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社区教育实践与思考

江岸区社区教育实践与思考

一、江岸区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1](2020)在《基于促进使用者体力活动的城市公园空间布局和建成环境优化研究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健康是人民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然而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相关数据显示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死亡率占86%,造成的医疗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预计到全球慢性疾病死亡率在2020年将高达75%,造成的医疗费用比例预计达到57%。慢性病已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后促进公共健康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放在今天仍然适用,通过体力活动预防慢性疾病,进而减低慢性疾病发病率,而城市公园是居民进行体力活动的主要选择,通过对城市公园的调控促进休闲体力活动发生,是城市空间主动干预公共健康的有效切入点。本研究在公园与公共健康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阐述公园对健康的效用机制,明确体力活动是促进健康的重要途经;通过行为改变理论的阐述,明确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特征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公园空间布局相关研究的论述,指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绿地资源的稀缺性与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及康体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之下容易衍生公平和健康公平的问题。为后文运用空间公平的量化方法来评估空间布局提供理论支撑。在上述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体力活动导向下的城市公园空间布局和建成环境评估框架。空间特征数据、居民的休闲体力活动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合适的评价指标选取是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应用GIS网络分析法分析各级公园服务半径公园服务范围、老年人和儿童15分钟步行可达的公园服务范围;线上问卷调查和spss来获取、分析居民人口学数据、环境感知数据、活动类型数据。具体在空间布局评估中,分别从公园服务半径、弱势群体需求去评估公园服务水平以及空间分布格局,识别未被公园服务范围覆盖的空间单元,并基于此提出江岸区城市公园布局优化策略。在建成环境评估中,基于使用状况评价的方法,调查居民体力活动的相关数据,以影响体力活动的环境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通过建模分析体力活动与绿地空间设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识别显着影响提体力活的场地特征,并基于此探讨城市公园建成环境优化设计策略。在评估城市公园促进体力活动的潜力基础上,识别出江岸区城市公园改造升级的优先级,并从空间布局和建成环境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空间布局优化要注重资源布局与人口密度相协调、提高交通路网的可达性及针对不同发展区的具体建议。在建成环境优化方面则从大型活动空间、小型活动空间、步行道路、儿童活动区四类体力活动空间提出具体策略,最后指出加强公园管理,合理引导使用者行为等带动居民参与体力活动。在休闲体力活动视角下对江岸区公园空间特征和建成环境优化研究,是风景园林如何在改善公共健康方面的一次探索和思考,公共健康和城市公园关系的研究也是对主动式健康干预人居环境的研究理论的补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增加居民的休闲体力活动也是践行“健康中国”理念的重要举措。

高冬冬[2](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韩启轩[3](2020)在《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产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工业活动的重要成果,是各国、各城市进入工业时代后的重要见证,对于当地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教价值。自“工业考古学”出现以来,世界各地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如何科学的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将它们和现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至今仍旧存在的难题。武汉市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经过社会各界十余年的努力,武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体系,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着发展的瓶颈与困境,急需新的理论和思潮进行突破。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需要对新博物馆理论和实践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还要对武汉工业遗产的形成过程和现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只有将新博物馆理论的内涵、类型和核心理念梳理清楚,并明确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背景及现有的价值,才能够做基于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和新博物馆理论结合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首先交代了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并对包括新博物馆理论、工业遗产和武汉市工业遗产在内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了新博物馆理论在国内外的各种实践,着重研究了新博物馆理论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案例。第二部分对1860年至1960年间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在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进行归纳的前提下,结合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在结合新博物馆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对策。结语主要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概括,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未来的期望。

赵玉敏[4](2020)在《“15分钟”视角下的城市居民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建设的主题。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不断增多,给城市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公平意识的增强,也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是识别设施配置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方法。以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多在行政区划尺度下展开,忽略了设施的共享性和居民需求的差异性。“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强调在居民15分钟生活空间内,配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更加体现人本主义的规划理念。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研究,能够以人为本,探索微观尺度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和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内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结合该理念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确立了对居民15分钟生活空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进行评价的目标,探讨指标计算及综合评价方法,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在居民区这一微观尺度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的影响因素,从居民对设施的需求、获取设施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三个角度出发,选取并确定评价指标,构建了居民区“15分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了居民区尺度下15分钟便利性和15分钟服务水平指标的计算方式,以及如何将年龄结构因素引入到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获取设施对不同年龄结构人群的权重,结合居民区年龄结构对权重进行修订。