和B类颗粒的流型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对于A类颗粒,随气速的增加,流化床依次经历了散式、鼓泡、节涌和湍动流化四种流型。对于B类颗粒,流化床在达到最小流化速度后则直接进入鼓泡流化;在10 mm以下的流化床中,静态床层高度对节涌流态化和湍动流态化的转变速度影响较为显着;A类颗粒更强的凝聚性抑制了气泡的合并,使鼓泡流态化的操作区域更大;B类颗粒间较大的空隙,可以稳定或者促进气泡的合并,使节涌流态化更易出现;当Dh/dp较小时,B类颗粒将直接从鼓泡流态化进入到湍流流态化。(3)A类颗粒和B类颗粒在不同流型下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各流型的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性;频域分析方法显示出两类颗粒的功率谱主频位置均位于低频率处,随着气速的增加,功率谱密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对几种流型下的时间序列信号分别进行了自相关系数和重构三维吸引子相图研究,自相关变化趋势和吸引子的特点均证明了气-固微型流化床具有混沌特性;分析吸引子的关联维,可知鼓泡流型下的混沌特性最强。

王文凯[4](2021)在《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Y及催化裂化性能》文中认为随着石油资源日益重质、劣质化,流化催化裂化(FCC)作为重油轻质化的核心工艺,其使用的FCC催化剂在石油炼制工艺催化剂中占有很大比重。Y分子筛作为FCC催化剂的核心组分,目前主要的合成工艺有两种。相较于采用传统化工原料的凝胶工艺合成的产品,高岭土合成的Y分子筛拥有生产成本低、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优势。本文分别以普通高岭土和细化高岭土为原料,合成了高硅铝比小晶粒的NaY分子筛,考察了投料硅铝比、高岭土粒径等合成条件对产品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合成样品骨架硅铝比、高岭土粒径和高土/偏土质量比例因素对FCC催化剂酸性及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喷雾成型工艺制备了高岭土微球母体,考察了不同种类高岭土微球、投料硅铝比等合成条件对产品性质的影响,以及Y分子筛在高岭土微球上的晶化过程,并研究了合成样品骨架硅铝比、高土球/偏土球质量比例等因素对FCC催化剂酸性及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以普通高岭土为原料,合成了中位粒径尺寸在450 nm左右、骨架硅铝比在5.7~6.4的NaY分子筛,比表面积为~694 m2·g-1,骨架破坏温度均在920℃以上;在高土/偏土质量比为1合成的骨架硅铝比为6.1的样品所制备的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佳。(2)以细化高岭土为原料,合成了骨架硅铝比为6.1,中位晶粒尺寸在310 nm左右的NaY分子筛,其比表面积提高至738 m2·g-1以上。其制备的催化剂酸中心数量以及催化裂化性能均大幅度提升。以原料高土/偏土质量比为0.5,骨架硅铝比为6.1的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重油催化裂化活性和高汽油收率的特点,去柴重油转化率高达85.4wt%,汽油收率高达64.2wt%。(3)以不同质量比例的高土微球和偏土微球为原料,分别在两种不同粘结剂配比的高岭土微球表面合成了中位粒径尺寸在~400 nm、骨架硅铝比在6.0~6.4的原位晶化型NaY分子筛。以高土球/偏土球质量比为2合成的骨架硅铝比为6.2的原位晶化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去柴重油转化率高达87.1wt%,同时具有高达63.0wt%和14.9wt%的汽油和液化气收率。(4)以单一的高土微球或偏土微球为原料,合成了骨架硅铝比为5.0~6.4,相对结晶度(≥55%)的原位晶化型NaY分子筛,中位粒径在320~360 nm。在偏土球表面原位晶化生长的NaY样品的相对结晶度和骨架硅铝比更高。以骨架硅铝比为6.2的原位晶化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去柴重油转化率为87.0wt%,汽油收率高达64.6wt%,柴油收率仅为3.9wt%。

张新庄[5](2021)在《Mo/HZSM-5微球的流化磨损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流化床工艺优化》文中认为作为天然气、煤层气、油田伴生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一次能源的主要成分,甲烷的高效、清洁化利用备受关注。在无氧条件下,甲烷经催化可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态/固态芳烃以及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稀缺的氢气,其工艺流程短且原子经济性好。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探索,甲烷无氧芳构化(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MDA)技术已在催化剂、反应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并对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和催化机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且在小型试验系统上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转,但目前仍未有中试及工业化实践。受热力学限制,MDA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以获取有生产意义的产物收率,同时为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和减小反应器尺寸,需要采取动力学上不利于MDA的系统加压措施,或在常压下增大进料空速。以上工艺措施会导致显着的催化剂磨损问题,如同炼油工业的FCC工艺一样,其可能会给未来的放大试验、中试甚至工业生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堵塞管线、污染产品和降低催化性能。而在我们较早相关试验的气相出口管道中也收集到了一定量的催化剂磨损细粉。现有活性较佳的催化剂是以Mo为主要负载金属的氢化ZSM-5沸石分子筛,实际使用中需要将其成型为百微米级的规则颗粒,并采用传热效果较佳的流化床或附带催化剂连续再生的循环流化床工艺。