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爱苦开悟,救赎自由——贾宝玉的精神家园

苦爱苦开悟,救赎自由——贾宝玉的精神家园

一、苦恋与苦悟 拯救与逍遥──贾宝玉的精神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吴学峰[1](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康夫[2](2019)在《《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包括绣像、文中插画和系列绘画三部分,用视觉语言诠释了大观园的园林意象、别墅意象以及诗意栖息的人物意象。作品跨越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创作语境多样,绘画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这是三代画家对《红楼梦》审美理想的价值认同和视觉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观念发展和嬗变的见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论文聚焦《红楼梦》大观园主题插画的审美表现,综合运用美术学、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深入论证插画的图像审美表现和视觉艺术特征。文章首先系统分析大观园“天仙宝镜”与“文人园林”的整合造景规律,梳理大观园审美意象的建构逻辑、诗画一体特点以及幻美意境;其次深入研究《红楼梦》插画的审美表现,包括卷首绣像、回目插画、系列插画三部分。其中,绣像部分以程本、双清仙馆本和广百宋斋刊本为主,探寻绣像的序列结构、主题设置、艺术语言特征、图像学意义等,探索卷首插画审美表现由家庭主线回归金钗序列的内在规律,分析大观园之美与金钗之美内在的关联。回目插图以王钊、戴敦邦等四本回目插图为研究内容,透过插图视觉表现提炼大观园审美的整体意象,剖析人格化主题景观与女性化、诗化审美形象的融合规律,理出经典主题、经典形象的审美特征及突破。系列绘画研究以“金陵十二钗”审美形象创造为中心,系统研究《红楼梦》绘画人物仕女化、文人化审美形象生成和发展的支撑,凝练“金陵十二钗”整体审美意象涵育化成的规律。第三部分采用比较视角研究《红楼梦》插画与其他书籍插画异同之处,指出《红楼梦》文本审美理想与观众审美接受的相对固化促成了《红楼梦》插画的品格和诗化倾向,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学插画的根本原因。《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既是对文本的视觉凝练和升华,又是画家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创造,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诗化审美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插画的新高度。其在形、神、意、境等方面的创构经验和化合规律,对插画创作和工笔画创作都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

王丹丹[3](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贺岩[4](2016)在《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以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为中心,结合曹雪芹家世考证史料、红学探佚成果,运用心理传记学研究视角、生命故事理念,深度阐释20世纪四位着名文化巨人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的红学研究成果与其各自生命追求、思想理念的内在精神贯通。同时,通过对《红楼梦》第一主人公贾宝玉五个生命主体故事的心理传记学阐释,勾勒出曹雪芹生命故事的内在心理轨迹与精神探索,进一步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旨——情!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与对曹雪芹本人、读者生命故事的心理建构。力图实现《红楼梦》文本故事与曹雪芹自身生命故事、红学研究者生命故事三方面精神内涵的实践贯通。文学本是人学,只有回归于人的主体生命故事实践才是其生命力的真正体现。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和正文五章。绪论部分阐明心理传记学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与研究概况,以及本论题的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并阐明生命故事的独特内涵,即生命故事不是客观历史记录,而是强调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真实。所以,生命故事更像是个人的神话而不是客观的编年史。从生命故事的理论视角而言,《红楼梦》正是曹雪芹的生命故事,亦是呈现曹雪芹内在自我生命困惑与精神探索的心理传记。生命故事的理念贯通了自传说的客观历史考证和曹雪芹主观神奇的文学艺术想象创造力,实现了客观历史考证与主观想象创作的完美融合。第一章,红学之心理传记学考论。本章梳理红学发生渊源,就红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时间先后做一简要概述与批评,并对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四位在20世纪红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巨人各自迥然不同的红学观进行心理传记学视角的独特阐释,说明他们的红学研究成果与各自生命价值追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精神贯通。第二章,《红楼梦》之曹雪芹生命故事研究。本章通过《红楼梦》第一主人公贾宝玉五个关键生命故事,即“衔玉而诞”“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白首双星”“悬崖撒手”,进行心理传记学的深度精神分析阐释。这五个隐喻意象,历来是《红楼梦》研究解说不尽的曹雪芹生命故事的艺术凝炼,它们各自代表了曹雪芹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出生、爱情、婚姻、新生、死亡。本章将这五个生命故事作为五个悬念性问题,即“公案”(koan)或者“核心悬念”(a core enchantment),来进行深层阐释,勾画出曹雪芹一生独特的客观人生历程,更重要的是蕴含在其中的内在心灵困惑、精神求索与最终旨归,即《红楼梦》精神主旨。第三章,眼泪证情——《红楼梦》主旨论。本章是对《红楼梦》主旨“情”的进一步深入阐释,选取“眼泪”这一《红楼梦》中最凸显的心理感情指标,主要由“眼泪证情”的视角,阐明封建文化因剔除情的自然人性滋养而造成的人性干涸、心灵扭曲、甚至人吃人的精神戕害悲剧。说明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如同女娲补天一般,补上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封建文化之天的巨大漏洞。