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策略

一、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吕彬[1](2021)在《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中植物与微生物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对该内容进行相应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在国内有很多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的研究,这些改进和创新让生物学实验变得更为多样化,更加能够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探究能力。科技创新大赛中,对于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非常的重视,部分学校也成为了参赛的主力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国外科技创新实验也同样被很多仁人志士予以重视,并推出了相应的科创实验的网站,在网站上有部分大赛成果展示,以及相应的指导方案。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开发出,与现有必修教材相切合的实验指导手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教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编写,期望能够帮助学生在科学探究道路上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悟。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物科学核心素养。本次研究为开发应用性研究,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首先,对高中生物学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文献梳理。其次,对高中生物学中常见的一些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探究技巧,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最后对于国外的科学探究实验的相应的理论和指导性资料进行了整合和翻译。第二部分为调查分析,对我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及相应的我能联系到的学校进行了生物学创新实验的开展过程的研究分析。包括学生和老师在内,对于他们如何开展生物学实验,怎样进行生物学实验,以及生物学实验中哪些因素对于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成长最为重要,进行问卷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验指导手册进行相应的修改与调整。第三部分是将编制好的实验指导手册的部分章节提供给相应的授课老师使用,同时通过访谈的方法收集相应的老师的使用指导意见。进一步对手册进行完善。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本手册中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及方法,能够对学生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本手册中的科学实验探究的问题引导假设等科学实验流程,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三、本手册运用于实践教学以及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都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实验的多维度思考,多角度分析以及实验设计分析能力等。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为将来有致力于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曹禹[2](2021)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在丰富学校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等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资源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尝试以“药物化学”作为学科知识背景,并结合社会性科学议题(SSI)视角,设计出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首先本研究梳理了SSI教育与校本课程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然后本研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调查他们对于本课程的态度、期望和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均对《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持有正面态度,但目前课程资源不足。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及原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要素,综合了师生需要与学科背景,以新课程理念为切入点,设计了《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本课程共分为3个模块,8个专题,以“药物化学”作为主干知识,并结合了历史、人文、社会等隐性因素,力图向学生介绍药物化学的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疫情原因,本课程未能进行课堂实施,因此邀请课程专家对本课程进行背对背评价,并依据专家给出的意见与建议完善课程文本。科学教育正在不断深化,而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被学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蔡瑞雪[3](2021)在《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是推进基础教育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处于课程改革的过渡时期,对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以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的现状如何呢?本研究正由此展开。本研究聚焦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程度,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了解高中化学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与课程标准的一致程度。首先在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再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及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程度,然后归纳出教师将课程标准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体现在很多教师都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学业要求”设计评价目标,但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就很少应用课程标准。最大的不足之处表现在:教师的课程行为与课程观念不一致,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都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且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但是课堂观察的结果却与之有不符之处。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建议:(1)教师增强学习的自主性。(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张原[4](2021)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开放性试题研究》文中指出引导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评价是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合理的评价方式才能测试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在试题形式上,具有条件开放、答案多样性的开放性试题成为测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一个较为合适的工具,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基于文献研究,对开放性试题的发展、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它的教育功能进行分析梳理。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总结这一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提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开放性试题命题原则与评价标准,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基于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实践与设计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开放性试题驱动式教学,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并设计出若干个化学开放性试题的案例,在中学进行测试,通过对成绩结果的分析,可以诊断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情况,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改进建议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开放性试题的问题驱动、合作探究、过程评价、纸笔测试等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试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生的思维层次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王英彤[5](2021)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国际上各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教育部要求要协调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突出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各学科间的合作,发挥跨学科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跨学科内容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认识物质世界规律,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多学科视角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国家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所做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跨学科教学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明确跨学科教学的概念界定。