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否定句的表达及其汉译

英语否定句的表达及其汉译

一、英语意义否定句表现法及其汉译琐谈(论文文献综述)

邬俊波[1](2021)在《鲁迅小说英译中的汉语形式肯定改译英语形式否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否定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时会采取将肯定的原文改译否定的处理,将原文中隐含的否定意义显性化。本文拟用明晰化这一翻译通则,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三个不同译本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这一翻译现象,研究这种现象的类型以及特点,通过英汉译者的差异对比探索汉英语言的思维差异。通过对鲁迅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检索研究,本文发现,在涉及形式肯定改译形式否定的句子中,莱尔的翻译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明晰化,而蓝诗玲的翻译则呈现出更为隐性化的特点。三个译本对源语肯定文本改译否定的处理过程中,其明晰化程度依次表现为:蓝诗玲译本<杨宪益译本<莱尔译本。总体而言,莱尔对源语导向翻译策略的重视导致了他的翻译过度使用明晰化。这一手法主要有助于保留修辞效果和文化差异。在三位译者中,蓝诗玲的翻译更不明晰,具体呈现的语言特征有含蓄,抽象和结果导向。这些特征与英汉思维的差异密切相关。从译本的接受程度来看,过分追求显化的莱尔译本在鲁迅研究没落的美国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而杨宪益译本在思维上受到汉语影响,呈现出更倾向于具体化,过程导向,以及宁肯定不否定的特点,略显僵化。因此,在汉英翻译中,本文认识到在翻译意义时减少冗余、追求隐含效果的必要性。明晰化更多地适用于增强连贯性和为目的语读者提供背景信息。此外,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采用显化翻译时必须平衡冗余,不能过分追求解释说明,同时也应当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化。通过从明晰化的视角解析汉语形式肯定改译英语形式否定这一特殊的翻译现象,本文希望能通过语料库方法,探究明晰化程度在不同译本中的体现,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侯敏,卢植[2](2020)在《英语显性否定与隐性否定汉译中的词汇提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运用Translog和TAPs收集了在英语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汉译过程中,译者进行词汇提取的640组时间数据,探索两类否定的汉译难点以及性别、翻译练习时间、二语水平等因素对否定项提取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隐性否定较显性否定在词汇提取速度上更慢,难度更大;显性否定中的形容词、动词和隐性否定中的副词、名词、动词的翻译属于汉译难点;在词汇提取速度上男性普遍快于女性,尤其在显性否定中形容词和副词的提取速度上男性显着快于女性;翻译练习时间与词汇提取速度呈现不对称性特征;不同二语水平者在词汇提取速度上无显着差异。

庞芳卓[3](2016)在《基于标记理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研究》文中指出英语中否定的用法灵活多变,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是个难题。有时学生在学了多年英语后,仍对一些微妙的否定结构捉摸不定,难以理解。另外,由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外界认知的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短语、句子结构等的表现手法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否定现象也不例外。即使对中西方文化相对了解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表达否定意义时也存在各种问题。本研究在分析大型语料库的基础上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的否定表达情况,数据来源于WECCL(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以及LOCNESS(The 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后者作为参照语料库。作者参照Quirk等在《英语语法大全》(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English language)中罗列的英语中的否定词、否定短语、否定语法结构,在标记理论框架下对常见否定表达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在WECCL与LOCNESS中检索各类否定,人工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删除不符合研究需要的条目。通过统计有标记否定和无标记否定的使用频率和分布,分析WECCL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中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学生否定标记性特征及非标记性特征。本文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作者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作为语言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否定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英语否定表达方式灵活,结构复杂。不论是理解还是输出,都给二语学习者造成很大困惑。有些句子没有任何否定标志,但却包含否定信息,表达否定态度,传达否定意图。英语专业学生作为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相对比较系统和全面,有一定的跨文化跨语言知识储备,然而他们表达否定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与本族语大学生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的总体趋势和特征,发现其与本族语大学生表达否定的差距,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分为三部分。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语言学领域内对否定的分类。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外专家学者对否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汇句法层面上研究否定的结构和意义,特别是否定的句法结构和否定的辖域等问题;二是在语用层面上研究否定的预设以及元语言否定现象。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国内否定研究的总体情况,主要围绕否定结构、否定词、否定焦点辖域和对否定用法的汉译与理解等几个方面。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框架。标记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语言各个层面的不对称现象。本文基于标记理论,对英语中否定表达进行了标记与非标记划分,并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的标记性和非标记性特征。第四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首先提出本文要解决的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的否定表达在词汇层面有哪些特征?2)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的否定表达在语法层面有哪些特征?3)可能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否定表达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工具,包括语料库和检索工具。最后,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第五章是结果与讨论部分。通过在词汇与语法层面对WECCL和LONESS两个语料库进行有标记与无标记的否定检索,并将其使用频率和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WECCL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学生否定表达的标记性特征和非标记性特征。词汇层面,英语学习者呈现出过度使用非标记性否定的趋势,且词汇手段过于集中,标记性否定总体使用远少于英语本族语学生,尤其是动词和名词否定使用不足。语法层面,英语学习者非标记语法否定使用与本族语学生略有差异,英语学习者过度依赖句子否定,尤其是情态动词否定。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没有重视标记性语法否定,总体使用较少且误用频繁。第六章结论部分首先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否定时,无论从词汇层面还是句法层面,都与本族语者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标记性否定表达,除了总体使用较少之外还存在误用、混淆等现象。本章还进一步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以期对教与学两个活动有所启发。最后本章指明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给后续的研究提出建议。

