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佛教史上的刻经事业

福建佛教史上的刻经事业

一、福建佛教历史上的刻经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鞠贺[1](2021)在《辽朝佛教信仰研究》文中认为佛教是辽朝的主流宗教信仰。佛教在辽朝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并对辽朝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此文主要以辽朝佛教自身的发展脉络、面貌、特点、影响以及在辽朝流行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观念为研究对象,探讨辽朝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独特之处及历史意义。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在绪论中,主要通过梳理学术史,总结前人研究尚存在的薄弱之处,并对全文的创新点、难点以及写作思路进行说明。第一章,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辽朝佛教主要来源有四:分别为唐五代、渤海、回鹘和天竺。辽朝佛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太祖、太宗时期为滥觞期,世宗、穆宗时期为瓶颈期,景宗、圣宗时期为上升期,兴宗至辽末则为鼎盛期。鼎盛期的辽朝佛教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第二章,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辽朝的佛、菩萨信仰特点不同于北朝和隋唐。在佛信仰与崇拜方面,辽朝最流行的是释迦佛信仰,其次分别为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和阿閦佛等。在菩萨信仰与崇拜方面,最受辽朝推崇的是观音菩萨,以下依次为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等。辽朝的菩萨信仰呈现出了密教化的倾向。第三章,辽朝佛教宗派。佛教八大宗派在辽朝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唯识宗、净土宗始终流行;天台宗、密宗、华严宗和律宗在辽后期崛起;禅宗和三论宗则始终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除禅宗和三论宗外,辽朝佛教各宗派分布普遍较为广泛,且均有在南京道流布的迹象。在辽朝不同的信众群体中均存在“兼奉诸宗”现象,对佛教发展意义非凡。第四章,辽朝主要佛教观念。末法观念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转轮王观念和弥勒下生观念风行于辽朝。末法观念的流行不但影响了辽朝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态势,还在客观上造就了辽朝佛教的兴盛局面。部分辽帝以转轮王塑造自身形象,辽朝佛教信徒也多视辽帝为转轮王,加强了佛教信徒对辽帝的好感。伴随着末法观念的流布,弥勒下生观念崛起,并发挥了巨大的潜在影响。第五章,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佛教使不同信众群体的精神世界受到不同的影响。而对于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而言,佛教发挥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双重影响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在结语中,除对全文进行总结外,也突出了辽朝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指出“辽以释废”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佛教信仰增强了辽朝境内各族对辽朝的认同心理。

林子超[2](2020)在《《夷坚志》中宋代民间信仰与佛教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宋代洪迈《夷坚志》囊括民间信仰的多个方面,包括佛教、道教、民间神灵(自然神、人格神、邪神)、祖先崇拜、鬼、精怪等诸故事类型。作为宋代文言志怪小说的代表,处在宋代社会文化趋“俗”的背景下,也表现出世俗化倾向,艺术虚构的同时,注重写实。洪迈重视故事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并加以考证,又是史学家出身,以小说记录历史的动机明显,其所编撰的小说文本史学价值较高。利用《夷坚志》来研究本选题的可操作性较强,符合史学研究的科学性。本文运用洪迈文言志怪小说《夷坚志》作为基础材料来探讨宋代民间信仰与佛教的关系问题。笔者简要阐述了宋代佛教盛行的原因,在整理分析《夷坚志》文本材料的基础上,对佛教文化渗透之外的宋代本土民间信仰的基本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详细研究了宋代佛教盛行背景下对宋代民间信仰的影响,分析了佛教不断贴近民众的世俗化转向的动因。宋代佛教极其盛行。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对佛教采取相应的扶植政策,中央与地方对佛教事业的推动,加之民众对于佛教各宗思想的接受,举国上下弥漫着崇佛风气。佛教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功德思想被民众接受与信奉的过程中,影响或改变了宋代民间信仰的内容,使得佛教神灵在一定程度上凌驾于中国本土神灵之上,民众信仰活动中佛教信仰仪式、方式与丧葬礼仪无处不在。寺院经济发展,迎合统治需要,适应宋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是佛教世俗化形成的原因,但民众的信仰需求是改变佛教理论、佛教修行方式的催化剂,这一民间信仰对佛教影响的反作用力不能忽视。佛教以其强大的“文化震撼”冲击着宋代民间信仰文化,中土文化向来兼容并包,吸收佛教文化使得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民间信仰文化的现实功利性是佛教自身改变的驱动力,民众信仰需求促使佛教不断贴近民众,使其融入到民间信仰文化之中,这种中国化的过程有利于佛教文化在中土根深蒂固,宋代民间信仰与佛教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

