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碧精42的选育

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碧精42的选育

一、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1](2018)在《寒地香粳水稻主栽品种绥粳18的选育难点与创新点》文中提出通过分析寒地香粳水稻主栽品种绥粳18的选育背景和技术难点,发现该品种创新点为:实现了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等优良基因累加与聚合的目标;成功构建了香粳稻核心基因库,为选育寒地香粳稻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解决了寒地香粳稻育种改良技术难点,创新了思路与方法,提高了寒地香型粳稻的育种效果;育成了广适性的香粳稻品种,拓宽了种植区域与推广范围;将绥粳18成功应用于"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中,实现了成果产业化,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寒地稻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宋天庆,赵慧珠[2](2015)在《云南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25、26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凤稻25、26号是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通过杂交育种方式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云南省1 9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介绍了品种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余本勋,何友勋,卢运,叶永印,田孟祥,李雪松,张时龙[3](2015)在《贵州贵高寒山区粳稻新品种毕粳45的选育》文中提出毕粳45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骨干优势亲本配组、毕节三亚交替选择、同步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10-2011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亩产484.6 kg,比对照增产5.34%,2012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43 kg,比对照增产4.86%。该品种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三级优质食用粳米标准。2013年7月该品种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3010)。

余本勋,卢运,何友勋,张时龙,叶永印,田孟祥[4](2014)在《贵州山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3选育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毕粳43的选育以杂交育种、系谱选择、超高产新株型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优势亲本组配、异地同步鉴定、田间定向单株选择、室内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手段和方法,聚合亲本有利基因,塑造理想株型,较好地解决了优质、高产、多抗难于在一个品种上结合的问题,在产量、品质、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其育种技术在贵州省内同类技术中居领先水平。毕粳43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1-2012年累计在毕节市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赫章5区县及贵阳、安顺、黔南、黔西南等市州部分县市区示范推广23 143.88 hm2,新增稻谷1 321万kg,新增产值3 698.8万元,新增纯效益3 451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3.93,科研投资收益率34.51,推广投资收益51.15,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5.52。该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对贵州中高海拔粳稻区水稻生产的发展、农民增产增收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余本勋,张时龙,何友勋,卢运,叶永印[5](2013)在《黔西北山区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与应用》文中提出毕粳42号的选育综合运用了籼粳复合杂交、异地鉴定、单株定向选择、混合选择等先进育种手段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将优质、高产、多抗相结合的难题,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在省内同类技术中居领先水平。毕粳42号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05-2010年共在毕节市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赫章等区县试验示范推广49 797.85 hm2,新增稻谷28 36.87万kg,新增产值6 254.91万元,新增纯收益5 796.88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2.66,科研投资收益率208.52,推广投资收益率39.93,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4.31。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必将对黔西北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杨洪,和立宣[6](2012)在《高海拔耐寒粳稻新品种丽粳11号的选育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粳11号是丽江市农科所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的粳稻新品种,适应于海拔2 1002 5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2007-2010年在云南省高海拔稻区累计示范应用4 128.73 hm2,平均产量490.51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5.1%,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5月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