刘娟[4](2015)在《汉越否定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否定作为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义范畴,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人类通过自身的经验建立起认知系统来组织生活,对生活经验的认识、体会的表达需要促使了不同语言的形成。汉语和越南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汉民族和越南民族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团体必然存在认知活动、认知方式上的共性和差异,这两种语言的否定形式也必然是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的特性而构成的相应否定范畴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否定表达。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和三个平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越否定表达进行研究,以更好地认识汉语及越南语在否定表达上的相同之处和差异,这对加深汉、越两个不同文化社团在认知心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汉、越否定问题的探讨基于这样一个研究框架:确定对比越汉否定范畴→收集原始资料并进行文献搜集与研究→对比:相同相异之处→结合理论从各角度解释现象及原因→总结。首先是绪论部分,这部分先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理论基础,运用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三个平面等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越否定表达现象进行研究;阐明与本文相关的术语并进行界定,介绍所用语料的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框架进行说明。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了前人汉越否定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从语言类型学视角讨论汉越否定研究的概述。第三章讨论汉越有标记否定对比,分析否定词"khong"、"ckua"、"chang"和与汉语的“不”、“没(有)”;"dung"和“别”在句法、语义上的区别,并对越汉否定的深层认知动因进行探讨,对"khong"和“没”的语法化以及"dung"和“别”的否定认知进行了研究。第四章总体介绍越南语的"gi"、"ai"、"dau"和汉语的“什么”、“谁”、“都”在否定上的相同和相异,并分析原因,同时探讨汉越其他反问否定表达和用通俗词表否定的特殊否定形式。第五章从语用的角度讨论语用原则和汉越否定表达,以及汉越否定的焦点、范围;反驳和预设等问题,分析了汉越羡余否定表达方面的异同。第六章总体概括语言对比和语言类型学的关系,理清越南语的类型归属,重点分析南亚语系语言、汉藏语系语言否定的语序类型,讨论汉越否定表达的类型学意义,探讨汉越否定的类型学制约因素。第七章是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阐明文章的创新之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对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的关注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汉语和越南语否定对比的系统性论述。其次,我们将越南语的否定分为有标记否定和无标记否定两类,对鲜少涉及的无标记否定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越南语的几个主要否定标记进行了量化的统计,尝试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找到了越南语在否定表达上的一些普遍规律。再次,语言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在语言使用方面越南语的羡余否定和否定语用。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理清了越南语否定词"khong"如何从一个汉越词转变为语气助词的语法化历程,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越南语无标记否定的动因和理解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最后,我们将汉越否定对比研究放在语言类型学的大背景下讨论,运用对比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及语言类型学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汉语和越南语的否定表达进行系统性研究,为汉、外否定对比提供了新的视角。

曹献玲,关鑫[5](2013)在《试析英语的否定形式及其意义》文中指出英语的否定结构是一个既常见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句式繁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翻译英语否定形式的句子时不能在形式上照搬英语的结构,而必须根据汉语的习惯进行翻译,除了注意语法之外,还要注意到文化与文体色彩、言谈语气等微妙之处。本文探讨了英语否定结构的实施手段、全部和部分否定以及转移否定,从而强调了英语否定结构在这门语言中的重要性。