(3)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地块人口数据及社区两实人口数据,对居民区人口和年龄结构属性进行了处理;基于高德地图导航,获取了居民较为准确的15分钟步行和骑行出行范围;基于百度POI和公共服务专题数据提取评价设施,并对设施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网络问卷,利用平均赋值法得到了设施对不同年龄结构人群的权重。以上数据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提供数据支撑。(4)基于居民区相关属性数据、居民区15分钟出行范围、公共服务设施数据、设施对不同年龄结构人群的权重等数据准备,结合指标计算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区“15分钟”生活空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和综合配置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陈露[5](2020)在《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汉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表征着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武汉工业遗产数量丰富、价值颇高,对留存历史文脉、建构城市空间、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2012年,《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出台,加快了遗产保护再生的步伐。然而,在武汉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政府职能履行不足,不少列入遗产名录的工业建筑遭到拆除、破坏,部分工业遗产改造后则被闲置、浪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现状亟待改善。与此同时,武汉设计之都“老城新生”的申报主题又呼唤工业遗产转型升级发展。因此,寻求工业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是推动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再生进程及武汉城市发展的关键。基于此,以武汉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明确政府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在该过程中的职能发挥现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改进建议,对推进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程尤有必要。研究致力于明晰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程中,政府应以何种职能角色介入?介入的现状为何?存在何种问题?有何优化路径?为此,通过爬梳多个层次的政府文件,结合公共管理相关基础理论,建构职能分析的基础框架,以期对政府职能现状分析、问题剖析的同时,从理论层面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关研究。首先,对工业遗产相关的国际、国内、湖北省政策文件中政府职能要求进行梳理及提取,结合武汉设计之都、国家中心城市、“三化”大武汉建设等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政府主要承担登记评估、制度规划、政策引导、宣传教育、社会参与等五大职能,并以此作为武汉政府职能分析的基础框架。其次,结合该基础框架,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程中政府职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遗产价值认知不足、制度法规建设欠缺、政策引导力度不强、宣传教育效果有限、社会参与引导不够等问题。与此同时,以上述五大职能为基础参照,对德国柏林、中国上海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领域的政府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总结了认知遗产管理特点、建构遗产全局意识、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优惠政策、推出高影响力遗产宣传活动等借鉴性经验。最后,针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实际以及国内外城市实践启示,认为武汉政府可从提高遗产认知、完善制度法规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力度、提升宣传教育效果、促进公众广泛参与等方面优化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再生过程中的政府职能。

彭君红[6](2020)在《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对素质教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要有效利用和因地制宜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研究选取最能代表武汉市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心城区——江岸区,最能代表江岸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中学——武汉Y校,对Y校的历史校本课程《脚尖上的历史》进行研究探索。从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考察法这四种方法着手,具体说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挖掘了《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针对《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价机制展开了研究;第四部分对《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与不足进行了总结。《脚尖上的历史》的开发,完善了Y校的课程体系,在江岸区、乃至武汉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从学生情感的最深最窄最小处入手,把身边的历史与故事融入到国家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认同,更能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现代公民。

肖力玮[7](2019)在《收入差距与医保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健康生活的偏好和医疗保障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体系及其效率面临新挑战。收入水平和医疗保险推动就诊选择权增加,高收入者小病挤占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资源,低收入者大病难以亲近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导致分级诊疗制度形同虚设,大型综合医院的资源严重不足与小型社区医院的资源浪费并存。尽管大型综合医院的运营效率很高,但医疗卫生体系处于低效率状态。本文立足于讨论收入差距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分别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收入差距影响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机理:高收入人群的简单疾病占用高水平医疗服务(过度医疗)——低收入人群的严重疾病难以得到充分治疗(医疗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体系效率降低。医疗保险制度分割(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加剧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高收入人群参与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更愿意为简单疾病耗费更多的医疗资源。本文以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为样本,采集2011-2016年医疗卫生体系数据,构建DEA-Tobit两阶段模型。首先,引入患者的诊疗过程满意度、效果满意度及诊疗方案专家评分等指标,构建改进DEA模型,比较分析武汉市各行政区医疗卫生体系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其次,运用Malmquist模型,分析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和地域差异。最后,以DEA改进模型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不同医疗保险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为解释变量,人均生产总值等六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武汉市各行政区的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呈现“U型”结构,即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经济发展中等行政区最低,经济发展较低行政区居中,经济发达行政区的效率最高。其中,经济较发达行政区的技术效率表现较优且稳定,但是规模效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经济发展中等行政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但波动大,经济欠发达行政区的规模效率最低但波动较小。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总体上有提升作用,但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医疗保险体系效率提升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2.