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新品种南露一号

绿豆新品种南露一号

一、绿豆新品种南绿一号(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博[1](2021)在《广袤天地 大有作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河湖海汇聚,山川草木秀美。江苏,有“鱼米之乡”美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缩小,达到2.19∶1,这些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助力,也离不开农业科研人员的付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则是其中的中坚力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于1931年。新中国成立后,历?

盛豪[2](2020)在《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给乡村景观提升指出了新方向,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成为设计者关注的热点。乡土植物种类丰富,在当地应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又可以凸显乡村景观特色,是植物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类型。本文以乡村景观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方法研究为主题,对乡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原则和乡土植物的配置手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为研究对象,对其庭院空间、公共活动空间、道路路侧、滨水空间、农业生产用地等不同区域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三河村和楼塘村的乡村景观提升规划设计,并结合现有理论和实践规划内容对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模式、经济作物在乡村景观中的作用及乡土植物景观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讨,为乡村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当地乡土植物种类与应用现状经过调研与汇总,整理出主要的94种适宜肥西县种植的乡土植物,分别属于49个科,76个属,其中乔木34种,灌木29种,藤本16种,水生植物15种。主要应用于庭院空间、公共活动空间、道路路侧、滨水空间、农业生产空间等不用空间。并总结出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出现的四大问题,分别是乡村植物景观特色不明确;景观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常绿植物比例偏高;公共活动空间植物养护管理水平有待提升。(2)乡村景观提升规划实践在进行乡土植物景观营造时,将庭院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作为规划重点,通过增加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以及打造特色植物产业的方式凸显乡土植物在景观营造中的地位,通过增加落叶植物的方式完善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丰富多层次、立体化的植物群落结构;对于公共活动空间、道路路侧及滨水空间,可以通过增加乡土乔木树种比例,丰富湿地及水生乡土植物等方法,营造富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3)乡村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模式与乡土植物的作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乡土植物的应用模式应根据乡村的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庭院空间适宜选择果树、蔬菜类植物,采用分块规划菜地与散植果树的模式;农业生产空间适宜选用乔木、草本植物,保留现状场地的基础上采用散植的方式;公共活动空间适宜选用乔木、灌木类植物,采用“落叶乔木+花灌木+低矮灌木”的种植模式;道路路侧适宜选用落叶乔木、灌木与草花类植物,采用落“叶乔木+灌木+草花”相结合的复层种植模式;滨水空间适宜选用乔木、湿地植物、水生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模式。并在充分尊重乡村原始生态的基础上,提高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打造多层次,立体式的植物种植层次,注重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效果;通过在庭院规划可食地景,打造适合乡村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的方法突出经济作物在乡村景观中的作用。

胡业功[3](2019)在《明光市绿豆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光市自2009年成为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以来,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体系的人才、技术、科研等优势,与地方技术推广部门结合,打造出产业技术体系与推广体系深度融合,助推明光绿豆产业快速发展,明光绿豆产业由小变大,品牌由弱变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明光市绿豆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以期推动绿豆产业发展进程。