同时,《红楼梦》的主旨“情”,从人类深层的共性心理需求出发,与印度佛教文化的“慈悲”、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博爱”取得核心共识,这是红学持续不衰且逐渐发展为一门国际显学的根本原因。第四章,《红楼梦》创作对曹雪芹自我的生命意义。本章依据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分别从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心理维度,研究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观目的、创作实践(以六个书名的丰富内蕴分别论之),和潜意识的自我心理疗愈,提出大观园是曹雪芹潜意识精神疗愈的心灵花园之观点,并进一步说明其对于读者潜移默化的精神净化与心灵疗愈作用。第五章,结语:对《红楼梦》研究的几点思考。简要总结20世纪红学发展概况,宏观介绍21世纪《红楼梦》文化的新兴发展,以及笔者《红楼梦》研究的心理感悟。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一、精研《红楼梦》文本,大量阅读评点、考证、探佚等红学研究着作,为进一步研究创新奠定基础;二、运用心理传记学及其相关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咨询实践等理论进行深度剖析、阐释;三、结合坎贝尔神话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治疗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

郭彩侠[5](2013)在《“主体生成”及其现代性想象 ——中国当代文学成长叙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当代成长叙事对应和折射着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把“现代性”理论和成长叙事理论相结合切入当代文学,作为考察视角和研究方法,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学。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界定了成长叙事内涵与论文研究范围;对于不同种类现代性观念与成长叙事主体生成想象的关系、主体生成想象的运行机制、现代性观念影响下的当代成长叙事发展概况进行了描述;并对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方法和行文体例进行了说明。第一章概述了成长叙事不同类型与其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主题角度具体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成长叙事的主题展开。当代成长叙事主要具体呈现为理想皈依型、反思异化型、屈服适应型、迷惘颓废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一定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成规。依据海登·怀特的理论,论文认为虽然叙事模式的普遍深层共性结构并不能为话语权力所真正改变,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者往往会受当时流行现代性观念话语的影响,以致主导意识形态渗入文学叙事,使得不同叙事模式类型在不同时期密集出现。理想皈依型叙事以表现人物不断克服个人本位主义,走向集体主义为主题特征,在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代末之间出现较多,作为受到革命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倡导和征召的产物,主体生成想象主要受到民族国家现代性观念的影响;反思异化型成长叙事表现人物因感受到种种伤害和困扰而产生怀疑和批判思想,契合1980年代左右对于传统主流文化进行反思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个类型的主体生成想象往往受到启蒙现代性观念的影响,其创作在1976年以来一度繁荣,并延续至今;屈服适应型成长叙事表现人物对于理想信念、崇高事物的回避,对于现世物质生活规则的适应,反映出19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社会中一部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立场,主体生成想象通常受到世俗生活现代性观念和后现代观念的影响,此类作品在1990年代以来创作实绩较多;迷惘颓废型成长叙事表现人物在异化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未来出路,陷入迷惘颓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契合了1990年代以来当代人对于市场经济社会负面现状不满但又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文化心态,其主体生成想象一般受到审美现代性观念和后现代观念的影响,也在1990年代以后有较多作品呈现。第二章主要考察成长主体的精神状况。对成长人物的主体精神面貌表现往往会携带着时代历史语境的印记,反映出主体生成所依托的社会和人的现代化程度以及现代性观念的流变。其中新中国建立到1980年左右频繁出现的皈依理想型成长人物通常被描写成在其成长早期要经历一系列个人奋斗的失败,最终在集体事业的共同成功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归宿,成长者的情感欲望和理想信念为他们所信仰皈依的传统主流文化所净化和升华——主体生成标志主要表现为获得对社会主导话语的正确看法,个体终被集体吸收和接纳;反思异化型成长人物则多被描写成要经历社会人生的苦难,置身于异化的人际关系,备受情感摧折伤害,因此对于主导话语权力产生了怀疑,与之处于不断的冲突矛盾中——主体生成标志一般被理解成主体的觉醒和解放,走向对主流话语的反思和对抗;屈从现实者一般被设想成在思想层面遵循现实主义生存原则,认可社会负面存在的合理性,情感欲望多半是物质化的,对待社会人生持一种世故虚无的态度——主体生成标志往往被表现成对现实的屈从和适应;迷惘颓废者则往往被描写成主动或被动地呈现出与主导话语相对立的姿态,受到作为主导权力象征的面貌猥琐的“人生启蒙者”的伤害——主体生成的标志被描写成走向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怀疑、叛逆、悖反却又找不到合适有效的反抗方式,只能陷入迷惘与颓废之中。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不同时期四种流行成长叙事的深层逻辑,也即是当代成长叙事在现代性话语观念影响下,关于“主体生成”的逻辑想象和叙事建构,本文将其概括为:理想型叙事模式:游离边缘—受困遇阻—皈依理想—获得认同;反思型叙事模式:边缘生存—受到迫害—反思批判—个性成熟;屈服型叙事模式:边缘挣扎—理想受挫—屈服适应—人格分裂;迷惘型叙事模式:游离域外—无法融入—迷惘颓废—及时燃烧。