收入差距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均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产生显着而稳健的负向影响。首先,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有负向影响。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总体偏低(回归系数=-2.303,t=-3.81,p<0.01);第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效率有显着负向影响(回归系数=2.625,模型中解释变量为医疗保险制度分割程度的反向指标,t=4.38,p<0.01)。3.武汉市自2015年实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后,2016年各行政区的医疗卫生体系效率较整合前得到全面提升,但各地区的相对效率排序未发生变化。政策含义:设计医疗保障体系制度,应给予低收入人群更高的保障水平,以缓解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提高医疗卫生体系效率;进一步整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改进医疗保险支付审核机制,将医疗服务的质量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改变通过扩大医疗保障投入规模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导向,规避高质量医疗资源被过度使用,降低医疗保障成本,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效率。

杨静[8](2020)在《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各区之间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到当前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发展状况和各区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水平,发现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区之间各层面竞争力的不同以及各区的竞争力特点,为提升武汉市各个区域的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提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模型方法对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各区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1.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及其周边9个区域。2.休闲健身服务企业占武汉市9区休闲体育企业73.93%,是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营收的主要来源。3.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存在区域功能区分。4.武汉市9区休闲体育企业综合竞争力主要呈现出三个层次,中心城区有着其周边城区休闲体育企业短期内无法企及的核心竞争优势。5.四种竞争力评价中,各区的四种竞争力均有优势和弱势,其中与同行竞争力最强的是洪山区休闲体育企业,抵御潜在者竞争能力和与买家议价能力最强的均为武昌区休闲体育企业,与供应商议价能力最强的是江岸区休闲体育企业。6.武汉市整体休闲体育企业抵御潜在进入者威胁的能力最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最弱,与买家的议价能力和与同行之间的竞争能力较为居中。从整体来看,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不高,整体竞争力并不很强。7.武汉市整体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存在区域优势,中心城区的休闲体育企业无论是各层面竞争力还是综合竞争力都强于其周边区域。8.武汉市9区休闲体育企业整体相对与供应商和买家的议价能力、与同行竞争能力来说,休闲体育企业整体抵御潜在进入者威胁的能力较强,说明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对基础体育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投入量比较大。建议:1.政府出台休闲体育相关政策支持发展。2.以提高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的服务质量来获得更多竞争优势。3.实行市场细分、专业化经营策略。4.兼并重组,整合各企业的资源,实现区域休闲体育企业的良性快速发展。5.加强休闲体育企业间的合作,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6.“物联网”+休闲体育企业。7.融合发展旅游、娱乐、体验互动等项目,增加企业业务种类和差异化经营程度。

申洁[9](2019)在《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全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全面多元的民生需求。人民期待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因此城市环境质量的品质化发展成为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化发展和机动车的广泛普及,车行交通逐渐替代了步行交通,环境污染以及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城市是我国人口最大聚集地,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住区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起止之地,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细胞。步行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品质及居民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代表居民生活和出行质量的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成为城乡规划学及其他学科研究新的重要领域。城市规划是规划工作的传统领域,宜乎因势利导,进一步强化住区规划做精做细的设计理念,是提升住区品质的根本问题。品质是多元多层级的,不同阶层人群有不同的愿望和需求,如何更好的响应居民的需求。这将是今后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重心,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住区这一中微观层面出发,基于建成环境如何适应居民步行出行需求开展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五种类型为例,利用GIS和现场踏勘以及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建成环境步行性相关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联合Pearson相关性和Kano模型及IPA修正法,分析出影响不同类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优先需求”因素,进而提出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差异化规划策略。为改善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条件,提升居民步行出行频率和意愿,推动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以及对现阶段住区规划建设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马克思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社会生态学、魅力质量理论等相关理论中人的需求与建成环境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尝试提出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将居民对建成环境步行性的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维度五种层级,对应于居民步行目的地可达性需求,步行路径便利性需求、步行交通安全性需求、步行社会交往性需求、步行环境审美性需求五种需求层级展开,这为研究需求影响因素的选取以及各因素的表征等提供理论基础。在理论指引下总结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选取高频需求因素,采用德尔菲法和经过小组讨论初步选定5个目标层下的12个准侧层,共50个需求因素。(2)依据武汉市城市住区发展时间脉络及特征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针对五类城市住区居民进行社会属性特征调查、居民对现状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调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素测度数据进行统计。通过联合Pearson相关性、kano模型及IPA修正分析法逐步筛选,发现五类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优先需求”因素影响程度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更为深入和准确的确定五类住区居民对建成环境步行性有着较高需求但实际表现不好,且与步行出行频次强相关的“优先需求”因素和亟待改善的需求层级。