而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会因竞争性的积碳反应以及空间位阻造成的深度脱氢反应而快速失活,且反应器类型及尺寸变化可能会对催化性能和适宜工艺参数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推动MDA技术向中试和工业化方向迈进,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围绕催化剂跑损和芳构化性能不稳定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相关研究:(一)Mo/HZSM-5催化剂的流化磨损催化剂跑损源于其在工艺条件下的磨损。为了解催化剂在高温、长时间快速移动和MDA反应下的真实磨损情况,本文第二章2.3节中以循环流化床为模拟对象,在已有50 mm流化床基础上自制流化磨损评价装置,并在第三章中研究了系统温度、运行时间和工艺因素(活化、芳构化和再生)对无粘结剂喷雾成型Mo/HZSM-5微球流化磨损的影响,结果发现:热应力、机械应力和化学应力共同造成催化剂表面磨蚀和/或体相破碎;系统温度越高、运行时间越长,则催化剂磨损越严重;200℃以下主要为表面磨蚀,200~600℃时磨损近似稳定,600℃以上为多级破碎主导;工艺因素产生的积炭增大了催化剂粒径和耐磨性,且处理深度增加(活化→芳构化→再生)会产生相对负向作用;H2再生能减小积炭催化剂粒径,但无法使其恢复至初始状态;推测工艺处理Mo/HZSM-5上存在3种类型积炭:Mo2C和/或MoOxCy、石墨前驱态和/或碳颗粒和低聚稠环芳烃。(二)Mo/HZSM-5催化剂的粒径-芳构化性能关系若不考虑活性组分和载体结构的变化,则催化剂磨损的最直观表现是粒径(分布)改变。为了解Mo/HZSM-5粒径对其芳构化性能的影响,本文第四章中系统研究了不同粒径规整Mo/HZSM-5微球和无定形破碎Mo/HZSM-5颗粒的MDA性能,结果发现:固定床中不存在规律性的粒径效应,且处于粒径范围两极的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差的MDA效果;流化床中,较大粒径的甲烷转化率较好且较稳定,苯选择性的稳定值不受粒径变化影响,200-280μm催化剂的MDA性能最佳;流化磨损产生的细小催化剂颗粒增大了其与甲烷的接触面,减小了扩散阻力,因而提升了初期MDA性能,但也促进了积炭生成,加之催化剂质量损失,最终导致失活加快。(三)Mo/HZSM-5催化MDA的流化床(系统)工艺优化单一尺寸流化床的优选工艺参数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反应器尺寸放大和型式变化,进而造成MDA性能不稳定的现象。为了解流化床尺寸和型式对Mo/HZSM-5催化MDA工艺优选的影响,本文第五章中采用8/15/50 mm流化床优选和35/50 mm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系统验证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部分适宜的MDA工艺参数,结果发现:适宜的再生H2温度和流量分别为850℃和0.5 L·min-1,反应空速(reaction space velocity,RSV)为4000 m L·g-1·h-1,Mo/HZSM-5粒径中值为177.7-194.0μm,活化前升温介质为N2或H2,活化后至芳构化反应前升温介质为H2;流化床系统的适宜催化剂循环速度与反应器/再生器尺寸密切相关,且系统具备有限的自我调节特性;高空速会放大系统的不均匀流化,使部分“死体积”催化剂在无H2再生下连续失活;适当增加催化剂滞留量、延长再生时间并减少再生次数均有益芳烃稳定生成。(四)Mo/HZSM-5催化性能的反应器放大效应反应器尺寸增大往往会导致催化反应效果变化。为了解流化床(系统)放大对Mo/HZSM-5催化MDA的影响,本文第六章中基于现有实验规模,研究在3种尺寸流化床和2种尺寸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系统中Mo/HZSM-5催化MDA的放大效应,结果发现:放大效应受RSV影响,在较低RSV(≤4000 m L·g-1·h-1)下,流化床(系统)内径增大(8 mm→50 mm和35 mm→50 mm)后,甲烷转化率、苯选择性和生成速率下降,而萘选择性和生成速率升高;在较高RSV(8400~11000 m L·g-1·h-1)下,流化床内径依次增大(8 mm→15 mm→50 mm)后,甲烷转化率小幅降低,但苯/萘的选择性和生成速率均升高。推测,较高RSV使Mo/HZSM-5与CH4接触更加充分,芳烃产品的扩散阻力减小,加之传热改善,积炭失活过程也更为平缓。本文以推动MDA技术进一步放大为导向,着力探究流化床(系统)工艺中Mo/HZSM-5微球催化剂磨损的原因、可能机理及催化影响,并针对小试中芳构化效果不稳定问题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验证和放大效应研究,为该技术未来的反应器设计和规模化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王鹏飞[6](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宋淼[7](2021)在《化学气相沉积碳化钛粉体制备与调控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化钛(TiC)不仅熔点高、硬度大、耐腐蚀,而且其能带结构与贵金属Pt相类似,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常被用作极端工况下的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TiC粉体的质量直接影响陶瓷器件的性能,通常需要满足超细、高纯、特定形貌、特定化学计量比等要求。然而,现有固相碳化法制备TiC粉体过程中的动力学传质屏障导致难以合成形貌、化学计量比可控的超细、高纯粉体。尽管化学气相沉积(CVD)能够避免该传质屏障,但是合成TiC的传统CVD反应体系(TiCl4-CH4-H2)平衡常数小,导致过饱和度小,难以均相形核获得粉体。只有通过等离子体或高活性金属(Na,Mg)蒸汽辅助沉积才能获得粉体,但是粉体纯度较低且形貌难控制。因此,目前合成形貌、化学计量比可控的超细、高纯TiC粉体还面临较大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 CH4碳化TiClx(x=4,3,2)的流态化化学气相沉积(FBCVD)制备TiC粉体的新思路。首先,在流化床中系统研究了 TiC种子粉体粒径以及合成温度、原料组成等对TiCl4-CH4-H2体系产物形貌、纯度、化学计量比等指标的影响行为。其次,系统研究了 H2、Ti等还原剂将TiCl4还原为TiCl3和TiCl2的热力学、动力学行为,并深入研究了碳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TiClx(x=2,3)与CH4的比例等对形核、生长的影响规律。首次通过CVD均相成核制备出了立方体、球形等高纯、超细TiC粉体,并发现暴露{100}晶面的TiC粉体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反应(HER)性能,具体创新性成果如下:(1)分别在柱形和锥形流化床中添加了 37.6 μm和3.8μm的TiC种子粉体,以TiO4-CH4-H2体系,在种子粉体表面沉积了异相成核的TiC。发现37.6μm的粗种子粉体以鼓泡床形式在柱形床内稳定流化,3.8 μm的超细种子粉体以34.8μm的聚团形式在锥形床内实现稳定流化,且沉积过程没有引发失流。