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礼论》中“曲易”的解释

论《周礼论》中“曲易”的解释

一、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蓝雨[1](2021)在《《说文解字·衣部》礼制用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怡[2](2021)在《汉墓中的布类葬服——兼说“毋尊单衣”及其性质(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墓中的亡者,无论是生活水平尚可的平民、下层官吏,还是高官和贵族,其葬服中多会有以布单衣为代表的布类服装,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汉墓中的遗存及相关信息进行考察,可见约八种布类织物和17种布类服装。这些服装的品质和款式大率朴素而简单。以毋尊布制作的"毋尊单衣"在其中数量最多,地位突出。据典籍记载,葬服中的"明衣裳"和斋戒时所穿的"明衣"颇似,皆布质,素洁,于沐浴后贴身而着,其作用是"交于神明"。"毋尊单衣"的性质或与之相近。古人认为,亡者要返祖归宗,以质朴的形貌在地下拜见先人。穿着"毋尊单衣"这样的葬服,或有"尚质"而复归本原的含义。

李捷[3](2021)在《北魏女性服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两大举措,极大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迁洛前后服制的变化历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目前关于北魏服饰研究的论着,对各服饰品类发展及搭配的具体趋势鲜有分析,未能深入展现北魏服饰较为精确、动态的发展历程,对于服饰变化的原因也大多仅关注到汉化改革。本文聚焦北魏女性服饰,研究内容以北魏墓葬出土的陶俑、饰品、壁画、漆画和石刻线画为主,以石窟等佛教造像中的女供养人形象为辅。研究方法为将文献和实物资料相结合,在分期和分区基础上对北魏女性服饰品类及不同身份女性的服饰搭配进行深入研究,并绘制不同身份女性的服饰搭配款式图,以分析北魏女性服饰较为精确的变化趋势,再现北魏女性服饰的动态风貌。最后从“胡汉文化的交融”和“中外文明的交流”这两大方面来探讨北魏女性服饰演变的原因,以期填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主体内容共分五个部分。文章首先阐述了北魏三建都城的历史、汉化的进程以及民族交融下产生的多元化北魏文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和第三部分按照品类对北魏女性的发式、首服以及身衣、足衣等的具体形制及演变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将北魏女性身份划分为贵族女性、女官、乐舞伎、侍女和劳动妇女五类,用分期、分区的方法对其服饰搭配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出较具代表性的服饰搭配款式图。第五部分统计出北魏女性服饰搭配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北魏女性服饰的演变及其形成原因。文章得出研究结论如下:(一)迁洛之后北魏女性发髻造型实用而多样;首服中的笼冠仅为女官佩戴,平顶呈长椭圆形,冠两侧外弧下延呈两耳;步摇冠的装饰工艺基元为摇叶饰片;莲花冠呈重瓣莲花状,为身份较高的女性所佩戴;风帽为鲜卑服代表性配饰,带有“十”字形缝缀线痕的圆顶风帽最常见,中部下凹的圆顶风帽为女性独有款式;饰品中的耳饰反映了鲜卑族的审美传统、精湛工艺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二)北魏襦裙服组合方式多样,上襦根据袖形和衣长可分为交领窄袖长襦、交领窄袖短襦、交领宽袖短襦、交领宽袖长襦、交领半袖短襦、交领半袖长襦、直领宽袖长襦、直领宽袖短襦和袿衣9类,下裙根据廓形、长短和褶裥疏密程度可分为A型裙、褶裥裙、间色裙和背带裙4类;袴褶服兼具汉风与实用性,褶服根据领型和袖形可分为交领宽袖、圆领宽袖和交领窄袖褶服3类,下袴根据款式可分为缚袴和大口袴2类;袍服根据领型和袖型可分为立领窄袖袍服、交领窄袖袍服和交领宽袖袍服3类;服饰配件分为肩领帛巾、披风、腰带、抱腰和蔽膝5类;考古资料中北魏女性形象所着服饰部分纹样与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品实物可互为印证;足衣形制较为明确的仅履和靴2种。(三)贵族女性在平城时期以穿鲜卑服为主,始现汉化趋势,洛阳时期汉化成效显着,流行以各式汉式服饰配件搭配广袖高腰大摆襦裙服,远离政治中心的地区则作胡汉杂糅的鲜卑服装扮;女官的服饰搭配为漆纱笼冠和宽袖高腰褶裙;乐舞伎服饰搭配受时间及地域的影响较大;侍女服饰案例较多,但用以搭配的服饰品类不及贵族女性繁多;劳动妇女装扮以实用便捷为取向。(四)北魏女性的服饰搭配变化趋势明确。盛乐时期陕西地区着汉式襦裙服,内蒙古地区着鲜卑服;平城时期鲜卑服盛行,身份差异不明显,陕西地区仍有汉式装扮出现;洛阳时期汉风服饰到达鼎盛,但仍保留鲜卑服部分特征,身份差异明显;整体来说襦裙服的流行贯穿始终,迁洛前以风帽、交领窄袖长襦和下裙搭配为主,迁洛后以交领宽袖上襦和束腰褶裙搭配为主。北魏女性服饰演变原因其一是由于胡汉文化的交融,其与“汉化措施的推行”、“汉化与鲜卑化的互动融合”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男装的影响”关系密切;其二是由于中外文明的交往,从陆上丝绸之路来看,以匈奴和巴克特里亚的金属饰品镶嵌工艺以及波斯和古希腊罗马带来纺织品新纹样的影响为主,从草原丝绸之路来看,我国北方长城沿线与欧亚草原地带都出土有弯月形项饰,用材方面也深受西伯利亚及其他西方地区的影响。

