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草场退化沙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包头市草场退化沙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包头市草场退化沙化原因的分析及防止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于杰[1](2021)在《内蒙古七个畜牧业旗草原土壤水溶性Ca、Fe、Zn、Mg、K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内蒙古草原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内蒙古自治区4个盟市的7个旗、共2.07亿亩天然草原进行元素含量普查。研究区样方共404个、土壤样品2020份,采集于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包头市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锡林郭勒盟的阿巴嘎旗;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草原类型主要包括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本研究使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土壤样品的水溶性Ca、Fe、Zn、Mg、K。并对不同旗的元素含量平均值进行比较及显着性差异分析,对不同旗和草原类型元素含量丰度进行讨论和评价,对研究区草原土壤使用普通克里金法进行插值预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相关实验结果如下:(1)荒漠草原呈现相对高Ca、中Fe、低K特征。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Ca含量均值分别为132.60μg/g、159.94μg/g,Fe含量均值分别为19.43μg/g、14.20μg/g,Zn含量均值分别为0.559μg/g、0.118μg/g,Mg含量均值分别为24.70μg/g、21.03μg/g,K含量均值分别为81.29μg/g、86.21μg/g。(2)典型草原呈现相对低Ca、高Fe、中Zn、低K特征。阿巴嘎旗、新巴尔虎右旗Ca含量均值分别为86.70μg/g、83.47μg/g,Fe含量均值分别为22.98μg/g、20.82μg/g,Zn含量均值分别为0.399μg/g、0.288μg/g,Mg含量均值分别为21.58μg/g、23.74μg/g,K含量均值分别为86.21μg/g、75.42μg/g。(3)草甸草原呈现相对高Ca、中Fe、高Zn、高K特征。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Ca含量均值分别为126.10μg/g、121.69μg/g,Fe含量均值分别为16.40μg/g、14.21μg/g,Zn含量均值分别为0.620μg/g、0.532μg/g,Mg含量均值分别为27.58μg/g、24.92μg/g,K含量均值分别为126.95μg/g、172.93μg/g。(4)新巴尔虎左旗处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过渡区,兼具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元素含量特征,呈现相对中Ca、高Fe、高Zn、高K特征。Ca、Fe、Zn、Mg、K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2.11μg/g、26.00μg/g、0.615μg/g、23.41μg/g、187.84μg/g。研究表明各草原类型间元素特征较为明显,荒漠草原元素分布较为均一。内蒙古草原土壤Ca、K含量全国属于中高水平;Ca含量西部和东部、高于中部、西部最高;K含量西部、中部低于东部。Mg、Fe属于较高不缺乏水平;Mg基本呈现西部低于东部;Fe则中部高于西部、东部;但铁未超过铁胁迫临界值。Zn属于较低水平,基本呈现西部低于东部。

李梦瑶[2](2021)在《牧区工矿业开发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牧区工矿业的复杂面相使得牧民的生计出现困境。发展性社会工作聚焦于生计问题,对于研究牧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切性。本研究基于内蒙古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调查资料库(CNMASS)的数据,以牧区工矿业开发的典型区——W旗为个案,在厘清W旗牧民生计制度变迁脉络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探析牧区工矿业开发背景下牧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牧民整体生计资本匮乏;牧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生计技能单一、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牧区整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草场数量正在缩减,草场质量逐渐下降,草场资源受到了污染、浪费与破坏;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逐步缩减,传统的牧业生计受到挑战,基础设施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与普及;牧民的金融资本存在收支不平衡的问题,牧民群体面临着低收入、必要性的高支出、高负债的金融风险中;牧民的社会交往网络呈现单一性特点,牧区社区的凝聚力、互助性较弱;在发展性社会工作的逻辑下,本研究从个人层面、社区层面、市场层面、国家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探索出一条适用于牧区牧民可持续生计的道路。

朱晓昱[3](2020)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维护草原健康、优化土地管理、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规律,结合传统统计学和结构方程模型阐释了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并以陈巴尔虎旗为案例分析草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管理结合起来,提出草原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0-2015年,研究区耕地、林地、人工表面面积增加,草原、湿地、其他类型面积减少,其中耕地、林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余类型相对较少。草地在1990-2000年减少面积较大,为1 309.79 km2,耕地1990-2000年增加面积较大,为1 212.08 km2,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2000-2010年下降最为明显,减少363.76 km2,人工表面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大,为162.52km2,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净减少213.15 km2,减幅21.52%。(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经济+农畜因素+气候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农畜因素驱动占主导地位(路径系数最大为-0.84)。显着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城镇化率(因子载荷最大为0.95)、第三产业增加值(因子载荷最大为0.83)、牲畜数量(因子载荷最大分别为0.95和0.90)。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分布和结构影响,草地受畜牧业因素影响明显,建筑用地受城镇化和经济因素影响较明显。(3)案例研究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以来,陈巴尔虎旗草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草地放牧利用和割草利用面积分别为83.00×104 hm2和80.29×104 hm2。割草场和放牧场草原平均生物量由2010年的8.72×103 kg/hm2、7.68×103 kg/hm2,分别提高到2019年的12.93×103 kg/hm2、11.12×103 kg/hm2,草原植被长势向好。2019年,陈巴尔虎旗除宝日希勒镇外其他苏木均达到草畜平衡,宝日希勒草畜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割草地面积有限,冬春季饲草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季节性失衡。(4)研究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草地及割草地退化、人类活动增强和湿地萎缩等。本文针对草地保护与建设,提出按照“五区一带”的空间布局建议,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畜牧业管理结合起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管理建议与对策,为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草原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创新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的缺陷,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经济、农畜因素和气候变化三大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的大小和方向,定量研究了不同驱动要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切入点。

