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东海海侵和海退层序

第四纪东海海侵和海退层序

一、第四纪东海的海进层序和海退层序(论文文献综述)

赵勇,杨誉博,李瑞杰,杨吉龙,王强,李亚林,王纯君,魏波,方同明,王志辉[1](2021)在《永定河中下游MIS7以来地层沉积演化及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化》文中认为利用廊坊东A27钻孔岩心资料,样品微体生物、孢粉特征综合分析,结合AMS14C测年,对永定河中下游地区MIS7以来的地层进行分析,建立了MIS7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其进行了年代厘定,讨论了该地区大约MIS7阶段以来氧同位素分期气候下的地层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永定河中下游地区晚第四纪可划分为U1~U8共8个沉积单元,分别对应于MIS1~MIS7以及MIS8晚期的沉积地层,与海洋氧同位素分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U1单元为MIS1形成的湖沼—河谷—泛滥平原沉积,U2单元为MIS2形成硬质黏土(第1硬土层)—下切河谷—湖沼沉积,U3单元为MIS3形成的湖沼—河谷—泛滥平原沉积,U4单元为MIS4形成的河间地块沉积(第2硬土层,暴露失水沉积),U5单元为MIS5形成的湖沼夹分支河道沉积,U6单元为MIS6形成的下切河谷夹短暂湖沼沉积,U7单元为MIS7形成的以湖沼为主沉积,U8单元为MIS8晚期形成的泛滥平原沉积,重塑了MIS7以来沉积环境模式,建立了本区晚第四纪精细年代地层框架。笔者认为永定河中下游在新石器时期以河湖共存为主,在其晚期为湖沼发育达到顶峰,出现泥炭层,直至商周时期后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湖沼消退转变为泛滥平原面貌,为区域古地理环境及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黄猛,韩荣文,牛毅,胥勤勉[2](2021)在《渤海湾西北岸MIS3阶段以来的海侵特征》文中指出晚更新世以来渤海湾沿岸普遍出现三期海侵,不同学者通过钻孔以及古海岸遗迹分析探讨了渤海湾西岸、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沉积演化及海平面变化,而渤海湾西北岸地区晚更新世海侵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及海侵层对比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渤海湾西北岸多个钻孔岩心进行年代学、沉积学和微体古生物研究,建立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40 m以浅的标准地层层序、年代格架,划分了微体古生物组合带。研究区MIS3阶段以来共发育两期海侵,MIS3阶段海侵年代为35210~37658 cal. a BP,MIS1阶段海侵年代为7050~11310 cal. a BP。受古气候变化、古地貌和新构造运动影响,两期海侵层的空间分布和岩相古地理特征差异明显,MIS1阶段海侵规模大于MIS3阶段,MIS1阶段海侵为泻湖沉积体系,MIS3阶段海侵为潮坪-河口砂坝沉积体系。

刘建兴,石学法,吴永华,于晓晓,单新,徐涛玉[3](2020)在《东海外陆架厚层砂质沉积岩石磁学特征》文中认为对位于东海外陆架潮流沙脊分布区的DH03孔(进尺101.6 m,水深96 m)上部0~48 m层位的砂质沉积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砂质沉积物中的主要磁性组分为陆源碎屑型磁铁矿(Fe3O4),并含有少量赤铁矿(Fe2O3);不同层位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的粒径差别非常显着,几乎涵盖从单畴(SD)、准单畴(PSD)乃至多畴(MD)的各种磁畴状态,不利于相对古强度(RPI)的应用,这与研究区复杂多变的水动力过程和物质来源密切相关;同时,部分层位沉积物中原生的铁氧化物特别是磁铁矿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成岩改造,形成了少量的自生胶黄铁矿(Fe3S4),指示了较高的有机碳供应和沉积速率;此外,磁性矿物含量随深度变化也较为明显。揭示了东海外陆架砂质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复杂性。

