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法测定血碳氧血红蛋白

氢氧化钠法测定血碳氧血红蛋白

一、应用氢氧化钠法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段春燕,丁环宇[1](2020)在《基于岗位调研的生物材料检验课程改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研生物材料检验企业项目开展情况、专科学校生物材料检验课程现状,为修订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题问卷调研方法,向企业和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在综合各类数据的基础上,对生物材料检验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生物材料检验课程学时平均为50.7,理实比为2∶1。实验项目的开设率仅为20%~50%。结论对于生物材料检验课程,应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过程考核,突出知识、技术及能力培养。

刘艳红[2](2020)在《三七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建立从三七工业药渣中提取、纯化三七多糖的方法,对三七多糖各组分的一级结构进行初步解析,并研究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 法]水提醇沉法从三七工业药渣中提取CPPN,大孔吸附树脂AB-8脱色,脱色后CPPN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及凝胶过滤柱层析进一步纯化。硫酸蒽酮法测定各多糖组分的中性多糖含量,间羟基联苯法测定各多糖组分的酸性多糖含量,HPGPC法测定各多糖组分分子量及分布,并进行纯度鉴定。HPAEC法测定单糖组成,甲基化反应分析多糖键合结构,ATRFT-IR法测定多糖特征基团及糖环类型,SEM分析多糖形貌特征。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抑制模型,考察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细胞数,脾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双抗体一步夹心ELISA法检测骨髓抑制小鼠血清GM-CSF、TPO、EPO含量,考察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结 果]以水提醇沉法从三七工业药渣中提取CPPN,得率为3.49%,大孔吸附树脂AB-8脱色,脱色率为45.26%,多糖保留率为65.58%。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脱色后CPPN,得到水洗脱组分NPPN,不同浓度NaCl溶液洗脱组分APPNⅠ、APPNⅡ、APPNⅢ,4组洗脱组分得率分别为 5.72%、3.98%、31.57%、20.32%。APPN Ⅱ 经 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纯化,得2个组分,APPNⅡ-A和APPNⅡ-B,得率分别为27.20%和58.80%。APPN Ⅲ经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纯化,得2个组分,APPN Ⅲ-A 和 APPN Ⅲ-B,得率分别为 15.30%和 73.40%。利用硫酸蒽酮法、间羟基联苯法、HPGPC法、HPAEC法、甲基化反应、ATR FT-IR 法和 SEM 对 NPPN、APPNⅠ、APPNⅡ-A、APPNⅡ-B、APPNⅢ-A 和 APPNⅢ-B理化性质及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得到以下结果:NPPN为中性多糖,总糖含量为96.40%,数均分子量为29120 Da,重均分子量232500Da,分散系数为7.984;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组成,摩尔比为1:4.12:17.04:0.18;NPPN主要以α-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是分支程度较低的葡聚糖类多糖,且主要以无规则线团链及棒状链的形式存在。主链主要由1,4-Glcp 糖残基构成,同时还包含 T-Glcp,1,4-Manp,1,6-Glcp,1,6-Galp 糖残基,支链由Galp以1→3,4,1→4,6糖苷键连接而成。APPNⅠ为酸性多糖,中性糖含量为80.87%,酸性糖含量为15.02%,总糖含量为95.89%;数均分子量为19720 Da,重均分子量为489900 Da,分散系数为24.85;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1:2.53:3.16:0.17:0.38:0.15;APPNⅠ主要以α-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存在少量呋喃糖苷,是分支程度较低的葡聚糖类多糖,且主要以以无规则线团链和球状的形式存在。主链主要由1,4-Glcp糖残基构成,同时还包含T-Araf,T-Glcp,T-Glc-ACp,1,3-Galp,1,4-Gal-ACp,1,6-Galp 糖残基,支链由Glcp、Galp分别以1→4,6,1→3,6糖苷键连接而成。APPNⅡ-A为酸性多糖,中性糖含量为70.46%,酸性糖含量为20.17%,总糖含量为90.63%;数均分子量为91340 Da,重均分子量为450100 Da,分散系数为4.928;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1:2.99:3.00:0.49:0.18。APPNⅡ-A主要以β-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存在少量呋喃糖苷,是分支程度较低的葡聚糖类多糖,且主要以扁平球状形式存在。主链主要由 1,4-Glcp 糖残基构成,还包含 T-Araf,T-Glcp,T-Glc-ACp,T-Galp,1,3-Galp,1,4-Galp,1,4-Glcp,1,4-Glc-ACp,1,6-Galp 糖残基,支链由1→3,4-Glcp,1→4,6-Glcp,1→3,6-Galp 糖残基构成。APPN Ⅱ-B为酸性多糖,中性糖含量为6.28%,酸性糖含量为85.34%,总糖含量为91.62%;数均分子量为12510 Da,重均分子量为28600 Da,分散系数为2.287;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1:0.92:1.40:48.97。APPNⅡ-B同时以α-吡喃糖苷和β-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是分支程度较低的半乳糖醛酸聚糖类果胶,且主要以分支程度较低的无规则带状链的形式存在。主链主要由1,4-Gal-ACp糖残基构成,同时还包含T-Gal-ACp,1,4-Glcp糖残基,支链由Gal-ACp分别以1→3,4,1→4,6糖苷键连接而成。APPN Ⅲ-A为酸性多糖,中性糖含量为39.86%,酸性糖含量为30.69%,总糖含量为70.56%;数均分子量为89430 Da,重均分子量为336100 Da,分散系数为3.758;由岩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0.16:1:3.46:1.46:0.12:0.15:2.18:0.29;主要以β-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是以分支程度较低的链状和球状形式存在的多糖。APPN Ⅲ-B为酸性多糖,中性糖含量为5.89%,酸性糖含量为77.07%,总糖含量为82.96%;数均分子量为25110Da,重均分子量为56280Da,分散系数为2.241;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1:1.04:1.98:59.80。