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蚂蚁”教学的反思

对“蚂蚁”教学的反思

一、《蚂蚁》教学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叶杨妹[1](2021)在《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旨趣在于体验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注重学习情境、反思和实践的主体性学习方式,对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唤醒幼儿自主学习语言的意识,发展幼儿的知识内化和实践能力,以及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都有巨大的教育价值。现如今,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体验式学习不仅继续为改善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问题发挥着作用,更在发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道路上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行动研究中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反思与总结,集中探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体验式学习的实践过程,分析该方法在幼儿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机制,进而根据教学中的不足探索有效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为幼儿教师更好地实施语言教育活动提供可行的教学建议。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大班幼儿,并为实施行动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与设计,最终选择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和文学活动开展三轮循环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借助观察法和访谈法搜集研究数据,以此进行教学反思和活动改进,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教学实践和研究信息显示,在运用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颇具成效。一方面,幼儿的语言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学习氛围、语言应用能力和情感理解都得到了显着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受到了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引导与提问的方式,既收获了优良的效果,同时也构筑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基于研究的过程和反思,本文从强化幼儿园学习的体验性角度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更新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幼儿体验式学习的价值,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第二,创建多种体验方式,让幼儿在体验中发展语言能力。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活动材料,增强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理解;第三,优化活动过程管理,引导幼儿自主体验。在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应灵活安排体验时间,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优化活动过程管理;第四,重视活动延伸,增加幼儿的体验机会。教师需汇集家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多种延伸活动,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

娜布其[2](2021)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何编写基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对如何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提供课程资源。本文以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专题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主题,研究分析“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知识结构,依据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维度进行划分,即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等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微观分析,得出每一章节中关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与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二,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通过研究关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典型案例,得到相关案例设计启示,并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现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提炼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三大策略:一,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三,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并依据上述案例分析启示与教学设计策略,设计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等四节教学设计。

沙晓娜[3](2021)在《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 ——以临沂市X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强调将学生生活经验与科学课上所学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而生活化情境教学是指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话题、现象作为情境素材,将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对于科学课程的发展、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及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探究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对应解决策略,本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对临沂市X小学科学中高学段3-5年级生活化情境教学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法对目前国内外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研究背景,从并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设计。第二部分首先对生活化、情境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接着通过文献和书籍的阅读整理出了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表征、内容,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由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结果分析组成,并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在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学生问卷所得出的结果。第四部分从以上4个方面分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中出现问题,对其进行剖析得出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生活化情境教学方法选择不当、生活化情境教学内容探索不足、生活化情境教学评价受评价指标影响4个方面的原因有关。第五部分基于前面的研究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方面总结出提高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方法,包括改变教学观念,提升生活化情境教学认知;改进教学设计,发挥生活化情境教学优势;改善教学环境,营造生活化情境教学氛围;改革教学评价,优化生活化情境教学效果,以期促进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更好实施。在文章结语部分,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阐明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

任德君[4](2020)在《幼儿绘画中创造性表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造性表现出在5-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绘画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幼儿完成一幅绘画作品需要考虑内容、布局、上色等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到绘画作品当中。本次研究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5-6岁幼儿绘画作品中创造性表现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用于幼儿的绘画作品的创造性评分。通过此评分标准的建立,我们可以从造型及形象的使用、空间的把握、内容的选择、颜色的使用这四个维度对幼儿绘画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6岁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大部分的绘画作品或多或少的都表现出了创造性。在对幼儿绘画作品中创造性表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对相应的绘画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其中包括:创造轻松的环境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尊重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视觉经验等。