林静[3](2020)在《日本明治以前所编僧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僧传作为佛教史籍的一种体裁,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晋代,当时已有一批记载僧人事迹的专传和类传出现,随后不断发展繁荣,到梁朝时由释慧皎(497-554)编撰的《高僧传》的面世,使僧传这类文献的编撰趋向成熟。高僧传中采用的分类原则与方法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僧传的编撰,其影响甚至波及海外,而僧传这类佛教史籍在日本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奈良时期,唐僧鉴真弟子思托(724-?)随师赴日,于延历七年(788)时完成了《延历僧录》,集录了从钦明朝至延历年间(509-806)鉴真、道璇等多位高僧传记,为日本最早编撰的僧传。在其之后陆续有宗性(1202-1278)的《日本高僧传要文抄》、虎关师炼(1278-1346)的《元亨释书》等多本僧传面世,种类也随之丰富,甚至出现了像“往生传”、“灵验记”之类的别具特色的僧传。而到了日本近世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印刷技术的传来,书籍的制作与发行等作业水平已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加之在渡日黄檗僧独湛性莹(1628-1706)、高泉性潡(1633-1695)以及日僧卍元师蛮(1626-1710)等积极开展的僧传的编撰活动的刺激下,各宗派积极响应,大量僧传集成面世,其中一部分曾被刊行且流传开来。它们的出现为日本佛教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现代日本佛教、中日佛教交流等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将日本僧传这一群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从编撰目的、种类以及流传方式等三个方面来考察其发展变化的特点,从而探明这些变化的背后所隐藏的编撰者的意图亦或是其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从僧传这一新的角度来了解日本佛教发展的概况。

杜恺健[4](2019)在《宋代《中庸》元典化的媒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儒家的四书之一,《中庸》在中国儒家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不言自明。本文试图从媒介学的视角切入,探讨宋代《中庸》元典化的进程。本文认为《中庸》的元典化在本质上乃是《中庸》的媒介化,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庸》以及“中庸”二字作为一种媒介的可能,通过对“中”字、“庸”字源头的辨析,我们发现“中庸”二字的涵义本身就是一个事物向自身之外的别的事物开放,并通过与他者的对话返回自身的过程,因此“中庸”二字本身就具有媒介的意涵。这种作为媒介的特性使得《中庸》及其所蕴含的观念能够使不同的主体与其他主体或者与环境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之中产生关系。确立了《中庸》作为媒介的观点之后,本文紧接着将《中庸》带入确定的时空环境之下,去探讨《中庸》在宋代的元典化的进程。通过对于《中庸》诠释的思想回流以及升格运动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文体形式“论”、“解”、“义”、“传”、“经”不仅仅只是文体的划分,它们更是思想家们的思想嵌入时空泛模态的一部分,宋代思想家们对于《中庸》的诠释实际上都是他们被个性化了的阅读经验,它存在于权力主体、依附者与媒介的相互支撑的关系之中,是一个多种存在方式的相互作用场。北宋的这些思想家都是通过《中庸》的风格来展示自己的风格,并且通过对《中庸》的阅读来直接接触感知自己的形式,他们正是以《中庸》为媒介来理解他们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就是媒介逻辑所产生的影响与效力。通过对雕版印刷的考察,我们发现雕版印刷所带来的媒介变革实际上早已经改变了这些思想家们阅读书籍、感知社会的思考方式,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实际上并不仅只存在思想领域,而且通过对“问目”的考察,我们发现雕版印刷所带来的新的媒介逻辑也正在重塑宋代士人们的交往方式,并促成了宋代理学团体的诞生。

