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化学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化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锦[1](2021)在《药物共晶相纯度和形成焓的热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对药物共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晶的制备、筛选、表征及溶解性测定这几个方面,而对共晶的相纯度和热力学数据的研究比较少。共晶相的纯度会直接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药物的热力学数据(如熔化焓、溶解焓等)可用帮助了解药物的稳定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可见共晶的相纯度和热力学方面的数据对药物共晶的开发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论文致力于这两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本章是论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晶体工程学、超分子化学和药物共晶,包括晶体工程学和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以及在药物共晶中的应用;药物共晶的定义、制备方法以及表征方法。最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三章:选用茶碱(THP)、异烟肼(INH)、异烟酰胺(INA)、卡马西平(CBZ)和吡嗪酰胺(PZA)作活性药物成分,选对羟基苯甲酸(PHBA)、草酸(OXA)、对氨基水杨酸(PASA)、对香豆酸(PCA)为共形成剂,通过溶液蒸发结晶法成功制备了八种药物共晶的单晶样品,然后用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红外、热分析、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经表征获得了共晶的结构、热行为和形貌等信息。该工作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四章:本章主要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比较分析了通过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的异烟肼-对羟基苯甲酸(INH-PHBA)、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INH-PASA)、吡嗪酰胺-对羟基苯甲酸(PZA-PHBA)、异烟酰胺-对羟基苯甲酸(INA-PHBA)四种共晶的相纯度,在得出溶液法制备的共晶纯度更高的结论后,用DSC测了上述四种共晶的纯度值,并研究了单组分杂质、多组分杂质对DSC曲线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析了DSC、粉末衍射、红外三种方法对共晶相纯度的灵敏性,表明DSC法对共晶相纯度的响应最明显,该方法具有用于共晶相纯度定量检测的潜力。第五章:本章改进了精密溶解-反应热量仪,并用它测定了八种共晶及原料药在298.15 K下的摩尔溶解焓。再根据Hess定律计算了各共晶的反应焓变。并从热力学的角度简单分析了共晶形成的能量变化和机理。此外,以吡嗪酰胺-对羟基苯甲酸(PZA-PHBA)共晶为例,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了PZA、PHBA的晶体形成PZA-PHBA共晶过程的反应焓变以及氢键的键能,其结果与溶解量热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段晶钟[2](2021)在《控暴剂在气液两相分配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内,世界好像并不稳定,种族矛盾、社会矛盾、宗教矛盾、阶级矛盾越来越深,文明冲突愈演愈烈,国内外反恐防暴行动明显增加,控暴弹药的使用越来越多,控暴剂的环境行为影响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对控暴剂在气液体系中的迁移、扩散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预测气液平衡状态下的浓度比,可用于推导出系统向平衡方向发展的传输速率,帮助人们了解大气中微量控暴剂成分的变化。此类数据对于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建模以及制定废水处理策略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单峰法对获取的苯氯乙酮(CN)、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CR)和合成辣椒素(OC)四类控暴剂纯度进行了分析,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核磁共振(1H NMR)法的纯度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解决了样品的质量问题,消除杂质影响,然后采用实验室模拟水和大气环境的实验方法,完成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控暴剂化学品在气液两相亨利定律常数的计算与比较。结果表明:(1)通过对DSC实验条件的优化,构建了控暴剂的纯度分析方法,获得四类控暴剂纯度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CN、CS、CR和OC的DSC纯度分析结果分别为99.89%、99.89%、99.35%和98.88%。通过比较发现,DSC单峰法实验结果与HPLC法、GC-MS法比较接近,而与1H NMR法的结果相差较大,讨论了产生偏差的原因。而且DSC单峰法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精密度高,不需引入标准参比物,也不需将样品与杂质分离,亦不会引入其他杂质。该方法的建立,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质量保证。(2)亨利定律常数(KH)是估算半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和水之间交换的重要参数。本文使用气提技术对四类控暴剂在不同水溶液中的KH进行测定。通过实验获得标准条件下四类控暴剂的亨利定律常数分别为:272.68 kg·mol-1·atm-1(CN)、28.06 kg·mol-1·atm-1(CS)、1120.62 kg·mol-1·atm-1(CR)、151.77 kg·mol-1·atm-1(OC)。另外,在 278.15K~318.15K温度范围内,它们在纯水中的KH值可由以下表达式求出:lnKH=(4529.45/T(K))-9.39(CN)、lnKH=(6495.05/T(K))-18.38(CS)、lnKH=(3894.51/T(K))-6.08(CR)和 lnKH=(4974.01/T(K))-11.67(OC),并且KH值随温度的上升逐渐减小。由此可求得各物质在水溶液中气液转移的焓和熵,结果显示,同一温度下的KH值越大,对应的焓和熵就越小。(3)控制实验温度、溶液体积和气体流速不变,测得不同盐含量(<40‰)人工盐水中的 KH值范围分别为 380.49~511.28 kg·mol-1·atm-1(CN)、23.37~32.73 kg·mol-1·atm-1(CS)、1460.89~1636.11 kg-mol-1·atm-1(CR)和 109.17~166.28 kg·mol-1·atm-1(OC),因盐析效应的影响,随着溶液中盐含量的增加,KH也在增加,故四类控暴剂在盐溶液中的KH值均高于其在纯水中的值。另外,四类控暴剂在河水与海水中测得的KH值相差不大,除CN外,其他三类控暴剂的KH(河水)和KH(海水)分别落在了其在盐度为0‰~10‰和20‰~40‰盐水溶液中的KH值之间,与溶液盐含量的变化保持一致。(4)CN在硫酸系统中的气提实验表明:298.15K温度下,CN在10%、20%和40%的硫酸水溶液中KH分别为:296.34、322.78和940.03 kg·mol-1·atm-1,对比CN在纯水中的KH,发现低浓度(0%~20%)的酸溶液中,CN的KH值对溶液酸度仅表现出轻微的依赖性,当酸浓度由20%增加到40%,其KH值增大了两倍以上。表明高酸度会改变CN在大气-水体系中平衡方向发展的传输速率。

张丽娜[3](2021)在《3,6位二酯取代的苯并菲盘状液晶衍生物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苯并菲结构为液晶基元,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了在3,6取代位连接有不同侧链长(n=3-7)的双酯基苯并菲类衍生物,T5E36-3、T5E36-4、T5E36-5、T5E36-6和T5E36-7。其中T5指代的是戊氧基苯并菲液晶基元,E则用于指代和苯并菲基元连接的酯基链,3、6指酯基在苯并菲基元上的3,6取代位,3、4、5、6、7分别指代酯基取代位连接饱和烷基链的长度。然后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确认化合物所含有官能团、核磁氢谱(1H-NMR)确认化合物中每种氢的数目、高分辨率质谱(HR-MS)确认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合这三者的测试结果对目标产物T5E36-n(3-7)进行结构的确认。另外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热力学变化、相态结构等液晶性能的表征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OM)和一维广角x射线衍射(1D WAXD)等方法。表征结果显示,只有T5E36-3在升降温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吸、放热峰,其余化合物分子升降温过程中均产生了两个峰;结合POM的表征结果,我们确定这一系列分子在常温下均没有发生结晶现象。我们又对化合物进行了一维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通过表征结果分析发现在常温下该系列化合物在广角区域2θ=15-20°范围内,烷基链的衍射峰发生分裂,通过这一变化我们确认在常温下该系列的分子倾向于形成更加有序的结构。然后,我们使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 WAXD)的表征手段进行了进一步的表征分析,表征结果显示化合物T5E36-3、T5E36-5、和T5E36-7三个分子在广角区域产生了一系列对称的衍射斑点,另外通过对样品进行剪切取向得到了层线结构的二维衍射图,从而确定了这三个分子在室温下均能形成柱状螺旋相结构。此外,我们还采用了飞程时间谱(Time-of-Flight)对几种化合物进行不同温度下(40℃和150℃)的载流子迁移率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发现这一系列分子在40℃的载流子迁移率均高于在150℃的载流子迁移率。