曹雨杨[4](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廖江波[5](2018)在《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研究》文中提出夏布有古代纺织品“活化石”之誉,其由半脱胶苎麻纤维手工纺纱织造而成,因其夏季穿着透气排汗、凉爽宜人,故称“夏布”。夏布源头的“布衣”曾是平民的主要服饰,夏布织造技艺是中国古代纺织文明的见证之一。明清时期麻纺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棉纺所取代,夏布适宜消夏,故被作为一种地方特产而存在。随着纺织科技的进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夏布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纺织品,已开始淡出大众的视野。2008年江西万载、重庆荣昌的夏布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学术上以夏布为主体的研究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经济史、社会史的视角,研究夏布经济与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出发,田野考察夏布织造技艺,以艺术设计的方式开发夏布衍生品。但是,从麻类作物出发,追溯夏布源头的麻纺及其服饰文化;从古代纺织科技出发,挖掘古老的麻纺织技艺;从对夏布文脉的定位和其织造技艺的还原出发,促进夏布的延伸设计,保护与开发并重。这些研究并没有完成展开。另外,对夏布织造技艺的田野考察,不可忽略江西省分宜县内民间私营的作坊与个体的织户,其保留有原生态夏布织造技艺;对夏布的设计开发,不可无视江西新余夏布绣的创新案例。基于此,本文对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作一个系统的梳理。追溯夏布悠久的历史文脉,还原夏布织造的核心技艺,促进夏布的古典美学与传统技艺,以布艺延伸设计的方式在当代生活物件中再现。以此达到,发扬传统的麻纺服饰文化,挖掘核心的夏布织造技艺,并致力于两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编,即夏布追溯、技艺挖掘及布艺延伸三个部分:上编,夏布追溯。查阅古文传记、报刊、县志等文献资料,结合博物馆中陈列的纺织品与服饰,以“二重证法”追溯夏布的源流。从“夏布”词义出发,结合其语境和出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夏布”一词的由来。认为“夏布”一词明确指代手工苎麻布应该在清代,其与麻纺的地位下降,及麻纺面料适宜消夏的特征有主要关联;探究中国古代麻类作物的品种与分布,追溯麻纺及其服饰文化,梳理夏布的历史与文脉。夏布以苎麻为主要原料,跟其纤维的纺织性能有直接关系。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麻纺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绩麻织布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其“成”与“败”对个人与整个农业社会都具有的重要意义。古代麻纺的布衣,按布的精细分等级,粗糙的布衣为庶民的主要服饰,而精细的麻布则为贵族所服用。布衣指代平民,由麻纺面料的服用性能、价值及礼仪下的服制决定;概括近代夏布主产地的情况,分析近代夏布产业兴衰的原因。近代夏布主产地以江西的万载、四川的荣隆两昌以及湖南的浏阳最为盛名,这些地方有共同的特点,深厚的麻纺历史,优越的地理以及稳定的外部环境。近代夏布产业兴衰的直接推动力是朝鲜市场的得失,其背后的博弈力量与日本侵略有直接关系。中编,技艺挖掘。通过文献、图片、实物的方式,挖掘古代麻纺技艺及其演变。对夏布中苎麻纤维的脱胶技术与现象考察,认为在先秦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麻纤维的脱胶,在宋代形成完整的脱胶程序,这一程序与近代夏布织造环节中的脱胶并无多大差异。基于纺轮上的漩涡纹考察,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开始懂得利用漩涡纹来控制纺轮加捻时,麻纱的捻向与均匀度。麻纺纱与织造,没有对最先进纺织工具的吸收,同麻纺的地位下降以及麻织以平纹布为主有最大关联。麻纺车经历了从手摇到脚踏,从单锭到多锭的发展过程。近代夏布的麻纱以手工绩麻的“扁纱”为主,只有给麻纱通体加捻时才用麻纺车,故麻纺车开始慢慢消退。近代夏布织造的主要织机为夏布腰机,为在明代腰机的基础上加以撞手打纬的改进,虽其织造效率不及土布机,且织工容易落下腰疾,但因其更适合于织造精细的夏布,而成为夏布的专门织机。