APPN Ⅲ-B同时以α-吡喃糖苷和β-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是分支程度较低的半乳糖醛酸聚糖类果胶,且主要以片状的形式存在。主链主要由1,4-Gal-ACp糖残基构成,同时还包含T-Gal-ACp,1,4-Glcp糖残基,支链由Gal-ACp以1→3,4糖苷键构成。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高剂量NPPN可提高骨髓抑制小鼠脾指数(P<0.05或P<0.01),且与地榆升白片,rh G-CSF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剂量NPPN可使骨髓抑制小鼠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P<0.05或P<0.01),且可使骨髓抑制小鼠中性粒细胞数升至正常水平,高剂量NPPN提高外周血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的作用与rh G-CSF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NPPN可使骨髓抑制小鼠红细胞压积显着升高(P<0.01);中、高剂量NPPN可使骨髓抑制小鼠血小板数量增加(P<0.05),中剂量NPPN提高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的疗效强于地榆升白片(P<0.05),高剂量NPPN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及中剂量NPPN升高淋巴细胞数的疗效与地榆升白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低、中、高剂量NPPN可降低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P<0.01),中剂量NPPN降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的作用强于地榆升白片(P<0.05),与rh G-CSF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NPPN能解除骨髓有核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从而促进骨髓有核细胞增殖。同时NPPN还可以升高骨髓抑制小鼠血清GM-CSF、TPO、EPO含量(P<0.05或P<0.01),刺激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巨核细胞、粒细胞的分化及成熟。高剂量NPPN升高骨髓抑制小鼠血清GM-CSF含量的作用与地榆升白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NPPN提高骨髓抑制小鼠血清TPO含量的作用与rh G-CSF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NPPN提高骨髓抑制小鼠血清EPO含量的作用与地榆升白片及rh G-CS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 论]本研究建立了从三七工业药渣中提取纯化三七多糖的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AB-8脱色,得到CPPN,通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脱色后CPPN,获得中性均一多糖NPPN,酸性多糖APPN Ⅰ,APPN Ⅱ,APPN Ⅲ,分别用 Sephadex G-75 和 Sephadex G-100 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纯化APPN Ⅱ和APPN Ⅲ,得到酸性均一多糖APPN Ⅱ-A,APPNⅡ-B,APPNⅢ-A 和 APPNⅢ-B。对 NPPN,APPN Ⅰ,APPN Ⅱ-A,APPN Ⅱ-B,APPN Ⅲ-A 和 APPN Ⅲ-B 结构进行了初步解析,NPPN,APPN Ⅰ 和 APPN Ⅱ-A是以1,4糖苷键为主链的葡聚糖类多糖,APPNⅢ-A为葡聚糖类多糖,APPNⅡ-B和APPN Ⅲ-B是以1,4糖苷键为主链的半乳糖醛酸聚糖类果胶。NPPN通过解除骨髓有核细胞细胞周期S期阻滞,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细胞异常凋亡,提高血清造血生长因子GM-CSF、TPO、EPO含量,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及成熟,提高外周血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数,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发挥保护作用。

宋乐园[3](2020)在《红小米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小米,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Setariaglauca(L.)Beauv.),河南省南阳市的特色农作物。南阳红小米常用作南阳黄酒酿造的原料,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南阳黄酒风味独特,南阳因黄酒而入围“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但对红小米营养功效成分系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采用80%乙醇进行组织破碎法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萃取,利用硅胶、ODS等柱色谱层析法,结合结晶沉淀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共得到并鉴定了 16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香草醛(1),香草酸(2),β-谷甾醇(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亚油酸(5),单亚油酸甘油酯(6),亚油酸甘油三酯(7),亚麻酸(8),亚麻酸乙酯(9),油酸(10),棕榈油酸(11),芹菜素(12),棕榈酸(13),硬脂酸(14),花生酸(15),山俞酸(16)。均为首次从红小米中分离得到的。通过检测红小米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多糖、淀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同时对比黄酒原料的其它产品,如糯米、黄小米和其它产地的红米等,对南阳红小米营养成分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在红小米的质量评价研究中,测定出蛋白质含量12.5%、脂肪3.7%,水分10.4%,淀粉56.38%,维生素E种类较多且含量高于其他产地红米,微量元素除了丰富的铁、镁、锰、锌、磷外,还含有少量的硒。对红小米进行了总酚酸、总黄酮、总多糖和总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在总酚酸含量测定中,以香草酸为对照品,采用普鲁士蓝显色法测得总酚酸含量1.003%。在总黄酮含量测定中,以芹菜素为标准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测得总黄酮含量4.91%。