盛琛[4](2020)在《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海洋资源丰富。深刻认识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化规律,探索浙江近岸海域海陆相互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能够为浙江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对预测未来海岸带环境演化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近岸海域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和钻孔沉积物样品为材料。根据浙江近岸海域的浅地层剖面获得地震地层情况,对ECS-1301孔的沉积物进行AMS 14C测年、光释光测年、粒度分析、微体古生物鉴定等测试,并与ESC-1302孔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近岸海域的浅地层剖面从上至下显示4个主要的地震反射界面T1T4,地震单元从上至下为SU1SU5,而其中SU1、SU2(可进一步划分为SU2-1和SU2-2)、SU3分别对应于该区2个钻孔岩心所揭示的末次冰消期以来发育的沉积单元DU1、DU2(可进一步划分为DU2-1和DU2-2)、DU3。2.各沉积单元形成时间和沉积环境如下:(1)DU3形成于MIS 2MIS 1早期,这期间在研究区的中部经历了从河流演变为河口湾环境的转变,而北部则以河流环境为主。(2)DU2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中期。研究区中部经历了潮坪至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再到东海内陆架潮流沙脊/沙席的远端环境的变化。研究区北部经历了从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浅水环境逐渐演变为受潮汐作用的近岸内陆架环境。DU2最顶部的细砂薄层代表了全新世中期最大海泛面时期形成的缩聚层。(3)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7cal kyr BP)至今,对应于浙江近岸海区发育的楔形泥质沉积体。3.末次冰消期以来浙江近岸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变化主要受控于沉积物堆积位置、气候、海平面变化和长江三角洲发育(长江河口湾的填充)等原因。DU3河流沉积主要受到沉积物堆积位置影响。DU2沉积单元的高沉积速率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反映了气候因素影响。在中全新世沉积速率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主要可能由于钻孔位置远离近源入海河流而受长江物质的控制。到了2 cal ka BP沉积速率再次升高,这主要可能是由于长江河口湾基本被填充完毕,大量的长江入海沉积物得以被海流搬运至浙闽沿岸。4.对ECS-1301孔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的粒度数据处理,识别出敏感粒级1(<4.125Φ)、敏感粒级2(4.1256.125Φ之间)和敏感粒级3(>6.125Φ)三个敏感粒级区间。敏感粒级2在岩芯中波动强烈且控制了平均粒径的变化,是反映环境变化的敏感粒度组分,变化趋势可能大致反映了东亚冬季风在浙江近岸海域的演化。

于剑峰,顾效源,韩明智,原帅帅,强萌麟,李亨健[5](2020)在《丁字湾近岸海底沉积物地层单元划分及沉积特征》文中提出通过对172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与6个钻孔的综合对比,对丁字湾近岸海底沉积物进行细分,自上而下划分为D0,D1,D2,D3共4个反射界面,SU1,SU2,SU3共3个沉积单元,该文总结了每个沉积单元的埋深、分布及特征,按照各个层序形成时的相对海平面位置及其升降变化态势,划分了海侵、低位、高位3个体系域,分别对应滨海相、陆相、滨海相沉积相。查明了丁字湾近岸浅地层结构及沉积特征,为该区的发展规划、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顾效源,于剑峰,韩明智,原帅帅,强萌麟,李亨健[6](2020)在《单道地震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以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为例》文中提出单道地震调查技术方法是海洋地震调查的主要手段之一,海上单道地震具有配置灵活、施工效率高、中—浅部地层分辨率较高、应用面广等特点,在海洋地质调查领域应用广泛。该文简要介绍了单道地震的工作原理,并以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为例,通过分析该区单道地震资料,结合探测目的及仪器性能,制定了针对性的试验方案,确定了分辨率较高的参数优化组合,获得了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层资料。通过对实测单道地震剖面的比较和分析,结合钻孔数据,对威海褚岛北部海域地层进行分层划分及地层单元体系域分析,得出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中—浅地层结构特征及海底地质灾害特征。通过对威海褚岛北部海域单道地震调查应用实例的分析,阐述了海上单道地震在数据采集、处理和解译方面的相关技术。