主体生成的叙事情节模式,和主体生成的主题内涵、主体的现代性精神症候表现一样,随着当代现代性主导话语的衍变而不断发生变化。论文通过考察成长叙事主体生成模式的演变,来鉴证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轨迹以及现代性观念的流变过程,并考察现代性话语对于成长叙事的渗透,揭示特定类型在特定时代流行的深层机制。结语部分从成长观念的局限性入手,结合现代性悖论理论,对当代成长叙事进行了价值评估。指出在不同现代性观念影响下,主体生成模式的差异和转换,是对现代性主导话语理解逐渐转变深化的结果。强调了理想型成长叙事因受线性社会历史进化论与目的论、民族国家现代性观念、工具理性观念影响,表现人物在与传统主流文化进行互动过程中的社会集体本位“主体生成”,对个体精神不无淹没和裹挟;反思异化型叙事则是继承启蒙现代性的思想资源来反思社会极端思潮对个体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中间也往往受到历史进化论和目的论、工具理性观念影响;屈服适应型、迷惘颓废型叙事因受到世俗生活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和后现代解构观念的影响,表现人物的现世物质追求、颓废沉沦,内蕴着观照人性自身的真正的主体建构求索。

王海燕[6](2012)在《“大宗教”的叙事:论徐訏作品中佛道耶思想的渗透与糅合》文中认为与章太炎、梁启超等近代文学家不同,徐訏及同时代的现代作家在接受西方文化时,遭遇了更多的冲突和整合。近代作家大都在自身文化人格完善之后经历西学东渐之风,其内在的文化骨骼还是传统的,对他们而言西学只是一种值得借用的“工具”。而现代作家们不同,他们幼时接受传统教学,青年时期漂洋过海到异国求学,异质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东西方文化的差距带给他们的沉痛的焦灼感,使他们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足以与西方文化抗衡的力量以弥补自身文化人格形成过程中的裂痕。这时候,有着数千年底蕴,讲求内在自我对话的佛学和道家思想就进入他们的视野,成为他们构建自身文化人格的“脊梁”。民族的特性是与生俱来附丽在生命里的。徐舒小说汲取了佛教空苦无常、轮回与宿命的悲剧美学,而道家“回归自然”、“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也让徐訏在动乱漂泊的时代潮流中找到了精神和文化人格的依托。并且在徐訏这里,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容纳生与死、色与空、执着与虚无、偶然与宿命、无常与轮回的哲学境界,诸凡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的极境,都可进入这个境界;徐訏倡导的“自然”也不单单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以工业文明对立者姿态出现的“自然”,而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所倡导的“自然而然”的生命哲学。徐訏的基督教思想观念是近代人文思想与基督教信仰的结合体,或者说是被人文化,甚至是特定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本土化了的基督教。上帝首先不是作为创世者、救世主、自然和历史的最高主宰与人的生命和灵魂产生联系,在徐舒这里,神只是一种谐和的境界,只是人类道德的神学象征,正义纯洁的范式和总和,人格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宗教信仰的根本目的首先不是带罪之身的救赎,而是个体生命的超越与完善;宗教信仰的情感体验虽然也有敬畏、虔诚和热情的成份,但已完全没有传统信徒献身式的热忱。徐訏笔下的上帝,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上帝,在人的视野中彰显道德与爱的上帝,与《圣经》、历代神学家阐述的至高无上、严厉和慈爱并有的上帝大相径庭。徐舒小说中的宗教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大宗教”的叙述,即糅合佛、道、耶三教思想的宗教哲学。这种“大宗教”已经脱去信仰的外衣,而成为一种境界,一种容纳人生终极关怀、生命存在意义的境界。这种融合中西宗教文化的叙事,加入了西方浪漫主义中所没有的因素,拓宽了中国浪漫主义的疆域,使其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刘宁[7](2011)在《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 ——以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为中心》文中认为当今陕西省行政区域,古称秦地,因十三个王朝的历史沉积和三秦儿女的薪火相传,拥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在较大的程度上可以说,当代陕西作家正是凭借这种本土“家园”的文化滋养,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文学作品。然而,有关当代陕西作家与地域传统文化的研究迄今仍相当薄弱,学界对当代陕西作家的创作也有些微词。鉴此,本论文将通过对当代陕西代表性的作家,以及他们作品中蕴涵的秦地传统文化因子的溯源研究,展开一次文学上的文化考古,试图探索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秦地传统文化怎样激活了当代陕西作家的文学意识和文学想象?第二,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在哪些层面上获得精神上的契合?第三,作家在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之际,以自我生命体验,创造了哪些属于自己时代的新文化?反之,在哪些方面由于他们对传统中一些糟粕文化无节制的呈现,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文学境界提升?为了深入探讨上述问题,本论文特选择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三位当代陕西代表性的作家,以他们的作品及其文化心理结构为中心展开具体研究。第一章,钩沉秦地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并描述二十世纪以降,它遭遇现代化冲击之后,在秦地经济、文化方面的折射。经过几千年发展,秦地留存下丰瞻的文化遗产,从山河地理、人文景观、政治制度到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民俗、戏曲等都对当代秦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有深远影响。二十世纪后半叶现代化对秦地的冲击逐渐加强,这为陕西作家对本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契机。