王钦[4](2020)在《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从2001年内蒙古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一直饱受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总结出了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成功与不足。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多数是站在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角度,自上而下的对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政策实施效益,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以建筑学为专业背景,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进行预评价研究的较为缺少。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在建筑全建设周期中意义重大,其主要是为了反馈修正和指导空间构想,是构想的辅助环节,也是建筑策划达到最高客观和理性的关键,所以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前期,作者对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以及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促进了作者对于定居点建设的思考,总结得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启示,为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小组以《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为调研提纲,对内蒙古中部包头市、锡林郭勒盟的13个定居点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预评价体系表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以国家及地方的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包括《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2017-06-30)、《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29)等为参考构建出具有科学性、地域性的预评价体系表,旨在能为今后的移民定居点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改善定居点人居环境建设,提高牧民福祉的目的。评价体系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如难以对一些不能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这样的指标项一般不纳入到预评价体系中。若将这样的指标项以非量化指标的形式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则在使用时需由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决定其取值,这样大大降低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而难以推广。针对这样的情况,论文在人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体系建设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能为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参考依据。

马冬梅[5](2020)在《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统筹山水林湖草系统治理,可见草原治理问题已经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尽管国家通过实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等方式促进草原生态呈现局部好转态势,但是整体恶化问题仍在继续,草原生态治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当前中国草原生态破坏、草场沙化退化等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通辽市是典型的草原生态破坏严重地区之一,担负着中国北疆重要生态保护屏障的作用,解决草原生态治理问题已经成为通辽市的首要任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草原生态治理,研究地点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概况,展开问卷设计并拟定访谈提纲,以获取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促进对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的现实情况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有助于探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1章是绪论。首先是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和国外关于草原生态治理的研究现状,然后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构思本研究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内容,并指出该内容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2章是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界定本研究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即生态治理和草原生态治理,通过对治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整理与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是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状分析。主要包括治理概况和治理成效两部分内容,治理概况部分,分别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式、治理举措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治理成效基于对治理概况研究,主要体现在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草原沙化速度有效遏制、草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草原火灾预防日益增强。第4章是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首先是实地调查,依次从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发放与回收、信度效度分析、样本统计分析进行详细阐述,实地调查是为探索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当前的需求点。然后是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公众被动参与治理,政府治理职责缺位,生态政策执行不力,生态项目落实不到位,生态资金投入不足。最后是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公众参与认知不足,政府治理理念认识滞后,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足,项目主管部门协调困难,草原生态资金来源单一。通过对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便于后续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更具有效的对策。第5章是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针对为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提升公众参与认知,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更新,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主管部门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多元筹资渠道。第6章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得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展望。

苗伟[6](2019)在《包头市草场生态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草场,同时它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共属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草场有地球“皮肤”之称,其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止风沙固定沙丘及保护生物平衡等方面,具有绝对主导作用。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南濒黄河,其草场资源丰富,全市草场面积为3019万亩,为其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受自然灾害、企业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建设草场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包头市的自然地理资源、社会经济概况,分析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研究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的障碍因素,并为该地区草场生态环境发展总结出有效对策,对我国草场生态发展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出发,通过对比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其次,本文从实质、内容上定义草场与草场保护,并分析生态环境的概念,阐述了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外部性理论等,为本文指明了理论方向。