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

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

一、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何文秀[1](2016)在《彭阳县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2014年彭阳县资源三号测绘卫星遥感影像、25m分辨率的DEM为基础数据源,辅以统计数据与野外实际调查数据等,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校正、图像增强等处理,并进行目视判读解译,分为水平梯田、经果林、沟底防冲林、灌草混交林、退耕还林(草)、自然封育草地、乔灌混交林和其他8种生态恢复措施景观类型。运用DEM在ArcGIS10.0中提取彭阳县地形复杂度分布图,并结合国土及农业归划,依据地形复杂度将彭阳县划分为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治理区、台地旱作农业保护区、河谷残塬农业耕作区和森林水源涵养区四种生态分区,运用ArcGIS10.0和Fragstats3.3对不同生态分区中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地形复杂度的提取与分析,以及对不同生态分区中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彭阳县地形复杂程度由中西部向外围边缘逐渐递增,东北和西南区域地形复杂度高于其他区域。结合土地利用、国土及农业生态建设规划划分的四个生态分区中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治理区坡度、地势起伏度、沟壑密度较高,地貌以黄土梁峁丘陵为主;台地旱作农业保护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中心位置,由于地势起伏较高及农业、林业、牧业的用地结构复杂,致使该区域用地类型斑块镶嵌结构突出:河谷残塬农业耕作区围绕三大河流区域,地形复杂度低,地貌类型除黄土丘陵外,河谷川地、塬地面积较大,西部为河谷阶地,东部为残塬丘陵;森林水源涵养区紧邻六盘山,海拔高、坡度大、地势起伏度较高。(2)尺度效应分析中粒度变化对各种景观格局指数都有明显影响,将10种景观格局指数依据其尺度效应关系分为5类:第1类景观格局指数随空间粒度的增大呈线性降低型,线性关系明显,有较强的预测性,包括斑块密度、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和斑块结合度;第2类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呈对数性降低型,对数函数关系明显可预测性强,这类指数为面积平均临近度;第3类景观格局指数随空间粒度的增大呈波动增强型,这类指数包括加权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面积比例;第4类景观格局指数随空间粒度的增大呈波动降低,这类指数包括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和景观分离度;第5类景观格局指数在一定范围内无规则变化,不能准确描述其变化趋势,这类指数包括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根据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的变化趋势及拐点得出40m是定量分析研究区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的最佳尺度。(3)水平梯田和退耕还林(草)是彭阳县最典型的生态恢复措施景观类型,这两种景观类型的分布范围较广,形状较规则,沟底防冲林、自然封育草地的分布较集中,经果林的分布较离散,其次是灌草混交林、乔灌混交林。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治理区和台地早作农业保护区中退耕还林(草)为优势景观:河谷残塬农业耕作区中水平梯田为优势景观;森林水塬涵养区中乔灌混交林为优势景观。

梁爱华[2](2015)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植被恢复的有效措施,在退化和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退化的典型区域,已成为我国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的重点,揭示和阐释生态恢复过程中生态效应规律及关键驱动因素,对该区域植被恢复建设、脆弱生态系统功能修复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恢复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学研究法,选取陕北纸坊沟流域恢复植被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当地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模式(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植被类型(人工乔木、灌木和草地)、树种(油松、刺槐)、林分组成(纯林和混交林)、退耕年限下群落多样性、土壤质量、碳、氮、水效应及其互作关系、局地小气候等生态效应与功能的整体变化效应,以期为退耕还林(草)综合生态效应的评价与调控,以及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退耕地植被恢复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效应退耕地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共包括23科63属73种,草本群落中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占主要地位,其中阿尔泰狗娃花、稗草、败酱、铁杆蒿、猪毛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等林下草本物种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重叠指数较高,成为群落的优势种。不同林分组成以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内部异质性随之增加,而纯林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物种多样性低。在不同恢复年限的刺槐群落中,低林龄群落可利用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高林龄的物种经过长期竞争,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物种多样性随之降低。可见,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选择混交林的造林模式,能优化群落结构,形成空间复合式立体配置,有利于黄土丘陵区退耕区生态效应的最大化。2.退耕地植被恢复下土壤质量的提升效应与农地相比,植被恢复使退耕地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均显着增加。不同退耕还林地与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顺序为:油松35a>撂荒地35a>柠条26a>刺槐12a>刺槐35a>撂荒地12a>沙打旺6a>刺槐26a>撂荒地26a>农地。同时,植被恢复减小了表层土壤的容重,相应地增加了土壤孔隙度,使土壤透气性增强,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同时,植被恢复亦显着增加了退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以及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含量不仅在土壤表层极显着增加,并且在深层土壤亦有显着增加。说明退耕还林从土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上综合改良了土壤质量。3.植被恢复对退耕地土壤碳固存及碳-氮关系的影响植被恢复显着增加了退耕地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及其活性组分含量(活性有机碳和碱解氮),并且碳氮库增加效应表现为乔木>灌木>撂荒。土壤总碳与全氮亦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呈显着地线性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土壤剖面上,碳氮库间的线性关系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渐次降低,深层土壤的碳氮库及二者的比值增加的潜能都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与自然恢复相比,在短期内人工林对固存碳氮效应及相互关系均具有优越性,表现出人工植被恢复措施有效、快速提升土壤固定碳氮效应的巨大潜力。4.植被恢复对退耕地土壤含水量及碳-水关系的影响无论是退耕还林人工恢复植被还是撂荒自然恢复植被,农地转变后初期都使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到26a后出现拐点,此后土壤含水量开始恢复,但恢复速率较缓慢。