翁俊媛[5](2018)在《清代来华英国传教士与中国佛教 ——以马礼逊、李提摩太、苏慧廉为例》文中指出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开始生根发芽,并蓬勃发展。到了晚清时期,佛教彻底完成了本土化,已成为民间信仰基础广泛的宗教。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胜利使得大批英国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冀图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传遍福音,但是却屡屡受挫。佛教作为本土化最成功的外来宗教,在民间的接受度远远高于基督教,因而这些来华传教士,特别是来华的英国传教士们将目光投向了佛教。他们希望通过对佛教的观察,学习和研究来挖掘出佛教在中国流传甚广的原因,这恰巧成为看待晚清时期佛教变化发展的一个独特的视角。根据他们所留下的回忆录的内容来看,晚清时期英人对中国佛教的态度从开始排斥到接受,再到提出“以耶释佛”、“佛耶本源”的观点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本文从文化交流层面分析解读晚清时期来华英人所见的中国佛教,透过传教士的视角来观察晚清时期的中国佛教发展状况。本文选取晚清时期来华英人传教士中的三位最具代表性人物:马礼逊、李提摩太和苏慧廉,作为观察视角并各有侧重。其中马礼逊是第一位来中国传教的新教传教士,他对中国佛教的持排斥的态度,一定程度上这也代表着英人最初对中国佛教的印象;李提摩太是在华传教最成功的传教士,对中国佛教深入了解,是第一个提出了佛耶本源的传教士,他亲近佛教,对大乘佛教大加赞赏;苏慧廉则是对佛教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对佛教义理的把握远超前人,并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也代表着英国汉学的发展壮大,对佛教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首先以三位传教士的回忆录为基本史料,通过对回忆录中有关佛教内容的分析,再辅以其它文献资料,以期能够对传教士眼中的中国佛教的形象和他们对中国佛教的看法及态度等情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次,通过对晚清中国佛教的发展情况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佛教在晚清衰落和复兴的缘由。最后,通过对晚清时期来华英人对中国佛教研究的梳理,尤其是英人对中国佛教经典的翻译和英人对中国佛教的学术性的研究,深入分析来华英人对中国佛教态度之变化,以及佛教经典的英译对中国佛教走向世界的深刻意义。

罗冰[6](2018)在《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文中指出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中国化研究也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而要全面地理清这一问题,做好不同区域的佛教地方化过程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皖江流域早在东汉时期就沾染佛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片区域的佛教发展具有很强的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于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皖山地区是佛教中国化早期的重要区域,在这里来自古天竺的菩提达摩禅法同大乘禅法相融合,使皖山地区成为中国禅宗的滥觞之壤。九华山地区是中国佛教高度世俗化的典型代表,佛教在这里同民众的希冀、精神的信仰相融合,使九华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因此,皖江流域应当成为研究佛教地方化的标本区域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历史时期佛教的主要因子在皖江流域的地理分布变迁及其原因,并试图划分不同时期皖江流域的佛教文化区,初步总结其演变规律。在因子选择上,由于规模宏大之寺院,造诣高深之僧侣,影响深远之佛法,虔诚狂热之檀越是构成佛教传承与佛教文化的主要部分。因此,本文以皖江流域地方志为基础史料,选取寺院、僧人、佛教学术、居士与檀越四个因子,来具体分析历史时期皖江流域佛教的发展情况。第一章选取寺院这一角度,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整理,按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两宋时期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寺院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分析寺院分布规律及特征,并对影响佛寺分布的重大事件与政策进行了适当的分析。第二章则选择僧人这一因子,通过分析往来于皖江流域传法僧人的籍贯来理顺不同时期皖江流域佛法的主要来源;通过梳理皖江流域内本土僧人的籍贯地与成长地,来具体分析流域内各地区佛教的发展程度以及皖江流域僧人对于其他地区佛教发展的影响情况。第三章选择学界较少使用的居士与檀越这一指标,分析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不同时空间的俗家信众的活动情况,并具体分析各地民间奉佛的浓淡程度,以了解佛教世俗化的变迁情况。第四章通过统计同皖江流域相关的佛教着作的分布情况,探究皖江流域佛教学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发展程度,并通过分析不同时空佛教典籍的流传情况,明晰皖江流域佛教经典的传播情况。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在以上四章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进行了划分,并勾勒了其主要特征。同时重点关注了佛教文化的重心——皖山地区与九华山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最后综合分析了皖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以及历史上的人口、交通、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佛教各要素分布与变迁的影响。