研究发现,“社交性需求”属于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改善需求;“审美性需求”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改善需求;“安全性需求”属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改善需求;“便利性需求”属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改善需求;“可达性需求”属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改善需求。(3)依据五类住区不同的“优先需求”因素,对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进行需求评价。研究发现,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902,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三德里、鼎余里、延昌里、联保里、积庆里、昙华林住区,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859,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工人新村、仁寿小区、知音西苑、电力新村、117街坊、汽发小区、五环小区,说明这7个住区是改善重点。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94,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湖边坊小区、劳动小区、七里一村小区、胭脂路小区、卧佛庵小区、新桥小区,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64,低于均值的有花园一期、富强天嘉园、汉博佳园、复地翠微新城、江南春城二期、华大家园,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48,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百步亭现代城2区、晋合金桥世家、广电兰亭熙园、世贸锦绣三期、东湖尚郡,说明这5个住区是改善重点。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差异化的规划策略,以期满足五种类型住区居民对步行出行差异化需求。本文从居民需求的视角对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展开研究,试图建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体系及定量的评价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武汉市五种不同住区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并丰富了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相关研究的视角和思路,对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建设完善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本次研究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步行出行目的对建成环境步行性的需求、不同住区类型研究的扩展、多种综合因素的探讨以及优化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规划策略仍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深化。

郭书毓[10](2019)在《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的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现阶段城市历史地段或传统特色街区内城市文脉断裂、遗产资源破碎化、城市街道亟待转型等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城市区域尺度内的遗产保护实践方式——“城市遗产步道(city heritage trail)”,从城市历史景观(HUL)的视角出发,以城市遗产步道构建的首要步骤——“线路规划”为主体进行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城市遗产步道相关概念与内涵,提出符合中国当下语境的城市遗产步道概念、特征、构成条件、构成要素等理论要点;通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相关研究,形成线路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即以选线为主的“文化线索-空间梳理”和以选线后评价为主的“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文化线索-空间梳理”,以地方志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在HUL层积性与关联性方法下,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历史层积下进行显性、隐性价值载体的梳理与关联,筛选文化线索。将遗产资源与文化线索在历史层积中动态关联,提取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得到部分遗产属性评价数据。“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从HUL整体性、动态性、特异性视角出发,将线路载体的城市遗产属性特征与城市步行道路特征置于同一框架中进行综合评价。将特尔斐法、GIS软件等理论判断评价与大众问卷等主体使用评价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因子分析、权重赋值、评价结果图示化呈现等内容。根据文化线索与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结果,形成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方案、后期应用与设计策略。武汉市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承载了近代以来的城市信息,城市文脉多元、历史信息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该片区进行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实证研究,一方面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对该区域的遗产价值与城市文脉有了更深刻与全面的认知。分析该区域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结果,认知到部分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形成了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建议方案与具体应用策略。最后,此实证案例证实了城市街道在遗产展示与城市发展中的协同作用,以及本研究对历史地段或传统特色街区内街道转型与遗产活态保护的切实指导意义。

二、江岸区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岸区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促进使用者体力活动的城市公园空间布局和建成环境优化研究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
        1.1.2 体力活动是预防慢性疾病、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途经
        1.1.3 城市公园是休闲体力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相关研究
        1.3.2 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城市公园相关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进展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城市公园促进体力活动的理论基础
    2.1 绿色空间健康作用机制
        2.1.1 自然疗愈
        2.1.2 促进体力活动
        2.1.3 增加社会资本效用
    2.2 行为改变理论
3.基于促进使用者体力活动的城市公园潜力评估框架
    3.1 量化评估指标的选取
        3.1.1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3.1.2 基于可达性方法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量化研究
    3.2 具体评估指标
        3.2.1 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公平性指标
        3.2.2 公园绿地服务水平正义性指标
        3.2.3 使用评价分析
4.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武汉市江岸区城市公园促进体力活动的潜力评估
    5.1 促进体力活动的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维度潜力
        5.1.1 公园促进体力活动服务潜力的公平性评估
        5.1.2 公园促进体力活动服务潜力的正义性评估
    5.2 促进使用者体力活动的城市公园建成环境维度潜力
        5.2.1 研究设计及样本统计
        5.2.2 问卷数据结果分析
6.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果
    6.2 规划建议
        6.2.1 居民体力活动游憩偏好调查
        6.2.2 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
        6.2.3 城市公园建成环境的优化策略
        6.2.4 优化策略小结
    6.3 研究创新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义务教育质量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的重点