方洪民[6](2012)在《科技汉语动词谓语否定的英译转移》文中认为科技汉语的动词谓语否定,很少表达为一般否定句,谓语否定常英译为否定主语、宾语或介词宾语的特指否定句,译为单词、短语或句型结构隐含否定意义的含蓄否定句,或反面着笔译为肯定句。英语特指否定句和含蓄否定句,言者意向陈述,否定意义客观,而英语一般否定句倾向于有主观意义的评价或表态,与科技语言客观陈述事实的主旨不符。从语义内容分析汉语谓语否定结构,应把握否定结构的深层含义,才能顺利实现语际转换。

张焕香[7](2012)在《汉英双重否定范畴研究》文中认为双重否定作为语言中普遍而复杂的语言现象,历来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学者们探讨了双重否定的结构类型、语义关系、表肯定的条件等。但到目前为止,在很多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鉴于此,我们依托会话含义理论,运用形式化分析手段,对汉英双重否定范畴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句法和语义特征的描写,找出两种语言在双重否定范畴方面的共性以及存在的一些差异,从而对双重否定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全文共分8章。第1章绪论。在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的基础上,重点对研究对象及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第2章双重否定的界定。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汉语及英语双重否定语言现象的界定、划分标准及范围方面的研究,指出其贡献和不足,并尝试对双重否定进行重新定义。借助语义对立关系、矛盾关系及语义强度等级概念,将双重否定与肯定之间的对应关系公式化,对一些易混的非双重否定结构进行理据分析。第3章双重否定的范畴。将语用因素及惯用表达纳入到双重否定范畴中,以莱文森三层次意义理论为纲,将汉英双重否定范畴划分为语义双重否定及语用双重否定,并同时分出语用双重否定的两个次范畴,从双重否定的静态描写逐渐转向动态分析。与此同时,提出语境关联度的概念,阐述各个范畴与语境之间的距离。第4章语义双重否定及句法体现。语义双重否定涉及否定标记的字面义或逻辑义,根据两个否定标记是否均为显性否定词将语义双重否定的两个子类划分为显性型和隐性型,显性型语义双重否定进一步分类的基础是逻辑式中是否可直接显现“(?)((?)p)”或“(?)(?)p”并使否定意义取消,隐性语义双重否定主要由显现否定标记及隐性否定词或隐性否定结构结合而构成。在分析汉语和英语语料的基础上,对显性和隐性语义双重否定及子类进行逻辑语义描写,并探讨其句法特征及允准条件。第5章语用双重否定及句法体现。语用双重否定是依赖语用否定手段或语境因素来判定的一种双重否定结构。依据莱文森三层次意义理论中的话语类型意义及话语实例意义,把语用双重否定的两个类别命名为类型型和实例型。类型型语用双重否定按照惯用句法结构分为反问类和祈使类两个子类,实例型语用双重否定在语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显性或隐性否定词与语境中的否定标记结合起来表达否定之否定。在对语用双重否定的子类及更小的类别的句法体现进行分析的同时,探讨肯定语义的来源。第6章双重否定范畴的语义关联及定位。通过会话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定位,把双重否定的范畴关联起来。按照标记理论,它们的标记程度不同,基本按照语义双重否定、类型型语用双重否定和实例型语用双重否定的顺序,标记度逐渐递增。第7章双重否定范畴的语用功能及语用动因。首先考察了双重否定表示低调陈述及超量肯定的功能,其次运用莱文森三原则中的方式准则、量准则,以及礼貌策略和回声用法来分析双重否定的语用动因。第8章结语。总结全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得出的结论,概述论文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张兆龙[8](2010)在《暗含否定意义的法语表达及其汉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管春林[9](2010)在《汉英否定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否定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法-语义范畴,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有哪一门语言缺乏否定表达的方式。否定范畴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否定范畴,我们可以较好地认识汉英两门语言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认识汉语的特点,从而为我们从事第二语言教学和翻译等工作服务。对比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汉英语中的否定范畴,并在对比的基础上探讨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启示。汉英语否定对比是一个老课题,已有不少专家做过相关的研究,同时,它也是一个常做常新的新课题,不断挖掘,就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新的视角和对比方法,希望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本论文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交代本文对否定以及否定句的认识,同时运用典型范畴理论提出了对于否定句界定的新思路,最后交代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以往汉英语否定对比研究的历史,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肯定这些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然后联系目前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提出本文研究的目标:围绕语言学理论建设这一目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汉英语的否定结构展开对比,其中历时对比为共时研究服务;共时对比主要从三个平面,即结构,语义和语用的平面展开讨论;对比中以寻找汉英否定句的不同点为主,同时兼顾对共同点的探讨;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重要事业,因此,本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第三章主要讨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主要以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与共性的辨证思想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坚持以汉语为本位的原则,坚持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对比为主、实用探讨为辅”的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接着联系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提出了对比分析同样可以而且应该从“三个平面”来展开的观点;最后回顾了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提出本论文将以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研究。