陈珊珊,王中波,陆凯,祁江豪,赵钊,张志珣[7](2019)在《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及古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SHD-1钻孔岩心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地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地层的地质年代进行了厘定。根据Octavian Catuneanu(2005)的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区地层划分出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下降期体系域、海退和低位体系域。研究表明,过孔的浅地层剖面与钻孔岩心的沉积地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可划分出7个不整合界面(D7—D1)和7个地震单元(SU7—SU1)。东海外陆架的海进层序与海退层序有规律地交替发育,它们与海平面变化曲线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地震单元SU1、SU5分别为MIS 1、MIS 5形成的海侵沉积,主要发育浅海沉积层,100 m以浅的位置发育潮流沙脊;地震单元SU2、SU4、SU6分别对应MIS 2、MIS 4和MIS 6低海平面时期形成的河流/河口—三角洲沉积;地震单元SU3、SU4为下降期体系域,这两个亚单元分别对应MIS 3和MIS 4晚期。MIS 4—MIS 3发育厚层且分布广泛的水下三角洲,但MIS 4发育的水下三角洲的规模不及MIS 3大。总之,对MIS 6以来沉积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古环境研究可为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的海平面变化、古环境演化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徐承芬,张勇,孔祥淮,胡刚,毕世普,牟秀娟,宁泽,张晓波[8](2020)在《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5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船在闽北近岸海域采集的3 500 km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结合所处海域水深35~40 m、长度90.2 m、穿过测线Z3和测线L9地震剖面的交叉处的一口地质岩芯ECS1601的分析,对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近岸海域浅层地震剖面,可以识别出5个地震层序,自上而下分别为SU1(QT0-QT1)、SU2(QT1-QT2)、SU3(QT2-QT3)、SU4(QT3-QT4)、SU5(QT4-QT5);根据沉积特征和测年数据,地质岩芯ECS1601可以划为4个沉积地层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命名为DU1、DU3、DU4、DU5(DU5a、DU5b、DU5c)。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SU1对应于DU1,SU3对应于DU3,SU4对应于DU4,SU5对应于DU5。综合分析地震剖面和地质浅钻,建立了闽北近岸海域的年代地层框架和沉积地层演化模式,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过程。

