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B1的研究进展

JAB1的研究进展

一、JAB1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丹参SmMYB36与SmCSN5蛋白的互作关系鉴定及其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以根茎入药的中药材,其次生代谢物丹参酮类和酚酸类物质决定了丹参的药用价值。研究记载,丹参药材多用于活血化瘀、消炎除菌、扩张血管等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具有显着的疗效。本研究围绕丹参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关键调节因子SmMYB36转录因子展开,以SmMYB36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其互作的蛋白,为后续初步探讨转录因子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间接参与调控丹参酚酸类和酮类物质的合成奠定基础。本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以SmMYB36为诱饵蛋白,构建pGBKT7-SmMYB36诱饵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对丹参均一化酵母文库进行筛选实验,共获得236个克隆?对这些克隆进行测序比对,获得有意义的互作蛋白28个,分类整理发现磷酸化类相关蛋白2个,转录因子类蛋白2个,泛素化类相关蛋白5个,其他酶类蛋白质若干个。2、对筛选出的互作蛋白进行基础生信分析,明确其相关功能。其中一个编号为190413-2-2的泛素化相关蛋白,通过BLASTx比对及丹参数据库比对、进化树分析等确定为丹参SmCSN5蛋白。3、对SmMYB36与SmCSN5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分析,利用Y2H回复验证、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 FC、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技术LCI、Pull-down技术等体内体外实验,证实SmMYB36与SmCSN5之间确实存在互作关系。对互作结构域鉴定分析,SmCSN5与SmMYB36互作区域在SmCSN5的第1-99位氨基酸区域(JAMM基序)和SmMYB36的第112-153位氨基酸区域。4、对SmCSN5作用影响SmMYB36功能定位分析,使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体系对SmMYB36与SmCSN5蛋白进行亚细胞共定位,SmMYB36与SmCSN5相互作用后可能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

谢培一[2](2021)在《去泛素化酶CSN5通过MAT2A调节肝细胞癌增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CSN5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生物学的功能;明确去泛素化酶CSN5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明确去泛素化酶CSN5在肝癌细胞中可以通过调控MAT2A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分析去泛素化酶CSN5和MAT2A的表达在人体肝癌组织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首先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肝癌和癌旁组织中CSN5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比较CSN5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比较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CSN5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筛选出CSN5表达水平较高的肝癌细胞株。设计合成靶向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并在肝癌细胞HCCLM3中转染特异性针对CSN5基因的sh CSN5 RNA片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CSN5表达的变化,同时用Ed U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变化。另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干扰CSN5表达对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的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回复试验,在HCCLM3细胞中干扰CSN5的同时过表达MAT2A,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和Ed U细胞增殖实验测定CSN5和MAT2A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最后,通过检测CSN5和MAT2A在人体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二者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去泛素化酶CSN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1),肝癌细胞中CSN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P<0.05);(2)转染shCSN5 RNA后,肝癌HCCLM3细胞中CSN5 m RNA及蛋白的水平显着降低(P<0.01),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显着降低(P<0.01);(3)下调CSN5表达水平后,HCCLM3细胞中MAT2A总蛋白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干扰CSN5表达可以使过表达的MAT2A蛋白水平和被促进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P<0.05);(4)去泛素化酶CSN5和MAT2A在31例人体肝癌组织中m 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1)去泛素化酶CSN5在肝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2)干扰CSN5的表达使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3)去泛素化酶CSN5可以通过调控MAT2A的表达进而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

潘超明[3](2021)在《耐辐射奇球菌DrJAMM蛋白的胞外酶活及其胞内氧化应激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对外界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该细菌拥有强大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是科学家研究氧化应激的模式生物。本论文以耐辐射奇球菌dr_0402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DrJAMM为研究对象,对DrJAMM的体外酶切活性及其在菌体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做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信息学的实验结果表明,DrJAMM是典型的JAMM/MPN金属蛋白酶,具有保守的JAMM结构域,并且可能与DrMoaD-MoaE(DR_2607)、DrMoe B(DR_2269)等蛋白共同参与了耐辐射奇球菌中钼辅因子(Moco)的合成。DrJAMM蛋白与其它JAMM蛋白的同源性较高,具有多个保守位点。其中,预测的金属结合位点Glu24、His83、His85、Asp96在生物体中高度保守,与底物蛋白互相作用的α2-螺旋区域(Pro61-Arg73)也较为保守,这些保守位点和保守基序很可能对DrJAMM的蛋白活性起着关键作用。(2)我们纯化了DrJAMM野生型、点突变和截短的蛋白,以及DrMoaD-MoaE蛋白。DrJAMM蛋白可以将DrMoaD-MoaE切割成两段,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有广谱性,但较为偏好Ca2+和Mg2+。另外,DrJAMM蛋白在酶切温度的选择上也比较广泛,从16℃到100℃都能稳定地发挥酶切作用。此外,我们验证了DrJAMM蛋白的α2-螺旋、E24、H85和D96位点对于酶切活性的重要性。(3)通过基因敲除手段,我们成功获得了Δdr_0402、Δdr_2607和Δdr_2269三种基因突变株。相比于野生型菌株,我们发现耐辐射奇球菌dr_0402基因的突变菌株对H2O2的敏感性显着增加,结合ROS清除能力的分析以及体内蛋白表达量大小的比较,我们认为dr_0402基因参与了耐辐射奇球菌的氧化应激。另外,通过对Δdr_0402、Δdr_2607和Δdr_2269的氧化胁迫表型分析、ROS清除能力分析,以及DrJAMM和DrMoaD-MoaE蛋白在氧化胁迫下的表达量情况分析,我们推测DrJAMM蛋白参与了细菌体内的Moco合成通路,进而影响了细菌的氧化应激。此外,我们还发现dr_0402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耐辐射奇球菌体内的DMSO还原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而DMSO还原酶酶活能响应氧化应激。