架式织机的应用,为麻纺织辅助工具梭、筘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梭与筘的应用提高了夏布织造的效率和质量;深入夏布织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开展田野调查,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当地群众,以口述科技史与文化人类学的方式,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夏布织造技艺。深入湖南浏阳的麻产地、走访江西夏布织造的私营厂房与民间艺人以及荣昌的夏布织造技艺展区,综合多处田野考察收集系统的资料,记录完整的夏布织造技艺;追溯与归纳夏布的印染工艺。石染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矿物颜料的利用,以涂染与浸染为主,因石染织物色牢度低,后期被草木染所取代。苎麻纤维染色困难,且夏布主要为平民服饰,故夏布多为麻纤维本色服饰,如染色以植物染料染蓝色与黑色系为主。夏布印花为蓝印花工艺,以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为主。下编,布艺延伸。在考察与实验的基础上,以技艺的视角,揭示夏布绣、夏布画及其衍生品的制作流程和要点。重点阐述夏布绣,认为其别具魅力在于充分发挥绣地夏布的肌理与色泽,及适宜绣地的独特针法。以实验的方式,介绍铜版转印夏布版画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收集与整理夏布在织品设计方面的案例,拓展夏布时尚化的再利用。分析夏布材质的特征,在材质利用上做到扬长避短,以达到产品设计上有的放矢的目的;最后,从手工艺价值的视角,探讨夏布及其衍生品生产保护的策略。生产性保护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鱼目混杂,保护与开发拿捏不当则会产生生产性的破坏。将夏布的文脉与手工精神转化为夏布布艺延伸设计的文化内蕴,在物化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兼顾精神的诉求,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总体研究框架。将古代麻纺历史文化与工艺,以及近代夏布的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夏布织造技艺串联起来。还原完整的夏布历史与工艺,并从夏布历史文化与生态工艺出发探究夏布布艺的延伸设计。这样形成夏布历史、织造、文创的生态链,历史文化是夏布文化创意产品溢价的空间,手工织造技艺是夏布朴拙魅力的前提,文创是夏布生产性保护的终端。综合上述研究,可以作一些总结。夏布源头至少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麻类作物的利用,麻纺及其服饰曾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夏布的演变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广,其中纺织技术的进展与新纺织原料的冲击是其作为服饰面料地位变更的主导力。夏布在近代的勃兴与韩国市场的开拓有莫大的关系,这一点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夏布以出口韩日为主惊人的一致,韩日市场的需求与散落在民间夏布织户的生存休戚相关。现保存的重庆荣昌、湖南浏阳及江西万载夏布织造技艺,只是麻织造技艺的一个部分。现代纺织科技的渗透也在异化传统的夏布织造技艺,挖掘夏布织造技艺应将其置于古代纺织科技这个大背景中。在夏布布艺延伸设计开发中,以夏布为载体嫁接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共融性文创产品有不少亮点,例如新余夏布绣、宜春夏布版画及荣昌夏布折扇。夏布服饰品的开发方兴未艾,夏布在家庭软装饰中应用的空间很大,夏布工艺品设计的成绩值得肯定。夏布在当代生活中的回归,其产品开发,应坚守传统手工的核心技艺,变通其外在形式,真正意义上开发具有传统工艺美学的物件。古代麻纺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誉,但其相关的科技与历史记载却寥若晨星,另出土麻纺织物的偏少,给研究也带来一些困难。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收集的不够,以及个别借以举证的材料缺乏进行深入的考辨,导致在阐述观点论证时力度不够,期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崔圭顺[6](2007)在《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构成中国古代历史的长幅画卷里,绵延不绝的冕服制度,既表现为前后相继、代代沿承的延续性,各个不同时代的冕服,又分别被打上了自己的鲜明印痕。论文即在全面梳理有关冕服制度演变过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历代帝王冕服制度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进行一次基本而全面的评价。