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东北缘多级叠加变形与演化

长江流域东北缘多级叠加变形与演化

一、MULTISTAGE SUPERIMPOSED DE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YANGTZEBLOCK(论文文献综述)

耿爽[1](2021)在《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文中提出京西北盆岭构造区是山西地堑系的重要部分,位于山西地堑系北端,属于山西地震带与张渤地震带的交汇区,是一个以半地堑—地堑构造为主的拉张断陷区,发育多个地堑、半地堑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盆岭构造区。这些盆地的边缘大都受到了NE向活动断裂带的控制,将盆岭区划分形成了一系列的活动断块。上地幔软流圈熔融物质的上涌造成了盆岭区的整体拉张环境,是造成盆地断陷、断块掀斜的深部动力学原因。目前,有关该区域地震构造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对断块新构造运动的认识情况而言,目前只是笼统地将所有断块的构造运动归为掀斜运动,缺乏对各个断块掀斜变形细节的具体认识,尚未系统而准确地获取断块掀斜方向、掀斜角度等一些主要的变形量或相关定量参数,缺乏对断块尺度累积构造变形总量的准确厘定,同时欠缺对各个断块掀斜运动差异性的辨别,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断陷区构造应变空间非均一性特征的识别;其次,缺乏对盆岭区断块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断块整体结构的认识,对区域尺度断层系统总体性质的把握不足,断块与断块之间是通过怎样的协调机制而衔接组合在一起的?而断块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将各条孤立的断裂联系在一起的?如何评价断块整体结构的非均一性特征?等等。而上述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够提供关于新生代以来区域地震构造总体活动水平与格局的关键信息,为约束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提供重要参数与条件。因此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研究区内普遍发育了多级夷平面,而这些不同级次夷平面的发育为解决上述这些疑难的构造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所谓夷平面,一般是指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时期,由于外力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削高补低,形成的向侵蚀基准面趋近的平缓起伏的、近似平坦的地形面。在后续构造活跃期内,由于断裂活动、断块运动,往往会对先期夷平面的水平形态造成影响,使原始的夷平面发生不同形式、程度的构造变形。因此,夷平面的构造变形可以指示地下更深层次的构造运动。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基于夷平面的这种特性来研究活动构造的变形、运动与演化过程。前人对研究区内的夷平面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目前认为在该区域保存着北台面、甸子梁面、唐县面三期山地夷平面。本论文以区域内最高一级夷平面的构造变形为主,对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变形与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解决前面提到的研究区内仍然存在的一些构造问题。本论文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地形数据,以及GIS平台先进的空间分析功能、算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测量,进行夷平面详细的遥感解译、精确的地形地貌分析,针对夷平面复杂的三维地貌形态,分析夷平面的三维构造变形特征并提取能够反映这种变形的定量参数,准确获取各个断块的构造变形量及相关参数,研究盆岭区内活动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构造变形及运动,并基于断块运动与变形的差异性来揭示盆岭区断块整体结构及构造应变的非均一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初步的认识:(1)流域切割侵蚀程度与断块掀斜抬升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断块掀斜角度的增加,前山区域横跨断块掀斜抬升前缘的流域的下切侵蚀、溯源侵蚀的程度都相应增加,相应的主分水岭的后退程度越高;(2)NEE走向的六棱山断裂东段、中段内的各个断块总体上都呈现掀斜运动,个别断块内部发育次一级的断裂。各个断块的掀斜角度各不相同,这种掀斜差异可能被断块之间的一系列NW向的断层所调节;(3)从掀斜运动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六棱山断裂中段断块的掀斜角度及抬升量整体上高于东段,表现为中段断块前缘的掀斜速率整体上高于东段,中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1.22-1.55mm/a而东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0.45-0.71mm/a。(4)中段的两个块体之间形成了一个斜截与块体边界的近NE向构造带,斜向拉张环境可能产生了应变分配,同时形成了正断层与右旋走滑断层。1989-1999年期间,该段发生了一系列Ms≥5的中强地震,该强震序列的主要发震断层与这条右旋走滑断层密切相关。(5)盆岭区内的断块按照构造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掀斜式、地垒式、倾滑式三种。掀斜式地块属于半地堑构造断块,广泛地分布于盆岭区的西北部区域,块体之间表现为类似于多米诺骨牌式的排列组合形式,这些掀斜断块的下方很可能存在着滑脱面,总体上控制并协调了这些掀斜断块的运动与变形。地垒式断块以垂直隆升运动为主,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部区域,往往是地形隆升相对较高的地方,分布于五台山地区、甸子梁地区以及小五台山地区等变质核杂岩出露的区域,可能反映了下方深部岩浆物质的强烈上涌。倾滑式断块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缘,基本上沿着NE走向的太行山构造带发育和分布,它们紧邻北西侧的地垒式断块发育,往往表现为多个断块近平行地斜列式分布,构成阶梯状的样式。(6)以盆岭区所在的NE向构造条带为中心,断块掀斜角度向着盆岭区两侧外围逐渐衰减,从6°多逐渐减至不到1°。这表明断块掀斜运动程度从盆岭区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盆岭区内部拆离构造的发育、深部岩浆物质的上涌与活跃程度要明显强于外围区域。当然,本文的结论是基于现有的数据资料、技术方法暂时得到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后还有待于其他资料与手段的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张波[2](2020)在《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文中研究说明西秦岭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华南地块的过渡区,晚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构造背景下,受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龙门山断裂围陷的西秦岭造山带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显着的构造地貌,并在先存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走向NWW和NE两组活动断裂。其中,NWW活动断裂系(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和临潭-宕昌断裂)是研究西秦岭构造变形的关键,对讨论块体过渡区的相互作用、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东延终止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秦岭造山带的三条NWW断裂为研究目标,通过宏观构造地貌分析和断裂新活动特征定量研究,分析西秦岭造山带和三条NWW断裂的长期构造变形,研究活动断裂的几何图像、活动性质、活动速率、古地震等定量参数,结合深部结构、大地构造、地震学、测绘等多学科资料,构建区域构造模型,讨论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终止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跨区域的宏观构造地貌显示:西秦岭以迭山山脉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的长期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显着强于北侧,白龙江流域受到由南向北的构造掀斜。