最终,我们提出了DrJAMM参与耐辐射奇球菌氧化应激的模型图,即DrJAMM通过切割DrMoaD-MoaE蛋白,阻断了耐辐射奇球菌Moco合成通路,进而抑制了DMSO还原酶的活性,最终影响了耐辐射奇球菌的氧化应激。这些研究为耐辐射奇球菌的极端抗性,特别是氧化抗性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袁淳珏[4](2021)在《IL-6及其相关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患者体内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与肿瘤之间的紧密联系逐渐清晰。炎性细胞因子作为连接炎症和肿瘤间的关键枢纽,参与激活一系列的信号通路进而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提示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潜在预测价值。已有的研究发现一些人类炎症性疾病和多种癌症通常伴随着明显过量表达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水平的IL-6表明它在两种疾病过渡发展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IL-6及其他现有临床检测指标在炎症及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并验证IL-6及其下游癌基因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c-Jun activation domain-binding protein-1,Jab1)、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在癌症病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诊的患者病例1072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炎症组(n=400)、血液恶性肿瘤组(n=338)和实体肿瘤组(n=334)。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免疫学指标以及血清学指标的参数差异,筛选并鉴定出对肿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临床指标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通过汇总现有研究成果阐明炎性细胞因子IL-6在肿瘤进展中的调控网络,印证其作为肿瘤检测指标的可靠性。借助Oncomine数据库进一步筛选出IL-6下游靶基因Jab1及HOTAIR及验证它们在肿瘤细胞内的异常表达。结论:大部分现有的临床检测指标结果与炎症及肿瘤患者的病变及其恶化相关,且临床免疫指标参数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血清学参数,特别是IL-6、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NLR、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lymphocytes ratio,PLR)等免疫指标,对炎症及其癌变的预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中纳入的这些指标都属于简便易得的常规检测项目。它们不仅具有时效性,还兼具一定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便临床上早期诊断、治疗和更为及时的预后。由IL-6和NLR组成的联合新指标可以丰富目前临床上对癌症的诊断途径,并为肿瘤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更为理想的新颖选择。Jab1和HOTAIR作为IL-6下游肿瘤靶基因,它们对于肿瘤诊断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也为临床癌症的治疗及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陈晓文[5](2021)在《Skp2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对伊马替尼敏感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特征为骨髓造血生成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其发病率高达新发成人白血病的20%。BCR-ABL融合基因目前被认为是CML发病的重要原因和基本特征,该融合基因表达可生成具备组成性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嵌合蛋白。在CML的临床治疗中,特异性BCR-ABL抑制剂,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可将患者生存率显着提高,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伊马替尼是(IM)一种通过阻断BCR-ABL蛋白的非活性构象的TKI,首次应用于CML的治疗,疗效显着,毒性较低。但仍有大量CML患者对伊马替尼不敏感或通过多种细胞机制产生耐药性。因此,在CML进展过程中筛选出有效的治疗靶点是非常迫切的,这将有助于提高CML在TKI药物治疗中的效果。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是由人Skp2基因编码的E3泛素连接酶。Skp2是一种C-Myc直接靶基因,在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多种恶性肿瘤中常发现有其表达上调。在血清缺乏的细胞中,Skp2过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周期素A积累和p27磷酸化依赖性的降解从而促进细胞进入S期。Skp2还参与其他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泛素化,包括细胞周期蛋白E和转录因子E2F1。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Skp2与许多实体肿瘤的化疗耐药性有关。如Skp2通过p27-CDKs-E2F1途径正向调节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的表达,通过抑制Skp2可以增强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但Skp2在CML中的发生和抗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尚待明确。研究目的:比较CML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中Skp2的蛋白水平与m RNA水平。探究Skp2的异常表达在K562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和过表达Skp2基因,检测细胞数量变化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在K562细胞中分别敲减和过表达c 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基因,检测Skp2的m RNA水平。检测抑制PI3K/Akt-CREB-Skp2轴后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变化。研究方法:1.收集24例新诊断的CML患者(研究组)和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对外周血样本进行白细胞分离。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样本中Skp2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2.人CML细胞系K562在37℃,5%的CO2条件下用的RPMI 1640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培养。构建基于PLK0.1的sh RNA-Skp2质粒,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Skp2,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skp2-1或sh RNA-skp2-2的K562细胞中Skp2蛋白水平,验证敲减Skp2基因的效果。通过细胞计数分析,比较K562细胞在Skp2稳定敲减和未敲减情况下的细胞增殖率,对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skp2-1或sh RNA-skp2-2的K562细胞用Ed U染色及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检测Ed U阳性细胞与Hoechst 33342阳性细胞的比值。在K562细胞中转染Flag-Skp2质粒,对过表达Skp2的K562细胞行Western Blot分析,采用细胞计数分析法测定过表达Skp2的K562细胞的细胞数变化,并用Ed U染色及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检测Ed U阳性细胞与Hoechst 33342阳性细胞之比。3.利用Jas PAR软件对编码Skp2基因的上游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在Skp2启动子中发现一个潜在保守的CREB结合区(BR)。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分析证实CREB基因和Skp2启动子中CREB结合区(BR)的基因片段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构建一系列含野生型CREB-BR(W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缺失CREB-BR的突变型(MU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K562细胞与含有野生型或突变型Skp2启动子区的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以及Flag或Flag-CREB质粒共转染K562细胞,转染后取细胞溶解物,使用荧光素酶测定其转录活性,用Western Blot法验证CREB的过表达效果,同时通过q RT-PCR测定Skp2的m RNA水平。