超细种子粉体由于具有比粗种子粉体更大的比表面积(14.5倍),提供了更多成核位点,沉积速率是粗粉作为种子粉体时的5.4倍。研究发现1000℃下的沉积速率是900℃下的3.5倍,且Cl杂质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1000℃、CH4/TiCl4为0.6、超细粉为种子粉体时,合成了氧含量(0.39wt.%)比种子粉体低50%且没有游离碳的TiC0.87粉体。(2)热力学计算发现TiCl3-CH4-H2体系平衡常数是TiCl4-CH4-H2体系平衡常数的1000倍(1000 ℃),具有更大的均相成核驱动力,设计了 TiCl3-CH4-H2自形核合成TiC粉体的FBCVD新方法。系统研究了 H2,Ti,TiH2还原剂对还原TiCl4制备TiCl3的收率的影响,确定出Ti是将TiCl4还原为TiCl3的高效还原剂,并探明了 Ti-TiCl4体系中温度和TiCl4分压对TiCl3产率的影响,确定了 TiCl3的合成条件为 1000℃,TiCl4 分压 9.8 kPa。发现与 TiCl4-CH4-H2 体系不同,TiCl3-CH4-H2体系可以通过均相成核过程合成超细TiC粉体,首次实现了在不使用等离子体或不引入活性金属的情况下以热CVD合成自形核TiC粉体。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对产物计量比、纯度、粒径的影响,在最佳条件(CH4/TiCl3=0.8、H2/TiCl3=5、1000℃)下合成了纳米(77.1 nm)、高纯(99.57wt.%)TiC0.95粉体。开发出H2预还原TiCl4沉积TiC的新方法,实现了 TiCl3的“即时产生,即时消耗”,从而简化了工艺,并且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合成了超细(103nm)、高纯(99.65 wt.%)TiC0.87 粉体。(3)设计了平衡常数更大的反应体系(TiCl2-CH4-H2)以合成TiC粉体。研究了Ti粉粒径对Ti-TiCl4体系流化床合成TiCl2的流化性能和动力学扩散的影响,优化了钛粉原料粒径(24.5 μm),将产物中TiCl2物相含量由57 wt.%提高到了 95.36 wt.%。研究了反应温度对TiCl2-CH4-H2体系中产物形貌、化学计量比等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升高(850℃~1000℃)粉体形貌由表面为金字塔形结构的近球形转变为立方体形貌,化学计量比由TiC0.60提高到TiC0.95。研究了 CH4浓度对产品粒径的影响,通过调节CH4浓度(20vol.%~50vol.%)调节了成核和生长速率,合成了平均粒径在0.38 μm~2.45 μm之间的TiC粉体,同时发现1000℃下CH4浓度由50 vol.%降低到20 vol.%可以消除立方体TiC中的碳膜,实现立方体TiC由多晶态到单晶态的转变,合成暴露{100}晶面的单晶立方体TiC。(4)研究了暴露{100}晶面和{111}晶面的TiC粉体的HER性能,发现暴露{100}晶面的TiC粉体产生10mA/cm2电流密度所需的过电位仅为392 mV,比暴露{111}晶面的TiC粉体低44%,比商业不规则形貌TiC粉体低52%,同时优于具有TiC、C协同作用的碳膜包覆多晶TiC。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了{100}和{111}晶面上Ti原子、C原子、原子间空位等不同吸附位点上的H原子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H*)和H2分子的吸附能(Eads),发现TiC{100}晶面具有较为理想(接近于0)的ΔGH*(-0.17 eV),且对 H2 的吸附强度弱(Eads=0.018 eV),而 TiC {111}晶面ΔGH*为-1.02 eV,且对H2有较强吸附能力(Eads=-1.057 eV)。

李向阳[8](2021)在《低维磁性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设计和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在量子力学中,电子的自旋是由电子的内禀角动量所引起的运动,是电子的内禀属性之一。自1924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对电子自旋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以电子的自旋自由度进行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感的一门学科称为自旋电子学。它具有集成度高、耗能低等优点。自旋电子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新型磁性功能材料的预测和设计。但是目前具有优良特性的自旋电子学材料仍然比较少,迫切需要我们去寻找更多性质优良的新材料。此外,在对自旋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我们能够从原子或分子水平上精准地对自旋态进行探测和调控。在这里,我们利用了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典型自旋关联现象—Kondo效应,来表征和分析外界环境对自旋态的调制作用,加深对自旋相关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本论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本征磁性材料体系的理论设计和表面吸附磁性杂质体系的Kondo效应表征及应用方面。具体来说,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为两个节。在第一节,我们简单概括了自旋电子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对于自旋电子学器件来说,它们虽然具有集成度高、运行速度快、耗能低等优点,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完全自旋极化电流的产生和注入、自旋的长程输运、以及自旋的调控和探测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们总结了一些自旋电子学可能的发展方向。在第二节,我们简单介绍了Kondo效应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出现,Kondo效应在表面吸附磁性杂质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展示出了形形色色的迷人现象。但是Kondo效应本身属于一种复杂的多体现象,不但很难从理论计算方面进行精确模拟,而且很难清晰探究其与其它强关联现象之间的关系。面临这些困境,我们总结了一些Kondo效应潜在的发展方向。在第二章,我们介绍了计算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DFT)的主要发展历程。虽然,我们常用的Hubbard+U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一些磁性材料体系的电子结构性质。