第二,跨断裂的垂向宏观构造地貌显示:白龙江断裂的长期垂直分量较小,形成线性河谷和沟谷;光盖山-迭山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显着,断裂两侧垂直落差明显,形成迭山山脉和主夷平面、山间盆地、山前剥蚀面的边界,主夷平面发生数百米的垂直位错和1°-3°的构造掀斜;临潭-宕昌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明显,主夷平面的最大垂直位错约500 m,同时发生明显的构造掀斜。跨NWW断裂系的水系发生同步左旋拐弯,显示三条断裂具有长期的左旋走滑;左旋位移均明显大于垂直位移;位移峰值区均位于断裂中段。第三,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考察、活断层填图、古地震探槽、差分GPS和无人机摄影测量、14C和OSL测年等方法,定量研究三条断裂的几何展布和运动学特征,得到如下结果。白龙江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发生15°的顺时针旋转,中段和东段形成左阶阶区,阶区内发育武坪拉分盆地。西段呈帚状散开的形态,至少包括三条散开的分支;中段平直,线性较好;东段包括南支和北支,北支又包括两条次级分支。坪垭和葛条坪剖面显示东段北支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上新世-早更新世以来该分支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4-0.11 mm/a。光盖山-迭山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以腊子口左阶阶区分隔,中段和东段以化马左阶拐弯过渡,各段分为南麓和北麓断裂,包含2-3条次级分支;西段从裸露基岩山和森林穿过,遥感图像显示晚第四纪坡积物上发育断层陡坎和断层沟槽等新活动迹象;中、东段南麓断裂为1:50000填图段,新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在黑峪寺、老庄村和布陀村限定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2.6-4.4 mm/a(未剔除最新事件的同震位错)、<0.72±0.34 mm/a、<0.67±0.19mm/a,老庄村点垂直滑动速率为<0.13±0.03 mm/a,结合前人结果,认为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1 mm/a,垂直活动速率<0.5 mm/a;在巴盖村、下湾村和中牌村三个点限定4次古地震事件,分别是1385-2100 a BP、2765-3320a BP、12775-13005 a BP和18495-32950 a BP。临潭-宕昌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向西张开,东段帚状散开,中段形态收敛;完善了断裂的几何图像,发现了夏河断裂,该断裂与2019年夏河Ms5.7地震密切相关;首次发现断裂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在贡恰村发现全新世断层陡坎并限定一次古地震2090-7745 a BP,在东段分支——木寨岭断裂的峪谷村、哈冶口发现全新统被断错;断裂整体以左旋走滑为主,局部段由于构造转换以逆冲为主,中段一条分支全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0.86-1.10 mm/a,东段主断裂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86-1.65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5-0.10 mm/a,东段分支断裂——禾驮断裂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47±0.15 mm/a,临潭-宕昌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为1-2 mm/a。第四、区域构造模型和变形分配在东昆仑-西秦岭过渡区,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左阶过渡,与NE断裂系交切过渡,在西秦岭内部形成多个次级块体。应变由次级块体向东传递或转换,调节西秦岭的内部变形。白龙江块体和岷县块体的东边界高度积累应变并以巨大地震(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释放,而二者之间的次级块体沿边界断裂继承并继续向东传递应变至秦岭主造山带。区域地质剖面、小震剖面和深部结构显示,三条NWW断裂均向北倾,塔藏断裂、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组成白龙江构造带,是若尔盖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俯冲带,临潭-宕昌断裂向深部延伸归并到陡立、南倾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陇中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高角度俯冲带。综合宏观构造地貌、地表活动断裂及构造转换关系、深部结构等资料,认为西秦岭造山带总体上由南部的白龙江构造带、北部的西秦岭构造带共同控制,若尔盖盆地、陇中盆地向西秦岭的相向俯冲是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背景。万年尺度(活动构造研究)和十年尺度(GPS、区域构造应力场、小震分布)的构造变形研究显示,NWW断裂系以左旋走滑为主,白龙江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源于东昆仑断裂的东端效应,临潭-宕昌断裂的左旋走滑可能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相关。三条NWW断裂的晚第四纪左旋速率分别为1-2 mm/a、~1 mm/a、1-2 mm/a。若尔盖盆地东、西两侧,东昆仑断裂的滑动速率衰减1-3 mm/a,衰减值与白龙江断裂(1-2 mm/a)、光盖山断裂(~1 mm/a)的走滑相当。考虑到白龙江断裂、光盖山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以左阶过渡,阶区内发育一系列活动断层,说明白龙江构造带和东昆仑断裂带可能在深部相连,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参与分配东昆仑断裂的左旋走滑。东昆仑东端无剩余左旋分量分配到北侧的临潭-宕昌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变形既向东传递,又向北传递。向东传递时,变形被塔藏断裂及其东侧的横向构造(虎牙断裂和岷江断裂)吸收,形成强烈隆起的岷山和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向北传递到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变形主要被哈南-稻畦子断裂吸收并以巨型地震释放,可能有很小的分量传递到两当-江洛断裂,甚至到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形成帚状散开的构造形态,断裂终止于西秦岭造山带。

李维东[3](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李雪梅[4](2020)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地貌研究 ——对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和黄河演化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大型河流的演化通常都遵循主要的构造轮廓,并且它们的演化过程也记录着所流经地区的构造历史。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 km。前人的研究认为黄河的整合过程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代构造隆升以及鄂尔多斯周缘伸展断陷作用的结果。解译黄河对构造扰动的响应,能够为研究和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鄂尔多斯周缘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限定。此外,黄河最显着的特点是河水含沙量非常高,输沙量非常大,能够为中游河段的黄土高原和邻区沙漠、下游河段的华北平原和渤海大陆架提供大量的物源。因此,理解黄河的整合过程对于认识黄土高原和邻区沙漠的起源以及华北平原和浅海大陆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前人对黄河不同河段进行了大量的分段研究,也提出了黄河整合的构造或气候驱动机制,但关于黄河的整合机制和整合时间仍未达成共识,也缺少良好的研究能够将黄河在不同河段的演化过程和形成时间整合起来。目前,大量研究揭示了早更新世以来黄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下切和整合过程。Craddock et al.(2010)发现临夏、贵德、共和及同德盆地湖相地层由堆积转变为下切的时间和黄河高阶地的年龄呈现向上游递减的趋势,由此提出~1.8 Ma之前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有一个河流快速下切的信号被触发,并且沿黄河向上游溯源侵蚀,从而整合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系列沉积盆地。关于触发这一河流下切信号的驱动机制目前还尚无定论。一方面,这一期下切整合过程明显滞后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体隆升阶段(~10 Ma),同时又早于其近期的构造隆升(1.2-0.8 Ma)。