第四章是对汉英否定的语法结构对比。按照传统语法,结构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因此,本章也从否定词法和否定句法两个角度展开对比。词法部分又分为否定词缀和否定词两部分。词缀对比中,提出了我们对于汉语否定词缀的看法。在句法对比层面,我们把否定句分为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类。普通否定句是指没有特别语序和特别附加成分的常规句的否定句;特殊否定句是指对在常规句基础上增加了额外成分或使用了特别结构的句子的否定。我们在本研究中对比的特殊否定句包括情态否定句、并列否定句和量词否定句。通过对汉英语中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的对比,我们提出了与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汉语否定词随意放置,没有约束;英语否定句受SV机制约束,没有灵活性。我们认为,汉语在否定表达上以意义为中心组织句子结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形式上的约束;英语以形式为否定句的主要结构手段,但意义在其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两门语言在在否定句的结构方式上存在比较多的差异,但是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第五章是对汉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语义对比同样分词义对比和句义对比两部分。在词义对比中,我们提出了汉语否定词的附加意义以及这种附加意义是一种“意义潜势”的观点。句义对比中,我们主要运用语义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着重从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两个视角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本章首先回顾了以往关于焦点、辖域和否定焦点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并提出了句子焦点不同于否定焦点的新观点,对语义否定焦点进行了新的分类。我们把否定句焦点分为标记否定焦点,敏感词否定焦点和毗邻否定焦点。其次,本章同样从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个方面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显示,汉语否定句并不如我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意义清晰,而英语否定句容易产生歧义,事实是,汉语否定句总的来说确实有比英语否定句清晰的一面,但汉语否定句也有语义模糊的一面,尤其是量词否定句表现得非常明显;英语否定句也有利用形态机制来调节语义,从而使意义更加清晰的一面,这一点在并列否定句中有明显体现。第六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了汉语和英语否定结构在语用上的差别和共同特征。以往涉及“语用”与“否定”话题的研究大多讨论“元语言否定”,也有的专门研究肯定句的否定语用功能,而专门讨论否定句的语境意义、语用功能以及篇章衔接的目前还不多见。我们把否定结构的语用对比划分为三个方面:否定句的语境意义、否定句的含意和否定词的篇章衔接功能。对比显示,语境对消除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歧义倾向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在一定语境中的汉语和英语否定句意义一般都很清晰,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差异。在语用含意方面,汉英语都有利用否定句来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语用功能差别不明显,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语中有利用否定句表达“谦虚”的语用功能。对汉英否定词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显示,汉英语否定词都有篇章衔接的功能,而且都是利用否定词的替代来实现衔接功能的。第七章从历时的角度对比了汉语与英语在否定词以及否定句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关于汉语和英语否定表达历史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的到目前为止还不多,因此,本章希望从历时的角度进一步考证汉英语否定结构存在差异的缘由。研究显示,汉语与英语由于受到各自语言基本特点的影响,在否定结构的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汉语的否定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否定词的交替更迭和意义的变化之中,英语的否定结构变化主要体现为与形态简化相伴随的词序的逐步固定化以及助动词地位的逐步提升上,而它们各自的演变规律与各自语言目前所呈现的否定表达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八章是把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了起来。在这里我们结合前面的研究所得提出了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一些设想,主要是就如何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否定句,并如何从否定词的语义解释,三个平面,结合历时研究的成果等方面谈了我们的看法。文章最后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回顾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冯书彬[10](2006)在《英语否定结构的句法分析与翻译》文中提出用例句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就英语否定的几种表达方式彼此间的差别,以及某些混合交替,互相转化的现象进行对比和阐述。揭示英语部分否定结构的种种特殊用法,对其逐一进行分析,继而指出在理解与翻译时应摆脱其表层结构的束缚,弄清楚其逻辑关系,由表及里,准确地理解并表达出此结构的内涵。

