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

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

一、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论文文献综述)

胡耀丹[1](2018)在《党组织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路径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特的制度背景、产权结构和市场环境,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具有的“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结构和其所面临的“党政合一”制度约束,以及我国《宪法》《公司法》《共产党章程》确保的党组织在企业中所具有的政治核心地位,使得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成为中国国有企业的特色优势。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标志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这一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却鲜有研究直接考察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投资固然能为企业带来规模效应,但通常也伴随诸多风险,如增加在职消费、造成公司股东财富的过度损失以及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等。党组织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所起作用是什么?是一味响应组织号召做强做大企业,为了扩张而投资,还是能够识别有效率的投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党组织是扮演管家角色还是“掠夺之手”的角色?这些作用是否受所处制度环境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资本投资、研发投入和企业并购这三种最为常见的企业投资活动为维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高阶梯队理论以及有限理性理论,在制度梳理的基础上,对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进一步分析这种作用是否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第一章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资本投资、研发创新和企业并购几个角度回顾国内外现有研究,第三章从国企改革、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及企业投资的三个层面分别梳理制度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活动的作用机理。第四章开始是实证部分。本文选取2007-2016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四个不同的指标来度量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从资本投资、研发创新和企业并购三个角度分别考察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归纳研究不足和展望。本文经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能够帮助企业识别投资机会,减少非效率投资,维持企业稳健发展。“十八大”再次巩固和强调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在“十八大”之后更明显。第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能对管理者形成一定的监督制衡,抑制由管理者权力和过度自信导致的通过研发攫取私利的行为,促使研发决策更为稳健和谨慎,提高企业研发效率。第三,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会使企业并购决策趋向于稳健,有助于减小企业采用并购战略进行盲目扩张的概率,在已发起并购决策的企业中,党组织倾向于减少大金额并购活动,缩小并购规模。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掠夺之手”理论不适用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这一形式的政府干预。本文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贡献和创新:第一,系统论述了党组织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路径和机理,并提供经验证据证实了党组织的“维稳”作用,有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更好地理解国有企业中党组织的作用。对于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角色和作用,理论界及实务界均未达成一致,实践中对这一领导体制更是普遍持有悲观态度。本文首先梳理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具有法理基础和历史背景,是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而来的,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其次,本文用逻辑推理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党组织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发现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投资活动中主要起维持企业稳健发展的作用,能够减少管理者自利行为及非理性行为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第二,探究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路径和机制,为现实生活中解决或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高阶梯队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分析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活动的作用机理,填补了现有研究在路径分析不充足方面的缺陷,同时也扩充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和经济后果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党组织对于管理者权力以及其他非理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效率低下、国有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可作为如何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参考。第三,丰富了高阶梯队理论和管理者背景特征方面的研究。高阶梯队理论常被应用于探讨管理者不同背景特征对管理风格和企业业绩的影响,现有研究从管理者多个维度的特征出发研究管理者背景特征对高管行为决策有较大影响,而较少有研究将管理者的“党委属性”和“理性经理人”作为管理者背景特征分析其对高阶梯队理论中管理者心理结构的影响。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以投资效率为落脚点,探讨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会如何影响其管理风格和企业业绩,丰富了高阶梯队理论和管理者背景特征方面的研究。

姜习权[2](2016)在《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国有企业的域外业务和域外职工规模不断壮大。如何管理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成为当前中国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从国内经验看,推进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职工管理的重要做法。由于国外情况的诸多复杂性,把国内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移植到国外场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事实上,对国有企业域外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只是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本文正是沿着实践的逻辑,对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问题进行尝试性探索和研究。第1章为绪论部分。本章重点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和创新及不足等内容,这是整篇文章的基础和前提。第2章为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概述。为更好开展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章对其本质和外延进行界定,并深入挖掘其内涵。同时,从国家、企业和职工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加强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第3章为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系统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和演化,这些理论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在理论指导价值和意义。第4章为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摸索过程,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文章以中国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域外经营情况和职工队伍状况。集中分析和总结了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在域外的生产经营实际,重点分析了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第5章为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因素。本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生学理论,系统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发生机制和机理,并以此倒退,总结和提炼影响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因素,并将其概括为国家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历史文化因素、思想观念因素、企业机制因素和职工特征因素等六个方面。第6章为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对策思考。本章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挑战和影响因素等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改进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增强政治交流和政治互信、赢得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夯实基础与传承创新、健全完善企业机制和创新工作方法、载体和平台等六个方面。