因此,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不是~1.8 Ma之后黄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整合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第四纪黄河流域的干旱化证据,也不能支持湖泊外溢触发了河流下切。因此,我们需要在黄河更下游的河段,探索一个新的、合理的机制来解释~1.8 M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的溯源侵蚀过程。鄂尔多斯北缘的河套盆地是黄河上游与中游河段的关键节点。盆地内沉积有>3000 m厚的晚新生代地层,盆地周缘正断层广泛发育,表明晚中新世~10 Ma以来,河套盆地一直处于伸展变形状态,以响应青藏高原东北缘向东持续推挤或太平洋向西北俯冲的远程效应。同时,河套盆地的持续沉降可能会限制黄河中、下游河段的下切信号向上游河段传递。大量研究表明,河套盆地与黄河中、下游河段的连通在1.5 Ma之后。1.5 Ma之前,河套盆地是控制黄河上游河段演化过程的侵蚀基准。由此,我们推测河套盆地晚新生代伸展断陷可能是触发黄河上游河段整合过程的重要驱动力。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通过河套盆地北缘大青山的构造地貌、基岩河道形态、晚新生代沉积地层、流域侵蚀速率研究和基岩河道纵剖面反演,来恢复河套盆地晚新生带构造历史,从而揭示出能够触发黄河溯源侵蚀的构造机制和其发生的时间尺度;然后结合河套盆地托克托台地附近的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物源分析,进一步探讨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与~1.8 M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溯源整合过程的联系,重新整合黄河在不同河段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揭示了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历史,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对黄河演化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青山地貌形态和基岩河道形态特征记录了大青山向北掀斜的抬升模式,即随着到大青山山前断裂的距离增加,构造抬升量逐渐减小;(2)大青山流域侵蚀过程在响应区域构造活动时,明显受到沉积通量的影响。因此,在依据流域侵蚀速率与河道陡峭指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来限定区域平均侵蚀效率K时,需要考虑沉积通量的影响;(3)通过大青山河流纵剖面反演,揭示河套盆地与大青山之间的相对抬升速率从2.8±0.8 Ma开始持续增加,2.8 Ma以来的相对抬升速率平均为0.18±0.04 mm/yr;(4)2.8±0.8 Ma以来,河套盆地内侵蚀基准的持续下降能够触发黄河的溯源侵蚀,从而启动了~1.8 Ma以来黄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整合过程。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晚上新世以来河套盆地的伸展变形对黄河上游河段的整合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巩凌霄[5](2020)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岷山逆冲推覆构造作用过程及其低温热年代学约束》文中指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地表抬升、地壳加厚、岩石变形与亚洲季风气候间关系的争论焦点之一。鉴于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北缘的同时抬升和东缘的阶段性抬升的差异,本次研究选择关键地区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南北向延伸的狭长隆起带——岷山为研究主体。岷山连接青藏高原北缘的东昆仑左行走滑断层和东缘的龙门山逆冲构造带,构造上形成南北走向的岷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岷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由断层相关褶皱系统以及一系列轴迹走向从北西向到北东向延伸的次生褶皱组成,因此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长构造机制的理想区域。但由于岷山地区新生代快速隆升的时间、方式与逆冲推覆构造的关系并不明确,导致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认识不清。因此,本次研究聚焦于岷山逆冲推覆构造中的三条主要断裂带:南北走向的岷江断层、虎牙断层,东西走向的雪山断层,以及与断层相关的褶皱,通过精细的区域构造解析,配合低温热年代学(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以及(U-Th)/He)限定,对岷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与构造抬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至少经历两期不同方向的变形,分别为(1)向南递进的D1期变形,以形成东西走向的雪山断层及上盘断层相关褶皱为主要特征;(2)向东递进的D2期变形,以岷江和虎牙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的向东的逆冲叠瓦扇式构造为主要特征。此外,低温热年代学结果表明两期变形伴随两次冷却事件:(1)>150-100Ma普遍存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冷却事件;(2)20-15 Ma主要沿岷江断层褶皱带和7.5 Ma主要沿虎牙断层褶皱带的加速冷却,冷却时间向东逐渐年轻的变化趋势与岷江和虎牙断层-褶皱组成的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特征相一致。因此,我们推测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北缘岷山地区的构造抬升以岷江和虎牙断层和断层相关褶皱组成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为主要机制,主导高原东北缘的地表抬升。

王少凯[6](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马振华[7](2020)在《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的持续楔入作用对整个亚洲大陆的地貌、水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起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夷平面、河流阶地为代表的层状地貌面,这些层状地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区域地貌演化信息(是重建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良好载体),而且层状地貌面具有分布面积广、高度相对稳定等特点,能为确定高原的隆升时间和幅度提供证据。同时河流系统是层状地貌面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且河流系统是对构造-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的地貌单元,因此水系演化研究是地表过程-构造-气候之间的耦合研究的理想切入点。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高原隆升扩展研究的关键区域,祁连山东段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序列完整、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是重建区域地貌演化与隆升历史、探讨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想材料。尽管该区域的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是缺乏对完整层状地貌序列的年代学约束,对于水系格局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祁连山东段达坂山夷平面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为研究对象,在详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达坂山夷平面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两个平行钻探岩芯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序列、年代学及物源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祁连山东段多级层状地貌面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区内大通河、湟水的物源变化,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水系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夷平面厚层风化壳上覆沉积物于8.1–7.5 Ma开始接受河流环境沉积,6.7–6.4 Ma开始堆积风成红粘土,表明8 Ma以前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构造相对稳定的夷平时期,达坂山夷平面于8 Ma停止发育,6.5 Ma加速隆升。