李琳穗[4](2021)在《低维CdⅡ基及无金属钙钛矿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相变、铁电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OIHPs)作为钙钛矿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结构多样、制造成本低、易于制造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尽管三维钙钛矿材料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方面,但低维钙钛矿基本性质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太多研究者的关注。钙钛矿材料在降维后,某些固有性质(如能带结构和光子传输)将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理论基础合成了 4个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化合物,通过介电测试、X-射线单晶衍射、差示量热扫描(DSC)、紫外吸收、荧光、非线性光学效应(SHG)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本论文依次对二维、一维、零维和无金属杂化钙钛矿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溶液扩散法合成了一个2D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C6H5(CH2)4NH3]2CdCl4(4PBA-CdCl4)(化合物1)。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化合物经历了两个连续的相变。在这一升温过程中,因为明显的CdCl6八面体畸变和有机4PBA阳离子的无序转化而导致了晶体的对称性破坏,结构空间群从中心对称的三斜晶系P1-到非中心对称的极性手性单斜晶系P2再到另一个中心对称的四方晶系P4/mmm。此外,4PBA-CdCl4的宽带隙为4.376 eV,主要受无机CdCl6八面体影响。这项工作为加快寻找具有新相变和创新物理性能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提供了途径。2.以1:1(化合物2)和2:1(化合物3)调节R-MPA和CdCl2的化学计量比的策略,成功地合成了两种高Tc低维钙钛矿铁电体1D(化合物2)和0D(化合物3)[R-MPA]2CdCl4[R-MPA+=(R)-(-)-1-甲基-3-苯基丙胺]。与化合物2相比,化合物3作为0D手性铁电体具有明显的圆二色性和较高的居里温度和自发极化以及相应的大介电常数、SHG响应和半导体特性,同时还具有更高的铁电性。这一发现为探索新型低维无铅金属卤化物铁电体,特别是高Tc的零维手性无铅金属卤化物铁电体半导体的实际应用开辟了一条道路。3.成功证明了无金属的钙钛矿分子水合物(PIPz)(NH4I3)·H2O(PIPz=六水合哌嗪)(化合物4)在相对较低的居里温度下,由于PIPz2+、H2O和NH+阳离子发生了再定向和无序转化,而经历了由正交对称空间群Pbcn向另一正交对称空间群Pbcm的结构相变。

方晨璐[5](2020)在《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特征性质及分子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淀粉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以半结晶结构的颗粒形态存在;无定形(非晶态)结构不仅在原淀粉颗粒中的比例高于结晶态,在淀粉应用过程和终产品中也是淀粉的主要聚集态结构。前期研究发现无定形淀粉可呈现凝胶、颗粒和串珠三种形状,特性性质随之改变;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特征性质变化的分子结构基础尚不明确。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为:以薯类、豆类和谷类淀粉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进行结晶(无定形)性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对特征性质(冷水溶解性、吸附特性和常温酶解特性)进行表征;运用高效分子筛色谱和高效阴离子色谱等技术进行分子结构(分子量、链长分布和链构象)的研究,解析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特征性质变化的分子结构基础,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方法。以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的糊化温度值为基础,提高或降低处理温度,对原淀粉进行水热处理,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形状变化,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结晶(无定形)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6%,95℃充分糊化制得凝胶状无定形淀粉;在较低淀粉乳浓度(2%)和较低处理温度(分别比糊化温度低0~5℃和5~10℃)条件下,可分别制得颗粒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其中,颗粒状无定形淀粉又可分为三类,囊状、多孔和蜂窝状。凝胶状、颗粒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温度依次降低,都无需使用有机试剂。2.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明显不同。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原淀粉的相近(19.5%~33.3%);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13.7%~16.8%)最低;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71.4%~99.6%)最高。根据孔吸附原理测定结果表明,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比表面积(0.503~0.776 m2/g)是原淀粉的3~8倍;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比表面积(0.359~0.668 m2/g)是原淀粉的2~10倍。根据等效圆球理论分析,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平均粒径(29.8~154.2μm)是原淀粉的2~3倍。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支链淀粉含量最低,最易回生。3.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差异明显。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冷水溶解度为78.5%~94.2%;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与原淀粉相同,均不溶于冷水。室温下,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分别为52.3%~71.2%和43.4%~64.3%,是原淀粉的2~3倍;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是原淀粉的1~2倍。在室温条件下α-淀粉酶的酶解率方面,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为56.5%~82.6%,是原淀粉的4~7倍;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0.9%~12.5%)低于原淀粉的。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冷水溶解度、吸水率、吸油率和酶解率均最高。4.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存在差别。在高效分子筛色谱图中,凝胶状和颗粒状无定形淀粉均显示两个峰,分子量分别为2.7~8.7×107和3.1~8.8×105 g/mol,与原淀粉的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相近;串珠状无定形淀粉只呈现一个峰,分子量为1.8~5.7×105 g/mol,与原淀粉的直链淀粉的相近。与原淀粉相比,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链长分布相近,链构象相似(无规线团);颗粒状的长侧链(DP≥37)增加1%~2%,链构象为球状;串珠状的短侧链(DP6~36)增加7%~10%,链构象为棒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量大小为:凝胶状≈颗粒状>串珠状,链构象分别为:无规线团、球状、棒状。5.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特征性质的分子结构基础。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与其形状密切相关。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量与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相近,但前者的冷水溶解度和室温酶解率明显高于后者。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量明显不同,但都不溶于冷水,室温酶解率都低于原淀粉的。因此,形状可以影响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分子结构中的链构象是决定其特征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可应用于低升糖指数类食品;颗粒状无定形淀粉可应用于缓释含片。