第二章,概述当代陕西作家创作中的文化意识,分析他们接受秦地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大多数“十七年”作家接受了延安文艺创作中的民族化形式理论,因而,在他们建国后的作品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新时期作家在文化寻根思潮裹挟下,倾心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晚近作家则拥有了冲破本土文化束缚的意识,文本呈现出多元文化书写的倾向。毋庸置疑,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当代陕西作家从历史、民间文化以及方志等层面上获得了传统文化的滋养。第三章,阐释柳青与民族化形式之间的契合。抗战期间,柳青以《向旧小说学习》等文章,表述了文艺应该向旧小说学习技巧的民族化形式思考。虽然这些文章带给了作家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些微冲击,但是毛泽东的《讲话》却激发了柳青黄土地上的文化寻根意识。建国后,长安十四年生活,是柳青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体现,也是实践文化寻根的结果,《创业史》是将作家早期的民族化形式思考,与后来关中生活体验结晶出来的产物。“集体无意识”将柳青的史诗性写作、现实主义“真实性”追求与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实录”精神,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勾连起来,运用秦地方言写作是对秦地民间文化继承的体现。第四章,探讨陈忠实与关学的精神传承。1978年伊始的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直接催发了陈忠实的心理裂变,1985年的寻根思潮,牵引着作家开始凝眸本土文化。在“关中文化论”系列作品里,作家对关学文化进行了钩沉、描摹、思虑,但是真正体现陈忠实对关学文化深刻思考的成熟之作是《白鹿原》。作家通过对《吕氏乡约》这一关学经典文本的创造性文学转化,揭秘了关中人稳定、保守的文化心理结构,尤以末代关学大儒牛兆濂为原型,塑造出的重礼贵教、愿“学为好人”的儒教士人形象,有深远的文化象征意味。以朱先生面对现代化冲击,无力做出积极的回应,隐喻了传统文化的悲剧性命运。第五章:阐释贾平凹与楚汉文化的渊源。贾平凹作品充盈着鬼魅意味,这与他生长、生活的商州与西安两大地域有密切关系。贾氏生活轨迹由商州而西安的地理迁徙,是作家在心理上完成了南北文化融汇的契机,这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即是楚汉文化。然而,如果没有九十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发展,消费文化冲击,贾氏的鬼魅创作还不至于走向怪诞深处。现代化直接导致了贾氏的黍离之悲、颓废之笔、鬼神之信仰渐重。不隐讳地说,怪诞写作是贾平凹对现代文明的戏谑与反抗。余论:秦地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民间文化遗存,为当代陕西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民族化形式诉求与文化寻根思潮的推动下,他们对秦地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作出具有忧患意味、中国意境以及旷野苍凉审美的文学作品。在“十七年”时期,柳青以纪传体、方言等“民族化形式”展示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心性相通性。新时期,陈忠实接受了关学文化,使其作品获得了一种理性光辉和肃穆宁静的文学风格。贾平凹对野狐禅的偏好,及反现代化的思想倾向,则使其选择了楚汉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文化根基。然而,尽管他们在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创作题材老化、艺术表现手法陈旧等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深沉的精神和情感,也需要从现代主义中汲取新的养分,去丰富作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否则陕西作家的创作很难深入触及到人类灵魂,更难获得突破性发展。

温红,孔令彬[8](2007)在《心事终虚化 聚到终须散——论贾宝玉人生中形成的虚无主义》文中提出贾宝玉是贯穿《红楼梦》的中心人物,是贾府上上下下宠爱的对象,但这个主人公是孤独的。面对潮水般无法排遣的孤独,他表现得那么无奈,这种无奈,其根本是源自于对封建制度的无奈。宝玉不能做出有力和有效的反抗,于是,虚无主义根植于他的意识之中,也注定了他的人生必定要以悲剧告终。

韩琛[9](2007)在《漂流的中国青春 ——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论(大陆1977年以来)》文中研究说明本论引入先锋电影思潮的理论模式来概括中国新时期艺术电影的发展进程,将具有强烈探索精神的一代电影人的历史性出场描述为摆脱传统电影观的影像先锋,把第五代和第六代电影看作是前后递延的先锋电影思潮来认识,并据此形成了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基本概念: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系指文革结束之后,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一种前驱的艺术电影创作倾向,它是在现代性思潮影响下,以反抗旧的电影模式为行动策略、创造新的电影思维为价值旨归,并最终改变了中国电影的整体面貌的电影创新运动。从第五代的老先锋到第六代新生代,当代中国的先锋电影展示了一个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转型轨迹,后者从前者那里突围出来并与之对立。本论的启蒙主义是对19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的一种理解与阐释,即以隐喻的方式——反封建,把中国大陆的历史反思置于传统/现代、中/西的二元对立中,再次完成关于现代性的价值重申与文化想象,并通过对个体主体和人类主体的肯定吁求人的自由和解放。1980年代后期,新启蒙运动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思潮的内在同一性已不复存在,启蒙主义先锋电影思潮亦告式微。九十年代之后的中国大陆的社会文化心态去路不明,整个社会的文化格局趋于多元化,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话语逐渐浮出水面。本论的后现代主义系指一种后现代文化精神,它体现为这样一种情形:注重直觉与现象,期待在现代的范畴内以表象的形式表达不可表现之物;主张多元性、开放性,排斥趣味的同一,任何同一性的价值模式都可能导致新的霸权与奴役;强烈的反思精神与变革的渴望,但其目的并非在于反思与变化本身,而是为了传达一种强烈的不可表现之感。1983年,中国当代先锋电影迎来了它真正的发端——第五代电影。《黄土地》之后,第五代导演被正式命名,并以他们为基准点,向上追溯了新中国电影的前四代电影人,作为坐标基点的第五代电影显然标志了一个辉煌电影时代的开始,是1980年代的电影先锋。第五代电影的出现不但意味着中国电影的精神启蒙与历史反思的深化,而且也引领了“寻根”电影思潮,1980年代中期的诸多电影作品以寻根的文化策略表达了启蒙主义诉求。