论文的内容,基本上以统合和分类两种写作方式组成。对于历史上帝王冕服的形成和制度之演变过程,主要以整体统合的方式进行考察;对于冕服的构成要件和十二文章的内容,则按照各自特征,分门别类之后,加以分析和比较。叙述的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兼以比较和对照的方式,研究的结果,较多地采用图表的形式进行总结。又对历史上有关冕服制度的文献资料,尽可能利用文献学研究的手段,来进行释读和考订。冕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服装历史的最初阶段,不过,若以冕服的整体构成要件来看,具备并形成一定规范形式的冕服,应该是在周代。周代冕服种类有大裘冕、衮冕、惊冕、毳冕、希冕[絺冕]、玄冕等六冕,按照不同场合需要加以穿用。六冕在汉以后历代王朝的“复古”思潮中,有时或以别的称谓形式出现。不过,六冕中,历代主要采用的是衮冕一种。衮冕是冕服当中,最华丽的服装,与其它冕服不同的特征,主要是冕冠的旒数(十二旒)及在衣裳所施的文章(十二章或九章,按照各朝代稍微不同)。作为六冕当中的首位冕服,大裘冕的象征意义最为崇高而又最具独特之处。本文通过与“裼衣”、“袭衣”等相关内容的整理,清理了其里面蕴含的古代服装当中最为讲究的礼仪观念。此外,文中提出了个人对大裘冕及裘衣有关的其它诸多细节上的见解。《周礼》中与服装相关的官职约有五十种,本文将其归分为三大类别:服饰礼仪官职、督制和管理官职和制作系统的官职。通过各官职之职分的比较和分析,本文首次揭示了周代冕服制作体系的流程和运作关系。秦汉以后的历代冕服制度,按照各个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分为发展前期(秦汉至唐)、定着化及简化时期(五代至明)、废止及换身复活时期(清至民国初期)等三个时段。有关冕服制度的文献资料,以各王朝的官方正式记录为基本史料,来把握冕服在帝王服饰系列中的位置,并对历代帝王冕服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以掌握各朝冕服制度的显着的外在表征。全套冕服大致上由冕冠、上衣、下裳、中衣、袴、袜、舄、腰带(革带、大带)、弊膝、佩玉、绶、剑、圭等的十四种要件构成。又将其十四种要件,按性质不同,分为冕冠、服装、饰品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了考察。“冕服”是以冕为冠的服装,因此,在冕服里,冕冠是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关于冕冠的来源及冕冠的整个构成,笔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提出了对其中一些细节上的见解,如对“纽”的解释;对冕旒与充耳包含的深层的涵义等。又综合这些分析,以制图的方式总结了周代冕服的式样。在有关历代制度的研究中,对于发生演变的过程,提出了具有关键性的几点个人见解:冕延的缘饰颜色;玉衡的“维持冠”的意思;明代冕冠的“俛”形的有无;冕旒之“就”的纠正;缨、弦、天河带等的冠带之使用上的特点等。衣裳以下的内容,体现了冕服各构成要件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即从实用性出发,而逐渐走向装饰化及象征化的过程。周代六冕的不同,可由十二文章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凡为冕服,例必有相应的“文章”。历来被普遍采用的文章之章目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之十二章。关于十二章的讨论,笔者先提出了“文章”称呼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关于十二章的章目及章次、衣服上的排列形式、表现形式等方面深入的研究。之后,把十二文章分为自然临摹和主观创造的两类,进行分析了对各文章的特点和其样式的历代变化情况。不难发现,在数千年的传统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冕服已远远超越其物质本身的价值,而逐渐凝聚成了一种精神文化的表征。这便是今天我们研究冕服制度的重大意义和价值。除了对于上述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外,由于现存有关冕服制度的史料纷繁复杂,且距今时间久远,历来注家见解纷纭,难有一定之论。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文献释读和考订的方法,对汉代迄今文献中的诸多疑问,和学界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一些内容,一一剖析整理,或通过相关的史料进行合理的校勘,或从文字训诂的角度,提出新的解释或猜想。利用文献学的方法来归纳和分析史料,并据以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可以说是论文的又一个比较显着的特点。