在总多糖与总蛋白质含量测定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对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3个主要因素进行考察,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设计试验,分别以得膏率、样品中总多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为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g/mL)1:2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实验得平均得膏率、红小米样品中总多糖平均含量与总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48.65%、335.5 mg/g及 37.6 mg/g,RSD 均<3%。本论文首次对红小米功能成分和营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其独特的功效、营养物质基础,并进行了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为红小米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和黄酒功效、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韦秋银[4](2018)在《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在院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在院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救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测定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其中采用Rad-57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仪检测150例为观察组,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碳氧血红蛋白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处置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疗效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有效进行病情判断,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张梅梅[5](2016)在《多波长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是一种人体血红蛋白衍生物,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体内的血红蛋白快速与一氧化碳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在人体内的含量与外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量成正相关,因此其含量是用来判断一氧化碳中毒的标志。一氧化碳中毒会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导致人体组织缺氧,严重地会危及生命。一氧化碳中毒是全球范围内比较常见且高发的一类疾病,但是其临床症状不具有可辨识性。因此检测人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SpCO)对于及时确诊一氧化碳中毒,从而能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中,现阶段检测患者体内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主要通过有创血气分析方法,但此方法无法实时在线监测,因此,发展实时无创的碳氧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成为必然。实时连续的无创脉搏氧饱和度的测量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市场上能够实时连续无创的监测人体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设备并不多,通过FDA认证的只有Masimo公司的产品,国内还没有相关研究。由于有创测量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本文提出基于多波长光谱的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课题。为了能实现实时、连续、无创的检测人体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填补国内此类技术空白,本课题对多波长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在现有的脉搏氧监测技术平台上提出了基于多波长的光电容积波的无创、连续、实时进行碳氧血红蛋白检测的方法。本课题通过搭建多波长硬件控制系统、模块软件系统以及PC机软件系统,以完成多波长光电容积波的多路信号采集和数据传输,并在PC软件系统上进行信号的分析与特征计算,同时在该系统上加入了多波长下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测量功能,从而辅助诊断一氧化碳中毒病症。实现了脉搏氧和碳氧血红蛋白的同步实时监测,初步完成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和一氧化碳中毒病症的实时定量评估。通过本课题搭建的硬件系统、软件平台以及算法平台,利用标准化的碳氧血红蛋白标定方法对人体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计算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受试者吸入一氧化碳之后,测试设备能够有效的反映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整体上升趋势。测试设备与Masimo参考设备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测量结果,均方根误差为1.33,相关系数为0.7948;脉搏氧饱和度测量结果,均方根误差为1.4682,相关系数为0.9875。上述结果显示,本文的研究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后续需要在测量范围、有创校准、专用多波长传感器和整体系统设计方面进行改进,以改善本系统的可应用性。

万刚涛[6](2015)在《当归、当归提取物对点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点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对比三者之间的作用效果,筛选当归的最佳药用组分及最佳添加量,为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提高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点带石斑鱼投喂不同水平的当归(1.0g/kg、8.0 g/kg、15.0 g/kg)、当归多糖(0.118 g/kg、0.944×118 g/kg、1.770 g/kg)及当归醇提物(1.12 m L/kg、8.96m L/kg、116.80 m L/kg)饲料,在第14d、28d、42d取样,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当归8‰组对提高总甘油三酯(TG)效果最佳;当归15‰组对提高血浆溶菌酶(LZM)活力作用显着;8‰当归多糖对提高血液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总胆固醇(TCHO)效果最佳;在提高血液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HB)、机体T-SOD、CAT酶活力方面,以当归多糖15‰组效果最好。