以《红高粱》的获奖为标志,第五代电影的艺术实验基本告一段落,然后便迅速滑坡并趋于瓦解,其作为一个先锋电影思潮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以第五代为主体的启蒙主义电影是80年代最具生命活力和艺术探索精神的电影思潮。从主题看,它们的启蒙主义诉求应和了时代精神,电影镜头深入到了现实、历史、文化的诸层面,表达了人性解放和文化反思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这些电影崇尚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以颠覆性的构图和浓烈的色彩,冲击已模式化了的革命现实主义电影模式,诸多电影突破了文学对于电影的束缚,具有了的“电影性语言”,不再依靠戏剧性情节结构叙事,而致力于营造情感或者心理的镜头逻辑,真正颠覆了中国电影的“影戏”传统。第五代电影以民族寓言的宏伟叙事对抗革命乌托邦的宏伟叙事,以历史寻根的反思精神延续了“五四”以来反思国民性的启蒙主题,是80年代启蒙主义文化思潮的一个重要分支。八十年代中后期,作为一个世俗现代化过程的神学阶段,启蒙主义文化思潮面临终结,时代需要另外一个文化先锋,把人们带回凡间,王朔应运而生。1988年,有四部王朔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有明显的文化反抗意识,人生困境与无奈游戏的表达脱离了一般娱乐电影的艺术趣味,其“顽主”式话语策略是对文化精英与政治精英共同制造的中国当代启蒙主义文化神话的消解,形成了又一个先锋电影思潮——玩世现实主义电影思潮。这是一个过渡性的电影思潮,其意义在于作为一个桥梁衔接起了启蒙主义电影思潮与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这也是王朔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他是联结两个文化时代的焊点。过渡性质决定了玩世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短暂,瞬间闪光之后,就堕入大众文化的怀抱,冯小刚电影是这个电影思潮媚俗化的变体。八十年代末,中国大地风云变幻,大众狂欢后是心灵的空寂,生活的事实不能支撑乐观的理想,精英和观众已经回家,广场旷漠无人。此刻显身的第六代电影以挑战第五代电影的姿态出现,推崇“纪实与客观”的“克拉考尔路线”作为自己的电影宗旨,以区别并反抗第五代的表现主义电影美学。第六代电影人的用客观的电影镜头,以表象自身的形式使不可表现之物表现出来,显示出一种后现代主义精神: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一代推崇的是差异、自由、多元、宽容的生命态度,这是一个凡人的世界,凡人的生活没有梦想,只有漂流于时间之河的无数精神碎片。这个总体思潮之下存在着两个历时性的阶段:九十年代前期主要以关注边缘人群为主,这是一种存在虚无感的体现,其主体性的特征是集体情感和意识形态表达的终结,个体沉迷于一种基于个人情感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存在性体验;九十年代后期,第六代电影人将目光从自我转向他者,开始深入底层生活,表现中国社会真正的主体——底层中国的沉默多数。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除却上述两个主要的方向之外,还包含着其他多样的风格和类型的电影,共同构成了这个思潮的多元共生的格局。2000年之后,中国大陆出现了几部重要的女性电影,新生代女性导演们不约而同地在电影中建立了一个男性主体缺失的女性空间,导演以极其个人化的视角关注了女性独特的生命经验、内在心理以及成长历史,体现并解构了性别关系中所隐含的权力结构和文化秩序,这些女性电影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女性主义电影思潮。如同第五代老先锋的瓦解与坠落一样,第六代电影也最终与大众文化合流,其先锋电影实践告一段落。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失落源于其自身存在的悖论:一方面是变化原本就是现代性传统,先锋电影具有内在的否定自身的倾向,并最终为主流/商业文化所利用,先锋电影的成功也就是失败;另一方面是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后殖民性往往消解其本土性的文化内涵,成为西方文化霸权的镜中幻象,先锋电影商业化的生存方式是其落网其中的主要原因。从第五代电影到第六代电影,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经历了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递,潮起潮落间却有着内在的驱动力贯穿其间,那就是人们对于束缚和禁锢的超越,对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对于美的向往和沉迷,而先锋电影的颠覆性、革命性、实验性正是这种超越和追求的具体化。

赵德发[10](2007)在《双手合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是寻找与逃遁这两种冲动,让慧昱一大早就离开叠翠山佛学院,坐长途大巴来到了芙蓉山。慧昱已经有两年多没见师父了。2000年春天,他和师父实在忍受不了明洲通元寺的铜臭味道,便决定一起离开,慧昱打算去叠翠山考佛学院,师父却没说去哪里。

二、苦恋与苦悟 拯救与逍遥──贾宝玉的精神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恋与苦悟 拯救与逍遥──贾宝玉的精神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2)《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 关键概念分析
    1.7 创新价值
第2章 《红楼梦》大观园的审美意象
    2.1 大观园的“花园意象”
        2.1.1 整体“花园意象”
        2.1.2 时空链接逻辑
        2.1.3 “悲”与“幻灭”
    2.2 诗意小筑的审美特征
        2.2.1 人景合一的庭院设计
        2.2.2 形神鲜活的意象塑造
    2.3 青春乐园审美意象
        2.3.1 青春乐园的逻辑支撑
        2.3.2 纯真柔美的青春意象
    2.4 双峰对峙审美典型
        2.4.1 纤弱灵秀的诗化之美
        2.4.2 稳重含蓄的比德之美
        2.4.3 “兼美”与“完美”
    小结
第3章 《红楼梦》卷首插图的审美特征
    3.1 概述
    3.2 程本系统《红楼梦》绣像
        3.2.1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结构
        3.2.2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图像学特征
        3.2.3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文化价值
        3.2.4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价值
        3.2.5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局限