K562细胞与含有sh RNA-CREB基因或sh RNA-ctrl基因共转染,转染后行Western Blot法证实基因敲减效果,荧光素酶分析转录活性。用q RT-PCR测定CREB基因敲减前后K562细胞中Skp2 m RNA水平变化。4.用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Akt、sh RNA-CREB或sh RNA-Skp2的K562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与sh RNA-ctrl组比较,通过三次实验得出相对细胞活力。用二甲基亚砜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预处理K562细胞4 h,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24 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通过三次实验得出相对细胞活力。用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Akt、sh RNA-CREB或sh RNA-Skp2的K562细胞24 h,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7活性和PARP的裂解。K562细胞分别加用和不加Ly294002预处理再加用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24 h,试剂盒检测caspase-3/7活性并用Western Blot分析PARP的裂解。研究结果:1.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kp2在CML患者中异常表达。收集24例CML患者和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白细胞,CML样本显示Skp2的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着上调。数据表明CML患者Skp2表达上调,Skp2蛋白水平与m RNA水平呈一致性改变。2.Skp2是K562细胞增殖的关键。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Skp2基因,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敲减了Skp2的K562细胞的细胞数量显着减少。Ed U分析显示敲减Skp2的K562细胞增殖能力显着低于对照组细胞。3.Skp2过表达影响K562细胞的增殖。与敲减基因结果相反,通过过表达Skp2基因,K562细胞数量增加。与此相关,Skp2过表达导致K562细胞中Ed U阳性细胞百分比显着增加。4.Skp2通过CREB转录调控。利用Jas PAR软件对Skp2编码基因上游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在Skp2启动子中发现一个潜在的CREB结合区(BR)。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分析显示,CREB能和Skp2基因中CREB结合区(BR)的基因片段特异性。构建一系列包含野生型CREB-BR(W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缺失CREB-BR的突变型(MU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含有WT或MUT的Skp2启动子区以及Flag或Flag-CREB的质粒共转染K562细胞,野生型CREB-BR(WT)转录活性在过表达CREB后明显升高,但突变型质粒(MUT)和p GL3空载体转录活性未见明显升高。相反,野生型CREB-BR(WT)转录活性在稳定敲减CREB基因的K562细胞中降低,同样突变型构建体(MUT)和PGL3空载体均未显示转录活性的改变。5.CREB的稳定敲减导致K562细胞中Skp2 m RNA水平显着降低。鉴于CREB的转录活性是由其第133位丝氨酸磷酸化后被活化的,我们试图评估野生型的Flag-CREB和第133位丝氨酸被突变的Flag-CREB-Ser-133A对Skp2表达的影响。野生型的Flag-CREB能够上调Skp2的m RNA水平,但第133位丝氨酸被突变的Flag-CREB-Ser-133A对于Skp2的m RNA水平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在K562细胞中Skp2的表达在转录水平受到CREB的调控。6.抑制PI3K/Akt-CREB-Skp2轴增加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用伊马替尼处理(1μmol/L)CREB或Skp2稳定敲减的K562细胞并观察其存活率,CREB或Skp2稳定敲减的K562细胞在伊马替尼处理后表现出细胞活力的急剧下降。7.CREB或Skp2的敲减导致伊马替尼处理的K562细胞中caspase-3/7活性的显着增加。caspase-3/7的活化是对伊马替尼治疗敏感性的响应,CREB或Skp2稳定敲减的K562细胞在伊马替尼处理后与对照组细胞药物处理后相比,caspase-3/7的活化及PARP的裂解更明显。8.PI3K/Akt信号通路在关联CREB的激活及Skp2的表达中起到特定的作用。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Akt或使用LY294002来抑制PI3K/Akt通路,结果导致伊马替尼处理的K562细胞活力显着下降,Skp2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7活化及PARP裂解明显增强,说明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更加敏感。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初治C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Skp2高表达,并且Skp2高表达对CML细胞增殖至关重要。从机制上讲,在K562细胞中Skp2受PI3K/Akt-CREB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此外,稳定敲减Skp2的表达或阻断PI3K/Akt-CREB通路可显着提高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郑苏菲[6](2020)在《一、S100A7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二、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 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功能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高度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第6位。由于缺乏有效早期诊断标志物,并且对食管鳞癌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导致面对大部分初诊即为中晚期的食管鳞癌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总体五年生存率仅为1 5%-25%。对深入研究食管鳞癌分子机制,开发有效治疗靶点,寻找新的有效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协助食管鳞癌诊疗,是降低我国医疗成本,改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S100蛋白家族作为Ca2+结合蛋白超家族的一类,目前已被发现的成员至少有20个,其中有多个成员在一种或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广泛参与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免疫逃逸等肿瘤相关生物学过程,同时多个成员还是重要的肿瘤诊疗标志物及靶向治疗靶点。其中,家族成员S100A7最早被发现于银屑病患者上皮细胞中,目前已经在乳腺癌、头颈鳞癌、胰腺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发现异常表达,并且参与肿瘤发生进展的多个生物学过程,表现出高度的肿瘤特异性。已有的研究表明,S100A7是表达和被分泌于上皮细胞的Ca结合蛋白,在Ca2+存在下,结合靶蛋白,进而参与发生在细胞内外的生物学效应,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细胞内S100A7能够调节肿瘤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并与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促进下游促癌通路活化,进而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过程;此外可分泌至细胞外,参与对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及免疫细胞的调控。本研究聚焦食管鳞癌,通过TCGA数据库中S100蛋白家族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中S100A7蛋白在食管鳞癌的组织中出现显着高表达的情况,并与肿瘤免疫浸润M2巨噬细胞呈现显着相关性,因此我们对S100A7在食管鳞癌中的促癌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将本实验室独立119对食管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RNA芯片数据和331例食管鳞癌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食管鳞癌中S100A7表达都显着上调(p<0.001),且S100A7高表达是独立预后不良因素(OR=1.443;95%CI=1.064-1.990;p=0.026);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食管鳞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样本中S100A7的表达情况,发现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游离的S100A7蛋白显着增加(p<0.001),并表现出可观的诊断潜力(AUC=0.790;95%CI:0.748-0.833)。