尹宗宇[6](2020)在《二元复合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十分巨大,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建筑物建成使用过程中维持室内温度所需的供暖制冷消耗的能量。实施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是国家节能战略的重要方面。相变储能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使用多孔材料吸附相变材料后制备相变混凝土,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储能和调温的作用,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主要工作有:(1)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癸酸和月桂酸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备出二元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步冷曲线法,差示扫描量热法还有理论计算的方法选取癸酸含量为50%的癸酸-月桂酸复合相变材料作为相变储能材料,其相变温度为27.43℃,相变潜热为159.64J/g,在冻融循环200次后相变性能稳定。(2)使用超轻陶粒和膨胀珍珠岩作为吸附载体用来吸附癸酸-月桂酸复合相变材料,研究吸附方式和吸附时间后选择真空吸附。在真空状态下超轻陶粒和膨胀珍珠岩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54.2%和214.4%。对吸附完的相变骨料进行测试,均具备良好的相变效果。采用多种封装材料对相变骨料封装,最终选取环氧树脂外裹水泥粉的封装方式封装相变陶粒来作为相变骨料。(3)使用相变陶粒代替普通陶粒的方式来制备相变陶粒混凝土,对其进行基本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测试后发现:随着相变陶粒的代替率增大,相变陶粒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和软化系数有所增加,吸水率有所减小。相变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相变陶粒代替率成正比,当完全代替时导热系数为0.51,超出了规范要求的标准。相变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相变陶粒代替量的增加有所提高,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相变陶粒代替量的增加有所下降。选取相变陶粒代替率为75%的混凝土为屋面建造房屋模型,发现其调温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延缓温度的变化。

马妍[7](2020)在《石墨烯基材料的热分解特性及危险性分析》文中提出石墨烯因其优异的电学和力学性能,超高的比表面积,广泛地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催化化学、锂离子电池等领域。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高度稳定,其在表面和内部发生的法拉第电容非常大,理论比容量较高,且便宜、环保、易得,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研究十分广泛和深入。石墨烯和TMOs的复合材料,能够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在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氮原子掺杂到石墨烯中,显着提高了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氮掺杂石墨烯与TMOs的复合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研究重点。超级电容器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上的应用,需要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热稳定性。因此研究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不仅可以分析其热稳定性,还可以为其以后在高温下的热化学应用提供数据基础。本文制备了 Fe2O3/氮掺杂石墨烯(NG)和Mn3O4/氮掺杂石墨烯(NG)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法(TG)对两种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采用常用的 Kissinger Akahira and Sunose(KAS)、Flynn-Wall-Ozawa(FWO)和Coats-Redfern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主要热分解过程,确定了热解反应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和机理函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得的数据,从理论上计算了复合材料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热点火温度(TTIT)和热爆炸临界温度(Tb),初步评价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安全性。两者的热安定性均良好。

苏浩祥[8](2020)在《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是把原煤破碎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煤粉作为添加物加入到传统铵油炸药中的一种创新型工业炸药。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在露天煤矿抛掷爆破中爆破效果好,有着经济环保、炸药单耗低、爆炸威力高、爆破效果好等优点,但是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是在工程应用中创新发明的炸药,该炸药的理论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煤粉和铵油炸药的相容性还没有过相关研究。研究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可以更好的了解该炸药的热安全性,为提高该炸药的安全性及优化炸药配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了研究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的相容性,采用了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铵油炸药和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进行了热分析实验,运用Kissinger方程求解了两种炸药的表观活化能,依据我国GJB 772A-1997 502.1安定性和相容性的差示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的原因,采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和C80微量量热仪对添加煤粉的硝酸铵和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煤粉与硝酸铵和铵油炸药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依据我国GJB 772A-1997 502.1安定性和相容性的差示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差,为4级。(2)在常压氮气氛围的环境中,铵油炸药和硝酸铵的DSC曲线中的热分解均为吸热峰;(3)当煤粉和硝酸铵混合后,煤粉与硝酸铵会在硝酸铵的热分解温度之前发生化学反应,煤粉能极大地降低硝酸铵的热稳定性;(4)在密闭的样品池中,铵油炸药的C80曲线中的热分解为明显的放热峰;(5)当煤粉铵油炸药混合后,煤粉会与铵油炸药在铵油炸药热分解初期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煤粉能极大地降铵油炸药的热稳定性;(6)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差是由于工业煤粉中的某些物质与铵油炸药发生了化学反应。图[27]表[19]参[82]