分析新课标和新教材中跨学科教学相关内容,明确跨学科主题的选择理念,提出确立跨学科教学主题的策略。依据CASES-T模型,结合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活动规划、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策略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实践研究部分,根据理论研究部分提出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一般思路,设计以“水资源的利用”和“探秘无糖饮料”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案例并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进行实践。通过课堂表现评价表和半结构化访谈对跨学科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并结合课堂表现评价结果和访谈结果诊断学生对跨学科问题的解决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新课标和新教材对跨学科主题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基于CASES-T模型提出的跨学科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对于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有指导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效果。

陈雪璐[6](2020)在《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文中认为2014年9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有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与高考改革实施相关的政策方案,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开始逐步在我国各省市推行。伴随着新制度、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新高考,使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面临极大考验,化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亦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研究新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探析新高考中化学学科的新变化,解读新高考改革对化学教师的新要求,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其成因,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对新高考提出对策。本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推进新高考改革与提升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关于新高考改革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着重解读在新高考制度、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以及新教材的使用下,新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化学教师的要求与影响。“3+1+2”选考模式给学生的选科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许多困难,化学学科地位受到影响;新高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招生模式的改变,让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渐渐受到重视。化学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和评价各方面的要求都有变化和提高,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化学新教材的使用则更为考验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化学实验能力与教研创新能力。第三部分通过访谈调查与课堂观察,探析了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研究发现:教师因为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透彻;由于学生异质性增强、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师自身素养的不足,导致化学课堂教学难度增大;新高考下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开展较为困难。第四部分基于新高考的新要求与教师素质的不足,为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应对策略,提出高中化学教师应多方协作、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全面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本文认为高中化学教师需抓住新高考改革的发展机遇,从容应对挑战。

刘年[7](2020)在《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化学元认知水平是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成绩、化学学习能力乃至于学会学习的关键因素。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教育宗旨的时代背景之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元认知状态,不仅是了解学生化学学习好与不好的关键原因,更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揭示“素养为本”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发展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找寻相关教学对策促进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化学元认知可操作性概念框架,融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论层面编制了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对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进行考察,尝试结合教育心理学知识对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了提升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教学对策。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由来,对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的梳理和综述,以此确定了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明晰了研究意义、内容、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对认知与元认知、化学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教学策略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认知发展理论、元认知理论进行梳理。第三部分在了解化学元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下进行“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现状调查工具的编制、试测、数据收集以及相关访谈。第四部分是对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现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中生化学元认知的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地区以及对化学不同选科意向的高中生在化学元认知三个主维度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而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化学元认知各维度上基本表现为,高三学生高于高二学生高于高一学生,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结合访谈结果,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查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具有差异性的成因。第五部分是针对研究现状,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基本理念,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最终目标,从化学元认知知识、化学元认知体验以及化学元认知监控三大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教学对策。第六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和展望,对本研究获得的数据以及启示进行梳理,反思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展望。在对“素养为本”背景下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各维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后,提出了提升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针对性教学对策:在化学元认知知识层面:(1)强化学生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效能感;(2)建立化学知识网络,优化核心知识结构;(3)利用“出声思维法”,促进解题思路外显。在化学元认知体验层面:(1)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2)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设计分层分级训练,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在化学元认知监控层面:(1)督促学生建立“化学学习计划表”,提升计划与准备水平;(2)指导学生实施“化学自我提问单”,提高方法与执行能力;(3)检查学生梳理“化学错题分析集”,强化反馈与监控措施;(4)鼓励学生开展“反思型化学日记”,培养检验与反思习惯。