        1.6.2 研究的难点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经典测量理论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1 组织模式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1 组织模式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4.1.1 组织模式
        4.1.2 阅读素养
        4.1.3 数学素养
        4.1.4 科学素养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4.2.1 组织模式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2.3 测评结果描述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4.3.1 组织模式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3.3 测评结果描述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5.4 测评的元评价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6.2.1 测评对象
        6.2.2 测评内容
        6.2.3 测评工具
        6.2.4 测评结果分析
    6.3 语文阅读测评
        6.3.1 测评基本情况
        6.3.2 测评结果分析
        6.3.3 建议
    6.4 数学学科测评
        6.4.1 测评基本情况
        6.4.2 测评结果分析
        6.4.3 建议
    6.5 英语学科测评
        6.5.1 测评基本情况
        6.5.2 测评结果分析
        6.5.3 建议
    6.6 科学学科测评
        6.6.1 测评基本情况
        6.6.2 测评结果分析
        6.6.3 建议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6.7.1 测评基本情况
        6.7.2 测评结果分析
        6.7.3 建议
    6.8 体育学科测评
        6.8.1 测评结果分析
        6.8.2 建议
    6.9 测评体系修正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3)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新博物馆理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 工业遗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三) 武汉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一、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
        (一) 发展历程
        (二) 新博物馆学与传统博物馆学的对比
    二、新博物馆理论的内容
        (一) 核心理念
        (二) 基本原则
        (三) 工作目标
        (四) 组织与结构
    三、新博物馆理论的实践
        (一) 生态博物馆
        (二) 社区博物馆
    四、新博物馆理论与工业遗产的结合实践
        (一) 克勒索-蒙特梭煤矿社区生态博物馆
        (二) 铁桥峡博物馆
第二章 武汉市工业发展历程与工业遗产的形成
    一、清代末期(1861-1911):武汉工业的起步与崛起
        (一) 《天津条约》与武汉工业的起步
        (二) 张之洞与武汉工业的崛起
        (三) 清代末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二、民国初期(1912-1937):武汉工业的黄金期与波动
        (一) 民国初年武汉工业的黄金期
        (二) 20年代末30年代初武汉工业的波动
        (三) 民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三、战乱时期(1937-1949):武汉工业的萧条与挣扎
        (一) 抗战西迁与武汉工业的萧条
        (二) 抗战胜利后武汉工业的挣扎
        (三) 战乱时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50-1960):武汉工业的复兴与飞跃
        (一) 政策扶持下武汉工业的恢复
        (二) 一五期间武汉工业的飞速发展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第三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与特征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政策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三、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 原真性受到破坏
        (二) 民众参与度不高
        (三) 市场开发有限
        (四) 集聚效应不明显
        (五) 教育功能缺失
第四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展望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一)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同目的的统一性
        (二)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
        (三) 保护与利用具有相辅相成的促进性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一) 保存工业遗产原真性
        (二) 加强社区参与
        (三) 重建集体记忆
        (四) 发挥教育功能
        (五) 提升经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15分钟”视角下的城市居民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1.2.2 生活圈相关研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组织结构
2.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2.1 配置评价因素分析
        2.1.1 设施需求
        2.1.2 设施便利性
        2.1.3 设施服务水平
    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构建原则
        2.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3 指标计算与评价方法
        2.3.1 指标计算
        2.3.2 综合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3.研究区域现状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基础
        3.1.1 研究区域
        3.1.2 数据基础
    3.2 居民区及人口属性处理
    3.3 基于导航地图的出行范围测度
    3.4 研究区域设施现状
        3.4.1 分析方法
        3.4.2 设施分布特征
    3.5 问卷分析及处理
    3.6 本章小结
4.居民区“15分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
    4.1 “15分钟”设施配置现状
        4.1.1 基础教育
        4.1.2 医疗机构
        4.1.3 商业设施
        4.1.4 公共交通
        4.1.5 休闲空间
    4.2 “15分钟”设施配置综合评价
        4.2.1 基础教育
        4.2.2 医疗机构
        4.2.3 商业设施
        4.2.4 公共交通
        4.2.5 休闲空间
        4.2.6 综合评价
    4.3 分析结果与建议
        4.3.1 分析结果
        4.3.2 建议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研究区域行政街道
附录二 设施空间相关性
附录三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5)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现状
        1.2.2 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1.2.3 工业遗产与政府交叉研究现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工业遗产
        2.1.2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
    2.3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政府职能分析基础的建构
        2.3.1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政府权责范围
        2.3.2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城市发展目标
        2.3.3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基础
3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政府职能的现状与问题
    3.1 武汉工业遗产基本概况
        3.1.1 武汉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3.1.2 武汉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
        3.1.3 武汉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