朱坤[5](2020)在《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略读课文从三年级开始出现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其比例逐渐增加,重要性逐步凸显。三年级作为略读课文的起始阶段,在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能力提高、习惯养成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这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对北京市S小学7名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行为两个层面的情况展开调查;再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当前教学策略的态度和行为展开调查。从而得出当前教学策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当前教学策略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依此给出改进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围绕“现状及问题——问题原因——改进建议”三方面展开。在调查现状及现状存在的问题部分,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有做的很好的地方,但教师在认识和行为两个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在认识层面,教师对研读《课标》的认识不足,对当前教学策略的提升阅读成绩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对当前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在行为层面,当前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与精读课文没有区分,教师在媒体选择时借鉴网络资源过多,布置的预习作业容量大、内容难,教师的教学方法收效不佳,教学内容忽略学生学情,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问题原因分析方面。教师在认识上对《课标》的研读重视不够,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不够,对教学反思重视不够。在行为层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体现略读课文特点,选择媒体进行教学时没有对文本深度研读,布置的预习作业过于细致具体,教师运用讨论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未能有序组织,教师不能贴合学情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评价方式不能发挥导向激励作用。此外,学生阅读基础较差,学习懈怠心理较重,家庭学习氛围不足,这些原因也使教师不得不降低标准,是造成教学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在改进建议方面。教师在认识层面要加强对《课标》及教材中有关略读课文教学要求的研读,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教学反思。在行为层面,教师要在教学目标中迁移运用精读课文中的知识,同时对字词和文章内容不做过分深究;准备的多媒体资源要立足文本,借助多媒体适当拓展课外知识,不能喧宾夺主;预习作业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同时要保留学生好奇心;要在用讨论法教学时有序组织,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成绩靠后的学生、调皮的学生特别关注;要根据学情,讲解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点;要在教学评价时激励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方面,要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强学生学习意志并加强家校合作。

潘志伟[6](2020)在《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写话教学是教师引导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重点的写话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们不断实践探索的话题。但在写话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师写话教学过于形式化、学生写话兴趣不高、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的形式和技巧从事教育的一种方法。实践中,教育戏剧与写话教学有相通之处,二者都注重从学生自身经验出发,强调多元化、个性化表达,力求真情实感的抒发。将教育戏剧应用于写话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师写话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写话兴趣,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本研究深入教育戏剧教学现场,一线教师Z教师为实践者,笔者作为研究者与Z教师的合作者,以Z教师执教X班的写话教学为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范式,辅以访谈法、观察法等分析该教师在写话教学中设计与实施教育戏剧的情形和个人省思,试图梳理可用的教育戏剧应用于写话教学的策略,为小学教师优化写话教学方法提供借鉴。具体而言,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有何意义?如何将教育戏剧应用于写话教学中?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写话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意义。其次,通过追踪一位一线教师的教育戏剧实施行动,深入了解她在实施教育戏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改进实践的举措,通过描绘真实的教育戏剧应用于写话教学的实施原貌,以写话需求确认阶段、写话教学设计阶段、写话教学实施与改进阶段来分析本次行动研究。在写话需求确认阶段,通过进入教学现场,了解学生现有写话情况与对教育戏剧的认知情况,确认“提升写话内驱力、建构语言层次、抓住重点写话”的需求;在写话教学设计阶段,通过确定写话教学目标、挖掘教育戏剧元素,用“以戏剧魅力让学生爱上写话、以剧本创作提升语言层次、以戏剧冲突抓住写话重点”的三大理念制定写话教学总计划。在写话教学实施与改进阶段,忠实记录教育戏剧实施之情形,通过空间的调整与改变、合作学习单的设计、课堂秩序调控等方面进行持续修正与调整,并以两轮行动研究案例窥探写话问题是如何在行动研究中解决的。最后从两方面得出研究结果与反思:在学生表现与改变方面,学生产生了兴趣之变、行为之变与表达之变。具体而言,教育戏剧在提升写话内驱力方面有显着效果,教育戏剧调动了学生的表现力以及教育戏剧提升了学生的写话层次。在教师省思与成长方面,教师产生了由保守到开放的理念之变与由高控到低控的行动之变。同时,研究者就一线教师应用教育戏剧时可能面临的教学环节设计、教育戏剧与写话教学如何融合等问题,归纳出可用的教学策略,包括抓住戏剧元素制定教学目标、抓住戏剧冲突建构文字内容、抓住戏剧过程指导写话练习、立足写话要求创建适度评价。期以真实教育戏剧案例为教师开展写话教学提供参考,并提出对教师自身、学校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马心雨[7](2020)在《数学文化视角下初中几何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对数学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领衔地位,也越发受到关注。与此同时,数学文化进课堂这一声音也越发嘹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数学文化当渗透到数学课程之中。”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同时,我国数学课程难度较大,理论性较高,使得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厌恶情绪,数学文化的融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感受到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意义重大。该文旨在开发数学文化视角下初中几何教学设计。为此,设置三个研究问题:(1)数学文化下的初中几何教案设计如何?(2)教学实施效果如何?(3)通过教学反思,修改后的教案设计如何?该研究以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首先依据“数学文化融入初中几何教学的原则”开发教案设计;然后依据教案设计实施教学,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深入分析教案设计的实施效果;最后基于教案设计的实施效果与对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对开发的教案进行改进与完善。通过研究得出两条结论:第一,数学文化视角下初中几何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的文化底蕴及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二,数学文化视角下初中几何教学设计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教师应多进行数学文化视角下教学设计的实践;第二,数学文化视角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充分整合;第三,数学文化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应推广到数学各学段内容当中。