左波[9](2020)在《液晶弹性体软驱动器的光控变色行为及运动模式调控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液晶弹性体(Liquid Crystal Elastomer,LCE)是一类典型的双向记忆形变材料,具有易功能化、大形变幅度、质量轻、自由度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柔性驱动器、人造肌肉,仿生设备、控制器等领域。本论文从液晶弹性体的功能化出发,制备了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液晶高分子材料,分别对这些材料的协同变色性能以及刺激响应形变/运动方式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这些材料在仿生驱动器、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热致变色性质的螺吡喃分子SP1和SP2,并将其化学键合至液晶弹性体基质中,同时,在体系中掺杂有机染料,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多样变色功能的仿生花。结合梯度应力效应、光热转换效应、光致变色效应、热致变色效应,配色原理,研究了这种仿生花在近红外(NIR)、紫外(UV)和可见光的照射下的响应形变以及变色行为。以掺杂绿色染料Green 575所制备的仿生花驱动器为例,在UV的照射下,花瓣呈现深紫色;而在NIR光源的照射下,花瓣弯曲闭合,同时花瓣的颜色由深紫色变为红棕色,并且在移除NIR光源后,红棕色花瓣重新打开;最后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花瓣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染料的绿色。此类液晶材料具有多种颜色变化功能和协同弯曲形变的特性,在隐身材料和仿生器件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2.本论文从建立独立的、互不干扰的光热转换体系出发,在液晶弹性体材料的不同层级之中引入对不同波长光源有选择性刺激响应功能的光热试剂,制备了一系列可在可见/红外三光源刺激下执行多方向运动以及多样形变模式的驱动器。本论文将三种分别在512 nm、796 nm以及1005 nm处有吸收的光热有机试剂(分散红1、YHD796以及Dye1002)掺杂进入液晶弹性体材料中,并制备出具有三层结构的液晶弹性体TLCE、以及各类双层结构的驱动器(双向、多向移动驱动器),研究了这些驱动器在可见、红外(520nm、808 nm、980 nm)光源照射下的响应行为。这种TLCE驱动器能够在808nm和980 nm波长的近红外光源照射下,分别执行向下/向上弯曲或者右旋/向上弯曲;而多向移动驱动器可在520 nm、808 nm、980 nm光源的组合照射下,执行向右前、向左前、向前、向后运动。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改变照射光源波长来独立控制驱动器的不同形变以及多方向运动,从而克服了前人研究中利用可见/近红外光热转换触发的相变效应以及偶氮苯的光致异构效应构建多重刺激响应组合体系中的不足(紫外光的有害性、响应速度慢、穿深低等)。并且,本文的设计方法极大地改变了软体驱动器的运动操控方法,这使得这种液晶弹性体材料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在拓扑学领域,莫比乌斯环是一类典型的单侧曲面空间扭曲(扭转180°的奇数倍数)圆环,它独特的几何结构特性已经激发了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以及艺术家等不同领域工作者的研究热情;而扭曲环则是一类空间存在扭转180°偶数倍数的扭曲圆环,具有双侧双面的几何特点。由于存在空间扭转构造,因此在莫比乌斯环和扭曲环结构中都存储了一定的扭曲应力以及扭曲能,并且根据前人的研究,莫比乌斯环中的扭曲能在扭曲中心部位附近存储较大。这一有趣的现象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如果莫比乌斯环或扭曲环由某些具有刺激响应功能的聚合物构成,那么在扭曲中心部位施加外部刺激,可能会释放内部存储的扭曲能,打破结构的能量分布平衡,进而产生持续的、自发的绕转运动。因此,本论文以液晶弹性体为功能化材料,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单层结构的莫比乌斯环(S-M?bius[+1])和扭曲环(S-M?bius[+2])驱动器以及双层结构的扭曲环驱动器(B-M?bius[±2]),并研究了其在近红外光源照射下的运动行为。在808 nm光源照射下,单层结构的S-M?bius[+1]和S-M?bius[+2]驱动器仅能产生收缩行为;而B-M?bius[±2]却能够围绕圆柱体(d=5 mm)产生连续的绕转行为。这项工作对于开发具有特殊几何形状的驱动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裴文鑫[10](2020)在《DNA纳米结构与蒽环类药物/甲苯胺蓝联合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癌症仍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致命杀手。化学疗法是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蒽环类药物是临床上长期使用的较为有效的化疗药物。然而,化疗药物导致的肿瘤多药耐药性已成为制约临床化疗效果的突出问题。与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免疫治疗等相比,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已成为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化疗药物联合用药,将化疗药物和光敏剂如甲苯胺蓝共同载入纳米给药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药物疗效,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克服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在众多的药物载体中,自组装DNA纳米结构因具有确定的形状尺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载药量和控制药物释放的能力,成为理想的药物传递载体之一。通过制备新型DNA纳米结构,用热力学和光谱学分析手段研究DNA纳米结构与蒽环类药物/甲苯胺蓝联合药物的相互作用对载药量、释放速率及细胞毒性的影响,可以为基于DNA纳米结构的新型靶向药物递送载体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运用了量热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DNA纳米结构与蒽环类药物/甲苯胺蓝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加载联合药物的DNA纳米结构的体外药物释放与体外细胞毒性效果。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杂交链式反应制备了连接有适体AS1411的DNA纳米火车(AS1411NTrs),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其合成;通过等温滴定量热实验、荧光光谱实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得到了蒽环类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和柔红霉素)与AS1411NTrs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焓变、熵变和解链温度等热力学参数,进而判断蒽环类药物与AS1411NTrs相互作用的类型;碘化钾猝灭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得到了蒽环类药物与AS1411NTrs的结合方式;此外,体外释放实验、体外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药物在核酸酶(DNase I)作用下有效释放且实现对癌细胞的靶向输送。第二部分:通过等温滴定量热实验、荧光光谱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得到了甲苯胺蓝与AS1411适体连接的DNA纳米火车(AS1411NTrs)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焓变、熵变和解链温度等热力学参数,进而判断甲苯胺蓝与AS1411NTrs相互作用的类型;亚铁氰化钾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得到了甲苯胺蓝与AS1411NTrs的结合方式;此外,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甲苯胺蓝在核酸酶(DNase I)作用下从AS1411NTrs上的有效释放。第三部分:通过等温滴定量热实验、荧光光谱实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得到了阿霉素/甲苯胺蓝的联合药物与AS1411适体连接的DNA纳米火车(AS1411NTrs)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焓变、熵变和解链温度等热力学参数,进而判断阿霉素和甲苯胺蓝同时加载到AS1411NTrs上时两者的相互影响;另外,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阿霉素/甲苯胺蓝联合药物以不同的释放速率从AS1411NTrs中释放。