李永忠,李一尔[7](2017)在《析闽刻本产生及其兴盛的宗教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闽刻本在中国古代印刷史上广为人知,它于五代萌芽,宋代始兴,明代攀上顶峰,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刻本风格。闽刻本源起至兴盛的重要力量是宗教因素,但这部分研究还不够深入。佛教和道教在福建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刻书,佛教和道教在福建兴盛推动了闽刻本的繁荣,各个历史时期福建当政者的宗教政策也是闽刻本产生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学诚[8](2016)在《金陵刻经处与近现代佛教义学》文中研究表明晚清之际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佛教,都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阴影之中,救亡图存成为许多爱国爱教人士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杨仁山居士于1866年创办了金陵刻经处,刻经弘法、办学育人、振兴义学,成为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的重要奠基人。本文详细回顾了金陵刻经处创办150年以来的曲折历程与卓异成果,展现了杨仁山居士、太虚大师、欧阳竟无、赵朴初居士等着名佛教人士为全面复兴中国佛教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同时,清晰梳理了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典翻译及义学研究的嬗变脉络,尤为翔实地阐述了金陵刻经处对近现代佛教义学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文中引用大量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金陵刻经处从出版、教育、研究到统一佛教组织、创办佛教刊物,从博搜广弘大乘经典、重兴义学研究热潮到启迪社会革新思想,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坚守到世界弘法的国际视野等多方面历史贡献,为当代中国佛教的思想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世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启迪。

林霞[9](2016)在《福建佛教寺院藏书的历史渊流及影响考略》文中研究指明福建佛教寺院藏书伴着汉传佛教寺院的兴建而萌发,在历代官府颁赐、民间募款雕刻、高僧大德着述、海外回赠等诸多因素作用下获得长足发展。福建佛教寺院藏书卷帙浩繁,底蕴丰厚,在引导佛法传播、促进闽台及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佛教教育发展及佛学图书馆的兴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爱民,尤李[10](2015)在《中国石刻大藏经研究的先驱——林子青居士房山刻经研究评述》文中指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的石刻佛教大藏经(简称房山石经),是佛教石经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文化珍品。房山刻经事业从隋代至明末,延续1000余年,系东亚乃至整个世界佛学界的一项伟业。赵朴初先生称房山石经为"国之重宝",珍藏石经的云居寺为"北京的敦煌"。①房山石经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和社会的重要文物,也是世界性的文化宝藏。自明清以来,房山石经引起学者的广