    3.2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政府职能的现状
        3.2.1 登记评估:设立名录分级保护,管理实践推进滞后
        3.2.2 制度规划:多维制度规划保护,专项管理体系尚缺
        3.2.3 政策引导:遗产政策出台缓慢,政府引导缺位越位
        3.2.4 宣传教育:重视工业遗产宣教,阐述遗产多元价值
        3.2.5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关注遗产,社会参与缺乏主动
    3.3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政府职能的问题
        3.3.1 遗产价值认知不足
        3.3.2 制度法规建设欠缺
        3.3.3 政策引导力度不强
        3.3.4 宣传教育效果有限
        3.3.5 社会参与引导不够
4 国内外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政府职能实践
    4.1 国内外城市的实践
        4.1.1 柏林市
        4.1.2 上海市
    4.2 国内外城市实践的启示
5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
    5.1 提高遗产价值认知
        5.1.1 拓宽工业遗产登录范围
        5.1.2 评估工业遗产多维价值
        5.1.3 学习遗产管理先进经验
    5.2 完善制度法规建设
        5.2.1 建立专项管理部门
        5.2.2 出台专项管理条例
        5.2.3 升格现有制度体系
        5.2.4 加强制度动态管理
    5.3 加强政策引导力度
        5.3.1 土地政策与发展需求协调
        5.3.2 资金政策与实际问题契合
        5.3.3 产业政策与城市建设同步
    5.4 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5.4.1 优质内容诠释遗产价值
        5.4.2 节事品牌引导公众关注
        5.4.3 善用媒介拓宽宣发范围
    5.5 促进公众广泛参与
        5.5.1 培育公众遗产参与的公民意识
        5.5.2 完善公众遗产参与的多方渠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面向全国,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
        1.1.2 面向武汉,助力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
        1.1.3 面向学校,提升学校品牌内涵的愿景
        1.1.4 面向自我,探索教师个人专业的成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立德树人,培育家国情怀
        1.2.2 开拓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1.2.3 与时俱进,提升教师素质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1.3.2 脚尖上的历史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1.4.2 关于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1.4.3 关于文献研究的思考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2.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2.1.1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理论
        2.1.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2.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层面
        2.2.2 地方层面
    2.3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
        2.3.1 迫切的现实需求
        2.3.2 丰富的地方史资源
        2.3.3 多元的开发团队
        2.3.4 现代化的活动场馆
第3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3.1 制定开发方案
        3.1.1 成立开发小组
        3.1.2 拟定开发目标
        3.1.3 确立开发原则
        3.1.4 制定开发方式
    3.2 编写校本教材
        3.2.1 课程内容的选择
        3.2.2 课程内容的编排
        3.2.3 课程目录的编写
    3.3 实施校本课程
        3.3.1 课程安排
        3.3.2 实施途径
        3.3.3 评价机制
第4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4.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与创新
        4.1.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4.1.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
    4.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与建议
        4.2.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
        4.2.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7)收入差距与医保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收入差距
        二、医疗卫生体系
        三、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第二节 DEA方法概述
        一、DEA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三、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
        四、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DEA-Tobit两阶段模型
    第三节 传统DEA方法的不足及改进
        一、传统DEA方法的不足
        二、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指标
        三、医疗卫生体系的产出指标
        四、DEA方法的改进
    第四节 收入差距与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机制
        一、健康需求理论
        二、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机制
        三、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一个数学模型
        四、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1951 年至改革开放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至1998年
        三、1998 年至2009年
        四、2009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差异与整合实践
        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分割与保障水平差异
        五、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制度改革环境分析
        一、宏观背景分析
        二、参保对象分析
        三、医疗资源分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评价
    第一节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与产出
        一、武汉市概况
        二、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概况
        三、武汉市医疗保险体系概况
        四、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与产出
    第二节 DEA效率评价指标的提取即体系构建
        一、相关系数矩阵检验
        二、主成分的提取及命名
        三、主成分得分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基于改进DEA方法评价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一、不包含诊疗效果指标的DEA效率分析
        二、包含诊疗效果指标的DEA效率分析
        三、两种指标体系下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四、超效率分析
    第四节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动态分析
        一、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二、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地域差异分析
        三、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的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变量描述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三、控制变量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五、平稳性检验
    第二节 模型设定
        一、回归模型的形式