体内外功能实验发现胞内S100A7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转移能力;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胞内S100A7能够与JAB1结合,进而调控NF-κB通路及下游分子的表达和活化。另外对食管鳞癌细胞外分泌S100A7的研究发现,胞外游离S100A7可促进肿瘤微环境中M2巨噬细胞浸润,并且S100A7高表达患者M2型巨噬细胞浸润显着增多。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 S100A7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探索S100A7在免疫微环境调控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评估了 S100A7作为诊断和预后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为食管鳞癌的诊疗提供新的看法。目的研究能够被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 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病理相关性,并分析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RT-qPCR检测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核质分离技术明确TBULC的细胞定位,并进一步采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序列。通过慢病毒包装感染构建TBULC稳定过表达及敲降细胞系,结合Transwell实验探索TBULC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TGFβ刺激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能够显着诱导定位于细胞核的TBULC表达,进一步通过RACE实验获得其全长序列为1020bp位于15号染色体。细胞功能实验发现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促转移功能,TBULC敲降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着降低,而过表达则会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通过对106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BULC表达量的分析,发现TBULC在肿瘤组织中显着高表达并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结论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有成为诊疗靶点的潜力。

申麒[7](2020)在《COPS5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致命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多不显着且转移出现一般较早,患者一旦发现时病情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并且由于食管解剖位置位于纵膈内部,病灶周围毗邻心脏大血管等重要组织结构,在给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的同时,亦导致患者普遍的预后不佳。在食管鳞癌的治疗方面,对于手术指征具备且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手术治疗是诊疗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术后通常基于病理诊断结果结合WHO制定的TNM分期法,综合患者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远距转移等因素,对患者的肿瘤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对后续的辅助治疗方案作出进一步指导。然而,尽管TNM分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肿瘤分期标准,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发现单纯基于TNM分期作出的病情判断有时也会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伴随着当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癌症的认识也逐渐由传统的组织学、病理学层面进一步深入到了分子、基因层面。因此,结合最新科研进展,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实现对癌症的综合分析、对患者病情进行精准分期,对于进一步提升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显得十分必要。然而,针对食管鳞癌这一疾病,在此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科学界迄今仍未提出一种可靠且公认的针对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分子生物学标志物。COPS5(又名CSN5、JAB1)是一种可以调节细胞功能的多功能蛋白,此前被认为在多种癌症的发生、进展、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COPS5在食管鳞癌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仍然并不充分,对此方向的有关研究,当前报道仍然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COPS5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合患者的病理特征与临床随访获得的患者临床数据,分析影响COPS5表达的临床因素,探究COPS5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之间的关联,进一步进行细胞转染并设计细胞功能与裸鼠移植瘤实验,研究COPS5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COPS5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综合临床随访获得的患者临床信息,使用SPSS22.0软件建立起信息数据库并进行进一步分析。首先使用卡方检验分析COPS5的表达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影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Log-rank法检验判断不同因素对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性。分别使用人工合成的COPS5过表达慢病毒和小干扰RNA对食管鳞癌细胞株进行转染,构建COPS5过表达及低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系并针对性设计细胞功能实验与裸鼠移植瘤实验,探究COPS5表达对食管鳞癌增殖、迁移、侵袭等恶性行为的影响。结果:本实验总计纳入124名接受了 Ivor-Lewis术式的食管鳞癌患者,根据其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被分类为高表达组(65例,52.4%)和低表达组(59例,47.5%)。Western blot法对组织蛋白的分析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较,COPS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着更高的表达量,这一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结合患者的临床数据,经单因素和多因素临床数据分析表明,肿瘤组织中存在COPS5过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相应的细胞功能实验发现COPS5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上调可以增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在COPS5表达下调组中则表现出相反效应。裸鼠移植瘤实验则证实COPS5过表达的移植瘤相比对照组生长更快。结论:COPS5在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存在广泛的过表达,并且此种过表达效应可以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明显相关。COPS5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种有前途的预后预测因子和潜在的靶向治疗目标。