当归醇提物1‰组在降低血浆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PT)效果最显着;在提高血液葡萄糖(GLU)、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方面,当归醇提物8‰组影响最大;当归醇提物15‰组对降低石斑鱼机体丙二醛(MDA)方面作用显着。在42d养殖试验结束后,对点带石斑鱼腹腔注射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结果表明,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试验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免疫保护率以当归多糖15‰效果最好高达39.15%,当归多糖8‰组较好,为14.08;当归15‰次之,为13.08%。2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免疫相关基因TLR22、TRIF、IRF-3、MyD88和TNF-α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多糖8‰组对提高TRIF表达量效果最为显着;在增强TLR-22、TRIF-3和TNF-α的表达水平,当归多糖15‰组作用显着;而当归醇提物8‰组对提高MyD88表达量效果最佳。

任春燕[7](2013)在《脱毒蓖麻粕饲喂荷斯坦奶牛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通过脱毒蓖麻粕(Detoxificated castor bean meal,DCBM)饲喂奶牛试验,评价不同浓度梯度下脱毒蓖麻粕对奶牛采食量、生产性能、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及相关血液参数的影响,给出脱毒蓖麻粕在奶牛饲料中添加的适宜剂量。试验选择48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相近的原则(泌乳天数为181d,产奶量为29.18kg/d,胎次为2.2胎),随机将试验牛分为4组,每组12头奶牛。4种处理日粮添加脱毒蓖麻粕的量分别为精料日粮干物质的:(1)0%(对照组);(2)2.5%;(3)5%;(4)7.5%。整个试验预饲期为14天,正试期为60天。1试验日粮中添加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5%DCBM试验组牛奶中乳糖含量显着下降(P<0.01),乳蛋白产量和乳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2.5%DCBM试验组尿素含量显着降低(P<0.05);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乳糖、非乳脂固体和总固形物产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2日粮中添加脱毒蓖麻粕对奶牛血液代谢的影响2.5%DCBM试验组白蛋白(ALB)显着低于其它三个组(P<0.05),球蛋白(GLB)显着高于5%和7.5%DCBM试验组(P<0.05);5%DCBM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P)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7.5%试验组尿酸(UA)和尿素氮(UREA)含量显着低于其它三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DCBM,对血液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血液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A/G)和血糖(GLU)含量没有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DCBM各试验组球蛋白(GLB)有升高的趋势(P>0.05);血尿素氮(UREA)含量分别降低了0.34%、0.12%和0.76%。3日粮中添加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DCBM各试验组瘤胃液pH值显着降低(P<0.05),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着升高(P<0.05);5%DCBM试验组NH3-N浓度和乙酸/丙酸比例显着低于或高于其它三组(P<0.05)。对瘤胃乙酸、丙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着性影响(P>0.05)。4日粮中添加脱毒蓖麻粕对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DCBM后各试验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说明,日粮添加DCBM后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产生负面影响。

张红霞,高丁,韩鹏达[8](2012)在《脉搏碳氧血红蛋白定量检测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脉搏碳氧血红蛋白仪快速测定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HbCO%)在院前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及早诊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3月收集54例CO中毒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和体征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对总体和各组具体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结果轻、中度两组Hb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轻、重度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搏碳氧血红蛋白定量检测仪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张平丽,孟耀勇,肖军,廖昱博[9](2012)在《显微拉曼光谱法定量检测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不同饱和度碳氧血红蛋白(HbCO)进行测定,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和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建立模型,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变量信息所建立的间隔偏最小二乘模型(IPLS),当血红蛋白系列样品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0~100%时,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9,检测限为5.37%,完全能满足临床和法医学上CO中毒程度的检测.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直接、对样品无损等优点,有望成为检测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新方法.