无论是不同季节(月份)、不同土层深度、退耕模式(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退耕地的土壤碳汇效应与土壤含水量间成反比关系,即植被恢复的碳封存功能是以消耗土壤水分为代价。在土壤剖面上,0-20cm土层土壤碳汇-含水量相关性最大,随土层加深依次递减。不同季节中7月份土壤碳汇与土壤含水量间显着相关,4月份相关性小。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碳汇-含水量关系趋于互惠,26a(拐点)以后由负相关性变为正相关,35a时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人工恢复的土壤碳汇-含水量相关性大于自然恢复。土壤碳汇-含水量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有机碳积累超过30Mg?ha-1时,土壤含水量降到了6%以下,接近于当地土壤的萎蔫系数。因此在实践上,要通过适当的人工干扰,如控制群落的密度等途径使土壤碳库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下,以利于林内土壤的碳-水平衡。5.退耕地植被恢复的局地小气候变化效应与裸地相比,混林、纯灌木林和撂荒地一天的平均光照强度分别降低3.39×104lx,3.4×104lx和0.9×104lx;平均空气温度分别降低了5.3℃、1.3℃和0.5℃;土壤温度分别降低了14.9℃、16.8℃和10.7℃;但是大气相对湿度分别增加了8.4%、7.3%和2.0%;150cm冠层内风速平均分别减小了97.2%、87.5%和22.2%。可见,退耕地植被恢复产生了显着的局地小气候效应,即降温、增湿、捕光和挡风效应。在较短恢复时间内,人工辅助恢复优于自然恢复,混林的小气候效应优于纯灌木和草地,即群落结构越复杂,小气候效应越明显。但是退耕林地植被生长耗水也引起土壤含水量呈现降低趋势。

齐拓野[3](2014)在《基于能值分析的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效益研究 ——以宁夏彭阳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一直是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工程中存在大量物质流、货币流、能量流,不同类型的投入与产出之间难于比较;且工程的时间跨度较长,一般为数年时间,用于工程建设的生产资料和产出产品都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因此难于评估工程效益。能值评价法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投入和产出全部转化为太阳能,统一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此,本文将能值分析法引入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研究,这一方面打破了工程中不同类别投入、产出之间难以比较的壁垒,另一方面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因素,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全国范围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现状,阐释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从退耕还林还草研究和能值研究两个角度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发现将能值和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选取宁夏彭阳县为研究区域,从五个方面对研究区概况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研究涉及的相关问题。在研究的主体部分,文章对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涉及的农田、草地、林地三个子系统进行了能值分析,包括拟物化能值图的绘制、2000——2010年间每年的能值分析表的编制、投入能值和产出能值的计算、以及主要能值指标的分析。基于能值分析结果,本文选取了三个复合系统指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此外,文章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计算了工程实施期间彭阳县农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据此对工程效益做了辅助评价。综合能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两部分的评价结果,文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能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结果都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总体而言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彭阳县生态系统格局。(2)能值分析中,“农田——林地——草地”复合系统的能值产投比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收益从数值上看依然偏低;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表明,林地建设和草地建设造成的环境压力还远未达到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未来可加大林草建设强度,并进一步优化能值结构,使工程取得更好的效益。(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结果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过分注重林地建设,林草建设不均衡:能值分析中“林地——草地”复合系统稳定性指数表明,工程构建的林草复合系统内的物质网、能量网欠发达,系统调节能力差,容易遭到破坏。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的整体效益。(4)能值分析中,农田生态系统能值产投比和净能值产出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对于彭阳县退耕地的补助标准过低,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农民参与退耕的积极性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未来应加大退耕补助粮或退耕补助款的补助力度。(5)林地生态系统的主要能值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林地建设存在许多问题。(6)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能值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草地建设工程质量低。

贺文敏[4](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丘陵沟壑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农民的贫困,它们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稳定的积累效应,这些皆与区域发展方式不合理有关。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发展有其特殊性,它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决定了其必须走新型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9年党中央做出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西部地区首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经过15年的实施,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传统观念变化、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布局方式变化、乡村聚落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建筑院落与单体样式转型以及乡村景观变化等方面。退耕还林在改善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乡村人居建设影响巨大,但是乡村聚落的营建模式仍停滞不前,因此出现了新的人居矛盾。政府发放粮食和经济补贴给退耕农户,农耕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乡村聚落摆脱“劳作半径”的制约,由“分散”开始走向“集聚化”的新型布局模式,由此产生一系列新问题。一是生产生活方式与聚落布局模式的矛盾。新型乡村聚落大多数照搬城市居住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与退耕还林后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匹配,忽视了居住者在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对居住方式的内在需求;二是传统地域文化的断裂与消失。