再次,在研究了包头市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候、水文、矿产、生物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包头市草场情况及包头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总结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四是对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揭示出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草场载畜能力较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物内部结构失衡和土地荒漠化严重等问题,其主要受草场归属因素、自然灾害因素、企业因素及农民自身因素的障碍。五是主要介绍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示,主要内容包括:加大草原保护的法制建设、转变草场畜牧业发展方式和加大草场建设的经济投入。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对经济快速发展、形成生态文明、社会稳定有序及发展民计民生皆有着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性建议,一是提升草场载畜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三是科学规划草场,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四是大力推进草场荒漠化治理进程。

李文龙[7](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赵方博[8](2019)在《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草原植被作为草原生态系统格局中的一种重要组分,是草原环境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生态要素,是草原地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载体。多少年来,草原地区植被在守护绿色、抵御风沙、孕育生命、承载文明的同时,也经历了无尽沧桑与风霜洗礼。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暖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草原生态面貌巨变。植被退化、草地沙化等问题及其引发的关联效应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以植被覆盖变化为切入点,开展植被恢复动态与保护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对丰富和发展草原生态恢复学理论、切实地指导草原生态保护、植被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IS、遥感技术和结构方程模型支持下,结合实地调研,综合运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与管理学、地统计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多时段、多角度分析了研究区植被盖度时空变化与恢复动态,定量化解析了其空间差异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此模拟和辨识出对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关键单元,耦合自然、人类活动干扰等多种因素进行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提出生态安全格局与植被恢复策略,为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恢复和草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1)锡林郭勒盟以自然植被为主体,1981-2006年区域植被覆盖度整体趋于下降。研究时段内植被恢复程度空间差异较大,东部植被趋于改善,西部植被趋于退化,总体上植被退化面积要大于改善面积。(2)1961-2000年研究区93.76%的区域内年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对植被盖度增加具有积极作用,植被改善最明显的降雨区段为200~250mm。1961-1998年多年平均气温随年份均呈现轻微增加趋势,93.8%的区域年平均气温与植被盖度呈正相关。1998-2010年,900~1200m高程分布区内植被改善明显,0-3°坡度分布区植被覆盖变化明显,相同坡度条件,植被退化单元频率较高。(3)在2000-2010年、各旗(县)水平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变异、平均高程、平均坡度、最大耕种面积是影响植被盖度平均值变化的主导因子,共同解释了植被盖度变化的96%,年平均降水量对植被恢复直接作用最大;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等因子变异和多年平均载畜量是影响植被盖度空间变异的主导因子,解释度达到0.89,平均高程变异系数对植被盖度空间变异作用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变异系数次之。(4)以1981-2006年为时段,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最佳区(植被盖度为0.8以上)重心空间漂移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历史研究时段内区域最佳植被覆盖单元空间占比最大为33%(1996年),最小为6%(2000年),随着时间递进,最佳植被覆盖空间占比呈下降趋势。(5)根据最佳植被覆盖单元分布及其发生频次,确定了植被恢复的生态关键单元分布,研究区植被生态关键区面积20794km2,占比为10.38%。通过生态关键单元空间受阻分析,划定出全域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区。(6)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及其差异,从景观格局稳定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干扰影响,构建了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确定了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了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策略。

吴晓光[9](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刘海新[10](2019)在《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文中研究指明草原生态系统是世界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产力水平是草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和碳汇研究的关键;草原产草量的估算和预测则能够为合理确定载畜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正确指导畜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GIS和遥感手段,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数据、遥感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在草地NPP估算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草地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完成了鲜草产草量的遥感估算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CASA模型估算了 2000-2014年各月份的草地NPP,估算结果与MOD17A3H-NPP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r达到了 0.935。以草地NPP作为草地生产力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法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整体上呈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草地NPP积累期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在2000-2014年间变化趋势虽有少许波动,但整体上以0.85 g C/(m2 a)(P<0.01)的速度增长;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区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9.76%和22.26%;Hurst指数计算结果结合2000-2014年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发现,13.42%的研究区草地生产力由目前的增加将转变为减少趋势。(2)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草地NPP与自然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了草地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基于像元的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发现,研究区草地NPP与气温、地表温度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5.15%和60.99%;与降水量和蒸散发量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正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0.34%和74.25%;与本文提出的改进型TVDI计算结果在生长季连续月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所占比例之和为49.83%。