孙言博[4](2019)在《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甘薯(Ipomoea batatas)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块根作物,菜用型甘薯产品近年来逐渐走向餐桌,其作为甘薯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南方地区稳定发展,然而甘薯病毒病严重制约甘薯产业的发展,每年因病毒病造成的减产高达40%。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地生产优质无毒的种苗是甘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甘薯组织培养中,由于次生代谢产物氧化而引起的褐变,以及微生物造成的污染是甘薯的组织培养的两大难题。植物微生物群落中的部分微生物会引起的组织或幼苗污染,尚有部分微生物对提高农林业产量和植物抗病能力有潜在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心香、广薯87、川山紫、宁紫薯、薯绿一号、高系14和三角宁为原材料,首先从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消毒方案、培养基配方和防褐化剂筛选等环节入手,建立起一套适合热带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脱毒快繁最优化再生体系;其次,将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全面揭示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以期确定甘薯外植体材料携带的病原及有益微生物的身份信息。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部位外植体比较的结果表明,侧芽增殖率与存活率最高;在不同的外植体消毒处理中,依次用75%酒精消毒60秒,2%次氯酸钠消毒15分钟,以及0.1%氯化汞消毒15分钟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0.05mg/L NAA+0mg/L 6-BA+0.1 mg/L GA3;茎长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mg/L6-BA+0.5mg/LGA3;茎加粗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6-BA+0 mg/LGA3;鲜重、干重增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6-BA+0.5 mg/LGA3。在培养基中加入5-6g/L硫代硫酸钠和1.2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有效地抑制外植体的褐变。2.传统平板划线法从甘薯组培污染菌中分离得到6个不同种属的真菌,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孢属(Fusarium)和Edenia属为甘薯苗内携带的内生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和间座壳属(Diaporthe)为污染杂菌。3.高通量测序的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核心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极高,检测到的真菌、细菌、古菌OTUs数分别为13423,733,和9463个。核心微生物群落中,优势的真菌包括 Fusarium、Alternaria、Cladosporium、Edenia 和 Acremonium 等,优势的细菌有Sphingomonas,Aureimonas和Curtobacterium 等,且优势真菌中 Fusarium、Cladosporium和Edenia可通过传统培养法分离甘薯组培污染杂菌得到。4.不同地区的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海口地区甘薯茎尖真菌群落中优势种为Fusarium(镰刀菌属)、Edenia属和Cladosporium(枝孢属)而桥头地区为Edenia。茎尖的细菌群落中,海口地区的优势种为Rhizobium(根瘤菌属)、Methylobacterium(甲基杆菌属)和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而海头和新洲地区为Pantoea。本研究创立了一套适合海南热带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组培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揭示了甘薯茎尖核心微生物群落的物种身份信息,为进一步针对具体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精准、有效的外植体消毒措施奠定基础;此外,本研究揭示的非病原微生物的详细物种组成,还将为甘薯后续栽培生产中有益共生微生物的高效筛选、以及科学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侯小峰[5](2017)在《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绿豆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作物,其在山西农业转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绿豆的单产较低、效益较差,导致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选育高产优质的绿豆新品种,以促进山西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与功能农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绿豆品种资源比较试验,通过比较绿豆的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形成,旨在为高产绿豆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58个绿豆品种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在汾阳地区对绿豆单株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荚重>单株荚数>英皮重>单株地上部生物量>主茎分枝数>株高>主茎节数,其它生育期、主茎粗、荚长、荚宽、荚粒数、百粒重、单株根重、始花期等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小。(2)对58个绿豆品种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在欧式距离为40处,以上品种主要分为四大类,第2大类包含27个品种,第3大类包含26个品种。另外,尽管第4大类仅包含3个品种(绛县绿豆、晋绿豆7号和冀绿0308),但16个性状指标中除百粒重较低、荚宽较小外,其他大部分表现均为最好,可作为骨干品种利用。

刘建华[6](2017)在《优质高产绿豆新品种榆绿一号选育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绿一号绿豆新品种是榆林市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用系统选育法培育的优良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品种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符合出口要求。201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榆绿一号绿豆新品种的成功选育有效地改善了榆林市绿豆品种结构,结束了数十年来一直沿用农家种的历史,实现了全市绿豆品种的更新换代,填补了榆林市绿豆育种的空白。

杨洪春[7](2016)在《中绿1号绿豆生长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豆是我国传统豆类食品,其兼具粮食、蔬菜、保健、绿肥、医药等五种用途集于一身。绿豆含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建平县农民一直具有绿豆种植的传统,近年来种植面积持续增大,成为建平县又一农业高产高质高效的产业。为了提高品质和效益,建平县农业部门根据本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绿豆优质品种中绿1号。该品种适于在辽西北半干旱