大规模、集聚式的乡村聚落建设无视当地自然与文化特征,遗弃传统聚落所蕴含的生态优势与文化内涵,导致新建民居地方特色消失、样式杂乱、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地方景观遭到建设性破坏等问题。以上这些已经成为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人居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以传统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乡村聚落的类型主要依据所处地形特征进行分类。现在由于退耕还林的影响,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提出了以不同产业模式划分乡村聚落类型的方法,并根据产业模式的不同特征,探讨了以下三种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适宜的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针对以上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对模式的选择、技术支持、影响因子、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缓解人居矛盾,并为后续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张逊恒,李华,康波[5](2011)在《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工程是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以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根本措施。文章对云南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产生背景、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建议,期望为云南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蓉[6](2009)在《生态治理中多部门合作困境与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生态、资源、人口、教育、科技等诸多因素,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公益性、整体性的特点。实施生态治理,牵涉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个利益主体,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治理的顺利开展。但目前我国生态治理工作存在着多元治理主体利益冲突、多部门配合失调以及公众参与障碍等诸多问题。因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观,培育有利生态恢复的生境;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形成多级治理合力;加强部门职能的协调,创新联合治理的体制与机制;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治理质量;调动广大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夯实合作建设的基础等多部门合作与协调势在必行。

李如才[7](2009)在《通渭县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通渭县的自然地理状况以及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发展草产业是通渭县农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是通渭县农业经济结构内部调整的必然所在。对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决策,即可持续发展是通渭县农业和草产业发展的关键。此外,对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论证。

高海清[8](2009)在《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给当地以及全国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一项重要战略就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8年来,植被有了较快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陕北地区生态恢复的艰难性、能源开发、地方工业飞速发展、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机制本身的弊端,使得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续性面临严重的障碍。随着工程的推进,如何巩固成果、完善政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基本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的基本概念和市场机制、外部性、公共管理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介绍陕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分析生态恢复重建的艰难性,提出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第四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与支撑体系构建。作为全文的核心部分,选取了合理适宜的20个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采用AHP法,用陕北2007年的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对退耕还林(草)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人口和政策管理4个一级指标,20项因子进行指标权重,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最大,接近50%,经济发展指标次子接近30%,说明影响生态效益的因素是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为经济效益因素。这与陕北退耕还林工程的现实正好相符。从而构建了包括技术支撑、经济支撑、生态移民支撑、政策与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支撑在内的一个“四轮齐驱”的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第五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陕北地区造林多年保存率只有15%左右,水土保持重点小流域也不过为30%左右,这意味着每次造林成本的70%到85%都付诸东流。陕北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植被恢复需要一个强技术系统,这是客观条件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技术进步是克服陕北退耕还林过程中干旱、水资源短缺等自然障碍的重要措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克服植被恢复困难的抗旱节水树种、乔灌草植被建设的适宜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布局,引入诸如种子、机械等基本物化要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同时要培育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现代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从根本上扭转林草植被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三低”局面,实现陕北的植被恢复重建。第六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经济发展是生态重建的基础,调整退耕后后续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经济状况是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又一个重要条件。以榆林市为例,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的合理性分析,确定榆林市退耕还林(草)条件下农业主导产业为特色农业、畜牧业。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初步构建了“四区一带”的产业布局: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农副产品加工带。