但是,对于一些强关联电子体系来说,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稀土金属化合物等,这类材料里面往往含有局域的d电子或者f电子,导致这些理论方法不能准确描述对应的强关联特性,甚至在定性上的描述也是错误的,如:对Kondo效应的研究。为了能够从理论上精确地描述强关联体系的Kondo效应等特性,本课题组提出来了一套结合DFT和级联耦合方程组(HEOM)的方法。这种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在数值上是定量准确的。对应的微分电导谱可以直接与STM实验中观测得到的进行对比。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来理论预测新的体系,为实验室制备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后续,我们也对此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三章,我们通过理论模拟设计出了一系列性质优良的二维本征磁性金属和半导体材料。首先,我们提出了一种获得磁性金属的新策略:通过把过渡金属原子镶嵌到硼墨烯单层材料里面,从而将磁性引入非磁性体系,设计出了二维的室温铁磁性材料。在嵌入的过程中,体系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相变。当结构处于不同的相时,具有不同的磁学性质,从而扩展了硼墨烯的使用范围。以金属镶嵌的χ3相硼墨烯单层为例,它具有室温铁磁性和大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其中对于全局最优的P4/MBM相CrB4结构来说,它也同时具有准半金属特性。考虑到无机材料往往合成耗能高、元素种类单一、化学可调自由度少等严重缺陷,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向下一代价格低廉、可调自由度多样的磁性金属有机框架(MOF)体系。对于MOF材料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金属元素(M)的种类和配体基团的形式等等手段来修饰或者调制它们的电子结构性质。但是,这个领域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多数材料都存在着磁有序温度比较低的棘手问题。在这里,我们基于实验合成的K3Fe2[PceO8]有机框架材料,通过改变中心M的种类,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多功能特性的二维K3M2[PcMO8](M=Cr-Co)MOFs。它们均属于多铁材料,同时具有铁磁性/亚铁磁性和垂直电极化特性,居里温度Tc可以从66K调制到150K。其中,对于M=Mn,Fe,Co的体系均展示出了亚铁磁半导体特征。进一步,我们在实验合成的层状MOF材料Li0.7[Cr(pyrazine)2]Cl0.7·0.25(THF)的基础上,通过机械剥离法获得了二维的室温亚铁磁半导体Cr(pyrazine)2材料。其剥离能为0.27 J/m2,Tc高达346 K。其室温磁有序的原因是:Cr离子(S=2)上的d轨道和pyz基团(S=1/2)中N原子和C原子上的p轨道之间很强的反向杂化耦合作用。在第四章,为了解决自旋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问题,我们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表面吸附磁性杂质体系中提出了一种分子模具的策略,用来保护磁性原子的自旋,使得其不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种策略为利用电子的自旋自由度设计下一代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一个优良的途径。具体来说,我们与实验合作组首先利用STM针尖在Au(1 11)表面上推动CoPc分子去俘获离散的Co原子,最终合成了一系列的CoPc@Co复合物。由于Co原子中的dπ轨道和CoPc分子中的大π轨道之间很强的杂化耦合作用,使得Co原子的自旋不再受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在Co/Au(111)界面上获得了稳定的、统一的Kondo态。有趣的是,当一个CoPc分子俘获两个Co原子时,Co原子可以通过分子模具产生长程(大于12 A)的超交换相互作用,进而对Co原子的Kondo效应进行有效的调制。由于我们提出的分子模具策略不但可以稳定磁性原子的吸附位置,而且还可以保护磁性原子的自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为制备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也为研究材料中电子的自旋自由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提供了可能。一直以来,虽然人们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但是目前仍然不知道是否可以利用Kondo自旋屏蔽效应来增强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受Kondo态形成过程中放热性质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相催化方法-滑冰场化学反应(ROAR)。与传统的热催化反应不同,这种反应模式可以通过降低金属衬底的温度来降低反应所需的势垒,提高反应速率。作为一个例子,我们设计了 Co@CoPc/Au(111)体系催化CO氧化反应,证明了我们设计的ROAR的有效性。这项工作也展示了电子的自旋自由度在异相单原子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

杨娇,李铁森,彭瀚,刘缓[9](2021)在《原位晶化型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流化催化裂化(FCC)是石油加工工业重要的重质油轻质化的工艺技术。为适应FCC过程原料日益重质化的发展趋势,以高岭土为原料采用原位晶化合成技术制备的原位晶化型重油催化剂因其优异的活性稳定性、高的重油转化效率、强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以重油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及历程为基础,总结了理想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应具有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原位晶化型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结构特点及催化特性,阐述了原位晶化的原料预处理及合成机理。原位晶化型重油裂化催化剂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上已日趋成熟,在应用上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其进一步发展仍面临挑战,这主要表现在:基于原位晶化型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缺乏,催化剂的表征有待继续深入,催化剂制备技术理论尚有待发展和完善,催化剂的后处理过程受限,催化剂的设计尚达不到"量体裁衣"的水平。