根据由夷平面、河流阶地构成的完整层状地貌面序列的高程及年代框架,重建了6.5 Ma以来的区域下切速率历史,揭示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经历了阶段性加速隆升过程。而祁连山东端隆起时间晚于祁连山西段及中段,指示新近纪祁连山构造活动存在向东扩展过程。(2)大通河在下游八宝川盆地河桥段发育有8级阶地,其中最高阶地形成年代为1081 ka;大通河在中游门源盆地发育有5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424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湟水在民和段发育有10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1405 ka(T10)、1081 ka(T9)、866 ka(T8)、621 ka(T7)、424 ka(T6)、337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大通河河桥段阶地序列物源在T6与T5以及T3与T2之间发生了两次显着变化,指示1100 ka大通河主要流经下游白垩系及新生代红层区域,此后大通河不断溯源侵蚀,于620–420 ka贯通门源盆地,并在130–60 ka袭夺现今门源盆地以上流域。大通河流域数字地貌形态分析显示黑河与大通河分水岭一直向大通河一侧迁移,具有未来黑河袭夺大通河上游流域的趋势。湟水民和段T10以来阶地物源未发生明显变化,指示1400 ka之前湟水已切穿老鸦峡、溯源至湟水中上游地区,使古湟水东流。(3)湟水、大通河阶地的形成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决定了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而构造隆升为河流的长期下切提供了驱动力与空间,合适的地表隆升速率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通河及祁连山内其他河流的演化过程证明,更新世以来祁连山的不断隆升控制了大通河1100 ka以来纵向河不断发育的过程,当山体隆升速率大于横向河侵蚀速率时,将迫使河流偏转,纵向河发育;随着山体进一步隆升,由于与周边地形高差不断增大,增强了横向河的侵蚀能力,使得横向河切穿山体,袭夺纵向河。而气候变化决定了水系重组发生的时间,在暖湿的间冰期,降水的增多和大量冰雪融水加大了河流的侵蚀能力,促进了水系重组。

张天宇[8](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姚文倩[9](2019)在《海原断裂老虎山段及其邻区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几何复杂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原断裂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重要的一支大型边界活动断裂,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应力承载的重要构造之一,也是陆内强震的孕震构造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有仪器记录以来,沿断裂上发生过如1920年M8.3海原地震、1927年M7.7古浪地震这样极具灾难性和破坏性的强震,而在两次强震之间存在一段260 km长的“地震空区”,近千年来尚无强震历史记录。因此,深入研究海原断裂该段的构造变形、断裂活动习性等不仅是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机制的关键,也是分析强震复发特征以及评价其地震灾害性的重要基础。海原断裂老虎山段位于广义海原断裂的中段,与狭义海原断裂西段以喜集水盆地相接,该段也是长260 km的“地震空区”的东段,其断裂迹线较为平直,且断裂沿线保存有较多的错断地貌,如被错断的冲沟、山脊和少量的阶地,其中保存较好的断错地貌是位于老虎山段西端松山盆地以北的多级位错阶地,也是研究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的理想研究对象。Lasserre et al.(1999)在松山以北该段的马家湾和宣马湾两个研究点位的研究得到了12±4 mm/yr的滑动速率,这与不少国内研究人员在海原断裂上研究得到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滑动速率并不匹配,也远高于该段GPS和InSAR数据反演得到的滑动速率。因此,鉴于该点已有的滑动速率不匹配、位错阶地保存较好、高精度地形数据获取的便捷化以及测年方法和精度上的提高等,我们对其进行了滑动速率再评估的工作。我们首先利用沿该段机载LiDAR获取的高精度DEM数据,结合野外填图对马家湾和宣马湾两个研究点的微地貌进行了精细刻画。在马家湾点位,利用T2/T1阶地陡坎的上界和下界作为位错标志,分别获得了130±10 m、93±15 m的位移量,而在宣马湾利用T4/T1’陡坎获得了68+3/-10 m的位移量。其次,我们在马家湾利用14C、10Be深度剖面和光释光等测年方法得到了T1、T2阶地面年龄分别为9445±30 yr B.P.、26.0±4.5 ka。然后我们通过观察马家湾T2/T1陡坎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演化历史发现,该陡坎上沿位移累积的起始时间是T2阶地面废弃以后,而下沿位移累积的起始时间是T1阶地面废弃以后。结合Lasserre et al.(1999)在宣马湾得到的7624±43 yr B.P.的T1’阶地的年龄,我们综合利用上阶地面重建和下阶地面重建两种模式得到了自26 ka以来海原断裂老虎山段5.0+1.5/-1.18.9+0.5/-1.3 mm/yr的滑动速率,该滑动速率值的下限与大地测量数据揭示的速率值相近。基于该项滑动速率再评估的工作,我们推测青藏高原内部及周缘的主要断裂上存在的滑动速率差异性的原因之一可能就在于不同研究者对于累积位移的起始年龄的理解上认识不同所造成的。在利用阶地陡坎两侧阶地的废弃年龄作为累积位移的起始时间时,需要详细分析陡坎的形成演化过程,从而确定出正确的位移累积时间起始时间,以便获得更为准确可靠的滑动速率值。海原断裂老虎山段的邻区紫红山断裂,与海原断裂老虎山段东延部分在米家山西侧自然衔接,其切过米家山南麓后,斜穿过老龙湾盆地中央将该盆地一分为二,整体沿其走向连续性好,延伸至窝子滩附近走向由北西西向转为近东西向,并与1920年海原地震破裂带相交。野外填图及基于SfM技术获取的高精度DEM数据都显示该断裂整体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断分量,局部发育小型台阶状斜列的正断层。我们在陡沟坪、腰水沟、红柳滩和石门四个研究点观察到多个被错断的阶地、冲洪积扇及规模不同的冲沟,这些位错地貌的左旋走滑位移量最小为2 m,最大为51.6 m,位移集中在4.8 m、7.6 m、15.2 m和18.7 m。依据位移统计结果认为紫红山断裂的左旋走滑位移量的特征差值为2.8 m、7.6 m、3.5 m,推测其可能代表了单次同震位移平均值约为3 m。利用在陡沟坪基于10Be深度剖面方法获取的阶地面暴露年龄我们对紫红山断裂的滑动速率进行了限定,自11 ka以来为1.4-2.6 mm/yr,并结合断裂以北约5 km的海原断裂主断裂上新的研究结果以及另外两支分支断裂上推测的滑动速率值,我们认为海原断裂在该段的滑动速率为≥5.5-7.5 mm/yr。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前人在海原断裂老虎山段及邻区的研究结果发现,海原断裂主要部分的平均滑动速率为7.0±2.0 mm/yr,并且在晚第四纪以来的时间范围内并未出现明显波动。而如果排除缺乏强有力年龄限定的滑动速率值,从沿断裂不同段上的滑动速率分布情况来看,海原断裂的滑动速率从金强河段向东至1920年海原地震破裂带呈略微递减的趋势。从更大范围的区域尺度的祁连-海原断裂系来看,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过程中的应变传递至海原断裂时,不仅被其北侧线性展布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弧形展布的古浪断裂的左旋走滑以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左旋兼具逆冲性质的活动所吸收,而且在海原断裂的尾端还被六盘山断裂、山体隆升以及新生代沉积盆地所转换。通过本次对于滑动速率的研究,我们认为用于解释青藏高原变形机制的端元模型合理与否的判断与这些块体边界大断裂的滑动速率值的绝对大小并不能完全对等。除了在块体边界主要断裂上尽可能的获取更为可靠的滑动速率以研究块体边界断裂对高原变形的作用以外,还需要重视高原内部的一系列断裂,对这些内部断裂的滑动速率的研究能帮助我们充分分析和认识板块内的变形特征。