        3.2.6 程本《红楼梦》绣像系统及影响
    3.3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
        3.3.1 概述
        3.3.2 以“情”为主题的小像序列
        3.3.3 “双清仙馆系”绣像的审美特征
        3.3.4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审美评价
        3.3.5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影响
    3.4 石印《红楼梦》卷首插画
        3.4.1 《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插画
        3.4.2《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卷首插画
    小结
第4章 《红楼梦》插图的审美特征
    4.1 概述
    4.2 回目插图中的审美意象
        4.2.1 王钊插图中的大观园园林意象
        4.2.2 《增评补图石头记》插画中的林黛玉意象
        4.2.3 戴敦邦插图中的情感渲染
        4.2.4 戴敦邦插图的审美价值
    4.3 《红楼梦》系列插图的审美特征
        4.3.1 综述
        4.3.2 程十发《红楼梦》插画
        4.3.3 戴敦邦《红楼梦》系列插画
        4.3.4 刘旦宅《红楼梦》插图
    小结
第5章 《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系列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5.1 概论
    5.2 改、费《红楼梦》系列工笔画
        5.2.1 改琦《红楼梦》系列插画
        5.2.2 费丹旭《红楼梦》系列插画
        5.2.3 “改费模式”
    5.3 王墀《红楼梦》插画
        5.3.1 白描仕女画
        5.3.2 工笔淡彩绘画
    5.4 清朝宫廷画家《红楼梦》系列绘画
        5.4.1 焦秉贞
        5.4.2 冷枚
    5.5 清朝《红楼梦》仕女画的审美评价
    5.6 现当代《红楼梦》系列工笔仕女画
        5.6.1 京派
        5.6.2 海派
    小结
第6章 比较视野下《红楼梦》绘画
    6.1 概述
    6.2《红楼梦》绘画创作主题比较
        6.2.1 叙事主题比较
        6.2.2 闺阁主题比较
        6.2.3 才情主题比较
    6.3 《红楼梦》插画与其它插画的比较
        6.3.1 与《西厢记》插画比较
        6.3.2 与《金瓶梅》插图比较
    6.4《红楼梦》绘画与雍正书房“十二美人”的比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1.无所依凭的虚无
        2.辗转漂泊的零丁
        3.身份迷失的孤愤
        4.与世疏离的孤寂
        5.西化之下的空虚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1.叹时序变迁无常
        2.哀人生偃蹇困顿
        3.苦羁旅相思离愁
        4.伤生死离别痛楚
        5.悲人之异化空乏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1.力比多的困扰
        2.存在的迷惘
        3.死亡叙写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1.错时的叙事排列
        2.非线性叙事构架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心理传记学
        一、心理传记学的定义与学科发展
        二、中国心理传记学的研究现状
        三、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一、红学研究的创新
        二、生命故事:《红楼梦》文本研究的实践新通道
        三、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民族文化实践及应用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 红学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第一节 “红学”发微
        一、“红学”一词的产生
        二、事实上的第一位红学家——脂砚斋
    第二节 王国维红学研究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
        二、由王国维红学观试探其自沉之谜
    第三节 蔡元培旧红学研究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蔡元培与旧红学
        二、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之心理传记学阐释
    第四节 胡适新红学研究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胡适与新红学
        二、从《红楼梦考证》出发——胡适矛盾行为之心理传记学阐释
    第五节 鲁迅红学观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鲁迅对《红楼梦》的主观独特感悟
        二、鲁迅对《红楼梦》创作的文艺评论及其超越
    小结
第二章 《红楼梦》之曹雪芹生命故事研究
    第一节 出生——“衔玉而诞”
        一、补天石(补天神话的个性化创新)
        二、神瑛侍者
        三、贾宝玉
    第二节 爱情——木石前盟
        一、“迷津”的隐喻
        二、情的探索
    第三节 婚姻——金玉良姻
        一、金玉良姻的实质
        二、金玉良姻的结局
        三、“金玉良姻”的文化反思
    第四节 新生——白首双星
        一、白首双星
        二、金玉良姻与白首双星之比较
    第五节 死亡——悬崖撒手
        一、《红楼梦》中的死亡生命故事
        二、曹雪芹现实生活中的死亡事实
    小结
第三章 眼泪证情——《红楼梦》主旨论
    一、赵姨娘的眼泪
    二、鸳鸯的眼泪
    三、迎春的眼泪
    小结
第四章 《红楼梦》创作于曹雪芹自我的生命意义
    第一节 从六大书名看曹雪芹的主观创作目的
        一、《风月宝鉴》
        二、《金陵十二钗》
        三、《情僧录》
        四、《石头记》
        五、《红楼梦》
        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二节 从心理学实践看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潜意识疗愈作用