高小丽[8](2007)在《不同基因型绿豆开花结荚期生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作为医食兼用的重要资源,绿豆在现代功能型食品开发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然而,由于绿豆科研起步较晚,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产量和品质形成起决定作用的花后植株代谢生理特性缺乏系统研究,大田生产缺乏适栽品种,加之栽培管理粗放,单产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探索绿豆生育特性,提高产量和品质成为绿豆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近年来各地选育的绿豆品种(系)或地方名优品种为材料,在绿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花结荚期,测定、分析了植株代谢的相关生理参数—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等指标;并采用石蜡切片法,从解剖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绿豆功能叶片在开花结荚期的结构差异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开花结荚期间,各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主茎不同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在同一生育阶段表现为第9叶>第8叶>第7叶>第6叶。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光合性能存在着显着差异。从开花到成熟,高产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出低产品种(系)16.1-21.3%,且高产品种(系)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较慢,生育后期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明显的高光效特性。2.开花结荚期间,各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叶片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而POD活性和MDA含量持续上升,导致膜结构和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光合性能下降。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存在着显着差异。高产品种(系)叶片SOD和CAT活性高且后期衰减较慢,平均衰减速率分别为28.6 U·g-1·d-1、18.6 U·g-1·d-1,而低产品种(系)平均衰减速率分别为35.1 U·g-1·d-1、21.3 U·g-1·d-1;生育后期高产品种(系)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SOD和CAT活性,有效延缓了叶片衰老进程。3.各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随着花后生育进程的推进均趋于减小;花荚盛期后,叶片结构自下向上逐渐衰老,叶肉细胞开始解体,栅栏组织排列趋向紊乱。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叶片结构存在着显着差异。高产品种(系)叶片平均厚度为224.2-235.3μm,低产品种(系)叶片平均厚度为211.8-223.0μm;高产品种(系)栅栏组织较发达,栅栏组织占叶片厚度的比值平均为53.8%,高出低产品种(系)4.7%;高产品种(系)叶片结构衰老缓慢,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使其生育后期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光合生产力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开花结荚期间,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均与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绿豆植株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致性。4.各品种(系)开花后,植株根系伤流强度随着花后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开花初期,根系活力逐渐升高,花荚盛期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植株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与主茎开花节位叶片光合功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根系活力的衰退始期晚于叶片功能的衰退始期。主茎开花节位叶片在花后15 d左右开始自下向上衰老,而根系活力可维持到花后30 d左右,才迅速衰退。不同基因型品种间根系活力存在着显着差异。叶片衰老较慢的高产品种(系),其根系伤流强度较大,生育后期根系活力衰退较慢。5.开花结荚期间,各品种(系)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籽粒干物质积累呈近“S”型的增长趋势;干物质积累过程表明,花后16-31 d是绿豆生物产量和籽粒“库”形成的关键时期。绿豆的叶片、茎秆、荚壳干物质积累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均是向籽粒提供同化物的“源”,其中主茎开花节位叶片是籽粒充实的主要源器官。不同基因型绿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存在着显着差异。高产品种(系)各器官在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强,尤其是开花节位叶片干物质积累多,具有较大的“源”,后期向籽粒运转量高,其平均干物质运转量为2.85 g/单株,而低产品种(系)只有1.94 g/单株;加之高产品种(系)单株结荚数较多,具有较大的库容,最终获得了较高的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

邓恒强[9](2002)在《超级绿豆新品种——南绿二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绿二号是我国着名绿豆专家孟照璜教授采用无性杂交方法,导入南瓜和红薯的基因育成的一个高产绿豆新品种,获地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经中国科学院粮食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7.80%,碳水化合物含量58.20%,分别比中绿一号提高15%和17.20%,经专家品尝鉴定,该品种煮食用时短.汤色浓绿,口味浓郁,做豆芽发芽快,出芽率高。经几年来的多点示范,一般每亩产量在200千克左右,最高达300千克。南绿二号全生育期60天左右,春季、夏季、秋季均可种植,江南地区可连续种3茬,黄淮流域可连种2~3茬,北方省区可种1~2茬。株高50厘米左右,直立型,分枝3~4个,抗倒伏,英大子大,千粒重80克左右。茎粗壮,叶片大而肥厚,花金黄、结英72~102个,英果长9~18厘米,每英9~18粒,子形、子色近似中绿一号,产量比中绿一号高1~2倍、可分批采收,也可一次性成熟收获,干英不炸英。一次性成熟收获,每亩产量在200千克左右。第一、二批采收黑英,第三批一次性收割。每亩可产250~300千克。抗病抗灾性强,管理省工,高产稳定。基因稳定,可连年做种。栽培要点1 适播期长4月下旬到7月下

田静,范宝杰[10](2002)在《河北省小豆、绿豆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指出分析了我省目前小豆、绿豆的生产和研究现状,介绍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分析了在科研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目标及发展建议。

二、绿豆新品种南绿一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豆新品种南绿一号(论文提纲范文)

(1)广袤天地 大有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改革赋能,激活“一池春水”
科技服务,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高位开放,“朋友圈”越来越广