田学张[8](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通过CSN5调控GLUT1的泛素化修饰与蛋白水平》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尽管目前乙肝疫苗的使用能保护大多数人免受乙肝病毒的侵袭,临床上多种抗病毒治疗药物亦能较好地改善慢性HBV感染者的健康状况,但依然无法完全清除HBV。临床HBV慢性感染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无法治愈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HBV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探索HBV与宿主肝细胞的相互作用,阐明HBV致病机制是极其重要的。已有文献报道HBV感染导致宿主蛋白质发生多种翻译后修饰,其中泛素化修饰参与调控多种生理功能。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地检测HBV感染导致的宿主蛋白质组泛素化修饰变化。我们利用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技术定量研究HBV感染前后HepG2细胞系的蛋白质组泛素化修饰。鉴别到多个泛素化修饰有显着变化的宿主蛋白以及关键修饰位点,从鉴别到的蛋白质中,我们发现HBV感染后葡萄糖转运子1(GLUT1)蛋白水平显着上调,泛素化显着下调。早期报道中发现肿瘤细胞会发生代谢重编程,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作为糖酵解的原料。而GLUT1作为葡萄糖转运子,是糖酵解的限速步骤。由此,我们推测HBV可能通过调控某(几)个去泛素化酶下调GLUT1泛素化进而上调GLUT1的蛋白水平,从而增加葡萄糖的摄入。首先,我们在HepG2细胞和Huh7细胞中转染GLUT1和pHBV1.3质粒,利用免疫沉淀实验发现GLUT1的泛素化显着下调。并且发现HBV下调的是GLUT1特异的K48泛素化。随后我们在HepG2细胞和Huh7细胞中转染pUC18和pHBV1.3质粒,利用蛋白印迹实验发现GLUT1的蛋白水平上调。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LUT1的mRNA水平,发现HBV感染不影响GLUT1的转录。接着,我们发现使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后GLUT1的泛素化增加,证实GLUT1的泛素化与蛋白酶体降解相关。为了寻找下调GLUT1泛素化的去泛素化酶,我们在HepG2.2.15细胞过表达GLUT1-FLAG,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沉淀与GLUT1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然后进行质谱鉴定。我们鉴别到COP9信号体亚基5(CSN5)可能与GLUT1存在相互作用,随后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CSN5和GLUT1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实验发现在HepG2.2.15细胞中过表达CSN5能上调GLUT1的蛋白水平,敲低CSN5能下调GLUT1的蛋白水平,并且外源转染CSN5能回复GLUT1的蛋白水平。同时,CSN5能下调GLUT1的K48泛素化。然而HBV并不影响CSN5的表达。随后的研究中我们发现HBV的HBs蛋白与GLUT1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我们发现HBs也能与CSN5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HBs,CSN5和GLUT1三者存在相互作用。随后在HepG2.2.15细胞中敲低HBs后,蛋白印迹实验显示GLUT1的蛋白水平显着下调。以上实验表明HBV可能通过其HBs蛋白结合宿主CSN5及GLUT1蛋白,并调控GLUT1的泛素化修饰与蛋白质水平。

卢志亮[9](2019)在《TGFβ诱导的IncRNA TBIL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功能和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于恶性肿瘤第一位,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被认为是NSCL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探究肺癌发生扩散转移的分子机制,研发可靠的针对患者扩散转移的有效治疗和预防手段,是改善肺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也是目前肺癌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大量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通路介导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免疫耐受和化疗耐药在NSCLC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TGFβ调控的编码基因的研究并不能充分解释NSCLC中TGFβ信号通路的高度时空依赖性及其对肿瘤促癌和抑癌双重作用。因此,在NSCLC进展期间可能存在新的TGFβ调节的非编码基因扮演重要角色。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非编码RNA的主要成员在NSCLC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lncRNA在TGFβ信号通路中扮演的角色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旨在研究lncRNAs在NSCLC TGFβ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二代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比较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H226在TGFβ刺激前后长链非编码RNA表达量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RT-qPCR验证及RNAi Screen 筛选到促癌的 lncRNA TBILA(TGFβ induced IncRNA,RP11757F18.5)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我们明确TBILA是位于3号染色体上全长为1698nt定位细胞核的长链非编码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受TGFβ/Smad经典通路的直接调控。体外细胞功能实验发现TBILA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体内小鼠实验证实TBILA能够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皮下成瘤和远处转移。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TBILA可通过诱导Smad2/3复合物到邻近基因HGAL启动子区域顺式调节HGAL的表达从而激活下游RhoA信号通路的活化;另一方面可与细胞核中S100A7蛋白相互结合,进而调控S100A7/Jab1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和活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TBIL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显着高表达并与HGAL基因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且其表达量和生物学功能受到肿瘤微环境中的癌症相关成纤维母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lasts,CAF)分泌的 TGFβ 所调控。综上所述,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个全新的lncRNA TBIL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作为癌基因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TBILA是TGFβ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并揭示TGFβ在调节NSCLC发生发展中lncRNA的重要角色。对理解TGFβ信号通路的促癌机制和NSCLC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TBILA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相关性并在其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的有效靶点。

仇燕,付育,李俊英[10](2019)在《Brr2解旋U4/U6 SnRNAs的调控机制》文中指出前体mRNA(precursor messager RNA,pre-mRNA)剪接是去除内含子和将外显子彼此连接形成成熟mRNA的过程。剪接过程在一个呈动态变化的大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 RNP)复合体,即剪接体催化作用下完成。DExD/H-box RNA解旋酶在剪接体组装、激活及解聚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Brr2(bad response to refrigeration 2)这种DExD/H-box RNA解旋酶是构成U5稳定的亚单位。Brr2含有两个串联解旋酶盒结构,在剪接体激活中负责U4/U6的解旋,还参与剪接体催化及解聚过程,因此Brr2在剪接过程中必需具备严格的调控机制。在剪接过程中,Prp8的C端包含两个连续的RNase H域和Jab1/MPN域,能够正负调控Brr2活性。Snu114在调节Brr2活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Brr2通过C端解旋酶盒(C-terminal cassette, CC)与N末端域(N-terminal region)进行分子内的自我活性调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Brr2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这些不同的调节机制协同作用才确保真核生物pre-mRNA可变剪接的保真性。