    小结
第五章 结语:对《红楼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20世纪《红楼梦》研究概况总结
    二、21世纪《红楼梦》文化新兴模式介绍与展望
    三、笔者本人《红楼梦》研究感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主体生成”及其现代性想象 ——中国当代文学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成长叙事的内涵和研究范围界定
    (二) 现代性观念与主体生成想象
    (三) 现代性主体生成叙事的运行机制
    (四) 现代性语境与成长叙事嬗变
第一章 “主体生成”及其现代性想象主题展开
    (一) 皈依理想主题
    (二) 反思异化主题
    (三) 屈服适应主题
    (四) 迷惘颓废主题
第二章 “主体生成”的心理轨迹及其精神症候
    (一) 完美的理想皈依者
    (二) 个性自由的反思者
    (三) 物质现实的屈服者
    (四) 向死而生的迷惘者
第三章 “主体生成”叙事模式及其深层逻辑
    (一) 理想型:游离边缘—受困遇阻—皈依理想—获得认同
    (二) 反思型:边缘生存—受到迫害—反思批判—个性成熟
    (三) 屈服型:边缘挣扎—理想受挫—屈服适应—人格分裂
    (四) 迷惘型:游离域外—无法融入—迷惘颓废—及时燃烧
结语:“现代性悖论”与主体生成的想象
主要参考书目
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6)“大宗教”的叙事:论徐訏作品中佛道耶思想的渗透与糅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徐訏与宗教的结缘
    (一) 漂泊坎坷的人生经历
    (二) 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二、佛教:空苦无常的悲剧底蕴
    (一) 诸行无常的悲剧意蕴
    (二) 浮生若梦的超脱之道
    (三) 以圆为美的审美旨趣
三、道家:逍遥隐逸的精神寄托
    (一) 与世无争的精神家园
    (二) 隐逸逍遥的自在人性
四、基督教:爱与救赎的普世情怀
    (一) 原罪与救赎
    (二) 爱与牺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 ——以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研究历史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秦地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第一节 秦地传统文化的现代存在样态
        一、物质遗存
        二、礼学制度、关学思想
        三、民间宗教信仰
        四、戏曲与民歌
    第二节 秦地传统文化与二十世纪的现代化挑战
        一、二十世纪上半叶对现代化挑战的微弱回应
        二、二十世纪下半叶对现代化挑战的渐强回应
        三、传统文化的消弱与复活
第二章 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
    第一节 当代陕西作家创作的文化意识
        一、"十七年"陕西作家的民族化形式探索
        二、新时期陕西作家的文化寻根
        三、晚近陕西作家的文化意识
    第二节 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一、作家与秦地历史
        二、作家与民间文化遗存
        三、作家与地方志
    第三节 陕西作家之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一、忧患意识与现实主义
        二、东方魔幻、意境与西方现代意识
        三、秦风与旷野苍凉的美感
第三章 柳青与民族化形式
    第一节 柳青早期的民族化形式思考与黄土地上的文化寻根
        一、早期的民族化形式思考
        二、柳青与延安整风运动
        三、凝眸黄土地与长安十四年
    第二节 从关中传统村社向社会主义农村转变
        一、生产关系由小农经济向合作化生产迈进
        二、宗族血亲关系向阶级关系转变
        三、关中民间宗教伦理被共产主义信仰所代替
    第三节 民族化史诗结构探索与史传传统
        一、史传传统与柳青的立史意识
        二、纪传体与《创业史》的史诗性写作
        三、"实录"精神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第四节 以秦地方言写作
        一、文学与地域语言文化
        二、以秦地方言写作
        三、民间与庙堂:两种声音书写
第四章 陈忠实与关学
    第一节 创作心理嬗变
        一、政治意识
        二、打开自己,心灵剥离
        三、回归本土文化
    第二节 关中文化论
        一、关中世象
        二、关中人物
        三、关中文化思辨
    第三节 《吕氏乡约》的创造性转化与《白鹿原》
        一、《吕氏乡约》的内容、意义
        二、《吕氏乡约》的创造性转化
        三、《乡约》被颠覆
    第四节 末代关中大儒的悲剧
        一、牛兆濂与中国近现代先进知识分子
        二、朱先生与狂人、吕纬甫、魏连殳等
        三、文化的悲剧
第五章 贾平凹与楚汉文化
    第一节 商山丹水
        一、人文地理的商州
        二、原始野性的商州
        三、民间文化遗存的商州
    第二节 西安这座城
        一、西安城的前世
        二、西京城的今生
        三、徘徊于无地
    第三节 南北文化的融汇与时代漩涡之心灵裂变
        一、从商州到西安
        二、时代漩涡中的心灵裂变
    第四节 黍离麦秀之悲与颓废书写
        一、黍离麦秀之悲
        二、人病书写
        三、情欲描摹
    第五节 鬼神巫术信仰与诡异的文学想象
        一、鬼神信仰
        二、巫术崇拜
        三、诡异的文学想象
    第六节 走向怪诞深处与魅性审美
        一、走向怪诞深处
        二、魅性审美
        三、重构民族新文化
余论
附录:一 两种现实主义的论争——柳青研究六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附录: 二
    (一) 牛兆濂年谱
    (二) 牛蓝川先生墓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心事终虚化 聚到终须散——论贾宝玉人生中形成的虚无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存孤独的虚无
二、生存无奈的虚无
三、回复青埂的虚无
四、余 论

(9)漂流的中国青春 ——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论(大陆1977年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的一种理论建构或虚构 一