王欢[10](2010)在《纤维素接枝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纤维素(Cellulose)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可再生资源。本论文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纤维分子中葡萄糖基环上C2和C3位的相邻仲羟基进行选择性氧化,得到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 DAC)。通过化学滴定法测定DAC中醛基含量,并讨论了三种滴定方法及反应机理,确定了最佳滴定方法为碱消耗法。进而,以双醛纤维素(DAC)和甘氨酸(Glycine, Gly)为原料,以对硝基苯甲醛(p-nitrobenzaldehyde, p-NBD)为接枝桥梁,利用希夫碱(Schiff base)反应,设计并合成新型的纤维素基希夫碱类衍生物—双醛纤维素接枝甘氨酸希夫碱(DAC-g-Gly)。详细研究了(DAC-g-Gly)的优化合成条件,其收率为86.1%,取代度可达11.4%。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CP/MAS 13C 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技术表征了中间产物(DAC)和最终产物(DAC-g-Gly)的结构,确认了合成的化合物为预期产物。热重(TG)和示差扫面量热(DSC)分析中间产物(DAC)和最终产物(DAC-g-Gly)热性能结果表明,棉纤维经高碘酸钠氧化后整体结构发生降解,但是纤维素在接枝对氨基苯甲醛甘氨酸希夫碱(p-ABD-Gly-Schiff base)后,DAC的热稳定性得到增强。同时,对棉纤维、氧化棉纤维和氧化纤维素接枝甘氨酸进行了霉菌生物降解性能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棉纤维、氧化棉纤维和氧化纤维素接枝甘氨酸经过木霉菌不同时间降解后的表观形貌,表明产物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利用活性淤泥法对DAC-g-Gly进行了降解试验,双指示剂滴定法处理活性淤泥降解DAC-g-Gly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DAC-g-Gly在中性淤泥状且具有自然活性的土壤中,经四周时间,降解率达9.91%左右。

二、应用氢氧化钠法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氢氧化钠法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岗位调研的生物材料检验课程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生物材料检验职业岗位工作调研结果
        2.1.1 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测定
        2.1.2 非金属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2.1.3 维生素的测定
        2.1.4其他项目的测定
    2.2 生物材料检验课程现状调研结果
3 分析
    3.1 岗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调研结果分析
    3.2 课程开设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生物材料检验课程存在的不足
    4.2 课程改革建议
        4.2.1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根据岗位需求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
        4.2.2 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学时及技能操作训练
        4.2.3 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课程内容
        4.2.4 加强过程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4.2.5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三七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三七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三七粗多糖的提取
        2.2 三七粗多糖大孔树脂AB-8脱色素
        2.3 三七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2.4 三七多糖含量测定
        2.5 三七多糖分子量测定
    3 结果
        3.1 三七粗多糖的提取
        3.2 三七粗多糖大孔树脂AB-8脱色素
        3.3 三七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3.4 三七多糖含量测定
        3.5 三七多糖分子量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三七多糖的结构解析
    前言
    1 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单糖组成分析
        2.2 多糖键合结构分析
        2.3 红外光谱分析
        2.4 扫描电镜分析
    3 结果
        3.1 NPPN结构解析
        3.2 APPN Ⅰ结构解析
        3.3 APPN Ⅱ-A结构解析
        3.4 APPN Ⅲ-B结构解析
        3.5 APPN Ⅲ-A结构解析
        3.6 APPN Ⅳ-B结构解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中性三七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配制药物溶液
        2.2 动物分组
        2.3 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给药
        2.4 脏器指数测定
        2.5 外周血细胞计数
        2.6 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检测
        2.7 骨髓有核细胞细胞周期检测
        2.8 双抗体一步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GM-CSF、TPO、EPO含量
        2.9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3.2 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3 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3.4 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3.5 NPPN对骨髓抑制小鼠血清GM-CSF、TPO、EPO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红小米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小米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
        1.1 小米中黄色素的研究
        1.2 小米中脂肪及脂肪酸的研究
        1.3 小米中多糖的研究
        1.4 小米中碳水化合物的研究
        1.5 小米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研究
        1.6 小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研究