王峰[8](2020)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入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开发创新教学策略来鼓励和支持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如何?他们的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有哪些困惑?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通过有效的专业发展项目来提升教师课程的理解力与实践力?这些是本研究的基本问题。论文首先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认识现状,收集并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时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虽然教育政策的发布可以为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创造条件,但它无法真正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作为课程实施者,教师会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过往的教学经验继续带入课堂,而这些教学方式并不总是与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接下来论文对4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一项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刺激回忆任务和观察的定性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更充分地观察教师的行为,发现他们个性化的经历,听到他们独特的声音,深入分析这些教师对于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态度与看法,了解作为课程改革隐性推动力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结构。研究发现,虽然新发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但尚缺乏对内隐的技能与素养培养方法更精细的设计。如何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课程标准,尤其是对于其中核心素养及学业要求的理解与把握,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的一大挑战。为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与实践力,研究者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专业发展项目,项目中研究者与课程专家构建了一个分类框架。教师使用分类框架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分析化学试题和课堂教学,明确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以及学习评价中应融入其中的核心素养。研究发现,为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只有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式,才能让他们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设计者的意图。研究者开发了两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项目1中教师在理解教育政策与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展单元教学,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运用于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积极尝试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工作。项目2尝试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旨设计化学选修课程,并由课程专家与教师合作设计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研究发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品质,并促进对于诸如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对学习者的要求等问题的讨论。这两个项目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教师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进行反思。研究发现,在新旧课程标准过渡的时候,教师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而这种学习的深入程度与认同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基本教育原理的理解程度。这种适应新变化的学习最好在教师自己的课堂中进行,而不是仅仅在短期的集中培训中依靠听取专家讲座去实现。只有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他们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反思,才能够帮助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决策,教师和学习者才更有可能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去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这些因素能够促进。如果能够通过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认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能够自己分析判断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课程的设计愿景,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去承担改革与创新的风险。因此,倾听教师的声音,给予专业的支持,是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实践中收集的证据也能够帮助课程开发者反思和改善相关的政策与活动,为课程专家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供资料并给出建议,为我国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史红霞[9](2020)在《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教师PCK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开展PCK测评是了解教师PCK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研究基于特定主题,开发特定主题学科教学知识(TSPCK)的测评工具,旨在全面、科学地测评教师的TSPCK,为教师教育课程提供实证依据,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共包括八章。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然后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具体的研究任务,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教师PCK的研究。首先从PCK涵义、PCK要素研究、PCK现状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外教师PCK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国内教师PCK研究成果和热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国内对教师PCK测评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更缺少对教师TSPCK的测评研究。第三章对国际典型的教师PCK测评工具进行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了六种目前国外使用的教师PCK测评工具;然后从PCK评价框架、测查问卷、评定方法等几方面分析六种测评工具的特点,并提出对教师TSPCK测评的启示。第四章建构教师TSPCK测评框架。首先从教师PCK层级模型引出TSPCK,并阐述教师TSPCK的特征,建构教师TSPCK要素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Park提出的五要素模型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抽取、归纳教师TSPCK观测点;最后通过访谈调查对观测点进行修正,形成教师TSPCK测评框架,该框架由主题教学目标、主题内容相关知识、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的知识、主题教学策略知识、主题学习评价知识五个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又有1-5个不等的观测点,总共12个观测点。第五章开发教师TSPCK测评工具。测评工具包括测查问卷和评价标准两部分,首先根据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TSPCK测查问卷;然后,综合分析国外教师PCK测评中的评价方法和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确定了TSPCK的评价标准;最后通过访谈调查对测查问卷和评价标准进行修正,形成教师TSPCK测评工具,其中测查问卷由个人信息调查和12个开放式问题构成,评价标准使用等级赋分法,每个观测点均有四个等级,且确定了等级表现描述,方便研究者制定具体主题的赋分标准并使用。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是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的测评。首先明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对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分析了学生在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中的迷思概念,在此基础上确定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的知识点;然后分别对初中、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测查,并对测查结果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测评结果显示:(1)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整体表现呈正态分布,而在TSPCK的五个要素中,学生知识最难,内容知识、评价知识、策略知识次之,目标知识最容易;(2)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职称背景下,教师TSPCK表现有差异;(3)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各要素中各个题目的作答所处的等级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各个知识点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4)提取了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优质表现,建立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和化学平衡TSPCK知识库。