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化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化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药物共晶相纯度和形成焓的热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晶体工程学与超分子化学
    1.2 药物共晶概述
        1.2.1 药物共晶的定义
        1.2.2 晶体工程学在药物共晶中的应用
        1.2.3 药物共晶的制备
        1.2.4 药物共晶的表征
    1.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共晶的纯度
    1.4 药物共晶的热力学研究与量子化学模拟计算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以羧酸为CCF的药物共晶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1.1 关于茶碱、异烟酰胺、吡嗪酰胺、异烟肼
        2.1.2 选择共形成剂CCF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
        2.2.2 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共晶的制备
        2.3.2 表征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晶体的结构描述
        2.4.2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2.4.3 热分析
        2.4.4 元素分析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卡马西平、茶碱和异烟肼药物共晶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1.1 关于卡马西平、茶碱、异烟肼
        3.1.2 选择共形成剂CCF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仪器
        3.2.2 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共晶的制备
        3.3.2 表征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晶体的结构描述
        3.4.2 晶粉末X射线衍射(PXRD)
        3.4.3 热分析
        3.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4.5 元素分析
        3.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共晶的相纯度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共晶的纯度
        4.3.2 原料药对共晶纯度的影响
        4.3.3 DSC的灵敏度比较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药物共晶的溶解量热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
        5.2.2 试剂
        5.2.3 溶解热量仪的构造与改进
        5.2.4 仪器的标定
        5.2.5 溶解量热实验
        5.2.6 API与 CCF形成共晶的反应焓变计算
        5.2.7 量子化学模拟计算——以吡嗪酰胺-对羟基苯甲酸共晶(PZA-PHBA)为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溶解量热实验结果
        5.3.2 模拟计算结果
        5.3.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控暴剂在气液两相分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控暴剂研究现状
        1.2.2 环境中的归趋性理化特性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目标控暴剂的理化性质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气提实验
        2.3.1 气提装置搭建
        2.3.2 模拟实验方案设计
        2.3.3 样品处理与分析
    2.4 纯度分析实验
        2.4.1 差示扫描量热单峰法原理
        2.4.2 热分析实验程序
        2.4.3 热分析实验方案设计
        2.4.4 比对实验方案设计
3.质量控制
    3.1 DSC单峰法测定样品纯度
        3.1.1 DSC数据分析原理
        3.1.2 DSC实验条件优化
        3.1.3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3.2 比对实验
        3.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2.2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3.2.3 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
    3.3 纯度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气液两相中控暴剂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机理
    4.1 温度变化对控暴剂在气液体系中迁移的影响
        4.1.1 温度对纯水中控暴剂挥发的影响
        4.1.2 水中亨利定律常数的应用
        4.1.3 质量控制
    4.2 盐度变化对控暴剂在气液体系中迁移的影响
    4.3 其他环境中控暴剂在气液体系中迁移的影响
        4.3.1 控暴剂在海水与河水中的迁移转化
        4.3.2 硫酸水溶液中CN的亨利定律常数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附录A 修正因子δ的补偿计算程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3)3,6位二酯取代的苯并菲盘状液晶衍生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液晶
    1.2 盘状液晶
        1.2.1 盘状液晶的相结构
    1.3 柱状螺旋相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表征手段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及来源
        2.1.2 实验试剂的处理或纯化
    2.2 液晶性能表征
        2.2.1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ce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2.2.2 偏光显微镜(Polaring optical microscopy,POM)
        2.2.3 广角X射线衍射(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WAXD)
    2.3 载流子迁移率的测试
        2.3.1 测试设备
        2.3.2 测试样品的制备
3 双酯基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T5E36-n的合成
    3.1 含有双羟基官能团苯并菲材料中间体的合成
        3.1.1 4,4′-二正戊氧基联苯的合成(1)
        3.1.2 3,3′-二碘-4,4′-二戊氧基联苯的合成(2)
        3.1.3 3,3′-双羟基-4,4′-二戊氧基联苯的合成(3)
        3.1.4 3,3′-二异丙基-4,4′-二戊氧基联苯的合成(4)
        3.1.5 3,6-双羟基四戊氧基苯并菲的合成(5)
    3.2 双酯基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T5E36-n(n=3-7)的合成
        3.2.1 3,6-双丁酯基四戊氧基苯并菲T5E36-3 的合成
        3.2.2 3,6-双戊酯基四戊氧基苯并菲T5E36-4 的合成
        3.2.3 3,6-双己酯基四戊氧基苯并菲T5E36-5 的合成
        3.2.4 3,6-双庚酯基四戊氧基苯并菲T5E36-6 的合成
        3.2.5 3,6-双辛酯基四戊氧基苯并菲T5E36-7 的合成
4 苯并菲衍生物T5E36-n(n=3-7)的液晶性能研究
    4.1 化合物T5E36-3 的液晶性能
    4.2 化合物T5E36-4 的液晶性能
    4.3 化合物T5E36-5 的液晶性能
    4.4 化合物T5E36-6 的液晶性能
    4.5 化合物T5E36-7 的液晶性能
    4.6 本章小结
5 苯并菲衍生物T5E36-n(n=3-7)的结构与性能
    5.1 二维X射线衍射分析
    5.2 载流子迁移率的表征
        5.2.1 载流子迁移率的测试原理
        5.2.2 苯并菲衍生物T5E36-n(n=3-7)的载流子迁移率
6 苯并菲衍生物T5E36-n(n=3-7)对比分析
    6.1 侧链长对于化合物T5E36-n(n=3-7)液晶性能的影响
    6.2 化合物T5E36-n(n=3-7)的结构对比分析
7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低维CdⅡ基及无金属钙钛矿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相变、铁电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钙钛矿的由来及其结构