SNPP均值与年累计新增围栏草场面积和年累计种草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P<0.01)和0.817(P<0.01),分析认为,国家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等人类活动对草地NPP的提升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3)气象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延迟性影响虽然被研究人员普遍认同,但定量研究一直未得到充分关注。本文在3个月的延迟量及不同时间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影响大小各不相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系统探讨了生长季连续月际和不同月份年际2个时间尺度下,气温和降水量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长季的植被生产力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但均随着时间向前推移,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弱;同时,气温和降水量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4)针对实际采样样方和遥感影像的像元在空间尺度上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以2013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为例,采用空间尺度转换后的NPP和AFY构建散点图,并采用线性和幂函数进行拟合回归,两者的拟合优度系数R2分别达到了 0.79和0.8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625 Kg/m2和0.0609 Kg/m2;采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证实,该模型适用于基于中低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产草量估算。(5)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和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提出了下一年度产草量预测的技术流程。以2014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产草量为例,首先采用LSTM和GRU 2种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对下一年度的气温和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然后,以最优的气温和降水量预测结果为变量,采用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原理,预测了 2014年草地生长季的NPP,其预测结果与基于CASA模型估算结果的拟合优度系数R2达到了 0.92;最后实现鲜草产草量预测,相对于2013年的鲜草产草量,预测结果相对精度为76.38%。

二、包头市草场退化沙化原因的分析及防止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市草场退化沙化原因的分析及防止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七个畜牧业旗草原土壤水溶性Ca、Fe、Zn、Mg、K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中钙元素的研究现状
        1.1.2 土壤中铁元素的研究现状
        1.1.3 土壤中锌元素的研究现状
        1.1.4 土壤中镁元素的研究现状
        1.1.5 土壤中钾元素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2.1 土壤矿物质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2.2 土壤矿物质元素含量在生态监测中的作用
        1.2.3 土壤矿物质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土壤地球化学意义
        1.2.4 草原土壤矿物质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对放牧活动的指导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呼伦贝尔市研究区概况
        1.4.2 锡林郭勒盟研究区概况
        1.4.3 乌兰察布市研究区概况
        1.4.4 包头市研究区概况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采样方法
        2.1.2 采样点信息
        2.1.3 样品前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含量测试
        2.2.2 药品及仪器
三 结果与分析
    3.1 采样点分布图
    3.2 钙元素含量分析
        3.2.1 各旗土壤钙元素含量结果
        3.2.2 各旗土壤钙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3.2.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钙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3.3 铁元素含量分析
        3.3.1 各旗土壤铁元素含量结果
        3.3.2 各旗土壤铁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3.3.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铁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3.4 锌元素含量分析
        3.4.1 各旗土壤锌元素含量结果
        3.4.2 各旗土壤锌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3.4.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锌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3.5 镁元素含量分析
        3.5.1 各旗土壤镁元素含量结果
        3.5.2 各旗土壤镁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3.5.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镁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3.6 钾元素含量分析
        3.6.1 各旗土壤钾元素含量结果
        3.6.2 各旗土壤钾元素含量均值与丰缺评价
        3.6.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钾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四 讨论
    4.1 荒漠草原区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4.1.1 四子王旗元素含量特征
        4.1.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元素含量特征
        4.1.3 荒漠草原元素含量特征讨论
    4.2 典型草原区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4.2.1 阿巴嘎旗元素含量特征
        4.2.2 新巴尔虎右旗元素含量特征
        4.2.3 新巴尔虎左旗元素含量特征
        4.2.4 典型草原元素含量特征讨论
    4.3 草甸草原区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4.3.1 陈巴尔虎旗元素含量特征
        4.3.2 鄂温克族自治旗元素含量特征
        4.3.3 草甸草原元素含量特征讨论
五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牧区工矿业开发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牧区工矿业开发研究
        (1)国外关于牧区工矿业开发的研究
        (2)国内关于牧区工矿业开发的研究
        1.3.2 内蒙古牧区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1.3.3 发展性社会工作研究
    1.4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1.5.1 研究方法
        1.5.2 概念界定
        (1)可持续生计
        (2)发展性社会工作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二、牧民生计的政策与制度背景
    2.1 W旗简介
        2.1.1 W旗旗情概况
        2.1.2 W旗经济概况
    2.2 W旗牧业政策的变革
        2.2.1 游牧制度
        2.2.2 牧业土改
        2.2.3 合作化运动
        2.2.4 草畜双承包
        2.2.5 “双权一制”
        2.2.6 草原生态保护制度
    2.3 小结
三、牧区工矿业开发背景下牧民可持续生计现状
    3.1 W旗工矿业开发概况
    3.2 牧户生计概况
        3.2.1 样本人口学分析
        3.2.2 牧民生计资本现状分析
        (1)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2)自然资本现状分析
        (3)物质资本现状分析
        (4)金融资本现状分析
        (5)社会资本现状分析
    3.3 小结
四、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牧民生计问题审视
    4.1 牧区工矿业开发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4.1.1 人力资本的双层脆弱