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本研究建构了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教师TSPCK测评工具,并用此工具对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进行了测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启示我们,教师PCK测评需要基于特定主题,教师TSPCK发展与教龄增长成正比;要加强教师对主题内容知识、对学生关于主题内容理解的知识的认识,促进教学评一体化;要建立信息化“合作研究共同体”,利用网络资源研究不同主题的教师TSPCK,以及教师TSPCK的发展过程和机制。教师TSPCK测评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必然需求,本研究构建了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学科主题的教师TSPCK测评工具,并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的测查,揭示了中学化学教师TSPCK发展现状及表现,确定了这两个主题的优质TSPCK,研究成果丰富了教师PCK理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王雪玲[10](2020)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高考试点在全国逐步推进,这次改革在高中教材、课程标准及评价方式上均有较大的改变。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它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改革的重点。本研究正是基于新课程的背景下,着重分析此次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影响,提出顺应改革趋势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力求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旨在对高中化学一线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在化学实验教学上做一些初步的探索。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变化、突出特点、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实验教学现状。其次针对性提出了以下五个实验教学策略:(1)在实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的内涵,科学制定实验教学目标;(2)在实验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开发真实的问题情境素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3)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重点上,关注课程标准要求和实验原型,提高学生知识迁移水平;(4)在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精心设计实验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5)在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开展实验日常学习评价。再而将本文所提出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应用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实验教学设计中,通过教育实验法,设置实验班及对照班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书面测试等方法检验策略的成效性。最后通过分析调查数据证实: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指导教学,目标达成度更高、课堂满意度更佳、教学效率和质量更高,在化学学科知识的建构中存在优势。

二、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1.1.1 新课程改革对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1.1.2 生物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性
        1.1.3 生物学实验创新改进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设计
2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高中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生物学实验探究的文献综述
        2.2.1 “生物学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2 “开放式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3 “研究性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4 “创新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3 理论综述
        2.3.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文献研究
        2.3.2 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研究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文献研究
        2.3.4 多元智能理论的文献研究
        2.3.5 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文献研究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行动研究法
        3.1.3 问卷调查法
        3.1.4 访谈法
        3.1.5 统计分析法
    3.2 研究过程
4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的编写步骤
    4.1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实验的设计理念
    4.2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实验的原则和方法
        4.2.1 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4.2.2 背景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4.2.3 作出假设的原则
        4.2.4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4.2.5 实验笔记记录的原则和方法
        4.2.6 科技创新实验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
5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5.1 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应用现状调查
        5.1.1 调查的目的
        5.1.2 调查的对象
        5.1.3 调查的结果分析
    5.2 前期测评
        5.2.1 测评的目的
        5.2.2 测评的对象
        5.2.3 测评的结果分析
    5.3 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指导手册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5.3.1 实践研究的目的
        5.3.2 实践研究的对象
        5.3.3 实践研究的过程
        5.3.4 实践研究的结果分析
    5.4 后期测评
        5.4.1 测评的目的
        5.4.2 测评的对象
        5.4.3 测评的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7 实施建议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1: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学生科研探究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设计思维测评
    附录4:科研能力小问卷:
    附录5:高中生物植物与微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
10 致谢

(2)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时代背景
        1.1.2 基于学生发展需要
        1.1.3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内容分析法
        1.5.2 调查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SSI
        2.1.2 校本课程
        2.1.3 药物化学
    2.2 理论基础
        2.2.1 泰勒的课程原理
        2.2.2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项目式学习理论
3 文献综述
    3.1 校本课程
        3.1.1 国内研究
        3.1.2 国外研究
        3.1.3 校本课程文献述评
    3.2 SSI
        3.2.1 国外研究
        3.2.2 国内研究
        3.2.3 SSI文献述评
4 高中学生及教师对《药物化学》校本课程需求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工具
    4.3 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
    4.4 调查结果分析
        4.4.1 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与结论
        4.4.2 对教师的调查分析与结论
        4.4.3 调查启示
5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
    5.1 课程设计理念及原则
        5.1.1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理念
        5.1.2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原则
    5.2 《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概述