利用区域能源工业反哺涉农业,加强基本农田设施改造、农村生活能源改造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七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移民支撑。通过生态移民改变陕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格局,在陕北设立更多的“生态无人区”,把散居于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向生存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和村落集中,对人口迁出区采取封禁措施,以达到生态无人区的自然修复。通过靖边县红墩界镇万丰泉村移民至安置地尔德井村的案例分析,得出移民政策的启示:(1)生态移民确实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农业产业结构。(2)工资性收入是移民们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3)就地生态移民更合适生活在生态脆弱区人民的一种方式。只有把生态移民和地区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生态演替朝着良胜循环方向发展的人居环境。第八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管理模式创新支撑。政策是否合理,是政策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目前,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数量代替质量、上报代替监测、评价不全面等误区。同时,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公共物品属性、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动机,使得博弈的结果是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困难,现行政策不配套。目前实施的“户退户管”的管理模式成本比较高,存在激励不相容等问题。这种私人承包制的管理模式不具备持久生命力。陕北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参与式、民营承包式、科教先导式等适合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推动了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研究,得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结论与建议。作为陕北人希望自己能为陕北地区的生态恢复与经济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白山[9](2008)在《吉林省退耕还林还草效益浅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吉林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效益分析,可清楚地看到和进一步证实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所产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综合效益。该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水土保持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净化了空气,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有力地拉动了社会效益,亦有效地提升了经济效益。

杜英,杨改河,刘志超,冯永忠[10](2008)在《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安塞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能值分析方法是惯用的评价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输出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位于陕西省黄土丘陵区的安塞县为例,通过分析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前后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的能值动态变化,定量评价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受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安塞县生态系统年总投入能值和总输出能值均呈先下降后上扬的发展趋势,其中有机能和不可更新环境资源投入量表现出递减的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于减少表土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总能值产出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能值产出占绝对优势,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林业的能值产出表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系统的结构日趋多元化;在系统主要能值指标中,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呈现先增后降再增长的趋势,净能值产出率和能值持续性指数均呈先降低再增长的趋势,系统稳定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后系统的生态环境压力趋于减小,持续性增强,系统结构趋于稳定,系统功能协调,基本可以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目标。

二、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彭阳县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景观格局尺度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数据库的建立
第三章 彭阳县地形复杂度分区分析
    3.1 单因子的选取
    3.2 基于单因子的评价
    3.3 基于区统计的地形复杂度综合分析
    3.4 地形复杂度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尺度效应
    4.1 不同生态分区中生态恢复措施景观粒度效应分析
    4.2 基于适宜粒度的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退耕还林(草)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1.3.2 退耕还林(草)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1.3.3 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质地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1.3.4 退耕还林(草)的碳汇作用和降低温室效应
    1.4 本研究的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标
    1.7 本研究创新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样地选择
        2.2.2 群落的调查、结构组成及其种类组成计算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2.2.4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2.2.5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2.2.6 土壤酶活性测定
        2.2.7 土壤活性有机碳
        2.2.8 林间小气候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
        3.2.1 群落科属种的组成
        3.2.2 区系特征
    3.3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类型划分
        3.3.1 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3.3.2 群落类型划分
    3.4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
        3.4.1 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标分析
        3.4.2 不同退耕林地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与林龄的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退耕林地植被群落生态位特征