        二、回归模型的影响形式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结果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与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一、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前后的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比较分析
        二、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前后的医疗卫生体系Malmquist指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策建议
    第一节 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与国际经验
        一、商业型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险体系:以美国为代表
        二、福利型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德国为代表
    第二节 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
        一、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必要性
        二、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三、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四、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一体化
    第三节 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一、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重要性
        二、后付制支付方式及其缺陷
        三、预付制支付方式及其缺陷
        四、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设计依据
        五、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方案设计
        六、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补充性措施
    第四节 医疗保险体系治理机制的优化
        一、现行医疗保险治理机制存在的缺陷
        二、增强基本药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三、优化供需双方的药价谈判机制
        四、借助大数据技术强化医疗保险体系的信息化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成果和结论
        一、传统DEA方法的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二、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存在地区与城乡差异
        三、政策调整有助于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四、医疗保险整合后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有所提升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8)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1.休闲体育研究综述
        2.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及特性
    (二)休闲体育企业的概念
    (三)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四)波特五力模型的概念与简介
    (五)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介绍
三、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现状实证调查与分析
    (一)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现状实证调查
        1.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数量分布比例状况
        2.武汉市9个区不同类型休闲体育企业数量在各区的分布状况
        3.武汉市9个区的休闲体育从业人员分布状况
        4.武汉市9个区不同类型的休闲体育企业从业人员分布状况
        5.各区休闲体育企业经营收入分布状况
    (二)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1.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出现区域功能区分,并存在区域优势
        2.休闲健身服务业进入社区,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3.休闲体育企业为武汉市社会经济效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休闲体育企业的发展对提高国民素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明显
        5.休闲体育企业经营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明显
    (三)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各区大部分休闲体育企业的规模都较小
        2.缺乏专业的休闲体育管理人才
        3.政府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4.各区休闲体育资源不足,利用率低
        5.休闲体育企业的同质化经营严重
四、构建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模型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休闲体育企业五力模型关键因素识别
        1.供应商议价能力关键因素
        2.买方议价能力关键因素
        3.影响潜在进入者威胁能力的关键因素
        4.现有同行之间竞争能力关键因素
        5.替代品威胁关键因素
    (三)休闲体育企业灰色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前提假设
        3.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计算
    (四)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计算结果
        1.武汉市9个区的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2.结果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提升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1.政府出台休闲体育相关政策支持发展
        2.提高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的服务质量
        3.细分市场、专业化经营
        4.兼并重组整合资源
        5.加强休闲体育企业间的合作
        6.“物联网”+休闲体育企业
        7.融合发展旅游、娱乐、体验互动等项目,增加企业差异化经营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论文选题及数据来源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论文架构
    1.7 创新之处
2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与优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学科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研究
    2.2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2.3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方法研究
    2.4 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规划策略
    2.5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既有研究总结与评述
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理论与解析
    3.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3.2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分析
    3.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理论因素选取
    3.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的因素释义
    3.5 本章小结
4 武汉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实地调查与分析
    4.1 城市住区样本选取及分类
    4.2 城市住区样本统计描述
    4.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相关性分析
    4.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Kano和 IPA修正分析
    4.5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优先需求”因素确定