徐红丹[8](2020)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文中提出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童话对儿童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教好童话,发挥童话独特的价值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传统的童话教学大都按照单篇来教,部编版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编排形式,围绕“主题”组织单元,将相同体裁或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到同一单元,而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童话选文,也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性进行编排。虽然教材编排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大多老师仍然按照传统的童话教学方式,机械的按照课文顺序来教学,忽视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教学内容缺乏整合,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童话教学形式单一,对文本解读不够,童话想象力缺失,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改变目前的童话教学现状刻不容缓。部编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四篇童话虽各具特点,却围绕着相同的主题,有着共同的主题要素和单元目标,因此具有典型性。本论文以部编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在大量研读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聚焦童话单元主题,深入分析童话的文本特点,围绕童话单元教学目标,结合童话教学案例,总结出小学语文童话的教学策略。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对于童话和童话教学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述。第二章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概况,并根据访谈情况分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在第一、二章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迁移理论,结合教学案例,提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三大策略:单元整合,读写迁移;抓住典型,“举一反三”;拓展阅读,自主学习。本章也是论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以部编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将童话教学策略运用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并得出教学反思与启示。

孙迪[9](2020)在《“三教”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说数学”活动课例研析》文中研究说明“说数学”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学生“说”的平台,学生用精准的数学语言、通俗语言、文字语言或肢体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想法,达到师生互动的一种活动。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传授而轻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了学生理解和内化数学知识的过程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说数学”教学活动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学效果产生深远影响。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理论上对有关“说数学”和“三教”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三部分主要进行“说数学”活动教学课例研析,采用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及经验总结法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说数学”活动教学进行课例分析。选取探索勾股定理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作为三种课型的课例,围绕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堂观察、学习体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说数学”活动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还能在课堂中落实“三教”教育理念。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实施“说数学”教学活动的建议,主要建议教师要注意“说数学”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注意“说数学”活动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注意“说数学”活动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第五部分对“说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进行总结,说明存在的不足及为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刘春喜[10](2020)在《“全课程”视域下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研究 ——以长沙市B小学为例》文中指出自新课改实行以来,各地课程改革实验俯拾皆是。致力于推进学科全面融合的“全课程”,因其开放性、生成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符合当前小学课改的实际需要,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全课程”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老师既需要承担主包班老师的角色,陪伴孩子过好每一天。又需要成为一个研究者,开发和实施符合主题教学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蕴含教师对其自身与学生主体性的思考、对如何运用课程资源和如何实施课程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为教师对课程评价的把握。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既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又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本研究以长沙市“全课程”实验校B小学为个案,笔者通过问卷、观察和访谈,了解B小学“全课程”语文课程改革实践,并对B小学语文教师课程主体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评价意识的现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B小学,伴随着全课程实践的持续深入,当前教师的课程意识正处于回归的“途”中。课程主体意识逐渐被多数教师所接受;课程资源与开发意识正在不断地得到强化;课程实施上教师能主动挖掘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上更加注重多元化。但是,在实现同一主题下资源的合理整合与运用,保证课程实施与“全课程”理念相契合,实现课程的科学化评价方面,B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更加努力。因此,笔者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提出强化教师课程意识之策略。对于学校而言,要赋予教师课程开发权,多提供基于“全课程”需要的教师培训机会。对于教师而言,除了提升自我更新力外,还要强化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课程意识状态日趋良好,为教师自身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建设铺设道路,创造更多可能。