梁娟[9](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熊萍[10](2019)在《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边缘沉积物记录了高频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是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区域地貌演化历史、沉积充填响应过程的最佳载体。对第四纪尤其是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古地貌及沉积响应研究除了帮助人们认识过去米兰科维奇旋回主导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地貌演化历史及沉积响应特征外,同时也为探究南海西北陆缘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提供了背景研究基础。南海西北陆缘地处低纬度地区,在宽阔的陆架上完整地保留了高分辨率海平面变化周期内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受海平面变化控制下古地貌演化及沉积响应的天然实验室。本论文以南海西北陆缘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二维地震剖面和钻孔岩心数据,重建了末次盛间冰期旋回中关键的高海平面时期(MIS5、MIS 3、MIS 1)和低海平面时期(MIS 4、MIS 2)的古地貌,进一步丰富了晚更新世以来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演变机制的研究;其次,论文重点讨论了大陆边缘沉积物在MIS 4-MIS 2期间的沉积响应记录,刻画了其沉积分布特征与响应规律,分析了沉积响应的影响因素。同时,利用形态动力学模型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在海平面变化、古气候、洋流以及季风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海南三角洲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控制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论文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南海西北陆缘末次盛间冰期-冰期古地貌特征不仅揭示了海岸线的前进与后撤过程,也记录了陆源碎屑随大型河流搬运时发生前积与退积作用的响应过程。南海西北陆缘以及整个南海晚在更新世末次冰期古地貌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演变过程,大陆架发生多次海陆交替转换。研究认为南海西北陆缘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期间的古地貌变化是南海及周缘地区变化最为剧烈、与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响应的关系最为紧密的地区。在MIS 5e(123 Kyr B.P.)时期南海相对海平面处于最高位,海岸线普遍向陆地方向回撤,北部湾在这一时期扩大了约2.5×104km2,但海底地形比较平缓。此时,南海海域面积面积最大约为3.6×106km。冰期MIS 4晚期阶段(66 Kyr B.P.),北部湾完全暴露为陆地,海南岛和华南大陆在这一时期连为一体,莺歌海海域大部也高出现代海平面以上,两者均表现为平缓的近海平原,可能广布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间冰期MIS 3时期,莺歌海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50-100km,北部湾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约110km,莺歌海与北部湾呈C型环绕海南岛分布。海南岛在这一时期与华南大陆连为一体,在整个南海西北部地区是地形最高的地区,对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扮演了主要角色。MIS 2冰期,南海西北部主要以陆架斜坡、深海平原为特征,水深>1000 m;陆架北东向延伸,宽度较小(<15 km),相比间冰期明显收缩。北部湾和莺歌海此时为陆地近海平原环境,西沙群岛大面积出露。此时,也是南海面积最小阶段,面积约为1.6×106km,比末次盛间冰期最大面积相差2.25倍。(2)层序地层及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末次冰期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海相沉积体系垂向沉积发育模式,是控制海南三角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研究区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识别出最大海泛面MIS3、不整合面R2(65 Kyr B.P.)和R1(56 Kyr B.P.)。R2界面对应了广泛发育于其他大陆边缘的MIS 4不整合界面,界面发育下切水道,形成于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期;最大海泛面MFS形成于MIS3海平面高位期,不整合面R1形成于MIS3-MIS2之间,同样具有大量下切水道的特征。明显的下切水道特征与基于DEM提取的河流网络相一致,这些水道连接到海南岛西海岸,成为海南三角洲主要物源供给通道之一。研究区地震剖面中识别出沉积单元DU1和沉积单元DU2,其中DU2是以R2为底界面,R1为顶界面限制的海南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垂向上,沉积相从下到上随着海平面变化,依次为以泥和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相→以粉砂和砂为主的低能环境下形成的三角洲前缘相→以砂和薄砂互层的三角洲前缘相→以河道沉积相为主的相对高能环境,分别对应了MIS 4-MIS 3海平面上升时期形成的海侵体系域TST→MIS 3高海平面时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MIS 3-R1海平面下降引起强制海退而形成的下降体系域FSST→MIS 3-R1海平面上升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南海西北陆缘在海南三角洲形成时期(R2-R1)沉积速率非常高,为形成海南三角洲提供了必要条件。残余厚度显示R1-R0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的西侧与南侧,地层厚度基本<30m。整体而言,R1-R0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具有自北西方向向南东方向依次增大的趋势,在海南三角洲范围内,沉积中心位于其东南边缘,靠近海南岛而远离红河河口三角洲和越南大陆边缘。这一时期的平均沉积速率基本<5.3×10-44 m/yr,局部地区可达到1.1×10-33 m/yr。R2-R1界面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与R1-R0时期的相比,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残余地层的空间分布环绕海南岛呈C型分布,残余地层最大厚度>60 m,其它地层残余厚度>30 m的区域绕过海南岛南部(三亚)延伸到海南岛东南部,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海南岛陆源碎屑的输入的影响。海南三角洲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最高值>7.0×10-33 m/yr,研究区约有一半海域沉积速率>3.3×10-33 m/yr。(3)地层回剥法获得的R1和R2这两个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反映海南三角洲存在由北向南、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表明来自海南岛的陆源碎屑是控制三角洲发育、地貌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海岸线在华南大陆边缘、越南陆缘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后撤,在海南岛则表现不显着。另一方面,R2时期存在的北东-南西走向与北西-南东走向海底“洼槽”在R1时期已经基本消失,后者仅残存于莺歌海最南缘。但是莺歌海海域北东-南西轴向分布的海水等深线样式仍然存在,这些特征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显着的改变了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琼东南海域的地貌形态。(4)形态动力学模型表明,来自海南岛的沉积物在海南岛西南河口卸载,成为这一时期海南三角洲的主要物源,红河的贡献较少。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三维环流揭示了西北陆缘冰期存在弱流速的冬季气旋环流和夏季反气旋环流,这种环流模式有利于堆积物在北部湾内部特别是在环流中心沉积。在大型季风驱动环流、浮力驱动的河流羽流与潮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下,对南海西北陆缘净输沙起主导作用。砂体运移模拟结果显示沉积物物源除来自海南岛以外,还有少部分可能来自红河。红河输沙向古三角洲的主要输沙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冬季输沙的西部输沙通道,另一条是夏季输沙的东部输沙通道。模拟河载泥沙淤积10年后的情况显示,南海西北陆缘R2时期河流流量形成了两个大型沉积体,一个位于北部湾北部陆架河口,物源主要来自红河;另一个是位于海南岛西南海岸的海南三角洲,海南三角洲是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最大的沉积体,其物源主要来自海南三角洲,红河的贡献较少,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5)综合分析认为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亚洲季风演化决定了南海西北陆缘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作用发生,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独特的古地貌格局。综合高频层序地层学分析、残余厚度分析、关键时期R2和R1古地貌重建、古水道分析以及低海平面R2时期的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结果,认为海南三角洲形成于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在以海南岛物源为主(此时红河的贡献较少),通过海南岛西南海岸河流,大量沉积物供给(证据来源于较高的沉积速率)的背景下形成于海南岛西南海岸。末次冰期弱季风事件(夏季季风减弱冬季季风增强)以及来自气候再分析证据(海南岛在冬季季风加强的作用下降水量反而增加)说明南海岛在MIS4/3转换时期风化剥蚀作用增强,导致大量沉积物卸载到西北陆缘,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海南三角洲。由此可见,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弱季风”事件导致的风化剥蚀作用增强是影响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古地貌和沉积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第四纪东海的海进层序和海退层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纪东海的海进层序和海退层序(论文提纲范文)