        3.5.1 主要乔木种生态位特征
        3.5.2 草本群落物种生态位特征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退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1 退耕地植被恢复下群落的土壤颗粒组成
        4.2.2 退耕地植被恢复下群落土壤团聚体分布
        4.2.3 退耕地植被恢复下土壤容重差异比较
        4.2.4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总孔隙度变化
    4.3 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1 退耕地植被恢复下土壤有机质差异分析
        4.3.3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全磷差异分析
        4.3.4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全钾差异分析
        4.3.6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磷差异分析
        4.3.7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钾差异分析
    4.4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的差异分析
        4.4.1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的差异分析
    4.5 退耕区植被恢复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5.1 主成分分析
        4.5.2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聚类分析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退耕地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汇效应及碳氮关系
    5.1 引言
    5.2 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的影响
    5.3 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总氮及其活性的影响
    5.4 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C/N的影响
    5.5 退耕地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SOC和TN汇的动态变化
    5.6 退耕地土壤SOC汇-TN汇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
    5.7 讨论
        5.7.1 土壤SOC及其有效性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
        5.7.2 土壤STN及其有效性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
        5.7.3 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
    5.8 小结
第六章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效应及水碳关系
    6.1 引言
    6.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分析
    6.3 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含水量差异分析
    6.4 退耕地土壤碳汇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6.4.1 土壤碳汇-含水量关系随季节和土壤剖面的变化
        6.4.2 土壤碳汇-含水量关系随退耕时间的变化
        6.4.3 土壤碳汇-含水量关系随植被类型的变化
        6.4.4 不同退耕模式间的土壤碳汇-含水量关系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的小气候效应
    7.1 引言
    7.2 植被恢复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7.3 不同植被类型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7.4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7.5 植被恢复对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7.6 植被恢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7.7 植被恢复对风速的影响
    7.8 讨论
    7.9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全文结论
        8.1.1 退耕地植被恢复增加了植被覆盖度,提高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8.1.2 退耕地植被恢复显着地改善了退化土壤的质量
        8.1.3 退耕地植被恢复显着地促进了土壤碳固存,增加了土壤氮的积累,以及优化了土壤碳/氮相关性
        8.1.4 退耕地植被恢复降低了土壤含水量,使土壤碳库与土壤含水量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8.1.5 退耕还林(草)产生了明显的局地小气候效应
    8.2 展望
        8.2.1 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碳、氮、磷和水循环的过程机制及其互作关系
        8.2.2 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能值分析的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效益研究 ——以宁夏彭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概况
    3.4 植被及土壤概况
    3.5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概况
第四章 宁夏彭阳县农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4.1 拟物化能值图
    4.2 农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情况
    4.3 农田生态系统能值产出情况
    4.4 农田生态系统主要能值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宁夏彭阳县林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5.1 拟物化能值图
    5.2 林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情况
    5.3 林地生态系统能值产出情况
    5.4 林地生态系统主要能值指标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宁夏彭阳县草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6.1 拟物化能值图
    6.2 草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情况
    6.3 草地生态系统能值产出情况
    6.4 草地生态系统主要能值指标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综合评价
    7.1 “林地——草地”复合系统生产优势度
    7.2 “林地——草地”复合系统稳定性指数
    7.3 “农田——林地——草地”复合系统能值产投比
    7.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GIS的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辅助评价
    8.1 遥感影像解译
    8.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8.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评价
第九章 结论
    9.1 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 能量计算公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历史的机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落历史演变及类型研究相关研究现状
        1.2.2 生态环境与聚落发展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1.2.3 退耕还林相关研究现状