        1.7 膳食纤维的研究
    2 小米中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2.1 小米中多酚提取方法
        2.2 小米中蛋白提取方法
        2.3 小米中氨基酸提取方法
        2.4 小米中叶酸提取方法
        2.5 小米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
        2.6 小米中黄色素提取方法
        2.7 小米中淀粉提取方法
    3 小米的药理作用研究
        3.1 降脂降压作用
        3.2 抗菌作用
        3.3 抗脂肪肝的作用
        3.4 抗氧化的作用
    4 小米的应用
        4.1 小米酵素制作工艺流程
        4.2 小米在黄酒中的应用
        4.3 小米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4.4 谷子加工的发展方向
    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红小米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 红小米化学成分的提取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组织破碎提取
        1.3.2 液-液梯度萃取
        1.4 实验结果
        1.4.1 组织破碎提取试验结果
        1.4.2 液-液萃取试验结果
    2 红小米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分离纯化
        2.2.1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分离纯化
        2.2.2 硅胶柱分离纯化
        2.2.3 结构鉴定
第三章 红小米浸膏的总酚酸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1 试液配制
        3.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1.3 显色剂溶液的制备
        3.2 测定波长的选择
        3.3 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比色法测定总酚酸的含量
        3.3.1 线性关系考察
        3.3.2 精密度试验
        3.3.3 稳定性试验
        3.3.4 重现性试验
        3.3.5 回收率试验
        3.4 样品测定
    4 讨论
第四章 红小米浸膏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1 试液配制
        3.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1.3 显色剂溶液的制备
        3.2 测定波长的选择
        3.3 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
        3.3.1 线性关系考察
        3.3.2 精密度试验
        3.3.3 稳定性试验
        3.3.4 重现性试验
        3.3.5 回收率试验
        3.4 样品测定
    4 讨论
第五章 红小米的质量评价研究
    1 红小米水分的测定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和结果
        1.4 讨论
    2 红小米脂肪的测定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原理
        2.4 实验方法和结果
        2.5 讨论
    3 红小米粗淀的测定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原理
        3.4 实验方法和结果
        3.4.1 实验方法
        3.4.2 实验结果
        3.5 讨论
    4 红小米蛋白质的测定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原理
        4.4 实验方法和结果
        4.5 讨论
    5 红小米多糖的测定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3 实验原理
        5.4 实验方法和结果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结果
        5.5 讨论
    6 红小米微量元素的测定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仪器与试剂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试剂
        6.3 实验原理
        6.4 实验方法和结果
        6.4.1 实验方法
        6.4.2 实验结果
        6.5 讨论
    7 红小米维生素E和维生素B_2的测定
        7.1 实验材料
        7.2 实验仪器与试剂
        7.2.1 实验仪器
        7.2.2 实验试剂
        7.3 实验原理
        7.4 实验方法和结果
        7.4.1 实验方法
        7.4.2 实验结果
        7.5 讨论
第六章 红小米中总多糖和总蛋白质的提取分离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总多糖和总蛋白质的水煎煮法提取试验
        3.2 总多糖和总蛋白质的单因素提取试验
        3.2.1 单因素试验设计
        3.2.2 料液比对得膏率的影响
        3.2.3 提取时间对得膏率的影响
        3.2.4 提取次数对得膏率的影响
        3.3 总多糖和总蛋白质的正交试验
        3.4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
        3.4.1 试液配制
        3.4.2 测定波长的选择
        3.4.3 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3.4.4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3.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质的含量
        3.5.1 试液配制
        3.5.2 测定波长的选择
        3.5.3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
        3.5.4 总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4 结果与讨论
        4.1 总多糖和总蛋白质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及讨论
        4.1.1 料液比对得膏率的影响
        4.1.2 提取时间对得膏率的影响
        4.1.3 提取次数对得膏率的影响
        4.1.4 小结
        4.2 总多糖和总蛋白质正交试验结果及讨论
        4.2.1 以得膏率为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4.2.2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4.2.3 总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4.2.4 小结
        4.3 优化提取工艺验证