二、《蚂蚁》教学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蚂蚁》教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体验式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问题不容乐观
        三、体验式学习是改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体验式学习的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体验式学习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第二节 体验式学习的特征
        一、亲历性
        二、情境性
        三、主体性
        四、实践性
        五、情感性
        六、反思性
    第三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体验式学习的价值探讨
        一、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二、唤醒幼儿自主学习语言的意识
        三、提高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四、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准备与设计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准备
        一、研究园所
        二、合作教师
        三、研究对象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设计
        一、选择活动内容
        二、研究方案
第四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一节 谈话活动:《我的国庆体验》
        一、活动的首次实施与反思
        二、活动的再实施与再反思
    第二节 讲述活动:《蚂蚁飞上天》
        一、活动的首次实施与反思
        二、活动的再实施与再反思
    第三节 文学活动:《一园青菜成了精》
        一、活动的首次实施与反思
        二、活动的再实施与再反思
    第四节 反思与总结
        一、行动研究的效果
        二、行动研究的不足
第五章 教育建议
    第一节 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幼儿体验式学习的价值
        二、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第二节 创建多种体验方式,让幼儿在体验中发展语言能力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活动材料,增强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理解
    第三节 优化活动过程管理,引导幼儿自主体验
        一、灵活安排体验时间,提高幼儿学习效率
        二、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优化活动过程管理
    第四节 重视活动延伸,增加幼儿体验机会
        一、开展多种体验延伸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家园社会合作,共同开展体验延伸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大班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观察记录表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1.人地协调观国际研究背景
        2.人地协调观国内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人地协调观研究
        2.国内人地协调观研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人地协调观
        2.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人地协调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
二、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人地协调观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与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对应分析
        1.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分析
        2.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分析
        3.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分析
        4.教学提示与学业要求分析
    (二)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三)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逐章内容分析
        1.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2.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3.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筛选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呈现
    (三)案例分析启示
        1.目标突出人地协调观,兼顾其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选择最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内化人地协调观
        3.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表达要准确
        4.依据课标设计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水平
        5.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四、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组成
        1.课标分析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方法与策略
        6.教学过程
        7.教学反思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呈示
        1.教学案例选择依据
        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3.《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1.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
        2.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3.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
五、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
    (二)教学案列实施反思与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汇总表
附录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 ——以临沂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1.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需要
        2.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3.改进生活化情境教学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二、生活化情境教学相关概述
    (一)概念界定
        1.生活化
        2.情境教学
        3.生活化情境教学
    (二)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表征
        1.适切性
        2.探究性
        3.系统性
        4.实践性
        5.发展性
    (三)理论基础
        1.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1.观察对象
        2.访谈对象
        3.问卷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教师已有生活化情境教学观念情况
        2.教师进行生活化情境教学设计情况
        3.教师对生活化情境教学环境营造情况
        4.教师进行生活化情境教学评价情况
四、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活化情境教学观念不明确
        2.生活化情境教学设计不当
        3.生活化情境教学环境欠佳
        4.生活化情境教学评价单一
    (二)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问题的剖析
        1.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2.生活化情境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3.生活化情境教学环境营造意识薄弱
        4.生活化情境教学评价受评价指标影响
五、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升生活化情境教学认知
        1.转变对于生活化情境教学理论的传统观念
        2.加强对于生活化情境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
    (二)改进教学设计,发挥生活化情境教学优势
        1.充分发掘教学内容,呈现教材的多种形态
        2.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善教学环境,营造生活化情境教学氛围
        1.认真营造教学环境,增加课堂的生活气息
        2.切实做好教学管理,保证学生的探究时间
    (四)改革教学评价,优化生活化情境教学效果
        1.多元进行教学评价,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2 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现状的访谈提纲(教师用)
    附录3 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用)
致谢