刘东阳,白宇恩,张霖宙,张宇豪,赵亮,高金森,徐春明[10](2021)在《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在催化裂化/裂解过程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成品油质量标准的持续升级,对催化裂化/裂解过程的产品要求和控制逐渐精细到分子级别,可靠的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是实现催化裂化/裂解过程分子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文简述了催化裂化/裂解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类型,回顾了近三十年来不同方法对催化裂化/裂解过程反应网络和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重点对不同模型构建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催化裂化/裂解过程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的研究方向:开发更为精细的石油分子分析表征技术,构建与催化剂失活和反应器模型相结合的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实现基于分子管理的催化裂化/裂解过程反应器设计和工艺工程放大。此外,指出建立对分子集构建、反应网络构建和动力学参数求解的集成化平台是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21世纪FCC催化剂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FCC催化剂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重劣质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工艺
    1.1 DCC工艺
    1.2 FDFCC工艺
2 国外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工艺
    2.1 PetroFCC工艺
    2.2 SCC技术
    2.3 MAXOFIN工艺
    2.4 INDMAX工艺
    2.5 HS-FCC工艺
3 结 语
    (1)新型反应器开发方面。
    (2)操作条件优化方面。
    (3)催化剂研发方面。
    (4)特殊设备开发方面。

(3)气-固微型流化床流型及压差波动信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气-固微型流化床的床层压降特性与壁面效应
        1.2.1 床层压降特性
        1.2.2 壁面效应
    1.3 气-固微型流化床的流型研究
        1.3.1 传统气-固流化床中的流型划分
        1.3.2 气-固流化床的最小流化速度/最小鼓泡速度
        1.3.3 气-固微型流化床中的节涌流化速度
        1.3.4 气-固微型流化床中的湍流流化速度
    1.4 气-固流化床中的压力测量及分析方法
        1.4.1 时域分析
        1.4.2 频域分析
        1.4.3 混沌分析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气-固微型流化床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2.2.1 气-固微型流化床实验装置
        2.2.2 气体流量的校正
    2.3 流化颗粒及气体的性质
        2.3.1 流化颗粒粒径的测量
        2.3.2 流体和颗粒的物理性质
    2.4 测量方法的具体步骤
        2.4.1 压降测量方法
        2.4.2 可视化图像采集
3 气-固微型流化床最小流化速度研究
    3.1 引言
    3.2 气-固微型流化床中颗粒的流化特性
        3.2.1 A类颗粒的床层压降特性
        3.2.2 B类颗粒的床层压降特性
    3.3 最小流化速度
        3.3.1 床内径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
        3.3.2 静态床层高度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
        3.3.3 流化介质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
        3.3.4 颗粒性质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
    3.4 微型流化床中最小流化速度的预测关联式
    3.5 本章小结
4 气-固微型流化床的流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4.2.2 实验方法
    4.3 气-固微型流化床的流型特点研究
        4.3.1 不同类型颗粒流型特点的可视化研究
        4.3.2 各种流型中的压差信号
    4.4 气-固微型流化床的流型转变研究
        4.4.1 A类颗粒的流型
        4.4.2 B类颗粒的流型
        4.4.3 静态床层高度对流型的影响
        4.4.4 固体颗粒粒径及床径对流型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气-固微型流化床不同流型下的压差波动信号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5.2.2 实验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5.3 压差波动信号的时域分析
    5.4 压差波动信号的频域分析
        5.4.1 小波分析
        5.4.2 功率谱分析
    5.5 气-固微型流化床的非线性分析研究
        5.5.1 自相关系数分析
        5.5.2 压差波动信号的相图分析
        5.5.3 关联维数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4)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Y及催化裂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高岭土合成沸石沸石分子筛概述
        1.1.1 高岭土利用现状及工艺进展
        1.1.2 高岭土合成A沸石分子筛
        1.1.3 高岭土合成ZSM-5 沸石分子筛