苏鹏[10](2019)在《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造地貌学主要通过分析变形的地貌标志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其中河流阶地和夷平面分别是研究活动构造和新构造的最常用的标志。然而,关于河流阶地和夷平面的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妨碍了我们有效地利用河流阶地和夷平面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北天山的前陆盆地中发育着多排向北扩张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发源于天山的常年性河流横切这些活动构造带,形成了一系列河流阶地。独山子背斜位于最北部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奎屯河横切独山子背斜形成了一系列保留完好的河流阶地。奎屯河阶地忠实地记录了其形成过程中的构造作用和气候变化等信息,为探索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以独山子背斜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形成过程和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千年-万年尺度的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独山子背斜区,本文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利用高精度的LiDAR DEM和航拍影像数据,对奎屯河发育的各级河流阶地进行了大比例尺地貌填图,建立了奎屯河阶地纵剖面,获得了奎屯河的演化历史。奎屯河流域发育1级更新世冲洪积扇面fp和16级河流阶地T1-T16(自高阶地往下依次标记)。在奎屯河上游发育的区域性河流阶地上还发育一系列次级阶地。本文通过野外调查认识了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通过变形的河流阶地序列限定了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变形量,通过解释跨独山子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限定了独山子背斜的深部结构,结合奎屯河阶地的年龄,获得了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独山子背斜是在准噶尔盆地的浅部滑脱层(4.7±0.4km)上发育的断层传播褶皱,目前控制独山子背斜生长的断层已经突破地表。在T2阶地(7.5-10ka)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可以简化为断错变形和褶皱变形,断错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4.4±0.1m,褶皱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12.6±1.1m,总的缩短量为17.0±1.1m,对应的总缩短速率为2.0±0.2mm/a。独山子背斜在4.8M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0.3±0.1mm/a。结合前人对天山内部和天山南北麓活动构造的研究成果,晚第四纪以来独山子背斜的缩短速率占天山总缩短速率(>11mm/a)的<18%。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缩短速率是4.8Ma以来缩短速率的6倍。自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发生过3次断错地表的古地震事件,累计倾向滑动量为7.4-7.7m,平均倾向滑动速率为0.9±0.1mm/a,平均复发周期为2.8±0.3ka。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演化历史和独山子背斜的古地震历史,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受控于气候作用,而非构造作用。奎屯河上游的区域性河流阶是由一系列次级阶地逐级叠加而成,阶梯状次级阶地向下游逐渐变年轻,说明区域性阶地是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形成的,奎屯河阶地的这种演化方式指示其形成过程受控于气候变化。同时,在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上发育了10级河流阶地,而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仅发生过3次古地震,而且T2阶地和T14阶地之间仅发生过1次古地震,河流阶地的级数远多于古地震的次数,说明独山子背斜区的构造事件(古地震)并未控制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因此,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推测奎屯河的区域性河流阶地对应的是较长时间尺度(千年)的气候波动,而次级阶地对应较短时间尺度(百年)的气候波动。此外,考虑到独山子背斜上的河流阶地仅发育在曲流河段的凸岸,本文认为独山子背斜上的阶地成因除受控于气候波动外,还与曲流河道的环流作用相关。山西地堑系位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由一系列正断层控制的构造隆起和断陷盆地构成。在山西地堑系的高原区残留了多级夷平面,同时新生代以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发生过多次构造事件,该区是探索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关系的天然试验场。因此,本文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山西高原上夷平面的演化历史与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百万年尺度的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山西地堑系及其周缘地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基于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利用Google Earth在线影像数据和ALOS World 3D-30m和ALOS World 3D-5m分辨率的DEM数据,重新厘定了山西高原区的夷平面序列,获得了夷平面的演化历史。在山西高原发育两期夷平面,北台面(山顶面)和唐县面。然后,基于Whipple et al.(2017)提出的夷平面形成机制的判别方法,验证了北台面在形成之初为区域广泛发育的准平原,后期被构造抬升。其次,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方法限定了霍山和中条山的剥露历史。霍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40Ma开始的一次快速剥露事件,中条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50Ma和8Ma开始的两次快速剥露事件。同时,通过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埋藏测年法,限定了山西地堑系中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为5.8±0.6Ma。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与山西地堑系最新一次快速剥露的时间(8Ma)一致,指示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为8Ma。通过对比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的夷平面演化历史和构造活动历史,本文认为山西高原发育的夷平面受控于该区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山西高原发育的北台面和唐县面被废弃的时间分别为50Ma和8Ma。在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华北地区处于构造稳定期,对应着北台期准平原的形成阶段。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华北地区在50Ma开始拉张断陷,并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使得北台期准平原被破坏,形成北台期夷平面。该次事件后华北地区又经历了30Ma的构造稳定期,形成了唐县期山麓剥蚀面。青藏高原在中新世中晚期发生了一次广泛的构造事件,造成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发生左旋走滑运动,使得华北地区内部的次级断块发生如同多米诺骨排式的旋转变形,导致了山西地堑系在8Ma形成。

二、MULTISTAGE SUPERIMPOSED DE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YANGTZEBLOCK(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ULTISTAGE SUPERIMPOSED DE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YANGTZEBLOCK(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夷平面的概念
        1.2.2 夷平面的构造变形
        1.2.3 国内外夷平面研究概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1.1 大地构造演化
        2.1.2 大地构造分区
        2.1.3 区域新构造分区
    2.2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
        2.2.1 六棱山北麓断裂
        2.2.2 口泉断裂
        2.2.3 恒山北麓断裂
        2.2.4 五台山北麓断裂
        2.2.5 天镇—阳高盆地北缘断裂
        2.2.6 太白—维山山前断裂
        2.2.7 阳原盆地北缘断裂
        2.2.8 怀安盆地南缘断裂
        2.2.9 张家口断裂
    2.3 研究区夷平面概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流域与水系的提取
        3.2.2 流域单元的分区
        3.2.3 构造地貌剖面的获取
第四章 六棱山断裂带断块变形与运动分析