二、JAB1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AB1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丹参SmMYB36与SmCSN5蛋白的互作关系鉴定及其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丹参药用成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MYB转录因子调控丹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3 MYB转录因子泛素化修饰研究进展
    1.4 COP9 信号复合体的国内外研究
        1.4.1 COP9 信号复合体的生物学功能
        1.4.2 COP9 信号复合体参与植物泛素化途径
    1.5 COP9 信号复合体5 亚基(CSN5)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种
        2.1.3 载体质粒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融合表达载体构建
        2.2.2 SmMYB36 互作蛋白的筛选
        2.2.3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及Western blot免疫检测
        2.2.4 Pull-down蛋白互作技术
        2.2.5 植物材料的种植
        2.2.6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荧光定量PCR技术
        2.2.7 拟南芥原生质体相关技术
        2.2.8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 FC
        2.2.9 农杆菌介导烟草瞬时表达体系
        2.2.10 双荧光素酶互补技术LCI
        2.2.11 亚细胞共定位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丹参转录因子SmMYB36 互作蛋白筛选
        3.1.1 诱饵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3.1.2 酵母双杂交筛库
    3.2 丹参SmCSN家族基因生信分析
        3.2.1 SmCSN蛋白理化性质预测
        3.2.2 SmCSN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3.2.3 SmCSN5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SmCSN5 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3.4 SmMYB36与SmCSN5 互作关系分析
        3.4.1 Pulldown验证SmMYB36与SmCSN5 体外互作
        3.4.2 SmCSN5与SmMYB36 酵母双杂交回复验证
        3.4.3 Bi FC验证SmMYB36与SmCSN5 体内互作
        3.4.4 LCI验证SmMYB36与SmCSN5 体内互作
        3.4.5 SmMYB36与SmCSN5 互作结构域鉴定
    3.6 SmMYB36与SmCSN5 亚细胞共定位分析
        3.6.1 荧光蛋白标签融合载体的构建
        3.6.2 蛋白表达共定位
第四章 讨论
    4.1 丹参SmMYB36 转录因子互作蛋白的筛选
    4.2 SmMYB36与SmCSN5 蛋白的互作关系分析
    4.3 SmCSN5对SmMYB36 蛋白作用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去泛素化酶CSN5通过MAT2A调节肝细胞癌增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的材料和试验方法
        2.1.1 临床病人标本的收集与存放
        2.1.2 实验所用细胞
    2.2 试剂
    2.3 实验室配置的试剂
    2.4 主要用到的仪器与设备
    2.5 细胞培养
        2.5.1 细胞复苏
        2.5.2 细胞传代
        2.5.3 细胞冻存
    2.6 组织蛋白的提取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SN5和MAT2A蛋白表达
        2.6.1 从肝癌和癌旁组织中提取组织蛋白
        2.6.2 从细胞中提取蛋白
        2.6.3 BCA蛋白定量检测样本蛋白浓度
        2.6.4 SDS-PAGE凝胶电泳
        2.6.5 转膜
        2.6.6 抗体孵育和ECL显影
    2.7 提取总RN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
        2.7.1 从肝癌和癌旁组织中提取RNA
        2.7.2 提取细胞中的RNA
        2.7.3 RNA逆转录成cDNA
        2.7.4 选择PCR最合适退火温度
        2.7.5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CSN5和MAT2A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
    2.8 EdU实验步骤
    2.9 在HCCLM3细胞中转染CSN5干扰片段后检测CSN5和MAT2A的mRNA表达
        2.9.1 CSN5基因特异性shRNA序列的设计与合成
        2.9.2 干扰CSN5的表达对CSN5和MAT2A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2.9.2.1 实验分组
        2.9.2.2 转染
    2.10 免疫组织化学法
    2.11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检测肝癌组织中CSN5的表达水平
    3.2 检测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CSN5的表达
    3.3 改变CSN5表达水平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产生的影响
    3.4 MAT2A是CSN5调节肝癌增殖的关键蛋白
    3.5 MAT2A与CSN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综述 CSN5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耐辐射奇球菌DrJAMM蛋白的胞外酶活及其胞内氧化应激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耐辐射奇球菌的基本概况
        1.1.1 耐辐射奇球菌的发现及命名
        1.1.2 耐辐射奇球菌的形态结构
        1.1.3 耐辐射奇球菌的基因组信息
        1.1.4 耐辐射奇球菌的极端抗性
    1.2 耐辐射奇球菌抗氧化系统研究现状
        1.2.1 抗氧化酶防御体系
        1.2.2 非酶抗氧化防御体系
        1.2.3 细胞净化系统
        1.2.4 DNA损伤修复
    1.3 JAMM蛋白酶研究现状
        1.3.1 JAMM蛋白酶的分类
        1.3.2 JAMM蛋白酶的功能研究
        1.3.3 JAMM蛋白酶的结构研究
        1.3.4 耐辐射奇球菌JAMM蛋白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2章 耐辐射奇球菌JAMM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引言
    2.2 主要软件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r_0402 基因在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中的位置与保守结构基序分析
        2.3.2 DrJAMM蛋白代谢通路相关的主要基因和蛋白分析
        2.3.3 DrJAMM蛋白的生物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
        2.3.4 DrJAMM蛋白的多序列比对和同源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rJAMM蛋白的体外酶切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异源表达
        3.3.2 蛋白的诱导表达与可溶性测试
        3.3.3 蛋白的纯化
        3.3.4 DrJAMM酶切检测
        3.3.5 DrJAMM酶切DrMoaD-MoaE的金属离子选择性比较
        3.3.6 DrJAMM酶切DrMoaD-MoaE的最适离子浓度比较
        3.3.7 DrJAMM酶切DrMoaD-MoaE的最适温度比较
        3.3.8 DrJAMM的点突变和截短蛋白酶切DrMoaD-MoaE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点突变蛋白和截短蛋白的鉴定
        3.4.2 蛋白的诱导表达
        3.4.3 蛋白的可溶性测试
        3.4.4 蛋白的纯化
        3.4.5 DrJAMM酶切活性的鉴定
        3.4.6 DrJAMM酶切的金属离子选择性
        3.4.7 DrJAMM酶切DrMoaD-MoaE的最适离子浓度
        3.4.8 DrJAMM酶切DrMoaD-MoaE的最适温度
        3.4.9 DrJAMM的点突变和截短蛋白的酶切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DrJAMM蛋白在耐辐射奇球菌氧化应激响应中的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4.2.2 材料与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基因缺失突变株、补偿株及原位表达株的构建