童庆炳[7](2004)在《《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文中研究指明历史上对“比、兴”有三种不同的解说 ,即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文学的解说最有意义。最具有代表的说法是刘勰的“比显兴隐”说。徐复观在解释刘勰的观点时提出新论 ,认为兴句的意义不是表示实在的具有概念的意义 ,而在于“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的”。笔者认为 ,还可以把刘勰的“比显兴隐”说的解说推进一步。这里的基本理论假设是 ,“比”主要是接近认识论的 ,所以“比显” ;“兴”主要是接近存在论的 ,所以“兴隐”。

周恒刚[8](2000)在《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恒刚[9](1999)在《《周礼注疏》“麹衣”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礼记·月令篇》:"是月也,天子乃麴衣于先帝"。《周礼注疏》:"麴衣黄衣也"。又注曰:"麴衣,黄桑服也。色如麴尘,象桑叶始生"。疏云:"麴衣者色如麴尘也,告桑之服也"。笔者认为《周礼注疏》对"麴衣"的解释不够准确。"麴衣"应该是制麴过程中的麴种。或称谓曲母。也指霉菌萌发的茸毛毛菌丝。

二、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汉墓中的布类葬服——兼说“毋尊单衣”及其性质(1)(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墓中的布类服装:质料、样式及特点

(3)北魏女性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2 学术史回顾
        1.2.1 通史研究
        1.2.2 专题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存在问题
2 北魏的政治变迁与民族交融
    2.1 三建都城与汉化进程
    2.2 汉化改制举措
    2.3 民族交融与对外交流情况
3 北魏女性的发式、首服及饰品
    3.1 发式
    3.2 首服
        3.2.1 冠
        3.2.2 帽
    3.3 饰品
        3.3.1 发饰
        3.3.2 耳饰
        3.3.3 项饰
        3.3.4 手饰
4 北魏女性的身衣及足衣
    4.1 身衣
        4.1.1 襦裙服
        4.1.2 袴褶服
        4.1.3 袍服
        4.1.4 服饰配件
        4.1.5 服饰纹样
    4.2 足衣
        4.2.1 履
        4.2.2 靴
5 北魏不同身份女性的服饰搭配
    5.1 贵族女性服饰
    5.2 女官服饰
    5.3 乐舞伎服饰
    5.4 侍女服饰
    5.5 劳动妇女服饰
6 北魏女性的服饰演变及形成原因
    6.1 北魏女性服饰搭配变化趋势
    6.2 北魏女性服饰演变原因分析
        6.2.1 胡汉文化的交融
        6.2.2 中外文明的交流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表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图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致谢