        1.1.4 高岭土合成Y沸石分子筛
    1.2 NaY沸石分子筛合成技术及进展概述
        1.2.1 水热合成法合成NaY沸石分子筛
        1.2.2 微波合成法合成NaY沸石分子筛
        1.2.3 原位晶化法合成NaY沸石分子筛
    1.3 原位晶化技术及FCC催化剂概述
        1.3.1 FCC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1.3.2 FCC催化剂的组成
        1.3.3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1.4 原位晶化技术发展概况
        1.4.1 Engelhard公司原位晶化型催化剂
        1.4.2 兰州炼化公司原位晶化型催化剂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NaY分子筛的合成
        2.2.1 晶种胶配制
        2.2.2 高岭土细化及活化
        2.2.3 高岭土微球母体制备及活化
        2.2.4 分子筛合成
        2.2.5 催化剂制备
    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2.3.2 纳米粒度分析
        2.3.3 氮气物理吸附
        2.3.4 扫描电镜
        2.3.5 差热分析
        2.3.6 磨损指数分析
        2.3.7 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
        2.3.8 催化剂活性评价
3 高岭土合成NaY分子筛及其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3.1 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3.2 合成样品的表征
        3.2.1 SEM及粒度分析
        3.2.2 结构稳定性表征
        3.2.3 织构性质分析
    3.3 高岭土合成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3.3.1 骨架硅铝比的影响
        3.3.2 原料高岭土粒径的影响
        3.3.3 原料高/偏土比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高岭土微球原位合成NaY分子筛及其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4.1 原位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4.1.1 高岭土微球制备
        4.1.2 混合高岭土微球原位生长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4.1.3 高土微球或偏土微球上原位生长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4.2 原位晶化样品的表征
        4.2.1 SEM
        4.2.2 稳定性表征
        4.2.3 织构性质分析
    4.3 微球原位晶化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4.3.1 高岭土微球原位合成不同骨架硅铝比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4.3.2 混合高土球、偏土球原位晶化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4.3.3 单一高土球或偏土球原位晶化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Mo/HZSM-5微球的流化磨损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流化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1.1 甲烷与天然气
        1.1.2 天然气化工转化
        1.1.3 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分析
    1.2 甲烷无氧芳构化(MDA)过程
        1.2.1 反应机理
        1.2.2 热力学研究
        1.2.3 动力学研究
        1.2.4 催化剂积炭
        1.2.5 生产工艺及设备
    1.3 固体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1.3.1 固体催化剂质量损失及其原因
        1.3.2 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磨损机制
        1.3.3 固体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测定
        1.3.4 固体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改善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催化剂准备
        2.1.1 主要原料及设备
        2.1.2 制备过程
    2.2 催化剂的工艺反应处理
        2.2.1 活化反应处理
        2.2.2 芳构化反应处理
        2.2.3 再生反应处理
    2.3 催化剂流化磨损测试
        2.3.1 磨损测试装置
        2.3.2 测试过程及评价指标
    2.4 催化剂甲烷无氧芳构化(MDA)评价
        2.4.1 评价装置设计及搭建
        2.4.2 主要消耗品及系统组件
        2.4.3 评价过程主要步骤
        2.4.4 在线分析及评价指标
    2.5 催化剂的物化表征
        2.5.1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N_2物理吸附/脱附)
        2.5.2 粒径分布(PSD)
        2.5.3 Mo含量(ICP-OES)
        2.5.4 碳物质含量(TG/DTG)
        2.5.5 积碳类型(TPO)
        2.5.6 微观形貌(SEM)
第三章 Mo/HZSM-5 催化剂的流化磨损
    3.1 系统温度的影响
    3.2 运行时间的影响
    3.3 工艺因素的影响
        3.3.1 催化剂样品的PSMD变化
        3.3.2 催化剂样品的PSD变化
        3.3.3 流化磨损测试
        3.3.4 催化剂样品积碳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Mo/HZSM-5 催化剂的粒径-芳构化性能关系