    5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在院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疗效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多波长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意义及创新点
第2章 无创血红蛋白成分检测相关原理概述
    2.1 光电容积脉搏波理论
        2.1.1 朗伯-比尔定理
        2.1.2 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采集
        2.1.3 光电容积脉搏波信息特征
    2.2 无创脉搏氧饱和度测量原理
    2.3 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测量原理
    2.4 无创血红蛋白成分测量的影响因素
第3章 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系统设计
    3.1 概述
    3.2 硬件系统设计
        3.2.1 硬件系统概述
        3.2.2 电源模块
        3.2.3 多路光源驱动模块
        3.2.4 光电信号放大与采集模块
        3.2.5 探头部分
    3.3 系统信息传送机制
    3.4 下位机软件系统
        3.4.1 下位机软件系统设计概述
        3.4.2 系统状态监测设计
        3.4.3 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相关处理
    3.5 上位机软件系统
        3.5.1 数据接收与显示功能
        3.5.2 数据存储功能
        3.5.3 数据回放功能
        3.5.4 数据分析与计算功能
第4章 无创碳氧血红蛋白计算方法与标定
    4.1 碳氧血红蛋白的测量波长
    4.2 碳氧血红蛋白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4.3 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的计算与标定
第5章 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验证与结果讨论
    5.1 验证方法
        5.1.1 实验方法
        5.1.2 实验设备与对象
    5.2 结果
        5.2.1 碳氧血红蛋白测量结果
        5.2.2 脉搏氧饱和度测量结果
    5.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当归、当归提取物对点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当归的研究进展
        1.1 当归属植物资源分布
        1.2 当归化学成分
    2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的药理作用
        2.1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2.2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2.3 对平滑肌的作用
        2.4 对器官的保护作用
        2.5 免疫调节作用
        2.6 抗病毒作用
        2.7 抗肿瘤作用
        2.8 抗氧化抗衰老
        2.9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本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指标
        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3.2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血液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3.4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血液及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5 攻毒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4.2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3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血液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4.4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血液及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5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耗材及试剂
        2.4 点带石斑鱼头肾组织总RNA的提取
        2.5 总RNA质量的检测
        2.6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2.7 TLR22、TRIF、IRF3、MyD88、TNF-α、内参基因的引物设计
        2.8 标准曲线的制备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10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总RNA提取和检测结果
        3.2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受体TLR22表达量的影响
        3.3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受体TRIF表达量的影响
        3.4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IRF3表达量的影响
        3.5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MyD88表达量的影响
        3.6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TNF-α 表达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TLR22表达量的影响
        4.2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TRIF表达量的影响
        4.3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IRF-3 表达量的影响
        4.4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MyD88表达量的影响
        4.5 当归、当归多糖及当归醇提物对点带石斑鱼头肾TNF-α 表达量的影响
    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脱毒蓖麻粕饲喂荷斯坦奶牛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蓖麻粕的饲用价值
        1.2 蓖麻粕的有毒成分及毒性
        1.3 蓖麻粕的脱毒研究
        1.5 脱毒蓖麻粕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6 小结与展望
    2 试验目的
    3 试验意义
    4 试验内容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1.2 试验样品
        1.3 实验设计
        1.4 试验日粮和管理
        1.5 样品采集与制备
        1.6 样品的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