    1.2 钙钛矿化合物结构分类
        1.2.1 三维(3D)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1.2.2 二维(2D)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1.2.3 一维(1D)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1.2.4 零维(0D)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1.3 压电及铁电材料
        1.3.1 电介质的极化
        1.3.2 压电和热释电效应
        1.3.3 铁电性及铁电体
        1.3.4 多轴分子铁电体
    1.4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发展现状
        1.4.1 二维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发展现状
        1.4.2 一维杂化钙钛矿铁电体发展现状
        1.4.3 有机-无机杂化反钙钛矿发展现状
        1.4.4 手性钙钛矿铁电体的发展现状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分子无序引起连续相变的二维Cd基手性铁电钙钛矿
    2.1 引言
    2.2 化合物1 的合成与表征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化合物的合成
        2.2.3 化合物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图谱与PXRD分析
        2.3.2 热力学性质和介电性质分析
        2.3.3 晶体结构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2.3.4 半导体性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节化学计量比设计合成手性可转换低维Cd基钙钛矿铁电体
    3.1 引言
    3.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化合物的合成
        3.2.3 化合物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2、3 的晶体结构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3.3.2 化合物2、3 的CD光谱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3.3.3 热学性质、介电性质、SHG 性质和铁电性质分析
        3.3.4 半导体性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金属钙钛矿(C_4N_2H_(12))(NH_4I_3)H_2O的结构相变
    4.1 引言
    4.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化合物的合成
        4.2.3 化合物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4 的PXRD分析
        4.3.2 化合物 4 的热学性质分析
        4.3.3 晶体结构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4.3.4 介电性质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特征性质及分子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淀粉的概述
    1.2 淀粉的结构
        1.2.1 淀粉的颗粒结构
        1.2.2 淀粉的壳层结构
        1.2.3 淀粉的小体结构
        1.2.4 淀粉的分子结构
    1.3 淀粉的特征性质
        1.3.1 淀粉的糊化特性
        1.3.2 淀粉的凝胶特性
        1.3.3 淀粉的冷水溶解性
        1.3.4 淀粉的吸附特性
        1.3.5 淀粉的成膜特性
        1.3.6 淀粉的酶解特性
    1.4 淀粉的无定形化处理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不同形状无定形淀粉的研究进展
        1.5.2 淀粉特性的研究进展
        1.5.3 淀粉分子结构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凝胶特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2.3.2 制备方法
        2.3.3 基本性质测定
        2.3.4 特征性质表征
        2.3.5 分子结构解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淀粉的糊化特性
        2.4.2 完全糊化法制备凝胶状无定形淀粉
        2.4.3 淀粉糊的基本性质
        2.4.4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
        2.4.5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
        2.4.6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
    2.5 本章小结
3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冷水溶解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制备方法
        3.3.2 基本性质测定
        3.3.3 特征性质表征
        3.3.4 分子结构解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完全糊化法制备颗粒状无定形淀粉
        3.4.2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
        3.4.3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
        3.4.4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制备、吸附特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制备方法
        4.3.2 基本性质测定
        4.3.3 特征性质表征
        4.3.4 分子结构解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完全糊化法制备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
        4.4.2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基本性质
        4.4.3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特征性质
        4.4.4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分子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成膜特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制备方法
        5.3.2 基本性质测定
        5.3.3 特征性质表征
        5.3.4 分子结构解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完全糊化法制备串珠状无定形淀粉
        5.4.2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
        5.4.3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
        5.4.4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出国学习交流及获奖情况

(6)二元复合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变材料简介
        1.2.1 相变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1.3 相变材料在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
    2.1 相变材料
    2.2 载体材料
    2.3 封装材料
    2.4 胶凝材料
    2.5 其他材料
第三章 相变材料的选择与研究
    3.1 相变材料筛选原则
    3.2 制备二元复合相变溶液
    3.3 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测试
    3.4 二元复合相变溶液相图
    3.5 复合相变材料的DSC测试
    3.6 复合相变材料理论计算
        3.6.1 癸酸-月桂酸二元复合相变溶液相变温度及最低共融点的计算
        3.6.2 癸酸-月桂酸二元复合相变溶液相变潜热的计算
    3.7 复合相变材料冻融循环测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变储能骨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多孔吸附载体材料的选择