二、英语意义否定句表现法及其汉译琐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意义否定句表现法及其汉译琐谈(论文提纲范文)

(1)鲁迅小说英译中的汉语形式肯定改译英语形式否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 The Rationale for the Study of the Adaptation from Chinese Affirmation toEnglish Negation in C-E translation
        1.1.2 The Rationa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xplicitation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3.1 Research Design
        1.3.2 Corpus and Material Introduction
        1.3.3 Data Collection
        1.3.4 Theoretical framework
    1.4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5 Outlin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Negation
    2.2 Explicitation and Translation Universals
    2.3 Categorization of Explicitation
    2.4 Lu Xun Translation Studies
        2.4.1 Lu Xun and His Works Translations
        2.4.2 The Reception of Different Lu Xun Translations in the West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Negation in Three Translations:A Corpus-based Analysis
    3.1 Constituents of Negative Context
        3.1.1 Lexical Items
        3.1.1.1 Verbs
        3.1.1.2 Nouns
        3.1.1.3 Adverbs
        3.1.1.4 Prepositions
        3.1.1.5 Determiners
        3.1.1.6 Pronouns
        3.1.1.7 Complementizers
        3.1.1.8 Conjunctions
        3.1.2 Morphemes
        3.1.2.1 Prefixes
        3.1.2.2 Suffixes
    3.2 Data Processing of the search result
        3.2.1 Distributions of lexical items except "not" and "no"
        3.2.2 Comparison of Negative Lexical Items Use
Chapter Four The Adaptation from Chinese Affirmation to EnglishNegation
    4.1 Distribution of CA-EN
        4.1.1 Data Process of"no"('t) and "not"
        4.1.2 Degree of Negation
    4.2 Examples of CA-EN
        4.2.1 Norms-governed Explicitations
        4.2.1.1 Counterpart
        4.2.1.2 Substitution
        4.2.1.3 Measurement
        4.2.1.3.1 Number
        4.2.1.3.2 Time
        4.2.1.3.3 Size
        4.2.1.3.4 Location
        4.2.1.4 Double Negation
        4.2.2 Strategic Explicitation
        4.2.2.1 Addition
        4.2.2.2 Coherence link
        4.2.2.3 Question
        4.2.2.4 Cultural Annotation
        4.2.2.5 Rhetorical Use
    4.3 Detailed Categorization of CA-EN
    4.4 The Processing Peculiarities
    4.5 Summary
        4.5.1 Degree of Explicitness
        4.5.2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ranslations
        4.5.3 Thinking Peculiar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4.5.4 The Reception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5.2 Limitation of the Thesis
    5.3 Sugges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2)英语显性否定与隐性否定汉译中的词汇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3. 实验研究
    3.1 问题与假设
    3.2 受试
    3.3 实验材料和过程
4. 结果与讨论
    4.1 英语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汉译与词汇提取
    4.2 译者性别与词汇提取
    4.3 二语水平与词汇提取
    4.4 翻译练习时间与词汇提取
    4.5 翻译方向与词汇提取
5. 结论

(3)基于标记理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1.3 Layout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Classification of Nega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Negation Abroad
    2.3 Previous Studies on Negation at Hom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Defining Markedness
    3.2 Markedness Theory from Prague School
    3.3 Marked and Unmarked Expressions of Negation in This Thesis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Instruments
        4.2.1 Corpora Employed in This Thesis
        4.2.2 Retrieval Software Used in This Thesis
    4.3 Research Procedure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5.1 Lexical Features of Negation in WECCL and LOCNESS
        5.1.1 Unmarked Expressions of Negation
        5.1.2 Marked Expressions of Negation
    5.2 Syntactic Features of Negation in WECCL and LOCNESS
        5.2.1 Unmarked Expressions of Negation
        5.2.2 Marked Expressions of Negation
    5.3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CCL and LOCNESS
        5.3.1 First Language Transfer
        5.3.2 Deliberate Avoidance
        5.3.3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Learner Language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s
个人简介
Acknowledgements