        5.2.1 课程目标
        5.2.2 内容总体框架
        5.2.3 课程内容编排
        5.2.4 教学要素分析
        5.2.5 课程评价
6 《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6.1 教学设计案例一:科学研究中的偶然和必然
        6.1.1 概述
        6.1.2 教学设计
    6.2 教学设计案例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6.2.1 概述
        6.2.2 教学设计
    6.3 教学设计案例三: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6.3.1 概述
        6.3.2 教学设计
    6.4 教学设计案例四:中医药与药物化学
        6.4.1 概述
        6.4.2 教学设计
7 课程设计评价
    7.1 评价表单汇总与结论
    7.2 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总
    7.3 专家评价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问题和不足
    8.3 对新课程理念下校本课程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3 《药物化学》课程设计
致谢

(3)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文献述评
3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4 调查研究
    4.1 问卷调查
    4.2 教师访谈
    4.3 课堂观察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开放性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2.纸笔测试的重要评价功能
        3.开放性试题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二)研究任务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3.访谈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开放性试题的含义
    (二)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1.多条件:结构内容的开放性
        2.多方法:解题策略的思维性
        3.多结论:最终答案的待定性
        4.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三)开放性试题的分类
        1.条件开放式
        2.结论开放式
        3.情境开放式
        4.策略开放式
        5.综合开放式
    (四)开放性试题的功能
        1.评价功能
        2.教育功能
四、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理论
    (二)SOLO分类评价理论
五、高考化学开放性试题的统计分析
    (一)2016-2020 年高考全国卷化学开放性试题数目统计
    (二)2016-2020 年高考全国卷化学开放性试题知识背景分析
六、基于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开放性试题设计原则
    (二)基于开放性试题的教学设计策略
        1.课堂教学策略
        2.学生学习评价策略
    (三)教学案例
        1.氯气的性质
        2.气体的制备
        3.纸笔测试中开放性试题设计案例
    (四)实践结果分析
        1.实践对象与过程
        2.试卷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3.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七、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化学测试卷
附录B 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
附录C 开放性试题实践后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跨学科教学有利于发展科学素养
        1.1.2 跨学科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1.1.3 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
        1.1.4 跨学科教学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1.2 研究任务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内容分析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3.4 半结构化访谈法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跨学科
        2.1.2 跨学科教学
    2.2 跨学科教学国内外研究述评
        2.2.1 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2.2.2 国际跨学科教学的发展
        2.2.3 跨学科教学的问题与建议
        2.2.4 跨学科教学内容
        2.2.5 跨学科教学活动
3 理论基础
    3.1 多元智能理论
    3.2 认知灵活性理论
    3.3 CASES-T理论模型
4 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主题的确定
    4.1 跨学科教学在课程标准中的体现和要求
        4.1.1 课程基本理念
        4.1.2 课程目标
        4.1.3 课程内容
    4.2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教材中的体现与要求
        4.2.1 生物与化学关联内容
        4.2.2 物理与化学关联内容
        4.2.3 地理与化学关联内容
    4.3 跨学科教学主题的特征
    4.4 选择跨学科教学主题的策略
        4.4.1 解读课程标准,划定主题范围
        4.4.2 精选教材内容,寻找学科联系
        4.4.3 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主题体系
    4.5 跨学科教学主题例析
        4.5.1 生物与化学
        4.5.2 物理与化学
        4.5.3 地理与化学
5 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5.1 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思路
        5.1.1 教学目标制定
        5.1.2 教学内容组织
        5.1.3 教学情境创设
        5.1.4 教学活动规划
        5.1.5 教学评价设计
        5.1.6 教学实施策略
    5.2 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案例
        5.2.1 《水资源的利用—以环渤海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5.2.2 《探秘无糖饮料》教学设计
    5.3 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效果分析
        5.3.1 半结构化访谈
        5.3.2 访谈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纲领性文件统筹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的实践
        6.2.2 多种形式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
        6.2.3 重视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新高考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化学教师需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新高考改革
        三、新高考下有关化学教师教育的研究有待发展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考
        二、新高考改革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四、关于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教学的研究
        五、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学科的变化与要求
    第一节 创新高考模式,教学方式转变
        一、选考模式改变,科目选择成难题
        二、采取等级赋分,化学地位受冲击
        三、考察综合素质,教师素质待提升
        四、创新招生方式,生涯教育需关注
    第二节 新修化学课标,教学理念革新
        一、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二、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深化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三、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第三节 更替化学教材,考验教学能力
        一、新编教材的使用,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二、新教材重视实验,着重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三、新教材要求教师角色转型,应培养教研与创新能力
第三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化学教师对新高考的理解尚不透彻
        一、缺乏有关新高考的培训
        二、化学教师自身素质不足
    第二节 新高考下化学课堂教学难度提升
        一、学生异质性强,分层教学难度升级
        二、新教材待启用,影响素养课程开展
        三、教师素养不足,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体系欠成熟
        一、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待完善
        二、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更困难
第四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敏而好学,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
        一、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
        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由消极转为积极
        三、化学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第二节 推陈出新,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