(1)永定河中下游MIS7以来地层沉积演化及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钻孔概况
3 材料与方法
    3.1 岩心与样品
    3.2 实验测试
4 结果与分析
    4.1 AMS14C测年
    4.2 地层划分与沉积演化
5 讨论
    5.1 岩性单元时间序列
    5.2 海侵事件分析
    5.3 LGM硬黏土
    5.4 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演化
        5.4.1 气候环境与沉积演化
        5.4.2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
6 结论

(2)渤海湾西北岸MIS3阶段以来的海侵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年代学
        2.2.2 微体古生物分析
        2.2.3 沉积相分析
3 结果
    3.2 微体古生物鉴定
    3.3 钻孔综合分析
        3.3.1 QEJ01孔
        3.3.2 QHJ01孔
        3.3.3 QLT03孔
        3.3.4 QHL06孔
4 讨论
    4.1 海侵气候背景
    4.2 海侵层岩相古地理
        4.2.1 MIS3阶段
        4.2.2 MIS1阶段
    4.3 新构造运动对海侵的影响
        4.3.1 区域构造沉降
        4.3.2 差异性构造沉降
5 结论

(3)东海外陆架厚层砂质沉积岩石磁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磁性矿物类型
    2.2 磁性矿物含量
    2.3 磁性矿物粒径
    2.4 岩石磁学意义
3 结 语