        4.3.2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4.3.3 菌体胁迫表型实验
        4.3.4 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4.3.5 Western blot检测
        4.3.6 细胞内ROS及 DMSO还原酶酶活测定
        4.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Dr_0402 基因缺失突变株的验证
        4.4.2 Dr_0402 基因突变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4.4.3 Dr_0402 基因突变株在不同的抗性胁迫下的表型
        4.4.4 Dr_2607 和dr_2269 基因与耐辐射奇球菌氧化应激响应的关系..
        4.4.5 Dr_0402 基因缺失后抑制 DMSO 还原酶活性
        4.4.6 DMSO还原酶响应耐辐射奇球菌的氧化应激
        4.4.7 DrJAMM参与耐辐射奇球菌氧化应激的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IL-6及其相关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患者体内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IL-6 介导的免疫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和验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标本来源与分组
        2.1.2 标本收集和剔除标准
        2.1.3 标本收集的质量控制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2.1 主要实验仪器和器材
        2.2.2 血液学及血清学临床指标检查
        2.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炎症患者与肿瘤患者临床免疫学指标参数的比较
        3.2 炎症患者与肿瘤患者临床血清学指标参数的比较
        3.3 炎症患者和肿瘤患者免疫学指标参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
        3.4 炎症患者和肿瘤患者血清学指标参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
        3.5 不同临床检测指标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关性
    4 讨论
第二章 IL-6 下游肿瘤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印证
    1 引言
    2 IL-6 的下游肿瘤相关基因
        2.1 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Jab1)
        2.1.1 结构和功能
        2.1.2 IL-6 通过激活Jab1 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肿瘤进程
        2.2 HOX转录反义RNA(HOTAIR)
        2.2.1 结构和功能
        2.2.2 IL-6 通过激活HOTAIR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肿瘤进程
    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 Oncomine 数据库探讨 Jab1 及 HOTAIR 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Oncomine 数据库中 Jab1/HOTAIR 基因的差异表达谱分析流程
        2.2 分析结果的呈现方式及解读方法
    3 结果
        3.1 Jab1 的差异性表达
        3.2 HOTAIR的差异性表达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Jab1 和 HOTAIR 在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的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5)Skp2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对伊马替尼敏感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Skp-2 在恶性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6)一、S100A7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二、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 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功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
        二、S100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三、S100A7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实验材料
        一、实验试剂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溶液配制
    实验方法
        一、食管鳞癌组织血清标本及正常人血清样本的收集
        二、ELISA检测S100A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三、食管鳞癌细胞系、人/鼠单核细胞系
        四、各细胞系中基因组总RNA提取
        五、RT-q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
        六、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七、构建质粒
        八、细胞功能学实验
        九、动物体内实验
        十、免疫共沉淀
        十一、统计方法
    实验结果
        一、S100A7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并提示预后不良
        1.1 S100家族在TCGA食管癌数据中的表达水平
        1.2 S100A7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二、S100A7是潜在的食管鳞癌诊断标志物
        三、S100A7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
        3.1 构建S100A7稳定过表达的细胞系
        3.2 S100A7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
        3.3 S100A7能够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四、S100A7在食管鳞癌细胞内与JAB1结合调控NF-kB信号通路
        4.1 免疫共沉淀检测S100A7与JAB1相互结合
        4.2 S100A7的表达水平改变可以调控NF-kB信号通路
        五、食管鳞癌胞外分泌S100A7促进肿瘤微环境中M2巨噬细胞浸润
        5.1 外分泌S100A7促进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中M2巨噬细胞浸润
        5.2 食管鳞癌细胞通过外分泌S100A7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协同促进小鼠体内肿瘤生长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
        一、实验试剂
        二、实验仪器
    实验方法
        一、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收集
        二、细胞分子实验
        三、细胞质与细胞核RNA的分离提取
        四、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实验结果
        一、LncRNA TBULC受到TGFβ/Smad经典通路直接调控
        二、TBULC对NSCLC细胞的侵袭迁移有促进作用
        2.1 TBULC敲降抑制NSCLC细胞侵袭迁移
        2.2 TBULC过表达增强NSCLC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三、TBULC在NSCLC中高表达并与预后相关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COPS5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乙型肝炎病毒通过CSN5调控GLUT1的泛素化修饰与蛋白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
        1.1.1 乙型肝炎病毒生活周期
        1.1.2 乙型肝炎病毒致瘤机制研究
    第二节 蛋白泛素化修饰概述
        1.2.1 泛素-蛋白酶体介绍
        1.2.2 蛋白泛素化发挥的生物学功能
    第三节 GLUT1研究进展
        1.3.1 GLUT1的结构与功能
        1.3.2 GLUT1与肿瘤形成
    第四节 CSN5 功能研究
        1.4.1 Jab1/CSN5的结构与功能
        1.4.2 Jab1/CSN5与肿瘤形成
    第五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1 主要仪器设备
    第二节 实验材料
        2.2.1 细胞培养及转染
        2.2.2 质粒
        2.2.3 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
        2.2.4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2.5 LC-MS/MS定量蛋白质组学
        2.2.6 GLUT1蛋白互作质谱鉴定
        2.2.7 靶向HBs的 siRNA
    第三节 实验方法
        2.3.1 质粒构建、扩增
        2.3.2 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
        2.3.3 免疫共沉淀和泛素化实验
        2.3.4 细胞培养及转染
        2.3.5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3.6 慢病毒包装及感染
        2.3.7 GLUT1蛋白互作质谱鉴定
        2.3.8 LC-MS/MS定量蛋白质组学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HBV感染下调GLUT1的泛素化,上调GLUT1的蛋白水平
        3.1.1 质谱鉴别到GLUT1泛素化下降和蛋白水平上调
        3.1.2 Huh7细胞中过表达验证GLUT1的泛素化
        3.1.3 HBV感染上调GLUT1的蛋白水平
        3.1.4 HBV感染不影响GLUT1的转录
        3.1.5 GLUT1的泛素化与其蛋白酶体降解相关
    第二节 HBV感染后去泛素化酶CSN5与GLUT1存在相互作用
        3.2.1 质谱鉴定GLUT1相互作用蛋白
        3.2.2 CSN5与GLUT1存在相互作用
        3.2.3 HBV感染不影响CSN5 的转录和表达
    第三节 CSN5 调节GLUT1的蛋白表达
        3.3.1 CSN5上调GLUT1的蛋白水平
        3.3.2 CSN5下调GLUT1的K48 泛素化
    第四节HBs募集CSN5 调控GLUT1
        4.4.1 HBs与CSN5和GLUT1相互作用
        4.4.2 敲低HBs下调GLUT1的蛋白水平