    4.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4.2 断块三维形态分析
    4.3 断块三维运动特征
    4.4 断块累计变形量、运动学参数估算
    4.5 历史强震解剖
第五章 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5.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5.2 断块变形的提取与分析
    5.3 盆岭区断块三维模型的建立
    5.4 断块变形与运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科学问题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宏观地貌分析
    2.2 断裂几何图像和新活动特征研究
        2.2.1 多源遥感影像综合解译
        2.2.2 野外考察和探槽开挖
        2.2.3 晚第四系测年
        2.2.4 高分辨率地貌测绘
    2.3 区域构造模型建立
第3章 区域时间标尺
    3.1 夷平面
        3.1.1 夷平面的分级
        3.1.2 夷平面的时代
    3.2 剥蚀面
    3.3 河流阶地
    3.4 冲沟阶地
    3.5 研究区域时间标尺
第4章 宏观地貌
    4.1 地形地貌参数
    4.2 流域地貌参数
        4.2.1 流域不对称度
        4.2.2 面积高程积分
    4.3 区域条带剖面
    4.4 小结
第5章 断裂宏观地貌
    5.1 与断裂相关的宏观地貌
        5.1.1 横跨白龙江断裂系的山脊点剖面
        5.1.2 横跨临潭-宕昌断裂的山脊地形剖面
        5.1.3 跨区域的地形剖面
    5.2 水系位错
    5.3 小结
第6章 活动断层几何展布、新活动特征与活动速率
    6.1 白龙江断裂
        6.1.1 几何展布
        6.1.2 新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
        6.1.3 小结
    6.2 光盖山-迭山断裂
        6.2.1 几何展布
        6.2.2 活动性质和时代
        6.2.3 古地震研究
        6.2.4 滑动速率
        6.2.5 小结
    6.3 临潭-宕昌断裂
        6.3.1 几何展布
        6.3.2 新活动特征
        6.3.3 滑动速率
        6.3.4 小结
第7章 区域构造模型与变形分配
    7.1 活动断裂几何图像
        7.1.1 西秦岭NWW断裂系几何图像
        7.1.2 西秦岭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贵德断裂的构造转换
        7.1.3 NWW断裂系与NE断裂系的构造转换
    7.2 地表断裂的深部延伸与深部构造背景
        7.2.1 地质剖面特征与断裂的深部延伸
        7.2.2 研究区深部结构与断裂向深部延伸
    7.3 区域构造模型
        7.3.1 区域构造模型
        7.3.2 白龙江断裂与光盖山-迭山断裂、塔藏断裂的关系
        7.3.3 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
第8章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与东昆仑断裂东延问题
    8.1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
    8.2 东昆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与东延问题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研究成果
    9.2 存在的问题
    9.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表1 14C测年结果
附表2 OSL测年结果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地貌研究 ——对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和黄河演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1 黄河上游河段的演化过程
        1.2.2 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第2章 大青山构造地貌和晚新生代沉积地层分析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大青山地区地貌调查和分析
        2.3.1 构造地貌数字化分析
        2.3.2 大青山地区高海拔-低起伏侵蚀面的分布特征
        2.3.3 讨论与小结
    2.4 大青山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
        2.4.1 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方法
        2.4.2 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结果
        2.4.3 讨论与小结
    2.5 基岩河流地貌分析
        2.5.1 基岩河道形态提取构造信息的基本原理
        2.5.2 大青山基岩河道形态研究方法
        2.5.3 大青山基岩河道形态研究结果
        2.5.4 讨论与小结
    2.6 讨论与结论
第3章 大青山地区流域侵蚀速率和侵蚀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量流域侵蚀速率
        3.2.1 基本原理
        3.2.2 ~(10)Be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3.2.3 流域侵蚀速率测量结果
    3.3 大青山流域侵蚀过程分析
        3.3.1 主要基岩河流侵蚀模型
        3.3.2 基岩河道陡峭指数与流域侵蚀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3.3.3 沉积通量对流域侵蚀速率的影响
        3.3.4 岩性抗侵蚀能力对侵蚀速率的影响
    3.4 讨论与结论
第4章 大青山及邻区基岩河道纵剖面反演
    4.1 引言
    4.2 基岩河流纵剖面线性反演的基本原理
        4.2.1 基岩河流纵剖面线性模型正演推导
        4.2.2 流域面积系数m估算
        4.2.3 侵蚀系数K估算
    4.3 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纵剖面反演方法和结果
        4.3.1 确定最佳流域面积系数m
        4.3.2 确定平均侵蚀系数K
        4.3.3 大青山基岩河流纵剖面反演
        4.3.4 大青山构造抬升模式恢复
    4.4 色尔腾山、狼山和贺兰山基岩河流纵剖面反演
    4.5 讨论
        4.5.1 反演假设合理性探讨
        4.5.2 反演结果验证
        4.5.3 大青山-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4.5.4 对黄河演化的启示
    4.6 结论
第5章 托克托地区早-中更新世地层年代测定和物源分析
    5.1 引言
    5.2 区域地质背景
    5.3 托克托地区早-中更新世地层~(10)Be/~(26)A埋藏测年
        5.3.1 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埋藏测年原理
        5.3.2 托克托地区~(10)Be/~(26)Al埋藏测年样品采集和处理
        5.3.3 ~(10)Be/~(26)Al埋藏测年结果
    5.4 托克托地区早-中更新世地层物源分析
        5.4.1 锆石U-Pb测年原理
        5.4.2 托克托地区锆石U-Pb测年样品采集和处理
        5.4.3 结果
    5.5 讨论
        5.5.1 托克托地区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物源区分析
        5.5.2 河套盆地与黄河上游、中下游河段的联系
    5.6 小结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6.1 河套盆地与大青山晚新生代构造演化
        6.1.1 构造地貌揭示大青山的构造抬升模式
        6.1.2 流域侵蚀过程对大青山构造抬升的响应
        6.1.3 河套盆地-大青山相对抬升历史
        6.1.4 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驱动机制
    6.2 对黄河演化的启示
        6.2.1 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对黄河演化的影响
        6.2.2 对黄河演化过程的新认识
    6.3 主要结论
    6.4 论文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青藏高原东北缘岷山逆冲推覆构造作用过程及其低温热年代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区交通及地理位置概况