(4)汉越否定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 术语界定和语料来源
        1.3.1 术语界定
        1.3.2 语料来源
    1.4 文章基本框架
第二章 汉越否定研究综述
    2.1 汉语否定研究综述
        2.1.1 “不”、“没(有)”、“别”的研究概述
        2.1.2 与否定相关的语用、认知研究
        2.1.3 汉外否定对比的研究
    2.2 越南语否定研究综述
    2.3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否定研究
第三章 汉越有标记否定对比
    3.1 “khong”、“chang”和“不”、“没(有)”的否定对比
        3.1.1 “khong”、“chang”和“不”的否定对比
        3.1.2 “khong”、“chang”和“没(有)”的否定对比
        3.1.3 “khong”、“没”的语法化
    3.2 “chua”和“没(有)”、“不”的否定对比
        3.2.1 “chua”的否定表达
        3.2.2 “chua”、“没(有)”、“不”否定对比
    3.3 “dung”和“别”的否定对比
        3.3.1 “dung”、“别”的否定
        3.3.2 “dung”、“别”否定认知对比
        3.3.3 “dung”、“别”否定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无标记否定对比
    4.1 “gi”和“什么”否定用法对比
        4.1.1 “gi”的位置与否定意义的差异性
        4.1.2 “什么”的位置与否定意义的差异性
        4.1.3 “gi”和“什么”否定异同
    4.2 “ai”“谁”否定用法对比
        4.2.1 “ai”否定表达
        4.2.2 “谁”否定表达
        4.2.3 “ai”和“谁”否定异同
    4.3 “dau”和“哪(里)”否定用法对比
        4.3.1 “dau”否定表达
        4.3.2 “哪(里)”否定表达
        4.3.3 “dau”和“哪(里)”否定异同
    4.4 汉越其他反问否定形式
        4.4.1 是非问型反问否定
        4.4.2 正反问型反问否定
        4.4.3 选择问型反问否定
    4.5 汉越通俗词否定表达
        4.5.1 越南语通俗词表否定
        4.5.2 汉语通俗词表否定
        4.5.3 汉越通俗词表否定的异同
        4.5.4 汉越特殊否定的除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否定语用对比
    5.1 语用原则和汉越否定
        5.1.1 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进行否定
        5.1.2 礼貌原则和汉越否定
    5.2 汉越否定焦点和范围
    5.3 汉越否定反驳和预设
    5.4 汉越羡余否定对比
        5.4.1 汉越羡余否定语义和表达功能
        5.4.2 时态对“VP”、"A"的限制
        5.4.3 汉越羡余否定使用的语体区别、产生机制
        5.4.4 汉越羡余否定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越否定的类型学分析
    6.1 语言对比和语言类型学
    6.2 越南语系属分析
        6.2.1 越南语属南亚语系说
        6.2.2 越南语属澳泰大语系说
        6.2.3 越南语属贼语系说
    6.3 汉越否定语序的类型学分析
        6.3.1 各语系否定语序分析
        6.3.2 各语系否定语序对比统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文的主挪究成果和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5)试析英语的否定形式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否定结构的实施手段
    (一) 运用词汇、短语手段
        1. 名词类:absence, lack, failure, ignorance
        2. 动词类:reject, neglect, doubt, keep off (不接近) , prevent…from, fancy doing
        3. 形容词类:last (最不可能的) , far from (远非) , short, foreign to (与…无关) , superior to (不受…影响)
        4. 介词类:but, beyond (超出…范围) , except (除…以外) , at a loss (不知所措) , in vain (无效地)
        5. 连词类:but (等于who do/does not…) , unless, anything but (根本不) , rather than (而非) for fear that (以免)
    (二) 运用句子手段
        1. 由if, if ever, as if, if only等引出的句子。
        2. 表示反诘的修辞问句。
        3. 含“情态动词+have+过去分词”做谓语的句子。
        4. 习惯用法:For all I care (与我无关) 和For all I know (亦未可知)
        5. 含有before引出的副词从句。
二、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
    (一) 全部否定
    (二) 部分否定
        1. 英语中对all, every, both, always, often等词的否定就构成了部分否定句, 这时否定词not可以放在被否定的词的前面, 也可以放在谓语部分里。
        2. 部分否定还有一种结构是我们在翻译时应该注意的, 那就是:…not…+adverbial+and+adverbial结构。“And”在此结构中, 如果连接两个状语 (或定语、或表语) 时, 则与搭配的“not”表示部分否定, 即否定and后面的部分。
三、转移否定