        一、确立多层次的师生观
        二、更新陈旧的教师观
        三、领悟新高考下的化学学科观
    第三节 厚积薄发,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
        一、了解丰富的化学史知识
        二、积累广博的交叉学科知识
        三、熟悉大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知识
    第四节 以思促教,全面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一、提高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文本研读能力
        二、提升设计与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能力
        三、增强化学教学研究的信息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化学元认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1.2 化学元认知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1.1.3 化学元认知是提升学生学业质量的基础
    1.2 研究综述
        1.2.1 元认知理论
        1.2.2 化学元认知
        1.2.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认知
        2.1.2 元认知
        2.1.3 化学元认知水平
        2.1.4 元认知教学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发展理论
        2.2.2 元认知理论
3 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现状调查设计及实施
    3.1 影响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
        3.1.1 学生
        3.1.2 教师
        3.1.3 学习材料
    3.2 “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测评工具设计与检验
        3.2.1 问卷的编制过程
        3.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和修订
    3.3 “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测评调查与实施
        3.3.1 样本选取
        3.3.2 数据的收集
    3.4 “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访谈设计与实施
        3.4.1 访谈目的
        3.4.2 访谈提纲
4 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现状分析
    4.1 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有效问卷基本信息统计
    4.2 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现状分析
        4.2.1 化学元认知知识水平结果分析
        4.2.2 化学元认知体验水平结果分析
        4.2.3 化学元认知监控水平结果分析
    4.3 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差异性分析
        4.3.1 性别差异性分析
        4.3.2 年级差异性分析
        4.3.3 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4.3.4 地区差异性分析
        4.3.5 选科意向差异性分析
    4.4 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访谈结果分析
        4.4.1 访谈对象选取
        4.4.2 访谈结果分析
    4.5 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4.5.1 性别差异原因分析
        4.5.2 年级差异原因分析
        4.5.3 学习能力差异原因分析
        4.5.4 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4.5.5 选科意向差异原因分析
5 提升“素养为本”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的教学对策
    5.1 提升高中生化学元认知知识水平的教学对策
        5.1.1 强化学生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效能感
        5.1.2 建立化学知识网络,优化核心知识结构
        5.1.3 利用“出声思维法”,促进解题思维外显
    5.2 提升高中生化学元认知体验水平的教学对策
        5.2.1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5.2.2 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3 设计分层分级训练,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5.3 提升高中生化学元认知监控水平的教学对策
        5.3.1 督促学生建立“化学学习计划表”,提升计划与准备水平
        5.3.2 指导学生实施“化学自我提问单”,提高方法与执行能力
        5.3.3 检查学生梳理“化学错题分析集”,强化反馈与监控措施
        5.3.4 鼓励学生开展“反思型化学日记”,培养检验与反思习惯
6 研究结论与反恩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6.2.1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6.2.2 研究反思与展望
附录1 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测试问卷(预测问卷)
附录2 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测试问卷(正式问卷)
附录3 不同学习能力高中生在化学元认知水平各维度的多重比较
附录4 个案访淡记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一、研究缘起
        (一)素养发展呼吁新的目标定位
        (二)教育愿景寻求新的实践支撑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四)关于分类框架的构建与使用
        (五)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六)文献述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业要求
        (三)课程理解
        (四)课程实践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一)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现状透视
        (二)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定性研究法
        (三)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六、参与研究的教师
    七、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一)现状与需求的调查
        (二)定性研究
        (三)基于分类框架的专业发展活动
        (四)基于设计研究的专业发展活动
    八、论文整体框架
    九、研究创新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结果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师对核心素养重要性的认同度
        (三)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期望
        (四)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实践情况
    二、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不高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
        (三)教师将素养融入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
    三、讨论
        (一)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二)教师如何进行课程理解?
        (三)如何改善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行为的深层透视
    一、研究设计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
        (二)参与研究教师的背景
        (三)研究者的立场
        (四)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二、研究发现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受教育管理者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让教师尝试重新审视教学并做出改变
        (三)教师对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缺乏自信
        (四)小结
    三、讨论
        (一)不同情境下教师对课程改革有矛盾的观点
        (二)身份角色的冲突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
        (三)解决教师身份角色冲突的方法与途径
第五章 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增强路径研究:分类框架的构建与运用
    一、“学业要求”分类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分类框架的各维度
        (二)分类框架运用示例
        (三)从课程标准中随机选出的学业要求
        (三)教师与专家的分类结果比较
        (四)发现与启示
    二、“试题”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评价框架的构建
        (二)评价框架使用示例
        (三)评价框架的运用
        (四)发现与启示
    三、“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分析框架的运用设计
        (二)学习目标分析
        (三)学习活动分析
        (四)发现与启示
    四、结论
第六章 教师课程实践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
    一、单元设计研究:“化学反应原理”项目
        (一)学习活动的开发
        (二)项目教学材料的设计
        (三)教学材料的开发要素分析
        (四)发现与启示
    二、课程设计研究:“可持续发展”选修课程项目
        (一)课程的选择与规划
        (二)课程主题的特征
        (三)主题1:传统塑料与生物塑料,孰优孰劣?