张晓龙[3](2013)在《新时期我国金融工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经济、社会和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也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起着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纽带作用。马克思主义对工会理论和工会发展的研究为我国工会的成立和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等革命前辈对新中国工会发展更是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新时期条件下,胡锦涛等新一届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把工会工作作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力量,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并指明了我国工会的发展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各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纷纷出现了一些新型劳动工人,他们对基本权利和利益的要求不同,出现了许多矛盾因患,和矛盾交叉点,对工会组织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推开,我国金融行业的劳动关系和经济关系也慢慢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原来大型国有银行等金融企业职工面临着企业改制等情况,改制过程中涉及到职工群众的个人利益。这个时候,金融工会就不得不出现在了维护职工群众基本权益的第一线,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工会行政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站在职工群众的一边和企业方进行谈判,造成了一些职工的权益被侵犯。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股份制金融企业、民营金融企业快速发展,金融企业薪金待遇与其他经济行业的待遇逐步拉开,并快速增长,这就吸引了很多知识份子进入金融企业,成为新型产业工人出现在了金融业发展的第一线,他们对企业的要求和劳资情况充满了希望,但是实际情况是一些职工的权益受到无形中的侵犯,职工群众却不敢向企业提出,造成了这样尴尬的局面。这个时候金融工会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维护金融行业职工群众的基本权利、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金融体制改革对金融工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金融工会工作在这个时期也存在许多问题,角色定位模糊,金融工会行政化严重,不能独立开展工作,维权职能缺失,组织建设滞后的问题都被反映了出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工会的现状和所处的尴尬局面,对金融工会的长远工作具有很不利的影响。特别是转型的特殊时期,金融业更是出现了很多企业性质复杂、职工组成多样化的局面,金融工会要想合理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面临这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并肩负着推动发展的重大任务。为了能使我国金融行业在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取得更好的成就,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了金融工会在新时期的新特点、新任务和发展的新策略。第一部分主要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条件下探讨金融工会发展问题的意义,当前情况下国内外对金融工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并简单介绍了研究金融工会的思路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工会理论统一归为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并分别阐述了他们对工会理论的创新和研究,并对新时期中央领导和全国总工会对工会发展的要求,也阐述了我国金融工会的基本职能;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金融工会的发展历程、金融工会履行职能情况、金融工会的组织体系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对金融工会带来的影响等;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当前情况下金融工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主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金融工会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主要有明确金融工会角色定位、加强金融工会维权工作和创新金融工会组织建设等。

贾端阳[4](2001)在《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四)》文中认为

关祥坤,谢良敏[5](2001)在《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三)》文中研究表明

刘铁章[6](2001)在《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文中研究指明

陈国瑞[7](2000)在《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杰平[8](2000)在《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八)》文中研究说明

樊皎皎[9](2015)在《新世纪国有企业共青团职能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共青团始终根植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青年运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运动的主题历经重重洗礼,辗转变化。国有企业团组织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群众组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社会思潮的交锋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应该如何满足新世纪、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现实需求,推进组织职能的必要转型,是国企共青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综合运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归纳分析等方式,通过辩证分析和历史分析,旨在为国有企业共青团职能研究提供思路,对新世纪国企团组织职能转型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做了概述,进行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对国有企业共青团职能的发展进行历史考察,探索国企共青团职能发展转型的成就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对新世纪国有企业共青团所面临的变化及职能转型的必然性进行归纳分析。第四部分梳理了新世纪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的基本情况,并以某国企SEP公司问卷调查为起点,分析当前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五部分阐述了新世纪深化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的依据,并指出了转型的主要制约条件。第六部分在以上各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深化职能转型提出路径选择和措施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论。论文结论认为,国企共青团要充分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紧紧围绕时代发展的主题,在新世纪明确和实现组织定位的多重性,一是着重发挥好服务青年的根本职能,二是着力通过助力于企业发展获取更有力的资源支持,三是继续坚定把握执政党青年组织的政治生命线,四是努力将组织影响力扩及到社会层面,达到群团组织、非营利组织回馈社会的最终归宿。简而言之,就是要真正实现服务于青年需求、助力于国企经营、响应于执政党战略、贡献于全社会发展的职能转型。