(6)科技汉语动词谓语否定的英译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译为特指否定句
二、转译为含蓄否定句
    (一) 转译为隐含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
        1. 词缀否定
        2. 单词或短语的否定意义
        (1) 副词或副词短语引起的否定
        (2) 动词或动词短语引起的否定
        (3)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引起的否定
        (4) 名词或名词短语引起的否定
        (5) 介词或介词短语引起的否定
    (二) 转译为隐含否定意义的句型
        1. 比较法表达含蓄否定
        (1) 等同比较
        (2) 比较级比较
        (3) 最高级比较 (last、least等)
        2. 其它表达含蓄否定的常用句型结构
        (1) keep/prevent/protect…from…
        (2) too+形容词+动词不定式
        (3) 在科技英语中, 动词remain或副词yet、still后接动词不定式, 表示未做的动作, 表达否定的内涵:
        (4) …instead of…
        (5) …anything but…
三、反译为肯定句
    (一) 否定词素“不/没”与邻接它的动词紧密结合, 不可分割
    (二) 把握汉语句反映的事理逻辑关系 (例31) 或变更思维视角 (例32)
四、其他情况的否定转译
五、结语

(7)汉英双重否定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双重否定构式、句式还是结构
        1.2.2 否定标记
    1.3 研究主旨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主旨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背景
        1.4.1 自然语言的逻辑
        1.4.2 会话含义理论
    1.5 语料来源
    1.6 论文的基本格局
    1.7 小结
第2章 双重否定的界定
    2.1 汉语双重否定界定研究述评
        2.1.1 双重否定的含义及界定
        2.1.2 双重否定范围的划分
        2.1.3 双重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2.2 英语双重否定界定研究述评
        2.2.1 双重否定的定义
        2.2.2 双重否定的划分
        2.2.3 双重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2.3 论文对双重否定的定义
    2.4 双重否定与肯定的对应关系
        2.4.1 矛盾关系
        2.4.2 对立关系
        2.4.3 语义强度等级
        2.4.4 双重否定与肯定的对应关系
    2.5 易混非双重否定结构的理据分析
        2.5.1 假设和条件复句的逻辑转换
        2.5.2 否定一致与连续否定的句法结构特征
        2.5.3 叙实动词的预设及蕴涵关系
        2.5.4 语用否定的语义等级
    2.6 小结
第3章 双重否定的范畴
    3.1 双重否定范畴划分述评
        3.1.1 语气强弱分类
        3.1.2 否定词词性分类
        3.1.3 语法单位分类
        3.1.4 句法结构分类
        3.1.5 语义、语表及语用分类
    3.2 语用因素对双重否定的作用
    3.3 双重否定范畴划分的理论基础
        3.3.1 交际意义两分法
        3.3.2 莱文森三层次意义理论
        3.3.3 “直陈义”的概念
    3.4 汉英双重否定范畴划分的准则
        3.4.1 形式语义并重
        3.4.2 静态动态兼顾
        3.4.3 语义语用及句法并举
    3.5 论文对双重否定范畴的划分
        3.5.1 双重否定范畴的划分
        3.5.2 语境关联度
    3.6 小结
第4章 语义双重否定的句法体现
    4.1 显性型
        4.1.1 直陈类
        4.1.2 隐含类
    4.2 隐性型
        4.2.1 由隐性否定词构成
        4.2.2 由隐性否定结构构成
    4.3 小结
第5章 语用双重否定的句法体现
    5.1 类型型
        5.1.1 反问类
        5.1.2 祈使类
    5.2 实例型
        5.2.1 显性类
        5.2.2 隐性类
    5.3 小结
第6章 双重否定范畴的语义关联及定位
    6.1 语义特征
        6.1.1 可取消性
        6.1.2 可推导性
        6.1.3 不可分离性
        6.1.4 非规约性
        6.1.5 不确定性
    6.2 语义定位
        6.2.1 语义模糊性
        6.2.2 语义定位
    6.3 意义载体
    6.4 标记模式
        6.4.1 有标记和无标记
        6.4.2 语义句法及语用上的标记性
        6.4.3 标记的多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双重否定范畴的语用功能及语用成因
    7.1 语用功能
        7.1.1 低调陈述
        7.1.2 超量肯定
    7.2 语用动因
        7.2.1 莱文森三原则
        7.2.2 消极礼貌策略
        7.2.3 回声用法
    7.3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价值
        8.2.1 论文的创新之处
        8.2.2 论文的研究价值
    8.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索引
附录2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附录3 汉英双重否定范畴及句法体现总表
附录4 CCL语料库中与“不无”组合的名词
附录5 CCL语料库中与“不无”组合的副词(短语)
附录6 BNC语料库中“not without”后常接的名词
附录7 荷恩认识性/道义性词算术语用级差表
附录8 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8)暗含否定意义的法语表达及其汉译(论文提纲范文)