        1.2.4 既往学术研究未涉及的内容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
        1.4.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与乡村聚落历史变迁研究
        1.4.2 退耕还林实施之后陕北丘沟壑陵区乡村聚落现状及问题研究
        1.4.3 退耕还林之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具体研究方案与步骤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相关概念与理论
        1.7.1 乡村聚落概念的界定
        1.7.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7.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8 小结
2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2.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概述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状况
        2.1.3 土地利用状况
    2.2 历史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演变
        2.2.1 演变概述
        2.2.2 原始社会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3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4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5 唐宋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6 元、明、清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
    2.3 近现代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变迁
        2.3.1 人口变化情况
        2.3.2 生活方式的变化
    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
        2.4.1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2.4.2 林草保存率低,配套设施落后
        2.4.3 水资源匮乏
        2.4.4 人地矛盾突出
    2.5 小结
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及特点解析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状况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类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特点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特征解析
        3.1.6 影响陕北乡村聚落形态变迁与特征的因素
    3.2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及其权重
        3.2.1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概述
        3.2.2 自然因子
        3.2.3 人文因子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3.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概述
        3.3.2 自然因子
        3.3.3 人文因子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关系分析
        3.4.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对乡村聚落的作用
        3.4.2 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3.5 小结
4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1 退耕还林实施背景概述
    4.2 退耕还林基本问题解析
        4.2.1 退耕还林内涵分析
        4.2.2 退耕还林的分类
        4.2.3 退耕还林发展历程
        4.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4.3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维度
        4.3.1 自然因子
        4.3.2 人文因子
    4.4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4.1 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改善
        4.4.2 退耕还林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4.4.3 退耕还林后人居环境的变化
        4.4.4 退耕还林后社会传统观念的转变
        4.4.5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分布方式的变化
        4.4.6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
        4.4.7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模式的更新
        4.4.8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建筑院落及单体建筑转型
        4.4.9 退耕还林后乡村景观的变化
    4.5 小结
5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典型案例解读
    5.1 陕北榆林地区绥德县——韭园乡高舍沟村
        5.1.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5.1.2 退耕还林背景下高舍沟村乡村聚落的变迁
        5.1.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1.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高舍沟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1.5 高舍沟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2 陕北延安地区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
        5.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5.2.2 退耕还林背景下马湾村聚落的变迁
        5.2.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2.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马湾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2.5 马湾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3 陕北延安地区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
        5.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5.3.2 退耕还林背景下侯沟门村聚落的变迁
        5.3.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3.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侯沟门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3.5 侯沟门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4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现存问题
        5.4.1 传统窑居建造技术的停滞不前和新技术的表面化文章
        5.4.2 新建建筑群落与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相融
        5.4.3 忽视地域文化,脱离农户需求的集中式居住群落规划设计方式
        5.4.4 缺乏规划的散落式建筑群落,人居环境混乱不堪
    5.5 小结
6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探讨