(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5)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 研究现状述评
    0.4 研究方法与目标
    0.5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上编 夏布追溯
    第1章 夏布源头的追溯
        1.1 夏布名称的辨析
        1.1.1 夏布词义解读的两种主流观点
        1.1.2 夏布名称的出处
        1.1.3 古代麻织物相关名称
        1.2 从传统苎麻布到夏布
        1.2.1 麻作物种植与生产的概述
        1.2.2 棉纺对麻纺冲击的概述
        1.3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2章 麻类作物及其纺织服饰文化
        2.1 麻类作物的品种及苎麻的性能与栽培
        2.1.1 麻类作物的品种
        2.1.2 苎麻纤维与其它麻作纤维的对比优势
        2.1.3 苎麻的栽培
        2.2 麻纺织历史文化的追溯
        2.2.1 从有关麻的成语说起—麻纺的生活文化
        2.2.2 从“败绩”说起—绩麻的纺织考
        2.2.3 从“布帛之征”说起—麻纺的经济文化
        2.3 麻纺织服饰文化的追溯
        2.3.1 麻纺服饰文化的肇始
        2.3.2 基于布与帛文献记载对比的视角
        2.3.3 基于布与帛出土实物对比的视角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近代夏布的主产地与产业兴衰
        3.1 近代夏布主产地的概况
        3.1.1 江西万载夏布的概况
        3.1.2 湖南浏阳夏布的概况
        3.1.3 四川隆昌夏布的概况
        3.1.4 重庆荣昌夏布概况
        3.2 近代夏布产业的三个历史阶段
        3.2.1 夏布手工业的商业化转型
        3.2.2 夏布产业的繁荣
        3.2.3 夏布产业的衰落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中编 技艺挖掘
    第4章 历史背景下夏布织造技艺的挖掘
        4.1 古代麻纤维脱胶工艺
        4.1.1 古代麻纺织品脱胶的考证
        4.1.2 古代麻纤维脱胶工艺的挖掘
        4.1.3 古代麻纤维脱胶工艺的原理
        4.2 古代麻纺的纺纱工艺
        4.2.1 从搓绳到手工绩麻
        4.2.2 从纺轮上的漩涡纹看纺专纺纱
        4.2.3 麻纺纺车的功能与分类
        4.3 历史背景下麻织造技艺的挖掘
        4.3.1 平纹布织造的主要机型及演变
        4.3.2 近代夏布腰机的源流
        4.3.3 麻织具与织机的发展历程
        4.4 麻纺织辅助工具的演变
        4.4.1 整经工具与工艺
        4.4.2 上浆工具与工艺
        4.4.3 整形工具与工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非遗背景下夏布织造技艺的考察
        5.1 绩纱
        5.2 浆纱
        5.3 编织
        5.4 后整理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夏布的传统印染工艺
        6.1 夏布的传统颜色蓝(青)、黑、白三色考
        6.2 石染矿物颜料及其染色考
        6.2.1 矿物颜料与石染染料
        6.2.2 石染染色的工艺
        6.2.3 石染染色的特征
        6.3 蓝(青)、黑二色植物染料及其染色
        6.3.1 蓝色植物染料及其在夏布上染色
        6.3.2 黑色植物染料及其在夏布上染色
        6.4 夏布的型版印花工艺
        6.4.1 夏布型版印花的源流
        6.4.2 非遗中的夏布印花工艺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下编 布艺延伸
    第7章 以夏布为载体的艺术创作
        7.1 以夏布为绣地的夏布绣
        7.1.1 江西传统夏布绣
        7.1.2 新余艺术夏布绣
        7.2 以夏布为载体的夏布画
        7.2.1 夏布国画与制作
        7.2.2 夏布版画与制作
        7.3 以夏布为扇面的夏布折扇
        7.3.1 夏布折扇的源流
        7.3.2 夏布折扇的工艺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夏布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开发
        8.1 夏布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8.1.1 自然与人文的夏布面料
        8.1.2 服装设计师运用夏布的实践
        8.2 夏布在软装饰中的应用
        8.2.1 夏布软装饰的价值取向
        8.2.2 夏布软装饰的应用策略
        8.3 夏布工艺品的多元化态势
        8.3.1 夏布工艺品的定位与设计
        8.3.2 夏布工艺品的多元化与推广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夏布及其衍生品在生产中的保护
        9.1 夏布织造的民间生存状态
        9.1.1 夏布产业的格局
        9.1.2 民间夏布织造技艺的艺人生存状态