蒋聪[7](2011)在《粳稻育种材料在云南不同海拔的表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云贵高原粳稻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特殊的稻作区之一,选育具备高产、耐寒、抗病、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是解决粮食安全,保障人民口粮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2009年云南粳稻育种项目昆明育种点的14个预备试验材料作为研究材料,连续2年在不同海拔的阿子营山区(2140m)、昆明(1916m)、宜良(1530m)进行了种植,以了解农艺性状表现情况,并同步进行高产性、外观品质、耐寒性、稻瘟病抗性评价鉴定,作为品系选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株高随海拔升高而变矮,每个海拔相差约l0cm左右;单株有效穗数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昆明与宜良很接近,阿子营比昆明分别减少25%及45%;千粒重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海拔间相差1g左右。亩产量昆明比宜良减4.3%,阿子营比昆明减42.5%。糙米外观品质以阿子营较差,主要是茶色米率增多;阿子营山区是理想的耐寒性鉴定地点,14个材料的结实率为51.4%-79.7%,宜将70%以上定为强级;稻瘟病抗性级别受年度间的温湿度影响而有差异,评价时应重视;水稻品种的广适性,除“三性”外需要更加注重综合优良性状。选定的4个新品系,不仅综合性状较好,而且适应性相对较广,可跨两个粳稻区的部分区域种植。在云南粳稻区,若将表现较好的高代育种材料,先在不同海拔粳稻区多点试种,并辅以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拔的依据,则有利于育成高产、优质、耐寒、抗病、适应性较广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本研究结果为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何友勋,张时龙,余本勋[8](2011)在《贵州省杂交粳稻育种现状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杂交粳稻育种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当前贵州杂交粳稻育种现状,提出了对贵州杂交粳稻育种的进一步思考,希望为今后贵州杂交粳稻的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余本勋,张时龙,卢运,何友勋[9](2009)在《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毕粳42号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Y=572.085 7-13.812 5X1-21.762 5X2+4.679 2X3+9.395 8X4+4.108 8X12-14.728 7X22-6.816 2X32-0.203 7X42-0.506 3X1X2+3.843 8X1X3+2.006 3X1X4+2.406 3X2X3-4.606 3X2X4-1.031 3X3X4(单位:kg/667 m2)。提出了毕粳42号获得8 376.45 kg/hm2以上的最佳种植密度及N、P、K施用量优化配比方案:即栽插密度23.377 5万~25.507 5万穴/hm2,N施用量131.512 5~163.8 kg/hm2,P2O5施用量137.325~162.675 kg/hm2,K2O施用量165.975~198.15 kg/hm2。各因素对毕粳42号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施氮量>栽插密度>施钾量>施磷量。

余本勋,张时龙,张玉龙,罗国才,顾尚敬,罗洪发[10](2004)在《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文中认为毕粳42号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根据贵州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及育种目标采用籼粳复合杂交、异地鉴定、单株定向选择、混合选择培育而成的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表现耐寒抗病、高产稳产。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要点。

二、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寒地香粳水稻主栽品种绥粳18的选育难点与创新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背景
2 选育难点
    2.1 遗传复杂, 香粳水稻品种选育难
    2.2 香稻种质资源匮乏, 亲本选择难
    2.3 目标性状优良基因或性状聚合难
3 绥粳18选育创新点
    3.1 实现了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等优良基因累加聚合的目标
        3.1.1 高产稳产
        3.1.2 品质优
        3.1.3 抗病、耐冷性好
        3.1.4 抗倒性强
    3.2 成功构建了香粳稻核心基因库, 为选育寒地香粳稻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3.3 创新了育种思路与方法, 解决了寒地香粳稻品种改良创新的技术难点, 提高了寒地香型粳稻育种效果
    3.4 育成了广适性香粳稻品种, 拓宽了种植区域与推广范围
    3.5 将绥粳18成功应用于“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

(2)云南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25、26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目标及技术路线
2 选育经过
3 产量表现
    3.1 试验产量
    3.2 示范产量
4 特征特性
5 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点
    5.1 严格进行种子消毒, 预防恶苗病等种子传播病害的危害
    5.2 坚持肥床薄膜旱育秧,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
    5.3 适期早栽,避过 8 月低温冷害,确保高产稳产
    5.4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在多穗基础上争大穗夺高产
    5.5 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促早生快发
    5.6 科学管理,为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创造条件

(3)贵州贵高寒山区粳稻新品种毕粳45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选育过程
2产量表现
    2.1品比试验鉴定
    2.2区域试验
    2.3生产试验
3特征特性
    3.1植物学特征
    3.2生物学特性
4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4.1适宜种植区域
    4.2栽培技术要点

(4)贵州山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3选育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研究
    1.1 选育目的
    1.2 选育经过
    1.3 历年产量表现
    1.4特征特性
2 示范推广应用研究
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3.1 直接经济效益
    3.2 纯经济效益
    3.3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小结与讨论

(5)黔西北山区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1.1 选育经过
    1.2 历年试验结果
        1.2.1 品系比较试验
        1.2.2 区域试验
        1.2.3 生产试验
    1.3 特征特性
2 推广应用情况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直接经济效益(见表3)
    3.2 纯经济效益(见表4)
        3.2.1 科研、推广及生产费用
        3.2.2 新增纯效益
        3.2.3 科技投资收益率
        3.2.4 科研投资收益率
        3.2.5 推广投资收益率
        3.2.6 生产投资收益率
    3.3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小结与讨论