    4.1 固定床反应中Mo/HZSM-5 的粒径效应
        4.1.1 催化剂样品及反应工艺参数
        4.1.2 催化剂粒径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4.1.3 失活催化剂的积碳分析
    4.2 流化床反应中Mo/HZSM-5 的粒径效应
        4.2.1 催化剂颗粒流化状态确认
        4.2.2 流化床反应空速(RSV)优化
        4.2.3 催化剂样品及反应工艺参数
        4.2.4 催化剂粒径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4.2.5 催化剂的粒径效应分析
    4.3 固定床和流化床粒径效应差异
    4.4 磨损Mo/HZSM-5 的粒径效应
        4.4.1 磨损催化剂颗粒的微观形貌
        4.4.2 磨损Mo/HZSM-5 的催化反应性能
    4.5 小结
第五章 Mo/HZSM-5 催化MDA流化床(系统)工艺优化
    5.1 8 mm流化床工艺优化
    5.2 15 mm流化床工艺优化
        5.2.1 质量流量计校正
        5.2.2 升温气氛优化
    5.3 50 mm流化床工艺优化
        5.3.1 反应空速(RSV)优化
        5.3.2 催化剂粒径优化
        5.3.3 升温气氛优化
        5.3.4 再生强度优化
    5.4 35 mm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工艺优化
        5.4.1 实验装置改进
        5.4.2 再生H_2温度优化
        5.4.3 催化剂循环速度优化
        5.4.4 再生H_2强度优化
        5.4.5 反应空速(RSV)优化
    5.5 50 mm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工艺优化
        5.5.1 反应空速(RSV)优化
        5.5.2 催化剂循环速度优化
        5.5.3 催化剂粒径优化
    5.6 小结
第六章 Mo/HZSM-5 催化性能的反应器放大效应
    6.1 较低反应空速(RSV)下流化床的放大效应
    6.2 较高反应空速(RSV)下流化床的放大效应
    6.3 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效果分析
    6.4 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系统的放大效应
    6.5 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化学气相沉积碳化钛粉体制备与调控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TiC粉体的应用
    1.2 固相法制备TiC粉体的研究现状
        1.2.1 固相TiO_2的碳热还原法
        1.2.2 固相金属Ti粉的直接碳化法
    1.3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TiC粉体的研究进展
        1.3.1 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简介
        1.3.2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TiC粉体的难点
        1.3.3 均相成核制备TiC粉体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第2章 TiCl_4-CH_4-H_2体系异相形核制备TiC粉体
    2.1 引言
    2.2 实验研究与热力学分析
        2.2.1 柱形床FBCVD沉积TiC实验
        2.2.2 锥形床FBCVD沉积TiC实验
        2.2.3 热力学分析及条件优化
        2.2.4 产物检测与分析
    2.3 柱形床中FBCVD沉积TiC的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结果
        2.3.2 分析与讨论
    2.4 锥形床中FBCVD沉积TiC的结果与讨论
        2.4.1 超细粉体的流化
        2.4.2 超细粉种子粉体FBCVD制备碳化钛粉体
        2.4.3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TiCl_3-CH_4-H_2反应体系合成TiC粉体
    3.1 引言
    3.2 TiCl_3作为前驱体的可行性分析
    3.3 实验研究与热力学分析
        3.3.1 实验材料与表征
        3.3.2 TiCl_3的合成
        3.3.3 TiCl_3的碳化
        3.3.4 H_2活化TiCl_4制备TiC粉体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TiCl_3合成条件优化
        3.4.2 TiCl_3前驱体FBCVD制备TiC粉体
        3.4.3 H_2预还原TiCl_4合成TiC
    3.5 小结
第4章 TiCl_2-CH_4-H_2反应体系合成TiC粉体
    4.1 引言
    4.2 TiCl_2作为CVD前驱体合成TiC的热力学分析
    4.3 实验研究与热力学分析
        4.3.1 实验材料与表征
        4.3.2 流态化合成TiCl_2粉体实验
        4.3.3 TiCl_2前驱体合成TiC热力学分析与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流态化合成TiCl_2的条件优化
        4.4.2 TiCl_2前驱体CVD合成TiC粉体
        4.4.3 不同形貌粉体的晶体结构
        4.4.4 前景与意义
    4.5 小结
第5章 TiC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HER实验与第一性原理计算
        5.2.1 HER实验步骤
        5.2.2 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5.3 HER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低维磁性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设计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低维磁性体系的研究概况
    1.1 基于磁性材料的自旋电子学发展
        1.1.1 自旋电子学的开端
        1.1.2 自旋电子学的发展和应用
        1.1.3 自旋电子学材料的分类
        1.1.4 自旋电子学的发展趋势
    1.2 基于磁性杂质体系的近藤效应发展
        1.2.1 近藤效应的起源