    1.2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与目的任务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1.1 西秦岭造山带
        2.1.2 碧口地块
        2.1.3 龙门山逆冲构造带
        2.1.4 松潘-甘孜地块
    2.2 区域地貌和地层特征
        2.2.1 区域地貌特征
        2.2.2 区域地层特征
3 岷山地区构造结构特征
    3.1 岷江断层褶皱带
    3.2 虎牙断层褶皱带
    3.3 岷山中部主体
4 岷山地区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4.1 实验原理及方法
        4.1.1 裂变径迹测年原理及方法
        4.1.2 (U-TH)/HE测年原理及方法
    4.2 测年结果
        4.2.1 剖面A-B
        4.2.2 剖面C-D
    4.3 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分析
        4.3.1 年龄-高程投图
        4.3.2 热历史反演分析
5 讨论
    5.1 岷山地区构造演化序列
        5.1.1 D_1 期构造变形
        5.1.2 D_2 期构造变形
        5.1.3 D_(1+2) 变形组合
    5.2 岷山地区热史演化序列
150-20 MA持续缓慢冷却'>5.2.1 >150-20 MA持续缓慢冷却
        5.2.2 ~20-0 MA阶梯式加速冷却
    5.3 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探讨
6 结论及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2.3.1 宏观界面成因
        2.3.2 宏观界面类型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2.6 黄土构造节理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3.1.1 时间分布状态
        3.1.2 空间分布状态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3.2.1 地质构造分区
        3.2.2 地震分区
        3.2.3 粒度分区
        3.2.4 降雨分区
        3.2.5 地貌分区
        3.2.6 人类活动分区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3.3.5 陇东群发区
        3.3.6 陕北群发区
        3.3.7 吕梁群发区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3.4.5 实例分析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3.6.1 城镇建设
        3.6.2 交通建设
        3.6.3 能源开发
        3.6.4 水利建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4.2.1 边界条件
        4.2.2 建立模型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4.3.3 地应力场分析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5.4.1 典型滑坡群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层状地貌面成因
        1.2.1.1 夷平面
        1.2.1.2 河流阶地
        1.2.2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1.2.3 水系格局演化研究方法
        1.2.3.1 地质地貌学方法
        1.2.3.2 物源示踪方法
        1.2.3.3 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
        1.2.3.4 数字地貌参数与模拟研究
        1.2.4 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与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构造
        2.1.2 研究区地层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3.1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3.1.1 磁性地层学
        3.1.1.1 基本原理
        3.1.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2 生物地层学
        3.1.3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3.2 环境代用指标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元素地球化学
    3.3 水系演化研究方法
        3.3.1 物源分析方法
        3.3.2 数字地貌参数
第四章 达坂山夷平面与年代学研究
    4.1 达坂山夷平面特征
    4.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4.2.1 岩性特征
        4.2.2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4.3 生物地层学
    4.4 磁性地层学
        4.4.1 岩石磁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4.4.2 古地磁测试结果与分析
        4.4.3 磁性地层划分与地层年代
第五章 大通河、湟水阶地序列与年代学研究
    5.1 大通河八宝川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1.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1.2 最高级阶地(T8)年代
        5.1.2.1 古地磁样品采样与测试
        5.1.2.2 磁性地层年代与T8阶地年代
        5.1.3 东岸T3阶地年代
    5.2 大通河门源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2.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2.2 阶地年代学研究
    5.3 湟水民和段阶地序列与年代
        5.3.1 阶地序列
        5.3.2 阶地年代学研究
第六章 大通河、湟水水系演化
    6.1 大通河、湟水流域概况
    6.2 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重建
        6.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6.2.1.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1.2 河桥阶地序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2 重矿物组合
        6.2.3 砾石岩性成分
        6.2.4 现代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
    6.3 大通河水系未来演化趋势分析
    6.4 湟水水系演化
第七章 讨论
    7.1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
    7.2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的隆升
        7.2.1 祁连山的向东扩展
        7.2.2 祁连山东段的加速隆升
    7.3 祁连山东段河流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
        7.3.1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 造山带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1 构造对水系演化趋势的控制
        7.3.2.2 气候变化对水系重组时间的控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索引
附录二 表索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地形地貌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2.2 区域主要断裂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重力场特征
        2.3.2 磁场特征
        2.3.3 综合物探反演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4.3.2 沉积体系分析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结论与存在问题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海原断裂老虎山段及其邻区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几何复杂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1.1 青藏高原变形模式的争论