        2.2 日粮中添加不同量 DCBM 对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2.4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3.3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4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简介

(8)脉搏碳氧血红蛋白定量检测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显微拉曼光谱法定量检测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仪器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拉曼光谱分析
    2.2 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指标
3 结论

(10)纤维素接枝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纤维素的结构
        1.1.1 纤维素的基本结构
        1.1.2 棉纤维的结构
    1.2 纤维素的活化
        1.2.1 物理活化
        1.2.2 化学活化
        1.2.2.1 碱活化法
        1.2.2.2 液氨活化法
        1.2.2.3 其它化学试剂活化法
        1.2.3 生物活化
    1.3 纤维素的氧化
        1.3.1 高碘酸盐氧化纤维素的研究
        1.3.1.1 氧化机理
        1.3.1.2 氧化反应的特点
        1.3.1.3 双醛纤维素中醛基含量的测定
        1.3.1.4 双醛纤维素的物理机械性能
        1.3.2 选择性氧化纤维素的应用
        1.3.2.1 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3.2.2 造纸工业领域的应用
        1.3.2.3 纺织领域的应用
        1.3.2.4 功能材料等其它领域的应用
        1.3.3 氨基酸希夫碱的研究
        1.3.3.1 氨基酸分子的概述
        1.3.3.2 氨基酸希夫碱的应用
    1.4 展望
    1.5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2 纤维素接枝甘氨酸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设备与仪器
    2.3 试剂及预处理
    2.4 氧化纤维素接枝甘氨酸的合成
    2.5 产物结构的表征
        2.5.1 氧化纤维素的氧化度测定
        2.5.1.1 盐酸羟胺法
        2.5.1.2 碱消耗法
        2.5.1.3 碘仿反应法
        2.5.2 氮含量测定及取代度和实际收率的计算
        2.5.3 结晶度测试
        2.5.4 红外光谱和核磁表征产物结构
        2.5.5 表面形貌的观察
    2.6 结果与讨论
        2.6.1 活化处理提高纤维素反应性能的作用机理探讨
        2.6.2 氧化纤维素接枝甘氨酸(DAC-g-Gly)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2.6.3 双醛纤维素醛基含量测定原理及讨论
        2.6.3.1 盐酸羟胺法
        2.6.3.2 碱消耗法
        2.6.3.3 碘仿反应法
        2.6.3.4 三种滴定方法的比较
        2.6.4 DAC-g-Gly 合成反应最佳条件的确定
        2.6.4.1 反应溶剂的影响
        2.6.4.2 DAC 醛基含量的影响
        2.6.4.3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2.6.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2.6.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2.6.4.6 反应pH 值的影响
        2.6.4.7 最佳反应条件小结
        2.6.5 氧化纤维素接枝甘氨酸的结构表征
        2.6.5.1 X-射线衍射分析
        2.6.5.2 红外图谱分析
        2.6.5.3 CP/MAS 13C-NMR 图谱分析
        2.6.5.4 表面形貌的观察
    2.7 本章小结
3 氧化纤维素接枝甘氨酸的综合热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仪器设备
    3.3 综合热性能测定
    3.4 综合热性能分析结果与讨论
        3.4.1 热失重(TG)分析
        3.4.2 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氧化纤维素接枝甘氨酸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设备
    4.3 试剂及预处理
    4.4 生物降解性能测试实验
        4.4.1 霉菌生物降解性能测试
        4.4.2 活性淤泥法生物降解性能测试
        4.4.2.1 含水率的测定及调节
        4.4.2.2 活性淤泥的制备和降解实验
        4.4.2.3 双指示剂滴定法滴定降解结果
    4.5 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5.1 霉菌法生物降解性能分析
        4.5.2 活性淤泥法降解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应用氢氧化钠法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岗位调研的生物材料检验课程改革探究[J]. 段春燕,丁环宇. 卫生职业教育, 2020(21)
  • [2]三七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D]. 刘艳红.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3]红小米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D]. 宋乐园. 郑州大学, 2020(02)
  • [4]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在院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 韦秋银. 蛇志, 2018(02)
  • [5]多波长无创碳氧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关键技术的研究[D]. 张梅梅. 深圳大学, 2016(05)
  • [6]当归、当归提取物对点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万刚涛. 天津农学院, 2015(05)
  • [7]脱毒蓖麻粕饲喂荷斯坦奶牛效果的研究[D]. 任春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8]脉搏碳氧血红蛋白定量检测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张红霞,高丁,韩鹏达. 中国当代医药, 2012(20)
  • [9]显微拉曼光谱法定量检测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J]. 张平丽,孟耀勇,肖军,廖昱博. 科学通报, 2012(14)
  • [10]纤维素接枝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 王欢. 塔里木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氢氧化钠法测定血碳氧血红蛋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