        9.2 市场态下夏布延伸布艺设计的辨析
        9.2.1 市场态下夏布布艺延伸设计的多样化
        9.2.2 市场态下传统夏布织造技艺的异化
        9.3 手工夏布及其衍生品生产中的固守与变通
        9.3.1 对“手”和“艺”的认识
        9.3.2 技艺的固守
        9.3.3 形式的变通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1 出口本色手工夏布检验规程
附录2 单综单蹑夏布织机图及其各部位名称
附录3 文中图片的名称与来源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表格目录
图像目录
凡例
引言
    一、研究意义及目标
    二、研究的路径、步骤和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有关冕服制度的资料情况以及研究状况的考察
    四、关于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
上编 冕服的起源、形成与演变
    第一章 冕服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冕服的起源
        一、原始时期服装之起源
        二、冕服起源的相关资料
        第二节 冕服的形成
        一、冕服种类及其穿着者之身份
        二、天子吉、凶衣服
        三、天子大裘冕
        四、《周礼》中的冕服
        第三节 冕服形成之文化意蕴
    第二章 历代冕服制度及演变
        第一节 冕服之发展前期:秦汉至唐代的冕服
        一、永平二年之前的秦汉时期服装
        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第二节 冕服之定着化及简化时期:五代~明
        一、五代十国(902~979)至宋(960~1279)
        二、辽(907~1125)
        三、金(1115~1234)
        四、元(1279~1368)
        五、明(1368~1644)
        第三节 冕服之废止及换身复活时期:清~民国三年
        一、清(1644~1911):冕服制度之废止
        二、中华民国(1912~)
        第四节 冕服演变表
        一、历代帝王服装种类及穿用场合演变表
        二、历代帝王冕服种类及构成演变表
        三、各朝代皇帝冕服制度上的特点表
下编 冕服的构成要件和文章
    第一章 冕服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要件之构成
        第二节 冕冠
        第三节 服装
        一、衣裳
        二、中衣
        三、袴
        四、袜
        五、舄
        第四节 饰品类
        一、腰带
        二、蔽膝
        三、佩玉
        四、绶
        五、圭
        六、剑
    第二章 十二文章
        第一节 有关十二文章的概念、定义及其意蕴
        一、有关概念的定义
        二、意蕴
        第二节 有关章目、章次诸说
        一、章目、章次之诸说
        二、历代演变
        第三节 文章在服装上的排列
        一、明之前的演变概述
        二、明代文章排列
        三、清与民国三年制度中的文章排列
        第四节 表现形式之意蕴及历代演变
        一、表现形式之意蕴
        二、历代演变
        第五节 关于十二文章的构成
        一、自然临摹类
        二、主观创造类
讨论和结语
    第一章 讨论
    第二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冕服相关文献记载校勘表
附录2: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之校勘改订
致谢

(7)《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三种不同角度的解说
二、 赋比兴与情感表现
三、 “比显兴隐”说的哲学解说

四、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说文解字·衣部》礼制用字研究[D]. 蓝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汉墓中的布类葬服——兼说“毋尊单衣”及其性质(1)[J]. 马怡. 艺术设计研究, 2021(03)
  • [3]北魏女性服饰研究[D]. 李捷. 东华大学, 2021(01)
  • [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5]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研究[D]. 廖江波. 东华大学, 2018(12)
  • [6]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 崔圭顺. 东华大学, 2007(01)
  • [7]《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J]. 童庆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 [8]关于《周礼注疏》上对“麴衣”解释的探讨[J]. 周恒刚. 酿酒科技, 2000(01)
  • [9]《周礼注疏》“麹衣”的探讨[J]. 周恒刚. 中国酒, 1999(06)

标签:;  ;  ;  ;  ;  

论《周礼论》中“曲易”的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