        (四)主题2:生物乙醇作为替代燃料?
        (五)主题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六)发现与启示
    三、结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教师对改革和素养持较为谨慎的投入态度
        (二)教师需要分析工具帮助理解和解读课程标准
        (三)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包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四)课程改革需课程专家与教师深度合作而推动
    二、研究建议
        (一)建立话语空间:倾听教师声音
        (二)形式即意义:给予专业的支持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认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的问题设计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和任务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教师PCK研究现状
    第一节 国外教师PCK研究现状
        一、教师PCK的涵义研究
        二、教师PCK的要素研究
        三、教师PCK现状研究
        四、国外教师PCK研究小结
    第二节 国内教师PCK研究现状
        一、国内教师PCK文献信息计量分析研究
        二、国内教师PCK研究结果和热点分析
        三、国内教师PCK研究小结
    第三节 小结与启示
第三章 国际典型教师PCK测评工具分析
    第一节 国际典型教师PCK测评工具特点
        一、Loughran团队开发的CoRe工具
        二、Park团队开发的Park工具
        三、TEDS-M开发的MPCK测评工具
        四、Erickson学院开发的PCK测评工具
        五、Mavhunga团队开发的TSPCK测评工具
        六、Aydeniz团队开发的STSPCK测评工具
    第二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开发的启示
        一、依据教师PCK要素理论确立PCK测评框架
        二、基于特定主题测评教师PCK
        三、使用多样化的调查工具测查教师PCK表现
        四、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定教师PCK发展
        五、结合本土实际应用已有PCK测评工具
第四章 教师TSPCK测评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教师TSPCK概念和理论框架
        一、教师TSPCK
        二、教师TSPCK的特征
        二、教师TSPCK的要素
    第二节 教师TSPCK观测点的确定
        一、确定教师TSPCK观测点的过程
        二、教师TSPCK观测点的内容
    第三节 教师TSPCK观测点的修正
        一、研究方案
        二、修正结果
    第四节 教师TSPCK测评框架
第五章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教师TSPCK测查问卷的开发
        一、测量方法的选择
        二、测查形式的选择
        三、测查项目的设置
    第二节 教师TSPCK评价标准的开发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观测点等级表现描述
        三、确定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修正
        一、访谈过程
        二、修正结果
    第四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特点
        一、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构成
        二、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特点
第六章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测评
    第一节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内容分析
        一、课标对溶解度主题知识的要求
        二、历年中考科目说明对溶解度的要求
        三、溶解度主题的迷思概念
        四、溶解度主题中的知识点
    第二节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测评过程
        一、测查对象
        二、测查项目和实施
        三、评分标准
        四、测查的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现状分析
        一、初中教师溶解度TSPCK整体表现分析
        二、不同背景教师溶解度TSPCK表现结果与分析
        三、化学教师溶解度主题TSPCK各题目、各知识点具体表现分析
        四、初中化学教师关于溶解度主题TSPCK优质表现
第七章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测评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知识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
        二、历年高考大纲对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
        三、化学平衡主题的迷思概念
        四、化学平衡主题中的知识点
    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测评过程
        一、测查对象
        二、测查项目和实施
        三、评分标准
        四、测查的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现状分析
        一、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整体表现分析
        二、不同背景教师化学平衡主题TSPCK表现结果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主题各题目、各知识点TSPCK具体表现分析
        四、高中化学教师关于化学平衡主题TSPCK优质表现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教师TSPCK测评框架
        二、教师TSPCK测评工具
        三、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表现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对教师PCK测评的启示
        二、对教师PCK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建立信息化“合作研究共同体”,利用网络资源研究教师TSPCK
        二、继续研究不同主题的教师TSPCK
        三、进一步研究教师TSPCK发展过程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改革
    3.1 新课程改革概述
    3.2 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内容比较
    3.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化学实验的新要求
    3.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第4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4.1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4.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4.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第5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及成效分析
    5.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实验教学设计
    5.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实验教学成效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自评调查问卷
附录2 “原电池”课时测试题
附录3 期末考试“原电池”考题
致谢

四、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吕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D]. 曹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的调查研究[D]. 蔡瑞雪.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开放性试题研究[D]. 张原.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 王英彤.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6]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D]. 陈雪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生化学元认知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D]. 刘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D]. 史红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 王雪玲.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