(6)高海拔耐寒粳稻新品种丽粳11号的选育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亲本特征和选育经过
    1.1 掌握亲本来源特征, 研究亲本性状
    1.2 选育过程
2 试验示范产量结果
    2.1 株系生产力测定试验
    2.2 新品系比较试验
    2.3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
    2.4 试种及生产应用产量
3 特征特性
    3.1 主要农艺性状
    3.2 米质
    3.3 抗稻瘟病能力
    3.4 耐寒性
    3.5 适应范围
4 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
    4.1 严格种子消毒, 适时播种
    4.2 坚持拱架薄膜肥床旱育秧, 培育壮秧
    4.3 掌握短期秧龄早栽, 避过8月底低温冷害
    4.4 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
    4.5 科学配方精确施肥
    4.6 科学管水, 定量灌溉
    4.7 抓好综合防治, 确保丰产丰收

(7)粳稻育种材料在云南不同海拔的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产性
        1.2.2 稻米品质
        1.2.3 耐寒性
        1.2.4 稻瘟病抗性
        1.2.5 广适性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2 田间观察记载
    2.3 外观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2.4 耐寒性评价
    2.5 稻瘟病抗性评价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海拔的产量性状表现分析
        3.1.1 植株高度
        3.1.2 有效穗数
        3.1.3 穗实粒数
        3.1.4 结实率
        3.1.5 千粒重
        3.1.6 产量
        3.1.7 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3.2 耐寒性表现分析
    3.3 稻瘟病抗性评价
    3.4 外观品质鉴定评价
    3.5 综合性状表现与入选材料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海拔高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4.2 四特性同步鉴定对选育综合优良性状新品种的作用
    4.3 对品系广适性的初步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贵州省杂交粳稻育种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
    1.1 国内外杂交粳稻育种发展历史
    1.2 贵州粳稻育种发展历史
        1.2.1 地方品种的调查整理和系统育种
        1.2.2 杂交育种
        1.2.3 杂种优势利用
2 贵州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2.1 鉴定粳型不育系B J-1A
    2.2 鉴定粳型恢复系ZC 2035
    2.3 审定杂交粳稻新组合B J-1A/ZC 2035
    2.4 多年积累和努力, 育有大量优异材料
        2.4.1 不育系“十五”以来, 粳型不育系选育取得
        2.4.2 恢复系
        2.4.3 组合选配
3 思考
    3.1 关于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 特异性育种材料的发掘
    3.2 关于理想株型和优势利用的完美结合
    3.3 关于自主选育与共同研究相结合
    3.4 关于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联结
    3.5 关于选育、生产和推广相结合

(9)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与讨论

四、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地香粳水稻主栽品种绥粳18的选育难点与创新点[J].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 中国稻米, 2018(05)
  • [2]云南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25、26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宋天庆,赵慧珠.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5)
  • [3]贵州贵高寒山区粳稻新品种毕粳45的选育[J]. 余本勋,何友勋,卢运,叶永印,田孟祥,李雪松,张时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2)
  • [4]贵州山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3选育与应用研究[J]. 余本勋,卢运,何友勋,张时龙,叶永印,田孟祥.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9)
  • [5]黔西北山区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与应用[J]. 余本勋,张时龙,何友勋,卢运,叶永印.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2)
  • [6]高海拔耐寒粳稻新品种丽粳11号的选育和应用[J]. 杨洪,和立宣. 中国稻米, 2012(04)
  • [7]粳稻育种材料在云南不同海拔的表现分析[D]. 蒋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8]贵州省杂交粳稻育种现状与思考[J]. 何友勋,张时龙,余本勋. 农业科技通讯, 2011(11)
  • [9]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研究[J]. 余本勋,张时龙,卢运,何友勋. 农技服务, 2009(11)
  • [10]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选育[J]. 余本勋,张时龙,张玉龙,罗国才,顾尚敬,罗洪发. 作物研究, 2004(04)

标签:;  ;  ;  ;  ;  

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碧精42的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