    4.2 吸附试验
        4.2.1 自然吸附试验
        4.2.2 真空吸附试验
    4.3 相变骨料的相变性能测试
    4.4 相变膨胀珍珠岩封装
        4.4.1 封装相变效果测试
        4.4.2 封装密封效果测试
    4.5 相变陶粒封装
        4.5.1 封装相变效果测试
        4.5.2 封装密封效果测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轻骨料相变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相变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
        5.1.1 配合比设计
        5.1.2 相变陶粒轻骨料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和养护
    5.2 相变混凝土试块控温测试
    5.3 基本性能测试
        5.3.1 相变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分析
        5.3.2 吸水率和软化系数测试
        5.3.3 导热系数测试
    5.4 力学性能试验
        5.4.1 抗压强度测试
        5.4.2 抗拉劈裂强度测试
    5.5 模拟房屋模型
    5.6 冻融循环测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石墨烯基材料的热分解特性及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
        1.2.1 石墨烯
        1.2.2 氧化石墨烯
        1.2.3 氮掺杂石墨烯
    1.3 超级电容器
        1.3.1 超级电容器简介
        1.3.2 超级电容器材料
        1.3.3 氮掺杂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1.4 材料的表征手段
    1.5 热分析技术
        1.5.1 热分析方法
        1.5.2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1.5.3 机理函数的确定
    1.6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石墨烯基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复合材料的制备
        2.3.2 表征手段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EM分析
        2.4.2 XRD分析
        2.4.3 XPS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Fe_2O_3/NG氮气与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
    3.1 引言
    3.2 实验步骤
    3.3 氮气氛围TG结果分析
        3.3.1 热解过程
        3.3.2 “Model free”法对下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3.3.3 模型拟合法对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3.4 空气氛围TG结果分析
        3.4.1 热重分析结果
        3.4.2 “Model free”法对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3.4.3 模型拟合法对Fe_2O_3/NG分解特征的研究
    3.5 不同气氛对比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Mn_3O_4/NG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
    4.1 引言
    4.2 实验步骤
    4.3 空气氛围TG结果分析
        4.3.1 热重分析结果
        4.3.2 “Model free”法对Mn_3O_4/NG分解特征的研究
        4.3.3 模型拟合法对Mn_3O_4/NG分解特征的研究
    4.4 空气氛围Mn_3O_4/NG和Fe_2O_3/NG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热稳定性和热安全性
    5.1 引言
    5.2 DSC结果分析
    5.3 自加速分解温度
    5.4 热点火温度和热爆炸临界温度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8)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发展过程
        1.2.2 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的工业制备
        1.2.3 炸药相容性研究现状
        1.2.4 铵油炸药热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的提出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
    1.4 课题研究意义
2 工业炸药的相容性、热分解动力学及设计原理
    2.1 工业炸药的相容性
        2.1.1 相容性定义
        2.1.2 相容性的试验研究方法
        2.1.3 相容性研究的意义
    2.2 炸药热分解动力学理论
        2.2.1 炸药的热分解简介
        2.2.2 炸药热分解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2.2.3 动力学分析
    2.3 工业炸药设计原理
        2.3.1 氧平衡应为或接近零氧平衡
        2.3.2 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整体结合
        2.3.3 性能、成本和爆破统筹兼顾
        2.3.4 提高安全性和减少环境污染
        2.3.5 工业炸药的配方设计要点
3 实验仪器及样品制备
    3.1 实验仪器
        3.1.1 HP DSC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
        3.1.2 C80微量量热仪
        3.1.3 XQM变频行星式球磨机
        3.1.4 电子天平及分析天平
        3.1.5 电热鼓风干燥箱
    3.2 试样制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试样制备方法
4 基于DSC法评价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
    4.1 实验过程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试样1~#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4.2.2 试样2~#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4.2.3 相容性分析
    4.3 小结
5 基于DSC法研究煤粉对硝酸铵热稳定性影响
    5.1 硝酸铵的理论知识简介
        5.1.1 硝酸铵的物化性质
        5.1.2 硝酸铵的多晶性
        5.1.3 硝酸铵的溶解性
        5.1.4 硝酸铵的吸湿性与结块性
        5.1.5 硝酸铵的爆炸性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试样3~#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2.2 试样4~#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2.3 试样5~#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2.4 试样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小结
6 基于C80微量量热仪研究煤粉对铵油炸药热分解影响
    6.1 实验过程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铵油炸药试样(试样7~#)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6.2.2 添加5%煤粉的铵油炸药(试样8~#)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6.2.3 添加10%煤粉的铵油炸药(试样9~#)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6.2.4 添加15%煤粉的铵油炸药(试样10~#)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液晶弹性体软驱动器的光控变色行为及运动模式调控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液晶材料
        1.1.1 引言
        1.1.2 液晶及其分类
        1.1.3 液晶高分子材料
        1.1.3.1 液晶聚合物
        1.1.3.2 液晶弹性体
        1.1.4 液晶弹性体刺激响应方式的研究进展
        1.1.4.1 热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
        1.1.4.2 化学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