宋美丹[10](2018)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国有企业的灵魂,党建是国有企业的旗帜。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新时期,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时,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决不动摇,保证党和国家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为了适应国企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家对国企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企文化建设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创新国企文化建设,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平台的同时保证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性和互补性的研究,论证了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在对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出现了国企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国企政工人员队伍不稳等问题。针对问题,从人员、价值观和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试图从建立认同感、培育价值观、健全机制三个角度探索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路径,解决问题。国有企业借用文化建设的平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同时创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国有企业凝聚力,在党的领导监督下培育以人为本的融合价值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

二、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论文提纲范文)

(1)党组织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路径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框架、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
        (一)如何将党组织领导与现代治理结构相融合的探讨
        (二)实现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方式的探讨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经济后果研究
    第二节 企业投资行为相关研究
        一、企业资本投资
        (一)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
        二、企业研发投资
        (一)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研发绩效研究
        三、企业并购
        (一)并购的理论研究
        (二)并购活动的影响因素
        (三)并购的绩效研究
    第三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影响国企投资活动的制度背景
        一、国企改革历程及国有上市公司基本治理特征
        (一) 国企改革历程
        (二)国有上市公司基本治理特征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及现实状况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历史沿革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和方式
        (三)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三、国有企业投资活动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资本投资
        (二)国有企业研发投资
        (三)国有企业并购
    第二节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影响国企投资活动的作用机理
        一、理论发展脉络
        (一)基于管家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的党组织在现代国企治理中的角色
        (二)基于代理冲突和管理者权力论的企业投资理论
        (三)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企业投资理论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活动的路径
        (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影响企业投资活动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通过改变管理层特征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企业资本投资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资本投资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高管非理性行为与资本投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置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主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企业研发投资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企业研发投资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资
        三、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管理者权力与企业研发投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置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主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企业并购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企业并购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高管非理性行为与企业并购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置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主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
    1.6 创新及不足
第2章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2.1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界定
    2.2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2.2.1 顺应中国国有企业域外生产经营的需要
        2.2.2 适应域外经营环境和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
        2.2.3 解决域外职工思想生活现实问题的需要
    2.3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分析
        2.3.1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功能
        2.3.2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功能
        2.3.3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功能
    2.4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2.4.1 有利于强化国有企业域外经营的政治性
        2.4.2 有利于调动国有企业域外职工的积极性
        2.4.3 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域外业务的有序发展
第3章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思想
    3.2 列宁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3.3 斯大林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3.4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3.5.1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3.5.2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3.5.3 胡锦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3.5.4 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思想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4.1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业务及职工基本情况