        1.1.2 海原断裂滑动速率—青藏高原变形机制讨论的关键
        1.1.3 海原断裂老虎山段地震活动性—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关键
        1.1.4 海原断裂米家山多级阶地的形成演化历史—揭示区域断层活动性的关键
        1.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 主要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貌与沉积地层分布
        2.1.1 区域地质地貌概述
        2.1.2 区域地层格架
    2.2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发育情况
    2.3 区域内主要活动断裂
        2.3.1 海原断裂
        2.3.2 古浪断裂
        2.3.3 香山-天景山断裂
    2.4 海原断裂老虎山段蠕滑特征研究
第三章 研究技术与方法
    3.1 三维结构运动重建技术(SfM)
        3.1.1 SfM技术介绍
        3.1.2 SfM技术主要工作流程
    3.2 Openness可视化技术和Red Relief Image Map(RRIM)技术
        3.2.1 Openness可视化技术
        3.2.2 Red Relief Image Map(RRIM)技术
    3.3 测年技术
        3.3.1 光释光(OSL)测年
        3.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深度剖面测年
第四章 老虎山段松山点第四纪滑动速率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
    4.3 LiDAR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
    4.4 构造地貌填图
    4.5 阶地面定年
        4.5.1 T1阶地~(14)C定年
        4.5.2 T2阶地定年
    4.6 结论
        4.6.1 位移量确定
        4.6.2 研究区滑动速率
    4.7 讨论
    4.8 小结
第五章 紫红山断裂(老虎山段东延部分)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5.1 引言
    5.2 地质背景
    5.3 陡沟坪点构造地貌填图及错断位移
    5.4 腰水沟构造地貌填图及错断位移
    5.5 红柳滩研究点和石门研究点构造地貌填图及错断位移
    5.6 阶地面年代限定
    5.7 滑动速率的限定
    5.8 讨论
    5.9 小结
第六章 老虎山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的讨论
    6.1 海原断裂滑动速率的时空变化特征
    6.2 对高原变形模式的启示
第七章 米家山多级阶地发育及复杂断裂几何学特征研究
    7.1 引言
    7.2 阶地半自动提取与划分
        7.2.1 阶地半自动提取的技术流程
        7.2.2 利用Arc GIS对原始DEM数据进行预处理
        7.2.3 利用R语言完成阶地面自动提取
    7.3 阶地发育特征分析
    7.4 米家山隆起区复杂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机制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发表论文目录

(10)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1.2 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河流阶地成因机制
        1.2.2 夷平面成因机制
    1.3 研究区地貌面研究现状
        1.3.1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研究现状
        1.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
第二章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2.1 独山子背斜区域地质背景
    2.2 数据与方法
        2.2.1 LiDAR DEM和地震反射剖面
        2.2.2 建立奎屯河阶地纵剖面
        2.2.3 限定独山子背斜的活动性
    2.3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
        2.3.1 阶地地貌
        2.3.2 阶地纵剖面
        2.3.3 阶地年龄
        2.3.4 小结
    2.4 独山子背斜全新世活动历史
        2.4.1 断错变形
        2.4.2 褶皱变形
        2.4.3 古地震
        2.4.4 小结
第三章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3.1 山西地堑系区域地质背景
        3.1.1 华北克拉通的演化历史
        3.1.2 华北地区的深部结构
        3.1.3 山西地堑系的活动构造
    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及成因
        3.2.1 数据与方法
        3.2.2 低起伏高海拔地貌面的形成模式
        3.2.3 山西高原的夷平面
        3.2.4 北台面的成因机制
        3.2.5 小结
    3.3 热年代学限定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
        3.3.1样品采集与实验
        3.3.2 热年代结果
        3.3.3 热历史模拟
        3.3.4 新生代构造历史
        3.3.5 小结
    3.4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测年限定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
        3.4.1 样品采集
        3.4.2 实验分析
        3.4.3 年代计算及结果
        3.4.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1.1 奎屯河上游区域性河流阶地成因
        4.1.2 奎屯河上游次级河流阶地成因
        4.1.3 奎屯河中游局部河流阶地成因
    4.2 山西高原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3 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4 多尺度构造变形速率
        4.4.1 独山子背斜多尺度缩短速率
        4.4.2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多尺度断错速率
    4.5 华北地区新生代动力学过程
        4.5.1 华北地区新生代早期断陷盆地的形成机制
        4.5.2 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主要得到以下认识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MULTISTAGE SUPERIMPOSED DE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YANGTZEBLOCK(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D]. 耿爽.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D]. 张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4]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地貌研究 ——对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和黄河演化的启示[D]. 李雪梅.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5]青藏高原东北缘岷山逆冲推覆构造作用过程及其低温热年代学约束[D]. 巩凌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7]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8]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9]海原断裂老虎山段及其邻区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几何复杂度研究[D]. 姚文倩.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10]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D]. 苏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标签:;  ;  ;  ;  ;  

长江流域东北缘多级叠加变形与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