    4.6 本章小结
5 武汉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的实证分析与优化策略
    5.1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方法
    5.2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
    5.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结果分析
    5.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规划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一 国外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附录二 国内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附录三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客观评价相关量表基本信息及重要影响因素
附录四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主观评价相关量表基本信息及重要影响因素
附录五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频次统计
附录六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需求因素德尔菲调查表
附录七 第一轮德尔菲法删除34个指标统计表
附录八 第二轮德尔菲法删除9个指标统计表
附录九 60个样本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物质需求因素特征统计表
附录十 60个样本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精神需求因素特征统计表
附录十一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精神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十二 问卷回收情况
附录十三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物质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十四 五类住区KANO模型数据统计
附录十五 五类住区IPA修正法数据统计
附录十六 优先需求因素权重的居民调查问卷

(10)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的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城市遗产保护的实践现状
        1.1.2 城市遗产保护的理论进展
        1.1.3 城市街道的价值转变与挖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遗产步道”相关概念
        1.3.2 “城市遗产步道”概念辨析
        1.3.3 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与内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的研究基础
    2.1 城市遗产步道相关研究要点
        2.1.1 城市遗产步道特征
        2.1.2 城市遗产步道构成条件
        2.1.3 城市遗产步道构成要素
    2.2 线路规划宏观层面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相关研究
        2.2.2 其他线型遗产相关线路规划研究
    2.3 线路规划中观层面步骤生成
    2.4 “文化线索-空间梳理”部分相关研究
        2.4.1 层积性相关研究
        2.4.2 关联性相关研究
        2.4.3 综合层积性与关联性的相关研究
    2.5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部分相关研究
        2.5.1 理论判断评价相关研究
        2.5.2 主体使用评价相关研究
        2.5.3 综合理论判断与主体使用评价的相关研究
    2.6 小结
3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框架构建
    3.1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原则
        3.1.1 系统规划,可持续开发原则
        3.1.2 遗产整体性评估,真实性表达原则
        3.1.3 以人为本,重视使用者感受原则
    3.2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角度与方法的选择
        3.2.1 线路规划角度的选择
        3.2.2 线路规划方法的选择
    3.3 “文化线索-空间梳理”部分框架构建
        3.3.1 相关概念与内涵
        3.3.2 具体步骤实施
    3.4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部分框架构建
        3.4.1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的评价策略
        3.4.2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的评价因子与权重计算
        3.4.3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框架
        3.4.4 调研问卷的设计
        3.4.5 线路规划方案与具体应用策略
    3.5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整体框架
    3.6 小结
4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实证研究——以武汉市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为例
    4.1 武汉市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概况
        4.1.1 选取缘由
        4.1.2 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概况
    4.2 六合路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文化线索-空间梳理”
        4.2.1 梳理历史层积过程
        4.2.2 梳理价值载体层积过程
        4.2.3 梳理文化线索
        4.2.4 文化线索与遗产资源动态关联
        4.2.5 提取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
    4.3 六合路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
        4.3.1 城市遗产属性特征评价
        4.3.2 城市步行道路特征评价
        4.3.3 六合路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综合评价
    4.4 线路规划建议方案与具体应用策略
        4.4.1 线路规划建议方案
        4.4.2 具体应用与设计策略
    4.5 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综合评价因子权重调查
    附录B 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张自忠路A段步行环境大众问卷调查
    附录C 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已登录历史建(构)筑名录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江岸区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促进使用者体力活动的城市公园空间布局和建成环境优化研究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D]. 李婧.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2]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3]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韩启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15分钟”视角下的城市居民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 赵玉敏. 武汉大学, 2020(06)
  • [5]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陈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D]. 彭君红. 江汉大学, 2020(12)
  • [7]收入差距与医保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研究[D]. 肖力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8]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研究[D]. 杨静.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6)
  • [9]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申洁. 武汉大学, 2019(01)
  • [10]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的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研究[D]. 郭书毓.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江岸区社区教育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