        4.1.2 自然资本的严峻考验
        4.1.3 物质资本的相对匮乏
        4.1.4 金融资本的持续压力
        4.1.5 社会资本的逐渐消退
    4.2 发展性社会工作促进牧民可持续生计的策略分析
        4.2.1 个人层面:增能与赋权相结合
        (1)增能
        (2)赋权
        4.2.2 社区层面:社区营造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4.2.3 市场层面:社会投资与借贷机制相结合
        4.2.4 国家层面:综合干预与补奖福祉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1.2.4 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
        2.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2.2 研究数据
        2.2.1 土地利用数据
        2.2.2 野外调查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2.2.4 气象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3.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2.3.3 主成分分析
        2.3.4 多元回归分析
        2.3.5 结构方程模型
        2.3.6 生物量估算模型与精度检验
        2.3.7 载畜量计算
第三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3.1.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
        3.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3.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3.3.1 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2 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3 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4 199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社会经济状况动态分析
        4.1.1 人口因素动态
        4.1.2 经济因素动态
        4.1.3 畜牧因素动态
    4.2 气候因素动态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素的选取
        4.3.2 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3 草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4 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5 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统计分析
        4.4.1 多元线性回归
        4.4.2 主要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5.1.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5.1.2 测量指标的选取
        5.1.3 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2.1 模型的识别
        5.2.2 模型的拟合检验
        5.2.3 模型的修正
    5.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3.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3.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5.3.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5.4 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4.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4.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5.4.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5.5 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5.1 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5.2 201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草原管理案例分析
    6.1 案例研究区选取
        6.1.1 案例研究区概况
        6.1.2 案例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6.2 土地利用和草地利用分析
        6.2.1 土地利用变化
        6.2.2 草地利用现状及生产能力
    6.3 草畜平衡状况分析
        6.3.1 牲畜数量变化
        6.3.2 载畜平衡情况
    6.4 .草原管理建议
        6.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6.4.2 管理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7.1 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
        7.1.1 草地退化现象仍然存在
        7.1.2 天然割草地退化严重
        7.1.3 湿地面积萎缩明显
        7.1.4 人类活动强度增加
    7.2 土地合理规划建议及对策
        7.2.1 土地规划基本原则
        7.2.2 土地规划建议
        7.2.3 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政策建议
        7.2.4 可持续发展工程措施的建议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呼伦贝尔草原区数据源与预处理
    1.1 遥感数据源
    1.2 预处理
        1.2.1 大气校正
        1.2.3 正射校正
    1.3 基础地理数据
附录B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2.1 土地利用分类流程
        2.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定义
        2.1.2 建立解译标志
        2.1.3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2.1.4 分类后处理方法
        2.1.5 变化监测
        2.1.6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2.2 野外调查数据
        2.2.1 土地利用类型地面核查点布设
        2.2.2 土地利用地面核查流程
        2.2.3 野外调查样点
致谢
作者简历

(4)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背景
        1.1.3 相关政策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1.3.1 牧民
        1.3.2 牧民福祉
        1.3.3 草原牧区
        1.3.4 生态移民定居点
        1.3.5 预评价体系
    1.4 国内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1.4.1 国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1.4.2 国内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评价方法概述
        1.6.1 层次分析法
        1.6.2 熵值法
    1.7 创新点
        1.7.1 理论创新点
        1.7.2 实际创新点
    1.8 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研究
        2.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概述
        2.1.2 社区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2.1.3 社区评价体系研究启示
    2.2 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2.2.1 国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2.2.2 国内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2.2.3 生态乡村建设研究启示
    2.3 小结
3 内蒙古中部移民定居点特征及现状研究
    3.1 生态移民定居点特征
        3.1.1 整体布局特征
        3.1.2 房屋建设特征
        3.1.3 面积设置特征
    3.2 定居点牧民福祉现状调研分析
        3.2.1 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3.2.2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3 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3.2.4 社会建设现状分析
    3.3 小结
4 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构建
    4.1 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
        4.1.2 地域性