    6.1 退耕还林前以地形特征划分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
        6.1.1 沟壑山地型乡村聚落
        6.1.2 小流域川道型乡村聚落
        6.1.3 台塬型乡村聚落
    6.2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化概述
        6.2.1 生态环境的变化
        6.2.2 生产方式的变化
        6.2.3 生活方式的变化
        6.2.4 人居环境的变化
        6.2.5 社会传统观念的变化
        6.2.6 乡村聚落选址、规模以及布局方式的变化
    6.3 退耕还林后以产业模式类型划分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
    6.4 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4.1 模式的选择
        6.4.2 相关技术支持
        6.4.3 影响因子解析
        6.4.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 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1 模式的选择
        6.5.2 相关技术支持
        6.5.3 影响因子解析
        6.5.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 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1 模式的选择
        6.6.2 模式分类
        6.6.3 影响因子解析
        6.6.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7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1.5 结论五
    7.2 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7.2.1 建议一
        7.2.2 建议二
    7.3 小结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5)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退耕还林产生的时代背景
2 云南退耕还林取得成绩
    2.1 生态效益
    2.2 经济效益
    2.3 社会效益
3 云南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3.1 林权证发放工作缓慢, 难度较大
    3.2 规划设计粗放
    3.3 种苗参差不齐, 质量没有保障
    3.4 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不合理
    3.5 退耕后续产业的开发
    3.6 工作经费不足
4 云南实施退耕还林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快核权, 维护退耕农户合法权益
    4.2 实行工程监理制
    4.3 规划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4 增加营造生态经济林, 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4.5 加大经费投入
    4.6 实行“三个结合”
    4.7 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6)生态治理中多部门合作困境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生态治理中多部门合作的理论基础——公共治理理论
二、生态治理中多部门合作的矛盾与冲突
    1. 生态治理中多元治理主体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
    2.生态治理中多部门配合上的矛盾与冲突。
    3.生态治理中公众参与的障碍与冲突。
三、生态治理中多部门合作与协调的对策措施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观, 培育有利生态恢复的生境。
    2.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形成多级治理合力。
    3.加强部门职能的协调, 创新联合治理的体制与机制。
    4.加强科学管理, 确保治理质量。
    5.调动广大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 夯实合作建设的基础。

(7)通渭县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通渭县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1.1 草产业发展历程
    1.2 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2 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落实不到位
    2.2 村村通工程滞后, 农民对退耕还林 (草) , 尤其是对退耕还草有后顾之忧
    2.3 农民注重眼前利益, 垦植种粮, 草地退化, 生态失衡
    2.4 规模养殖和草产品深加工业滞后, 严重影响草产业的发展
3 发展草产业的必要性
4 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措施
    4.1 指导思想
    4.2 基本原则
    4.3 措施
        4.3.1 抢抓机遇, 大力种草, 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
        4.3.2 加强法制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
        4.3.3 建立扶持发展草产业的龙头企业, 推进产业化经营
        4.3.4 引进良种与加快基地建设, 开展科技创新

(8)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动态
        1.4.1 国外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动态
        1.4.2 国内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研究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的含义界定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内涵
        2.1.3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的内涵
    2.2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特性
        2.2.1 市场失灵模型分析
        2.2.2 退耕还林工程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理论
    2.4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
    2.5 社会林业理论
第三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
    3.1 陕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概况
        3.1.1 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繁
        3.1.2 林草保存率低,配套措施缺乏
        3.1.3 水资源短缺
        3.1.4 人地矛盾紧张
    3.2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就
        3.2.1 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2.2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3.2.3 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显着
    3.3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历史经验
        3.3.1 与市场机制相衔接
        3.3.2 与农田建设相结合
        3.3.3 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科学研究
        3.3.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3.5 明晰产权,科学管理
第四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及支撑体系构建
    4.1 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依据、设计思路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4.1.3 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设计思路