(4)幼儿绘画中创造性表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已有研究综述
        1.2.2.1 儿童绘画阶段的相关研究
        1.2.2.2 儿童绘画构图方面的相关研究
        1.2.2.3 幼儿绘画色彩方面的研究
        1.2.2.4 幼儿绘画评价标准的研究
        1.2.2.5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三章 制定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
    3.1 已有框架的分析与创造性标签的形成
    3.2 单幅绘画的分析过程
    3.3 制定评分条目与具体分数
    3.4 评分细则的设计
第四章 幼儿绘画创造性表现评分标准可行性评估
    4.1 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可行性的检验
        4.1.1 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4.1.2 可行性检验方法
        4.1.3 可行性检验结果
    4.2 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的信度评估
第五章 幼儿绘画创造性表现分析及教学反思与建议
    5.1 幼儿绘画创造性分析
        5.1.1 幼儿在绘画造型上的创造性表现
        5.1.2 幼儿绘画构图上的创造性表现
        5.1.3 幼儿绘画内容上的创造性表现
        5.1.4 幼儿绘画色彩上的创造性表现
    5.2 幼儿绘画创造性教学的建议与反思
        5.2.1 创设轻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5.2.2 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2.3 教师和家长要丰富儿童的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
        5.2.4 运用多种途径促进幼儿绘画创造性发展
        5.2.5 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反思
    6.1 收集的幼儿绘画作品有限
    6.2 制定的幼儿绘画创造性表现评分表不够完善
    6.3 对绘画作品的分析理论深度不够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现状
        一、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认识层面
        二、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行为层面
    第二节 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行为层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教师在认识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对《课标》的研读重视不够
        二、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不够
        三、教师对教学反思重视不够
    第二节 教师在行为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没有体现略读课文特点
        二、多媒体资源缺乏对文本深度解读
        三、预习作业过于细致具体
        四、课堂教学方法未关注后进生
        五、课堂教学内容不贴合学情
        六、课后评价不能发挥导向激励作用
    第三节 学生自身基础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阅读基础较薄弱
        二、学生学习懈怠心理较为严重
        三、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家庭氛围不浓厚
第三章 改进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建议
    第一节 改进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认识层面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研读《课标》与教材
        二、重视方法,稳步提高成绩
        三、重视反思,及时解决问题
    第二节 改进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行为层面的建议
        一、区分课型,准确制定目标
        二、立足文本,做好媒体选择
        三、保留好奇,服务教学目标
        四、交流分享,兼顾后进学生
        五、点拨讲解,根据学情确定
        六、多元评价,发挥导向作用
    第三节 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建议
        一、搭建平台,增加课外阅读
        二、榜样示范,增强学习意志
        三、动员家长,加强家校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个人研究旨趣
        (二)教育戏剧与语文写话教学融合的可能性
        (三)基于小学写话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研究综述
        (一)教育戏剧的相关研究
        (二)教育戏剧融入学科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已有研究不足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范式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理论探析
    一、教育戏剧的特征
        (一)以戏剧手段发挥教育功能
        (二)重过程轻结果
        (三)艺术性的审美特质
    二、教育戏剧应用于写话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培育学生的审美力
    三、教育戏剧应用于写话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注重体验、强调表达的目标需求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关注人际交往的育人环境
第二章 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情境说明
        (一)研究场域与对象
        (二)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三)研究范围与限制
    三、研究流程与进度
    四、资料搜集与分析
        (一)资料搜集与编码
        (二)资料信效度分析
第三章 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研究过程
    一、写话需求确认阶段
        (一)进入教学现场,了解学生现有写话情况
        (二)了解对教育戏剧的认知情况
        (三)确认学生写话需求
    二、写话教学设计阶段
        (一)确定写话教学目标
        (二)挖掘教育戏剧元素,组织写话教学内容
        (三)制定写话教学总计划
    三、写话教学实施与改进阶段
        (一)实施教育戏剧之情形
        (二)持续修正与调整
        (三)案例呈现:《猜猜他是谁》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反思
    一、学生表现与改变
        (一)兴趣之变:教育戏剧在提升写话内驱力方面有显着效果
        (二)行为之变:教育戏剧调动了学生的表现力
        (三)表达之变:教育戏剧提升了学生的写话层次
    二、教师省思与成长
        (一)理念之变:由保守到开放
        (二)行动之变:由高控到低控
第五章 教学策略与建议
    一、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抓住戏剧元素制定教学目标
        (二)抓住戏剧冲突建构文字内容
        (三)抓住戏剧过程指导写话练习
        (四)立足写话要求创建适度评价
    二、建议
        (一)对教师的建议
        (二)对学校的建议
        (三)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3 学生自评表
    附录4 写话评价量表(此为 Z 老师与 W 老师共同商议的打分标准)
参考文献
致谢

(7)数学文化视角下初中几何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主要术语界定
    1.5 创新点
2 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背景
        2.1.1 概念
        2.1.2 理论背景
    2.2 文献综述
        2.2.1 数学文化下数学教学设计
        2.2.2 数学文化下初中几何教学
    2.3 小结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 研究框架
4 结果与分析
    4.1 教案设计
        4.1.1 “最短路径问题”新授课
        4.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新授课
        4.1.3 小结
    4.2 教学实施及效果
        4.2.1 最短路径问题
        4.2.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2.3 小结
    4.3 教学反思
        4.3.1 最短路径问题
        4.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3.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最短路径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 B “最短路径问题”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 “平面直角坐标系”调查问卷
附录 D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E “最短路径”教学设计(第一版)
附录 F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第一版)
附录 G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第二版)
附录 H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第二版)
附录 I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实施效果观测表评价结果
附录 J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实施效果观测表评价结果
致谢