1. 语义手段
    1.1 暗含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
        1.1.1 名词及名词短语
        1.1.2 动词及动词短语
        1.1.3 副词及副词短语
        1.1.4 介词及介词短语
    1.2 暗含否定意义的句型
2. 语法手段
    2.1 比较级或最高级暗含否定意义
    2.2 语态和时态
3. 修辞手段
4. 文化手段
5. 语用手段

(9)汉英否定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否定的定义与分类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文章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第二章 汉英否定对比的历史回顾
    2.1.引言
    2.2 汉英否定对比研究的历史回顾
    2.3.对以往否定对比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2.4.小结
第三章 汉英否定对比的理论基础
    3.1.引言
    3.2.对比研究的基本原则
    3.3.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3.4."三个平面"的理论
    3.5.功能主义的语言观
    3.6 小结
第四章 汉英否定的形式结构对比
    4.1.引言
    4.2.汉英否定的词法对比
    4.3.汉英普通否定句句法对比
    4.4.汉英特殊否定句句法对比
    4.5.小结
第五章 汉英否定的语义对比
    5.1.引言
    5.2.汉英否定词的语义对比
    5.3.汉英普通否定句的语义对比
    5.4.汉英特殊否定句的语义对比
    5.5.小结
第六章 汉英否定的语用对比
    6.1.引言
    6.2.语用否定焦点和语用否定意义
    6.3.汉英否定句的语用功能
    6.4.汉英否定的篇章衔接功能对比
    6.5.小结
第七章 英汉否定句的历时对比
    7.1.引言
    7.2.汉语否定结构的历史演变
    7.3.英语否定结构的历史演变
    7.4.汉英否定结构历时演变的比较
    7.5.小结
第八章 汉英否定对比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
    8.1.为什么要联系对外汉语教学?
    8.2.对以往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研究的回顾
    8.3.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启示
    8.4.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9.2.本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书目
后记

(10)英语否定结构的句法分析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态动词can在否定句中的应用
    (一) can’t…enough
    (二) can’t…too…
        1. 要是表示否定推测, “can’t…
        2. 倘若表示许可, 与否定词连用表示不允许,
二、not在部分否定结构的表现形式及理解
    (一) not…because/because of
    (二) all/both/every/…not
    (三) not…and…的否定式
    (四) not all…和not…all…
三、more than/less than结构在英语否定句中的应用
    (一) no…more than的用法
    (二) no less…than等于
    (三) not+er与no+er在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四) nothing is more…than的结构译法

四、英语意义否定句表现法及其汉译琐谈(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小说英译中的汉语形式肯定改译英语形式否定研究[D]. 邬俊波.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英语显性否定与隐性否定汉译中的词汇提取研究[J]. 侯敏,卢植.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3)
  • [3]基于标记理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研究[D]. 庞芳卓. 吉林大学, 2016(10)
  • [4]汉越否定对比研究[D]. 刘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5]试析英语的否定形式及其意义[J]. 曹献玲,关鑫. 职业技术, 2013(12)
  • [6]科技汉语动词谓语否定的英译转移[J]. 方洪民.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7]汉英双重否定范畴研究[D]. 张焕香.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0)
  • [8]暗含否定意义的法语表达及其汉译[J]. 张兆龙. 法语学习, 2010(05)
  • [9]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 管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10]英语否定结构的句法分析与翻译[J]. 冯书彬.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标签:;  ;  ;  ;  ;  

英语否定句的表达及其汉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