    先锋何为——作为先锋电影思潮的启蒙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二
    颠覆与整合——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的基本特征 三
    先锋与媚俗——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 四
    反抗中的溃败——关于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的反思 第一章:启蒙主义电影思潮之一——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与第五代电影的崛起 一
    缘起:激进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束与现代性想象的重建 二
    现代性想象与“创伤记忆”——电影语言现代化论争和“伤痕电影”创作 三
    “文革之子”的电影实验——第五代电影的身份政治及“现代意识” 四
    “错位”时代的知识神话——《黑炮事件》、《错位》兼及黄建新电影 五
    小结:革命传奇与民族寓言——论第五代早期电影的叙事策略和启蒙意识 第二章:启蒙主义电影思潮之二——作为第五代创作巅峰的“寻根”电影 一
    缘起:文化热
    文化反思与“以复古当革新”的文化建设 二
    现代先锋派的信仰乌托邦——《猎场扎撒》、《盗马贼》兼及田壮壮电影 三
    人性光芒里的家国想象——民族—国家视域中的第五代战争题材电影 四
    日神与酒神的双重变奏——《孩子王》和《红高粱》的青春梦与寻根情 五
    小结:反思中国与制造中国——第五代寻根电影的意义
    流变与悖论 第三章:启蒙主义电影思潮之三——第五代的城市影像及迟到的“经典” 一
    缘起:城市化
    市场经济与启蒙的终结 二
    喧闹的城市与飘零的乡愁——现代性反思与第五代城市电影 三
    历史归来抑或尘埃落定——记忆的政治与第五代的迟到经典 四
    小结:昨日先锋的启蒙神话——启蒙主义电影思潮的虚构与解构 第四章:玩世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王朔电影”:一个裂隙
    过渡或者前兆 一
    缘起:市民社会
    文化危机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二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与《浮出海面》的彼此对话与取消 三
    “浮出海面”的另类先锋——玩世现实主义与“王朔电影”的先锋性 四
    小结:“过把瘾就死”与“动物凶猛”——玩世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过渡电影思潮的意义与影响 第五章: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之一——关注边缘人群的一支 一
    缘起:消费时代的降临与后革命氛围的紧张与空虚 二
    无名时代的共名想象——第六代电影的身份政治及其影像流变 三
    后革命氛围的青春期小史——青年亚文化与第六代电影的青春叙事 四
    对抗的激情与快感的政治——同性恋亚文化与第六代电影的同性恋影像 五
    小结:反抗与认同的政治学——论承认的政治与第六代电影的边缘影像 第六章: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之二——深入底层生存的一支 一
    缘起:经济转型的深入与社会阶层的分化 二
    电影民工的游民电影——贾樟柯电影与底层中国 三
    时代的“盲井”与草根的命运——阶级意识与第六代电影的底层影像 四
    小结:失乐园里的影像记忆——论第六代底层影像的民间立场与独立叙事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之三——多元语境中的电影图景 一
    缘起:多元语境的生成与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的多样图景 二
    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无边的后现代主义 三
    音乐旋律中的波西米亚生活——高晓松的音乐和电影 四
    失忆与记忆——后革命氛围与第六代电影的怀旧主题 五
    小结:废墟上的先锋——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的虚构与解构 第八章:女性主义电影思潮——从女性意识的浮现到女性文化的自觉 一
    缘起:女性话语的生产以及新生代女性电影的别样表达 二
    主体的生成与自失——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历史回顾与文化批判
    1978~1999 三
    四合院里的欲望独白——《无穷动》的解构冲动与潜意识世界 四
    栖居于自我时空中的女性——自我对话与新的女性电影话语模型的建立 五
    小结:从性别自觉到文化自觉——中国当代女性电影思潮的虚构与解构 余论:先锋是一种自由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苦恋与苦悟 拯救与逍遥──贾宝玉的精神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2]《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D]. 张康夫. 天津大学, 2019(06)
  • [3]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D]. 贺岩.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5]“主体生成”及其现代性想象 ——中国当代文学成长叙事研究[D]. 郭彩侠. 上海大学, 2013(01)
  • [6]“大宗教”的叙事:论徐訏作品中佛道耶思想的渗透与糅合[D]. 王海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7]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 ——以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为中心[D]. 刘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9)
  • [8]心事终虚化 聚到终须散——论贾宝玉人生中形成的虚无主义[J]. 温红,孔令彬.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 [9]漂流的中国青春 ——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论(大陆1977年以来)[D]. 韩琛.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 [10]双手合十[J]. 赵德发. 长篇小说选刊, 2007(01)

标签:;  ;  ;  ;  ;  

苦爱苦开悟,救赎自由——贾宝玉的精神家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