第四章 总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工作成果
致谢

(9)TGFβ诱导的IncRNA TBIL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功能和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
    一、实验试剂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溶液配制
实验方法
    一、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的收集
    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和永生化的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
        2.1 细胞的复苏
        2.2 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2.3 细胞的冻存
    三、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总RNA的提取
        3.1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基因组RNA提取
        3.2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总RNA的提取
    四、细胞质与细胞核分离提取
        4.1 细胞质与细胞核RNA的分离提取
        4.2 细胞质与细胞核蛋白的提取
    五、RT-PCR检测mRNA和lncRNA的表达水平
        5.1 cDNA模板的合成
        5.2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
    六、PCR产物胶回收
    七、DNA片段的连接克隆
    八、质粒提取纯化
        8.1 质粒转化
        8.2 质粒小提
        8.3 质粒中提
    九、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9.1 总蛋白的提取
        9.2 蛋白浓度测定(BCA法)
        9.3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十、快速cDNA末端扩增(RACE)
        10.1 引物设计
        10.2 cDNA的合成
        10.3 cDNA末端快速扩增PCR (RACE-PCR)
    十一、Northern Blot
        11.1 DIG-RNA标记
        11.2 定量标记反应效率
        11.3 RNA甲醛凝胶电泳
        11.4 RNA的转膜与固定
        11.5 杂交
        11.6 免疫检测
    十二、RNAscope
        12.1 细胞准备
        12.2 细胞预处理
        12.3 探针杂交
        12.4 杂交Amp 1-FL
        12.5 杂交Amp 2-FL
        12.6 杂交Amp 3-FL
        12.7 杂交Amp 4-FL
        12.8 杂交DAPI着色和封片
    十三、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
        13.1 细胞培养物交联和样品制备
        13.2 胞核制备和染色质消化
        13.3 染色质消化和浓度分析
        13.4 染色质免疫沉淀
        13.5 染色质洗脱
        13.6 使用离心柱纯化DNA
        13.7 用PCR定量DNA
    十四、双荧光素梅报告分析
        14.1 启动子序列设计及细胞转染
        14.2 荧光信号检测
    十五、RNA pull down
        15.1 TBILA全长RNA制备
        15.2 生物素标记
        15.3 RNA-Protein Pull Down
    十六、RNA免疫沉淀(RIP)
        16.1 细胞裂解液制备
        16.2 免疫磁珠准备
        16.3 RNA结合蛋白-RNA复合物的免疫沉淀
        16.4 RNA纯化分析
    十七、免疫荧光
    十八、免疫组化
    十九、RNA测序(RNA-Seq)
        19.1 RNA分离文库制备和测序
        19.2 数据分析(Novogene Gene Regulation Department)
    二十、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二十一、RhoA活化检测
        21.1 细胞裂解液制备
        21.2 体外GTPγS或GDP处理
        21.3 活性G蛋白的亲和沉淀
    二十二、细胞功能实验
        22.1 慢病毒的包装
        22.2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系
        22.3 瞬时转染
        22.4 细胞增殖实验
        22.5 细胞凋亡检测
        22.6 细胞迁移实验
        22.7 细胞划痕实验
    二十三、动物实验
        23.1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23.2 小鼠尾静脉注射肺定植
    二十四、统计方法
实验结果
    一、TGFβ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1.1 TGFβ1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间质形态改变并促进侵袭迁移能力
        1.2 TGFβ1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呈现EMT分子特征
    二、TGFβ诱导长链非编码RNA TBILA表达
        2.1 TGFβ通路调控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
        2.2 LncRNA TBILA受TGFβ/Smad通路直接调控
        2.3 TBILA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三、TBILA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迁移能力
        3.1 TBILA稳定过表达和敲降细胞系构建
        3.2 TBILA在体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3.3 TBILA在小鼠体内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肺定植转移
    四、TBILA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4.1 TBILA促进体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
        4.2 TBILA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小鼠皮下成瘤能力
        4.3 TBILA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五、TBILA通过调节HGAL表达促进RhoA活化
        5.1 TBILA可顺式调控HGAL基因表达
        5.2 受TBILA调控的HGAL基因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迁移
        5.3 HGAL基因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
        5.4 TBILA上调的HGAL能够促进RhoA活化
        5.5 HGAL参与TBIL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调控
    六、TBILA通过直接结合S100A7蛋白促进S100A7/Jab1信号通路活化
        6.1 TBILA与细胞核S100A7蛋白结合
        6.2 TBILA调节S100A7/Jab1信号通路
        6.3 S100A7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促癌功能
        6.4 S100A7参与TBIL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型的调控
    七、TBIL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调控
        7.1 TBILA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及组织中高表达
        7.2 HGAL和S100A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
        7.3 TBILA可受肿瘤微环境中CAF分泌的TGFβ调控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基金资助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Brr2解旋U4/U6 SnRNAs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pre-mRNA剪接过程
2 DExD/H-box RNA解旋酶
3 Brr2 RNA解旋酶的生物活性及结构
4 Brr2 RNA解旋酶的活性调节
    4.1 Prp8的调节作用
        4.1.1 RNase H域
        4.1.2 Jab1/MPN域
        4.1.3 RNase H与Jab1相互协调调节Brr2活性
    4.2 Snu114的调节作用
5 问题与展望

四、JAB1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丹参SmMYB36与SmCSN5蛋白的互作关系鉴定及其作用分析[D]. 杨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去泛素化酶CSN5通过MAT2A调节肝细胞癌增殖的机制研究[D]. 谢培一. 南昌大学, 2021(01)
  • [3]耐辐射奇球菌DrJAMM蛋白的胞外酶活及其胞内氧化应激作用研究[D]. 潘超明. 浙江大学, 2021
  • [4]IL-6及其相关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患者体内诊断价值的研究[D]. 袁淳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Skp2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对伊马替尼敏感调控机制的研究[D]. 陈晓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一、S100A7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二、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 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功能机制研究[D]. 郑苏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7]COPS5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申麒. 山东大学, 2020(02)
  • [8]乙型肝炎病毒通过CSN5调控GLUT1的泛素化修饰与蛋白水平[D]. 田学张. 武汉大学, 2019(06)
  • [9]TGFβ诱导的IncRNA TBIL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功能和机制的研究[D]. 卢志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10]Brr2解旋U4/U6 SnRNAs的调控机制[J]. 仇燕,付育,李俊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04)

标签:;  ;  ;  ;  ;  

JAB1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