    4.2 构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4.2.1 指标的分类
        4.2.2 指标的确定与解释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构造判断矩阵
        4.3.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4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结果
    4.5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
        4.5.1 技术支撑
        4.5.2 经济支撑
        4.5.3 生态移民支撑
        4.5.4 政策与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支撑
第五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5.1 林业技术的内涵及理论
        5.1.1 林业技术内涵
        5.1.2 “现代要素引入”理论
    5.2 还林还草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5.2.1 还经济林、生态林、草比例问题
        5.2.2 造林树种选择配置问题
        5.2.3 造林技术问题
        5.2.4 配套技术问题
        5.2.5 技术使用问题
    5.3 技术支撑体系的完善
        5.3.1 改进抗旱造林技术
        5.3.2 建设技术信息库
        5.3.3 完善技术应用过程
第六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
    6.1 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6.1.1 陕北地区经济水平与农民收入现状
        6.1.2 经济发展与退耕还林的耦合关系
    6.2 农业要素变化对可持续退耕的经济支撑分析
        6.2.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6.2.2 劳动力结构现状分析
        6.2.3 自然资源利用构成指标分析
        6.2.4 生态环境指标分析
    6.3 退耕还林(草)条件下陕北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6.3.1 农业主导产业确定的原则
        6.3.2 利用区位商法确定主导产业
    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退耕还林(草)的支撑作用
        6.4.1 舍饲畜牧业的作用
        6.4.2 调整种植业结构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6.4.3 林业产业化
        6.4.4 立草(灌)为业
        6.4.5 利用区域能源工业反哺涉农业
    6.5 退耕还林(草)经济支撑的保障措施
        6.5.1 农村能源建设
        6.5.2 基本农田设施改造
第七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移民支撑
    7.1 陕北地区人口分布现状和存在问题
        7.1.1 人口相对过剩
        7.1.2 区内分布不平衡
    7.2 调整人口过剩的必要性和思路
        7.2.1 调整农村人口的必要性
        7.2.2 人口调整思路的可行性
    7.3 人口调整措施
        7.3.1 实施生态移民
        7.3.2 发展小城镇,加速城镇化过程
        7.3.3 实行工矿企业定向招工
        7.3.4 大办劳务输出
第八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支撑
    8.1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属性
        8.1.1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正外部性的生态工程
        8.1.2 退耕还林(草)工程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8.2 政策的协调性
        8.2.1 相关利益主体间博弈及其协调分析
        8.2.2 主体政策和配套政策的协调
    8.3 工程效益的评价和监督
        8.3.1 工程评价
        8.3.2 工程监督
    8.4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的风险
        8.4.1 投入产出难以量化
        8.4.2 管理受众多,监督困难
        8.4.3 政府管理目标的多样化及阶段性
        8.4.4 多个相关主体,利益协调困难
    8.5 陕北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案例分析
        8.5.1 传统的“户退户管”管理模式解析
        8.5.2 参与式管理模式与案例解析
        8.5.3 民营承包管理模式与案例解析
        8.5.4 科教先导式管理模式解析
    8.6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有效运行的非正式制度建设
        8.6.1 正确的舆论导向
        8.6.2 精简务实的政府
        8.6.3 加强森林市场培育
        8.6.4 完善法律保障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退耕还林 (草)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2.1.1 退耕还林 (草)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分析
        2.1.2 退耕还林 (草)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分析
    2.2 退耕还林 (草) 生态经济系统主要能值指标分析
        2.2.1 安塞县环境资源比率、工业辅助能比率与有机辅助能比率
        2.2.2 能值投资率
        2.2.3 净能值产出率
        2.2.4 环境负载率
        2.2.5 系统稳定性系数
        2.2.6 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3 结 论

四、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彭阳县生态恢复措施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研究[D]. 何文秀. 宁夏大学, 2016(02)
  • [2]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研究[D]. 梁爱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3]基于能值分析的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效益研究 ——以宁夏彭阳县为例[D]. 齐拓野. 宁夏大学, 2014(05)
  • [4]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 贺文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5]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初探[J]. 张逊恒,李华,康波.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03)
  • [6]生态治理中多部门合作困境与治理对策[J]. 王蓉.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06)
  • [7]通渭县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李如才. 草业科学, 2009(09)
  • [8]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D]. 高海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9]吉林省退耕还林还草效益浅析[A]. 白山. 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 2008
  • [10]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安塞县为例[J]. 杜英,杨改河,刘志超,冯永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05)

标签:;  ;  ;  ;  ;  

退耕还林(草)势在必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