(2)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梳理和总结当地乡土植物种类与应用现状
        1.4.2 分析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中出现的几大问题
        1.4.3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植物种植模式进行探讨
        1.4.4 提出乡村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应用模式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
        2.1.2 乡村景观
        2.1.3 乡村植物景观
        2.1.4 乡土植物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园林美学
        2.2.2 生态学原理
        2.2.3 植物群落学
3 铭传乡村落植物景观调研
    3.1 铭传乡自然地理概况
        3.1.1 铭传乡行政区划
        3.1.2 地方特色
        3.1.3 地形及气候条件
        3.1.4 文化旅游资源
        3.1.5 植物资源
    3.2 不同区域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3.2.1 庭院空间植被种植现状
        3.2.2 公共绿地植被种植现状
        3.2.3 道路路侧植被种植现状
        3.2.4 滨水空间植被种植现状
        3.2.5 农业生产空间植被种植现状
    3.3 乡村现状绿化存在的问题
        3.3.1 植物景观特色不明确,乡土植物应用比例应适当提高
        3.3.2 景观植物群落结构单一,种植模式应进一步完善
        3.3.3 常绿植物比例偏高,应注重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效果
        3.3.4 公共活动空间植物养护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3.4 小结
4 铭传乡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实践
    4.1 建设现状概览
        4.1.1 三河村
        4.1.2 楼塘村
    4.2 植物景观与村落风水及当地文化的融合
        4.2.1 植物景观与村落风水的融合
        4.2.2 植物景观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4.3 三河村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实践
        4.3.1 三河村植被种植现状
        4.3.2 乡土植物规划应用目标
        4.3.3 不同区域乡土植物应用方法
    4.4 楼塘村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实践
        4.4.1 楼塘村植被种植现状
        4.4.2 乡土植物规划应用目标
        4.4.3 不同区域乡土植物应用方法
    4.5 小结
5 村落乡土植物配置与应用模式探讨
    5.1 不同区域的植物选择与种植模式
        5.1.1 庭院空间
        5.1.2 公共活动空间
        5.1.3 道路路侧
        5.1.4 滨水空间
        5.1.5 农业生产空间
    5.2 乡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原则与配置手法
        5.2.1 乡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原则
        5.2.2 乡土植物的配置手法
    5.3 经济作物在乡村景观中的作用
        5.3.1 传统农作物景观
        5.3.2 经济作物景观
    5.4 植物景观与当地历史文化的融合
        5.4.1 地域文化
        5.4.2 村落风水与文化性
    5.5 乡土植物特点
        5.5.1 生态性
        5.5.2 实用性
        5.5.3 经济性
        5.5.4 动态性
    5.6 乡村绿地空间形态模式的运用
        5.6.1 斑块绿地
        5.6.2 廊道绿地
        5.6.3 基质绿地
6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3)明光市绿豆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开展现状
    1.1 加强体系队伍建设
    1.2 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得到全面应用
        1.2.1 引进优良品种。
        1.2.2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1.2.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
        1.2.4 栽培技术全面提升。
        1.2.5 种植模式多样化。
        1.2.6 明绿品种得到提纯。
        1.2.7 绿豆贮藏技术研究应用。
    1.3 基地建设得到巩固
    1.4 宣传与推广得到全面普及
    1.5 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1.6 扶贫工作精准化
2 取得主要成效
    2.1 创新绿色种植技术, 实现产量明显提升
    2.2 示范基地创新发展, 实现种植效益明显提升
    2.3 产业技术体系与推广体系联动创新, 实现明绿品牌进一步提升
    2.4 推进绿豆文化创新, 实现产业化程度提升
    2.5 精准扶贫创新, 实现产业带动脱贫提升

(4)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甘薯概况
        1.1.1 甘薯生物学特性
        1.1.2 甘薯营养价值
        1.1.3 甘薯产业发展状况与主要问题
    1.2 植物组培快繁关健技术
        1.2.1 外植体的取材部位
        1.2.2 培养基中激素种类与浓度
        1.2.3 次生代谢产物与褐变
        1.2.4 微生物污染与外植体消毒方式
    1.3 植物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利用价值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甘薯品种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实验选用的基本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部位外植体组培生长对比实验
        2.2.2 外植体的消毒方法优化实验
        2.2.3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实验
        2.2.4 防褐化剂的筛选实验
        2.2.5 甘薯组培过程中污染菌的分离与鉴定
        2.2.6 高通量检测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
        2.2.7 群落影响因子的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外植体的选取对组培的影响
    3.2 消毒方案对存活率的影响
    3.3 培养基配方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
    3.4 不同防褐化剂的效果
    3.5 平板划线法污染菌的分离鉴定
    3.6 基于高通量检测的甘薯茎尖共生微生物多样性
        3.6.1 物种累积曲线
        3.6.2 真菌
        3.6.3 细菌
        3.6.4 古菌
    3.7 群落影响因子
        3.7.1 品种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7.2 品种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7.3 地点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7.4 地点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7.5 表面消毒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7.6 表面消毒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 讨论
    4.1 再生体系的优化
    4.2 微生物群落
    4.3 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影响因子
5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绿豆简介
    1.2 绿豆种植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3 中国绿豆的改良发展状况
    1.4 绿豆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及发展趋势
        1.4.1 产量性状相关研究
        1.4.2 品质性质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不同绿豆品种资源来源与特征
    2.3 试验设计
    2.4 农艺性状调查
    2.5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绿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3.2 不同绿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3.3 不同绿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6)优质高产绿豆新品种榆绿一号选育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目标
2 育种材料、方法及流程
3 选育过程
    3.1 品种资源征集
    3.2 原始材料圃-单株选择
    3.3 株行试验
    3.4 品系鉴定试验
    3.5 品种 (系) 比较试验
    3.6 申请田间鉴定
    3.7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3.8 品质分析及抗病性鉴定
    3.9 品种审定登记
4 品种标准
5 适宜区域
6 栽培技术要点