二、福建佛教历史上的刻经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佛教历史上的刻经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辽朝佛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
    第一节 辽朝佛教的渊源
    第二节 辽朝佛教的发展分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
    第一节 竖世佛崇拜与信仰
    第二节 横世佛崇拜与信仰
    第三节 菩萨崇拜与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朝佛教宗派
    第一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兴衰
    第二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辽朝佛教信徒的兼奉诸宗现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朝主要佛教观念
    第一节 末法观念的流布
    第二节 转轮王观念
    第三节 弥勒下生观念——兼论弥勒上生信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与辽朝信众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佛教信仰对辽朝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2)《夷坚志》中宋代民间信仰与佛教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夷坚志》学术史回顾
    (三)《夷坚志》的史学价值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宋代佛教盛行的原因
    (一)宋代佛教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政府主导佛教译经事业
    (三)地方主导佛教刻经事业
    (四)民众信奉的佛教各宗思想
二、《夷坚志》所见宋代本土民间信仰的基本状况
    (一)民间信仰概念界定
    (二)宋代本土民间信仰体系
    (三)宋代本土民间信仰的时代特点
三、《夷坚志》所见佛教对宋代民间信仰的影响
    (一)佛教核心教义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二)佛教对民间信仰内容的影响
    (三)佛教对民间原始自然神信仰的影响
    (四)佛教对民间信仰形式的影响
四、《夷坚志》所见宋代佛教的世俗化
    (一)佛教世俗化的成因
    (二)佛教世俗化的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日本明治以前所编僧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
第一章 日本僧传总论
    第一节 古代僧传
    第二节 中世僧传
    第三节 近世僧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本僧传编撰的目的
    第一节 传播宗教信仰
    第二节 维护宗派正统性
    第三节 激励后辈向先贤看齐
    第四节 填补先行僧传的遗漏
    第五节 重振佛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僧传的种类
    第一节 往生传
    第二节 祖师传
    第三节 高僧传
    第四节 僧宝传
    第五节 灯录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僧传的流传方式
    第一节 日本僧传的抄录
    第二节 日本僧传的刊刻
    第三节 日本僧传的典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日本明治以前所编僧传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4)宋代《中庸》元典化的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2.1 媒介观念与媒介研究
        1.2.2 中国古代的媒介研究与媒介观念
        1.2.3 《中庸》作为媒介的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2. 思想与媒介——《中庸》媒介化的思想基础
    2.1 显圣物的承载——“中”与“庸”的解释
        2.1.1 “中”的解释
        2.1.2 “庸”的解释
    2.2 三位一体的确立——“中庸”的解释
    2.3 经验转化的新形式——《中庸》的发展
    2.4 小结
3. 从“为政在人”到“反身以诚”——《中庸》媒介化的制度基础
    3.1 为政在人——《中庸》的核心政治传播观
    3.2 君子之道,以人治人——《中庸》政治传播的方法
    3.3 反身而诚——《中庸》政治传播观念的原点与终极关怀
    3.4 小结
4. 阅读与接受——《中庸》媒介化的扩散过程
    4.1 《中庸》回流之过程——以智圆与契嵩为代表
        4.1.1 道出于二——智圆的《中庸论》
        4.1.2 再造经典——契嵩的《中庸解》
    4.2 《中庸》的升格运动——以陈襄与晁说之为代表
        4.2.1 陈襄的迷茫——《礼记讲义》中的《中庸讲义》
        4.2.2 晁说之的决意——《中庸传》的诞生
    4.3 《中庸》神圣化的完成——朱熹与他的《四书章句集注》
    4.4 小结
5. 赋权的转移——《中庸》媒介化的媒介技术支持
    5.1 媒介变革——雕版印刷的普及
    5.2 雕版印刷的媒介特质和影响
    5.3 经典场域之内的话语争夺与媒介变革——作为经典的《中庸》的诞生
    5.4 小结
6. 传播共同体的深化——《中庸》媒介化之下的人际交往转型
    6.1 朱熹与陈淳交往考
    6.2 媒介的转向——问目形成考
    6.3 区分、想象与共同体的形成——问目的作用与意义
    6.4 小结
7. 结论及余论——媒介研究的“中国性”问题
    7.1 结论——媒介研宄的中国指向
    7.2 余论——媒介研究的中国性
参考文献

(5)清代来华英国传教士与中国佛教 ——以马礼逊、李提摩太、苏慧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特色及创新点
第一章 来华英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初遇佛教:马礼逊与中国佛教
    第二节 援耶入佛:李提摩太与中国佛教
    第三节 佛经西译:苏慧廉与中国佛教
    小结
第二章 来华英国传教士对中国佛教的研究
    第一节 传教士对中国佛教经典的翻译
    第二节 传教士对中国佛教的学术研究
    第三节 传教士对中国佛教研究呈现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来华英国传教士对中国佛教的态度以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传教士对中国佛教之看法及原因
    第二节 传教士对中国佛教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第三节 从来华传教士的记叙中看晚清佛教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致谢