        1.2.2 近藤效应的兴起
        1.2.3 表面吸附体系的近藤效应
        1.2.4 近藤效应的发展趋势
第2章 低维磁性体系的研究方法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
        2.1.1 薛定鄂方程
        2.1.2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
        2.1.3 密度泛函理论
        2.1.4 理论模拟磁性杂质体系面临的挑战
    2.2 量子耗散动力学理论简介
        2.2.1 量子耗散理论的哈密顿量
        2.2.2 级联耦合方程组的建立
    2.3 DFT+HEOM方法求解量子磁性杂质体系
        2.3.1 量子磁性杂质模型的建立
        2.3.2 HEOM方法计算可观测物理量
        2.3.3 DFT+HEOM方法在近藤物理方面的发展
第3章 二维本征磁性材料的设计
    3.1 室温铁磁准半金属:过渡金属内嵌的硼墨烯单层
        3.1.1 研究动机
        3.1.2 背景介绍
        3.1.3 计算细节
        3.1.4 结果和讨论
        3.1.5 小结
    3.2 多功能铁磁半导体:K_3M_2[PcMO_8] (M=Mn-Co)金属有机片层
        3.2.1 研究动机
        3.2.2 背景介绍
        3.2.3 计算细节
        3.2.4 结果和讨论
        3.2.5 小结
    3.3室温亚铁磁半导体:Cr(pyrazine)_2金属有机片层
        3.3.1 研究动机
        3.3.2 背景介绍
        3.3.3 计算细节
        3.3.4 结果和讨论
        3.3.5 小结
第4章 表面吸附磁性杂质体系的研究
    4.1 原子/金属界面上的Kondo分子模具:金属酞菁分子
        4.1.1 研究动机
        4.1.2 背景介绍
        4.1.3 实验和计算细节
        4.1.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1.5 理论结果和讨论
        4.1.6 小结
    4.2 气体/固体界面上催化反应的新模式:滑冰场化学反应
        4.2.1 研究动机
        4.2.2 背景介绍
        4.2.3 计算细节
        4.2.4 设计方案
        4.2.5 结果与讨论
        4.2.6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9)原位晶化型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及催化剂
    2.1 重油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及历程
    2.2 理想的重油裂化催化剂
    2.3 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原位晶化型重油裂化催化剂
    3.1 原位晶化型重油裂化催化剂的制备及特点
    3.2 原位晶化型重油裂化催化剂的孔结构
    3.3 原位晶化型重油裂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3.3.1 主活性组分
        3.3.2 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分布
4 原位晶化型重油催化剂的合成化学
    4.1 原料预处理
    4.2 分子筛在基质上的原位晶化机理
5 原位晶化型重油裂化催化剂发展面临的挑战

(10)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在催化裂化/裂解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裂化/裂解反应机理和反应类型
    1.1 反应机理
    1.2 反应类型
        1.2.1 催化裂化/裂解过程中的总包反应
        1.2.2 催化裂化/裂解过程中的基本步骤
2 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在催化裂化/裂解过程中的应用
    2.1 结构化模型
    2.2 单元步骤模型
    2.3 键电矩阵
    2.4 结构导向集总
    2.5 结构单元-键电矩阵
3 分析与讨论
4 结语与展望

四、21世纪FCC催化剂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劣质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技术研究[J]. 杜鹏鹏,徐婕,韩信有,张红星,赵欣乔. 广州化工, 2021(22)
  • [2]双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用于燃油脱硫的研究[D]. 栗静文.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3]气-固微型流化床流型及压差波动信号分析[D]. 史亚琪. 烟台大学, 2021(11)
  • [4]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Y及催化裂化性能[D]. 王文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Mo/HZSM-5微球的流化磨损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流化床工艺优化[D]. 张新庄. 西北大学, 2021(10)
  • [6]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7]化学气相沉积碳化钛粉体制备与调控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 宋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8]低维磁性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设计和表征[D]. 李向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原位晶化型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杨娇,李铁森,彭瀚,刘缓. 中外能源, 2021(01)
  • [10]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在催化裂化/裂解过程中的应用进展[J]. 刘东阳,白宇恩,张霖宙,张宇豪,赵亮,高金森,徐春明. 化工进展, 2021(04)

标签:;  ;  ;  ;  ;  

21世纪FCC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