(7)中绿1号绿豆生长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与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生长表现
2 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2.3 合理密植。
    2.4 播种后幼苗管理技术
        2.4.1 镇压。
        2.4.2 间苗与定苗。
        2.4.3 中耕除草。
        2.4.4 灌水、防涝。
        2.4.5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病毒病蚜虫、菜青虫等, 发生初期要及时进行防治。
    2.5 合理施肥。
    2.6 及时收获。

(8)不同基因型绿豆开花结荚期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绿豆的生产与分布概况
        1.1.1 起源
        1.1.2 分布概况
    1.2 绿豆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1.2.1 营养价值
        1.2.2 保健功能
        1.2.3 开发利用研究
    1.3 绿豆品种资源研究及品种改良
        1.3.1 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利用
        1.3.2 品种改良
    1.4 绿豆生理特性研究
        1.4.1 生长发育及其产量性状研究
        1.4.2 栽培技术研究
        1.4.3 绿豆植株代谢生理特性研究
    1.5 植物衰老代谢生理研究进展
        1.5.1 叶片衰老与活性氧、自由基代谢
        1.5.2 植物代谢的生理生化指标选择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绿豆产量性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产量与产量结构
        2.2.2 品种(系)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2.2.3 品种(系)生育进程
    2.3 小结
        2.3.1 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2.3.2 品种(系)的生育进程
        2.3.3 产量评价的方法选择及其应用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绿豆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3.2.2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3.2.3 叶片气孔导度变化
        3.2.4 叶片胞间CO_2 浓度变化
        3.2.5 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
        3.2.6 叶片蒸腾速率变化
        3.2.7 叶片光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3.3 小结
        3.3.1 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
        3.3.2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第四章 不同基因型绿豆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4.2.2 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4.2.3 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4.2.4 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基因型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2 取样、制片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叶片的组织结构特征
        5.2.2 叶片解剖结构的动态变化
        5.2.3 叶片厚度的动态变化
        5.2.4 叶肉组织厚度的动态变化
        5.2.5 叶片解剖结构特性与光合性能的关系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基因型绿豆根系功能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6.1.2 研究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不同基因型绿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规律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7.1.2 研究方法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
        7.2.2 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
        7.2.3 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
        7.2.4 干物质的转运规律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开花结荚期绿豆叶片光合性能及活性氧代谢特性
        8.1.2 开花结荚期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化
        8.1.3 开花结荚期绿豆根系活力的变化
        8.1.4 开花结荚期绿豆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物质转运规律
    8.2 讨论
        8.2.1 叶片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关系
        8.2.2 叶片衰老过程中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
        8.2.3 叶片显微结构与其光合性能的关系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绿豆新品种南绿一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袤天地 大有作为[N]. 李文博. 农民日报, 2021
  • [2]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为例[D]. 盛豪.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3]明光市绿豆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J]. 胡业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0)
  • [4]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D]. 孙言博. 海南大学, 2019(07)
  • [5]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分析[D]. 侯小峰.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6]优质高产绿豆新品种榆绿一号选育纪实[J]. 刘建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05)
  • [7]中绿1号绿豆生长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 杨洪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16(23)
  • [8]不同基因型绿豆开花结荚期生理特性研究[D]. 高小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9]超级绿豆新品种——南绿二号[J]. 邓恒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2(11)
  • [10]河北省小豆、绿豆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 田静,范宝杰. 河北农业科学, 2002(03)

标签:;  ;  ;  ;  ;  

绿豆新品种南露一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