(4)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浙江海岸带及近岸海域地质调查现状
        1.2.2 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东亚冬季风重建现状
        1.2.4 研究区及邻近海域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环流体系
        2.2.1 长江冲淡水
        2.2.2 浙闽沿岸流
        2.2.3 台湾暖流
        2.2.4 黑潮
    2.3 气候特点
    2.4 区域构造背景
3 材料和方法
    3.1 样品获取
        3.1.1 浅地层剖面测量
        3.1.2 钻孔样品采集
    3.2 浅地层剖面资料处理与解译方法
        3.2.1 浅剖资料处理
        3.2.2 浅地层剖面的解译
    3.3 实验测试方法
        3.3.1 粒度测试
        3.3.2 微体古生物鉴定
        3.3.3 AMS~(14)C测年
        3.3.4 光释光测年
4 浅剖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及特殊地质体
    4.1 浙江近岸海域地震地层划分
    4.2 特殊地质体
        4.2.1 浅层气
        4.2.2 埋藏古河道
5 ECS-1301 孔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特征
    5.1 测年结果
    5.2 沉积序列划分、沉积相特征
        5.2.1 DU3(19.50~37.70 m)
        5.2.2 DU2(6.20~19.50 m)
        5.2.3 DU1(0~6.20 m)
    5.3 沉积物粒度特征
6 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6.1 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速率变化
    6.2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及其环境意义
        6.2.1 敏感粒度组分的分离
        6.2.2 敏感粒度组分的环境意义
    6.3 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丁字湾近岸海底沉积物地层单元划分及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 数据采集及分析
    2.1 浅地层剖面数据及钻孔数据采集
    2.2 钻孔与剖面数据对比及地震层序划分
3 地层划分及特征
    3.1 沉积物地层单元划分
        3.1.1 地层单元SU1
        3.1.2 地层单元SU2
        3.1.3 地层单元SU3
        3.1.4 覆盖层埋藏厚度
    3.2 地层单元体系域分析
        3.2.1 海侵体系域(TST)
        3.2.2 低位体系域(LST)
        3.2.3 高位体系域(HST)
4 结论

(6)单道地震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以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工作原理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3 地层划分及特征
    3.1 钻孔与剖面数据综合分析
        3.1.1 地层单元SU1
        3.1.2 地层单元SU2
        3.1.3 地层单元SU3
        3.1.4 地层单元SU4
        3.1.5 地层单元SU5
    3.2 地层单元体系域分析
4 海底地质灾害特征
    4.1 裸露基岩
    4.2 断层
    4.3 潮流沙脊
5 结论

(8)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材料分析与讨论
    2.1 浅地层地震剖面特征
        2.1.1 QT0反射界面特征
        2.1.2 SU1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地质属性
        2.1.3 SU2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地质属性
        2.1.4 SU3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地质属性
        2.1.5 SU4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地质属性
        2.1.6 SU5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地质属性
    2.2 ECS1601孔沉积地层特征
    2.3 井震对比分析
3 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模式探讨
4 结论