        4.1.1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业务状况
        4.1.2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情况
    4.2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经验
        4.2.1 理论灌输
        4.2.2 形势教育
        4.2.3 典型引领
        4.2.4 网络媒介
        4.2.5 亲情关怀
    4.3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挑战
        4.3.1 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非公开化
        4.3.2 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窄
        4.3.3 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弱化
        4.3.4 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缺失
        4.3.5 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西方思潮干扰
第5章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因素
    5.1 国家政治因素对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5.1.1 国家政治制度引致的排斥反应
        5.1.2 政局动荡引致的不可抗力风险
        5.1.3 法律差异引致的合法性危机
    5.2 经济因素对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5.2.1 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引致域外国民的排斥反应
        5.2.2 经济利益的较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5.3 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5.3.1 社会组织团体的干扰
        5.3.2 社会争议和社会认知
    5.4 历史文化因素对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5.4.1 民族心理认同上的差异
        5.4.2 宗教信仰和语言差异
        5.4.3 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5.4.4 社会礼仪和社会关系
    5.5 思想观念因素对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5.5.1 角色转换中的风险
        5.5.2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挑战
    5.6 企业自身因素对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5.6.1 制度体系不健全
        5.6.2 组织建设不完善
        5.6.3 职工特征因素复杂
第6章 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对策思考
    6.1 增强政治交流和政治互信是根本
        6.1.1 加强沟通合作增强政治互信
        6.1.2 深化文化输出形成价值共识
        6.1.3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影响力
    6.2 赢得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是关键
        6.2.1 拓展社会认知渠道增加社会各界的认同感
        6.2.2 加强沟通交流赢得地方社团组织理解支持
        6.2.3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6.3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经之路
        6.3.1 适应所在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6.3.2 注重域外职工的情感沟通和文化交流
        6.3.3 搭建域外职工综合素质提升的成长平台
    6.4 夯实基础与传承创新是前提
        6.4.1 加强理论学习保持队伍先进性不动摇
        6.4.2 弘扬优良传统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
    6.5 健全完善企业机制是重要保证
        6.5.1 健全体系机制构建制度依靠
        6.5.2 完善组织机构夯实队伍根基
        6.5.3 强化人本管理凝聚队伍力量
    6.6 创新方法、载体和平台是有效途径
        6.6.1 探索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6.6.2 构建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
        6.6.3 搭建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新时期我国金融工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学术价值
        2. 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金融工会的基本概述及主要职能
    (一)新时期工会的概念
        1. 新时期的界定
        2. 我国工会的基本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的工会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理论
        2. 列宁的工会理论
        3. 毛泽东的工会理论
        4. 邓小平的工会理论
    (三)新时期我国工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
        1. 胡锦涛工会发展思想
        2. 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工会发展的要求
        3. 新时期工会发展的目标
    (四)金融工会的基本概念
        1. 产业工会
        2. 金融工会
二、我国金融工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一)金融工会的发展历程和组织体系
        1. 金融工会的发展历程
        2. 金融工会的组织体系
        3. 金融工会的基本职责
    (二)金融工会职能履行的现状
        1. 金融工会作用发挥情况
        2. 维权机制不健全
        3. 行政化倾向严重
    (三)金融体制改革对金融工会发展的影响
        1. 我国金融业的基本经营体制
        2.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程
        3. 对金融工会带来的影响
三、当前我国金融工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金融工会定位模糊
        1. 定位模糊的表现
        2. 定位模糊的原因
    (二)金融工会不能独立开展工作
        1. 不能独立开展工作的表现
        2. 不能独立开展工作的原因
    (三)金融工会维权职能缺失
        1. 维护职能缺失的表现
        2. 维护职能缺失的原因
    (四)金融工会组织建设滞后
        1. 组织建设滞后的表现
        2. 组织建设滞后的原因
四、我国金融工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一)明确金融工会的角色定位
        1. 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2. 逐步放宽金融工会外围组织
        3. 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方针
    (二)加强金融工会维权工作
        1. 紧抓维权重心
        2. 提升维权能力
        3. 构架维权新格局
    (三)创新金融工会组织建设
        1. 推动地方金融工会建设
        2. 促进金融工会工作规范化发展
        3. 探索金融工会的新体制和新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新世纪国有企业共青团职能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共青团的职能
        二、国有企业共青团的职能
        三、职能转型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共青团职能研究现状
        二、国有企业共青团职能研究现状
        三、国外对共青团组织的研究
    第四节 理论依据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二、志愿失灵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企共青团职能发展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革命的青年组织(1922-1949)
    第二节 从革命的青年组织转向建设的青年组织(1949-1978)
    第三节 建设的青年组织以及“青年问题”的初出茅庐(1978-2000)
    第四节 国企共青团职能发展的历史成就和特点
第三章 新世纪国企共青团面临的环境变化及职能转型的必然性
    第一节 从政治维度所见的环境变化及转型必然性