        4.1.3 可操作性
        4.1.4 公众参与性
        4.1.5 前瞻性
    4.2 预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及思路
        4.2.1 预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4.2.2 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3 评价因子的选取
        4.3.1 准则层的选取
        4.3.2 指标层及指标值的选取
        4.3.3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表4.2):
    4.4 小结
5 预评价体系表权重计算
    5.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5.1.1 专家打分
        5.1.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5.1.3 计算权重
    5.2 熵值法计算权重
        5.2.1 实地调研数据整理
        5.2.2 计算权重
    5.3 计算综合权重
    5.4 小结
6 计算综合评价值及预评价体系应用
    6.1 计算综合评价值
    6.2 制作得分查询表
    6.3 应用方法
    6.4 预评价体系表应用补充
        6.4.1 人居环境建设补充
        6.4.2 经济发展建设补充
        6.4.3 文化教育建设补充
        6.4.4 社会体系建设补充
    6.5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主要贡献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贡献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
附录C 预评价体系表指标选取依据
附录D 专家打分结果统计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生态治理
        2.1.2 草原生态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状分析
    3.1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概况
        3.1.1 治理主体
        3.1.2 治理对象
        3.1.3 治理方式
        3.1.4 治理举措
    3.2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成效
        3.2.1 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3.2.2 草原沙化速度有效遏制
        3.2.3 草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3.2.4 草原火灾预防日益增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实地调查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4.1.3 信度效度分析
        4.1.4 样本统计分析
    4.2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
        4.2.1 公众被动参与治理
        4.2.2 政府治理职责缺位
        4.2.3 生态政策执行不力
        4.2.4 生态项目落实不到位
        4.2.5 生态资金投入不足
    4.3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3.1 公众参与认知不足
        4.3.2 政府治理理念滞后
        4.3.3 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4.3.4 项目主管部门协调困难
        4.3.5 草原生态资金来源单一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公众参与认知
        5.1.1 提高政策理解能力
        5.1.2 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
    5.2 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更新
        5.2.1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5.2.2 大力扭转传统政绩观
        5.2.3 重新定位政府治理角色
    5.3 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5.3.1 增强执法人员开拓意识
        5.3.2 提高执法人员专业能力
    5.4 完善主管部门协调机制
        5.4.1 加强执法部门沟通
        5.4.2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5.5 着力构建多元筹资渠道
        5.5.1 加大政府生态资金投入
        5.5.2 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注入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所发文章

(6)包头市草场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草场
        2.1.2 草场保护
        2.1.3 生态环境
    2.2 理论基础研究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3.1 包头市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草场资源情况
        3.1.3 社会经济情况
    3.2 草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3.2.1 草场退化的现状
        3.2.2 草场保护的现状
    3.3 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草场载畜能力较低
        3.3.2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3.3.3 生物内部结构失衡
        3.3.4 土地荒漠化严重
第四章 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草场归属因素
    4.2 自然灾害因素
    4.3 企业生产因素
    4.4 农牧民自身因素
第五章 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5.1.1 美国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1.2 澳大利亚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1.3 新西兰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2 国内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5.2.1 吉林省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2.2 青海、新疆和西藏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3 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的启示
        5.3.1 加大草场保护的法制建设
        5.3.2 转变草场畜牧业发展方式
        5.3.3 加大草场建设的经济投入
第六章 解决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6.1 提升草场载畜能力
        6.1.1 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
        6.1.2 加大草场环境建设投入
    6.2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6.2.1 加强草场保护法制建设
        6.2.2 实行强制封育、划区轮牧制
        6.2.3 加强草场水土流失治理的科技支撑力度
    6.3 科学规划草场,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6.3.1 合理开发草场
        6.3.2 科学划分开发区域
    6.4 大力推进草场荒漠化治理进程
        6.4.1 综合治理草场环境
        6.4.2 应用PPP模式治理荒漠化
        6.4.3 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研究目标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地系统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2.2 理论研究综述
        2.2.1 社会-生态系统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2.2.4 研究述评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3.1.5 研究区典型性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5.1 适应结果分析
        5.1.1 生活满意度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5.2 适应行为分析
        5.2.1 适应行为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5.3 适应能力评价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5.4.1 数据分析模型
        5.4.2 数据分析结果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5.5.2 实证结果分析
    5.6 适应机制分析
        5.6.1 适应障碍分析
        5.6.2 适应机制分析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1.2.2. 草原植被变化及驱动