(8)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童话与童话教学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童话
        (二)童话教学
        (三)童话单元教学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迁移理论
第二章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分析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概况
        (一)结构体系
        (二)选文情况
        (三)编排特点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访谈情况
        (二)问题分析
第三章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一、单元整合,读写迁移
        (一)“立足整体”的单元教学目标
        (二)“删繁就简”的单元教学内容
        (三)能力“有效迁移”的教学方法
    二、抓住典型,“举一反三”
        (一)感受童话中蕴含的丰富想象
        (二)在文本细读中体会童话特点
        (三)以读促写,试着编童话写童话
    三、拓展阅读,自主学习
        (一)整合资源,拓展童话阅读空间
        (二)自主学习,创设开放的童话课堂
第四章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部编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概述
        (一)单元主题解读
        (二)文本特点分析
    二、部编版三(上)第三单元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二)课堂实施与生成
        (三)课后综合性学习
    三、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一)转变童话教学观念,加强单元整合
        (二)遵循童话文本特点,落实单篇教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三教”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说数学”活动课例研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教育观念发展
        1.1.2 学科发展
        1.1.3 “三教”理念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三教”理念
        1.3.2 “说数学”活动
        1.3.3 收集教学实录,进行课例研析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经验总结法
        1.4.4 课堂观察法
    1.5 理论基础
        1.5.1 需求层次理论
        1.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 文献综述
    2.1 “三教”理念研究现状
        2.1.1 “三教”理念国外研究现状
        2.1.2 “三教”理念国内研究现状
    2.2 “说数学”活动研究现状
        2.2.1 “说数学”活动国外研究现状
        2.2.2 “说数学”活动国内研究现状
    2.3 已有研究的启示
        2.3.1 已有研究述评
        2.3.2 内容上的启示
        2.3.3 方法上的启示
3 “说数学”活动课例呈现与分析
    3.1 探索勾股定理新授课课例及其分析
        3.1.1 探索勾股定理新授课教学设计
        3.1.2 探索勾股定理新授课教学实录
        3.1.3 探索勾股定理新授课课堂观察及分析
        3.1.4 探索勾股定理新授课学生学习体验
        3.1.5 探索勾股定理新授课教学反思
    3.2 勾股定理习题课课例及其分析
        3.2.1 勾股定理习题课教学设计
        3.2.2 勾股定理习题课教学实录
        3.2.3 勾股定理习题课课堂观察及分析
        3.2.4 勾股定理习题课学生学习体验
        3.2.5 勾股定理习题课教学反思
    3.3 勾股定理复习课课例及其分析
        3.3.1 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3.3.2 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实录
        3.3.3 勾股定理复习课课堂观察及分析
        3.3.4 勾股定理复习课学生学习体验
        3.3.5 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4 初中“说数学”活动课堂教学建议
    4.1 注意“说数学”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
    4.2 注意“说数学”活动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4.3 注意“说数学”活动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5 研究总结及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存在的不足
    5.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全课程”视域下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研究 ——以长沙市B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要素及生成过程
    第一节 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过程
第三章 B小学“全课程”语文课程改革实践
    第一节 学校实施“全课程”理念的实践探索
        一、学校理念与目标的设定
        二、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开发
    第二节 学校基于“全课程”需要的教师培训
        一、教师成长灯塔计划
        二、教师培训
        三、教师研课
    第三节 教师自身对“全课程”的领悟与学习共同体的促进
        一、教师对“全课程”的领悟与实施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促进
第四章 B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课程主体意识的现状考察
    第二节 课程资源意识的现状考察
    第三节 课程实施意识的现状考察
    第四节 课程评价意识的现状考察
第五章 语文教师课程意识提升的策略
    第一节 指向学校的策略
        一、赋予教师课程开发权
        二、辐射教师培训效果
    第二节 指向教师的策略
        一、提升自我更新力
        二、强化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四、《蚂蚁》教学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行动研究[D]. 叶杨妹.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D]. 娜布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小学科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 ——以临沂市X小学为例[D]. 沙晓娜. 临沂大学, 2021(10)
  • [4]幼儿绘画中创造性表现的研究[D]. 任德君. 山西大学, 2020(01)
  • [5]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D]. 朱坤.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 潘志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数学文化视角下初中几何教学设计研究[D]. 马心雨.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D]. 徐红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三教”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说数学”活动课例研析[D]. 孙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10]“全课程”视域下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研究 ——以长沙市B小学为例[D]. 刘春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对“蚂蚁”教学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