        1.1.4.3 电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
        1.1.4.4 光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
        1.1.4.5 多重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
    1.2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1.2.1 光致变色小分子研究概况
        1.2.2 有机螺吡喃光致变色材料
        1.2.2.1 螺吡喃的变色机理
        1.2.2.2 螺吡喃的合成方法
        1.2.2.3 螺吡喃变色性能的研究
        1.2.3 液晶光致变色材料研究进展
    1.3 液晶弹性体软体驱动器的研究进展
        1.3.1 引言
        1.3.2 调控液晶弹性体驱动器形变方式的方法
        1.3.3 调控液晶弹性体驱动器运动方向的方法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聚硅氧烷液晶弹性体材料的光控三色仿生花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2.2.3 有机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2.3.1 螺吡喃分子SP1 的合成及表征
        2.2.3.2 螺吡喃分子SP2 的合成及表征
        2.2.4 液晶弹性体薄膜的制备
        2.2.4.1 上层变色薄膜LCE1 的制备
        2.2.4.2 上层变色薄膜LCE2和LCE2-dye的制备
        2.2.4.3 上层变色薄膜LCE3和LCE3-dye的制备
        2.2.4.4 下层支撑层LCE0 的制备
        2.2.5 双层薄膜以及变色花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合成及设计策略
        2.3.2 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DSC)
        2.3.3 偏光显微镜照片(POM)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5 扫描电镜图片(SEM)
        2.3.6 液晶材料形变性能的研究
        2.3.6.1 上层液晶薄膜收缩性能的研究
        2.3.6.2 双层液晶薄膜弯曲性能的研究
        2.3.7 液晶材料变色性能的研究
        2.3.8 双色仿生花的近红外刺激响应行为
        2.3.9 三色仿生花的近红外刺激响应行为
    2.4 小结
第三章 可见\红外三光源调控的多方向运动驱动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3.2.3 交联剂VBPB的合成及表征
        3.2.3.1 中间体4-hydroxyphenyl4-hydroxybenzoate的合成及表征
        3.2.3.2 交联剂VBPB的合成及表征
        3.2.4 液晶弹性体薄膜的制备
        3.2.4.1 预交联LCE1002 薄膜的制备
        3.2.4.2 预交联LCE796 薄膜的制备
        3.2.4.3 预交联LCE512 薄膜的制备
        3.2.4.4 预交联LCE0 薄膜的制备
        3.2.4.5 双层以及三层液晶薄膜的制备
        3.2.5 三层双路开关驱动器的制备
        3.2.6 双方向移动驱动器的制备
        3.2.7 多方向移动驱动器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合成及设计策略
        3.3.2 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DSC)
        3.3.3 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
        3.3.4 液晶弹性体复合薄膜化学粘连效果的研究
        3.3.5 双层液晶弹性体复合薄膜的可见\红外光刺激响应行为
        3.3.6 三层液晶弹性体薄膜的光刺激响应行为
        3.3.7 双向移动机器人的刺激运动行为
        3.3.8 多向移动机器人的刺激运动行为
    3.4 小结
第四章 莫比乌斯和扭曲环驱动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溶剂
        4.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4.2.3 液晶单体MBB的合成及表征
        4.2.3.1 中间体2 的合成及表征
        4.2.3.2 中间体3 的合成及表征
        4.2.3.3 产物MBB的合成及表征
        4.2.4 交联剂11UB的合成及表征
        4.2.5 液晶材料的制备
        4.2.5.1 预交联LCE796 薄膜的制备
        4.2.5.2 预交联LCE0 薄膜的制备
        4.2.6 莫比乌斯环驱动器的制备
        4.2.6.1 双层B-M?bius[+1]驱动器的制备
        4.2.6.2 双层B-M?bius[+2]驱动器的制备
        4.2.6.3 单层S-M?bius[+1]和S-M?bius[+2]驱动器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合成及设计策略
        4.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4.3.3 液晶弹性体表面温度与近红外光刺激时间的关系
        4.3.4 S-M?bius[+1]和S-M?bius[+2]驱动器的刺激响应行为
        4.3.5 B-M?bius[+1]和B-M?bius[+2]驱动器的刺激响应行为
        4.3.6 B-M?bius[+2]驱动器绕转行为的研究
        4.3.7 基于B-M?bius[±2]环滚动驱动器的研究
        4.3.8 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
        4.3.8.1 B-M?bius[+2]三维模型的建立
        4.3.8.2 B-M?bius[+2]三维模型的离散化
        4.3.8.3 B-M?bius[+2]三维模型的受力分析
        4.3.8.4 B-M?bius[+2]运动过程模拟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成果

(10)DNA纳米结构与蒽环类药物/甲苯胺蓝联合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DNA纳米技术
    1.3 纳米结构共加载化疗-光疗联合药物
    1.4 DNA与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1.5 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DNA纳米火车与蒽环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NA纳米火车与甲苯胺蓝相互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NA纳米火车与阿霉素/甲苯胺蓝联合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化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物共晶相纯度和形成焓的热力学研究[D]. 吴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控暴剂在气液两相分配规律的研究[D]. 段晶钟. 中北大学, 2021(01)
  • [3]3,6位二酯取代的苯并菲盘状液晶衍生物的性能研究[D]. 张丽娜.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4]低维CdⅡ基及无金属钙钛矿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相变、铁电性质研究[D]. 李琳穗.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5]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特征性质及分子结构研究[D]. 方晨璐.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6]二元复合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尹宗宇.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7]石墨烯基材料的热分解特性及危险性分析[D]. 马妍.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添加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研究[D]. 苏浩祥.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9]液晶弹性体软驱动器的光控变色行为及运动模式调控方法的研究[D]. 左波. 东南大学, 2020(01)
  • [10]DNA纳米结构与蒽环类药物/甲苯胺蓝联合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D]. 裴文鑫. 聊城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化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