(9)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水文气象特征
        2.2.1 东海沿岸流
        2.2.2 黑潮
        2.2.3 台湾暖流
        2.2.4 陆架上升流
        2.2.5 潮汐与波浪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3.1 沉积物来源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3.2 研究方法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3 年代测试分析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6.2.1 测年结果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6.3.1 测年结果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成果与认识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10)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全球海平面变化
        1.2.2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恢复大陆边缘古地貌的应用
        1.2.3 高频层序地层学及大陆边缘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沉积记录
        1.2.4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古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4.2 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4.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特征
        2.1.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演化
        2.1.2 南海西北陆缘的构造单元组成
        2.1.3 南海西北陆缘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序列
    2.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沉积特征
        2.2.1 南海西北部陆缘第四纪沉积序列
        2.2.2 南海西北陆缘现代河流体系
        2.2.3 海南岛三角洲
    2.3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3.1 南海西北部现今地形地貌形态
        2.3.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4 南海气候与海洋学特征
        2.4.1 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
        2.4.2 南海季风系统
        2.4.3 南海水温特征
        2.4.4 南海盐度和密度特征
        2.4.5 南海洋流特征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GEBCO数据
        3.1.2 海平面变化数据
        3.1.3 地震数据
        3.1.4 水动力模型数据
    3.2 古地貌重建模型与原理方法
        3.2.1 基于ArcGIS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重建古地貌
        3.2.2 基于DEM数据河流网络特征提取
        3.2.3 基于地层回剥法重建古地貌
        3.2.4 基于形态动力学模型对沉积响应的约束
第四章 基于DEM模型及海平面变化对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古地貌的约束
    4.1 晚更新世以来(MIS2-MIS5)南海古地貌特征
        4.1.1 MIS5e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2 MIS4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3 R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4 MIS3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5 R1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6 MIS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2 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特征
        4.2.1 MIS5e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2 MIS4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3 R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4 MIS3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5 R1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6 MIS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第五章 南海西北部MIS4以来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响应及古地貌恢复
    5.1 南海西北陆缘典型钻孔及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
        5.1.1 地震反射界面的识别标志
        5.1.2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特征
        5.1.3 岩芯钻探的岩性特征与层序地层学划分
        5.1.4 南海西北陆缘MIS4 以来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垂向演化特征
    5.2 关键时间界面残余地层厚度恢复
        5.2.1 南海西北陆缘R2和R1 时期空间展布与残余厚度反演约束条件
        5.2.2 R1 和海底界面(R0)的残余地层厚度
        5.2.3 R2和R1 界面之间残余地层厚度
    5.3 地层回剥法恢复南海西北部古地貌
        5.3.1 地层回剥的原理与参数校正
        5.3.2 R1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5.3.3 R2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第六章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南海西北陆缘沉积响应的约束
    6.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简介
        6.1.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
        6.1.2 三维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
    6.2 西北陆缘现今及末次冰期-间冰期区域环流模型
        6.2.1 南海现今区域环流模型
        6.2.2 冰期R2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3 间冰期MIS3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4 间冰期R1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3 南海西北陆缘R2 时期潮汐-洋流模型的季节性特征
        6.3.1 冬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2 夏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3 南海西北陆缘盐度分布特征
    6.4 南海西北陆缘低海平面R2 时期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过程的约束
        6.4.1 南海西北陆缘砂体搬运过程
        6.4.2 南化西北陆缘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充填的约束
第七章 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海南三角洲形成的主控因素
    7.1 海平面变化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2 河流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3 季风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4 构造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第四纪东海的海进层序和海退层序(论文参考文献)

  • [1]永定河中下游MIS7以来地层沉积演化及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化[J]. 赵勇,杨誉博,李瑞杰,杨吉龙,王强,李亚林,王纯君,魏波,方同明,王志辉. 中国地质, 2021(04)
  • [2]渤海湾西北岸MIS3阶段以来的海侵特征[J]. 黄猛,韩荣文,牛毅,胥勤勉. 地质通报, 2021(05)
  • [3]东海外陆架厚层砂质沉积岩石磁学特征[J]. 刘建兴,石学法,吴永华,于晓晓,单新,徐涛玉. 海洋科学进展, 2020(03)
  • [4]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D]. 盛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5]丁字湾近岸海底沉积物地层单元划分及沉积特征[J]. 于剑峰,顾效源,韩明智,原帅帅,强萌麟,李亨健. 山东国土资源, 2020(03)
  • [6]单道地震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以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为例[J]. 顾效源,于剑峰,韩明智,原帅帅,强萌麟,李亨健. 山东国土资源, 2020(01)
  • [7]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及古环境演化[J]. 陈珊珊,王中波,陆凯,祁江豪,赵钊,张志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6)
  • [8]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演化[J]. 徐承芬,张勇,孔祥淮,胡刚,毕世普,牟秀娟,宁泽,张晓波. 沉积学报, 2020(02)
  • [9]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D]. 熊萍.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第四纪东海海侵和海退层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