(6)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文化地理学研究成果
        (二) 历史宗教地理学相关研究成果
        (三) 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创新点及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三) 创新点及不足
    四、研究背景
        (一) 概念界定
        (二) 自然与人文背景
第一章 皖江流域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三节 两宋时期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
第二章 皖江流域僧人籍贯与活动空间的分布
    第一节 僧人籍贯的分布
        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五代时期
        三、两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二节 僧人的活动频率
        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五代时期
        三、两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僧人的游徙空间
        一、隋唐五代时期
        二、两宋时期
        三、元明清时期
第三章 皖江流域佛教居士与檀越的分布及其地域差异
    第一节 发端与滋长——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一、早期居士与檀越的活动情况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居士与檀越的奉佛活动与地理分布
    第二节 扩散与繁荣——唐宋时期
        一、唐宋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的分布轮廓
        二、唐代居士与檀越的地理分布
        三、两宋居士与檀越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世俗化地鼎盛——明清时期
        一、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的分布轮廓
        二、各地区分布的具体情况
第四章 皖江流域佛教学术文化的区域发展及其时空差异
    第一节 皖江流域佛教学术着作的地理分布
        一、佛教学术着作分布的基本轮廓
        二、佛教学术着作分布的时空差异
    第二节 佛教经典的传习及其地理分布
        一、历史时期皖江流域佛教经典分布的轮廓
        二、各时期佛教经典分布的主要特点
        三、各地区佛教经典传习简况
第五章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与重心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条件
    第一节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历史变迁
        一、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划分原则
        二、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格局
        三、唐宋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演变
        四、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扩大
    第二节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
        一、中国禅宗的滥觞——皖山地区
        二、佛教世俗化的典范——九华山地区
    第三节 影响皖江流域佛教地理分布的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交通条件
        三、人口条件
        四、经济条件
        五、政治条件
        六、宗教条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所见宋至清时期皖江流域寺院分布详表
    附录二: 文献所见元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分布详表
    附录三: 文献所见区内高僧游徙简表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7)析闽刻本产生及其兴盛的宗教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教和道教在闽地传播需求
二、福建佛教和道教发展规模为闽刻书业的兴起提供可能
三、宗教政策对闽刻书业的推动
四、结语

(8)金陵刻经处与近现代佛教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陵刻经处150年回眸
    (一)金陵刻经处创立的背景和因缘
    (二)开展的工作
        1. 刻印流通佛教典籍、画像
        2. 研究、讲学,培养佛教人才
    (三)历史与现状———几经沧桑而慧灯不熄
二、佛教义学的历史渊源
    (一)“佛教义学”的概念
    (二)佛教义学研究的意义
    (三)近代以前的中国佛教义学
三、金陵刻经处对近现代佛教义学的贡献
    (一)刻印流通经典
    (二)带动佛教义学学习和研究的社会风气
        1. 影响学者名流
        2. 开办学校、研究会
        3. 佛法走进高校
        4. 创办刊物
    (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
        1. 癨洹精舍
        2. 武昌佛学院与支那内学院
    (四)佛教组织的创建
    (五)国际视野下的近现代中国佛教义学
三、结语

四、福建佛教历史上的刻经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朝佛教信仰研究[D]. 鞠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夷坚志》中宋代民间信仰与佛教关系研究[D]. 林子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3]日本明治以前所编僧传研究[D]. 林静.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4]宋代《中庸》元典化的媒介研究[D]. 杜恺健. 厦门大学, 2019(07)
  • [5]清代来华英国传教士与中国佛教 ——以马礼逊、李提摩太、苏慧廉为例[D]. 翁俊媛. 西北大学, 2018(01)
  • [6]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D]. 罗冰. 安徽大学, 2018(09)
  • [7]析闽刻本产生及其兴盛的宗教因素[J]. 李永忠,李一尔.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金陵刻经处与近现代佛教义学[J]. 学诚. 世界宗教研究, 2016(04)
  • [9]福建佛教寺院藏书的历史渊流及影响考略[J]. 林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0]中国石刻大藏经研究的先驱——林子青居士房山刻经研究评述[J]. 张爱民,尤李. 北京文博文丛, 2015(02)

标签:;  ;  ;  ;  ;  

福建佛教史上的刻经事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