        一、政治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二、政治维度下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的必然性
    第二节 从经济维度所见的环境变化及转型必然性
        一、经济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二、经济维度下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的必然性
    第三节 从社会维度所见的环境变化及转型的必然性
        一、社会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二、社会维度下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的必然性
第四章 新世纪国企共青团的职能转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新世纪国企共青团的职能转型
    第二节 对某国企SEP公司共青团职能转型的问卷调查
        一、转型后SEP团组织职能发挥的效果
        二、转型后SEP团组织职能发挥的具体情况
    第三节 新世纪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政治意识的整体下降
        二、与企业中心工作融合不足
        三、服务青年的实际效果较差
        四、职能发挥的手段缺乏创新
        五、职能发展的不平衡
    第四节 新世纪国企共青团职能转型不足的关键
        一、青年职工诉求与组织职能转型的差距现实存在
        二、共青团组织在国企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尴尬
第五章 新世纪深化职能转型的依据和制约条件
    第一节 “政府失灵”所产生的要求:“政治团”的本质属性
        一、政治要求赋予国企共青团的使命
        二、政治视角下的组织定位和职能转型
    第二节 “市场失灵”所创造的空间:“建设团”的重要角色
        一、企业发展赋予国企共青团的使命
        二、国企视角下的组织定位和职能转型
    第三节 两种“失灵”在青年群体的综合表现:“服务团”是未来依托
        一、青年需求赋予国企共青团的使命
        二、青年视角下的组织定位和职能转型
    第四节 “志愿失灵”的掣肘:职能转型的制约条件
        一、国企共青团的“供给不足”:经费来源的局限性
        二、国企共青团的“业余性”:人力资源的匮乏
第六章 新世纪深化职能转型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国企共青团加大服务青年力度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服务内容和手段
        二、参与青年职工的培养和选拔
        三、引入科学的管控和调研
    第二节 国企共青团助力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凝聚力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二、提供非正式的交流渠道
        三、完善青年集体的建管模式
    第三节 国企共青团响应执政党号召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组织的形势研判能力
        二、塑造国企共青团的品牌工作
        三、新媒体的应用
    第四节 国企共青团贡献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公益性活动的常态化
        二、国企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化
        三、提升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研问卷
    附录2 调研问卷数据总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创新点
2.国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述
    2.1 国有企业文化概述
        2.1.1 企业文化
        2.1.2 国有企业文化
        2.1.3 国有企业文化的特征
        2.1.4 国有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2.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2.1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2.2.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2.2.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2.2.4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3.1.1 拓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平台
        3.1.2 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3.1.3 确保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1.4 确保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3.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3.2.1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
        3.2.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性
4.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国有企业融合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4.1.1 部分国企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地位弱化
        4.1.2 部分国企文化建设发展缓慢、流于形式
        4.1.3 部分国企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掣肘
        4.1.4 部分国企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分离
    4.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部分国有企业人员融合意识淡薄
        4.2.2 合理的融合价值观有待完善
        4.2.3 有效的融合机制有待形成
5.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5.1 建立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观念的认同感
        5.1.1 增强国企人员的融合意识
        5.1.2 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5.1.3 借用新媒体加强融合氛围
    5.2 培育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价值观
        5.2.1 增强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5.2.2 落实“以人为本”原则
        5.2.3 坚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5.3 健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机制
        5.3.1 健全领导机制,建立融合载体
        5.3.2 扩大融合队伍,强化培训机制
        5.3.3 加强资金投入,完善物质保障机制
        5.3.4 实施必要监督,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6.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四、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论文参考文献)

  • [1]党组织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路径与机理研究[D]. 胡耀丹. 云南财经大学, 2018(05)
  • [2]中国国有企业域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姜习权. 吉林大学, 2016(08)
  • [3]新时期我国金融工会发展研究[D]. 张晓龙. 河北师范大学, 2013(S1)
  • [4]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四)[J]. 贾端阳. 中国工运, 2001(05)
  • [5]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三)[J]. 关祥坤,谢良敏. 中国工运, 2001(04)
  • [6]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J]. 刘铁章. 中国工运, 2001(01)
  • [7]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九)[J]. 陈国瑞. 中国工运, 2000(12)
  • [8]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八)[J]. 陈杰平. 中国工运, 2000(11)
  • [9]新世纪国有企业共青团职能转型研究[D]. 樊皎皎.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10]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D]. 宋美丹.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国企改革与工会工作问答(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