        1.2.3. 草原植被退化与防治
        1.2.4. 草原地区植被恢复及影响因素
        1.2.5. 草原生态保护、生态关键区及安全格局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与难点
        1.4.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气候气象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生物多样性
        2.2.6. 水文
    2.3. 经济社会现状
    2.4.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情况
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
        3.2.2. 景观、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处理
        3.2.3. 植被、气候时间序列数据
    3.3. 数据分析
        3.3.1. 空间数据分析
        3.3.2. 数理统计分析
        3.3.3. 景观指数计算与分析
    3.4. 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
    3.5. 研究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4. 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变化与恢复动态
    4.1. 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4.1.1. 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
        4.1.2.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
    4.2. 盟域不同时段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与恢复程度
        4.2.1. 1981-2006年GIMMS NDVI变化特征
        4.2.2. 1998-2010年SPOT NDVI变化特征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变化与恢复程度
    4.4. 小结
5. 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
    5.1. 不同影响因子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1. 降水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2 温度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3. 地形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4. 经济社会因素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2. 基于SEM多因子耦合作用的植被恢复定量分析
        5.2.1. 区域平均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子路径分析
        5.2.2. 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变异影响分析
    5.3. 小结
6. 锡林郭勒盟植被恢复关键单元辨识及其空间辐射效应
    6.1. 高植被覆盖空间变化及转移特征
        6.1.1. 植被覆盖高值空间分布及转移特征
        6.1.2. 植被覆盖高值单元空间振幅及关键单元识别
    6.2. 生态关键单元空间辐射效应及受阻能力分析
        6.2.1. 生态关键单元辐射阻力面构建
        6.2.2. 基于植被覆盖的生态关键单元辐射效应及受阻分析
    6.3. 植被生态关键单元及其辐射阻力
    6.4. 小结
7. 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植被恢复策略
    7.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7.1.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7.1.2. 景观格局稳定性
        7.1.3. 景观生态敏感性
        7.1.4. 人为活动干扰强度
        7.1.5. 软件计算
    7.2. 生态关键区景观格局稳定性分析
    7.3. 生态关键区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
    7.4. 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
    7.5. 生态关键区植被恢复区划及生态保护策略
        7.5.1. 生态安全导向下的植被恢复区划
        7.5.2. 不同植被恢复分区的生态安全保护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2.2 研究样点选取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4 分析方法
        2.4.1 趋势分析方法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2.4.5 相关分析方法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2.4.7 残差分析方法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3.2.2 土壤样品处理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6.1 气候因素分析
        6.1.1 风速分析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6.2 综合植被分析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8.2 讨论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
    2.3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草地NPP估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3.2 草地NPP估算
    3.3 草地NPP空间格局
    3.4 草地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5 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草地NPP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1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4.2 草地NPP气候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3 草地NPP与地表温度LST的相关性分析
    4.4 草地NPP与蒸散发ET的相关性分析
    4.5 草地NPP变化与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4.6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
    5.1 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
    5.2 气候因素对生长季连续月际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5.3 不同月份年际气候对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与分析
    6.1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6.2 多因子回归模型构建及精度验证
    6.3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
    6.4 鲜草产草量估算及空间分析
    6.5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回归法适宜性探讨
    6.6 本章小结
7 草地鲜草产草量遥感预测
    7.1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7.2 研究方法
    7.3 气象数据预测及验证
    7.4 生长季NPP的预测及验证
    7.5 鲜草产草量预测及结果分析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包头市草场退化沙化原因的分析及防止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七个畜牧业旗草原土壤水溶性Ca、Fe、Zn、Mg、K分布特征研究[D]. 于杰.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牧区工矿业开发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D]. 李梦瑶.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朱晓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D]. 王钦.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5]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冬梅. 西南大学, 2020(06)
  • [6]包头市草场生态恢复研究[D]. 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7]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8]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 赵方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D]. 刘海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包头市草场退化沙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